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6:04:00
序论:在您撰写学生德育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班级的各方面工作,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我深知班风的重要性,所以这学期以来,我就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特别是在学校装修之后,我经常号召班级同学捡拾地面上的垃圾。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当班级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我就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和他们一起庆贺。当班级出现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我就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不足,一起加油,争取下次赶上来。在长期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有了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整体风气积极向上,充满了活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一直认为,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为重要的阶段,收获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真的可以受用终生。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我允许学生犯错误,但我要求学生有了错误一定要主动承认并加以改正。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树立榜样,对于我们班学生来说,我觉得他们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这方面是非常优秀的。
三、用爱搭建我与学生间的桥梁
1、爱就是了解。初建新班,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
2、爱就是关怀。春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孩子感冒的比较多,每天我都要数次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天吃过中饭,我总是亲自喂药给生病的孩子们吃。晚上,还要给生病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砖厂制砖过程中不管是粘土、页岩、煤矸石等都按统一的生产模式生产出规格相同的砖块。应试教育仍然如此。不管学生是否接受,都按照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要求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读书本来是学生喜欢做的事,实则相反,学习成了学生的一大负担。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学习到晚上10点,有的更长。除吃饭外,几乎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学习的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有的学生甚至因为经受不住这种压力,患上精神分裂症。
第二、应试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学生成了书本知识的奴隶、生活上的寄生虫。
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连煮饭、洗衣服等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更谈不上参加社会实践;有的城市学生连麦苗与韭菜都分不清。
第三、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搞一刀切。
不管学生是否愿意、能否接受,都按照统一要求,培养成标准一致的“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事与愿违,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完全相同的人才,反而对人才是一种扼杀。
每个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不是可以随意加工之物。所以,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不能采取简单的教育方式培养。要利用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在应试教育条件下,由于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上课无事所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这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对“差生”的教育动则严厉批评,这样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差生”常与教师对着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是目前应试教育的悲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德育也要探索快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陶行知说过:道德即生活,我认为:德育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授,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他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认为:德育要注重心灵教育,要感化人的心灵。
为了使“差生”都有所发展,首先,我主动与他们交朋友,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进行正面引导。
我发挥所学之长,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如,组织他们进行了“花木的嫁接实验”、“盆景栽培”、“昆虫标本制作”、“卵石绘画”、“根雕制作”、“科技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使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证明,参加这些活动之后,学生的成就感和上进心都有所增加,师生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上课时违纪现象也大大减少。
有人曾说过,要想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我还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葡萄立体整形高产栽培试验”、“灵芝高产栽培试验”、“植物农药杀虫试验”、“树体输液法防治果树病虫害试验”、“葡萄透翅蛾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树体输液法改善葡萄果实品质试验”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
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即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都积极认真,不怕苦,不怕累,顶烈日,冒酷暑,按照试验要求认真进行试验以及试验调查,并作好记录。
与此同时我还指导学生进行了“多功能活动病床”、“立柱花卉(蔬菜)栽培器皿”、“下水道防臭器”、“煤烟净化器”、“简易测高仪”、“声光防火报警器”、“高层建筑空调水自动浇花系统”等多项发明创造,取得可喜的成绩。我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创新大赛,多次获省市级和国家级奖励。
体验式德育教育与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的性质特点完全相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涉及的领域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型、自主性、探究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改变普通高中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偏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智障教育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为智障儿童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生活环境
好的环境能使人振奋。对特殊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最经常的是学校班级以及与他们交往密切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这些都会使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和学生的现状,我们应把堵与导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明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特殊教育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特殊学生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
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这些都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与家长密切配合,提高家教水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国特殊儿童入学年龄一般比正常儿童晚,他们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比正常儿童长,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及生活习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以其启蒙性、连续性、终身性、潜移性的特点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科学的教养态度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可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接学生时和家长面对面的交谈等方式,使学校与家庭及时沟通,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架起沟通桥梁,使智障儿童融入文明社会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全人与他们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则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矫正。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如,与正常学校建立友谊班,加强与正常儿童的接触和交往,增强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正常儿童每月来帮他们打扫卫生,辅导他们做数学题。他们也可以为正常学生表演他们的文艺节目,或者向正常儿童赠送小礼品等。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友爱,从而培养了正常儿童理解、尊重、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美德,对特殊学生来说也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独立意识,也学习了正常儿童的办事效率与优秀品质。
四、将德育融入生活,培养智障儿童感恩之情
在抓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生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监护和安全条件下,开展有利于他们品德发展的活动。 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的信心。毕竟,这群学生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将来想在社会上生存肯定要获得更多人的帮助。那么,现在就要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教师是孩子的榜样,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工作中,我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生语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课上认真讲课,课下带孩子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玩,像大姐姐一样,与他们嬉戏玩耍,近距离的接触,使孩子们不在怕我,愿与我倾心交谈,喜欢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我,这从中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德育无处不在
课上随处可见的德育,其实,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首先,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我还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与家长共同培育一朵健康美丽的的花。与此同时还要抓住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次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三、勇于承担责任也是德育教育
一、文明用餐,我们在行动
爱因斯坦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可以这样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为了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为了让餐厅成为学校的文明窗口,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
(1)理论武装头脑。我们班主任先对学生讲清“文明用餐”要求,进行“餐厅是个大课堂”的教育,让学生明白集体就餐就应该保持安静、细嚼慢咽、排队等候。当然,文明就餐里还包含礼仪、谦让、合作、协调、自我管理、班级荣誉感等很多东西。这些都是最宝贵的东西,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会让每个人受益终身。
(2)精细化地实践。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说,细节成就文明。我校餐厅共有八个取餐窗口,窗口前的地面贴有等候区域、返回区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与窗口有半米距离的“半米线”。它的作用在于,第一位同学取餐时,第二位同学自觉在“半米线”外等候,等取完餐的同学离开后再向前跨一步。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餐盘被碰撞的情况了。可以这么说,“半米线”就是一道“文明线”。 文明应该贯穿于学生就餐的点点滴滴之中。在用餐前,每桌的桌长在全桌的同学领餐结束坐齐的情况下,还要轻声宣布“请用餐”。做中求细,细中求精。现在“每日一餐”已变成校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
我校是江苏省第一批绿色环保学校,环境教育是我校的特色,也是我们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教师对此都早已根植于心中了,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就要从身边的小事――每天的垃圾分类开始。
(1)做好宣传发动教育。利用晨会、班会等契机,采用多媒体、动画片、游艺活动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孩子们宣传垃圾分类的利与弊,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垃圾分类的火种。再让孩子回家向家长宣传,带动家长垃圾分类的意识。记得一节班会课上,我播放了环保主题的动画片《小鲤鱼的遭遇》,面对精彩的故事情节,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之后,我问他们:“小鲤鱼为何会死去?”他们争相回答:“小河水臭了。”“人们往河里乱倒垃圾。”“小鲤鱼喝了被污染的水,生病了。”……在情景中,小朋友有了切身体会,感受更加深刻。于是,我趁热打铁问:“小朋友们,我们该怎么做呢?”平时的环保教育起了成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垃圾不乱扔,要分类。”“那回去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把家里的垃圾分类扔。”孩子们最纯最真,他们从小养成了垃圾分类意识,能受用一身,能“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一起走”。
(2)利用实物进行指导。每个学期初,德育处少先队会给每个班发放生活垃圾筒、废纸回收箱、可回收垃圾桶。本学期,学校新建了分类垃圾房,我就对这三个垃圾桶及垃圾房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搜寻了图片对小朋友进行强化认识,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垃圾该放到什么垃圾桶内。同时,我还设立了垃圾督察员,职责就是监督、监督、管理好班中每个小朋友分类投放垃圾。并实行轮流管理制,就是在分类活动中做得好的小朋友才能担当此任,以此提高小朋友们活动的积极性、热情。此举一出,孩子们几乎没有了乱扔乱投的不良习惯。
三、地球村回收,我们在行动
每个双周五的手拉手地球村活动,是我校多年来的环保活动。以此为契机,我教育孩子们哪些废品可回收再利用,并让他们将这些垃圾收集起来,每双周周五带到学校,由班级小小环保员登记整理好交给学校统一设置的回收点(风雨操场)。我还采用加分、派发环保小卫士等一系列奖励机制,调动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得每一次我班的垃圾回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同时,小朋友们也用自己的行为感染着身边的人。一位家长说,自从孩子参加“地球村”活动后,家里人都不随便丢弃东西了,家中用过的纸、矿泉水瓶等能回收再利用的东西,都让孩子带到学校去回收。这一举措,真正做到了“小手拉大手”,将环保行动延伸至了千家万户,也惠及了子孙后代。而且此举还一举两得,学校少先队将卖垃圾所得的款项资助了我校那些生活较为困难的孩子,使得“爱”在孩子们身边传递着,又赋予了垃圾分类活动新的含义。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育工作的本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只要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应时应景来引导学生思以德、德于行,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让每一朵花儿都向阳,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
自控能力 道德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下手。
一、激发动机
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以自我要求为开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践行,按一定程序循环往复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动机是首要前提。
首先,职业学校应创设公民道德教育的环境氛围。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有利条件,如黑板报、宣传栏、小广播台、宿舍文化园地等宣传阵地,采用主题班会、演讲会、讨论会以及参观展览、征文比赛等形式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这一氛围之中,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用亲情找回差生失去的良智,用友情激发他们几乎泯灭的自信,逐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追求真善美,融行为规范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于一起,使学生真正悟出一个道理:只有现在做个好学生,将来才能做个好公民。
再次,所有教职工都要坚持循循善诱,以事明理,要耐心地通过一事一评,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辨别善恶,使他们懂得什么事值得做,什么事不能做,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增强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萌发自我践行的冲动,从而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
二、交给方法
大凡对自己要求不严的学生大多缺乏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因此,公民道德教育中,教给学生方法,组织学生有序进行道德实践训练,加强自我体验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好途径。在进行礼仪教育时,我们可以在校内让礼仪标兵挂牌示范,这样既可以使礼仪标兵体验到一种荣誉感,又可以使其他学生在标兵的率先垂范下受到感染,自觉接受明礼诚信的教育;在校内开展“青年自愿者”活动时,有意安排他们互相帮助,甚至带他们走出校门,接近群众,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他们置身团结友善的氛围之中。在校外实训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先进企业,围绕“什么样的人才最受企业欢迎”的主题,请企业家讲创业史,请先进职工谈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活生生的敬业奉献教育,还可以通过写日记、设座右铭,对照校纪班规找差距等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体验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把握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紧扣文明班集体建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
只有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才能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新的集体。
中学生心理独立性较强,只有在充分尊重其人格满足其心理需要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与同伴合作,培养他们的合群性、集体性,来改善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关系,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首先,要使他们确定主人翁意识,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倾向,让他们个个参与班级体形象的设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在实施一人一岗制过程中,及时岗位互换,深化自我体验。班级成员既是管理过程的参与者,又是管理成果的受益者,使每个同学通过体验,准确把握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形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为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榜样引路
向学生提供道德评价榜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引导学生“得到崇高思想,并做出崇高行为的唯一途径”(爱因斯坦),也是把规范学生推向合格公民的必由之路。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典型,教育者应及时抓住这些典型材料,组织学生开展道德评价,激发学生对榜样的执著追求。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榜样则是他们人生十字路口的一支鲜红的路标,适时提供各类型榜样,让学生按照范例评价自我,学会认识和评价别人,并且把别人和自己比较,为认识和评价自己提供标准和依据。这样,抽象的道德理论才能具体化。在展开自我评价时,教育者再适时运用诱导机制,促使青少年进行批判性发思,唤起内省过程中主题的正义感、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内省过程的完成和升华,就会驱使其作出具体行为的修正。自我教育自然生效,这充分体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问题意识;德育课;教学;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17-2
一、德育课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德育课作为一门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始终的重要课程和其他的各门课程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德育课教学和问题意识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展示德育教学独特魅力
德育课教学直接和人民的生活挂钩,德育课中既有经典的理论哲学内容,也有经济、政治生活的形上理论,更多的是渗透进日常生活的观念和视角。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一国两制等许多理论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是根本没法正确、快速、准确理解的。有些知识点抽象,如:社会财政的分配、三大产业、国体、政体,但通过生活中与之关联的内容,可以很好地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当然在不断的课改结果下有了很深刻的体现:如在中职《政治经济学》老版教材中未提及“消费者权益”;而在课改后的教材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就作为单独的内容有了很大篇幅,正是因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更贴近我们生活的内容所以才会如此受重视。
德育课的学习要点也很独特,就是需要把大量看似无关的知识点串起来,来理解一个问题。比如共建和谐社会,完全可能要求从哲学、经济、政治常识三个角度来分析。思维方法论中提到过,知识信息量及思维方法是思维结构的内在系统的基础,是全部思维活动的支撑点。人们思维结构的进化和完善程度同知识的质量有密切的联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如果对他们身边的,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有问题,产生了问题意识,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是发展中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一切自己感到怀疑的现象,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生活风格,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德育课的特点,问题引路、以疑激趣,学生思考的阶段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积极切入社会生活热点,既能和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进行撞击。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这样地累积中形成的,开始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深入下去就是对整个学科的兴趣,当学习的主动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后,主体性也随之觉醒了,学生再也不是“要我学”的状态,而是“我想学”、“我要学”了。当然了,学生因为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价值观体系、缺乏缜密的是非判断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的一些极端的或错误观点滋生。像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一定要加以纠正,让学生在一个科学、积极的观念指导下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想明白什么样的生活、人生才是更有意义的。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全面、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就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环节。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能借助德育课这教育平台吗?答案是肯定的。创造力并不一定要靠创造、发明来表现出来,事实上思想上的创造一样能惊世骇俗。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时,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
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摆脱困扰,让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或无知予以应有的宽容,鼓励学生形成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好学、好问的个体精神品质,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至解决问题。“不破不立”,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以下三点:
1.打破“教材本位”。教材本身存在一些欠缺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例如,中职德育教材对“纸币”的定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过分强调“国家发行”,那又如何看待“欧元”、“港币”呢? 事实上,教材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正、完善09年中职德育课改对科恒整个逻辑体系和章节安排和内容都做出了很大调整,不断扩充新讯息和新知识,并将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关照引入到新的台阶上。这就要求作为教材使用的第一对象――我们理论教师在课堂准备和实践过程中注重知识扩充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发散,认清三个“门”:把好家门;寻找热门;适当串门。
2.淡化“教师本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应当被“神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有本身对知识理解上的错误,也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口误”、“笔误”。当遇到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给教师指出一些较为明显的失误,这时候,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纠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正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不应视学生的指正为“难堪”,所谓教学相长,就是在师生相互间坦诚的思想交换中实现。师道尊严绝对不是靠压制来维护。教师要以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有一些不成熟或不合理的意见,也要宽容对待。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表现出创新状态。照本宣科、循规蹈矩的教学活动,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学生也不太可能表现出求新求异的精神面貌。教师要打破过于依赖书本、过于依赖教参这种简单的搬运工式的教学模式。书本上的道理讲得对不对、原理讲得是否合理,教师完全有质疑的权力,教师要善于去质疑,这就是一开始提到的批判精神,对现存的事物要能够批判,要敢于批判。这是创新的一个必要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很多新的想法。教师的一点变革,都会引起课堂里更大范围的变革。
3.破除“唯标准答案”论。在德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化并不等于说学生真的没有问题,实质上是存在着“不敢问”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源自于对知识权威的敬畏。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民主教学的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的观点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应该去说明和证明自己的合理性,而不应该以“人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教师要能够容忍和鼓励学生的怀疑和挑战。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育人的最有效手段,教师要优化问题意识教学的整体环境。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尽量避免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千方百计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师生间探求知识的共同目的。这样,学生也就会有许多问题抛出来与你一起探讨,使教学成为真正的双边活动。
(二)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通过成功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能极大地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内心里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价值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就经常让学生运用书本知识思考一些社会生活中大家都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产生问题,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人民币升值有何利弊,究竟是弊大还是利大?我国政府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是什么态度?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有何关系?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究竟应不应该升值,会不会升值?许多学生往往直观、简单地认为人民币升值就是好事,但让学生思考人民币汇率升高造成的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一经深入的讨论,他们就会发现问题,汇率上升对于外贸出口、国内居民就业吸收外资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问题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既符合认识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思维。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正确处理学生产生的疑问,对于其中合理的思考与回答充分予以肯定,不断产生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持久动力。
(三)让学生成为提问高手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既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客体,也不是来自主体先天的潜能,而是在交往和对话中的不断批判、生成和创新。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鼓励学生“敢问”,刺激学生“想问”,而且要培养学生“善问”的个性品质。教育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受教育者置身于教育情境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其目的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智”,教师不是去同化学生的思想,而是通过在关键问题上的及时点拨,并鼓励多元和发散,鼓励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让个体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培养他们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和挑战,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以原始问题为起点,反思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要将前人的任何结论当作不可动摇的真理,鼓励学生勇于诘问任何既有的结论。从理论上说,针对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进行提问,避免提问的随意性。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相关知识的联系等都应成为学生思考和质疑的对象,特别是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更应成为学生提问的着眼点、关注点。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惑,这种困惑有来自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有来自于现实与理论的矛盾冲突等,于矛盾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等。提问是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巧的,“善问”与“肯钻”紧密联系,要求学生不能停留于对表面问题的思考,更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素质,学会把握关键的质疑方法。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矢志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松泉.浅谈德育课中问题意识的障碍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2,(9).
[2]张锡群.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8).
[3]侯保良.学生问题意识让德育课教学走进“春天里”[J].成功(教育),2013,(11).
[4]王霞.发现问题与德育教育[J].新课程(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