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0 16:03:39

序论:在您撰写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投资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001-02

收稿日期:2010-01-28

作者简介:程黎(1955-),男,江苏宜兴人,经济师,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社会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战略部署。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83%,积累率接近40%形成了庞大的国民经济总量,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 300670亿元,跃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民收入也达到236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追求经济的速度,产生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社会环境不和谐因素,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国2020年要实现人均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国际先进发展水平相比,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加快现代化进程,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现阶段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即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阶段,这对资源供给和环境承受能力有了更高要求,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占世界总增加量的比例,包括煤炭、石油和钢等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污染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严重,从发展方面看,重化工工业阶段的到来必然提高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于重化工业本身的特点就更加剧了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的难度。同时中国还面临着资源总量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从资源利用效率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主要依靠低价格的要素投入来获得比较优势,而科研投入较低,依靠科技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动力不足。

2.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仍然很薄弱,机械化程度不高、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以浙江嘉兴南湖区而言,虽处长三角地带,但工业经济发展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层次还相对偏低,总体上还是以消费品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从世界范围看,每1元现代制造业增加值,相应有1元以上的生产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以浙江嘉兴南湖区而言,2007年工业增加值62.18亿元,而生产业增加值仅为 18.65亿元。从近些年发展的结果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2年以来一路攀升,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资源环境及就业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受到瓶颈制约。改革开放及一系列政策,通过市场机制,中国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东西部的差距相差很大。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仍然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西部的增长则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及民间资本不足,所以东西部之间的经济、人均收入差距相差很大。但东部地区在发展中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资源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求形成,成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嘉兴市南湖区而言,按目前制造业亩均增加值约50万元,劳动生产率约6.5万元、工业环境资源产出率约480万元/吨测算,每增加100个亿的工业增加值,则需要新增用地2万亩、劳动力15.4万人和排放COD或SO2共2 000多吨,有限的土地空间和环境容量将难以满足目前的发展需要。

4.投资、消费与出口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大。投资、消费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突出的问题是三者不协调,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具体表现在:(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2)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3)消费率大大低于历史同期国际平均水平。(4)内需与外需关系不协调,出口增长快,贸易顺差大,经济增长的外贸依赖度越来越高。(5)城乡收入差距大。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5.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事业发展上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有待提高,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需进一步调整。这就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事业,对建立和谐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更显得必要。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思路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第一控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投资,要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向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支撑转变,逐步从外延扩张为主到内涵提升上来。第二增加技术创新投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大力发展以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社会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努力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资询、会计等生产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水平,加强服务业的政策法规建设,统一和规范服务业市场。

综上所述,嘉兴市南湖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升级的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构建一个体系、建设两个区域、形成三大格局。一个体系:即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叠加发展的产业体系。两个区域:即创新型区域和高端要素流入区域。就是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强化人才支撑体系,为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打下坚实基础。三大格局:即发展基础、发展质量和发展层次的新格局。发展基础就是以工业产业集群、服务业集聚区为重心,走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大企业支撑大基地建设的路子,建成现代服务业多个集聚区,形成主导产业与主体空间相辅相成的格局。发展质量就是狠抓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集约发展与生态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发展层次就是鼓励引导企业发展核心技术,培育自有品牌,建立现代营销网络,实现由加工制造、设计制造向自有品牌制造发展,形成产业升级、企业提升与产品创牌整体推进的格局。

第2篇

关键词:优化 投资结构 企业 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入,企业的投资结构和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投资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状况,甚至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影响投资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代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在努力寻求投资结构的最优化。

一、目前企业投资结构的问题

1.缺少优秀的投资人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观念和教育的影响,很多具有优秀创业潜质的年轻人没有创业精神,甘于平稳的生活,很多具有专业知识的的科研人员又不敢冒这个风险。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因为住房、医疗、养老、子女上学等问题的困扰,许多优秀的投资人、企业家都夭折在摇篮里。

2.缺少风险投资

长期以来,我国都缺乏真正具有眼光和实力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但是我国出现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是由早期的科技扶持基金成立的公司转化而来,基本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管理模式和建立适合风险投资运行的机制。其主要管理人员对风险投资的概念模糊,并带有浓重的政府行政气息,做不到投资与企业按照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模式相结合,也失去了风险投资的真正意义。

3.缺少国家政策扶持

我国虽然在早些年就建立了国家级的产业区,但是相应的立法工作却迟迟没有到位。类似的像风险投资虽然已在我国实践多年,但至今也没有将风险投资基金法列入。由于国家没有相关政策出台,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投资业等在我国的发展。

二、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因素

1.外部环境

任何国家的经济都处于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中。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由于整体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举步维艰,在投资上也会采取缩紧和保守政策。在经济繁荣和复苏阶段,经济形势向好,多数企业利润看涨,也会大幅调控投资结构,抓住机遇。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环境瞬息万变,企业投资结构所面临的外部因素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政治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企业无法控制和避免的,一旦发生对企业的整体管理会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企业带来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2.内部决策

由于企业的经营者和领导层人员对现实环境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企业投资结构决策的失误,导致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投资收益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使财务状况恶化,威胁企业偿债和融资等问题,最终导致财务风险。

三、优化投资结构的对策

1.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的投资结构不够成熟,缺乏高新技术的创新,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为了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信息产业,生物科技等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和投资力度。

2.加大对人才的投资

21世纪人才最重要,这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对人才资本的投资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有效的人才资本投资方式可以快速地提高企业的人才资本存量,各方面的人才对企业在各领域的突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发人才可以在产品研发上做到创新和改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管理人才可以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岗位把好各道关卡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高级管理层的人才则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命脉。

3.提高投资效益

企业的投资效益是指企业通过投资结构及变动带来的收益。在企业投资规模固定的条件下,投资效益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投资效益出现负面偏离,不仅给企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更可能造成企业资金流动上的压力,从而使企业陷入财政困难。

4.向国际标准靠拢

为了提高企业投资结构的效率,就要打破我国原有的传统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更快更好地实现与国际企业的接轨。积极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和一流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5.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可以避免在投资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因为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是非常关键的,必须是由相关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组成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决策队伍。企业中存在很多决策人,不同的决策人员有不同的决策权限,如何界定好这些决策人员的决策范围也是企业需要探讨的问题。而企业中最核心的也是最难控制的决策风险来源于高层管理者,对这类决策者的控制需要从自身控制和外部控制两方面来研究。决策者自控需要从提高信息量,提高自身认知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几方面抓起,根据各类决策的特点来转换自己的思维和思考方式,这有这样才能更多地避免由于自身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风险。

四、总结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投资结构的优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应该着力于研究优化投资结构的方式方法,加快前进步伐,对而实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宝华,张晖.论以投资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市场论坛,2010(7).

[2]蔡方.论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财政监督,2009(10).

第3篇

一、优化城乡投资结构相关理论

(一)优化投资结构相关概念

投资结构是在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量中,各资本要素的构成及其所占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是关于投资的主体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城乡投资结构属于空间区域结构的范畴。

投资结构优化是指对投资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优化,包括对投资资金来源的优化、投资支出方向的调整、投资绩效管理等方面。优化投资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的效率。

城乡投资结构优化是指根据城乡发展的特点调整城乡投资的比例,提高城乡投资的效率,促进城乡的和谐统筹发展。

(二)优化投资结构主要理论回顾

城乡发展的思想源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提出了新的城乡发展理论,即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统筹发展。霍华德(1898)提出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城市理论,刘易斯(1946)等提出二元结构模型,认为经济发展的最终格局是城镇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发展。托达罗(1971)认为解决二元结构问题要以农村为中心。麦基(1997)从城乡联系与城乡要素流动的角度,强调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塞西莉亚(2004)等强调中小城镇的作用。国内学者李杰(2002)研究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及经济转型时期存在的体制障碍,我国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张红宇(2005)认为政府投资的重要任务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耿卫新(2011)提出要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城乡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张睛(2011)针对河南省发展现状分析,构建了由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统筹水平、环境统筹水平组成的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赵娜(2012)提出要合理配置产业内部投资资源。

(三)理论述评

上述研究都主要集中在投资结构的某一方面,就城镇论城镇、就农村论农村;从省域的视角来系统化、定量化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广泛认可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尤其是针对河南原农业地区城乡投资结构优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从单个角度或层面研究,从城乡合作角度的系统研究较少,特别是乡村的能动作用往往被忽略;较少从经济、社会、环境与空间等综合角度去分析,缺乏对均衡发展和公平因素的考虑,缺乏投资主体结构、投资支出结构、投资模式效率等综合性的研究。

二、河南省城乡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省投资结构基本情况

总的看来,河南省投资规模是逐步扩大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投资总量随之连年增加,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家的同期投资平均增长水平。投资在“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分别达到了 13237.05 亿元和 54699 亿元的规模。其中,政府投资占主导地位,民间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比重不断提升。

(二)河南省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1.投资规模总体相对较少、资金来源单一。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国家安全战略腹地,投资规模仍然相对较少。另外,投资主体还不尽合理。一是国有经济因在总体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导致财政投资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不足。二是民间投资严重匮乏。因缺少国家政策的扶持,投资来源主要依赖政府,外商投资所占比重过低,非公有制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投资很少参与。

2.对农村投资远低于对城镇投资。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人口和粮食大省,农业是发展的基础,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发展是河南省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相对于经济长远发展的要求来看,目前河南省的农业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从投资额、建设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特别是一些落后和边远的农村,其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与城市居民差距较大,这些地区享受到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也较大。

3.河南省城乡投资的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民间投资制度成本高与政府投资经济效率低;农村发展远滞后于城市发展,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进一步拉大;政府投资并没有真正解决城乡现存的一些问题,等等。如近几年河南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盲目追求城镇化率,缺少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合理规划。河南省各市也相继出现了城市交通、环境污染、城市犯罪等“城市病”。

三、河南省优化城乡投资结构之“三位一体”探索

长期以来,因城乡投资结构等原因所致,河南省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河南省总体发展较慢,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要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结构合理化、投资效率和公平统一化的“三位一体”优化来实现。

(一)投资主体来源优化――政府、民间(城乡接合部)齐参与的投资多元化

要拓展投资来源,扩大投资规模,在加大投资的同时争取更多的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中央投资;同时,还要采用多种灵活形式鼓励民间投资参与,把城乡投资这块蛋糕做大。如公私合营PPP模式中,无论是BOT, ABS模式,运用的均是政府财政补贴、项目投资收益分配等经济性手段。还应该考虑给予一定精神层面的激励,把政治利益的“名”和经济利益的“利”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效果。

(二)投资支出空间结构优化――城乡统筹发展

首先,要调整政府投资方向,增加农村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社会和谐发展。其次,调整城乡投资结构,加强基础建设。政府应调整城乡投资比例,适度增加农业投资比重,积极调整工业内部投资结构,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再次,加快完善农村融资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农村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

(三)投资产出效率优化――各要素流动结合,合理配置资金,关注社会公平

首先,通过“扩规模、调结构”,提高民生投资比重,注重社会公平。政府通过增加民生投资力度,扩大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改善农村经济现状,缓解城乡差距,关注社会公平。其次,合理配置资金,提高政府投资效率。要健全政府投资运行体制,还要加强体制创新和监督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再次,要明确投资重点,提高农村资金使用率。在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及农田水利建设、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基础上,还要注重农业科研投入,发展农业科技,还要合理配置政府医疗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三位一体”――整体优化

城乡统筹问题是优化河南城乡投资结构的重点,但更要考虑从投资资金来源、支出结构、产出绩效等综合优化,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从河南的实际出发,做好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SWOT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体制,优化城乡投资环境,完善民间投融资体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投资环境,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

四、结语

总之,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政府投入不足和城乡投资结构失衡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依据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 “三位一体”投资结构优化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和应对方法。将来进一步研究可考虑构建“三位一体”与综合指标的分析评价模型,还可结合“三位一体”理论和思路对优化城乡投资结构的政策、体制影响进一步深入探索。

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ARIMA模型;预测

2014年,云南省GDP实现12814.59亿元,名义增长率达9.33%。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073.86亿元人民币,达到历史新高,占GDP比重86.42%,增幅达15.09%。

蔡P(2013)提出中国经济目前开始出现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已经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资本劳动比和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沈坤荣、滕永乐(2015)通过对经济增长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由于社会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企业自主投资意愿下降,固定投资增速仍延续回落之势,特别是2014 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进一步拖累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增大。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阶段转换时期,必须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增长效益上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总结以上理论,得出两点结论:(1)中国经济现阶段对投资的依赖度仍然很高,投资与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关联度;(2)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不能单纯的依靠高投资额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应该依靠需求投资效率的提高和投资结构的优化,中国的投资率正在向经济发达阶段收敛。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是一个受到因素共同促成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模型能够完全的解释经济增长过程的所有问题。

鉴于数据获取的难度,本文将总产出Y用云南省历年GDP表示,资本投入量K用云南省历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代替,劳动投入量L取云南省年末就业人口总量,储蓄率s取云南省历年居民储蓄率的值,Y、K、L和s的具体数据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1996-2013)和云南省审计局网站,由于技术因素A是很难衡量的,故先对模型中的lny和lnk进行回归,估计出系数α的值进而得到A的值,回归分析中,取y和k分别为云南省1995-2014年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模型输出结果为:

从残差线图Residual Graph可以判断出残差序列不相关,为白噪声。因此,最后得到ARIMA(2,1,2)模型的回归方程式:

DLNGDPt = 0.28 DLNFDIt-0.71DLNFDIt-1-0.31DLNFDIt-2+εt-0.32εt-1-0.002εt-2

模型预测结果:

云南省经济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发展滞后、发展不充分阶段,现阶段仍需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通过消除资本配置的结构实现资本在各生产部门间的自由流动。政府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商投资,拓宽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激活社会资金;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保证重点工程建设效率。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单纯依靠大规模的投资不足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云南教育发展水平低,有技能的劳动者或者高素质大学生的外流现象严重,同时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不足,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要加强教育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加快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现政企分开,鼓励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改善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应改变过去靠GDP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方法,代之以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引入考核机制的方法,引导地方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质量改善的政策。

第5篇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个人或家庭投资企业,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者,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集权和不规范性,有的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化管理或集权化管理。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由于管理者缺乏较高的文化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教育,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比较粗野、独断,思想也跟不上经济迅猛发展的步伐。企业在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以致造成管理混乱、职责不清。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中小企业投资者就是管理者,所有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都是自己说了算,所以管理人才普遍缺乏。即使有,也大多是亲属参与企业管理,或者是一些言听计从的打工者,因此,企业的各方面管理还是投资者自己独断;另外企业的管理机构也不健全,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财务管理制度也是残缺不全,基本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规定、财务处理程序、财务人员职责,也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按照财务制度建立严格的稽核制度和审计部门,更没有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

(三)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个体私营户,根本不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也不用设立专门的会计账簿,不用记账。当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利用大量的剩余资金,建立起规模不大的企业时,企业要么不设置会计机构,要么根据相关规定设立了财务部门、配备了会计人员,但会计人员一般都是临时性的,全部会计工作都是有临时的兼职会计担当,出纳使用的是家庭成员。因而,这样的财务部门根本不具备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所聘会计只是起到了定期做账、记账、报账的功能,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根本不会起到监督审核职能。另外所配备的会计人员会计知识和素质也不是太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的会计培训,也没有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书和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这都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的有效管理和健全。

(四)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资金基本是通过原始的资本积累所得,但这样的资金只能满足企业前期的运作,企业要近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中小企业虽已建立了独立的、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体系,但是资金的匮乏仍然是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困难。这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一方面,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与负债不平衡,负债较多,企业信誉低,银行贷款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因此很难在金融机构取得较多的发展资金或者根本就获得不到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利用个人集资或高息贷款取得的资金成本非常高、风险比较大,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的短缺,还加剧了企业负债的增加,制约了企业的扩大再发展,也使企业的发展资金更加严重不足。

(五)企业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资金,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投资能力。但从目前现状看,我国中小企业投资能力普遍较差:一是企业缺乏必要的投资资金,根本没有能力去进行投资;二是企业投资具有盲目性,没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只是根据市场的现状确定投资目标,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三是企业的投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分析研究就进行的投资,是不会取得理想的效益,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只会增加企业的进一步的负担。

(六)企业内部资金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由于盲目扩张,过度追求短期效益,造成大量负债,使企业呈现财务危机。而企业的发展规划战略一方面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这两方面的业务规模和数量的迅猛扩张速度显然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速度,使企业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企业为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就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大量的进行举债。企业举债获得的资金又往往用于盲目的购进大量的存货,造成资金占有量较多,资金周转速度缓慢。而企业经营业务获得的资金回笼较少,获得的往往是一些周转速度慢的往来资金,同时企业将举债资金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因此造成资产和负债的严重不平衡。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改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者应该正视自己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不足, 清醒的认识到理好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改变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断更新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要敢于把企业置身于财务管理国际化大环境下谋划经营战略规划,要能够抓住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财务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要给企业领导者提供创造学习的机会,以便企业的所有管理者都能够跟上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学到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方法。

(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实行成本控制制度 缺乏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会使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片混乱,因此,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在设立时应该制定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和制度:要建立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制定会计和出纳等人员的职责和职能;要完善有关会计法规和制度,使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要正确处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制定严格的会计报账、做账和记账的程序 。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分工原则,对于记账、出纳、保管等不相容岗位,要尽量选用不同人员来担任,避免一个人从头到尾处理一项业务,尽量规避错误和舞弊事件的出现;要建立严格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保管制度,严格遵守库存现金的保管规定,杜绝随意支取和领用大额现金;要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存货的流失和应收账款坏账的发生。同时,企业要设立审计机构加强对财务部门及其他物质、产品等流通部门的监督与控制。最后,企业要制定管理成本控制制度,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进行管理成本的控制,避免不合理成本的发生。

(三)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财务管理程序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领导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加强。一方面,要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会计操作流程,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财务账务处理程序,建立有效的符合国家财务法律制度和有关规定的财务监督机制,要从制度和规程上控制财务的日常运行。另一方面,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教育,要重视财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另外,企业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国家法律法规、财经纪律、会计制度和财务知识的培训,以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心。

(四)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增强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拥有大量的可用资金是非常必要的,而针对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的事实,企业领导者要积极开拓思路,发动各方力量,寻求多方资金的支持。一是企业要积极争取当地的政府部门给予贷款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增加企业融资的信誉;要争取政府给予优良的企业发展空间和经营环境,尽可能的通过政府来解决企业过大发展的所需资金。二是企业要从内部挖掘资金潜力,可以对周转速度较慢的往来款项进行清理和催欠工作,加快往来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适当减少存货的积压,变卖长期不周转和不需用的存货为现金;也可以通过内部职工的集资和外部高息贷款给企业带来部分发展资金,当然这样的资金是越少越好,因为它的资金使用成本是非常高的。总之,中小企业要具有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五)增强投资风险意识,优化投资结构 中小企业在投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如何提高投资的回报,考虑合理的投资类型、比重和格局,要增强投资的风险意识,合理进行投资决策,合理优化投资结构。在投资模式上,应尽可能采用投资规模与自身融资能力相适应的中、短期投资模式,优化不同品种、不同行业或部门、不同期限的投资,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环境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在投资方式上,企业应尽量以对内投资为主,着重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研究、试制及技术更新改造的投资,加大人才培养的投资。同时,企业投资决策时要采取谨慎态度,事先请专家参与论证、预测比较,合理确定投资方向、投资顺序和投资强度,尽量降低投资的风险,增加投资的回报。在优化投资结构上,企业应该针对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经营现状,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剔除投资成本多、投资收益少、投资风险大的项目,合理优化投资结构,实现企业投资的利润最大化。

(六)优化企业内部资产与负债的比例 针对中小企业资产和负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企业应在发展战略得到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对资产和负债结构进行优化处理。一是要优化资产结构。对于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货币资金和存货资产,减少或不增加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应收类流动资产,尽可能使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达到合适的比例。二是优化负债结构,使负债保持在安全边际范围内。企业应权衡长期、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水平,优化风险最小、盈利能力最大的长、短期负债比例,减少风险大、盈利能力小的长、短期负债,争取使企业所承担的负债与资产的比例恰当合理,能满足企业扩大发展和资本运营的正常需要。

第6篇

【关键词】预定利率 市场化 寿险业

一、引言

中国寿险行业长达13年的2.5%预定利率天花板松动迹象再现。在2013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表示,将有序推进寿险产品定价机制改革。近日,保监会又进行了小范围征求意见,预定利率改革重点将先从放开产品定价利率入手,先开展普通型人身保险和项目挂钩保险产品的费率政策改革试点,再配合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等项目开展区域性试点,然后适时开展公司层面试点,最后实现费率管制的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同业公平竞争,提高市场服务效率,但由于寿险对利率的敏感性, 所以,最终会影响到寿险业产品偿付能力的定价, 这对保险业务结构调整和资产负债结构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预定利率市场化进程

回顾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1997年之前的寿险公司自己决定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阶段。(2)相关部门下发了有关寿险业预定利率上下限的规定,1999年6月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该通知规定“将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各公司必将本通知与1999年6月10内传达到分支机构”。(3)2007年初,对预定利率的管制出现了松动。2008年保监会在不同领域连续的试点措施,表明监管部门对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态度。2010年7月保监会了《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传统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可由寿险公司根据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在2013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表示,将有序推进寿险产品定价机制改革。中国寿险行业长达13年的2.5%预定利率天花板松动迹象再现。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业的影响

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业有何影响?我们先看看支撑寿险业发展的寿险产品,无论是定额保险还是不定额保险产品的定价,利率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产品定价时所用利率是一种假设性利率,加上寿险产品长期性的特点,这种利率在未来必定会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预定利率市场化主要是通过影响传统寿险产品进而影响整个寿险业。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加剧寿险业竞争预定利率市场化后

传统寿险产品可以不受原有设定利率限制,各寿险公司可利用这个机会开发出新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发挥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预定利率市场化后可能会出现因为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上调,因为出现利差损,导致一些公司出现集中退保的情况,同时,大量退保的累计必将转化为对新的寿险产品的需求,为了抢夺客户资源,寿险行业各寿险公司竞争情况也将越发激烈。

(二)对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

1.加大寿险公司定价风险接前文所述,我国寿险公司以往对预定利率都是被动地接受,这就直接导致了这些公司对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制定缺乏相关经验。预定利率市场化将会加大我国寿险公司的定价风险:随着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寿险公司需要根据市场利率随经济周期的波动不断调整新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因为相关定价经验的缺乏可能导致开发的新的寿险产品设定的预定利率缺乏科学依据,这样可能影响到寿险公司对未来责任的保险基金的提取,最终影响到公司的持续经营。

2.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增大寿险公司利差损风险因为寿险产品的长期性的特点,在未来一定时期里预定利率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出现与投资收益不匹配的情况。寿险公司在预定利率市场化后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调整相关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寿险公司利差损风险的加大,同时,因为历史高利率保单还没有完全消化,监管层会加大对预定利率管控放松后市场变化情况的关注和监控,若出现问题将会采取相关措施。

(三)短期影响不大

长期可能有重大影响预定利率市场化并不会影响以前形成的高利率保单,主要是对未来的保单现金流产生影响,会随着保险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张使传统寿险的成本上涨。因而短期内对保险公司的冲击较小,而从长期来说,可能会对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和新业务的利润有重大影响。

三、基于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公司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寿险产品创新预定利率市场化后,创新将是寿险产品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寿险公司应该联系当前的经济环境开发有差异性的产品。

(二)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投资结构预定利率市场化以后寿险公司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定价模型和方式,积极优化投资结构

加强风险管控能让寿险公司的投资结构方面在大致上趋于负债结构,这样有利于保障其偿付要求。优化投资结构即是对投资资金的合理划分和组合,这样有利于应对预定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我国寿险公司应该将投资业务多元化,增加资金运用方式,进行有效投资组合,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通常运用的方法是免疫法和现金流量的匹配

其中,免疫法是将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度相匹配,防止利率变动产生损失,这种方法灵活、富有弹性;现金流量的匹配强调资产和负债现金流量的完全匹配,降低全部或者部分资产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负债期限本身的不确定性是这种方法的最大障碍。各寿险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加强公司资产负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曹贵仁.利率市场化对中资保险公司的影响[J].保险研究,2002(04).

[2]邓西贝,李蔚真.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分析与建议[J].中国保险,2010(04).

第7篇

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投资主体对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缺乏了解,投资行为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不仅浪费了投资资源,而且对环境和能源造成较大压力,不利于投资结构优化。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投资政策说明会等形式,做好国家投资政策的宣传工作,引导投资主体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

做好项目论证和审核批复工作。按照项目建设程序,项目建设之前要进行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对项目建设地点、市场前景、投资效益以及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等进行论证分析。从县市情况看,有些项目前期工作过于简单化,项目仓促上马和缺乏市场论证的现象比较严重。为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较少环境污染,我们将会同县市区,严把项目审核关,对投资较大的项目聘请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努力从源头上克服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多渠道融通建设资金。一是继续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载体,力争在招商引资上有新突破。二是激活民间投资。落实上级政策,放宽投资领域,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吸引民间投资参股企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合理用好我市300多亿民间资金。三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研究好国家政策资金投向,及早动手,筛选项目,落实各项配套条件,确保资金争取的把握性。四是积极推进直接融资。按照企业上市规划的目标,力争企业上市有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