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研诚信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10 16:03:49

序论:在您撰写科研诚信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科研诚信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科研诚信;道德;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1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其中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千百年来,诚信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行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其诚信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

什么是科研诚信?“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4]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反应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伟大事业,要求实事求是不能存在半点虚假。因此诚信显得格外重要,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更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目前,我国政府对科研相当的重视,对科研的资金是大幅度的投入,使中国现在的科技发展处于欣欣向荣的趋势。但是,在这样繁荣进步的景象背后,有一些科研工作者为得到成果不择手段,科研诚信问题开始浮现,学术不端和欺诈行为频发。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学术氛围浮躁,研究目的不纯。现在一些科研工作者在投入科研时往往有强烈的个人功利的色彩,并不是为追求真理解决具体问题,而是被某一些利益所诱惑。从而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反复研究已出成果的题目,只是单纯为了自己功利的目的。为了选题能够立项或发表,就出现了“送礼走后门”等不正当的学术手段;2)重数量不看质量,虚假夸大科研成果。现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与论文、项目的数量挂钩。使研究者为了发表文章的数量,就出现了一稿多投、截取发表等一些投机取巧的手段。或者夸大研究的重要性,申报项目时过度包装,对研究结果不完全的报道,这些做法都严重扰乱了学术环境;3)科研态度不端正。一些科研工作者没有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而急功近利、信口开河。对待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解决,反而得过且过,认为责不罚众;4)缺少批评性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目的是为科研人员搭建批评、合作、交流的平台,使科学观点、思想得到沟通和发展。现实中开展的学术会大部分过于形式化,缺少批评的声音,没有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交流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展现出来。

“科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是因为它容不得半点虚伪和造假,它是完完全全建筑在诚信基础上的一种事业,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自然也应该以诚信为本。”[5]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讲过:“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以实为终。”纵观科学的发展史,科学家们都是秉承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这种的科学精神既是科学发展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动力,它更像一盏明灯照指引着科学发展的方向。

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启动,科技的发展势必是国际竞争中胜负成败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科研诚信正是科学的根基,科研诚信影响着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科学事业就无法前行。加强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迫在眉睫。

如何加强科研诚信的建设?1)高校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科研诚信对于提升大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和大学前景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在大学里开设关于“科研伦理”方面的选修课,通过大量的教育来告诉学生科研精神以及从事科研工作者必备的职业道德。从学生的作业开始监督,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保证科研诚信的有力途径。学校里的诚信教育至关重要,是为学生踏入社会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大学定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2)建立科研诚信制度、重视科研文化建设。

科研诚信的建设离不开科研文化的制约。科研文化观念对科研责任的认知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科研责任决定着工作者能否将科研诚信的行为准则在科研活动中实现。在高校或研究所等机构,各个部门要对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给予重视,建立全方位工作体系,使有关职能部门互相协调,一起进展这项工作。首先,要对政策进行调研和考察,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科研政策。大学要以优秀的科研诚信理念为指导,成立专门针对学术道德管理的这样的工作部门,通过各个部门的沟通协商,制定出相关管理办法,全面化的构建科研活动诚信制度。以科研诚信制度为基准,全面建设科研文化。

3)推进科研诚信法治化建设。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仅仅建立管理机构,或依靠科技界和科学家本身的自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诚信问题。”[6]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诚信问题还需要法律手段的支持,仅仅依靠自律和诚信规范是治标不治本的。我国科技基本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中针对科研诚信建设以及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罚都略显单薄,应把科研诚信立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完善科技基本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法律的权威和强制力不仅对科研工作者有约束作用,也使科技工作者对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研不端行为的依法严格处理,对科研工作者也会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有法律作为科研诚信建设的保障,从源头是杜绝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为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保驾护航。

4)改进重视数量的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对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评价、职称评定和业务考评等,是通过的数量以及发表刊物的等级来评定。这种评价机制导致科研环境浮躁、功利化。论文的数量变成了科研工作者追逐和关注的焦点,忽略了科研的真正目的。要改进这种以量化为主的评价体系,给科研工作者一个公平积极的科研氛围。应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具有权威性的会议和专家以及同行的认可机制。同时也为优秀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

5)科研需要允许失败的环境。目前,科研成果的成败关系着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这就为投机取巧的不端行为埋下种子。科学研究的本身决定了科研的过程是充满艰辛和阻碍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实验一千多次,或许只有一次成功。科研工作者的正经受着自身的精神压力以及外界给予的压力。正是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更需要科研工作者脚踏实地的追寻成功。我们要允许科研的失败,给予科研工作者鼓励和支持。科研需要的是一种不惧怕失败、承担风险的气魄,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

6)发挥社会舆论的督导力量。道德规范之所以具有约束力,很大程度上归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对不诚信不道德、恶劣不端的学术行为,要及时在媒体上曝光,将其案例最大化的透明让公众知晓。社会舆论会给予及时的警告,并施加强大的社会压力,可以及时的制止或者将损害降到最小化,也对科研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媒体对科技工作者科研状况的监督,可以对一些大型的新的科研项目进行追踪报道,不仅可以对科研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进行约束,也为群众了解科学工作架起了桥梁。现在互联网消息传递的速度之快之广,大众自己可以通过网络等传媒手段对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工作状况及时的进行反映、评价和监督。在对不端的科研行为报道的同时,也应该宣传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事迹。还科研一个积极向上、洁净的氛围。

科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科研工作者对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诚信对科研活动尤其重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2001(5).

[2]曹南燕.大学科研中的诚信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张晓安.试论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科研文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

[4]余晶.对科研诚信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18-19.

第2篇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科研诚信 高校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01

Abstract As the valu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social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economic interests, it have occurred misconduct of research integrity sometimes. By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grity misconduct, and compared the expected revenue and cost, analyzed the economical reasons behind the misconduct of research. And gave some advic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grity management by perspective of system design.

Keywords research management; integr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y

1 国内外科研诚信问题研究现状

科研诚信是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诚信一直是数千年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尤其是精英阶层一直坚守“人无信则不立”的古训。然而,在近十年来,原本是个人内修外显的基本道德准则――诚信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就连原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的学术界,也出现了科研诚信问题。国内外对于科研诚信的关注要比国内在时间上早很多,相关研究已从单一科研管理领域延伸到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取得很多值得借鉴的理论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科研诚信的内涵、科学精神、研究人员的责任与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二是对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成因研究;三是对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规制和防治管理研究。

2 科研诚信问题的经济学特征

现代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不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还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供需双方对彼此认可的契约履行和承诺的兑现,都体现了信用的经济功能。因此,因失信而产生的诚信问题,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次才是一种道德问题。

就科研诚信问题而言,科研是现代经济体系的相对独立子系统,由于科研诚信失范没有直接危害经济体系,因此,公众更多的是把科研诚信问题归到科研学术范畴的伦理道德问题。然而,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投入科技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20.6%,全国科研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已超过2%,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4万亿元。显然,如此庞大的科研投入经M,在这一领域存在失信问题不再仅仅是伦理道德问题,而是一种经济现象。

作为科研主体的对象是社会人,在社会信用存在一定危机的大背景下,显然,来自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是乏力的。因此,科研行为主体是否遵约守信,并不是因为选择主体的基本道德缺失,而是在科研失信成本和科研失信收益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依据“经济人”假设,科研行为主体在分析科研失信的期望成本小于期望收益的情况下,科研失信的选择就极有可能发生。而当科研失信的收益小于失信成本,科研失信需行为主体付出高昂的代价,行为主体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就会选择避免失信。

3 科研诚信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国内学者们对当前我国科研诚信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科研成果作假类:如剽窃他人成果、篡改科研数据等行为;科研经费使用违规类:如套取科研经费、经费挪作他用、不按预算使用等行为;科研成果权属的侵权类:如学钱交易、不当署名等。

3.1 科研成果作假类失范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剽窃和篡改数据这一类成果作假的科研诚信失范现象多发生在教师职称评审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和研究生完成学业中。

现代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一般需要参加职称评定的教师提供一定数量和一定级别的科研成果。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科研能力不足或者日常工作繁杂、精力有限,在不做实验或调研的情况下直接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是篡改编造实验数据来;同时,少部分杂志社没有严格审查来稿就刊出这一类论文,使作者剽窃行为变成现实。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科研诚信失范行为除了承担直接成本――支付版面费或者人情关系的联络费用,还要承担失范行为查实之后的其他不确定性损失,尤其是名誉损失。若不考虑事件发生的概率,仅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分析,显然,失范者承担身败名裂的损失是远大于收益。但不管是窃取他人研究成果还是篡改或编造实验数据,由于手法隐蔽,被查证科研失范的概率较小。因此,失范行为的期望成本较小。而论文在职称评审通过后,作者将从职称晋升中终生享受薪水和待遇提高等方面的受益,发生的概率是确定的。因此,在内心权衡之后,若是个人道德约束不足,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发生属于大概率事件。

3.2 科研经费使用违规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科研经费顾名思义是用来解决科学技术难题的经费,这一类经费一般是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资助。很多学者或科研团队在申请到科研经费后不按照预算支出科研经费,将科研经费挪做他用。先后出现过用科研经费报销家用支出,利用科研经费以考察为名行旅游之实,更有甚者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使用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本身科研经费使用是遵循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者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科研精神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取得科研突破或科研成果才是他们内心的最高追求,在探知未知世界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心理最大的满足感。因此,对于这些真正从事科研的学者而言,他们获得科研经费后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按照预算,本着节约原则在使用。

对于部分违规甚至违法使用、挪用科研经费的行为,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第一个原因是项目审批立项机制有一定的局限性。行为失范者在申请科研经费做预算的时候,由于立项经费通常是在申请经费的基础上有所缩减。这一惯例常使教师申报科研经费时会虚高,部分项目在立项时就存在经费超过实际需要的情况。这一类项目从一开始就出现经费有余,项目负责人又不想经费被收回,就必然出现违规使用经费现象。

还有一种原因是科研人员的内在动机不纯,导致科研诚信失范。这部分科研人员有时会用同一个课题项目换个马甲在同一部门多次申报项目,或者是同一类课题在多个部门申报项目。在获得项目立项后,由于经费充足,往往导致经费滥用,甚至出现经费使用违法现象,曾经就有因科研团队的科研经费在套取后分赃不均,相互举报的问题。

科研经费使用失范行为,本身就有经济问题。在经费使用监管制度设计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现在的科研经费使用监管,通常是项目立项单位委托高校内部管理部门监管的模式。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是来自第三方,而且,学校管理部门也是本着相信老师能够正确对待科研经费的使用,因此,来自学校的监管相对属于松散管理。没有严格的科研经费使用监管机制约束,出现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也是一种必然。

3.3 科研成果权属侵权类失范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就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言,主要体现在不当署名、钱学交易方面。在高校中,由于科研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往往会向领导层倾斜,而实际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为了利益和讨好上级领导,获得一定科研资源, 给那些没有做实质性从事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署名,进而换取一定的科研资源或者是其他利益。有些从事科研工作出身的高校领导,由于进入领导岗位后,行政管理事务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而又想在学术领域取得一定成果和影响力,有时也会直接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利用他人研究的数据、资料,不给有贡献的人署名或做出说明。而被侵权的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讨好领导,亦或迫于领导的压力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一类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际是一种利益交换。

4 科研诚信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4.1 管理制度的局限性引发科研诚信问题

目前,国内各级科研项目的一般管理流程是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项,时间跨度上一般项目多是从立项到结项历时2年。而各部委、部门内的重点项目因课题内容而定,一般是2~5年不等。我国大部分科研项目申报集中于每年3月份,到审批立项,科研经费到达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一般是6月份以后。而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时,会将教师按时课题科研计入科研工作量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待遇挂钩。在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安排方面,部分教师为了及时的结题,会出现科研诚信方面的失范行为,为了急于求成一方面可能出现数据造假或篡改、抄袭或剽窃等行为;在科研经费方面,自然也就难以按照科研经费预算进行支出,又不想科研经费在结题时被收回,就想方设法地把科研经费报销套现。

4.2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局限性引发科研诚信问题

我国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一般是院系两级管理下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自入学后一般在修满学分后由导师督导其学习和研究。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现在很多学校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在导师认可后方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研究生们为了学业,不仅付出了学费、生活费还付出了一定的机会成本。从成本分析的角度,研究生入学属于行业准入的高积淀成本行业,需要借助顺利毕业来兑现入学时积淀的高额成本。因此,就出现了部分研究生论文数据造假、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失范行为。

5 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规制建议

5.1 强化制度建设,健全监管机制

2009年,虽然国家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就已经提出了对学术不端行为 “零容忍”。但多年来高校科研诚信问题时有发生,主要是高校教师存在理性“经济人”的一面,会根据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时的比较不是单纯绝对数量的比较,而是根据期望收益与成本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就绝对值而言,其实,一旦个体科研诚信失范行为得证查实,仅仅是精神的打击对绝大部分高校教师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他们铤而走险是因为获证的概率较低。一方面主要是我国历来有“民不举、官不究”的文化影响,觉得自己人缘好,不会有人为难自己;二是当他们对自己学术不端行为产生收益和可能的成本进行比较时,期望收益远大于成本的期望值,因此,在进行多方博弈分析后,部分自我道德约束力差的教师就会选择科研诚信失范。

根据上述原因,在制度建设层面,不管是现代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还是研究生培养制度,一种制度的建立总难以尽善尽美,对于制度的完善也应与时俱进。在科研诚信失范时有发生的今天,应该强化科研诚信失范行为的监管,建议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承担相应的科研监管职能,或者是在现有科研管理系统中,相关部门增加其科研诚信监管的职责,从制度层面弱化高校教师科研诚信失范行为选择的动能。

5.2 改进职称评审制度和研究生培养制度 (下转第6页)(上接第2页)

高校科研诚信问题看似个体行为选择,但其实质与科研评价制度设计关联。目前,我国教师职称晋升、硕士博士的毕业门槛等都和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科研成果挂钩。这种社会化评价机制在初始设计时,其合理性不容置疑。把学术成果交由学术期刊编辑部来评审,显然有着较高的公平性。然而,这种制度设计在当前出现了异化,部分利益团体把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挣钱的工具,交了版面费和一定的中介费就,这就使原本相对公平公正的社会化评审机制偏移。

因此,改进国内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研究生培养的评价制度体系,建议学校采取以学术论文评价为主,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学术期刊论文评审发表方面,应以发表具有创新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应用价值的论文为主。对于部分以营利为目的,质量不高的学术期刊,高校应该做出选择性认定,给出认定期刊名录。

总之,对于科研诚信失范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根据社会发展和高校科研发展中不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建设。

课题受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2015年党建思政与高教管理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编号:GJ20151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K2014009)资助

参考文献

[1] Aschwanden C.Seeking 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 on research integrity[J].Cell,2007.131(1):9-11.

[2] 陈越,方玉东.我国科研诚信状况浅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1:200-202.

[3] Cossette P.Research integrity: an exploratory survey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 faculties[J].J Business Ethics,2004.49(3):213-234.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课程实施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ound experiment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abou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drawing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he study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a relatively broad field, which must be based on the fiveyear practi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ake problems as starting point,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main scope and basic approache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tudy,and make reflec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the value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differences, contents and forms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urriculum research.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伴随着新课改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课程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其中,关于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程的实施既不等于简单的课程方案的重复,也不是课程方案的机械照搬,也不是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线性展开,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是课程环节中最复杂、最难于控制的阶段,它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完全事先预定,许多问题必须在实施中才能实现,也只有在实施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新课改中的课程实施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积极性的建议。

一、课程意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新课改实验以来,广大教师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有了一定的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论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 [2]由于受传统教学论影响,“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这些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又按照学科进行编制,所以课程也就成了学科或各学科课程的总和。这就是说,课程是由政府和学科专家规定与编制的,教师无权也不必考虑课程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无权过问课程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在教师的意识中只有“教学”的概念,而缺少“课程”的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使用教学论术语,很少谈论课程论话题。新课程提出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就是要求教师要有课程理念、课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研究教学问题,更要关注课程问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师是尝试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当然,当前的教学改革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课程的话语范围进行的,因此,在两者关系中,课程首次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成了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了教学观。

正是由于长期受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曾经一度出现了从教学论角度去解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给课改实践带来许多困惑。比如,在对新课程目标的理解上,常常混淆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希望在一堂课上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欠缺了学科特点及课型特色,目标欠具体,内容重点、难点不清楚,把理想的课程目标当成标签,使教学陷入困境。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统一要求的教材,教师便不知道该怎样“教”这样的课,实质上仍然是用“教学”的话语与思维去解决课程领域的问题,出现了两者的错位。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应该让教师们确立这样的课程意识:关注课程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所教学科,把所教学科放到整个课程结构中去思考、去衡量,再不能把课程分为“大三门”“小三门”等等。在课程实施中树立起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而不是“目中无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放到一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度去认识,去处理好教学中各种矛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教师只有确立了课程意识,才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课程方案计划的忠实执行者。

二、课程实施中三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平衡

在国外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课程实施研究反映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精确或忠实化取向,相互适应或调适取向,参与或创生取向。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统一编写的,教材成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以及硬性的教学指标,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主要行动纲领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课程实施就是一个直线的过程,其理想结果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来落实教学活动,并以其活动接近计划的距离来衡量其实施的水平,所以就形成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依纲靠本”就是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甚至教研活动要“三个统一”“四个一致”等,要求教师有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作业、统一的测试,教学成了一种机械化的活动,加上很多以纸笔为主要方式的标准化考试,就更加助长了这样僵化、呆板的课程实施方式。为了改进这种完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创造取向便应运而生。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调节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根据具体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的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师生以预定的课程计划或具体的教学材料为媒介,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联合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实施不再是一个技术化、程序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与建构教育经验的过程。事先设计的课程计划、课程方案以及外部提供的教学材料,只是供师生创造教育经验,获取独特意义体验的一个资源。在这里,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今天,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对待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呢?笔者认为,千万不要把三者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根据不同形态的课程及其目标要求来选择。比如,以系统知识为内容的课程应以“忠实取向”为主流,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调适取向,教师应发挥自主性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都应该以“创生取向”为主流,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建构师生的教育经验与生活经验,而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相互错位。我们在观摩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时,常常看到教师仍然用与学科教学相同的方式去“教”学生,仍然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活动结束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总结性的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所以,我们的教师就是由于不能分清不同取向的课程功能与实质,一方面在学科类的知识性教学中因为“创生”而耽误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又会在活动、实践性的教学中放不开手脚,同样难以实现活动目标。从总体上看,课程实施是一个忠实执行文件课程的过程,又是一个课程调适与创生的过程,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忠实,也不会有纯粹的创生。课程实施是一个课程设计者与课程执行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调适和共同建构的过程,不应该在一种取向下去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只有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一个标准,才能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分析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吻合度,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实际教学操作与文件课程之间差异进行合理的判断。只有结合学生的发展才能形成判断教师课程实施优劣的标准。

三、课程实施中“落差”的产生与调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科结构运动”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只要课程方案足够完善,就能自然而然得到实施,而且无论哪位教师实施的效果都一样。因此,教师、学生与家长等无缘于课程决策过程,甚至负责编写教材的学科专家与教育学院和中小学之间也极少联系。改革方案的这种“防教师”属性和缺乏参与,被学者们认为是导致该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教师的决策权力只限于教室层面,他们对课改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等仍然缺乏发言权,那么在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课改中的“落差”,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落差”话题来自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的观点中,他认为,课程分为五类不同层面的课程:(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感知课程;(4)执行课程;(5)经验课程。 [3]这种分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课程设计到实施之间的必然流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落差”理论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落差”为什么会发生?在哪里发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这是课程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不能不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思考这些问题。

转贴于 第一,“落差”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落差”过大,就会使课改目标大打折扣。控制落差,减少课改实验中的失误就成为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控制“落差”的方法无非是缩小理想课程、文件课程到执行课程以及学习成果之间的距离。从课程实施者来说,首先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深入钻研教材,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特点,树立起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来进行教学的观念。其次,研究学情,分析实际条件与背景,精心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并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关注特长生的同时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保证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与课程专家对话,直接了解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与背景条件,在课程实施中尽量促进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的沟通与对话。目前,不少地区是由教材出版部门来牵头,进行教材培训以及编者与教师的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救方法。

第二,从课程实施的调适与创生取向观念出发,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这样“落差”可以留给广大教师一定的课改自主权和自我发展空间。在课程实施三种价值取向研究中,我们对“忠实化”取向比较熟悉,所以现有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基本上在精确忠实取向下探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通过量化研究测量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程度以及对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确定和探讨上。对于创生取向的探究,大家正在进行尝试,也有不少成功的个案。对于创生取向的探讨,目前大多停留在国外资料的介绍层面,在教师层面对此还比较陌生,在实践中的尝试也就微乎其微,对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少有思考与探索。比如,哪些课程内容需要创生,创生的经验是什么,哪些因素对创生的课程产生影响,实际创生的课程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创生课程与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等。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理念不断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不同层次课程之间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一定会得到加强。

四、课程实施中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可见,新课改突出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然而,在课改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片面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把自主变成自流,有的课堂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学习方式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乱哄哄,有了活动但缺乏真正的体验。二是在摒弃“满堂灌”的做法之后,换成了“满堂问”,问题缺乏启发性,缺乏思考深度,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忽视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不顾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不加区别地一律把“探究”“讨论”“互动”派上用场,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出现了课程实施中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弱化了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影响了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关键还在于有的教师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缺乏深刻的理解与精神实质的把握,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根据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任务去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贴标签式、形式化地运用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诸如此类的学习方式。其实,人类的学习方式有许多,各类学习方式无优劣之分,它们之间可以互为补充。儿童的学习方式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运用什么学习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而定的,而且在学习中经常是综合运用的。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将四类主要学习方式各自指向的目标取向以及基本学习流程列表如下。

以上根据不同目标要求所选用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用到的,新课程提出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必然需要有相应的学习方式来支撑。只有灵活地、有效地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师驾驭课程实施的能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很多好的课程理念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从课程层面去理解与运用学习方式,不同形态的课程在选择学习方式时会有所侧重。比如,经验性的课堂常常侧重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而对于学术性较强的课程,接受式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能够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五、课程实施研究中方法论问题的检讨

为了更好解决课程实施中的矛盾,课程实施中的方法论问题已成为课改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首先是以哲学为指导,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新旧思想、方法的更替,往往使人们误入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中。比如,将知识获得结果与知识获得过程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知识获得过程,结果就变得不重要了;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主张探究性学习,接受式学习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将学习主动性与教师主导作用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重要了;等等。在这种对立中,新课程被简单化、片面化、形式化了,很多课程实施活动变得有形而无“神”,丰实而深刻的课程理念在一些肤浅而热闹的场面中走了样。这中间就反映出人们对待新事物而产生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提学习马克思哲学中的辩证思维,看到对立事物的相反相成的关系。很多对立范畴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生活与课堂、接受与建构、自主与引导、多样与优化、认知与情感,这些看似对立的范畴之间都有着内在的一致。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课堂教学中的间接经验学习,割裂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不仅局限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也限制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需要生活与直接经验来补充,但这种补充不是替代。学生的学习毕竟仍然是以间接学习为主,学生个体生活阅历与生活世界不仅是有限的,而且缺乏普遍意义。再有,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这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运用。新课程确实是站在一个国际化的视野,借鉴了世界课程改革经验与理念,但是在借鉴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忽视国情机械搬用的现象,必然会水土不服,所以,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客观分析我们的过去与现在,需要肯定我们民族自己优秀的文化与传统,认真研究我们国家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中的成果与不足,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不能割裂历史,不能不顾国情,在课程实施研究中一定要把条件适应性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前提。另外,课程实施研究还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差异。所以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要从实际出发,强化“条件意识”,加强课程实施中有关所需条件的研究,才能提高课程理论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课程实施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中,系统科学的方法是尤为有效的一般方法。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课改实验中各种关系、矛盾错综复杂,分析课改工程中系统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的关系,正确认识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当前与长远、全面实施与分步推进的关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先后、重要程度、进展的快慢,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确立可行的推进策略。再下一个层次的方法便是课程实施研究的具体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访问、测量、个案分析、叙事研究等等。根据课程实施中不同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方法有机结合,有效进行课程实施研究。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实施的研究一定要提倡研究主体的多元性,也就是更多地让一线教师参与进来,当然也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投入到研究活动中来,以本职工作为基地,以每天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运用理论审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验证理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只有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实施的研究中来,成为课程实施的研究者,课程实施研究的结论才是丰满的、真实的、有效的,课程实施研究才能得以深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检讨与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128—131.

第4篇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对于汉语言文学来说,我们了解到的就是他们对文学传播的力度的广泛性,学生在进行学习实践中,研究抽象的思想性的知识和哲学观。但是关于创新课程的实施,就必须让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一、创新教学的问题解决

(一)了解社会

学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到在发展进程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使学生自身有一个很好判断力,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人生轨道,选择正确的发展轨迹,有力于学生更好的在社会上得到认可。

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使学生盲目的跟风,不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就应用型的问题中的思想部分加以突出,深化学生的正确思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正,使学生真正走上正轨。

这就要求教师有绝对丰富的文史哲知识,给学生分析社会的发展状况,并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突出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使学生用现实的目光来看待现代社会,并且有所进步。

(二)认识自己

通过应用型的问题的多面性,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在此期间,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能更好地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做。

现代中国社会的人才需求是多方位的,但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在现实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现实分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空想的怪圈,在培养学生对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发现它的使用之处。学生应该多进行实践训练,在生活中找到理论根据,在理论中找到生活印记,一步步进行现实探寻,发现自身的存在价值。

另外,现在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就业问题重视起来。当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需求量是越来越少了,学生在毕业之后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新闻专业、文秘专业的有力实施,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机会。但是作为汉语言文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全面个人素质,才是主要的目的,学生在加强个人素质的同时,同样解决众多应用型的问题,在社会中也会被更多的人认可。

(三)学会创新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考量,积极进行思想创新。我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教授人思想的专业,它引导人走向正确的思想道路,并且通过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同时,使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论是人生观还是世界观,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充分的理解,并且有自己新颖的认识,不断进行创新,在现实应用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发挥。

其实,思想创新就像在社会中进行创业一样,是会碰到许多阻碍和困难的,学生应该不畏艰难,知道自己的发展轨迹之后,就应该勇往直前得走下去,在实践的道路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使自己不被外界所打败。

二、 顺应社会的变革

在社会日益纷繁的发展中,多样化的内容不断呈现,在科技进步和多媒体的普及中,汉语言的教学应该紧跟时展,在发展中求进步,使学生真正在社会实践中能够解决众多应用型问题。

(一) 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的学生不局限于教师的口头教学中,使学生更有学习兴趣,在广泛的学习途径中,学生能够增强对知识的充分吸收。

通过对高科技教学设备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技能方面的现场演练,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够使学生真正发现自己的实践演练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正。教师应该重视对知识实用性的研究和把握,在帮助学生进步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扩充自身的知识量。

(二)发挥特长,不断进步

为了更好使学生在社会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教师应该充分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且进行积极有效的培养。这里说的特长是全方位的,比如说写作和表演,教师往往要把不应该出现在校园的东西都否定,将学生的天资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做只能使学生在将来社会中更没有自信心,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多多指导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的知识,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用正确的方法教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进行全面的发展。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其他特长是不会受到人的喜爱的,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把专业知识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应用的更好、更顺利。

(三) 教师和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

教师和学生都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在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改革的同时,要稳扎稳打,不怕困难,努力为学生做个好榜样,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导师。在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中,真正能够在精神力量的余热下,更能充分地发辉自己的实力。

三、总结

第5篇

 

高中的知识学习已经不再像初中那样,单靠老师讲授就可以掌握,它更多地需要老师在讲授知识时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一)在实际准备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的就是课堂提问的设计,一堂成功的课需要科学合理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的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同学们在下面听的这样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对于学生的自主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依然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方式。有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虽然有课堂提问的环节,但是课堂提问并没有达到应有效果,老师对于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草率,虽然进行了课堂提问,但是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二)受时间限制,为了完成预先计划好的教学任务,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提问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欲望。有的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觉得提问的题目有些难度,就不管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在提问的时候只问那些数学学习比较好的同学。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目的,反而会给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带来一定的挫败感,让他们觉得即使自己能够解答出难题老师也不会关注他们,从而降低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班级数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所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没有充分考虑同学们的需求和理解能力,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想当然地进行问题设置,结果导致提问效果不太理想。比如,老师在进行二次函数的讲解时,要充分了解同学们对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掌握到何种地步,应该结合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问题设置,不能过于困难,让同学们一筹莫展;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同学们一听便得出答案,这样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案

 

(一)对课堂提问予以足够重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下,老师只顾自己讲解,拼命灌输知识,从而忽视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对课堂提问给予足够重视。因为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提问,老师可以明白同学们的知识漏洞在哪里,从而可以填补这个漏洞,强化同学们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但是,老师一定要正视课堂提问的作用,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整节课过多地用一些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样做不仅没有达到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规定,而且会阻碍同学们个性的发挥,没有实现有效的提问和沟通。所以,老师在准备教学过程的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个问题,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把握合适的度,充分利用提问与同学们进行知识的沟通。

 

(二)老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应该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不要刚提问完问题就急着提示同学们应该用何种方法解答。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留给同学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时间差不多了以后,同学们还是对于解答这个问题有困难,老师再给予适当提示,引导同学们进行解答,不要将整个步骤都一股脑地抛给同学们,这样做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在同学们解答问题进行计算演算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在班里进行巡视,查看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这样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把握。

 

(三)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能专门针对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提问问题,而忽视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更应该欢迎错误的答案产生,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而不是模仿。老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对问题进行解答,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只看到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的问题只有那些数学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才能解答出来,而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看到这些问题望而却步,一筹莫展,这样就不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果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只挑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进行提问,而那些数学能力较强的人能够解答出老师提问的问题,从而给那些数学能力一般的人带来挫折感,让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因为他们分辨不出来是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从而解决不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因为老师提的问题太难而自己无法解决。这样做只会打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理想效果。所以,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总体来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进行课堂提问,还要使自己的提问变得合乎科学,变得合乎情理,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第6篇

>> 科学造假的分类――从科研成果视角 从学院与二级学院科研成果相关性角度研究民办高职学院资源分配投入的选择问题 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综合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冬眠”的高校科研成果能否被“唤醒”?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 论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科研成果发表的崭新载体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分析 获奖科研成果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安全建设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初探 浅谈科研成果管理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 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科研成果量化赋分的成果数量比值法 夏季科学展:从科研成果到科普资源 天津高校美术专业教师科研成果认定与量化问题初探 浅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京放等.提高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74-77.

[5]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6]易剑东等.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392-1396.

[7]方千华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2.127-130.

[8]王秉彝等.我国高校体育科研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6.5.64-66.

[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p2.

[10]顾春先.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分析――以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p106-109.

[11]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12]黄汉升.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体育科学,1999.19(2),6-10.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还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启发上面,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采用相应的提问策略,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课堂知识,怎么去进行问题研究,并给予指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短暂的课内学习来增补无限的课外学习。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的重点

(一)把握好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来说,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上,还是在问题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开放性的特征。首先,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部,教学空间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途径既可以是调查研究,也可以是参观访问等,组织形式既可以是个人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等。其次,教学问题设计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只是局限在物理教材本身,还可以综合历史、政治和文化等。

(二)把握好问题的驱动性

矛盾和问题是进行思考的起点,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也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问题的提出人员既可以是语文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学习中遇见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碰到的。当学生产生了问题之后,而且解决问题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实现的,就赋予了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这种疑惑促使学生逐步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些就是课堂提问驱动性的表现。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教师层面的因素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来说,主要是从疑问教学开始的,之后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问的时候,要保证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还要适度,这是教学是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为大家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你从这篇课文中体会到‘虚伪’的弱点么?以后我们怎么去克服这个弱点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几句心理描写么?这些心理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再比如,在学习《芦花荡》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探究课题:“在这个文章中,老头子的‘奇’表现在什么地方?课文中‘三个不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头子的哪些特点?老头子主要害怕什么?这篇课文是怎么对英雄故事进行渲染的?对这些问题发散思维,你能找出描写老头子英勇行为的心理活动吗?”之后让班内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思考并讨论,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再进行总结。

(二)学生层面的因素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为了解决问题而实施的方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需求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原来的“逼迫学习”到后来的“我要学习”,提高了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总结学生提出的那些高质量的问题,根据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问题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学生克服害怕说错的心理,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语文学科属于人文性质的学科,答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答案不是唯一的,在课堂上需要大家积极地思考,只要勇于回答,这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层面的因素

问题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跟教师的一条重要的纽带,要重视这根课堂的主线。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背影》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出“在你印象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出来么?”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带着目的去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总结哪个小组想出来的描述习语比较多。在问题解决的时候,还可以穿插小组,让他们进行竞争,提高语文知识学习的氛围。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把握好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抓住教师、学生和问题这三个关键因素,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谈论,从而让语文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宋秋前.课堂提问行为的临床诊察与改进[J].当代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