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21:22
序论:在您撰写经营管理的核心能力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和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企业进行贸易往来和交流,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企业管理相对落后混乱,在自主创新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不断地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还是过分注重市场而忽视管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一)缺乏经营战略,创新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足够重视经营战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从而导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另外,我国多数的中小企业通过引进技术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这也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最终,多数中小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高耗能和高污染的项目,得到微薄的利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受制于人。
(二)管理缺乏科学性,政府支持乏力
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制约,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在企业资产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另外,由于政府的部分政策和行政部门的干预,大部分中小企业当前都面临着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关系国家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我国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不够完善,力度也不够,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发展方面不能得到国家的足够支持。
(三)营销观念淡薄,缺乏完善的创新体系
受自身观念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相对僵化,营销观念比较陈旧,没有足够重视市场这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企业不在市场营销方面下功夫,不可能真正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一般而言,完善的创新体系不仅包括市场信息的获取,创新内容的确定,创新资源的准备,还包括创新成果的实现和成果的成功转化。现在,虽然部分中小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和条件,但在信息获取方面还比较落后的,也缺乏接受市场转化的经验和实力,这种并不完善的创新体系不能真正的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
三、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缺乏经营战略可科学性,营销观念也比较单薄,在创新发展能力方面创新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完善的创新体系,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社会经济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在中国发展迅速,竞争力也非常强,所以制定发展战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本土优势,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另外,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意识,倡导自主创新精神,鼓励员工发散思维。同时,为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促使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施科学管理,转变政府支持内涵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投资项目的时候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也就说,科学管理,正确决策,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和实现盈利是企业的目标。同时,如果中小企业具备资金,技术创新和实际操作的条件,可以借鉴部分成功大企业的做法,例如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项目的各个步骤做到精心设计和管理。在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政府也要转变策略,即政府不能只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小企业制定进行指导,也应该通过实施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措施来支持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这样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就有条件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实施特色营销战略,构筑完整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市场是检验一个企业发展成败的试金石,因此中小企业要实施具有特色的营销战略占领市场。我国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技术特色和目标市场特色和消费者的需求,慢慢形成自己企业的特色。例如世界上很多人对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感兴趣,企业可以发展一系列与中国特色文化想联系的项目。另外,在中小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和文化创新的时候,往往因为企业自身的实力而不能构筑完整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对自己的创新体系进行评估,找出自己在什么地方不够完善。加强与外部技术发展的联系,让自己的技术人员及时的学习新技术新文化,还可以和研究院,高校等进行合作,有效管理企业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只有完善管理,构建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我国中小企业在能提高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的健康快速发展,然而当今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不科学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特色营销战略,培养创新意识,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使我国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并最终促进中国企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乐.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探讨争鸣,2009(4).
[2] 李智彬. 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
[3] 彭晓春.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J]. 怀化学院学报,2007(6).
【关键词】护理干预;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心理康复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于老年人,由于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骨折疏松骨强度下降,使得股骨颈变得非常脆弱,当老年人意外滑倒或从高处跌下时,均可发生骨折。股骨颈骨折难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是最主要的难题,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本文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和心理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0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需实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0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按照随机数子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8例,女27例,患者年龄介于58~74岁,平均为(64.4±7.3),其中摔伤者有32例,交通事故者有23例;对照组有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龄介于57~75岁,平均为(63.9±7.5),其中摔伤者有30例,交通事故者有25例。所有患者均无其它严重的肝、心、肾等并发症,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严格监测其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后运动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疗效评定SAS评分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评价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焦虑严重程度=各项累计*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SDS评分由20个项目,每一项目按1-4级评分,抑郁严重程度=各项累计/80,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1]。
1.5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c2检验,检验标准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为(35.7±7.9),治疗后为(71.5±6.8);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为(35.4±7.5),治疗后为(60.4±7.1),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较护理前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活动不灵活,加上骨质疏松等症状,使得老年人跌倒、车祸等意外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大大增加,有的老年人甚至没有受伤情况也可因为长期负重或突然扭转等发生股骨颈骨折[2]。骨折后患者髋部疼痛,不敢走路和站立,体格检查有畸形、疼痛、肿胀和髋关节功能障碍等表现,给老年人的行动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现临床多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方式,约80%~90%的患者可痊愈,对于65岁以上Ⅳ型且能耐受手术麻醉的患者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3]。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股骨颈骨折的老龄患者除了手术治疗还应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恢复健康。本文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1)心理护理干预:高龄骨折患者入院后,由于影响正常的生活,患者会显得十分焦虑与恐惧,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给患者讲解骨折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告知患者具体的治疗措施。对于心理抑郁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4];(2)手术后运动护理:手术后待麻醉消退后,前3天嘱患者主动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运动和屈伸运动,每日活动3~4次,每次3~5分钟;术后第3`7天帮助患者做直腿抬高运动、屈膝屈髋运动和臀肌收缩运动等,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术后7~10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让患者下床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加,切不可首次负担过重[5];(3)并发症的预防:术后7天内给予患者骨突起处进行按摩,每隔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教予患者正确的呼吸及咯痰方式,帮助患者背部拍打辅助痰液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保持切口清洁,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6];(4)出院后指导:出院后告知患者定时复查,合理锻炼,多吃蔬菜水果等,保持良好的心态。
本文研究显示,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且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得到很好的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髋关节的恢复,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虞旭培,李雄峰,陆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心理康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2,50(35):108-110
[2] 何朝霞.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6):1638-1639
[3] 章金枝.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263-3265
[4] 闫秀丽.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13):1181
股骨颈骨折的易发人群一般是老年患者,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咋,人体的骨骼变得更加脆弱,骨头强度变低,并且由于老年人的行动不便等因素容易发生跌倒的意外情况,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1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73.15±9.95)岁;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74.36±1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干预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个别针对性指导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患者住院的这一段时间内每一位患者每1~2 d进行个别引导1次,时间控制在20~30 min/次;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个月对每位患者进行回访护理指导,20~30 min/次;出院后的第2个月平均每人采纳家庭访视2~4次,20~30 min/次;出院后第3个月内平均每人采纳家庭访视1~2次,20~30 min/次。总共采纳电话询问77次。其中,>80岁的高龄患者和抑郁患者为干预的重点目标。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数据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各维度评分比较 对Harris髋关节评分各维度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干预组的疼痛得分在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GDS得分比较 干预组GDS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内老年人的比重占越来越大的一部分,人均寿命也在不断的提高[1-3],因此老龄化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更应当有更好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但是由于股骨颈骨折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更应当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措施。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针对性护理措施。
3.1并发症的防治 首先在患者骨折养病期间要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治疗,因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在骨折期间,抵抗力会相应的降低,这就导致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的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要时刻注意指导及鼓励患者经常性地做一做扩胸运动,多进行自主深呼吸并及时咳出痰液,以此增加肺活量。
褥疮的预防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因手术治疗等创伤后身体衰弱不能自主活动,患者发生褥疮的可能性会比较高,这个时间就需要对患者加强护理,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减少骨突处的受压,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对皮肤受压处进行热敷与按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
3.2牵引制动期间的康复护理 术前牵引制动患肢保持外展15°~20°中立位,避免患肢的内收和外旋,牵引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不可随意增减,不能擅自改变。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健侧下肢及双上肢的伸屈活动,入院次日开始进行运动训练,一般运动量为:双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交替运动,5次/d,20下/次,健侧抱膝运动3次/d,10下/次;健侧直腿抬高运动3次/d,5~10下/次;双侧骨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5次/d,20~30下/次。方法:膝关节伸直,收缩股四头肌,此时推动髌骨如固定不动,说明方法正确;三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1次/2 h,5下/次,每下保持臀部抬高离开床面1~2 min。方法:健侧下肢屈曲,健足及双肘关节作为支撑点,用力支撑,抬起臀部。以上锻炼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能力进行指导。
【关键词】 系统护理; 股神经阻滞; 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康复训练
Effects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Analgesia on Aged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Quality of Life and Function Training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U Chuan-lin,YANG Lin,WANG Ya-n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097-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analgesia on aged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quality of life and function training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ethod:Ninety aged patients who ha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group C),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group(group D) an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group(group E),with each group 30 patients.The self-assessment lists of anxiety(SAS) and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S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postoperati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24 hours and 48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knee joint flexion angles were recorded when making the knee-joint had a passive activity of flexion and extension,VAS scores in quiescent condition and continuous passive flexed knee joint exercise were recorded.Result:Compared with group C,the SAS,SDS and VAS scores of group D and group 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scores and knee joint flexion angl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 D and group E(P
【Key words】 Systematized nursing;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Analgesia;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East Division of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 26607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33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骨性关节炎(OA)终末有效的治疗方法,据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统计,每年有超过47.8万人接受膝关节置换术[1]。TKA患者中高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如何完善术后镇痛、利于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并且对老年人生理干扰小、副作用少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2]。TKA术后抗凝治疗限制了硬膜外镇痛,近年来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因其术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已逐渐成为TKA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过程不能仅仅关注躯体症状的改善,还应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是近年来护理研究的热点[4]。但系统护理干预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否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系统护理干预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评审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90例。纳入标准:年龄65~80岁,性别不限,体重50~70 kg,ASA分级Ⅰ~Ⅱ级,无精神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及神经阻滞禁忌证。排除标准:(1)骨折术后
1.2 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入室后常规监测HR、SpO2及MAP,开放外周静脉。在神经刺激器(Stimuplex~HNS11,B/Braun,Germany)引导下于患侧行股神经穿刺置管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腹股沟韧带下2 cm定位股动脉,Contiplex⑧ D包22 G 55 mm神经刺激针于股动脉外侧1 cm处与皮肤成30°角向头侧进针,刺激电流1 mA,出现股四头肌明显收缩或伴有膝盖跳动时,降低刺激电流至0.3 mA,股四头肌仍有明显收缩时经Teflon导引器送入导管10~15 cm。术后经股神经导管连接镇痛泵(美国Baxter公司)。药物配方: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g/mL。容量200 mL,5 mL/h,冲击量3 mL,锁定时间60 min,镇痛泵在术后第2 d晚拔除。三组病例均行患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C组术后只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不使用术后镇痛泵,D组术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同时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E组术后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干预护理等同时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
1.3 系统护理
1.3.1 心理评价和心理护理 首先护士全面收集患者多方面资料,根据情况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知识教育,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提高认知水平,其次讲解情绪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指导患者学会放松,对病人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和意向想像治疗;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指导家属予以体贴和关怀,以激发患者的生存欲望[5]。
1.3.2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根据患者的个人病情制定不同饮食方案,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减少脂肪摄入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严格控制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总摄入量应
1.3.3 运动干预护理 术前通过评估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及周围肌力的情况,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和引体向上运动。指导患者术后经常训练,以预防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坠积性肺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 天用弹力绷带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将患肢用特制的下肢垫垫高;膝关节周围置冰袋冷敷2 d。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导其进行踝泵练习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早期由于麻醉效应未完全消失,患者能够很容易地收缩股四头肌,使膝关节伸直,这在患者心理上形成暗示,收缩股四头肌并不困难,使术后股四头肌锻炼更加有效。此阶段的目的旨在控制疼痛、肿胀,预防感染。术后第2~3天应用持续被动运动(CPM)进行功能锻炼。开始活动范围为15°,以后逐天递增10°,1~2次/d,30~60 min/次,向患者说明进行CPM锻炼不仅不增加疼痛,反而能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这一阶段的目的在于不增加疼痛、肿胀的前提下发展肌力,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避免TKA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第4~14 天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锻炼。患者可移坐至床沿,双腿下垂,用健肢脚抵住患肢跟腱处,向前推动患肢做屈伸动作;也可在有人看护时,让患者坐到床边,双手抓住床沿,双下肢踩在圆球上,用健肢控制圆球前后滚动带动患肢做屈伸运动,此阶段的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大的肌力并提高肌耐力[7]。
1.4 观察指标
1.4.1 心理状况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8]。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均进行评分,共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1分为没有或很少出现焦虑、抑郁情绪,2分为部分时间有焦虑、抑郁,3分为大部分时间有焦虑、抑郁,4分为几乎全部时间都有焦虑、抑郁,共80分,评分高于41分表明有焦虑及抑郁情绪,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的程度也就越高。
1.4.2 生活质量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9]。问卷包括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和3个子量表,共30个项目,满分100分,其中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低于60分表示生活质量较差,60~70分为合格,71~80分为良好,高于80分为优秀。
1.4.3 康复功能 记录患者术后24、48 h进行持续膝关节被动伸屈锻炼(CPM)时关节屈曲角度,同时记录术后24、48 h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与C组比较,D组和E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降低(P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C组比较,D组及E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
2.4 三组患者术后24、48 h膝关节屈曲角度及静息状态、CPM时VAS疼痛评分比较 与C组比较,D组及E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降低(P
3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手术所致组织创伤是TKA术后引起疼痛的最主要原因,多数患者术后早期往往因为切口疼痛而不愿意主动进行锻炼[10]。因此,术后良好镇痛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此外,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既可尽早恢复患肢关节功能、提高手术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又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1]。因此,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进行良好的镇痛尤为关键。
焦虑自评量表集心理学、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者的主观感受,为临床心理咨询、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2]。抑郁自评量表(SDS),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只是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评定有困难,同时,SDS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使用效果不佳[13]。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共有74个条目,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来评定受评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14]。因此,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以保证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本研究发现C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降低,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少、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较高,而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联合常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略有改善,生活质量略有升高,膝关节屈曲角度略有增加、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略有降低,但是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升高,膝关节屈曲角度明显增加、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由此可见,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恢复不但与膝关节的病损程度有关,与术中的操作、良好的术后镇痛及围手术期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干预也有重要的关系[15]。其可能原因有:首先,在关节手术后,“坚强固定,早期活动”的治疗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临床医师的一致认可。但早期活动带来的疼痛使得患者需忍受一定的痛苦,这不仅影响了住院患者的医疗满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16]。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放置较长时间,且由于是局部阻滞,可避免全身应用毒麻药物的并发症,安全性高,同样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和术后康复程度(如早期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和早期行走锻炼),是一种让患者非常满意的术后镇痛方式;其次,系统护理干预要求护士从心理状况、饮食护理和运动干预护理制定护理计划时,要充分体现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愿望,由于术后良好的镇痛可以使患者乐意接受和参与,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为病人创造了良好的康复环境。
综上所述,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是一种整体化、个体化、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联合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改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促进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小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87-88.
[2]李云霞,龚雅萍,邱瑾.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程序化疼痛护理规程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19-23.
[3]高升焘,孙爱娟,张鹏,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1):54-58.
[4]孙晶,王六尾.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30-132.
[5]侯芳华,江素玲,李洪华,等.系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11):1384-1386.
[6]尹红英.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197-1199.
[7]汤舜銮,李惠卿,洪瑜玲,等.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4-5.
[8]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27.
[9]柯梅,刘连珍,王瑞海.癌症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2,2(6):57-58.
[10]石英,鲁开智.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镇痛中的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17):2242-2245.
[11]杨晓莉,巩雅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385-386.
[12]李玉芬,李彬彬.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4):785-786.
[13]王秀梅,邹玉敏,朱劲松.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136-137.
[14]谭诗生,李杭,罗健,等.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测评[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27.
[15]杨景玲,杨永慧.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17-118.
摘要企业作为社会中的有机生命体,如同生物体一样,获得生存与发展不是由于更强大、更有力量,而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但是,企业与生物体不同,它有着强烈自觉发展的目的性,并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强的主动改造作用。企业生态环境与企业间构成相互推动的动态演变过程,企业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应从这动态演变过程来把握。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生态建设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生态建设原则
正如在生态系统内部有一系列相关的运行原则来保障系统的良好运行一样,企业管理体系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生态系统的运行原则更多的是自发形成的,而企业经营管理的运行原则带有更强的主观性,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这决定了企业必须能够动态响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协调企业内外部各种作用力。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按照动态响应原则、整体协调原则和反馈原则来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动态响应原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任何一个地区环境中的细微变动都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泛起涟漪。企业也不仅仅受本地区的环境影响,还受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及时准确地响应环境变化就成为每个企业的必备能力。
2.整体协调原则。在企业经营管理运行时所具有的动态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企业在进行经营设计与实施时通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经营太过抽象则缺乏可操作性,过于具体又会降低实施时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要求能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但频繁的变动又会使经营管理丧失其连贯性。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对于内部资源的争夺,必然会导致流于形式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一个协调机制,通过整体的协调来确保经营管理的实施。
3.反馈原则。企业的发展表现为企业经济呈非线性、正反馈为主导的指数式增长,呈现出无限的扩张力。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换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从环境中内部的正嫡的增量,使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实施的成果也需要进行考察,以保持经营管理的先进性。因此,建立相应的实施绩效反馈系统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及时修正经营管理计划及企业的目标和愿景,实现环境的互动。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生态建设策略
1.分析企业资源,识别核心能力。这是选择适合网络节点、成功构建企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也有助于认清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贡献,增强企业作为网络节点的吸引力。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识别和评价,对企业在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的能力及其作用一目了然。这样既可有助于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集中于现有的核心能力和部分重要能力的关键活动中,也可吸引其他组织加入到企业的生态系统中完成价值链的其他活动,实现企业内部核心能力与外部优势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现有的核心能力,同时也可明确培养新的核心能力和提升企业现有核心能力的方向,以增强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未来吸引力。
2.测度企业生态竞争力。测度企业生态系统竞争力重点应从五个方面着手。(1)企业与生态系统内部各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元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种关系作用对企业核心能力培养、保持和提升的影响程度,寻找和发现合作的机会和方向。(2)企业核心生态系统与扩展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竞争位势和阶段等。(3)同类企业生态系统的数量、非同类竞争或合作企业生态系统的数量和存在形式等。(4)运用层次分析法或模糊数学对生态系统的规模、多样性、收益性、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质量以及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好、中、差等状况。
3.规划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规划应遵循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功能高效、适度开拓、生态平衡等原则。在制定企业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规划前,必须做好企业资源和能力、生态系统构成与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系统进化方向等三个重要分析,这是制定规划的前提。具体来讲,生态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制定企业生态系统建设总目标;生态系统的核心能力定位,制定发挥现有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与培育新的核心能力的生态系统内外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创新计划;发现企业构建生态系统的机遇、方向和潜在的合作力量,有效地制定企业和生态系统计划,包括新建、扩大、维持和重组,以及核心生态系统与整个生态系统建设计划;企业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生态位) 选择与企业在生态系统中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计划。
4.实施企业管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实施就是对生态规划的具体运作,其目的是企业本身与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拓展,实现共同发展。而企业核心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整合生态系统内外隐性知识的集合。因此,生态管理过程实质就是企业如何管理好生态关系网络,实现资源和技能共享,并通过整合创新不断提升或拓展核心能力,提高企业和生态系统的整体绩效。生态系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整个管理过程的关键是处理好学习、信任和网络信息管理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生态系统要转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形成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强调生态系统内食物链上各节点的互动合作,形成相互信任机制;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生态管理信息系统。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发展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将采取的经营管理,还包括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识别、规划、实施、评价和自我更新等进化过程的管理。它不仅包括了与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等一系列的纵向关系,而且还有与竞争对手、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等横向关系,它比原有的联盟合作的范围要宽广得多,是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学的高度来研究管理中所面临的复杂性问题,不仅丰富了管理的研究内容,而且为企业的深入发展开创新了新的视角和研究领域,从而实质性地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恩才.生态学对企业管理的若干启示.中国高新区.2006.03.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这便是利用了营销学中的细分市场概念中的确定目标市场即确定目标范围,根据管理控制服务的需要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等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和分货币管理等多方位按需管理
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管理都是一项管理体制下的具体运用,其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分部门、分客户、分产品、分货币等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起点都依据预算目标确定的,都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相互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并与综合管理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另一方面,它们是有差别的,各管理侧重点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确定的分解目标和管理方法不同,责任主体不同,核算计量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七)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从传统的单一营销渠道向多样化营销渠道发展,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与客户面对面营销渠道、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营销渠道、手机银行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同样,分营销渠道管理对商业银行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预算控制考核都很重要,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关系既是相互关联又有差别的。
三、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会计核算已从传统的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传统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按产品、客户、货币、区域、行业、期限、风险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会计核算,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达到多维核算的飞跃。
(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某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当然,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际上是有害的。
四、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等成本核算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经营管理能力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全面升级,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是越来越突出,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全面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这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不能够回避的课题。目前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短板,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影响,很多企业都是因为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而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在这种背景之下,需要企业对于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认识,准确把握好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阻碍,继而能够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带来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具体来说企业经营能力提升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毫无疑问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以及上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且不易被模仿、复制,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而经营管理能力毫无疑问又是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经营管理更难以被竞争对手所照抄照搬,所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实际上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有裨益。
2.降低经营的成本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企业经营成本的下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经营各项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日常性工作,能不能做好这一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情况。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就可以更好地实现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成本的不断下降,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重要举措。
3.改善组织的弹性
良好的组织弹性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不少企业组织架构比较僵化,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做不到弹性改变,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更好发展。通过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去面对市场变化,实现组织弹性的持续提升,从而带来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面临的阻碍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难度很大,不少企业在这一工作开展中面临着比较多的阻碍,本文这里将这些阻碍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从经营管理理念来看,不少企业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经营管理理念的落后主要表现就是企业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卓越管理、精益管理等理念,在这些理念缺失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比较缺少人性化,难以做到追求卓越以及不断进取,从而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
2.经营管理手段缺少创新
经营管理手段创新不足这是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阻碍,不少企业经营管理者受到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影响,管理手段比较单一,缺少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举例而言,企业经营管理更多的就是依靠惩罚性的手段、规章制度等,诸如参与式管理、民主管理、弹性管理、人性化管理等手段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使用,这些都影响到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3.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如果企业缺少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必然就会影响到经营管理工作的较好开展。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人才比较匮乏, 企业并不注重这一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更不注重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开发,结果导致了经营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胜任力不足的问题,这带来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不断下降。
4.经营管理组织僵化
经营管理组织比较僵化也是当前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阻碍,不少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依然沿用的传统的职能层级模式,管理层次比较多,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隔阂比较大,没有建立起来具有良好弹性的学习型组织,结果就导致了管理组织僵化的问题比较严重,无论是自上而下也好,还是自下而上也好,信息传递不够畅通,这导致了经营管理能力受到了负面影响。
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措施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本文对那些经营管理能力比较高的企业进行借鉴,提出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全面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1.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在经营管理念层面需要企业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及时树立起来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从而为经营管理工作的正确开展提供良好的观念支撑。具体来说,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有以人为本、卓越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要求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中尊重员工,充分考虑员工的诉求,力争获得员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充分认可以及支持,从而带来经营管理的稳步推进。卓越管理理念则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不能够自满以及故步自封,而是要做到不断追求卓越,从而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2.创新经营管理手段
企业经营管理手段方面需做到不断创新,经营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要能够做到积极借鉴其它企业经营管理手段,注重发挥员工的集体智慧,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之下,引入目标管理、参与管理、情感管理等手段,从而更好的实现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等管理手段,可以让员工明确努力方向,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样就能够更加努力的去做好本职工作,很好地解决了片面的负面惩罚为主的经营管理手段弊端。
3.加强经营管理队伍建设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就是要注意这方面人才的引进,考虑到经营管理岗位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在经营管理人员招募中,需要构建胜任力模型,依据胜任力要素来进行经营管理人员的招募,确保招聘到的人才能够较好的胜任经营管理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这时要注重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开发,通过需求分析来把握经营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有针对性进行培训开发,提升其岗位胜任力,继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4.变革经营管理组织架构
企业经营管理组织架构的变革方向就是扁平化、无边界、虚拟化。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建设的合理选择,企业一定要注意把握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构建共同的愿景以及学习小组,打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隔阂,压缩行政管理层级,确保各种信息畅通无阻的快速传递,能够实现各种信息的实时共享,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棘手的任务,企业能够快速的组建任务、市场导向的团队进行各种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带来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