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投资经营风险范文

时间:2023-07-11 16:21:09

序论:在您撰写投资经营风险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投资经营风险

第1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委托;控制

一、风险投资的概述

风险投资的概念与特征风险投资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投资专家投资于早期的发展迅速并且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并为其提供管理援助,是起步期企业的主要股权资本来源。由风险投资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风险投资有如下特征:(1)投资对象大多数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2)投资的风险比较大,通常获得的资本增值收益也比较大。(3)投资的年限较长,没有担保,看重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不是当下的利益。(4)风险投资人一般会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当所投资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时,给与一定的援助。(5)被投资的企业增值后,投资人会通过转让股权、公司上市等方式实现资本的增值。

二、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阶段面临的风险控制问题

1.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阶段所面临的风险(1)风险企业本身的风险①技术风险。由于投资的企业正处于创业的初期,很难判断企业的技术成熟程度,新产品的研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即使开发出来,新品的推广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周期短,研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才能保证公司持续的向前发展,这些都是投资人需要考虑的因素。②管理层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投资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管理人员是与投资人的直接联系人,需要具备管理公司的能力,保证在投资基金投入之后,能够对项目实时跟进,进行管理,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其他原因离开公司,使项目更换负责人增加不必要的风险。③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产品作为市场上的新生产品,可能会因为成本高、不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实用价值小、价格昂贵等问题没有销售市场,也可能因为产品更新速度快迅速被其他产品所取代。对于风险企业本身,可能因为经营模式有误、市场单一、缺少管理经验等被市场淘汰。(2)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势必会引起冲突,委托人与人追求的利益不一致,但都是在追求彼此利益最大化,由于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利益追求。风险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整体文化价值最大化,管理者在关心企业文化价值的同时更关心的则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心理,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风险投资者的风险。2.投资阶段的风险控制(1)事前控制投资前,风险投资机构对项目的了解非常少,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慎重的选择投资的阶段和投资的行业。一般来讲,投资时期越早,那么面临的投资风险就会越大,由于高风险通常伴随着高收益,所以所获收益的概率也就会越大,风险投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控制来选择合适的投资阶段。在投资前,通过对项目的审查来减小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提出差的项目。(2)事中控制风投机构选好了想要投资的项目时,需要研讨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其中包括对股权投资工具的选择、分阶段进行投资的计划、报酬制度的安排还有一些其他契约的安排。整个投资的计划应该尽可能的详细,尤其是对风险的预见,要尽可能考虑的全面。(3)事后控制资金投入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对风险企业的监管,保证风险企业的运营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对于合同中没有考虑到的部分,应与风险企业协商处理,利用自身的资源帮助企业成长健全监督机制,提供融资服务、战略顾问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政策顾问服务等增值服务,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对企业的监管和控制,实现了1+1>2的效果。

三、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建议

1.扩大风险投资总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为了加快我国风险投资的步伐,首先应该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可以从机构投资者、国内大型企业、私人资本、国外投资和政府投资这五个方面进行拓展: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信托公司和捐赠基金等。这些投资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投资的时间长,符合风险投资的特点,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国内外的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寻找技术来源,常收购一些具有研发能力的中小型企业或成立自己的风司,实行战略投资。在我国,有10万多亿元的居民存款,一些富人在股票低迷阶段,将资金投入到风险企业能够缓减市场疲软,增加风险投资的总量,是解决我国投资来源单一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国外的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他们不仅投入资金还提供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多方面的服务,在引入资金的同时又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投资管理经验,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政府资本是在风险投资的初期阶段引入,政府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会在高风险阶段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不能过多的干预市场的发展。2.建立一套分散风险的投资机制建立一套分散风险的投资机制有利于减小风险投资的风险。风别将资金投入到不同阶段的企业,避免将资金全部投入到创业期或成长期等,以防止股票市场不景气时,无法抽离资金。另外风险投资的风险较大,做好预算,将资金投入到多个行业避免某个特定行业周期性的风险,在投资前,充分利用分线投资家在各个方面的资源,对所要投资的行业和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在合同制定阶段,通过相应的条款来对企业进行约束,以保障自己的利益。3.建立畅通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1)买壳或借壳上市上市是风险企业将资本转为现金的首要选择,但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资本变现的速度慢,对企业上市的要求高。为了成功上市,风险企业通常会从已经完成上市的公司中找到合适的对象,购买它们的股权以实现上市或是与其他上市公司互换股权,实现借壳上市。(2)设立和发展柜台交易和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柜台交易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交易方式,企业的产权通过柜台进行交易,避免了繁杂而高要求的上市标准,但是谈判的成本较高,可以作为过渡时期的一种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促进了风险资本向产业资本的置换。(3)国外二板市场或香港创业板上市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在我国上市难,但是周边的一些国家却没有那么高的上市标准,而且国外市场对其他国家的公司上市一直保持着欢迎的态度,我国香港地区与大陆政策不同,也可以作为公司上市的一个好的选择,公司上市只是为了将投入的资本撤出,在哪个国家上市对于风投机构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4)企业并购企业并购大都发生在高科技行业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中,像新浪、搜狐这样的网络公司不断地并购一些小的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来实现自身股票的升值,被收购的企业的投资者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撤出了资本并赢取了更高的利润。(5)清算退出有些风险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完成计划书上的指标,而且已经没有拯救的必要,如果尽快宣布破产,那么就会把损失降到最小化,对风险企业的清算条件进行完善,并且为风险企业的清算破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4.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离不开一些中介服务机构的帮助。会计事务所对风险企业相关信息的披露是投资者了解风险企业的主要依据,是风险投资有效运行的保证。评估机构要为风险资本的介入和撤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风险资本退出阶段,无论采取哪有形式的退出,必须先经过评估机构对风险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以保证资本退出的顺利进行。律师事务所和专利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查,从企业外部控制风险,提高相关风险企业的可信度。信息咨询机构是风险投资运营的信息来源和信用基础。从资金投放到扶持风险企业逐步走向成熟,再到积极运作进入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没有退出渠道的风险投资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必须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保证资本退出渠道的畅通。

参考文献:

[1]陈晓,李爱民,邹晓东,等.美国风险投资概况[J].中国软科学,1998(4).

[2]陈工孟,俞欣,寇祥河.风险投资参与对中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不同证券市场的比较[J].经济研究,2011(5).

[3]张学勇,廖理.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J].经济研究,2011(6).

第2篇

(一)应对风险时会发生高成本

首先,我国中小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对费用的控制意识不强,在日常行为中不加节制的浪费,甚至与公司生产业务关系不大的支出也被划分至管理费用科目中,使管理费用成为了管理层的专款;其次,缺乏管理费用的管理体系,一方面缺乏成文的管理费用使用条例,另一方面未建立费用奖惩体系,使管理费用严重超支却无需承担责任,从而陷入了费用管理的恶性循环中。

(二)各部门风险管控责任制度不完善

我国中小投资公司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不合理,风险管控责任制度不完善,工作分工不明确,不能真正实现权力制衡。为了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而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事前没有经过认真地调查和论证,制定的制度不合理,在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执行,或没有得到公司职工的充分认同,使公司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以致不能真正发挥出风险管控责任制度的本来效果。有的部门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检查和评估内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处理意见。

二、我国中小投资公司加强经营风险管理的措施

由于我国中小投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如此多的风险,因此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切实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经营风险。我国中小投资公司要做好公司经营风险的防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增强公司防范风险的意识

我国中小投资公司对风险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增强公司的防范风险意识,不仅从公司领导,更要让公司的每位员工意识到风险防范与管理对公司的重要性,让公司的员工都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公司的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公司各工作的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其次,要建立公司监督机构对公司高风险区域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总之,公司的风险管理必须贯穿并渗透于公司经营的全过程。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提高公司内控意识,俗话说:“思想决定高度”,我国公司要落实法律法规,实行公司负责人责任制。公司负责人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对待内部控制,带头自觉执行内控措施,积极实施内控政策。其次要建立适合公司本身发展的内控机制,完善公司经理层的运作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把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吸引进来,避免行政干预代替公平竞争。加强对经营者的制衡约束,通过直接监督、间接监督和制度约束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具体的行为准则在合理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有效发挥作用。

(三)推行经营风险审计

以公司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称为经营风险审计,通过专门的审计方法对公司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审计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公司财务错报,而是通过对公司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公司经营策略、公司法律环境等方面的测试,评估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公司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越来越被许多国家所重视。随着以公司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方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中的日趋成熟,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已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则,简称“风险审计准则”。可见推行经营风险审计对公司的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要能够很好的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司风险防范制度。公司治理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从公司组织架构上控制因内部管理失误造成公司经营风险。而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各种具体的风险,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具体风险防范制度进行防范。如公司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信息风险,策略风险等。公司经营是有风险的,但风险与机会是并存的。风险越大,可能机会越多,正因为如此,一个好的公司不应该回避风险,但应当在经营活动中做到尽可能降低风险和积极预防风险。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 风险控制 风险分析

连锁经营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商业业态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比起传统业态,它具有许多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比如,规模优势、速度优势、经营优势和竞争优势。虽然连锁经营被公认为进入商界的安全通道,但是,既然是商业,那么其风险就不可能消除,盲目乐观地低估连锁经营风险,就埋下了经营失败种子。

一、连锁经营存在的风险

连锁经营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连锁经营优势,认清它的风险,能让我们狂热发展连锁经营的头脑冷静下来,它的风险如下。

1.连锁经营总部带来的风险。总部是整个连锁体系的心脏,它自身的不完善能带来整体性风险,其表现在:

(1)目标风险。目标规定了奋斗方向,是行动指南,也是衡量绩效的标准,良好的目标应该有先进行,又切实可行,它应该明确具体,数量化,长、中、短目标协调照应。目标应兼顾总部与加盟商利益。如果总部目标在上述任何一项欠妥,就会出现方向不明的风险,经营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2)战略风险。总部的战略是为了实现总体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制定好长期的、全局性重大决策。它是连锁系统组织活动长期性质的基本设计图。战略是总方针、总政策,总体战略不当,就会出现根本性风险。例如:在总成本领先、差别化、目标集聚三个战略选择有误,将使竞争优势不存。在规模经营、标准化、专业化三个战略选择不当,易使经营陷于困境。

(3)总部功能风险。总部功能包括:展店功能,研发功能,行销功能,教育训练功能,指导功能,财务功能和情报搜集功能。如果任一功能不正常,总部运行会功能失调,也殃及加盟商,连锁系统风险顿生。

(4)总部形象风险。形象是无形资产,良好的总部形象能使客户对连锁体系放心,利于销售,如果出现形象危机,客户背叛企业的风险随之放大。

2.加盟者带来的风险。既使总部十全十美,加盟者一方的缺陷也会带来连锁风险,其风险有:

(1)加盟者经营素质风险。虽然总部会给加盟者一定培训,加盟者只需复制成功诀窍,但许多重大决策必须由加盟者自己做,每个人碰到的经营问题各有不同,因此,个人的经验、知识、能力是成功经营的条件,个人素质差形成了风险。

(2)加盟商自身客观条件风险。为了保证加盟成功,加盟商应具备如下条件:有充足的资金,有理想的经营场所,有维护连锁体系的整体意识,有接受总部指导和监督的意愿,有经营人才。这些条件达不到,会增加加盟风险。

3.激烈市场竞争的风险

(1)国内企业群雄逐鹿的风险。特许经营是最具增值潜力的经营形态,众多商家一致看好连锁业,纷纷斥巨资加入该业,使中国连锁业快速发展,竞争日渐激烈、残酷,风险增大,一些经营不善者被淘汰出局,发展与生存空间缩小,企业扩张步伐放慢,微利时代已到,各企业在管理、服务、人才各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

(2)国外连锁业的入侵使竞争国际化的风险。国外连锁巨头进军中国市场,给国内本已烈焰熊熊的连锁业又加了一把干柴,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中国零售业已对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业已加速在中国扩张。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和万客隆等外企,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服务优,产品好,价格低,他们均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超市业态,一些企业的采购已转向这些国外仓储超市,因为其采购成本比市场低15%,而国内企业受资金和技术限制,处于竞争劣势。

4.中国20年连锁经营困难的风险。在中国,连锁经营是舶来品,经过近20年蓬勃发展,形成中国式特色,同时也面临困境,困境形成了风险。

(1)行政限制风险。某些地方地区限制、行业限制、多头管理、分头纳锐使连锁好处打折扣。我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地区所有的体制使连锁网点跨地区难,跨部门难,跨行业难。

(2)缺乏规范化的风险。不少企业经营规范化不足,店名、店貌、采购、价格、配送、广告等不统一,缺统一管理模式,无正规运营手册。

(3)经营规模小的风险。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不能降低成本,市场占有率不高。

(4)信息化滞后的风险。这导致经营效益低下,使连锁功能难以发挥。

(5)高级管理人员不足的风险。由于我国连锁发展时间不长,连锁人才缺乏,现有人员经验不足,水平不高,素质与连锁要求有差距。

(6)资金短缺的风险。资金不足难以扩张,成为发展瓶颈,企业竞争力难以提升。

(7)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风险。发达地区连锁企业分布过于集中,恶性竞争,竞争成本高,利润下降,而广大落后地区连锁条件不具备,软硬件环境差,在发达与落后地区发展连锁均有风险。

二、连锁经营风险的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险性。在危险发生前,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在危险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风险控制的本质是减少危险发生概率和降低损失程度。连锁企业风险控制的方法有:

1.连锁经营风险教育。人是连锁经营主体,人的不恰当行为会给经营带来风险,通过培训可消除人为风险,以达到损失控制的目的,形成风险的不当行为有:不遵守连锁合约,加盟者违反统一规定自行其事,总部支持不到位,业务联系中断或不充分。对连锁经营者进行风险教育,可以减少不当行为,减少风险,教育内容有:守法经营教育,合作教育,统一运作教育,复制教育,技能教育。

2.损失预防。连锁风险中的不利事件一旦发生,会给连锁企业带来损失。损失预防是指在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即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损失预防措施在损失发生前将引发事件的因素或环境进行隔离。如果把引发损失的诸多因素看作一条事件链,那么损失预防就是要在损失发生前切断这条链。

3.损失抑制。它是指采取措施使在不利事件发生后能减少损失发生范围或损失程度。损失抑制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前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措施;一类是事后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措施。在损失发生前采取的损失抑制措施,有时同时也会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总部自觉限制展店速度,既达到损失抑制效果(假如经济形象不好,会因速度慢而减少受损程度),又起到了损失预防作用(因速度慢,管理滞后,软硬件跟不上的可能性降低。)损失发生后抑制措施集中在:紧急情况的处理,即急救措施、恢复计划或合法的保护,阻止损失范围扩大。

4.回避风险。它是指从根本上避开风险,使风险为零。如加盟者不加入发展前景不明的连锁体系;总部不开发市场需求不明的产品。回避风险有两种办法:一是替代,比如一种制度对分店约束太死,使其失去活力时,可用另一种宽严适当的制度代替。二是取消,如当消费者对某产品兴趣转移时,取消对该产品的生产。

5.承担风险。它指企业自我保险,即企业每月存放一笔钱作为专门基金,用以抵偿某个分店未来的风险损失。对较多直营分店的大公司来说,此法比购保险单要省钱,但对小公司来说,设置基金是不小的负担,此法不甚合适。

6.分散风险。它指把少数产品、服务和资产集中承担的风险分散给多数产品、服务和资产。连锁企业只拥有一种产品、服务或资产时,一旦以上项目亏本,他将蒙受全部损失,如果企业投资于以上众多不同项目,一些项目的亏损可能得到另一些项目盈利的弥补,盈亏相抵,降低风险。因此,连锁企业在注重专业化的同时应适当地多样化投资。

7.转移风险。它指承担风险的公司将自己承担的风险转嫁到其他企业身上,使自身风险减少或消失。有三种方法能转移风险:一种是套头交易。通过期货买卖,把将来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引起的损失(或利益)转移给别人,连锁企业在买或卖现货产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做数量相等的、方向相反的卖或买期货合约,一旦未来价格变动,企业在现货与期货市场会一亏一盈,盈亏相抵,化解大部分风险,另一种是分包。即把风险较大的业务活动分包给别人,将风险转移给别人。例如有些连锁公司将物流配送业务分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原因是连锁公司不善长物流配送,自营物流风险大,转包后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高效化服务,使成本降低,配送效益提高,风险被转出。第三种是购买保险。比如连锁企业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保险费,购买配送中心的仓储物资保险,一旦仓储物资发生火灾等事故,保险公司将赔偿损失。

三、连锁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连锁企业投资面临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使投资结果不定性加大,充满风险,企业可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来分析风险。

1.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是指利用投资项目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相等来分析风险的方法。它可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1)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它是指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与销售量呈线性关系时的盈亏平衡分析。

设销售收入:S=P×Q (1)销售成本:C=F+V×Q(2)

其中:P――单位产品售价 Q――产品销售量

F――固定成本 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以收入或成本为纵坐标,以销售量为模坐标,将(1)和(2)式绘入直角坐标系中,见图1,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BEP是盈亏平衡点,即总收入等于总成本、企业不盈不亏的点,此点对应的销量Q*和收入S*分别叫盈亏平衡销量和盈亏平衡收入。当销量大于Q*时,收入线在总成本线上端,属于盈利区;当销量小于Q*时,收入线在总成本线下端,属于亏损区。在平衡点:(1)式与(2)式相等:

P×Q*=F+V×Q*(3)

得 (4)

如果考虑税金,设T为在BEP点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则(3)式变为

P×Q*-F+V×Q*+T×Q*

则 (5)

(5)式两边乘以P,右边分子分母再除以P得:

(6)

企业销量至少要达到Q*才不亏损,若Q*越低,销量越容易超过Q*,抗风险力越强,安全性越高,安全性也可用经营安全率Sα表示:

Sα=(Q-Q*)/Q (7)

其中Q为现实销量,Sα越大,企业经营的安全性越高,见表1

由(7)式可知,增加安全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销量Q,降低平衡销量Q*。

(2)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假设非线性收入、成本均与销量成二次函数:

销售收入函数:S(Q)=aQ+bQ2 (8)

销售成本函数:C(Q)=c+dQ+eQ2(9)

其中a、b、c、d、e均为常数,Q为销量在平衡点有S(Q)=C(Q),即:

aQ+bQ2=c+dQ+eQ2

解二次方程,得盈亏平衡销量 (10)

销售收入线与成本线有两个交点,因此解得有两个平衡点Q1*和Q2*,销量小于Q1*和大于Q2*都出现亏损,只有在Q1*与Q2*之间才盈利,设盈利为π,则:

π=S(Q)-C(Q)=(b-e)Q2+(a-d)Q-c (11)

在最大利润点,边际利润为零,则令π对Q的导数为零:

得最大利润点销量:(12)

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影响项目建设的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所导致的项目经济指标的变化幅度,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动对实现预期经济效益目标的影响程度,判断外部条件变化时,投资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当分析单个因素变动对项目指标的影响程度时,叫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此时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变化,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例1] 某连锁店考虑增加一项长期设备投资,投资额50万元,投资后年销售收入为4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11万元,年税金为销售收入的10%,该设备使用寿命为14年,残值为20万元,基准收益率为10%,试分析各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

解:首先,选最能反映项目综合经济效益的净现值为分析指标;其次,由于投资额、年收入、年成本、寿命和残值对净现值影响较大,可选它们为不确定因素。净现值为:

NVP=-K+(S-C-T)(P/A,10%,14)+L(P/F,10%,14)=-150+(40-11-4)(P/A,10%,14)+20(P/F,10%,14)=39.44(万元)

设投资、年收入、年成本、寿命和残值变化百分比分别为x、y、z、m、n,这些因素变化时的净现值分别为:

根据上式,分别计算各因素在不同变化幅度时的净现值,见表2,由表2作图3。

可见,销售收入线斜率最大,销售收入变化引起净现值最明显,它是最敏感因素;投资额经营成本线斜率为负,说明它增大,净现值减小,呈反比例关系。

3.概率分析。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研究预测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指标的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风险大小由取得一定期望的标准差和概率来衡量。

设某方案寿命期为n年,净现金流量序列为y0,y1,y2……yn,设第t年净现金流量yt可能出现的若干数值为yt(1),yt(2)L,yt(m)其对应发生的概率为p1,p2L pm其中∑pj=1,第t年净现金流量yt期望值为:

第t年现金流量方差为:

标准差为

[例2] 某连锁企业有一投资方案,在寿命期内有五种状态,净现金流量及发生概率如表3,各年份净现金流量互不相关,基准折现率为10%,求净现值期望值、方差和标准差。

解:对应于X1状态

NPV(1)=-15000+1630(P/A,10%,9)(P/F.10%,1)+3630(P/F,10%,11)=-5194(万元)

同理可算,对应于X2,X3,X4,X5状态有

NPV(2)=336,NPV(3)=11397,NPV(4)=12466,NPV(5)=12251

净现值期望值

E(NPV)=NPV(1)・P1+NPV(2)・P2+NPV(3)・P3+NPV(4)・P4+NPV(5)=7825(万元)

净现值方差

D(NPV)=[NPV(1)-E(NPV)]2・P1+[NPV(2)-E(NPV)]2・P2+[NPV(3)-E(NPV)]2・P3+[NPV(4)-E(NPV)]2・P4+[NPV(5)-E(NPV)]2・P5=39536857.7

净现值标准差

若连续型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μ、σ的正态分布,x具有分布函数。

令,上式可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由标准正态分布表可查出概率值

例如,在例2中,设净现值服从正态分布,μ=E(NPV)=7825万元,σ=σ(NPV)=6287.8万元

则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为

本方案不能取得满意经济效益(NPV<0)的概率为10.75%,风险不大。

参考文献:

[1]朱康全:技术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9

[2]彭建刚龙海明主编:技术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

[3]庆: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

[4]王绪君:管理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5

[5]周殿昆:连锁公司快速成长奥秘.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3

[6]李曙明:构建你的连锁王国,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12

[7]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第4篇

2001年9月,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作为地方招商引资项目,黄海勘探公司与陕北某县属油气田企业――北方钻采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签署了油气开发合同。成立了陕北项目,合同期限13年,县政府按项目年产量收取一定的费用,合同到期后,陕北项目的全部油气资产无偿交给北方公司。

2005年,随着陕西省对地方油气田企业的清理整顿,私营企业、个体户被清理出局,原来属于各市、县的油公司上划到省政府,合并成立了陕西省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二、陕北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1.陕北项目的企业工商登记存在缺陷

陕北项目开始运作时,被合作方――北方公司当作一个下属机构,从原油生产、安全环保、销售(拉运、账款回收)、会计核算、缴纳税费等五个环节上都受该公司绝对控制,没有独立自主性可言,也就没有进行工商登记。

到了2003年,随着黄海勘探公司投入的不断增加,双方纳税环节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黄海勘探公司也必须公告这一重大投资项目,接受外来审计,这迫使陕北项目的会计核算逐步从北方公司独立出来,注册了“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实现了名义上的独立,但是事实上,除了独立核算、独立纳税以外,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和销售渠道仍然被北方公司控制。

这是因为,黄海油气开发公司没有油气勘探开发许可证,导致黄海油气开发公司既无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也无法办理原油销售许可证,在油气生产、销售等环节上仍然依赖北方公司;另外,公司股东以实物资产出资的部分,没有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导致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在工商注册和工商年检上存在法律缺陷。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陕北项目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而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并且,已享受的税收减免部分也存在补缴的问题。

2.油气开发合同能否继续履行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陕西省对境内油气田企业的整合,原来与黄海勘探公司签署合同的另一方――北方钻采公司被合并到延长油矿股份有限公司,县政府失去了对辖区内油气开采的控制权。这就意味着油气开发合同的履行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另行确认。如果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不继承或者对原合同提出异议,或者按照陕西省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提前收回陕北项目正在勘探开发的区块,黄海勘探公司将只能被动应对。

3.原油销售价格低,地方政府收费不断上涨

在陕北,油田企业生产的原油必须交给地方的炼油厂――陕北炼油厂,而且必须执行陕西省政府制定的内部价格,这个价格比国内原油价格每吨一般要低300~500元,陕西省整合油气田企业以后,陕北炼油厂也变成了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从中可以看出,陕北的原油从采掘到炼化,都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对黄海油气开发公司这样的外部单位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地方政府向油气田企业收费,是强制性的,也是比较随意的。黄海勘探公司刚开始介入的时候,合同规定,对出产的原油按每吨59元的标准收费,加上治安费、协调费每吨收费也不超过72元。但是,从2006年1月1日起,地方收费标准一下子提到了每吨550元,对黄海油气开发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4.采取风险合作模式引入其他社会企业参与油气开发存在新的风险

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在自身产量迅速下滑、效益不佳的状况下,停止了投资行为。为了尽可能收回投资,从2006年3月份开始,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在自己现有的可操控的勘探区域内也进行“招商引资”,正如当年北方公司的做法,使社会上的其他企业通过合作分成渠道参与到油气开发中来,由这些企业出资,与黄海油气开发公司“油气总量二八分成”。从经营模式上也对这些企业实行5个环节上的统一管理。目前和黄海油气开发公司签约的企业有8家,已经投产的油井达到100多口。但是,这种合作模式的合法性有待商榷。

首先,黄海油气开发公司自身的工商登记存在问题,缺少签约油气项目合作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意义上说自己本身就有非法经营的嫌疑,而参与出资的这八家社会企业也不具备油气勘探开发资质,所以,双方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具有相当大的法律风险。

其次,如果上述结论是合同无效,黄海油气开发公司直接面临合作合同违约,不但失去了诚信,还可能会承担合同欺诈的责任,合作方极有可能借此而要求黄海油气开发公司赔偿投资损失。

第三,假设这种合作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具体条款的执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双方油气分成的结算问题,由于受“五统一”条款的约束,合作方的油气销售全部通过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对外办理结算,与黄海油气开发公司的收入混在一起,但双方毕竟只是合作关系,最终要进行利益交割,而利益交割的形式也有待?x择。

双方利益交割,如果采用利润分配的形式,则需要合作双方共同出资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才能按照股权比例分成,而这样的合资公司目前不具备注册的条件。同时,双方也不具备中外合作公司的性质,没有凭借合作合同约定的分配比例分享利润的条件。

如果采用提供劳务的形式来分配双方的利益,也面临一些困难:由于这些合作方在本合作行为中处于隐身地位,也就无法提供劳务结算发票;另外,由于合作方均不是油气田企业,无法提供油气田企业特种作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黄海油气开发公司也就不能抵扣这部分税款。而在“五统一”条款下,合作方销售环节的增值税销项税已经被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全部代扣,如果不能抵扣生产环节的税款,就会间接地增加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

5.陕北项目单井日产少、整体效益低下

黄海油气开发公司所在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油藏储量小,分布零散,平均井深980米左右,地层能量相对较小,导致单井日产少。目前,黄海油气开发公司自有油井280余口,平均单井日产只有230kg左右。

运行六年以来,黄海油气开发公司累计投资约2.5亿元,累计形成的净利润(包括潜在的利润)只有6300余万元,平均投资回报率仅为4.2%,到期收回投资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可以说,陕北项目是一个投资效益低下、投资风险相当大的项目。

6.其他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在生产方面,校产措施不落实,发现了问题不上井核对;在技术方面,作业措施盲目,方案设计简单粗略,无功低效作业工作量大,作业过程监督不力,措施增油效果低下;在合同管理方面,有章不循,审批程序形同虚设,对合同的风险估计不足,盲目签署,后患无穷;在合作开发管理方面,有的人以权谋私。凡此种种,都对黄海油气开发公司的形象和经营管理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三、降低陕北项目经营风险的对策

1.弥补招商引资合同需要重新确认的漏洞

主动处理好和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的关系,陈述黄海油气开发公司背靠中国石化的事??,反映自身在目前经营中面临的困境,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尽可能地避免招商引资合同出现变故,巩固目前掌握的勘探开发区块,为绕开合作开发遇到的法律障碍奠定基础。

2.进一步稳固和提升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当地政府不只是无偿享有对黄海油气开发公司的收费权利,同样它也在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股份,它对北方公司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力,无论从利害关系上还是从感情上,和当地政府的这一层关系都值得慎重考虑。

3.对合作合同的解决办法

(1)解除已签约的部分合作合同

通过专业人员的实际调查,对确实不具备开发资质的合作方,要想尽办法予以清理,以防引发更大的风险。

(2)与真正的合作者搞好利益平衡

首先要让这些合作方真正明白并理解这种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其次要让这些合作方明白,既然合同已经签署,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都应该完全依照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享有权利。黄海油气开发公司一方面要在风险合作合同的执行中,按照合同条款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应该严格按照分成比例给予合作方及时兑现。

4.公司内部必须遵循严格的管理程序

(1)经营班子分工要明确

经营班子成员应该各负其责,自觉遵守上级单位及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清廉公正、不越权,不专权,不以权谋私,不人为影响制度的落实。

(2)内部部门职责要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及部门人员职责权限要清晰、要理顺,同时应该建立部门之间沟通机制。经营班子应该明晰如何支持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5.加强员工管理和培训工作

应该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不回避人事矛盾,在培训和教育方面下大力气,不走形式。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多数员工文化水平较低,又缺乏专业的油气井管护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得当,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黄海油气开发公司必须结合实际抓好培训工作,做实传、帮、带,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6.要抓住老井稳产不放松

第5篇

关键词:创业投资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创业投资企业是指自身具备一定资金,通过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的方式,帮助所投资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并在所投资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时,以股权转让的形式获取资本收益的企业组织。创业投资企业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推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创业投资企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自身企业经营方面存在较多的风险。因此,创业投资企业应从风险影响因素出发,通过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经营方面的良性发展。太湖新城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成立于2012年1月,是苏州“一核四城”的南部板块,属于我国典型的创业投资企业集中区,更要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一、创业投资企业所面对的主要风险因素

(一)投资项目因素

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项目主体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多数是由高新技术特性决定的,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新技术的研发成功率是不可确定因素。第二,高新技术产品由于自身新奇性市场认知度差,当高新技术产品投入市场时,具备一定的市场风险。第三,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创业需求大量资金,创业投资企业仅会提供部分资金,如创业公司不能筹集足够资金就会出现资金危机。

(二)创业企业因素

创业企业所具备的技术水平、营销能力以及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都决定着创业企业的发展和创业投资企业的实际资产收益。因此,创业企业的业务能力和发展情况,也是造成创业投资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技术水平风险影响。创业企业如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极有可能导致技术科研失败或产品生产失败等现象,进而造成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亏损。

第二,创业企业营销能力风险影响。只有创业企业具有较高的营销能力,才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发展,进而提升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收益,反之就会造成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三,创业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风险影响。一个企业发展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和营销能力,如果创业企业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将会导致企业出现人才流失、资金问题等企业问题,进而造成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的实际措施

创业投资企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其企业经营存在多种风险。因此,创业投资企业继续完善自身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企业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而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必须涵盖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经营保证以及资本退出四部分内容。

(一)风险评估机制

创业投资企业想降低多种风险的不良影响,首要任务即是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创业投资企业应创建,符合自身企业使用要求,及相关风险评估标准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第二,创业投资企业进行任何投资工作前,依据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进行风险评估。第三,结合投资项目和创业投资企业实情,制定创业投资企业经营最大风险值,作为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作的参考依据。

(二)风险控制机制

创业投资企业通过风险评估明确风险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优化投资对象的选取工作。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的创业企业直接决定了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收益,因此,创业投资企业应对创业者、创业企业具备的技术水平、营销能力等进行实际调研,进而确定是否投资。

第二,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要求,创业投资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效益性等进行调研,从而保障自身的实际收益。

第三,投资决策限制机制。创业投资企业的重要投资决定,应由公司高层共同商讨决定,并明确个人对投资决策意见应承担的责任,避免因个人因素造成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四,采取多样化投资策略。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资金不应集中在一个投资项目上,应采取分散投资的形式。同时,创业投资企业进行投资时,应注意寻求合作伙伴分担风险,并且按创业公司发展进度,分批进行资金的投入工作,最大化降低风险影响。

(三)经营保证机制

经营保证机制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通过提升自身能力,进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才保证和资金保证两方面内容。人才保证是指创业投资企业始终保证企业内部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资金保证是指创业投资企业,对企业总资本、流动资本以及投资资本,进行科学的规划统筹,进而实现企业资金的统一规划。

(四)资本退出机制

资本退出是创业投资企业发现所投资企业,实现自身投资收益可能性小或不可能时,撤回资金保证企业不受风险影响的方式。资本退出机制是指,创业投资企业对资本退出的条件、时机、流程等做出规定的管理机制。

三、结语

创业投资企业是以对创业公司投资的形式,实现自身企业资产收益的企业组织。创业投资企业的企业经营受到:投资项目和创业企业风险因素的共同影响,易发生企业经营问题。因此,创业投资企业应加强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力度,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经营保证以及投资退出制度,全面降低风险影响,进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吴江太湖新城组织人事劳动局)

参考文献:

[1] 柏榆芳.我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第6篇

【关键词】 海外投资 风险 指标体系

一、引言

据中国国家商务部统计,2002―2012年,十年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亿美元猛增到772.2亿美元,增长了37.61倍,投资范围扩展到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2013年1-11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802.4亿美元,较去年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东盟的投资分别实现685%、232.2%、109.3%、89.9%、35.3%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带动了国内机器设备等资本货物的出口,而且能有效利用国外资源,缓解国内某些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对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企业投资范围的拓宽和投资机会的增多,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切实加强对外投资风险管理,通过对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监控来防范甚至化解风险,对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正确地识别风险,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先决条件。

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因素构成

Tvimer(1996)构建的国际风险感知模型(PEU模型)中明确提出国际投资环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特定企业条件等三个层面。基于此框架,本文将宏观环境层面划分为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自然禀赋等四个子层面;将行业环境层面划分为市场层面、竞争层面、技术层面以及行业制度层面等四个子层面;将特定企业层面划分为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责任层面等四个子层面。

由此,建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宏观环境风险因素

宏观环境风险包含四个风险因素,即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自然条件风险。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由于战争、革命、或政策变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政治风险通常由东道国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决定,具体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东道国政局稳定,这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比较直接,一旦出现政局不稳,如战争、革命或者其他政治骚乱和武装冲突,将对跨国公司产生致命的影响,政局越稳定风险越小;二是东道国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可能性,东道国政府会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对外来企业采取歧视性的措施来干预和限制外来企业的经营活动。比如外交层面上,跨国公司所在母国与东道国政治上发生争端时,经济会成为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必要手段,而跨国公司会成为其主要攻击目标,从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正常经营活动会受到打压,影响其经济收益;三是影响商业环境的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如不确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有化威胁和政府规章制度的变化等。

2、宏观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是指东道国经济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汇率和利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1)东道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还包括经济波动水平,如经济景气状况、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以及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发展水平是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态和潜力的重要标志。若东道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不明朗或已进入经济衰退阶段,会造成东道国对外偿付能力下降、担保有效性减弱、币值大幅波动、保护主义抬头、社会总需求萎缩,给跨国投资带来极大的风险。

(2)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会对本国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保证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对于进行长期直接投资的外资企业来说,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可能使外资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份额发生变化,从而逐渐丧失在产业内的领先地位甚至退出该国市场。

(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任何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都无法规避的风险。外汇风险主要可分为汇率波动风险和外汇管制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指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存在一定的价差,会面临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险。外汇管制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政府对于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所产生的风险。采取外汇管制措施以达到限制或禁止外国投资者将投资成本、利润以及其它合法收入转移出东道国的目的。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国际投资所涉及的国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利率变化,直接或间接引起外国投资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3、社会文化风险

社会文化风险是指由人文原因形成的宏观环境风险,包括投资企业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在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1)社会基础设施。反映社会基础设施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能源供应、交通运输条件、通讯设施配备、原材料供应系统、金融和信息服务、城市生活设施建设、文教卫生设施等。东道国的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完善与否,将会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增长,因此社会基础设施因素是衡量东道国区位优势好坏的重要标志。

(2)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是指通过学习、共享等方式形成,进而影响社会成员思想、行为倾向的强制性、相关性社会符号系统。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家文化差异,如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和等方面的区别导致的文化冲突现象,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需要面对的常见问题。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伦理道德区别还会引发商业伦理与价值判断准则方面的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需求偏好、价值体系以及敬业精神,也决定了消费者、供应商与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或各种关系的方式和特点。

(3)社会人口因素。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关注东道国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量和增长,更要关注该区域的人口结构与分布状况,如收入分配、居民教育水平、消费群接收新事物的难易度,民族问题冲突程度、社会团体影响力等。

4、自然条件风险

自然条件风险是指由于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宏观环境风险,决定着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禀赋。

(1)基本条件。如国土面积、地质地形条件及城市分布情况等,这些因素会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厂房设施的选址以及营销渠道的构建等产生影响。此外,东道国的气候及自然风光条件对旅游行业的相关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2)地理位置。主要是指地理距离的远近以及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例如拥有深水港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便利的运输条件尤其是海运条件,从而成为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选择。相反,地理位置过于遥远或偏僻则可能加大投资的风险。

(3)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对垂直型投资的企业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动机中资源寻求型所占比例较高,采矿业历来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包括中东和非洲等风险较高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

四、行业环境风险因素

行业环境风险包括四个风险因素,即行业竞争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行业制度风险。

1、行业竞争风险

行业竞争风险是指竞争对手状态、潜在进入者状态以及市场竞争导致的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由于无法准确预测产品市场中可获取的产品数量和类型,企业可能遭受来自同行业厂商的竞争压力。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具有相似功能或特点的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及其激烈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现有厂商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新加入者的威胁、供方及卖方议价能力等因素。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可获取性、互补品的稀缺性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1)行业市场特性。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仅受到东道国某一行业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的影响,还受到东道国的行业开放程度及市场发展状况的影响。

(2)原材料市场风险。原材料市场风险是指满足企业正常经营获得的原材料供给,并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该风险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供应方的转变、其他使用者对投入物需求的变动、供应商操纵价格和数量的潜在情况等因素。

(3)产品市场风险。产品市场风险指的是产品需求、顾客偏好等未预料的改变、替代品或互补品有用性的改变所带来的风险。东道国的顾客偏好、消费者品位或消费方式不仅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生活水平,还受到国家文化、和消费传递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关注和满足东道国的顾客需求和偏好,还要通过分析国家文化差异,通过鲜明的产品特征或文化属性引导甚至改变东道国的顾客需求偏好。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指技术在东道国适用性风险、东道国市场主要技术变动频率风险、以及东道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导致的技术抄袭、扩散的风险。

(1)行业技术密集度。东道国行业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技术政策、技术转让速度以及技术发展动向等都会影响着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技术密集度指该行业技术密集型的程度,如设备投资的强度、生产工艺流程是否先进、资源消耗的多少、科技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行业产品技术性能的复杂程度以及更新换代的速度等。

(2)行业技术变革风险。技术进步及产品革新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个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能够大幅度提高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行业的迅速增长。我国企业若技术研发能力和开发资金不足,生产技术未能达到东道国的技术标准吗,则可能遭受较大的损失。

(3)技术扩散风险。当跨国公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时,一些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非法手段占有或使用其专有技术,或者由合作方超越协议范围的使用与扩散。关键的技术要素一旦扩散,拥有这些核心技术而建立领先地位的企业在东道国甚至全球的竞争优势就会遭到削弱。因此,防范核心技术的扩散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的新方向。

(4)行业制度风险。行业制度风险是指东道国政府、行业协会或行业领头企业所制定的行业规则,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不了解这些规则,可能会遭到同行的抵制、诉讼甚至遭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五、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1、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可能无法表现良好的控制力所带来的风险。营运风险来源于企业营运的不确定性,包括劳动力的不确定性、企业专有投入品供应的不确定性、生产和销售的不确定性。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是跨国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营运资金也必然需要跨国界的运动,这样企业在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风险。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包括筹资、资金运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环节所面临的风险。现代企业多为负债经营,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不能还本付息、融资渠道关闭、资金链断裂等情况。进入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会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在利率和汇率波动较大时,则面临较大的筹资风险,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境地。另外,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难免出现举债过于沉重,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恶化,面临很大财务风险。由于投资决策的失误等原因,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可能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预期收益的风险,这就形成投资风险。

3、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是指企业内人员流动、员工素质、工作状态、价值观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等因素造成的风险。

(1)员工素质风险。一些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由于员工整体素质较低、国际商务经验不足、管理者诚信管理和风险意识淡薄、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都是导致人力资源风险的直接原因。即便是拥有丰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企业,也由于东道国员工与母国企业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同等原因,造成员工流失率高、消极怠工和泄露商业秘密等人力资源风险。

(2)高管能力水平风险。首先是高管职位任期的影响。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在其任职初期因其能力或资历所限,通常是风险回避者。随其在位时间的增加、对公司环境的熟悉以及自身权威地位的提升,会增加风险偏好,采取高风险的对外投资战略。其次是高管的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复杂决策,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管理者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可能就越强,因此风险相对较低。且管理人员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其对创新的接受程度及执行力度密切相关。第三是高管国际化经验的影响。较强的国际化经验有助于高层管理者克服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风俗、法律等带来的“心理距离”,使其在面对国外环境及风险时更加自信,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和管理风险。

4、社会责任风险

社会责任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因担负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员工利益和安全生产等责任而面临的风险。这包括企业在东道国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企业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公众利益和员工利益能否得到良好的保证、产品及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是否安全,对东道国的环境是否带来污染和损伤。其中任何一方面做的不好,有可能使企业遭到东道国的排斥,甚至有面临诉讼的风险。

六、结论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价、预警和风险防范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准确识别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才能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预警和防范。本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整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构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即将风险按照来源划分为宏观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3个主因素,并细分为12个子因素,全面系统地涵盖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类风险。但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力度的日益增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由于国际投资环境错综复杂、国际市场需求纷繁多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家间文化差异,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逐渐面临更大、更多的风险。因此,中国企业应积极研究洞察内、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主动地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潜在损失,实现风险向收益的转化,从而有效提高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绩效和国际竞争力。

(注: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风险预警与防范综合系统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075)。)

【参考文献】

[1] 徐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2] 赵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预警与防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第7篇

[关键词] 投资组合 多元化经营 风险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掀起了多元化经营浪潮,海尔、中信等国内知名企业迅速崛起。从发展实际来看,大多数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主要动机有两个:一是进攻型的,到新的领域去获取更多的利润;二是防御型的,将部分资源配置在不同领域以规避风险。因此,多元化经营如何实现同等收益下风险最小化或同等风险下收益最大化,就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投资组合与企业多元化经营理论分析

1.投资组合

(1)投资组合概述。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并不把其所有资金都投资于一种证券,而是同时持有多种证券,即投资组合。投资组合的有效性建立在对不同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实现风险不变收益提高或收益相同风险较低的目标。

(2)投资组合风险分类。①可分散风险。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个别公司工人罢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等。这种风险可以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②不可分散风险。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税法的变化、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使股票报酬发生变动。这些风险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掉。

2.企业多元化经营

(1)多元化经营概述。多元化经营是当整个产业趋于成熟以及竞争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企业考虑既有事业范围之外的成长,是企业进入与自己原有经营业务相关或不相关的新的产业或经营领域,以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经营模式。

(2)多元化分类。①水平多元化。企业利用现有市场,向水平方向扩展生产经营领域,进行产品、市场的复合开发,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②垂直一体化。企业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或产品的上游或下游产业,形成一条龙式的生产经营态势,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③同心多元化。企业利用现有技术、特长经验及资源等,以同一圆心扩展业务。同心多元化的相关性佳,协同效应强,有较大的获利性和较低的风险性。④混合多元化。企业进入与现有经营领域不相关的新领域,在与现有技术、市场、产品无关的领域中寻找成长机会。混和多元化的相关性差,协同效应弱,企业难以管理多种不同业务,无法获得战略匹配带来的优势。

3.多元化经营与投资组合对比分析

(1)投资行为对比。证券投资是通过虚拟资本的投资介入新的行业与市场,投资者根据自身对风险的厌恶程度,选择多种证券进行组合;多元化经营则是企业进行的实业投资,是通过介入不同的业务领域,实现行业经营的多元化。

(2)投资目的对比。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投资收益,因此,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是投资收益最大而风险最小。多元化经营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持续成长,是通过跨行业投资,实现行业互补,从而规避经营中的风险。其中:

①不可分散风险。市场上所有的证券由于宏观环境影响可能造成损失;多元化经营中同样容易受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打击,造成整个企业亏损甚至倒闭。

②可分散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单个证券投资是存在风险的,在不同情况下,证券投资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投资收益,进行投资组合可以规避单项投资带来的风险,从而实现收益的最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将资源分散到不同产品或行业经营中,避免经营范围单一造成企业过于依赖某一市场,使企业在遭受某一产品或经营领域的挫折时,通过在其它产品或行业的经营成功而弥补亏损,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尽量减少风险损失。多元化进入技术、机构、职能活动或销售渠道能够共享的经营领域,可以由于范围经济而使成本降低。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规避模型设计

在分析了投资组合与多元化经营的相似之处后,基于投资组合中业已成熟的理论,把相关变量重新定义并引入新的影响因子。该模型运用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如何通过最优化的跨行业组合,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以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1.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型假设条件

(1)竞争市场是有效的。各行业的行情反映了其内在经济价值,每个经营者都掌握充分的行业信息,了解各个行业的期望收益率及其方差。

(2)经营者投资某个行业的目标是在给定风险下收益最大,或者在给定收益水平下风险最低,即经营者都是厌恶风险的。

(3)行业经营者以期望收益率以及收益率的方差作为选择经营方案的依据。如果要他们选择风险方差较高的方案,都要求有额外的投资收益率作为补偿。

(4)各行业的收益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或者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来表示。

2.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型变量说明

(1)多元化经营投资的概率(Ei)。第i个行业在多元化经营中所占的投资比例,其投资组合的概率之和为1。

(2)多元化经营的期望报酬率()。各个行业的期望报酬率以其投资比重为权数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数。假定在经营中通过不同行业组合,收益率达到预定目标,即。

(3)多元化经营的方差。方差越大,表明多元化经营组合的投资收益的不稳定性越大,相应的投资风险也就越高,反之则越小。影响标准离差的因素包括,经营者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中各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经营者预期的收益及概率等。

(4)多元化经营的行业间的协方差(σij)。是反映多元化经营中行业间相关程度的指标,即行业间的互补情况。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中包括行业数量的增加,单个行业的标准差对整个企业多元化经营总体的标准差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各个行业之间协方差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企业多元化经营中包括行业数量的增加时,单个行业的标准差对整个企业多元化经营总体的标准差造成的影响程度趋向于零。这就意味着通过跨行业的经营,可以使隐含在单个行业中的风险得以分散,从而降低多元化经营的总体风险。

(5)行业进入壁垒影响因子(F)。进入壁垒是在一种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

3.企业多元化经营均值――方差模型

(1)企业经营n个行业的期望报酬率为:

――多元化经营的期望报酬率

Ei――第i个行业在多元化经营中所占的比重

Ki――第i个行业的期望报酬率

n――多元化经营的行业总数

(2)多元化投资n个行业的风险用组合的方差表示为:

――多元化经营的方差

σij――第i j两个行业的协方差

Ei――第i个行业在多元化经营中的比重

Ej――第j个行业在多元化经营中的比重

(3)行业进入壁垒影响因子

行业进入壁垒=F{结构性进入壁垒,行为性进入壁垒,政策性壁垒}

结构性壁垒=f{规模经济,资本量门槛,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

(4)多元化经营的优化组合模型

①在一定的预期收益率下,行业组合的方差越小越好。

②在组合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行业组合的收益率越大越好。

三、结束语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实现持续成长可采用的发展模式之一,证券投资组合相关知识给了多元化有益的借鉴。本模型说明,只要行业间不具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就一定小于单个行业经营风险的加权平均值。因此,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是选择相关程度较低的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