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34:13
序论:在您撰写科学探究的步骤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首先要提出问题;
2、再对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
3、然后开始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再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然后分析与论证,作出结论;
6、最后对探究成果作出评估。
问题提出的背景:大蒜( A l l i u ms a t i v u mL.( G a r l i c)百合科葱属,又叫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 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
在江苏苏北农村,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种植和栽培十分普及和容易,经济效益远在其它粮食作物之上。学生对栽培大蒜,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直接感受,比较熟悉。探究大蒜鳞茎在土壤中的位置对大蒜发芽率的影响,易于唤醒其动手的兴趣,易于得到家庭、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开展此项探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提出问题
在江苏苏北农村,大蒜的的播种季节一般在八月上旬。暑假中,教师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参观、观察农民栽培大蒜。在施足基肥、浇足水后,农民开行种植大蒜。大蒜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土壤肥沃、酸碱度适宜的条件下,大蒜就会萌发,生长。由于种植面积一般较大,他们不是一颗一颗地种,而是循行随机撒种。询问蒜农,大蒜播种时,大蒜瓣在土壤中的位置关系,是否影响到大蒜瓣的发芽率,他们都说不知道。由此,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大蒜瓣在土壤中的位置关系,是否会影响到大蒜的发芽率?
二.作出假设
实验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它建立在观察和以往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同学们在参观了农民种植大蒜的现场之后,对提出的问题作出了下列一系列假设:
1.大蒜瓣在土壤中的不同位置影响大蒜的发芽率;
2.大蒜瓣在土壤中的不同位置不影响大蒜的发芽率;
3.大蒜瓣在土壤中有的位置对大蒜的发芽率有影响;
三;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假设。设计实验需要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技术。实验中,最重要的是变量的控制,在这次探究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征询蒜农的前提下,同学们认定:①种植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酸碱度适宜、施足基肥。②气温要求:平均气温在2 0~2 8℃。③大蒜瓣的要求:新鲜饱满、无虫害病害、当年收获。陈年的大蒜瓣不用。播种深度: 4 c m。④每组实验用大蒜瓣数量: 1 0 0个。⑤大蒜瓣的位置:对照组( A)大蒜瓣的尖端均朝上,实验组共四组: ( B)组尖端朝下; ( C)组尖端朝前; ( D)尖端朝后; ( E)尖端斜向下。实验结果所用表格如下:
大蒜瓣在土壤中的不同位置对发芽率的影响记录表
四.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阶段,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同学们认真进行实验,小组内分工明确,合作协调,很快种植好大蒜,对结果的统计十分热心和积极。
五.分析证据:
在严格细致地收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学生们很快地处理好了实验结果:
大蒜瓣在土壤中的不同位置对发芽率的影响记录表
六.得出结论:
一、激发学生发现地理问题
探究式学习,又称问题导向式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提出问题,终点是解决问题。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因此,发现并提出有挑战性、有吸引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层次有价值呢?
首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激起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备导学价值,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作为导入新课的情境材料可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例如嫦娥奔月、郑和下西洋、麦哲伦航海等;也可以选取富有时代性的情境材料,如“蛟龙”入海、南方五省(市)遭寒潮冰雪灾害、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等。
其次,要正确选择适合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地理内容。我们可以把地理知识分为 “是什么”和“为什么”两大类。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属于“是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不需要探究。“为什么”类问题,是指地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知识。这类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才能被深刻理解和掌握,因此这类地理知识更适合运用探究式学习。
二、鼓励学生提出假说或猜想
假说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是借助假说,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在提出问题以后,就要鼓励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假说或猜想,然后通过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加以验证。也许有些假说的验证会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但是我们重在过程而非结果。
三、教会学生收集地理信息
收集有关的地理信息是验证假说或猜想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搜集数据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或者进行实验、实地考察等。首先要教育学生根据论证假说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定相应的收集信息计划,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以及收集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会收集一手和二手信息资料的方法,具备从信息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逐步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态度,必须忠于事实,既注重有利于假设的信息的选择,也不能忽视不利于假设的信息,对与假设对立的信息也应进行收集。例如让学生收集信息探究珠穆朗玛峰为什么变“矮”了,原来测得的珠峰海拔高度是8848.13米,最新的海拔高度数据是8844.43米。要验证假设,论据是必须的,学会并善于收集信息有助于探究问题的全面解决,这在探究式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四、让学生学会整理地理信息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中指出:“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整理分析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对它们进行抽象归纳、综合概括,是一项重要的思维训练和探究能力的训练,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地理信息,让学生学会绘制各种图表,结合电脑绘图,以便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更要注重点拨学生通过分析各种地理信息间的联系与差异,争取发现更新更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五、得出结论,解释假说
【关键词】情境,探究,交流,实践,评价。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我在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模式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总结。
一、创设情境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对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直观材料和生活实例,诱发思维,引导思路,增强探究的内驱力。如教学“分一分”,教师引导学生从整理文具与学具入手提出问题:“那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这样设计比较符合低年级刚入学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愿意动手摆弄进行分类。再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马上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老师连看也没有看到我的这个三角形,怎么就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心中充满好奇和疑问,都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法宝”,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二、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去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时,教师让学生用尺子去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要求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另一端指到几,这支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吗?”这时的教师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这名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给予表扬鼓励,然后说:“如果你们手中的尺子是一把折断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你们分组研究看看,能否量出铅笔的长度?”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非常高,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讨论他们发现这把断了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同样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这个问题的解决,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合作交流
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如学习了乘法以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4 ,学生思考后列出了三种不同算式:①7×4+4 ②7×5-3 ③8×4 , 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三种情况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交流,使学生明白前两种算式含有加减运算,不能算为一个乘法算式,只能算为一个简便算式,只有第三种算式才符合要求。这一过程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探究性学习也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自主探索圆面积S=πr 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等好多办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资料搜集;自主讨论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相较于传统由教师占据主体地位的“灌输式”“注入式”教育模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最本质的特征在于能使学生充分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这对于学生深刻认知所学的知识点、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思维方式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大有裨益。
一、实施探究性学习离不开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充分表明了前提准备之于后续活动的重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想确保课堂上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序、正常地进行,就必须在具体展开知识教学之前,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如此,既能保证学生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又能促使他们以此为基础提炼、归纳出某些初步观点,而这些很显然都将为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就对这一理念进行了积极的落实与实践,教学反响异常良好。例如,在教学“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内容之前,笔者就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了一项资料搜集任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哪些规矩呢?(并举例子进行详细说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规则之间究竟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法律有哪些显著特征呢?法律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由于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积极性格外高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时间,自主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技术、图书查询等手段搜集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样,既大大增强了学生知识积累、信息归纳的学习能力,同时,又为他们在“感受法律的尊严”的课堂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前提准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提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施探究性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离不开课堂上的积极讨论
学生是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关于特定话题与内容的积极探讨便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关键与精髓所在。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全面把控学生探究节奏的基础上给予其充足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与空间,并要给予其适时、恰当的帮助、指点与引导。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
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丰富资料与信息的基础之上,笔者会充分信任学生并尽可能地引导他们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展开详尽的探讨活动。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节内容涉及“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这一内容,在实践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情境:在超市购物时,你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精美钢笔,可是,身上并没有带这么多钱,而且周围也没有其他顾客。在有效创设了情境之后,笔者还向学生设置了如下的关键问题:面对精美钢笔的诱惑,你是拿还是不拿呢?说服自己不拿的理由有哪些?可尝试联想偷拿了钢笔之后有可能诱发的严重后果。随后,便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历以及之前所整理到的相关信息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依据关键性的问题自主得出了如下的探究性学习成果:即使周围没有其他顾客也不能拿。因为若是拿了,就构成了盗窃,而盗窃行为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不光彩的,被父母、老师、同学知道后他们很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或看法;不能拿,有了第一次成功偷窃的行为,很可能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长此以往,很可能会走上盗窃的违法犯罪之路……
如此一来,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既受到了良好的自我教育,树立了坚定“避免偷盗诱惑”的意念;同时,凭借自身的自主探究活动,其对于“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这一内容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理解与记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此番自主探究活动还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而这将为他们终身学习态度的确立以及形成协调的社会交际关系产生积极的推动意义与影响。此案例论证了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良好效应。
实践表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落实,也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切实获得。鉴于此,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更好、更恰当地将探究性学习方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
关键词:培养 探究能力 主体 体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前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老师处于主体地位,主宰课堂上的一切,老师的指令就是圣旨”,我讲你听,我讲你记,我出题你作题,不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即使是提问,也是老师问学生答,最后又回归到老师或教参的标准答案上来,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学习激情,不能体现个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必须实现转换: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其次要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工具”,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3.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造教育,有效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方法
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有了体验,知识的获得不再仅仅属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感性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它强调学生的身心参与,重视直接经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体验尤为重要,因为语文学科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多解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体验,就是要让他们体验语文、感悟语文。
3.以对话为教学设计的线索
对话首先能体现师生间的和谐与平等,也可体现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还可体现师生和文本、编者间的平等。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当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话题的发起者。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取代了以讲解、分析为线索设计教学的传统做法。可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最大程度地生成学生的语文能力。
4.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
脱离探究、实践的语文教学不能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得以切实提高,也只有让学生充分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探究和实践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1.学生阅读文本,提出疑点,然后师生共同探究;2.学生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基础上找出重点,然后师生共同探究;3.学生在和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小组探究;4.选点探究,每篇文章由若干个信息点组合而成,大至主题立意、结构安排,小至词句理解,不一而足,在时间极为有限的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探究重点、难点、疑点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主动探究,深入学习。5.拓展探究,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关注文化、自然、生活,选择富有创意的课题进行探究。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指导学生进行以“月”为话题的拓展探究。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以活动为教学板块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学《藤野先生》为例,《藤野先生》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语言富含感情,在教学此文时,可以安排五种活动:一是竞赛活动,主要是字词的学习和对文章内容的解读,采用卡片、抽签的形式小组共同完成。二是探究活动,又分整体探究和局部探究,以探究的形式完成师生和文本及作者的对话。三是品读活动,主要是品读精彩语句、段落。四是辩论活动,本文主题争论颇多;有“爱国说”,有“怀念说”等,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进行辩论。五是创新活动,以藤野先生的口吻叙述和鲁迅交往的一些事件;叙述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小学老师的事迹。以这样五个活动为板块完成了《藤野先生》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课堂教学活动化,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那么语文课堂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6.以合作为平台实现教学目标
合作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为平台。这种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学生和媒体的合作等。学生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不断进步。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7.以链接为手段,将学生由小课堂的语文学习引导到大课堂的语文学习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激发兴趣;交流评价;总结提高;成果评价
0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更新速度快、比较前沿的课程,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理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按照现阶段发展速度,这门课程所带来的信息量和知识更新速度在其它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发展也比较快。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必须进行的研究。
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1 创设情境――进入感知
情境是感知和理解问题的前提,也是意义建构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之一。情境的创设对课程的导入、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动机的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情境创设好了,学生才能主动进入探究阶段,才能给探究过程增添无限的乐趣。情境由教师创设,随后学生进入感知,学生通过感知情境,形成学习准备。此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这将是对自己创设情境的一种反馈,教师通过反思积累创设情境的经验。
1.2 点拨导思――发现问题(认同任务)
一方面由于学生在信息技术起点上的差异,学生在感知情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不尽相同,是否激起探究动机也各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这时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给予点拨导思,造成和学生一起进行观察和磋商的局面,让学生在上一个环节中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现。探究问题要尽量让学生发现,这样学生对问题(任务)才有认同感。
1.3 组织交流
还是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感受和理解、对所选择探究的问题的难易把握不同,因此很有必要对探究主题(问题)进行一次组织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教师边听边给予一些引导性的建议,学生之间也能够集思广益,排除一些错误的判断,减低了一些无谓的摸索,节省了本来就不多的课时的宝贵时间。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尽量给予学生以肯定的评价,保持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1.4 整理假设――选择形式
通过上一个环节的讨论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就有了探究的方向。然而,一方面由于高中生升学压力大、时间紧、课时的不足和不连续性导致了他们进行大任务、大主题、高度综合的探究活动的不现实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起点之间的差异、兴趣度等因素,对探究活动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方向的整理,尽量使他们采用小主题、小任务的探究方案,尽量使探究活动在一节课内完成。
另外,帮助他们选择探究形式,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采用两种类型:小组合作探究和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一般由3~5人组成研究组。分组尽量不要学生自由组合的形式,以免出现学生只考虑个人利益、喜好、与同学关系亲疏等因素,导致有的学生在小组中只依靠他人,逃避探究学习;有的小组成员特长、知识机构比较单一;有的小组缺少中心人物,组织松散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1.5 提供资料――搜集加工
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信息技术既可作为教师教的教学辅助工具,也可作为学生学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一般都在机房进行,所以探究活动中信息技术不论是教辅工具还是认知工具都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甚至达成一种默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发现学习、协商交流、知识建构、创作实践和学习反馈的工具。
1.6 高效点拨――探究实践
在确定上述环节以后,教师和学生都完成了探究活动的准备工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成探究任务。
这是探究过程的主题部分,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部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化。一方面探究教学活动由于学生自主程度高,学生在习惯了其它主科的课堂讲授模式的情况下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经验的积累,心理落差加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由于考试压力不大,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在学生当中具有“权威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表现出急躁、不耐烦,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逃避责任(要求换组、换题)、呈现自由主义(利用自主时间做与主题无关的事)。
1.7 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表达。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将已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总结,总结提炼,并在组内、组间和在整个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和研讨,使同学们共同分享探究成果、共同相互去评价成果。
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授,归纳要点,梳理体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加工,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学会知识的迁移。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教学模式的评价策略
2.1 探究过程评价
探究过程的评价要求对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做一个正确的评价,在探究行动之前告知过程的表现将纳入评价指标,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励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好好表现。对于评价指标的制定,我们主要从对主题的理解和表现、知识的获取、团队合作情况和学习态度这几个能体现学生探究活动过程操作方面的指标,同时给出评价标准。
2.2 探究成果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探究式教学模式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自主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方面考察。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探究成果方面的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探究成果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体现做出全面的体现,从教师的角度讲也是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一个价值评判。
在进行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借鉴过程性评价的一些结果,这样就可以对总结评价的结果有一个更充分的依据。过程性评价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跟踪、记录等环节得出一些学生在态度、基本能力的体现和知识获取过程的操作、团队合作的情况。这将对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提供一些合理分析的依据。
下面重点强调一下作品创作考察和上机考察。
2.2.1 作品创作考察
作品创作考察主要考察的内容是学生综合认知工具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评价遵旨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上机操作考察
上机操作考察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自身特点和优势,特点在于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优势在于学生平时上机机会多,对于这种形式的考察,往往能体现出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和灵活选择问题解决办法的能力。教师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地设计联系实际的信息处理任务,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
上机操作考察是灵活多样的,但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1)机器软硬件条件的无差别;
(2)严格限定上机时间;
(3)所使用的上机软件要做到随机组题,自动评分。
3 结束语
总之,不论从教育理念的变革还是从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实施,还是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这门新兴的课程的教学思考,都要求我们对课程本体、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评价探索出符合课程本身和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模式,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