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7 16:11:06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安全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筑安全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风险;JSA;评价

安全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降低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在建筑市场的综合竞争力。JSA(作业安全分析)作为识别、评价与控制作业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建筑工程施工所有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风险,然后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

1JSA的概念以及作用

1.1JSA的概念

JSA即作业安全分析,指的是将一项工作划分成若干步骤,分别识别每一个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风险,然后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事故。JSA作为风险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在建筑施工作业、作业风险评价等方面,对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风险以及实现风险危害最小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JSA的作用

通过将JSA应用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让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或者遇到的风险,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地降低各种风险造成的影响,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2基于JSA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2.1创建JSA模式

JSA模式种类众多,笔者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提出了四过程模式,即工作分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以及控制风险4个过程,如图1所示。

2.2JSA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践

2.2.1工作分析a)工作细分。所谓工作细分指的是把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所有工作具体划分到每一个岗位,按照相关规范,可以把建筑工程细化成3个部分,即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工程。此外,根据建筑工程现场的实际状况以及借鉴实践经验,还可以对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因为建筑工程每一个分项工程都包括众多工艺,每一项工艺都由相应的工种完成,因此,在进行分项工程工艺划分时,需要划分众多的操作岗位,虽然难度较大、工作量较多,但是对于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建筑工程的地基工程施工中,根据施工需求将钢筋工划分为钢筋弯曲工、钢筋绑扎工以及钢筋车丝工等,上述岗位工种的从属关系表示为:钢筋弯曲工、绑扎工以及车丝工钢筋工钢筋笼加工钢筋地基工程建筑工程。b)基本单元。JSA需要对所有基本单元的所有岗位的所有操作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通常以日为工作单位。根据施工顺序把所有的岗位都细分到基本单元,以上述钢筋弯曲工为例,以日为工作单位,其工作划分为:进入施工现场领钢筋搬钢筋放置钢筋弯曲施工退出施工现场,即基本单元能够真实、准确地反应所有岗位的施工过程,这对于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2.2.2识别危险源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环节众多,存在非常多的危险源,如果不能够准确地识别,将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安全造成威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具有潜在、隐蔽性等特点,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应该采用JSA进行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通常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划分为两种,即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第一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机械因素等;施工过程中的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指的是诱导安全风险或者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2.2.3评价风险JSA的风险评价指的是对施工过程中所有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因为风险是由危险源引发的,不同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等不同,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该从风险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价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风险矩阵作为一种典型的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在施工现场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评价合理等优点。在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中应用的风险矩阵如表1所示。2.2.4控制风险的措施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环节众多,为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应该采取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创建科学的安全责任制度。通过创建科学的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安全工作和施工作业同步进行,项目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应该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创建合理的考核制度,由管理人员对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状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为了保证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应该将考核结果和人员的薪资相挂钩,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所有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安全责任制度的贯彻和落实。b)制定合理的风险应急预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事故,为了避免在遇到事故时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应该制定合理的风险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之后,施工单位可以按照应急风险预案对事故进行快速的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地将事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创建事故救援小组,事故发生之后快速地参与到救援、抢险中,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c)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应该不断地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具体表现为:其一,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地利用JSA方法,并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对工程伤亡事故进行预测,提高风险的预见性;其二,提高生产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应用各种新颖、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机械,尽可能地降低由于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风险概率;其三,在施工现场配置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佩带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以此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

3结语

总而言之,JSA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清楚地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或者遇到的风险,严格按照规范施工,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风险以及实现风险危害最小化,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4参考文献

[1]任振雷.论JSA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5):191-192.

[2]刘杰.工作安全分析(JSA)模式在施工现场实践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9):190-193.

[3]都书海.工作安全分析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204-209.

[4]王飞,巍国兴,王书增,等.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6):959-962.

[5]赵强,李景群,田建军,等.工作安全分析在钻井作业现场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1):99-102.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分析;风险评价

引言

安全关系着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命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尽管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各个施工企业也做了大量的安全工作,但由于施工项目的多样性、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何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风险的概述,提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的方法。

1.安全风险识别概述

1.1安全风险识别的定义、内容

安全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也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安全,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相关文档。

安全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1.2安全风险识别即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即危险源是安全风险发生的前提,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安全风险识别归根结底就是对潜在危险(危险源)的识别,作为建筑安全管理的关键点,一旦识别出潜在的威胁,与之相关的起动事件类型就更容易显现。对潜在危险从物理性质和操作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起动事件和触发条件进行一一对应,这个过程把潜在危险(危险源)转化成了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所以安全风险识别是对与风险项目相关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全面的识别,是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风险识别,就不可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安全风险识别做的不好,通常意味着安全风险评价也会做得不好。安全风险一旦被识别和鉴定,那就不再是风险,而变成了一个管理的问题。

1.3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

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必须按照一定科学的程序进行辨识。安全风险的识别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特别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纪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安全风险识别也是项目管理者识别安全风险来源、确定安全风险发生条件、描述安全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它包括对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使安全风险评价更具效果和效率。而且安全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应当在项目的自始至终定期进行。可以通过系统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图来完成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见图1)

1.4危险源辨识

据近年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始终占据交通、矿山之后的第三位,为此建筑业被列为高危行业,但通过分析发现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仍存在危险的能量、危险物质、人员违章操作、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但物的不安全状态无时无刻地存在于从业人员的周围,只有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并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受控,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少出事故。

1.5危险源的类型

为了做好危险源识别的工作,可以把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可以采用危险源提示表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见表1)。

2.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

2.1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分析,牢牢抓住安全风险分析这个关键环节,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从西部铁路建设实践看,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行为、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建立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这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通过分析进一步把握安全风险准确度,为超前防范、超前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2.2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有了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价,安全作业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安全风险评评价要结合施工管理实际,针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着重从行车安全、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作业行为等分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预见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通过科学评价,准确判断各种安全风险,确定每个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确定每个安全风险的等级值,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避险,从而确保安全施工。

2.3加强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要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把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减少损失。①立足现场实际抓控制。如铁路道口安排固定的防护员跟踪防护;在线路规定方位设置安全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绳;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栏、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等。②认真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得到处理,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再次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对事故人为风险因素实施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未经安全教育或者安全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同时要加强安全事故紧急救护措施的演练,提高处理事故的应对能力,从而尽最大努力降低损失。

3.结语

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建立科学的安全控制综合体系,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建筑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30).

[2]李国刚,魏江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索研究[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石海霞,王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7).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安全性 结构安全 问题研究

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点大事,也是我们干其他所有事情最基本的条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关注我们居住的房屋安全,值得我们去分析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如果对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到,万一发生意外,房屋倾斜甚至倒塌,将会对我们个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人身安全也会得不到保障,经济损失更是在所难免,更会对我们现在大规模的进行房屋建筑建设带来巨大影响,人们为对所建筑的新的房屋考虑是否也会存在安全问题,从而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连锁反应,造成恶劣的影响。当下,我们应该对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杜绝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在本文中,本人将从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方面和施工管理方面分别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一、房屋建筑结构安全分析

1、从房屋结构构件安全来判断

要按照相关规定,首先要确定该房屋结构所能承载的额定荷重,然后是确定载荷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它们的大小与房屋建筑的安全息息相关;房屋的整体牢固性差体现在当房屋的某一小部分出现问题时,如该处出现破裂,出现影响整个房屋出现连锁反应,而导致整个房屋倒塌,发生毁灭性的后果。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发生地震等意外灾害时,而不至于出现大的灾难;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房屋建筑的耐久安全性能,在一般的房屋建筑的设计中,绝大多数考虑的是在各部分压力下的建筑本身的力度要求,而对其他的外界条件很少注重,因为这些外界的因素如日久之后雨水的侵蚀,寒冬下对建筑可能会产生冻坏,长此以往,会降低房屋的耐久性,在这当中耐久性最重要的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产生锈蚀,而导致钢筋混凝土失效,最终将有可能导致整个房屋倒塌,其造成的后果远比其他因素严重,在安全问题中要多注意这方面的分析[1]。对这些安全问题仔细分析,并得出一些解决方案,最终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2、从房屋结构设计安全来判断

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房屋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带来麻烦,应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要掌握各自概念设计安全中的要点。例如,对于农村住宅的设计安全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基埋置深度不能太浅,当挖到老土(板土)后应至少再下挖20厘米,有设计图纸时还需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底标高。2.房屋建筑应适当设置构造柱和圈梁,以保证房屋的抗大风机抗震设防要求,减小由大风或震动引起的损失。另外墙体拉结钢筋伸进墙体长度应不小于1米,间距沿墙高度也应不超过50mm,末端应有弯钩等。3.屋顶要轻量化,用钢架、木架或轻板顶盖,屋面隔热板及所有混凝土架空板应配钢筋网,且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2]而对于高层结构住宅则要做到:1、结构布置尽量采用规则结构,结构不知以少设缝为宜,如果设缝则应使防震缝的设置与伸缩缝沉降缝相统一。2、坑侧力结构如框架和抗震应双向不知,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3、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层盖的长度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层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

二、房屋施工安全分析

1、加强各个单位部门的监督力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资格上,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所承接的施工单位应当积极接受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并分阶段向当地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安全审核。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等,应当要对其进行上级安全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为了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能有效地运行和成功实现目标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的安全管理, 就需要项目安全工程师进行监督协调。同时他们还必须对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等管理。并且及时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 验证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3]。同时房屋建筑项目监理单位要将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也纳入建设项目监理范围内,做到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四项工作的同步控制。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施工安全, 各项安全设施防护必须应当到位, 材料质量及防护用品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班组长在每天开工前履行交底制度时,要根据而定将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认真做好交底记录。并且交底双方都应进行签名手续, 强化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制度。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监督是一种必要的执法手段。第一, 项目经理部闷必须不折不扣地规范执行相关规定及实施办法,并能对照标准、规范规定进行自检。第二, 加大检查频率。施工部门要针对各专项不定期进行检查, 要建立一套专兼结合的施工安全目标管理控制系统, 督促施工现场按规范进行施工。企业需每季度、项目部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且要把施工现场相关单位同时纳入检查范围, 实行严格的检查考评[4]。

(3)施工现场经济责任制度。企业层次对项目管理目标及管理人员要根据安全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项目经理要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并在施工进行现场推行,负责层层落实,进行划区分片式管理。施工现场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原则, 签订相关的项目管理安全责任书、作业班组安全责任书等,从而到达鞭策施工现场有关单位定人员、定时限、定措施、定目标, 实行四定防范的目标。同时,对考评成绩优秀的可以进行经济奖励,而对不合格的则可进行经济处罚。

3、不可忽视竣工后期的安全监督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后期的安全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这关系到工程项目后期管理的安全性和房屋建筑工程的最终完整性。在房屋建筑工程完工后, 施工单位要对该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和整理相关资料, 同时要对其做好相关的目竣工施工安全评价。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安全管理资料所提供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客观检测资料文件记录, 是判断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安全管理全过程的主要依据, 同时也是房屋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有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安全记录,且内容应包括以下各点: 台账、报表、原始记录等, 并要按有关规定建立、收集和整理, 进行标识、编目和立卷, 并装订成册; 同时要有专人负责安全记录的贮存和保管。

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业的生命线, 关系到广大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安全管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是确保建设人员人身安全和施工顺利开展的关键和保障。本文从以上几点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旨在确保建设出优质工程和平安工程。

参考文献:

[1]郭,浅析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09(12).

[2]张东平,探讨建筑结构安全性及实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duction,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in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present situ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for a long tim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the highest rates of industrial accidents,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not only caused many casualties, but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The causes of engineering safety accidents, discuss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筑施工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伤亡和损失是无法逆转的,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一、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制严重滞后,安全监管机制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距。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安全规章知足职责不清,安全责任制难以落实。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对于施工现场的很多安全隐患不闻不问,未能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的上下脱节,无法更好地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最终酿成恶果。

(3)安全经费的匮乏,造成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不完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规定配备到位部分,施工项目现场甚至无任何安全网等措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单位单纯注重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导致建筑工人长期作业,超负荷工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5)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安全管理系统要素。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2)安全管理系统模式。工指令、操作规程是法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安全技术水平是社会实践的体现;环境干扰是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3)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安全分析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指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分析正确,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分析要从人员、环境、技术和设备几方面着手:①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②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③至于机械与设备,其设计与安全装置对于施工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对策与措施

(1)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①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②冗余技术。IEEE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装置)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当然,防止人失误的措施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2)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①消除危险源,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程度。通过采用原材料的替代、工艺的替代,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等等,都能够达到消除和减少危险源的目的。②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通过采用限制的技术措施将能量和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限位、限压、控温等。③隔离。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分隔措施,或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和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3)采取减少故障发生的措施。①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②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③安全监控。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控制某些技术参数,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从而避免事故。

(4)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施工安全管控,不仅要建立健全安全管控体系,更要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多管齐下,定能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焦红,王松岩.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方东平.黄新宁,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l(2):25-32.

[3]张红英.无效施工合同与民事法律后果.天津市政法干部管理学报[J].2006,(3).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安全

建筑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电气设计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建筑现代化和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的重要工作。电气线路和配电设备的复杂化发展,使得电气设计的问题频出,在当前形势下,对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建筑电气设计概述

随着现代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设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越来越多,智能化建筑等现代建筑理念对建筑的电气设计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很多电气设计师认为电气设计的内容大多为数量小、管径小、线路铺设简单和对防雷设计要求低的设计,以致于对电气设计与现代建筑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结合重视不足,为建筑电气系统留下安全隐患。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建筑电气的要点和安全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1、电力供应

电力系统是现代建筑的基础设施,是人们现代生活的必要保障。在现代建筑中,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应该首先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现代建筑一般采用双电源的设置来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双电源的设置,需要保证两个电源来自不同的发电厂或者电网配电站,以保证在其中一条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采用另一根线路作为备用。此外,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一般设计有应急的供电设备和装置,一般为柴油发电机组,当出现紧急停电或者大规模的停电故障时,可以使用自备的应急供电装置维持建筑物的基本用电需求,如保证电梯、应急照明装备等的电力供应,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建筑物电力供应的设计,应该在综合当地电网的实际情况和建筑物用电需求来进行,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2、接地设置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建筑内部使用的家用电器等设备越来越多,由此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成为建筑电气设计安全需要注意的环节。对家用电气进行接电设计,是减少电气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措施是将家用电气通过重复接地与公用的接地设备进行连接,保证人们日常的生活安全。需要指出的是,接地体的电阻要进行实际的实验,满足建筑电气设备接地需求。

3、供电线路设计

供电线路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和居民的平均用电需求,设计供电线路的铺设路线和选择合适的线路截面积。供电线路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防止直观臆断和随意的设计更改导致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隐患。此外,建筑供电线路的设计,还要对未来的用电需求增长进行准确的估计,预留出供电流量或者便于维护升级的空间。

4、建筑消防安全设计

现代建筑高度重视消防安全设计,主要的消防设计包含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警报系统、消防中心控制室和自动洒水系统和消防疏散指示系统等。当发生火灾等严重的建筑安全事故时,保证消防系统的供电,是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首先,对于消防系统的线路,需要进行金属管铺设或者暗铺的方式进行,保证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电力和信号的传递;要特别加强对警报系统、消防控制室、应急照明系统和消防水泵的供电安全保证,保证消防系统消防作用的正常发挥。

三、建筑电气设计的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线路故障

电路导线超过荷载极限就会导致其电力传输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加速了电路的老化甚至直接引燃导线的绝缘体和附件的易燃物。此外,一线电气线路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对线路的影响,例如在较多灰尘、温度高和空气潮湿的环境中,留下安全的隐患。

2、电气设备故障

有些较为老旧的建筑使用的配电系统可靠性差,保护的程度较低,还有的甚至不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自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一旦出现常见的电气问题,这些设备不能及时的做出动作,致使本应该被预防和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导致的更严重的火灾的发生。

3、短路和过载问题

短路和荷载是导致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最常见原因,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含有绝缘导线相互缠绕、钩挂,相互摩擦导致绝缘层损坏,导致短路;当电气设备长时间使用而老化,绝缘层受到高温和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失去绝缘能力,极可能引起短路事故;设备的安装不合理致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层受到损坏导致的短路;导线的选择不当,横截面积小,荷载较低,实际的负载超过了导线的荷载范围;在设计时选择的断路器不合适,断路器额定电流比线路最大负载和配电保护整定值大很多,导致过载现象发生时。

四、实现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安全原则的具体措施

1、绝缘保护

对建筑电气设计应该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原材料和设备的绝缘检查,对主要设备和材料进行重点检查。如对内部导线的绝缘要求厚度在0.6mm以上,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插座和电源开关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Ω。对电线和电缆产品的型号和品牌进行检查,对绝缘层是否完整进行检查。

2、电气线路的铺设设计

配线管的选择右硬塑料管和钢管两种,要求内径大于导线直径1.5倍;埋入混凝土的塑料管要采用重型管,连接和接头部分应做好粘结。室内线路的铺设方式,主要采用硬塑料管或者钢管进行绝缘导线的布线;对于不可避免的接头要用钳子捏紧后用绝缘胶布进行处理;明配线路应该保证直线铺设,垂直方向的导线距地面2m以上,水平方向的导线应距离地面2.5m以上,否则不能进行明线铺设;导线之间存在交叉时,应该对每根导线都做好绝缘处理,保证固定牢固;导线穿过墙壁或者楼板时,要使用套管进行保护。

3、短路和过载保护

电气线路出现段落现象时,线路中的电流将是正常状态的十几倍,对线路和设备造成烧毁的危害。过载现状发生时,会产生与短路同样的电流增加现象,导致系统故障。短路和过载的保护一般为熔断器和设计,在配电系统的关键环节设计熔断器或者新型的断路器,保证在出现较大的故障电流时及时有效的断开线路,保证电气系统安全。

4、接地保护

将设备通过接地体与大地进行连接,称之为接地。接地设计可以有效的将电气设备故障时所产生的电流导向大地,以接地短路电流的形式消除设备上的高压电荷,减少安全事故。实验表明,在距离接地体20M的地方,电位已接近于零,这一点既是电气设计中的“地”。接地电阻受到土壤含量、水分和地下水的变化等影响会产生变化,因此建筑电气接地设计需要对接地位置进行测试,保证接地电阻的有效性。

五、总 结

电气系统是现代建筑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建筑结构的复杂化发展和电气设备类型的增多,对建筑电气的安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提高电气系统设计的电源设计、供电线路设计、消防安全设计和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的设计水平,可以有效的提高现代建筑的电气安全水平,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宏,毕红革. 研究电气火灾原因提高安全性[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1)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事故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筑业蓬勃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其平面布局结构类型复杂多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新的施工规范、标准和各省、市地方法规已颁布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我们怎样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 当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形势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露天、受到不同气候影响,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临时设施多,作业面变化多,而且是人员集中的生产场所。由于“产品”固定,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安全管理系统不能及时适应配套跟上,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筑市场的开放,乡镇建筑队伍发展很快,这些队伍由于没有很好地经过安全培训,职工队伍安全素质低,自我保护能力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致使乡镇建筑队伍重大伤亡事故频频发生。因此,为减轻伤亡事故带来的损失,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动态管理刻不容缓[1,2]。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组织管理

施工现场(工地)的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应视工程大小设置专(兼)职安全人员和相应的安全机构。成立以工地负责人(项目经理)为主的,有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等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并成立安全管理网络。施工现场要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管理制度。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要向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总、分包工程或多单位联合施工工程,总包单位应统一领导和管理安全工作,并成立以总包单位为主,分包单位(或参加施工单位)参加的联合生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3 一般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管理

对于一般工程的施工,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运输道路、临时用水、用电线路布置、各种管道、仓库、加工车间(作业场所)、主要机械设备位置及工地办公、生活设施等临时工程的安排,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工地四周应有与外界隔离的围护设置,入口处一般应有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名称牌、并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概况表(或称“施工公告”)、安全纪律(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使进入该工地的人,能够对该工程的概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和注意安全忠告。施工现场的一般建筑器材(包括建筑材料、预制构件、施工设施构件等)都应该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整齐稳固。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高度。严禁靠近场地围栏及其他建筑物墙壁堆放,且其间距应在50cm以上,两头空间应予封闭,防止有人人内,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计,如安全网、洞口盖板、护栏、防护罩,各种限制器、保险装置必须齐全有效。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部位还必须悬挂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4-82(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等处还应设红灯示警。

4 特殊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特殊工程系指:工程本身有特殊或工程所在区域的特殊性或采用的施工工艺、方法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其基本要求是:(1) 编制特殊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并向参加施工的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2) 特殊工程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护,要有出入制度并设门卫(值班人员)。(3) 强化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安全日记。(4)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在进入作业区时要进行安全检测,作业时应设置监护。(5)施工现场应设医务室或医务人员。(6)要备有救灭火灾、爆炸等灾害的器材物资。

5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管理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建筑工地与一般厂、矿企业的火灾危险性有所不同。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消防措施,切不可疏忽和掉以轻心。防火的基本要求在于编制施工现场安全方案时,应有消防要求。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场、仓库处、易燃废品集中点和生活区等。各区之间的间距要求要符合防火规定,工棚或临时宿舍的搭建及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临时宿舍尽可能搭建在离建筑物20M以外,并不得搭在高压架空电线下面,应和高压架空线路有安全距离,工棚顶高度一般不低于2.5M。每幢宿舍居住人数不宜超过100人,每25人要有一个可靠、可直接出入的门,门宽不少于1.2M.同时必须外开。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6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管理

单位工程的安全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程序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安全分析、评价、设计、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实施中收集信息反馈,进行必要的技术调整或巩固安全技术效果。

6.1 施工现场内业资料即技术分析、决策和信息反馈的研究处理。这不仅是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的指令性文件,实施的依据和记录,而且是提供安全动态分析的信息主流,并且对上级制定法规、标准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单位工程安全技术管理基础资料,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施工安全检查岗位负责制;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管理。

6.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生产规章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书(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知识竞赛、守纪律和奖罚记录);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新工人进场培训考核资料,进场安全教育、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和每月安全学习资料);班组安全生产活动记录(包括班组班前安全检查,安全交底和安全学习资料);安全评分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各类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证件(复印件)及进退场登记册;工伤事故及处理记录。各种资料应手续齐全,字迹清楚、并设专人管理。

6.3 施工现场和外业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作业部门(班组及人员)都必须遵守经审定批准的措施方案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各项外业安全设施如: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模板支护、塔吊、安全网、施工用电、起重垂直运输、洞口防护,临边作业防护等的搭设及其防护装置完成后必须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安全有效。

7 结语

安全管理标准化是指标准的制度,实施及对实施阶段所进行安全监督活动的总称,是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安全标准是衡量施工现场的具体准则,它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根据其适用范围的不同,标准的级别报经主管标准化:工作部门机构或有关领导单位批准,以特定的形式不同级别的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安全管理标准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同时我国标准化法规定为强制标准和推行性标准。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它是保障生产者健康和人员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

实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是强化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有效途径,标准化从人的角度来说,是以标准规范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行为,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从物的角度来看,标准化是一种技术准则,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和创造安全生产环境,标准化是强化基础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管道燃气;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的燃气管道设计中,应充分重视管道的安全设计问题,其中首先应保证城市燃气管道设计及防腐蚀问题,其次应充分考虑高层建筑长期使用中的多种需求,再次应结合消防安全、环境状况、建筑安全、气源、压力等问题通盘考虑。

一、建筑燃气管道安全事故

民用燃气作为清洁能源,正在城市广泛、农村逐步普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从2001年的60.4%增长到了2011年的92.4%(图1);按照国家住建部的《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目标为94%以上,县城及小城镇的燃气普及率目标为65%以上,居民用气人口、用气家庭数、居民用气量分别达到6.25亿、2亿户、330亿m3。

图1全国城市燃气普及率

在民用燃气普及的同时,有关燃气爆炸的案例不断被报道,住宅炸损、局部坍塌,住户财产受损、身体受伤甚至死亡。2013年6月11日[1],苏州燃气集团下属液化气经销分公司横山储罐场生活区综合办公楼一楼的职工食堂厨房发生燃气泄漏爆炸,导致约400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坍塌,11人死亡(图2)。

图2苏州市某单位职工食堂燃气爆炸

二、高层建筑燃气管道设计

(一)、引入管选材

室内外燃气管道连接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燃气引入管,燃气工程能否安全运行受其影响很大。为使燃气引入管能有效到达建筑物燃气引入部位,上下水管道、热力管道等多条管道有时需要进行跨越,都是在居民楼前进行敷设,这就不可避免会遭受周围环境的腐蚀。所以,应当高度重视设计中对燃气引入管选材工作。常用的民用燃气用户引入管,设计中可选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但其低温冷脆性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应在室内进行人工弯制工作,多次成型且要求温度保持在0℃以上,还应该注意弯曲部位的外观变形问题。

(二)、室内燃气立管

为解决燃气管道的温度变形,波纹管补偿器应设置在建筑物中间楼层中间进行补偿,其中,在实际使用效果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确定补偿量。室内燃气立管具有较大的自重以及较长的长度,管道的支撑问题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可在设计中采取以下措施,把一段横向管道进户楼层上一层或者燃气进户楼层,这样燃气立管的自重就可以利用横管段受力来进行承担。对于立管高度超过100m的情况,左转换立管位置形成N字形可以设置在50m左右,用金属波纹管连接两段立管,同时,把固定支座承重设置在立管底部。这样的设计能够较好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既能够满足用户装饰要求,保证美观,还可保证管道的安全。

(三)、消除附加压力的影响

对于高度适中的高层建筑而言,其附加压力较小,因此,可以采用设置分段阀门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小附加压力对建筑燃气管道的影响。对于高度较高的建筑燃气用户来说,可以将低压调压器设置在燃气表的前面,也可以将高层和底层的供气系统分离开来,从而满足高层建筑中不同楼层对于燃气的要求。

(四)、建筑物的下沉补偿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整体较大,整个基础需要承受较大的静动载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整个建筑沉降现象,在工程完工后的头3年这种现象较为明显。建筑沉降会严重影响燃气管道的安置,这是因为燃气管道会随着建筑物一起沉降,而外部的埋地以及架空管道不会沉降,这样一来,在管道的引入处会产生阻碍建筑物下沉的力,从而破坏管道,甚至还会导致燃气的泄漏,出现燃气供应中断事故。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燃气管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沉降这一因素,适当调整燃气管道的工艺设计。

三、燃气管道设计及防腐蚀要求

(一)、燃气管道阴极保护法

对于大部分埋在土壤中的金属管道的燃气管道,阳极区和阴极区都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在土壤包围的金属管道中,对金属管道进行阴极保护是为了避免局部腐蚀情况出现在阳极区。强制电流法和牺牲阳极法是保护电流供给方式的两种方法。对于城市范围内的埋地钢管,牺牲阳极法较为适用,因其具有保护电流利用率高、安装维护费用低、对外界干扰少、无需外部电源、无需征地或占用其他建构筑物等特点。

(二)、埋地燃气管道阴极保护设计

在选择电防护法时,应注意:土壤电阻率对选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时并无任何限制。在土壤电阻率>100Ω・m的场合中,不宜使用镁阳极;在土壤电阻率>200Ω・m的情况下,不应使用锌阳极。对地电位应达到-0.85V或更负是选用阳极的保护效果的要求,这在牺牲阳极法中能得到很好体现;硫酸根含量大于0.5%,且硫酸盐还原菌在水中或土壤中存在时,地电位应达到-0.95V或更负是对于通电后的要求;对于阴极电位较自然电位在通电时进行分析,要求其向负方向变化值应大于300mV;对于埋设相关的牺牲阳极过程中,应当注意埋设的距离,满足保护的燃气管道的距离为0.3~7m之间,尽量在潮湿的土壤中进行直埋设处理,在1m范围内控制埋设深度,卧式和立式是两种常见的埋设形式。其他金属构筑物应严禁在保护管道和阳极之间进行设置。

(三)、防泄漏问题的处理

对处于接头处的无缝钢管的镀锌管,为了防止发生泄漏,焊接连接应用在接头处。为防止住户钻孔凿穿管道,以及便于日后的维修,管线走向应尽量在楼板埋管位置、墙面进行标明,梁底或墙角是管道设计的合理走向。相应的强度及气密性试验应在进行管道隐蔽前进行,试验压力为0.4MPa,封管必须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四、高层建筑燃气管道中的安全分析

燃气很容易引发爆炸,当高层建筑中的燃气管道由于外界因素的破坏导致气体泄漏,在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由于爆炸造成的事故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会带来极为消极的社会影响。对此,高层建筑的管道燃气设计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在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

(一)、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①当消防部门接到高层建筑管道燃气事故报警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给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并且通知相应的燃气管理单位。②要积极调集抢险救援和防化洗消等器材装备。③要尽快成立临时灭火救援指挥部,其组成人员包括:安保、消防指挥员、燃气管理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事发单位的负责人等。

(二)、加强立法和宣传

对于立法部门来说,应该根据相应的规定,制定出适合本高层建筑的燃气设施保护法规,保证燃气管道在所有环节都有法可依,如设计环节、安装环节、使用环节、检验环节等。负责燃气的企业要积极组织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依法操作和依法管理的思想觉悟,提高他们保护燃气管道的能力。

(三)、建立事故应急体系

最近,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部门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针对高层建筑中管道燃气引发的泄漏、燃烧以及爆炸事故,要积极制定事故处理预案;要对发生的事故进行等级划分,并根据不同的等级发挥应急指挥、信息传递、组织保障等功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高层建筑燃气管道的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 压力、气源、安全、建筑、环境以及消防安全等,权衡各方面利弊,最终确定可行的设计方案。只有将燃气管道的设计与高层建筑主体的设计同步起来,进行同步施工,才能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在安全上才最有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