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范文

时间:2023-07-07 16:11:03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项目化管理 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实习、调查研究等活动,对大学生具有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技能的运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等价值。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教育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成为高校学术和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项目化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式,通过临时性专门机构实现对指定项目进行高效的计划、实施及指导,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进而完成项目的预期目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及手段,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模式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贡献了积极的力量。然而,实践内容尚不全面,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受众范围还不宽泛等问题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

1.实践内容尚不全面。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模式在理念、体制和机制上均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从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师常常把社会实践局限于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参观走访、志愿服务等范围,很难有效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相当数量学生以为了完成任务的心态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实践内容没有很好地同大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不少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没有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实践活动的划分,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很难“学以致用”,只能被动参加实践活动。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乃至创业等问题都缺乏指导作用。

2.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高校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和资料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应对快速增长的信息成为社会实践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使用人工记录参与活动对学生信息和学生的实践进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容易出现差错,而且加大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智能管理,让大学生个人信息和活动进度实时显示在管理系统中,便于管理人员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然而,由于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投入较大资金,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长远发展,不愿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3.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实施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之间普遍存在各自规划、单独管理的现象,教学和活动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场所之一,由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尚处在探索之中,基地建设在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在建设过程中运作不规范,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整合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尚存在较大的空间。

4.受众范围还不宽泛。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通常由校团委指定,学生个人没有选择实践活动的自。管理人员指定学生负责人带领普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负责人按时反馈活动信息,自身并不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处理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影响到实践工作的成效。由于部分高校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风险评估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按照学生需求及形势的变化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导致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离意图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此外,就我国大学生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来看,实践活动基本都是学生工作者带领一群学生干部在完成任务,很多普通同学缺乏活动热情,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联动效应,很难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思路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项目化管理模式伴随着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而发展成熟,它是指从具体任务入手,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将项目的设想和具体实现过程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活动。项目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素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项目。所谓项目,是指组织或机构为实现预定目标,在一定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开展的一次性工作。将项目化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是指使用项目化管理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实践工作的计划制订、实施监督、成果评测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它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目的性更明确。

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细分为以下阶段:一是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包括社会实践项目的制定及授权,实践活动负责人的任命,实践活动小组的划分,以及实践项目利益相关人的确定等;二是项目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例如活动的区域、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活动的人力物力分配,项目预算编制,时间活动项目的考核和管理等;三是项目实施阶段:此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进度的监督及管理;四是项目总结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验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作为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之一,项目化管理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管理对象、管理模式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连接点,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可行性的基本保证。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都是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活动原则并且具有一定生命周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小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围绕相同的总体目标进行活动的设计、实施、监督及总结等过程。项目团队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具体项目,团队成员通常完成项目中分配给自身的模块,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最后由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模块总结。在生命周期方面,项目化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项目进度、费用及质量等因素的管理有所侧重,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通常要经历准备、开展和总结等阶段,并且需要保证以上环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管理方式上都具备系统性的重要特征。项目化管理通常对大项目进行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和责任分配,促使成员之间有效协调与合作,同时管理人员要对项目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活动经费、活动周期和活动成果等方面关系密切,并且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成员的活动预先分配,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协调性。

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组织上都具有较高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通常具有一定弹性,这是由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小组的活动开展进度、经费使用情况、突发事件等因素动态调整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例如,删除部分实践内容、延长实践活动时间等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性质由项目性质决定,由于项目的目标和实施方式会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项目通常具有临时性和高柔度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及时配合项目的需要。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价值。首先,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管理人员意义显著。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和知识体系构思,是实践活动的全新尝试和探索,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的思路。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机制体制,使用企业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整合利用资源,还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人员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模式,同时强调高校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大学生也有明显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可以避免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合理选择活动内容。管理人员通过前期调研可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焦点事件进行分析,使其可以选择主题突出的问题实践。同时,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同团队活动在处理复杂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与同伴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向实效性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

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渠道,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科学分组,合理侧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活动的任务要求和特点,将整个活动按照特定标志分为若干项目组。所谓项目组是项目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相异、范围较小的个体。项目分组可以明确反映总体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在各个项目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所占的比例,分析各组在总体构成上的重要程度,帮助管理人员对各个项目组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有效判定和评价,并且帮助各个项目组成员明确小组和个人的活动内容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以某高校大学生绿色环保中国行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该活动内容涉及生态规划、生态旅游、公共设施规范化、社区环境管理、家庭节能管理、企业节能管理、绿色办公和生产等诸多环节。此时,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思路,可将该活动横向划分为进农村、进城市、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五个项目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分组的实践对象不同而不同。该活动从纵向上划分为调查研究、问题调研、宣传、技术、方案设计等层次。经过横向及纵向的划分,就可以很好地使这一项目深入开展下去。

2.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活动主体为正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学生,因此实践活动的责任可以根据高校教学模式的特点分为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职责、指导老师职责、大学生职责等三个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在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制定目标管理责任清单,确定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促使各项目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对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和部署,保证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第二,活动的指导教师需要经过个人申请、组织筛选而确定,担负培养和指导大学生的重要职责,需要管理人员制定相关规定对教师队伍进行规范和监督;第三,为规范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更好地体现团结、求实的精神,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

3.量化考核,综合评价。为全面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在活动全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活动前期,应当对各项目组及整体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活动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目组的活动内容和进度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不足和改正措施,帮助小组成员顺利完成本小组对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活动评价体系,对项目组、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论坛,2009.

[2]梁亚民,刘正帅.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5(4):124-127.

[3]张洁.社会实践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 创新实践平台 过程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5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工作实践,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意义及项目指导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及总结。

1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意义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总体目标相一致,满足区域经济产业调整、产业优化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为提升创新能力搭建的平台。通过项目计划的实施,即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良好方式。学生在实践创新项目训练过程中,不仅是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更是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开拓视野,培养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很好地适应高技能创新型就业岗位,独立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开展该项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实践平台

如何验证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并能灵活运用,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有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良好的师资力量及指导教师有效的过程指导,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

2.1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创新活动基地建设,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就我院纺织类高职院校为例,学生在进行实践创新活动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在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采用新的理论、方式或技能,从而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学院根据纺织服装学科要求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建立了江苏省高职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平台,依托常州市纺织服装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区域优势及校外紧密型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提供了保证。在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这一平台上,能完成从纺织纤维到织物整理的所有性能测试;从纺织原料的选择到织物整理的工艺试验;部分生产型教学环境;CAD软件进行产品的设计;都能较好地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及实践创新活动的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保障。近几年,我们在此平台中,完成了各项大赛的训练及多项实践创新项目,并成功组办全国高职院校的技能大赛任务,良好的平台,保证了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具有创新理念的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创新型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指导教师要具有创新思想和意识,改革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进一步解决问题,及时总结,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指导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指导教师不仅自身需要具备知识面广、具有本领域前沿的知识和信息,更要努力成为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力,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创新的指导,达到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质量。

2.3 教师的过程指导

大学生在进行实践创新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否则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无法完成。指导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对项目的选题和查新、方案设计制定、实施、分析及总结等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并能及时为学生所需实践创新活动的场地进行联系和衔接,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保证。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形式;实践模式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依据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活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核心内涵在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将书本知识学习和投身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四有”新人,价值目标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旨在通过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观察、分析与服务,进而了解世情、国情,主动、自觉地接受社会的再要求、再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大学生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体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探索、掌握、实践、验证、发展真理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科技相结合、认识与改造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体、深入实际、了解实际的重要渠道。此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仍处于被动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单向的教师传递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尽管我们认为大学生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但是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在教育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相对应地,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群体也一直习惯于以教育者“权威”自居,对大学生实施甚至灌输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分别处于主动、被动的位置,这体现了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如果不能将这种传统、单一的主客体关系打破,自然也就无法建立起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新局面,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实践形式有待创新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无论是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学科专业实践活动还是校外实践活动,都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活动形式。每年各种活动在开展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流程乃至学生参与的群体、活动合作方往往都沿袭多年来的经验做法。当然,依靠经验办事是有利于提高活动组织、实施的效率的,也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一些精品活动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不断进步、精益求精。但是,这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怠于思考、盲从组织安排,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有继承性的传统实践活动中,新一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往往会先研究前辈留下来的活动资料,往往也因为这样而容易陷入到旧的思维模式之中,难以实现突破创新。

(三)考核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首先,实践报告作为当前考核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主要依据,实践报告所获得的成绩分别与个人、团队受表彰情况有关,笔者发现实践报告得“优秀”的大学生更容易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表彰。实践团队中,获得优秀实践报告的成员越多,该实践团队也更容易获得“优秀实践团队”的表彰。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察比较片面,主要是依据实践报告来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实践成果。在成绩评定和表彰上,对学校立项的实践活动参与者存在明显的偏向性。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少数精英群体具有“保护性”,不利于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全面评估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建议

(一)校企联合的“双元”实践模式

高校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了解更为全面,在活动策划和组织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能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能为大学生提供可靠的实践场地、资金支持和最实用的案例学习。校与基层一线相互合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也有利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带来的价值,那么只有全方位地深入了解社会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而,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推行校企联合的“双元”实践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校企联合实践模式以企业为高校创办实践基地的形式为主,这样可以长期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场所和岗位。这样既能保障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促进实践教学成果的转化,也能为企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在选择合作单位时,应倾向于对培养大学生的主观愿望强、社会信誉高的单位,并且从一开始就签订全面而详细的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细化共建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等内容。对于实力雄厚的学校,在拓展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可以鼓励师生自主创业、与企业合作发项目等,这种合作形式下更能保持高校的自主能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

(二)社会服务型实践模式

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落脚点,即是培养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具备优秀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因而,实行社会服务型实践模式是高校实践教育社会功能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服务型实践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近些年,由团中央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累计有七千多万人参与进来,分别深入到贫困、偏远地区进行支教、支农、医疗卫生及科技服务等志愿工作。其中,扶贫接力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等是当前几大重要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型。

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大学生真正有机会深入到山区、农村、基层,了解最真实的国情、民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而且通过运用自己所学到知识、才能为人民群众服务,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感,是对大学生最生动、最具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服务型社会实践通常都是以义务服务、公益活动为主,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来说,是没有直接的物质利益可言的。因而,政府和高校最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在政策和物资上大力支持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国家对志愿服务西部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对于服务期满、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在报考公务员时可以优先录取等政策,很显然对大学生投身于西部建设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其次,时常关心和慰问正在服务期内的大学生,对家庭困难的志愿者直系亲属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照顾。这样才能使他们免除后顾之忧,安心于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对志愿者的工作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当地政府应与之保持经常的沟通和联络,了解服务地区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帮助志愿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三)健全评估考核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都是比较多的,要使其规范、有序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对社会实践运行的各个环节、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估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把握高校实践教育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表彰先进来激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等,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精益求精、做得更好。

当前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估考核,按照考评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对参与实践的大学生的考评与对组织方的考评。从考评的内容来看,对大学生的考评,主要以其参加实践的时间、实践单位的评价及实践报告为依据;对组织方的考评则主要依据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和总结材料以及参与人数、媒体报道情况等量化的实践效果,从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求的贴合度、参与面与受众面、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等方面来进行考察。现有的这种考评形式在考察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考评者对考评对象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实际表现知之甚少,仅仅依靠文字材料和汇报演讲作出判断,主观性较强。

针对这种现状,应建立起综合全面的评估考核机制,按照比例分摊的形式分别考察学生、组织方、学校、合作企业及实践基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中以大学生和组织方为考评重点,同时要总结学校整体的部署、指导情况,并定期对合作企业及实践基地进行评估和考核工作。

对组织方的考评亦同,以目前的考评指标为主,并参考过程监控中所得到的详细信息、学生对组织方的评价等内容,对其在社会实践计划、组织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过程交流和成果分享,并适当对优秀个人和组织者进行表彰奖励。对于某些长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效果的实践活动,还要进行后期的效果追踪,并根据实践效果决定该类实践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周期。

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地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减少行政干预和教师权威,放权给高校自主设计教学计划,放权给大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自下而上地以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导向,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规划、组织管理、评估考核及保障支持工作,将实践教育与专业学习和日常教育相结合。通过把每一环节做到实处,来实现社会实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国栋,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

社会实践作为独立学院大学生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从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之外,根据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引导大学生们走进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接受来自社会的教育,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实践性活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提前认识社会,将自己在校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在社会中提高自己的精神觉悟,继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目的。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是指大学生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实践需要具备教育意义,主要教育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创新的目标;第二,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三,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积极地走向社会、帮助社会。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暑期社会实践是一种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虽然是学校有目的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但整个过程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活动过程,因此为了进一步促使大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还需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1]。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现状

(一)思想修养

独立学院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得到提高,在经过一个暑期社会实践后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大学社会实践活动过多,而参与学生人数却不广泛,且学校经费有限,只能允许一些精干的学生干部参与社会实践,自然而然无法提高所有学生的思想修养。

(二)团队合作

独立学院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后,80%的大学生都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尤其是在组织形式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因为这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在较为艰苦的地区开展,大学生们的日常社会实践工作也就会略显困难。但从实际过程来看,由于社会和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学生去往的社会实践单位不是依靠教师的社会关系,就是凭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真正去往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相对较少,这就使得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社会适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需要尽早地引导大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及早地来到社会去感受社会最真实的一面,这样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从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社会实践的特殊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程度还不到位,虽然学校已经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课外拓展的第一项目,但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仍然有一些环节是与教学内容脱节的,这就意味着学生无法及时适应社会。

(四)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一般是在组织形式类型的社会实践中才会体现,社会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也是今后工作的原则。暑期社会实践之后,大多数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些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甚至更加关心农民的生活问题,但是这些去往农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专业是与农村不符的,其原因在于学校社会实践基地有限,无法容纳更多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此学校还应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

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

从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现状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与育人功能发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社会支持中的活动资金、实践时间、实践机会、时间单位等方面的支持情况,还是会影响到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的发挥的。社会支持作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经济基础、岗位实践的帮助,但育人功能发挥如何,还是要看学校、家庭、个人的支持[3]。

(二)学校

学校支持作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核心部分,虽然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着指导力度不够、操作性不强、形式过于片面等问题,但由于学校支持能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提高学校的运作能力,在组织和指导方面进行加强。

(三)家庭

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家人都十分赞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就说明家长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是积极的,家庭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若家长十分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对其进行社会教育和鼓励,那么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大学生超高水准地完成社会实践[4]。

(四)个人

暑期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的个人态度能够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实践的完成度,没有积极的个人态度,那么学生也不会认真地去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深、参与不积极、注重形式等问题,都是能够直接影响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四、提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

(一)注重教学改革

积极的优化独立学院育人机制,加快教学改革速度,将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目标放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逐渐转变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在课程之中增加社会实践课程,根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进行分类,让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内容多、差异大的特点,这样就能有助于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生活。

(二)规范过程管理

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校需要完善社会实践的组织制度和加强社会实践的过程管理。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由团委统一组织的,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社会实践会涉及很多部门,很有可能出现分工错误、配合问题等现象,因此需要对社会实践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5]。另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周期长、内容复杂的项目,从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到结束,要经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此期间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培训工作,且要经过准备社会实践材料、申报社会实践项目、社会实践勘察等环节,由此可见,加强社会实践过程管理对于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加强社会合作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由学校组织的,但是若没有社会的支持,这一项目也就无法开展,因此要展现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制度,更要加强社会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尤其是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拓展实践基地,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6]。虽然现今独立学院为大学生建立了很多社会实践基地,如创业基地、就业基地、社区基地、志愿基地、红色基地、科研基地等,但也无法满足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还是应该多与社会合作,让学生认识真正的社会。

(四)突出成果转化

社会实践结束之后,学校应该让大学生提供自己的社会实践成果,其中包括报告、论文、感悟、体会、照片、微博、视频等内容,且还应该让大学生及时将这些内容进行转化,以个人社会实践报告会、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或者社会实践话剧、情景剧等方式为其他大学生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并且还能使大学生主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更加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7]。

(五)丰富校园实践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开展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更有助于独立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为学生创建具有文明气息的校园环境,干净的教室、整洁的宿舍都会提高活动的成功率。接下来,就应创造浓厚气氛的校园文化,定期组织活动,如知识竞赛、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这样一来,就能让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校园实践活动,同时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六)完善激励机制

社会实践中的激励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鼓励机制,学校可以采用立项的方式,让学生提出社会实践方案,然后由学校选拔出最为优秀的实践方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主动去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单位激励,大多数社会单位都不会考虑学生的利益,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单位的利益,因此学校可以与社会单位进行协商,要求社会单位针对学生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这样就能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现状及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类型的不同,帮助大学生进行选择和思考,在实际过程中学校更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作者:王义全 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求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对策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12).

[2]张佳.探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11).

[3][6][7]常海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第5篇

1.1拓展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

在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占职业能力70%的隐性职业素养,其培养的好坏也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所需,尽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提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不仅可以增长才干,也能因与社会加强联系,不断增长其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需基于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理念,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培养模式。

1.2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隐性职业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包含着隐性职业素养在内的职业素养是竞争至关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环境,参加具体的劳动和社会生活,并在这过程中转变观念、培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和认识现实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能促进其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清楚社会对其除了知识储备、显性技能以外的隐性职业素养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1.3为社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尝试

个体隐性职业素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稳定就业和职业顺畅发展的难度加大,使得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雪上添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能帮助长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锻炼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借力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力举措。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根本也是大学生本人。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社会或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抑或是惰性使然,不会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对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转变以往压力下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不良状态。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及时总结并反馈实践效果等信息,让参与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2.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根本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规范化,保证社会实践体系中的各主体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责、协调统一,从而促使社会实践的功能有效发挥。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构架。健全的组织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与发生机制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组织机制构建要将就业能力培养的有关人员纳入领导架构中,并确定明晰的职责分工。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度。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考核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明确规定。三是规范动员过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要求;也要让就业指导教师认识到指导社会实践符合其职业发展的需求。四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计划与方案。计划、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导向性、前瞻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完整性,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健全基地建设制度。通过健全明确的制度确保实践基地的稳定建立,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合理的形式的依据和保证。六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成立考评小组,对社会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奖评优等激励体系。

第6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天津部分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探究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以及提升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医院校;社会实践;效果评价;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86-03

收稿日期:2014-12-17

作者简介:朱琳(1979—),女,河北卢龙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研究”(2013JYB009)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特别是医学院校,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医学生医德奉献精神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方法,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天津市部分医学院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获取其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为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参与类型、次数,参与目的及期望,对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参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前学校活动开展的不足等问题。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以天津部分中医院校三年级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专业涉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药学、针灸学、推拿与骨伤学、护理学等十余个专业,回收有效问卷138份,问卷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一)社会实践内容及种类有限

中医院校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较高。统计结果显示:只有4.4%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社会实践,参加过“一次”、“2—4次”、“5次以上”的分别为5.9%、56.3%和33.3%。如果将“2—4次”设定为3次,“5次以上”设定为5次,将作相应选择的人次乘次数再除以总人数,得出人均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次数为3.4次。但在活动内容和种类方面,尚有一定局限,结果显示:参与国防军训类和学习参观类活动的大学生为66.4%,在所有活动中比例最高。其次为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分别为56.9%、58.4%和48.2%;相比而言,参加过支教三下乡以及科研发明类的大学生较少,分别仅占0.7%和8.0%。可见,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种类传统,内容缺乏创新。

(二)活动开展与大学生期待有差距

中医院校大学生对于活动有着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当问及“社会活动是否需要与所学专业相关”时,5.2%的人认为“一定要”,71.1%认为“不一定,最好是交叉学科”,还有23.7%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指导教师方面,26.7%的大学生认为专业教师指导很有必要,65.9%的人对于指导教师的需求一般,仅有7.4%的人不需要指导教师。关于实践内容,大学生比较喜欢参与自己擅长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关于在社会实践中希望提高的能力,回答比较多样化,最希望提高的是社会交往能力,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方面的期望如表1所示。

各类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普遍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60.6%的人认为,活动相对匮乏,10.9%的认为严重匮乏,27.0%认为相对丰富,只有2.9%的人认为很丰富。尤其是在支教、三下乡,科技发明、科研训练等方面,学校开展得明显不足,这些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关于在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表2所示,主要有形式化严重、影响力不足、活动意义不大、评级及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由调查不难看出,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期望是殷切而多元化的,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是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

(三)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足

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多数大学生持肯定态度,26.3%的人认为“很有必要”,67.9%的认为“有必要,有合适的机会去尝试”,但也有8%的人认为社会实践是可有可无的事,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尚有不足,需要学校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对于社会实践的意义,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参加社会时间的意义在于提升和完善自我、丰富课余生活和自身实践经验、结交更多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也有不少大学生是出于其他目的而参加此类活动,具体内容参见表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认为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作贡献”的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5.1%,由此可见,大学生主要是出于提高自我的目的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长才干”的指导思想理解很到位,而对于“作贡献”这一点理解不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公益性、奉献性认识不足。

(四)实际效果及评价方式有待提升

就实践的整体社会效应而言,仅有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实践活动帮助解决了实践单位的难题。在参与态度方面,大多数是积极的,但也有5.2%的人对实践活动并不感兴趣,是迫于学分等各方压力才勉强进行;甚至还有2.2%的人未参与实践,需要上交实践报告时临时编纂或上网摘抄。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所以在谈到对于社会实践的总体评价时,大多数人认为很一般;甚至还有6.6%表示效果很差。

对于社会实践的评价方法,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3.0%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实践评价方法“好”,认为“一般”和“不好”的比例占到半数以上。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能反映社会实践中的个体差异(65.2%),没有注重过程评价(55.6%),评价方法单一(54.8%),评价人员的专业性不强(31.1%)。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因素

(一)前期准备不足

实践活动的先期准备相比于实施过程,往往容易被学校和学生忽视。根本原因在于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就学校而言,对于实践活动的前期投入少。活动开展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活动设计和规划、实践效果的预期评估工作都做得不到位。就学生而言,不深思社会实践的意义何在,普遍抱着边走边看的想法参与活动,加之当前大学生浮躁、不务实、功利的心态盛行,不愿在活动开展之前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在实践中不能真正沉下心来为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的公益性、奉献性因此得不到最大彰显。前期准备的不充分导致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又无法及时应对妥善解决,最终,对于一些问题视而不见、草草收场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实践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大学生社会活动经验不足,掌握的知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选题时容易脱离实际,出现选题过大、实践性不强等问题。且以大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很难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因此,专业教师的指导很重要。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对于专业教师指导的强烈渴望。然而,由于学校重视不足、活动经费不到位等原因,专业的指导教师非常缺乏。少数参与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也多为辅导员,数量不足且专业水平有限。加之学校在这方面缺乏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许多教师需要牺牲自己的假期时间无偿去指导学生,积极性显著下降。如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专业教师指导,是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与运作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需要科学完善的管理和运作机制作为监督和保障。目前,中医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对处于一种缺乏管理和整体规划的状态,开展活动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学生自主性很强,得不到统一的组织和规范化的指导。另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力度不足,经费支持欠缺、实践基地不固定,同时缺乏可连续进行的实践项目[1]。管理和运作机制的不成熟,使社会实践得不到有力监督和保障,实践效果欠佳。因此,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运作机制,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总结表彰、学分认定、媒介宣传等[2]。这些评价方法,通过选取优秀社会实践的典型进行表彰、宣传,在广大学生中树立榜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良性的促进作用。但此种评价方法存在一定局限。将焦点聚集在少数优秀的例子上,而忽略了对其他广大参与者的评价,覆盖面不够广。且这种评价方法是立足于实践效果的评价,并不能做到评价的及时、客观、全面。比如,学生在参与实践前后思想上的进步、参与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评定中都是难以衡量到的,指导教师的工作付出也难以量化。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适应于社会实践全过程的评价方法是我们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

(一)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实践内容

当前阶段的社会实践比较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将大学生放在实践主体的位置[3],不论何种专业,参与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都相仿,缺乏创新。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预演练”,应该尽可能让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宏观认识,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中医院校专业特色突出,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发新型实践内容和方式,比如:多开展义诊、中医疗法进社区、中医养生法普及等活动,使大学生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看到中医的实践效果,加深对专业技能的熟练和对祖国医学的热爱。

(二)端正态度,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当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主要以积累经验、提升自我能力为主,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相对较少。学校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强化学生对于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重点强调社会实践的公益性和服务性,使其意识到自我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个人才能是在服务中提升。只有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和核心价值取向,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把个人的远大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业中[4],从而真正达到社会实践“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健全管理与运作机制

科学完善的管理和运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策划组织机构、指导教师团队、经费保障部门、固定实践基地和项目等。首先,学校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实践单位、大学生四方面的综合作用,加强组织队伍建设,让不同身份代表的人共同策划,广泛参与,多角度考虑社会实践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逐渐实现社会实践的规范化、条理化、专业化。其次,努力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搞好指导教师团队建设,这是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最后,充分利用学校在办学发展中已经积累的社会资源,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有效整合,比如努力发现同优秀校友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争取在单位中建立点对点、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创立优秀实践项目等,从而实现社会实践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是多重而复杂的:既应该重视实践的最终结果,也不能忽视实施的各个环节;既应该做到对活动的整体评估,也不能忽略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个体作用;既要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又应该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起到激励和良性促进作用。因此,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的、动态的、多人参与的、长期完善的。

就评价内容而言,应该包含从实践选题、活动策划、前期宣传、组织实施到最终的分析总结这一完整过程的各个部分。传统评价方法侧重于对实践结果的评定,而有效的评价应该贯穿活动始终。前期评价可以着重于对选题的立意及可行性、策划的创新及完整性等方面的评定,后期可相应侧重于实施的细节和具体效果,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这样,不仅能使评价更全面更客观化,且对于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及时发现并加以改进,使得前一阶段的评价结果直接作用于后一阶段的活动实施,将评价的反馈、督促和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就评价方法而言,应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同时充分考虑指导教师、实践单位、学校、家长等不同角色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请不同角色分阶段依次评价,并与中医中药的专业性质紧密相结合,从而创新评价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最终达到使评价过程可调可控、评价方法系统实用的目的。比如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个体与群体结合的比较分析法、专家评估的德尔菲加权法、动态和静态结合的过程监督法等。通过这些有效的评价方法,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际效果的提升,从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科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昕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张洪峰,岳威.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方法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59-02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整体概况

为深入研究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本课题组以南京地区为例,选取了两所具有代表性的理科和文科高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率达98.2%。

调查将社会实践依据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专业实践、志愿服务有关的社会服务实践、课题项目等有关的科研实践以及创业实践;并分别就四个方面的实践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问卷还涉及到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原因、实践形式、实践收获等内容。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考虑到社会实践的现实状况,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以大二及大三学生为主,此外还包含部分双专业的大四学生和往届生,具体年级分布如下:大一学生为9.4%、大二为18.2%、大三为42.1%、大四为19.4%、往届生为10.0%。性别比例为男21%、女79%。

(二)不同实践形式的参与度对比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分别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拓展到涵盖大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全面实践活动。根据调查需要及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将社会实践分为四个层面,

调查结果显示,实践活动普及程度较高。其中,大三学生与往届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为100%、大二学生的参与度为93.7%,有53.2%的同学至少参加过三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的内容涵盖了专业实践、服务社会、科研以及创业实践等四个不同层面。

但在四个不同方面的社会实践中,参与度有着明显区别,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的参与形式集中在专业实践与服务社会两个层面上。参与度最高的是专业实践、其次是服务社会,而科研及创业实践相比较而言,参与度就低了很多。

其中,经常参加专业实训实践的学生占90.6%,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也很高,选择经常参加的占77.7%;而参与度最低的是科研实践,其中有84.4%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此类实践活动;而属于创业实践的勤工助学则有43.2%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过。具体内容如下:

(三)参加实践的动机和目的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抱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到其动机和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分别是提升能力和为就业积累经验以及服务社会等,调查显示,这些动机和目的的选项区分度不是很明显,具体如下:

其中33.5%的学生是为了提升能力素质,28.2%的学生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20.7%是为就业做准备使就业更具资历,15.6%学生是为了服务社会,还有2.1%是其他。

总的来说,为了提升自己而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也是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所抱有的动机目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出于服务社会的考虑,但也有很多学生表示,无论是最初是出于服务社会或是提升自己的动机,在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两个方面会有所渗透和融合,也就是说,两方面动机的不同会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达成一致。

二、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制约

(一)服务社会与专业培养缺乏结合度而导致的实效性较低

如上文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实践两个方面。但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在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目前专业实践大多与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有专业教师指导以及专业实验室等硬件支持,专业实践的专业性基本能够得到保证,调查显示在实践过程中有教师参与的达到89.7%,但在与社会的结合度方面相对来说就显得较为薄弱,调查显示,专业实践的地点主要是实验室,占到68.3%;其次约有25.3%是在伴随课堂教学的教室里;在校园其他地方约有5.2%。可见大多数专业实践的场所往往仍旧是在学校里,参与人员也只有学生和专业教师,因而体现不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架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了解社会、体察民情和验证理论的场所,具有认识作用、锻炼作用和教育作用的功能”[1]71。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理应体现高校育人、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但无论是专业实践还是社会服务实践,由于在专业和社会两方面结合度不够,在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而社会实践的实际效用。

(二)实践活动缺乏整体规划性而导致与就业之间形成断层

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大多定位于复合型高层次,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相比本科院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也更加重视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作为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社会实践能力的生成过程将体现在整个大学生涯当中。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高校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和载体,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展示和现实运用,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而不是个人能力的单一方面,因此,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和连续的生成过程。

从调查中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然存在内容相对单一、没有连贯性和整体规划性等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最为主要的社会实践形式是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实践,专业实践是专业课程的延伸,而社会服务实践的参与形式主要是暑期社会实践,参与度达到90%以上、此外还有日常的志愿服务,因为大多遵循自愿的原则,又依托于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区形式,所以参与度大为降低,其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问题,很难保证其持续性与完整性。尽管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暑期社会实践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就业的关联以及实践形式的整体规划依然相对缺乏。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一直难以突破,难以在有效性上得到提升也正是缘于对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整体的规划,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缺乏整体规划下的统一部署与安排。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分析

(一)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评价内容、方法的相对单一和不完善是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效用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追究根源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目前大多数院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往往过于简单,尽管目前很多大学已将暑期社会实践与学分挂钩,但对于整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像评价一门课程一样进行整体评价考核,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度不够,同时调查中显示,社会实践因普遍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而导致专业与实践的脱节。

因此,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层面,而应该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将其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来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加入对于教师的指导力度的监督,也就是说,需要将社会实践作为专业课程的考核环节。类比专业实践的活动方式,其他类别的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服务,也同样纳入教师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得到专业的指导与监督,实现社会实践的社会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以切实提升专业技能为基础,并进而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而高校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专业服务品质,从而达成多赢局面。

(二)社会实践与就业生涯规划实现对接

大多数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自愿或自行组织参与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必要的监督控制,同时,也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的规划性,学生的参与热情随着年级的增加反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对于学生的就业也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与就业实现对接才会更有生命力,也更能够在培养人才方面凸显优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根据不同的、不同的专业进行设计,以类似生涯规划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再进行个别化的打造。例如:针对一名幼教类的大专学生,可以将其社会实践的主要定位在其未来将工作的场域,但并不一定需要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是在幼儿园,可以从大一开始循序渐进地融入幼儿教育的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理念,如大一的主要社会实践以平日的专业实践结合志愿服务实践,可以走访各类幼教机构,以见习为主,同时配合有教师的实地指导;在大二的时候可以以较长期的实践为主,如暑期或定时家教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切实解除幼儿并实地开展幼教服务,教师的主要作用为督导。在这一过程中,也要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能力特质进行规划,以实现社会实践真正为未来的就业铺路,无论是能力提升或是社会经验的积累,都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形式得到各方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邹柳云.论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58-60.

[3]蒋建军.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