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34:18
序论:在您撰写古代建筑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肾结石常令患者痛苦不堪。《泌尿学学报》刊登一项研究发现,柠檬酸盐不但能绑定尿液中的钙,防止钙沉积形成结石,还能防止更多结石的形成。柠檬酸盐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获取,但在柠檬中含量格外丰富。对药物不耐受的患者来说,饮用柠檬汁最好。
《泌尿学学报》刊登另一项研究建议,每天取适量柠檬汁,以2:1的比例用柠檬汁兑水饮用,效果良好。柠檬汁稀释后味道更好,尿液量也会大大增加。务必牢记:尿液越浓,肾结石危险越大。
稍胖的老人寿命更长
许多老年人都深受三高问题的困扰,尤其是那些肥胖的老年人,因此,人们觉得老年人还是瘦点比胖点好,就像那句俗语说的:“千金难买老来瘦”。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胖点要比瘦点好,甚至稍胖的老人寿命更长。
研究发现,只有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5%~40%时,才容易导致疾病发生,体重稍微超过正常值其实更有益于健康长寿。因为胖人的皮下脂肪层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瘦人强,更经得起疾病的“折磨”。而瘦人抵抗力相对较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对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传染病,都比胖人的发病率高,而且预后差。研究还发现,60~70岁的老年人肌肉开始出现萎缩,男子每10年萎缩4%,而妇女则可能达到6%。女性如果从50岁时体重显著减轻的话,更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关节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体瘦者内脏下垂的发病率很高,最明显的是胃下垂。
睡眠时间和次数可能由基因决定
研究发现,人们睡眠持续时间或者次数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保证睡眠有两个很重要因素: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大约有1%~2%的人表示,他们从小就很嗜睡,几乎每晚至少都要睡足10个小时。这样的“嗜睡者”其实是正常的,他们每天都需要足够长的睡觉时间才能让身体机能正常运行。相比其他人,他们如果睡眠不够,免疫机能更容易受损。
专家总结喝酒伤身时刻表
饮酒过量有害健康。英国《每日邮报》最新载文,刊出了多位专家总结出的不同时间点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晚上8点:饮酒后最易兴奋。一杯酒下肚就会提高多巴胺、血清素等4种可以使大脑产生欣的化学物质水平。
晚上10点:酒后口无遮拦。饮酒两小时后,自信心会倍增,但判断力更差。
晚上11点:最不适宜喝威士忌。
午夜12点:女性醉酒更快。女性脂肪多,水分少,加之女性体内处理酒精的肝脏酶水平低,因而更容易醉酒。
凌晨2点:酒后大吃烧烤很危险。酒后烧烤吃得多,容易诱发呕吐,甚至胃出血。
凌晨4点:影响睡眠。过量饮酒使人很难进入深睡阶段,起夜次数多,醒来仍觉疲倦。
上午7点:酒后脱水导致头痛。即使半夜之后没再喝酒,血液酒精水平和脱水也可能导致头痛等宿醉症状。
上午9点:油炸食物加重宿醉症状。酒后没睡好会导致醒来时血糖偏低,想吃油炸食物。但这又会刺激胃酸过度分泌,导致胃部不适。
上午11点:感觉最难受。由于肝脏、肾脏等器官都忙于处理酒精,11点是宿醉最难受的时候,更容易抑郁、焦虑和易怒,体温增加、心跳加快且血压升高。
下午1点:身体开始恢复。此时,宿醉影响减退,身体开始恢复,但仍会感觉没睡好或胃部不适。
头发可记录情绪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头发中包含一种反映压力大小的激素皮质醇,这种皮质醇的信息可以在头发中保留至少6个月。因此,头发可以告诉你,过去半年多你过得轻松还是紧张,经受了多少压力。
即便头发脱离了身体,这种信息依然会被保留。从不同时间段生长出的头发,可以反映出那个时间点你的身体经历过什么样的变化,如受精神打击、毒物侵袭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一直留着头发不剪,过去就一直如影随形。如果说头发是过往压力、情绪的鲜活记录,那么,通过剪去长发来剪断牵挂,还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科学家找到“老年痴呆症抗体”
新近出版的《美国科学院学报》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宣称,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并造出了一种“老年痴呆症抗体”。这种“老年痴呆症抗体”可以中和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的有害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科学家表示,这项新研究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帕金森症等复杂疾病的病理,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出可治疗多种疾病抗体的新药物。
蘑菇炒蛋有助预防胰腺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富含微量元素硒和镍的饮食,比如蘑菇炒蛋,有助于预防胰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高水平的硒、镍可以降低胰腺癌风险。富含镍的食物包括芦笋、蘑菇、梨、豆类和茶;富含硒的食品包括巴西坚果、葵花子、鸡蛋和多脂鱼类如金枪鱼和沙丁鱼。而高浓度的铅、砷和镉可促进患病几率,烟草中就含有镉。数据显示,吸烟者占胰腺癌患者的三分之一。专家推荐,鸡蛋富含硒,而蘑菇中富含镍,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蘑菇煎蛋卷,或者蘑菇炒蛋可起到预防胰腺癌的作用。不同种类的蘑菇都有此作用。
睡眠不连贯损害长期记忆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只是睡眠时间充足,但睡眠时常中断,有可能会损害长期记忆。
研究者运用光遗传学技术,改变小鼠的特定脑细胞。当小鼠入睡后,研究人员向它们的大脑发射光脉冲,打断小鼠的睡眠但不影响其总体睡眠时间。在如此持续干扰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将小鼠一只只单独放入实验箱,每个箱内放有两件物品,其中一件是小鼠早已熟识的旧物,另一件是小鼠此前没见过的东西。如果小鼠能连贯睡眠,那么它观察新物件的时间比旧物长。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不连贯睡眠的小鼠对新旧物品的观察时间和兴趣相同,这说明小鼠的长期记忆受到影响。研究者由此认为,无论睡眠总时长或深度如何,一段最低限度的连贯睡眠对强化记忆至关重要。
吸烟者多吃梨能降低患癌风险
关键词:古代建筑、寺庙、楼阁、《营造法式》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09)02-0146-05
陈明达先生(1914~1997年)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继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先贤之后,我国第二代建筑史学家中之佼佼者,在其漫长的治学生涯中,尤以《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等有重大理论突破的专著享誉学坛。最近,陈先生的一部遗著《蓟县独乐寺》经后人整理,终于在他辞世10周年之际出版面世了。细读此书,笔者认为、它不仅仅是陈明达先生有关我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更堪称是我国建筑历史研究领域中建筑经典作品个案研究的范例,对今后加强文物保护力度、继承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都有着很深远的意义。
现就笔者的点滴体会,记述如下。
《蓟县独乐寺》一书取得的主要成就
通读《蓟县独乐寺》全书,笔者认为陈明达先生在《蓟县独乐寺》一书中,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成果
1 群体建筑设计法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建筑的重大特色之一在于院落空间的丰富多彩,院落是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而院落空间,是由一幢幢等级不同、形象不一的各单体建筑,按照一定空间场景、礼制要求、造型需要、规模大小等,组合而成的建筑群。
因此,我国古代建筑群是按照什么思想组织的呢?其具体设计方法如何?在现存的两部建筑学文法――《营造法式》、《工程做法》之中,有否记载?
确实,在宋《营造法式》相对完备的体例中,欠缺此方面内容。《工程做法》直接记载27种不同单体房屋范例,定为23例大式,4例小式,“重视工程的等第制度,又必须掌握经费开支”,但《工程做法》全书也没有建筑群体设计的有关内容。
那么,我国古代建筑群体设计有没有规律可循?与《营造法式》的关系如何?在《应县木塔》一书中,陈明达先生已深入探究过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 认为各单体布局充分考虑各自的高度、体量与视角范围的关系,特别保证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正前方有足够的视距、空间,以观瞻全貌。
陈先生认为:“目前所掌握的实例中,(宋辽金时期建筑群中,笔者加注)只有大同善化寺、正定隆兴寺、应县佛寺3处尚存原组群形式。独乐寺是现存辽代建筑中最早的范例。它仅有一阁一门,尚谈不上组群,但这一阁一门的距离,仍不失为研究组群的一项有用的资料:自阁前檐柱中至山门后檐柱中27.40m,以阁的材等计为1612份,合107.5材;阁的总进深为55材,即阁、门的距离为阁总进深的1.95倍。当时我们对组群的布局制度的认识几乎是空白,仅于《营造法原》中以歌诀的形式,记有天井比例是房屋进深的倍数,正厅前的天井是进深的两倍,神殿前的天井是殿进深的三倍等等。”
诚如整理者所言,陈先生的研究思路是,材份制应当一样适用于建筑组群布置。据此,《蓟县独乐寺》“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几乎展示了古代建筑师设计一个建筑组群的全部过程”。
可见,陈明达先生的研究视线早就从单体木构落实到建筑组群,以进一步探求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为建立内核完备的我国古代建筑科学体系而努力。
2 方格网式构图法
我们已经讨论过,陈明达先生的《应县木塔》一书,是对单体木构建筑最深入、全面论述的开山之作。然应县木塔书中尚没有将实测数据,依据当时的尺度,换算成材份数来进行探讨,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局限。当然,这些缺憾在陈先生后续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已得到纠正。
而在《蓟县独乐寺》一书中,陈先生除了将全部实测数据转换成材份以外,亦列表讨论。不仅如此,在分析各单体建筑的设计规律时,在数据材份的基础上,结合,运用方格网式构图法,深入探究其平、立、剖面图之间的内在关系。
可见,陈先生已充分认识到:“用方格网分析建筑的构图,并推测它可能就是当时的设计方法,也是一个新的收获”。这一方法,被陈明达先生运用到整个观音阁的平,立、剖面图中,取得众多令人信服的成果。
此后,陈明达先生又将这一本土化的研究方法,推进到其它重要古建实例的研究中,如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等,开辟了我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新思路,得到广泛推许,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认识与利用。
3 楼阁不同材等使用法
以往的研究多认为一座木构古建筑中,采用同一种材等。例如,早期对观音阎的研究论著,包括陈先生自己的名著《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也是如此。
这一错误认识由来已久。陈先生深刻剖析道:“独乐寺是当时开始实测的第一处辽宋建筑物,那时所熟悉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对早期实例缺乏具体的认识;《法式净的研究也刚刚开始 对材份的概念还不明确。因此,测量是按照对明清建筑的理解进行的,即以料口为度量的标准,并且认为同一座房屋的料口必定是一致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缺点和疏忽之处。加以观音阁本身的现实条件最便于测量平坐,在下檐屋面上,在平坐暗层内,无需脚手架即可仔细测量各个部位。以致用材的资料都来自平坐,没有注意到上屋,下屋用材都大于平坐。直到次年为了要制造模型,需补充一些详细数据,再去补测时,仍未发现这一错误。所以,我们制造的第一个古代建筑模型――独乐寺观音阁的材份数是不正确的,同时,也还不知道柱子有生起。”
此后对材份制虽有了较深的认识但仍然认为每座房屋所用的枋断面都恰好是一材,在实测时虽然常常发现拱枋的大小有出入,却一概归之于施工的误差和木材年久涨缩所致。所以一般总是满足于测量若干个数据,取用其平均数为标准,而仍末进行深入的观察。
陈明达先生依据多年来积累的多方面实测数据,认识到观音阁上屋、下屋用材都大于平坐,并非统一,而是有4种大小不同的材,是量材施用的结果。陈先生又进一步论述此4种材之中,应当有一个标准材,以利于施工。经过实测数据与材,份的多次比照,得到证明。
这就提示我们,一幢古代建筑的用材,尤其是楼阁建筑,其用材并非一个,而是依据建筑各使用部位所需,备料、用料情况等,首先选择用料,数量较多一个作为标准材,其余视使用部位的不同而作调整,是综合确定的结果。
4 木构楼阁建筑结构,构造法
楼阁是古代建筑重要类型之一,
体现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魅力与奇巧,是木构建筑技艺的高度结晶。
诚如有学者所论:“楼阁的架构应代表了当时,或者进一步说体现了它们所在的历史时期最高的建筑技术水平。”因此 研究楼阁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独乐寺观音阁作为现存唐辽时期规模最大的楼阁建筑,其研究价值自不待言。
全书除对殿堂结构,柱额及屋盖层构造,铺作层等木构楼阁建筑结构、构造有着系统的分析外,贯穿其中的思想火花颇多,本文试摘取一二,以窥一斑。
(1)从空间的角度认识《营造法式》的地盘分槽
以往对《营造法式》的地盘分槽理解,是依据建筑平面而定,地盘图就是平面图,在本书中,陈明达先生结合横架、纵架和铺作层来分析“金箱底槽”、“分心底槽”,即从整体空间构架的角度来认识《营造法式》的地盘分槽,使我们对于单层及楼阁建筑架构的认识,有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2)楼阁建筑平面图的表达
楼阁建筑平面图不同于单层屋,由于采用叉柱造及侧脚,上下柱并不在一通长的垂直线上,陈明达先生的观音阁平面分析图(见《蓟县独乐寺》第16页插图12),把上下柱平面位置都画出,使我们对于上下柱的变化一目了然。这一开创式的表达方式,为楼阁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图示语言。
(3)阁道与楼阁、殿堂结构
结合观音阁本身的研究,对早期的阁道、飞阉等得到新成果,使得我们对隋唐以前的木构建筑形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陈先生从构造的角度,提出“殿堂分槽结构形式必定是由阁道构造发展成的”,确实发前人之所未见。
此外,缠柱造是《营造法式》记载的一种楼阁架构方式。由于存在着相当多的疑问,以及“实例无存”,一直以来研究者日众。陈先生认为:“在现存实例中,观音阁和应县木塔各层平坐外檐柱,均向内收进20份左右,应即为缠柱造”,是对缠柱造研究的新探索之一。
5 楼阁建筑平、立,剖面设计法
在《应县木塔》一书中,陈明达先生已经对其平、立、剖面之间的设计关系,进行过探究。陈明达先生认为对应县木塔的相关规律性认识,如楼阁层高,为《营造法式》中所缺,仅在《应县木塔》分析中略知,且孤例不足为据,希望在观音阁中能取得佐证。
陈明达先生通过对观音阁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例如
对平面而言:平面总长宽比均近于在EMBED Equation DSMT4:1或3:2,是当时五间八椽殿堂设计的常用比例,是按实用需要和结构可能而拟定的。对楼阁而言,当时设计工作是由下屋柱头平面开始。二层平坐不仅为观瞻,扫除、整修等提供方便,更是内槽筒状空间中部的装饰 丰富筒状空间形象:其六边形平面又增加趣味,提高了艺术效果。建筑平面近于2:1的比例,多用四阿屋盖。尤其是平面设计,以材数为单位较使用份数简明,易于判断,这是“以材为祖”的又一重要意义。
立面与剖面:将全部实测数字折成材,以材为单位,先估计大木作骨架的轮廓,画出方格,然后再做具体细致设计,并适当允许增减。它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的特点可能是古代建筑设计的普遍方式,殿堂水平分层结构体系,铺作层的提出等,全书还原到平,立,剖面设计的层面,来深入探究古代建筑与建筑群,实属创见。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新突破
当然,陈明达先生《蓟县独乐寺》一书能够取得诸多研究成就,有些也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的深入发展。譬如:
1 梁思成与《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
1932年粱思成先生率先对蓟县观音阁与山门进行科学研究。梁先生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艺术之鉴赏,就造型美术言,尤须重‘见’。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实地考察不久,粱先生即完成并发表名篇《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首先,深入探究了独乐寺的历史沿革;其次,在考察、测绘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观音阁,山门之建筑技艺特色,梁先生敏锐地指出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的巨大价值,“皆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去今(民国二十一年)已九百四十八年,盖我国木建筑中已发现之最古者。以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尤其对观音阁之结构,梁先生认为“阁高既为三倍,柱亦为三层叠垒而上达,而各层于拱檐廊等部,各自齐备;故阁之三层,可分析为三个完整之结构垒叠而成,然则各层相叠之制,亦研究所宜注意”。诚如陈明达先生所言,“当时刚刚开始研究古代建筑,对《营造法式》理解不深,而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竟已指出这种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并提醒我们要注意研究。虽然当时并未做出肯定的结论,但对继续研究是极有启发性的指示”。这就为后来陈明达先生对殿堂分层结构体系、铺作层的深入探究等,提供了重要启发。
与此同时,梁先生将观音阁,山门两建筑与《营造法式》,《工程做法》等古籍比对,同时旁及东西方古建筑之异同,尤其是与近邻日本现存诸多古建的对照,并提出今后对它们以及我国木构古建筑应尽早妥善安排,尽早立法保护等多项措施,呼吁全社会重视,通篇文章内容全面,深刻。
2 祁英涛与《河北省新城开善寺大殿》
又如,祁英涛先生继梁思成先生之后的近30年工作中,陆续对独乐寺观音阁、山门有所认识,收获,陈先生一并提出。尤其以往对同一座房屋的口必定一致,这个错误认识不清。“首先看到这个问题的是祁英涛同志,他在测量新城开善寺大殿时,发现每朵铺作用材,从下至上逐铺减小,而契高则逐铺增高,使足材高均相等。所以用材不一致,不完全是施工误差或木材涨缩的原故,有时是一种有意识的安排”等。可见,陈明达先生对已有的研究工作都有中肯的评价,扬人之美。
因之,陈明达先生将此单体建筑的认识推进到观音阁建筑之中,并依据中国文物研究所1963年以来多次测量核对,判定观音阁用材出入甚大,全阁采用四种大小不同的材,是量材施用的结果。这就为未来对我国古代楼阁建筑的考察,修复,复原等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路。
3 中山国王陵铜版“兆域图”与样式雷
我国古代确有图,书并茂的优良传统,有关此点史不绝载。从河图洛书到各种图经,均保持着这一优良传统。就建筑学科而言,春秋战国以降的漆画,青铜器刻画、壁画、帛画、画像砖石、绢画、一直到清代的样式雷图档等,可谓琳琅满目。
记载周公营洛邑时,首先上报成王,“怦来以图及献上”。而1974年~
1978年出土的战国中山国王陵铜版“兆域图”,比例准确,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来《平江府图碑》,更是描绘准确,生动的城市总平面图。
而《营造法式》中的地盘(平面)图,侧样(剖面)图以及佛道帐,彩画(立面)图等,“可以确断为当时的设计图。至于本文分析构图采用方格网的方法,也并非杜撰。清代样式雷图纸中,即保存有这种方法”等。
综合上文,陈明达先生充分尊重别人已做的点滴研究工作,这在当今社会、学术环境中尤显可贵!陈先生的学术思想火花众流汇聚,有着极其深厚的学术积淀。
在自身学术上的进步
陈先生通过对应县木塔的研究,发现了众多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有关此点,我们已有过专论。正是由于对应县木塔的探究,使得陈明达先生深信,“塔的时代既在《营造法式》之前,那么《营造法式》中不能没有这种设计准则的反映,至少应有迹可循,所以必须再重新深入研究《营造法式》,首先是它的大木作。果然,现在我在《营造法式》中发掘出了前所未曾明确的东西,可以解除数十年来的疑问……这样,就又反回来看到了释迦塔原文未按照材份制分析的不足”。
与此同时,深入探究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两座辽代建筑,不仅可以进一步验证在《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所得到的认识,还可以将新得到的成果与以往的研究对照起来,深入检验。
也就是说,首先把年代与宋《营造法式》成书相近的现存实物,与《营造法式》记载内容进行对比,认识、了解、总结单体古代木构建筑的设计规律。与此同时,在认识这些单体木构建筑的同时,又回过来认识以往成果、对《营造法式》研究中的不足。如此,通过具体的实物研究《应县木塔》,到理论的提升《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再到具体的实物研究《蓟县独乐寺》,再次进行理论总结,验证,即实物研究――理论探讨――实物研究、验证――理论探讨等,循环往复、上升。
例如,陈明达先生在《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对古代材份制及厅堂,殿堂两种结构形式已经取得基本的理解。由于认识到,木构建筑“皆以所用材之份以为制度”,材下面的模数单位为份,“房屋的规模,各部分的比例,各个构件的长短、截面大小,各种外观形象等全部都是用份的倍数规定的。所以份是模数,各材等有一定的份值”。
尤其是,陈先生已经注意到“材等不仅决定单独的房屋,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建筑群、副阶、挟屋、廊屋用材依次减一等……从而确定了全部设计的标准”。
由此。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陈明达先生将所有的数据换算成份值,并列表探讨,比较起《应县木塔》的数据没有换算成材份制而言,前进了一大步。
非仅如此,陈明达先生又运用材份制原则,结合方格网式方法,探讨起观音阁、山门的平面、剖面、立面相应的设计、构图方法,即深入古代木构建筑的设计方法论,是对自己研究方法上的推进,深入了对材份制的认识。
小结
陈明达先生历年的主要学术著作,可分两类:木构建筑技术与雕塑史论。其中,重要木构著作有《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一北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独乐寺观音阁》等,这些专著每一部均有诸多创见,都很精彩。
“大木作制度是古代建筑的重要部分,而材份制又是大木作制度的核心”。陈明达先生的《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蓟县独乐寺》三本著作,是对材份制研究的逐步深入,由木构单体而木构建筑群体,将建筑史学研究,尤其是大木作技术研究引向广阔的学术天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可以打开古人设计思想的钥匙。这些著作代表了数个不同时代的学术高峰,其巨大的学术价值已经、并将继续为历史所证明。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概说
题目以陕西钟楼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建筑 文化的认识
分校(工作站)航空局秦岭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2014年1月10日
内容摘要
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的中国陕西建筑--钟楼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陕西古建筑--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一)、建筑特色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 钟楼 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二)、结构特点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 正方形 ,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 高宽 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 斗拱 、 藻井 、 木刻 、 彩绘 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 中国 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纹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二、对西安钟楼建筑文化的认识
(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思想
1、“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
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
2、木材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
3、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二)、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1、木构架建筑结构的灵活性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
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
2、木构架建筑平面布局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3、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有序性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三)、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1月
2、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1月
3、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
中国建筑设计史包括建筑学和设计学两方面内容,是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基本学科。现阶段,一般的教学形式只是分析建筑设计知识的个别方面,很少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只学到了古典建筑物的表面发展,很少去探究建筑物产生的背景以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对中古建筑设计史的深入学习。建筑设计是将建造技术和设计艺术相结合的双性学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结构、原材料、工程建造以及空间格局形成技能学习;二是依据时代背景、文化习俗、地域分布等社会人文形成不同设计的特征[2]。因此,建筑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能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思维知识体系。由于建筑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建筑设计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从而学习到建筑设计的本质。
二、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依据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是漫长的,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随之不断发展的,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3]。实际上,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一样都是逐渐发展完善的,受到孔子儒学思想、易经理论、阴阳八卦、星辰天文等传统学说理论的影响,与现实环境相适应,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征的文化理念,发展完善之后就变成了一种附有深层次内涵的标准。这个标准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转变,同时也对绘画、服装、药品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古代建筑设计的留存、延续,完善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开展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要分析古代建筑的表面特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把握建筑设计的内涵。但是,现代教学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联系。
(二)传统建筑体现传统文化
建筑物是依据设计进行建造,人的思维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定会对建筑物的设计者产生影响。从人类出现直到清朝灭亡,传统文化一直对建筑设计起着制约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分析。1.宇宙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宇宙观是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国运变化、人事凶吉、天灾人祸等,其本质是人类无法掌握命运。2.自然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自然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中国文化本质而言,自然是被分为“自”和“然”两部分,指的是人体本身和世界的物质。人自身、花、鸟、水等是物质界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观念下,人同其他物质要素是处于一样的位置,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3.环境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环境观是指人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以及认识。古代人们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比如:人去世后,埋葬的位置要经过风水先生的推算,盖新房子,要选择大门的朝向以及房子的方位,这些都非常讲究。
三、结束语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复原研究;设计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0072-02
现代科技发展日益迅速,曾经的古朴风格建筑正在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古代建筑的整体设计也逐渐走向衰亡。那么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复原研究和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古代建筑有着良好的认识,可以借鉴到一些独特的设计思想,有利于以后现代建筑构思的完善,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关于复原研究与设计的几点看法
1.1复原研究是个人对历史的理解与表达
复原研究能否真正将历史中存在的建筑还原出来,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们从古代典籍中得到的只言片语显然是很有限的,难以对其进行整体化的研究分析。从以往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对于文物历史的保护,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崇敬的心去面对,不能否认别人的研究,也不能盲目相信自己的研究,要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所以,对于古代建筑的复原研究工作,应该是研究人员对于古代历史深入理解之后,所进行的历史知识信息的复原,这是对个人能力和掌握程度的反映,是属于个人选择的表达。这就是为何对于同一遗迹的复原工作,不同的研究人员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1.2复原是一个不断面临选择的过程
对研究人员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解,都会出现不同理解的差距。就算是同一个研究人员,也会出现对不同历史方向上理解的不同选择过程。在复原工作中涉及到很多有关的复原技术,掌握的知识典籍也不够全面,相关研究人员很难根据现有的知识做出固定的判断,往往都是得出多个结果,然后联系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比对,才能够做出合适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研究人员也很难做出选择,或者在选择之后也会出现很多后悔的情况。
1.3复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
从现有的典籍显然很难进行古代建筑的复原工作,然而仍然还有很多人在乐此不疲的进行研究工作,就是因为复原不再是历史的再现,而是对不同选择过程的差异。对研究人员来讲,复原是一个长期面临不同选择的过程,因为复原工作往往都是结合多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复原的意义在于对古代存在的建筑文化进行探索,以及对文化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发现。另外,古代文化教育中不同古代风格的遗址能够体现出不同形式的风格特点,让人直观的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环境特色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差异,古代人和现代人之间存在的思想政治、精神文明方面的差距,带动了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复原研究和设计研究的几种情况
从目前的复原工作来看,复原研究和工程安排一定要符合相应的典籍基础才能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研究之后再想得到更深入的探索工作显然很不常见。从古代城市的基础架构进行了解,分析选取对象的规模和整体的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往往研究得到的结果都是十分片面的,只能够通过图纸的形式来进行平面化的展现,或者可以说对于建筑物的构造只能够从外观和架构上进行考量,从细节的角度没有更多的资料予以提供。对于整体项目工程的需求,应该考虑到建筑的设计功能和结构的细化要求,才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建筑的特点。
2.1构架基础上的复原
一般来讲,构架基础上的复原都是通过单体建筑来完成,这种情况往往存在于经过大幅度修缮或者外观出现很大变化的建筑,然后对其进行复原工作。就目前而言,很难进行重建,只能止步于对建筑的研究方面。
2.2遗址基础上的复原
大部分的复原工作都是基于对遗址建筑的复原,这部分建筑的特色多以建筑群为主,只存在地基的遗址环境,因此只能够通过考古工作来进行发掘。对于整体建筑复原的构造而言,还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典籍中涉及的描述往往都是片面的,研究人员很难从只言片语中获取有关信息。对于同类型遗址的考察方式,不同考古阶段的发掘工作会有一定的区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对同种建筑类型的不同认识。
2.3文献基础上的复原
对于这种建筑,已经不具备遗址的存在,只能从古代的典籍中获取只言片语的描述,甚至描述内容都只是一笔带过,这类建筑的复原工作往往是最难的。因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该类遗址已经不复存在,人们也都有着对其各自不同的看法,对于典籍中的描述也很难进行复原工作的选择。
3.复原的要点
建筑物的复原工作首先要选取相应的尺寸,因为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差异很大,导致建筑尺寸也可能出现很大程度的差异,这对于复原建筑的研究和设计无疑增加了难度。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结合建筑技术出现的阶段进行考量,通过古代建筑方式中对基础架构方式的完成,才能够达成建筑风格的整体过渡,只有在不同方面同时推进,才能够在细节构造上进行分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