时间:2023-07-11 16:21:23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就业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结构调整;就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5日
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近年来,无就业增长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在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不会通过强刺激政策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带动有效就业的增加。这就要求必须尽快调整和创新就业政策,以保证高质量的就业。
一、我国就业形势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日益严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凸显了很多结构性问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加之能源消耗大,已难以适应未来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时期。在如此背景下,随着适龄人力资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及生产成本的提升,我国经济产业优势逐步削弱,经济成本日趋增大。国民经济发展压力日趋增大,直接影响了广大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吸纳力,导致有效就业岗位逐年递减,而逐年递增的劳动力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难”问题。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所引发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得部分劳动力进一步面临着失业等问题,政府关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的毫将持续增大。
应注意的问题是,经济新常态将引发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新常态。近些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日趋调整,不仅人力资源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而且劳动人口总量都趋于降低。这种经济、人口新常态的双重作用,导致国家经济增速越来越小,可吸纳人力资源岗位逐年递减,就业难的情况日趋复杂,解决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人力资源总量不断降低,老龄化趋势日趋显著。
二、我国就业管理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失衡。上文已提到,经济增速、人力资源增速越来越小,导致就业瓶颈期拉长,就业困难将成为一种态势。而人口的优势,使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规模依然乐观。以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首季,农村外来务工人数高达16,933万人次,到了第2季超过17,418万人次,第3季度较上一季增长放缓,为17,561万人次。尤其在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力资源供求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较2012年增长了1.06个百分点。若根据年增1%预测,2020年国家城镇化率将达到预期所制定的目标60%。这样的规模、增速代表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348万人次,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据着最大的比重。此外,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据调查,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680万人次,2013年攀升至699万人次,2014年再创新高,超过了727万人次。除此以外,应届生、未就业毕业生成为面临就业困境中的主要人群。由于社会需求的限制,年均就业岗位增加量逐年递减,致使低层次人力资源总量不断增长,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人力资源总体仍呈“供大于求”、“结构性短缺”的基本发展态势。
(二)人力资源质量亟待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力资源素质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在经济、人口新常态这一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的转缓,都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必须推进职业教育,但就我国人力资源而言,职教普及度仍亟待提高。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可就业者最小年龄16周岁,这表明很多人才结束了义务教育,就面临着择业。由于缺乏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导致多数劳动力缺乏最基础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大量的低层次劳动人员只能就业于底层市场。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廷顿所提出的:“对于当前很多国家而言,虽然高等教育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技术应用型人才数量并不能满足国家的发展要求,并出现了一种普遍而荒谬的情况:在一国技术熟练的劳动力缺乏,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却过剩”。与高等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严重滞后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即大量的人力资源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职业培训,导致产业转型期,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劳动力的缺乏,致使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却很难跻身于全球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之列。在经济、人口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进一步淘汰大批低端产业,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下高端产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不断增加,我国人力资源多数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无法很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类新行业、新型就业岗位,更难以满足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三)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社会经济主要产生的就业压力,源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大经济的波动,不可避免所带来的周期性失业;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人力资源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平衡,继而引发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三是人力资源就业所需时间过长,产生的摩擦性失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导致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业,而部分会被挤出、淘汰,面临着半失业、难就业问题。当前,我国产业中低层次服务业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因此未来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型、商贸、生活服务业,以增强产业的持续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当然,这对于劳动力素质、技能的要求较高。在这一形势下,农村劳动力朝着二三线产业转移就业的难度可能会持续增大。此外,鉴于市场中仍存在着一系列不平等就业制度及现象,导致扩大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三、解决对策
为促进就业管理的创新,必须关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力资源市场所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将改革发展同科技创新、扩大就业牢牢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打造创业、就业、创新发展三位一体化战略布局,以创新带动就业,以增强就业优势,走出就业难瓶颈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实现提质增效。
(一)培育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型就业需求。一方面应结合当前、未来市场就业增长需求情况,寻求新途径,以全面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制定便于就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性路线。科技型服务业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国家应对该行业加大投资力度,并在各大城市开展创新发展试点,将促发展、调结构、扩就业三者相结合,通过产业的优化升级,拉动高质量岗位的发展,促进产业就业结构的互动优化升级,支持科技型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应提倡研发服务外包等新服务业态的发展,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传统服务行业的改造,全面提高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二)创新就业与教育管理w制。应进一步深化就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人力资源资本的增加,全面释放科技型人力资源“红利”。一方面应加快完善基于市场导向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便于人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系,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的优化改革,加快劳动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需求。除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继续教育以外,还应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此外,应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寻求全面发挥人力资源价值的科学途径,突破阻碍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的体制、机制,从全球化视角出发,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劳动力存量开发水平,为经济、人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优势。
(三)拓展扩大就业新思路、新方法。一方面应全面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层次融合,着重开发小微企业、现代化农业的人力资源吸纳型技术,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促进经济社会逐步由消费型朝着创新型方向转变,全面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禀赋及社会发展道路;此外,充分利用科技型、创新型、科技服务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构建人才培养、持续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四)鼓励创业。当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其中9亿为劳动力,大大小小的企业、个体商户约7,000万,因此劳动力中所蕴藏的创业动能极大。“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家的战略方针,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扩大就业的新途径。因此,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创业,从市场准入、税费优惠、贷款贴息、保险补贴、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出发,给予相应的扶持,营造一个万众创业的氛围,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孙长彦,王敏.河南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探析[J].河南教育,2015.6.
本小组于2010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所高校进行“南京地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经过努力,本小组在其中四所高校,成功发放750份问卷,并收回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506份有效数据,经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对于第一个问题“选择行管专业的原因”的回答,从整体来看,同学们对此专业的选择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这些客观因素,显示出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不甚明确,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自身定位产生偏差。对第二个问题“你平时的学习态度”的选择进行分析,一方面显示了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另一方面,从侧面显示出,行管专业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学生没有积极性。目前,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着共同问题,政治学趋向性表现得十分强烈,政治学学科设置较多,管理类、经济类、技术类所占比重过小。目前,“考证热”在各个高校都十分流行,由此可见,相对来说,选择进行社会实践和强化本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数明显要少于选择考证的人数。这说明了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传统的心态和社会的普遍选择,都导致了三本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小于二本一本以及名校的学生。本小组研究认为,心态也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软肋,短时期内,这种差距是无法消灭的。求职中,什么方面才是最具竞争力的?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很明显,专业技能,实习经历,技能认证这三个占了明显的比重,而成绩这一项,所占几乎被忽略。从表面看,选择的都十分正确,也都合理。但是,这种可怕的心理,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偏差,从而使得自己在以后的求职路上,由于严重缺乏本专业知识而困难重重。在谈到为就业进行的准备的时候,大部分人选择了“参加培训,考取技能证书”“多方实习”,部分人处于茫然焦虑状态之中。分析认为,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思想是和传统的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相差甚远的,这昭示着本专业在课程改革上的迫切要求。此外我们还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进企业,而不像20世纪80年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大多在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工作。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后,在公共科目考试方面,行政管理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职位对专业以及专业知识的要求却限制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报考以及录取,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加大了其就业的难度。[1]在激烈的竞争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并不具备优势,而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其跟重点高校的该专业学生比应试能力又更处于劣势,所以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进入企业工作,从事文员、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但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学的都是些纯理论的知识,缺乏实际的技能培训,写作能力一般也逊色于中文专业的,导致其工作的可替代性强。
2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
急剧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导致社会总体就业趋势十分严峻,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行政管理的就业形势自然也很不容乐观。高校扩招的同时,伴随的是民办高校的兴起,据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78所,比上年增加26所;独立学院318所,比上年增加了23所;民办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80余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7万余人。民办学校招收的大多是高考分数低于二本线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考试技能上明显逊色于名校的学生,在这个学历和各类证书是工作敲门砖的社会,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又会多遇到了一些障碍。
2.2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不清晰
从我们调查的几所高校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会导致学生对自身定位产生偏差,对将来从事的工作的心理预期很高,尤其是党政机关这样带有明显吸引力的关键词。目前,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着共同问题,政治学趋向性表现得十分强烈,政治类学科设置较多,管理类、经济类、技术类所占比重过小。这种情况下,就会是理论知识扎实,而实际技能很不足。在知识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3缓解就业难的措施
3.1学校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做好就业指导
首先,民办高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生源方面和重点大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不能盲目地跟从重点大学制定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其次,在制定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应注意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定位应做适当的调整。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多的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后,学校还应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就业形势;联系用人单位来校开讲座或咨询会,让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受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经济及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动因。
高等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规模的扩张性,高层次人才市场容纳的有限性。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一
鉴于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较为严重的现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被作为储备和调控劳动力供给的一个手段来考虑。社会期待高等教育具有这样的功能,这在其它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多见的。问题在于,我国在今后经济发展需要或者能够吸收多少高学历劳动者。有专家认为,第三产业是吸纳高学历就业的主要产业领域,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专家们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每年新增加的白领职工就业岗位估计在25万-35万人。如果假设近些年产业结构和职工年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并保持现有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确实有一定新增就业岗位作为现实需要,但是很难超过100万人。事实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层次人才市场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性。近几年,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规模持续增加,增大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减员增效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精简,传统的就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吸纳能力降低。二是新的就业渠道,由于一些政策和措施不配套,短期内还难以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三是现阶段经济发展所决定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的有限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集中就业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四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造成了地区性就业结构失衡。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说爱你太难。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二
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但就近几年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工作,是造成就业结构不平衡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有三个原因:一是家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家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在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从就业价值观上讲,认为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效益好)是“铁饭碗”,而非公有制单位或企业是“泥饭碗”。二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发展历史不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还不规范,在劳动用工管理上,还普遍存在着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职工的养老、医疗、就业保险制度的执行人为因素很大等问题。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融资、管理等的要求仍存在歧视性的政策限制,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与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四是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前障系数很难预料,大多数毕业生对此也是望而生畏,不愿意“铤而走险”。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策性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区情况,及时推出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心态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建功立业。
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三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意向中,第一位考虑的就是城市的等级。“最起码留在省会城市,最好是铁饭碗的接受单位”。客观上造成了就业结构不平衡而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种趋向,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发达省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是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就业机构健全,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就业难题。供需关系不平衡之四
与上述就业的地域趋势相反的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和人才奇缺的西部地区工作。为此,国家出台了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就业的不少优惠政策。近几年,在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召下,亦有大量毕业生选择了去西部就业。但对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体现的是优化性原则,是经济原则,政策的调控作用的力度还是十分有限的。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还应考虑出台一些实质性的长远的优惠政策,或许更为有效。
二、新的就业观与政策,不断拓宽的就业渠道
自主创业——想说爱你不容易,新就业观之一
自主创业,是一个就业的新话题。实行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一定背景的经济来源与经济实力,还需要对创业行业的市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创业的经验等。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市场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加之市场竞争的风险性、残酷性、不合纯专业性等特点,自主创业还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话题。但从长远来看,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学校给予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要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
人才租赁式就业,新就业观之二
人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租赁中心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别签定人才租赁协议、人才派遣合同,以规范三方面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在租赁期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不发生人事隶属关系。
人才租赁方式的特点:一是建立在不断完善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基础上的,因而更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是对用人单位来讲,可在租赁期进一步考查所使用人才的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表现良好的人员可转为正式员工,不合格的可退回租赁中心,这种就业方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三是学校可及时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及档案挂靠、户籍办理情况,有利于高校与毕业生的双向沟通;四是对社会而言,倡导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有利于打破地区人才分布不平衡状态,缓解目前紧张的人才供求关系,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一、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旅游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旅游管理学科的地位与传统学科相比是相对较低的。这是由于高校对旅游学科的性质上来讲,普遍定位是交叉性学科, 主要涉及历史、地理、人文、建筑、民俗、经济、政治、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领域。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等方面不够明确。
在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的学计划中,只是确定了专业方向中所包含的实习、实训项目和学时、学分。但是对于实践内容,究竟每项实习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培养学生的那些技能和意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不明确;实践活动设计是否可以实现培养目标,也缺乏深人研究。致使很多在校学生在实习之前对于实践的内容、目标和形式等都缺乏细致的了解,更不了解本专业的实习目的和行业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多种因素
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改善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企业等相关主体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地位,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鉴于旅游学科特点和研究范围,很多专家学者都呼吁提升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吴必虎教授认为“只有大力加强公共管理的研究与教学水平,旅游管理才有可能成为一级学科”。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和促进中国旅游研究与教育发展,吴必虎认为必须“一是加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两个领域的沟通。举办学术论坛, 为两个领域的沟通提供一个平台, 对于彼此增进了解、消除障碍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提升公共管理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 改革旅游学科的教材体系, 增加公共管理方面的内容,开设旅游公共管理的基本课程以及政府信息管理、旅游地特许经营、目的地营销等专门课程”。
(二)改革课程体系,注重技能培养
安排教学内容时,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使课程内容服务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要跟得上行业发展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加强实践性特色,适时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第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制定较为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实习目标、实习方式、实习要求和实习效果等。第二,在每学期的课程设置上,随课程增加一些实习,让学生每学期到可以接触到本专业不同领域方向的教学实习。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避免选择内容陈旧的教材,要时刻关注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新动态、新成果,选择与行业发展及需求相配套的新教材、好教材。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大一新生侧重于进行就业意识和旅游行业认知方面的培养,引导他们了解行业内部相关知识,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三年级,促进其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形成与提高,增强就业能力,进行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系统加强专业的实践性特色,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和酒店管理岗位实习等。四年级则是通过4年系统的专业学习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放得下本科生的架子,认同与本行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摒弃眼高手低的心态,虚心的从基层服务做起。
(四)加强对教师的行业意识培训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星级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输送从事旅游管理的专门高级人才。这不仅浪费了毕业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也造成了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旅游企业的培训成本。
一、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旅游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旅游管理学科的地位与传统学科相比是相对较低的。这是由于高校对旅游学科的性质上来讲,普遍定位是交叉性学科, 主要涉及历史、地理、人文、建筑、民俗、经济、政治、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领域。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等方面不够明确。
在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的学计划中,只是确定了专业方向中所包含的实习、实训项目和学时、学分。但是对于实践内容,究竟每项实习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培养学生的那些技能和意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不明确;实践活动设计是否可以实现培养目标,也缺乏深人研究。致使很多在校学生在实习之前对于实践的内容、目标和形式等都缺乏细致的了解,更不了解本专业的实习目的和行业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综上所述,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改善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企业等相关主体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地位,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鉴于旅游学科特点和研究范围,很多专家学者都呼吁提升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吴必虎教授认为“只有大力加强公共管理的研究与教学水平,旅游管理才有可能成为一级学科”。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和促进中国旅游研究与教育发展,吴必虎认为必须“一是加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两个领域的沟通。举办学术论坛, 为两个领域的沟通提供一个平台, 对于彼此增进了解、消除障碍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提升公共管理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 改革旅游学科的教材体系, 增加公共管理方面的内容,开设旅游公共管理的基本课程以及政府信息管理、旅游地特许经营、目的地营销等专门课程”。
(二)改革课程体系,注重技能培养
安排教学内容时,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使课程内容服务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要跟得上行业发展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加强实践性特色,适时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第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制定较为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实习目标、实习方式、实习要求和实习效果等。第二,在每学期的课程设置上,随课程增加一些实习,让学生每学期到可以接触到本专业不同领域方向的教学实习。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避免选择内容陈旧的教材,要时刻关注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新动态、新成果,选择与行业发展及需求相配套的新教材、好教材。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大一新生侧重于进行就业意识和旅游行业认知方面的培养,引导他们了解行业内部相关知识,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三年级,促进其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形成与提高,增强就业能力,进行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系统加强专业的实践性特色,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和酒店管理岗位实习等。四年级则是通过4年系统的专业学习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放得下本科生的架子,认同与本行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摒弃眼高手低的心态,虚心的从基层服务做起。
(四)加强对教师的行业意识培训
对没有行业经验的教师要制定系统接触行业计划,使教师能够了解业内发展规律和动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有价值的专业知识。对有行业经验的教师,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行业技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旅游和旅游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一、引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只是注重知识的讲述,没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的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专业需要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一九七九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蓬勃的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涨,目前我国已经有百所高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良问题,学生的培养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符
旅游行业是我国新生的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同时因为我国地域辽阔、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旅游行业所需求的是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相不符,人才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需求迫切。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旅游专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直接关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经济市场中一些旅游企业向高校反映,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毕业生走入旅游管理岗位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岗位管理工作。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具备众多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较差。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而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熟练的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一些高校旅游专业而言,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最终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差异性很大,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不符,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对于高校的剩余也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以上内容都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及时解决的严重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市场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掌握众多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的创建,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所增强[1]。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一)专业教育方面
1、促进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为九点管理、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规划等众多岗位。现阶段,人才市场对旅游规划、旅游线路设计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很高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转变,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主。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做好就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国画,避免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就业岗位盲从、不知所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加强与经济市场中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符合。高校可以聘请外界权威的教育人员在本校开设讲座,或者邀请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深入到教学中去,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解在岗位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众多问题,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相关教育人员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基准,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亲身实践的机会,其中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训练、旅游管理研究能力等众多方面。课程设计不能偏离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竞争现场、岗位工作模拟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环境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还可以将相关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旅游管理技能竞赛等多元化的活动引入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对日后的就业岗位有更多的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旅旅游实践专项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走出校园步入到社会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就业指导
以往高校教学中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对其常常财务忽略的态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走入了教育思想误区。就业指导可以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帮助学生理清就业思路,避免学生在日后求职之路走得太过于艰辛。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基准,将学生就业指导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联系,构建合理化、科学的高校旅游管理就业培训体系,应用海报、校园报纸、广播、讲座等众多形式,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宣传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掌握求知技能,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2]。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应用丰富的课余时间帮助自身累积社会经验,与日后的工作岗位近距离接触,弥补校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扩展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加深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认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明确,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短浅的看重近期的利益,而是需要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就业标准,借用我国众多就业平台的优势,将自身具有的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获得企业的认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想在毕业后快速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以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就业方向,树立就业理想,并且为其奋斗,提升就业质量。
四、结语
高校就业信息随着学生群体数量增多而增加,庞大的就业信息亟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纷纷改变传统的人工记录就业信息的方式,转而利用计算机建立就业信息,从而很好地满足了当今高校的需求。高校在建立就业信息系统时,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和系统需求来建立更有成效的信息系统。本文将简要地介绍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再提出怎样实现构建就业信息系统。最后,本文作者对整篇文章加以总结。
【关键词】信息系统 研究 构建
我国各高校均在逐年扩招,就业信息日益增多。过去,人工记录就业信息,记录工作十分繁重而且很难及时更新。现在,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高校开始采用计算机建立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更新也十分及时。如今,高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1 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美国高校认为学生的就业情况影响了其自身的声誉,因此,其一直将学生的就业情况视为一大要务。美国高校会及时地将毕业生的就业薪酬待遇、就业率和雇主相关情况等重要就业信息及时地整理并录入数据库中,就业信息会和学校的排名、生源质量和学校的科研资金申报成功率挂钩,因而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并且利用自身的校友和合作单位资源,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美国高校在学生入学时、学习期间的各种管理都会用计算机完成,例如:学生学籍管理、受资助的学生个人信息、生活事务管理等。这些庞杂的信息会被传输到学校的根服务器中实现共享,避免信息出现不对称或是一种信息出现多种数据,保证数据准确、一致。所有学生的在校信息不仅是可以供在校老师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一种参考,还可以在就业时为学生在雇主面前增加印象分。
最近几年,我国各高校利用计算机建立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有了相当喜人的发展,2011年94.3%的高校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站,截至2014年,就业信息网已经几乎覆盖所有的高校。我国高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利用学校本身已经具有的电脑、服务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利用校园网络和数据库等软设施。但是,我国高校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时间尚短,并过度依赖网络来搜集就业单位的信息、就业指导材料,导致高校就业指导理论化,与实际就业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2 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需求分析
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相应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案也不尽相同。本文将简要介绍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进而提出设计方案。
系统的设计流程如下:
(1)建立毕业生学籍信息模块。学校网站的教务系统存储了毕业生学籍信息,工作人员要下载这些信息并且打印出来,在核对信息之后将经过更新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中,形成整个系统的子模块。
(2)建立就业信息子模块。学校从网络、合作单位和已就业的校友处获得就业信息,工作人员整理之后再录入数据库中,并且和有关单位合作共同开通网上就职申请,以免毕业生在网上求职过程中遭遇欺诈事件。
(3)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模块。工作人员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及时录入、更新毕业生已就业群体的就业信息,主要包括:就业生个人信息、学籍信息、就业单位信息和薪酬信息等。如果信息发生改动,各班级辅导员应当及时统计并且将其告知工作人员。
2.2 系统设计分析
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功能如下:
(1)用人单位注册和登录:用人单位要想能在学校就业网上开通网上求职渠道,应首先在就业网上注册并经过学校就业中心人员的仔细核查,可以在网上展现公司概况并开通网上求职通道。
(2)毕业生登录:系统向毕业生提示登录的初始密码,毕业生可以输入学号和密码登录,在初次登陆后应及时提醒其修改密码。毕业生登录系统后,可以咨询相关就业信息,并且可以在学校就业网上投递求职申请。
(3)参加网上招聘,可以核对和个人信息,填报灵活就业信息,毕业生可以查询或网上咨询就业政策。
(4)就业过程管理:导入毕业生相关数据,并实现对毕业生签约过程的管理。
(5)就业咨询:毕业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查询招聘单位信息,并且可以再网上提出疑问,由就业中心的相关人员进行实时答疑。
(6)毕业生学籍信息管理:统计、管理毕业生的学籍信息,包括:生源地、学号、毕业生和学位证是够获得等情况。
2.3 系统结构的设计
在设计系统的时候,结合B/S和C/S的模式两者的有点进行设计。就业中心人员办公地点固定且范围小,且对数据安全的要求高,C/S模式能很好地适用于学校就业中心的办公场所中,而且其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开发成本较低,但是其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为了实现数据在全校范围内的共享,还要结合B/S模式的优点。
3 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构建
3.1 C/S子系统的构建
C/S系统最初是由DEPHI工具开发出来的,采用SQL Server2008这一数据平台,在Multi-Tier(多层)模式下工作,客户必须通过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会自动将需要的数据包传回到客户端,客户端在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后再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自动更新数据并打包。
为了确保服务器中的数据安全,建立用户登录系统。通过FOR XML PATH语句创建视图,可以将与招聘单位有关的数据合并在一条记录中。
3.2 B/S学校就业网络系统的构建
B/S系统是在.NET4结构中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工具开发的,该工具可以创建网页模板,而后设计者可以在网页中设计网页控件功能并且通过填写C#语句实现网页链接、网页背景的设置。
学校就业网系统是Three-Tier架构 ,该系统中间层采用数据集 、对象数据源控件和数据表适配器,便于为网页调用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源控件用于缓存数据,就业网的各个子网页要想实现数据的验证,必须通过验证控件进行数据验证。并且,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在数据库的设计中通建立数据表间的关联约束。B/S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存储通过SQL语句来进行,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4 结论
本系统设计比较简单易行,结合了B/S和C/S模式两者的优势,解决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更新困难、招聘单位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最终使得学生就业信息管理工作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曾志明,蔡立丰.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招聘模块信息化的建设与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24):23-24.
[2]俞燕萍.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2012:35-47.
[3]蔡丽艳.浅谈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2011,3(1):12-15.
[4]吕守涛.数据挖掘技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20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