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艺术审美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10 16:03:33

序论:在您撰写艺术审美的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艺术审美的价值

第1篇

关键词:艺术;审美价值;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7-01

一、艺术是人类的创造物

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它的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好恶。假如说一切美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物,那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很难理解艺术是什么。以往许多对艺术的定义之所以不确切,就因为它一开始就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大前提。那种把艺术和技巧混为一谈的看法之所以宽泛和笼统,也因为它没有抓住“美”这一根本的缘故。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艺术,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一个层次。

为了区别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美,还应当界定艺术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类创造,具有创造能力,是人类心智的成长。艺术品的出现,只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实践,对现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提炼。

绘画和设计在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是统一的。绘画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把其生活经验用某种艺术形式展现给大家,目的是给人精神上的美感,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心声。而设计艺术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带给人们实用与美观的产品。然而,它们在工作方式和所运用的原理上又是对立的,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功能性,其次才考虑美学的因素。而艺术家可以不考虑实用性而专门研究美学因素和个人风格,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抽象的,设计作品却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内容。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了解自己创作的目的,明白作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主次。每一份作品都体现着艺术家的喜好,文化素养的理解,随时随地进行不断的分析。

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变革势必会带来冲突。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但最少也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艺术最起码的美。

二、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

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情感是审美创作的动力、核心。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努力奋斗。真实是情感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艺术创作少不了真性情,连自己都无法打动的作品何谈打动别人。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所以审美境界的创构必须因心而得。

艺术的权威是捕捉住那刹间便会过去的情感,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创作者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高级精神需求,也是借以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艺术审美的民族性

对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阐释各有差异。但是,在既定的历史情境中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是会趋于统一的。

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所使用的五官感觉本身就具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渗透,人的心理结构中就有文化传统的力量。就是说人们对作品的感觉理解、审美意向、整体重建,大体上是按一个统一的审美方向。这是造成人们在审美方面具有民族的、文化的差异的重要原因。

为了我们的发展,首先要了解我们文明发展的轨迹,学习我们文明之中的精髓,思考如何从这些精髓中获得发展,得到启发来完善自己。一个不懂得思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所以中国的艺术家不应急于颠覆或批判原有的艺术,而应静下心来好好挖掘,创造一些和自己有关和民族有关的作品,能够表达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人文精神的现代艺术作品。

四、结论

新时代就会有新的艺术产生,艺术存在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形式。作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解决视觉的审美问题,必须要先知道如何表现不同的形象,经历这个传统的阶段,等逐渐熟练后,他自然会有些想法,及对人生对审美对价值观的思考,作品也就会发生变化。通篇下来,我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要处理好艺术本质中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人本质中的三种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和自我即自身信仰的关系。

毕加索说过,艺术可以洗涤自己的心灵和尘埃。如今,艺术的发展形式已经越来越广,但好像离艺术的本质也越来越远了,也许这也是艺术的一个特点吧。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http://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 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归根结底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除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外,它另一特征就是不侧重模仿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某种空间造型表现特定的朦胧、抽象的意境、情调或气氛。恩格斯说:“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的建筑使人觉得忧郁,哥特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像艳丽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像朝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9页)这充分说明建筑艺术有不同的美感。

第3篇

【关键词】民族舞蹈;审美价值;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64-01

舞蹈是人们以身体为工具,表达自身想法、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我国的民族舞蹈来源于各民族劳动人民,表达着劳动人民最真实、最质朴的情感,反映了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状况,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悠久的社会历史以及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而各民族舞蹈又由于地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之间存在差异,民族舞蹈也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我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一、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

舞蹈与文字不同,其是一种以肢体动作为工具表现自身情感、思想的方法,其能够通过动作、技巧、姿态等方面表现古老的宗教祭祀或民族节日等风俗活动[1]。舞蹈表演者通过自身的表演将上述信息呈现出来,从而让观众理解并得以传承,民族舞蹈从本质来说是反映各民族文化的艺术,拥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一)韵律美。舞蹈在我国古代就发展得非常成熟。《丝路花雨》是一部以敦煌壁画为原型创作的舞蹈剧,其通过表现舞者群像流动线条的韵律美,舞者在舞台上尽情飞舞,并以独特的东方造型和肢体动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2]。韵律美是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通过有规律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结合音乐给予人们一场视觉、听觉盛宴。

(二)创造美。舞蹈具有运动美,也就是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但是在动作转变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间隙或停顿,这种有迹可循的间隙和停顿会让观众在视觉方面保持相应的停顿状态,也就是基于这一特点,赋予舞蹈更多的创造美。因此,舞蹈作品编排过程中,舞蹈表演者总是会在每个停顿间隙摆出不同的造型,并将这些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舞蹈动作。此外,民族舞蹈在创作过程中也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例如《安代舞》的原型是草原民族信奉萨满教的祭祀仪式。舞蹈表演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将舞蹈造型转变为肢体动作,并将这些动作在舞台表演中进行活化表演。

(三)情感美。舞蹈能够表现舞蹈家的情感、思想,我国的民族舞蹈则从不同层面上表现了民族劳动人民对社会活动的认知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例如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的《两棵树》,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夫妻树和相思树,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其通过将树人格化,利用舞蹈表现青年男女追求纯真爱情的美好愿望[3]。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光靠肢体动作是无法打动观众的,所有的舞蹈表演都需要通过抒发某种情感,并以肢体动作去表现它,让观众感受到舞者的内心,从而产生共鸣。

二、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我国民族舞蹈的种类多样,是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

(一)丰富性。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的种类多种多样,文章主要对几种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舞蹈进行分析。1.蒙古族舞蹈:蒙古族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就过着游牧的生活,其民族文化具有勇猛、拼搏的精神,因此在舞蹈表现中多与草原狩猎和游牧生活有关。蒙古族舞蹈中有许多动作都是模仿凶猛的动物,具有雄浑、豪迈的特征,这与其自古以来对草原和勇敢的崇拜有密切的关系。2.维吾尔族舞蹈:新疆维吾尔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维吾尔族舞蹈继承了“乐舞”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吸取东方与西方舞蹈的精华,经过历史的演变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舞蹈风格。

(二)民族性。由于各民族生活地域、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各民族舞蹈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各民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了民族精神,因此在民族舞蹈表演中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舞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傣族舞蹈优美含蓄,孔雀舞中表现的温和典雅与傣族人的民族特性非常相符,凸显了民族自尊心。

(三)文化性。每个民族在历史变迁中会沉淀下其特有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会逐渐被传承下来。民族舞蹈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在舞蹈表演中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民族特征。例如蒙古族自古以游牧、狩猎为生,骑马、弯弓是其生活的一部分,在蒙古族舞蹈中也常常被使用,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三、结束语

文章首先分析了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然后讨论了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旨在推动民族舞蹈的弘扬与发展,保护我国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韩珂.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探析[J].大舞台,2012,23(9):102-103.

[2]代欢.民族之根,时代之魂――关于内蒙民族舞蹈发展的民族性及其审美个性[J].乐府新声,2015,33(2):193-196.

[3]于岩.浅谈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J].华章,2014,23(15):64-65.

第4篇

在声乐领域中,美声声乐是一种十分单独且具备显著特点的声乐形式。目前,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美声声乐艺术也开始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人们大多十分关注美声声乐的演唱技巧以及表演特点等,但关于其具备的美学特征,相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即选择从审美角度出发,分析美声声乐艺术价值。

1基于审美角度的美声声乐思考

与其他的艺术类型进行比较,美声声乐艺术拥有十分独特的审美特质。在美声的声乐审美过程中,强调了对于情感的感知和对思想的了解。美声声乐艺术的存在,不仅表现出了人类的情感,还能够蕴含文化的内涵。美声的声乐艺术是具有完整的审美构架的,涉及到情感和声音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具有综合性的审美体系。

2美声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2.1情感之美

在声乐领域,在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进行表演的时候,表演者首先需要对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进行深入的领会。进而在表演的过程中,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表演技巧,将作品所富含的感情传递给观众。在美声声乐中,丰富而充沛的情感也是其在表演过程表现出的十分鲜明的特点。而情感之美,也是美声声乐所具备的十分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美声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类型,在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但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美声演唱技巧,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作品情感展示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美声声乐作品,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需要表演者在深刻理解、用心体会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虽然不同个体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观点各不相同,但对于不同的听众而言,只要表演者可以通过借助一定的演唱技巧,来将美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便可以使听众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内涵,以及美声声乐所具备的情感特质。因此,表演者便需要用心体会美声艺术中所包含的众多的情感,在用心领悟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所学到的歌唱技巧来使表演达到情感的深处。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实现技巧与情感的双重结合,需要演唱者对美声声乐技巧与情感展示进行合理的安排。美声声乐的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到作品的情感内涵,并结合合适的表演的技巧,进而更好的将作品中的情感完全的展现出来。

2.2声音之美

在声乐艺术中,无论何种类型的声乐,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寄托载体都是声音。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利用自身美好的声音对各种声乐作品进行表演,可以很好的吸引听众们的注意力,将阻品众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于美声声乐艺术而言,同样对声音有着极高的关注,并充满了声音之美。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美声声乐对演唱者的声音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一名合格的美声表演者需要经过长期、严格、标准的演唱和表演训练,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能够凭借着肌肉的力量来表达出声音的色彩。同时,还可以在演唱过程中借助美声演唱技巧,利用充沛的气息体积华美的音色,借助声音的综合性和宽广性来,使相应的声音具备一定的音响效果,获得不同凡响的表演效果。另外,美声的声音审美特质还表现在咬文嚼字方面,在美声声乐艺术当中,还十分注重咬字技巧。从唱法角度进行分析,美声在气息上具有较为浑厚的特点。演唱中在腔体发出声音以后,需要演唱者依靠唇部的肌肉来对咬字情况进行控制。而美声的咬字来源于拉丁语系,要求其在保障连贯性的同时将咬字清晰的表达出来。例如,在利用美声声乐技巧对各种中文艺术歌曲进行演绎的时候,便需要对相应的咬字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除艺术歌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普通歌唱者难以把握这一因素之外,在技术层面,中文的咬字断句方法与适用于外文歌剧的美声唱法并不契合,因而用西洋美声的演唱技法来演绎中国艺术歌曲难度极高,即使很杰出的美声歌唱家在演唱中文歌曲之时,听众也往往难以分辨其演唱的歌词内容。因此,还需要演唱者在表演中不断探索,逐渐摸索适合自己的美声演唱方法,以更好的展现出美声声乐的声音之美。

2.3内涵之美

美声艺术当中所具有的包容性特质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美声声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拥有极高的水准,是其他的艺术无法比拟的。在歌剧当中,美声的表演就占据了很重要的表演成分,在其他的艺术当中,也会借鉴美声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具体的美声声乐表演中,还需要结合不同声乐作品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美声技法,以更好的展现出美声声乐的内涵美特征。例如,中国美声是美声唱法与中国汉语语言完善结合,能够完美演绎中国声乐作品、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灵魂和韵味的歌唱方法。因此,在对各种中国美声作品进行表演的时候,还需要演唱者在对西方传统美声经过充分学习、消化、吸收并经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美声演唱。以实现美声声乐与中国汉语语言的良好结合,符合外国观众歌剧审美习惯的美声歌唱,又能够被中国人广为接受和喜欢的美声歌唱。

3结束语

总之,美声声乐艺术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不但涉及到各种艺术理论和演唱技巧,也具备鲜明的美学特征。从审美角度进行分析,其在声音和情感以及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审美特征。在对美声声乐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的从审美角度出发,掌握其艺术本质,进而更好促进美声声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东.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01):52-55.

[2]滑静.聆听文化的声音文化审美意识形态下的中西“歌剧”唱腔音色比较研究初探[J].音乐创作,2011(03):158-160.

[3]张璨.民族审美习惯之差异对美声发声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05):6-7.

[4]胡建军.试论美声唱法对大众审美文化的引导意义[J].音乐创作,2017(07):174-175.

第5篇

关键词: 艺术价值 道德价值 美善同源 价值综合

艺术的价值构成包含哪几方面?当一个艺术作品,受到肯定并被认为是优秀的时候,我们是依据什么作出判断?是因为它具有审美的功能还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合乎道德标准的内容呢?换句话说,当我们在鉴赏、评价一个艺术品时,我们所用的是审美标准还是道德标准呢?哪一种标准更符合我们对艺术价值评判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这一问题上,一直是颇有争议的。就整个美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认为文学的艺术价值来源于其道德价值,另一种则认为艺术价值存在于其审美价值,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合理的方面,因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今天还被各执一词的理论家们所认可。但是艺术价值道德论也好,艺术价值审美论也罢,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文学的健康发展都存在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艺术的目的就在于道德教化吗?

持艺术价值源于道德价值这一观点的一派,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观点可以说是反美学的。在早期他认为“诗歌的最大罪状”是“有一种能腐蚀最优秀人物(很少有例外)的力量”[1],这对城邦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到晚年,柏拉图文艺观有了很大变化,开始肯定艺术有教育和引导城邦人民的作用,他所理解的“真正的悲剧”是“模仿了最优美最高尚的生活”的,而且“最高尚的剧本只有凭真正的法律才能达到完善”[2]。到这时,柏拉图开始有限度地承认艺术的价值了,不过他是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来肯定艺术的价值的,即艺术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狄德罗也是一个极端的道德价值论者,和柏拉图不同的是,他承认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只是他的艺术价值观充满了道德功利主义的色彩,极度重视和强调文艺改善道德、移风移俗,从而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将文艺的道德价值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认为观众在看“正派”的戏剧时,坏人的道德感会因受到教育而得以提升,当他们走出剧院时就会变得“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所以他充满自信地憧憬:“倘使一切模仿性艺术都树立起一个共同的目标,倘使有一天它们帮助法律引导我们热爱道德而憎恨罪恶,人们将会得到多大的好处!”[3]这是一幅充满自信的道德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蓝图,不管后人如何评说,它确实对以后的文学价值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康德虽然并没有直接谈论文艺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关系,但他的著名论断“美是道德的象征”却用十分抽象的语言为后来者们提供了理论资源。这一论断本身实际是在说,美的创造和欣赏是高度发展的道德水准的象征。他认为:“美使人愉快并提出人人同意的要求,在这场合人的心情同时自觉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超越着单纯对于感官印象的愉受,别的价值也按照着它的判断力的一类似的规准被评价着。”[4]这其实也就是断言对崇高和美的敏感意味着对道德观念的一种强烈感受性。虽然他在这里谈的并不是文艺作品的审美问题,但对文艺审美是同样有效的,从本质上讲这就如同狄德罗的看法,即阅读那些散发出一种伟大正直的道德光彩的作品时,可使灵魂受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

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灾难,越来越多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从道德主义理论那里来寻求理论援助,改造日渐颓败的世风,拯救日益沦丧的道德世界。罗斯金就寄希望于艺术来完善人的道德,改良社会的风气。在他看来,优秀的艺术有“完善人的伦理形态”[5]的功能。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认为道德观念和艺术观念是一对近亲,好的文艺作品光芒永存,可以“激发我们追求至善的愿望”[6],所以他也十分强调艺术的道德教化这一社会功能。托尔斯泰在艺术道德价值认同上带有强烈的阶级情感,他反对文艺作为娱乐工具只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认为艺术是对感情的有意传达,只有当它传达的感情被认为是善的并和人生目的相一致时才值得提倡和肯定,因为“艺术所传达的感情价值是根据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而加以评定的,是根据人们从中看到的生活中的善恶而加以评定的”[7]。

这些观点听来都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在艺术的价值构成中,道德价值确实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鲍桑葵认为这种用道德和实用标准来评判艺术的做法,是由于“美的世界同作为实际行动的手段和目的的对象还没有截然分开的”,所以用评价实际行动和目的的对象的方法来评价美也就是势所必然的了。[8]鲍氏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艺术道德价值论者看来,道德的善是人生的主要目的,美只是一条通往善的家园的路而已。一旦对善的追求成为艺术的终极目的所在,那么美在善的面前也就失去了美之为美的必然价值。这样一来,艺术就仅仅成了一个用来装载、运输那些道德教条的工具。但整个美学发展史分明告诉我们,美之于人类,远不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道德慰藉,在本质上讲,“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9],抛开审美价值而突出道德价值谈艺术是根本不完全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艺术价值构成中可以没有道德价值吗?

艺术存在的目的确实不是充当宣传道德教条的工具。但是,直到十八世纪末“浪漫主义”复兴后,才开始有人对“艺术的实质在于其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理论假设提出质疑。雪莱认为诗歌并不直接促进道德的善的产生,只有通过想象才可以增进道德的善。他曾在《诗辩》中说:“实现道德善的伟大手段就是想象,诗通过作用于想象这一原因而有助于善这一效果。……因此,一个诗人如果把他的那些通常只产生于自己的时空条件的观念,体现到与自己的时空条件无关的诗的创作中去,那是不对的。由于承担了这种解释效果善的低级任务――他最终还很可能解释的并不完满――他便会丧失参与产生善的原因即想象的光荣。”[10]雪莱反对将诗当作直接的道德工具来使用,但他实际上却并没有像后来的反道德论者那样,完全摒弃传统的文艺道德观的影响,仍然比较隐蔽地留下了一条艺术道德功能论的尾巴――艺术间接地促进善的产生。

彻底具有反叛性的任务要到唯美主义的产生才真正完成。

唯美主义者们都十分厌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中根本没有美,相反到处都充斥着虚伪、狡诈、贪婪和罪恶,人们要想寻找美,只有远离现实到艺术品中。所以他们把美看成了是和社会相脱离的现象,美无关于道德,只存在于艺术形式中,只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有关。王尔德就竭力推崇张扬“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理论,认为通过感觉来获得美的享受是生活的最高目的,艺术在他看来因而也就具有了高于一切的地位。他认为:“艺术除了表现自己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和思想有独立的生命一样,而且完全按照艺术自己的种种路线向前发展。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艺术不一定是现实的;在一个信仰的时代,艺术不一定是精神的。”[11]既然艺术只表现自己而和别的东西无关,那么也就和道德内容无关了。唯美主义者的这种艺术价值与道德价值无关论的立场是和传统立场完全对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艺术存在的另一个目的。

进入20世纪,在现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美学理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这种转型可以说是非常之彻底的,因为美学的根基已不再是曾经给了人类无限自信的理性,而开始转向了非理性。被称为“20世纪西方第一位重要美学家”的克罗齐,在对“艺术即直觉”这一理论进行充分界定后认为,艺术的独立性是不言而喻的,“艺术就其为艺术而言,是离效用、道德以及一切实践的价值而独立的,如果没有这种独立性,艺术的内在价值就无从说起”[12]。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唯美主义者的口号――“为艺术而艺术”的回归和肯定。艺术不是功利活动,艺术也不追求功利目的,因此艺术也就不含有道德内容和道德说教功能。克罗齐不但不承认艺术具有道德价值,反而悲观地认为,艺术根本无力把读者引向道德的善,使人避恶趋善。持这种艺术道德功能怀疑论的人并不在少数,安妮・谢泼德就十分怀疑艺术能改善人的道德品质,她认为:“艺术作品在审美方面出类拔萃,并不能保证它会产生好的道德效果。”并以德国为例,指出这个国家有出类拔萃的艺术、音乐及文学,但这并没有使该国在20世纪30至40年代避免全国性的集体道德堕落。所以最后她得出结论:具有好的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就能够改善其观众的道德品质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13]。

反道德价值的理论几乎都认为,美与善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审美需要是人类最高的精神享受,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道德具有实用功利目的,和艺术的内容密切相关,因而真正的美只存在于形式之中,关注艺术内容对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无任何帮助。艺术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满足人的道德需求,它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丰富人类的审美经验,锻炼人类的想象力和智力,无论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都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这些精神性的享受。但问题就在于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在受众对艺术的形式进行审美时,能否保证不道德的内容不会影响人们,败坏他们的审美趣味呢?

三、对我们而言艺术的价值何在?

撇开西方美学传统,单就中国美学史来看,美与善也是不可分割的。据臧克和从字源学角度分析,“美”与“善”两字是同源的,而且“善”与“德”两字又是同义的。因此他认为:“我国古代一切文艺形式,具有明显的、程度不同的实用功能的特质;我国先秦时期关于艺术的品评,往往既是人生功利的,又是观照欣赏的,既有道德层面,又有审美层面。后来相沿的‘文道’之辩,仍然无一不是突出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直至今日,我们这个民族也是比较注重文艺的道德价值、社会效果。”[14]由此可见,艺术的价值既不单纯地体现于道德层面,又并非只体现于审美层面,而是存在于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构成中。这两种价值构成成分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道德价值为保障的一种有机并存的艺术价值综合构成体系。

审美活动从根本上看是为了满足人类要求完整而全面地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才产生的,它的目的是构筑起人类的精神家园,使人深刻地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但是,审美价值虽然可以满足人的审美欲求,但作为提高人的生存境界的途径,审美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它并不能保证不道德的内容对美的破坏。清人叶燮《原诗・外篇》中有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又如波澜之义,风与水相遭成文而见者也。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然必水之质,空虚明净,坎止流行,而后波澜生焉,方美观耳。若莱之涿者,溷厕之沟渎,遇风而动,其波澜亦犹是也;但扬其秽,曾是云美乎?然则,波澜非能自美也,有江湖池沼之水以为之地,而后波澜为美也。”[15]可见只有以美的形式为基础、善的内容为保障的艺术价值体系才是完善的,就人类现实生存中对艺术的需求事实来看,审美欲望的满足固然是十分强烈的,但人的存在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是一种作为肉体欲望的存在,而是在肉体的存在之外另有目的,另求意义。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的,这诗意不只是审美的,它还包括“我存在的意义”和“我存在的目的”等内容。审美价值如果没有道德价值的保证,就会走向美的反面,我们在艺术发展史上可以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这些艺术的审美价值最终都由于其道德价值的缺席而丧失了。这样的问题就是那些曾坚持艺术审美价值高于一切的理论家们也是无法回避的。克罗齐的理论就显出了对待艺术道德价值的巨大矛盾,他虽然否定了艺术具有道德责任,但他却无法否认艺术家具有道德责任,他承认:“在任何情形下,艺术独立那一个最高的原则,那一个美学的基础,总不能援引来为虎作伥。一个艺术家在外射他的思想时,如果像不道德的投机者,逢迎读者的不健康的趣味,或是像小贩子在公共场所出画像,都不能援引这最高原则来洗涮罪状,维护自由。”[16]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艺术价值论中,道德价值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容轻视或者无视。

艺术的作用就在于它能照亮人类的精神家园,它应当关注人类的命运,重视人的生存价值,抵制物欲横流的精神堕落。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美的艺术也就是道德的艺术,道德的艺术也才是美的艺术,没有道德价值保障的艺术就会显得很苍白,躲进象牙塔中成为一种无用的玩偶,甚至于走向颓废;而没有审美价值作基础的艺术就会变得很乏味,由于其功利目的太强而最终沦为道德(甚至是政治性道德)的工具。近些年来中国的文艺也正是由于忽视了对道德价值的肯定,才出现了艺术精神的疲软,虽有不少艺术家标榜着无功利或超功利的艺术,但实际上他们的作品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功利,反倒陷入了消极功利主义的泥淖,他们没有把艺术当作提高人的生存境界的工具,借此来呼唤人对自身价值和命运的关注,而是将其变成了换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所以钱中文先生提出了“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并呼吁:“当今的文学艺术,要高扬人文精神。要使人所以为人的羞耻感、同情与怜悯、血性与良知、诚实与公正,不光成为伦理学讨论的课题,同时也应成为文学艺术严重关注的方面。以审美的方式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拯救人的灵魂,这也许是那些有着宽阔胸怀的艺术家忧虑的焦点与立足点。”[17]这一呼吁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18]一文就是对此的一种回应,十分值得创作界和理论界深思。

“善”中包含着多层含义,但对于艺术来讲,善的实现主要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人类求善的目的是人的本体的现实的生成和丰富,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这在本质目的上是和审美目的相统一的,道德本身也具有审美的意义。屈原在《离骚》中所谈到的种种德行,从伦理的角度看是“善”,而从审美的角度看却是“美”,二者合在一起就是“美德”,它不仅是一种生存境界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审美的对象。对道德的认识和鉴赏也可以唤起人们一种美感享受。2002年3月16日,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文学》编辑部联合举行的朱文颖长篇作品研讨会上,王安忆、蔡翔、张新颖等一批与会的作家和批评家就对时下一些年轻作家作品所表现出的充满自恋、自虐的东西而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拷问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呼吁:“现在的文学作品不应该仅仅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我们更需要的是发掘出人性中更美好、更光辉的一面。”[19]提倡文学道德价值,主张作家在道德约束下进行创作,塑造美好灵魂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强调文学道德价值时要注意保持文学独立的艺术品格,只能在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来强调艺术的道德价值,绝对不能使艺术沦为政治和道德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405.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13.

[3]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38.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201.

[5]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651.

[6]董衡巽.美国十九世纪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47.

[7]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四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77.

[8]鲍桑葵.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1985:27.

[9]蒋孔阳.美学新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60.

[10]埃德加・卡里特.走向表现主义的美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4.

[11]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214.

[1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126.

[13]安妮・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210-211.

[14]臧克和.汉语文字与审美心理[M].学林出版社,1990:39.

[15]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6]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127-128.

[17]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审美价值

一、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概述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最新兴的行业,因此其创作人员来自于许多相关专业,例如计算机软件、美术、工程设计、影视、广告等等。正因为如此,各个行业人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重点,或欣赏计算机精确的描绘,或把逻辑性放在首位,或从秩序性入手,或从艺术感觉开始,或注重画面本身的华丽、色彩的饱和与丰富,这些都是各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不同专业人士制作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把握的关键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于是迥异的风格和效果的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使数字化视觉艺术呈现群星璀璨的特色,这是其它既有的艺术门类所不及的,也是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有着自身所特有的语言特征。从艺术本体特性来看,数字化艺术创作对传统影视艺术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原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重新进行了解构和延伸。在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造型与展示能力得以大大拓展和丰富,它承续着传统艺术对空间的占有,吸纳影像艺术中运动和声音两个构成要素,在表现力上增加了听觉感知与时间流动两个新型审美维度。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满足了后现代艺术中追求视觉的文化企图和社会语境。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的基于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有其特定的空间、艺术追求和风格,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它有自己特有的节律,是造型、情节、场景、境语、声响等各种因素的重复、间隔、交替、渐变等手法整合统一的应用。

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初探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也日益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的分析,有助于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间离效果与人性化价值

间离效果几乎是所有艺术样式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而且极具有审美的意义。简单地说,它是与现实中人们的视感官所感受到的“真实”状态的差异而产生的有“距离”的美感。而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也一直在强调艺术创作与“现实”情形之间的间离效果。比如幻想化的造型,随心所欲的动作表现等等。无论是漫画风格或写实风格的动画,都对取自于自然(现实)或产生于幻想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归纳的主观创造,使其成为艺术家心灵的“意象”。它强调的是与观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以此来满足观众“轻松有趣”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这一艺术样式的间离效果的与众不同之处还还体现在它独特的制作技巧与创作过程。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不同创作者的情感与心理轨迹,同时也显现出数字化影像设计创作的最具人性化价值的一面。设计师在描绘与设计每一个形象与动作之时,注入越多的主观意图,其结果必然会更大地拉开与客观现实的距离,而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便由此而生。而经设计师之手创作的一幅幅作品给观众提供了最直接的人性化与情感化的图形信息。这无疑是构成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文精神的宣扬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用一定的艺术符号来反映客观事物,加上设计师个人的的审美取向和感彩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因此,这些创作作品中,凭借影像与生活的直接展开照面,来传达真实的人文信息。它们体现着高度的人文精神。

(三)高度的科技型、自主性和创造性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关涉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尤甚。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一项高科技运作,具有强烈的高科技性。同时,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又对传统影视艺术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原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重新进行了解构和延伸。无论是色彩、影调、还是用光、造型都可以通过后期对其进行主观调整,设计创作作品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而数字化影像所带来的创造性,是众所周知、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电影院里的火爆电影、电视机中的新潮动漫还是各类电视节目的栏目包装,都无不显示出了数字影像艺术创作的高度的创造性。

(四)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梦与真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再造。有人说过数字化影像是生活之外的生活,是让生活成为虚幻、成为梦境、成为奇观的手段之一。因此,运用数字化制作技术创作的模拟现实的动画作品,是一种以幻想的造型,真实的视觉效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纠缠在“梦与真”的数字化影像促使了大众对于影像奇观的不懈爱好和追求,也反映出现代人对虚拟现实的渴望。

三、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思考

数字化影像作为一种获取生活世界图像的技艺性活动,它所提供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语言、文字和图案表述的新型文化传达方式。但是它所体现的是基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上的艺术创作形式,因而数字化影像作品正是为这种描述现实与虚幻的视觉精度高的图像文本。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的分析与探讨,对影像的创作与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有助于影像数字化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对数字化影像的审美价值分析,为我们继续挖掘数字化影像图像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

结论

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艺术形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影像的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简述,初探了其重要的审美价值。在具体创作中,设计师应注意数字化影响创作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素养和业务水平,使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可以健康有序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洁,姚令华.数字化影像的现象学思考[J]. 科教论坛,2008

第7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价值取向;合奏艺术

中图分类号:J632.6文献标识码:A

审美价值取向是审美教育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指导着美的探索方向,体现着美的本质,并以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自身塑造,并最终推动整个社会趋于完美、和谐的发展。作为审美教育中的合奏艺术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活动。但由于在当今的审美教育工作中,大多滞留在教学方法论等应用理论和教育生理、心理等实证理论层面,因而审美价值取向较容易被忽视或有时也被淡化,给审美教育实践创新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甚至盲目性。特别是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变化的时候,审美价值取向就难免把握不定,甚至迷失方向,有时还出现假恶丑迷惑真善美的种种不谐和现象。

本文从合奏艺术的角度考察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合奏实践提高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评价能力和鉴别技能,从而促进学生键康、和谐发展。

一、合奏审美价值取向的价值

从哲学角度来看,“价值”表达的是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客体的价值对象性与主体的需要相符合并产生效应的需要,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就表现为正向价值,反之就表现为反向价值。

审美价值含有一般价值的属性,但作为美学领域的价值关系,它又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宽泛性,并具有一般价值领域所不具有的独特性。

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参见斯托洛维奇著《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这也是因为从人本的角度看,价值追求都是人的本质所独有的重要特征,也是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如果没有了价值追求,其精神品格的提升和拓展都将成为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审美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对客体审美活动中对客体价值的选择。主体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不断实践其活动目标,并将其活动经验内化为价值系统的过程,而且审美价值观一旦有意或无意地被内化,也就完成了对客体价值的选择,成为指导主体行为的动力所在。

由于审美价值属于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因此作为审美实践载体之一的合奏艺术,就应使参与者建立适当的价值系统,促使其精神格局的提升,这必然会遇到“向什么方向提升”这一方向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研究的选择性本身就体现着审美价值的取向性。

的审美实践功能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其中审美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它对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解与评价等具有决定作用。审美的价值取向也决定着审美教育的社会性、阶层性、民族性等文化属性,这是因为审美价值取向是通过长期审美实践逐渐形成的,因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文化修养、成长经历、思想水平、兴趣爱好等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同一阶层、同一民族,审美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参见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任何个体对世界审美关系的建立,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表面上个体的审美关系,实际上是通过审美价值取向的选择不知不觉的把人带入广阔的社会关系中。可见,审美价值取向反映的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特征的审美关系,审美价值取向的选择,实际上也是把审美价值融入于社会的道德关系、政治关系和其它所有相关的社会关系之中。

教育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各育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键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这一段阐释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点,指出了我国学校教育方向,回答了审美教育“向什么方向提升”这一问题。显然,审美价值取向符合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

在审美教育中我们选择合奏这种艺术形式,是因为合奏审美价值是以合奏器乐美感为基础,以人的情感力量为体现,以社会生活为内容而综合表现的。合奏的训练、创作、表演、欣赏等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审美社会效应,实际上也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宏观体现。

在合奏审美价值中还蕴涵着社会学与道德价值。在合奏中必须培养演奏者不仅要感知自己声部的鲜明个性,还要体会与其他声部的复杂关系;必须建立起纵横交织立体感应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当今的社会是强调个性化发展的,但这必须与社会取得协调,才能促使个人与社会协同发展,合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合奏不仅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奏这一实践手段提高审美价值取向的构建水平、评价能力和鉴别技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追求美,用美净化心灵、鉴别美丑,培养高尚志趣、完善品格、启迪智慧、振奋精神,从而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所指出的关于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这正是审美价值取向的价值所在。

二、合奏审美能力培养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前面说过审美价值属于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所以审美价值体系中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只有在一定的音乐行为方式(如参与方式、接受方式)中才能培养和建立起来。

合奏是一门追求高度统一谐和的多声器乐艺术,在合奏能力的培养中,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要求,主要有统一的发音方法、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清晰的线条,协调而均衡的音响及丰富的音色变化等,合奏艺术博大精深,合奏审美的情态、形态、意态、风格极为丰富,它不仅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场所,同时也是培养人的场所。因此,合奏训练是系统的育人工程,合奏指挥者应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取向”的导向工作,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价值选择。

就以合奏的技术能力“发音方法”为例,我们知道,合奏的“发音方法”是合奏能力训练的基础。在合奏训练中,一般是以“点线真声”进行训练的,“点线真声”从技术上说,就是点与线有机结合真声演奏,他要求一定的力量支撑,使声音圆润丰满、讲究器乐的音色、音量、音域、共鸣的完美与扩展。“点线真声”从审美价值形态看,它追求的是器乐的本质力量的情感表现,在合奏发音上,选择这一奏法是因为它符合合奏本质――和谐。但如今社会上有一些现象,用商业化手段进行包装,缺乏乐器最本质力量的演奏,经媒体宣传形成某些导向时,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观。通常学生并不一定清楚那些震耳欲聋的声音,并不是真实的乐声,而是借助了现代科技成果――音响设备“做出来”的声音,在发音上多数是“噪”音和“刺”声。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出来”的声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以为这就是美的声音,甚至一窝蜂地去效仿,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将原本好的音质被破坏,剩下的仅是“噪”音和“刺”声,而“噪”音和“刺”声是无法进行合奏发音技术支持的,它也无法表现乐声的雄伟与细腻,无法表现音乐美的细节和层次,可见“噪”音和“刺”声不仅仅是声音的问题,更涉及到何种声音在什么形式下应用,是吸取还是谨用,实际上也反映着审美价值取向的问题。所以,在合奏训练中指导教师要结合作品,给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合奏实践中,学生一旦建立起了这种音质价值观并使它然为稳定的审美价值体系,他们就会自动把握住非本质乐音的一些反审美的东西。

可见,合奏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也蕴含着审美价值取向的问题,合奏审美能力培养也是在“审美价值取向”的导向下进行的,合奏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及建立的过程。

三、合奏审美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审美体验,是在合奏行为参与中进行的,其中审美价值取向也引导着审美体验,因为在合奏审美的体验中,参与者除了获得感情上的愉悦之外,在精神上还要得到某种理性的启迪。

1、体验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的行为过程大致可划分为选材、准备、排练和演出四个阶段。在选材和准备上合奏参与者感受的是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是选择内涵丰富、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还是选择内涵平庸欠审美价值的作品;是从合奏历史的源头选择作品,还是选择当今世俗的作品,这无不受合奏指导者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

合奏指导者的审美选择,将直接影响合奏参与者的审美追求与体验,格调高雅、情趣高尚、富有韵味的作品将提高合奏参与者的审美趣味与能力;反之,则会使合奏参与者处在低层次的审美麻木中。可以说,审美价值取向在合奏过程的一开始就起作用了。假如我们选择演奏一首距今已久远的《月儿高》,就体现着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清丽、温婉、优雅、素洁。《月儿高》是以描绘月下江山城郭为主要内容,从夜月初升至夜深月移,时而微风拂拂,清月吐辉;时而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是一首典型的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音乐作品,给人一种宁静、超脱、温馨、和谐的审美境界。演奏这样一首具有深厚意蕴的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在历史、文化乃至深邃的人生哲理中去感悟美,激起学生对审美价值的向往,同时,对合奏艺术在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魅力方面有所体验。所以说,合奏指导者的审美观、审美价值取向将直接对合奏参与者的审美体验产生影响。

2、体验作曲家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的排练直至最后的演出,可以说是体验作曲家审美价值取向的再现和展开,作曲家的作品是作曲家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符号化形式。作为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取向符号化形式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保留传世至今,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创作时的时代精神和作曲家的审美情感与审美价值取向,还在于音乐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与审美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属于今人的审美需求及审美价值取向。

譬如说经久不衰的旷世之作《黄河》是冼星海在1939年中国人民抗战最危难的时刻创作的,这部作品在当时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其深刻内涵与坚强意志,无不与冼星海的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有关。作品所体现的雄伟、壮阔、崇高及反映主体精神美的艺术,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命状态与理想追求。

这部传世之作今天我们还在演奏,是因为它表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博大、沉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又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不断继承和发扬的。每一个中国人在感悟这部作品时,作曲家的情感、精神无不是在通过作品与作曲家同呼吸共命运,无不是在体验作曲家的崇高精神和审美追求,也无不是在体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伟大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伟大精神。

3、体验合奏审美价值取向传播

合奏训练、演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而传播必须带有传播者的审美理想、审美价值判断。合奏的表演者,一方面把经过选择了的和体验过的合奏作品呈现给听众,使听众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使听众体验到他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审美价值取向传播十分深远,影响面也十分广泛。当更多的格调清新、高雅、内涵深远的作品成为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主流审美对象时,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的和谐程度就会提高。反之就会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