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11:02
序论:在您撰写工业工程信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信息时代工业工程
1工业工程的概述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评价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他综合运用了物理学,数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集成企业、教育、和研究三方面的需求。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工业工程主要用于制造业,以研究生产方法的改进,生产计划制定及质量控制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越来越多的新学科新技术的加入,使得现代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带了巨大的利益。
2信息时代工业工程的研究领域与功能
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由原本只存在对产品生产过程改善进行的管理,现在开始倾向于源流的管理。设计部门利用数码模拟技术,把IE的原理编入设计中,由生产部门把握是否可行,并进行指导和改善。
从现代工业工程专业角度工业工程研究领域主要可分为:人因与效率工程、生产及其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管理工程、工业工程中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信息时代下工业工程功能已比以前的工业工程更加完善,更加明细。概括主要可分为下表1.1所示:
IE的基本功能
规划 设计 评价 创新
业务发展规划 工厂选址 产品设计评审 产品改进
业务扩充规划 工厂布置 经济分析 工艺改进
新产品开发规划 工程项目整体设计 各种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 设施改进
成本降低规划 设施设计 现有的各种系统的评价 系统组织改进
产品系列化计划 生产流程设计 质量控制和可靠性工程 工作方法改进
产品标准化计划 生产技术选择 职工业绩和职务评价 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组织
产品、工业专业计划 作业程序设计 制定各种评价指标及规程 新产品、新技术的工程开发
序存计划 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 技术评价
安全卫生环保计划 信息系统设计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CIM总体设计
产业政策 工业安全、卫生、环保系统及设施设计
产业结构分析 运输系统设计
产业技术政策 职工教育课程设计
技术发展规划 制定各种设计的标准、规划及流程
科研政策和规划
工程教育与技术培训规划
3信息时代的工业工程的应用
在应用领域中,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美国是最早进入信息时代的国家,也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美国的工业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工业工程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发展与应用。与传统工业工程相比,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向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它不仅能提品的外形设计和工程设计,也能提供市场研究、消费者调查、人机学研究、公关策划、企业网站设计与维护,并具有了全球性活动的能力,事实上,一些新型的设计公司已经建立起了全球网络,已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工业工程在这方面的应用变化,转而反应在了企业管理上的变化,激发创造性的战略管理手段,不只局限于单个产品的开发活动,从而大大扩大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
由于信息时代有了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从而是工业工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计算机的应用软件使工业工程更加灵活快捷,从而使工业工程也更高科技化。工业工程在使高科技人性化,商品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桥梁的作用,使得人们望而生畏的高新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伙伴。
一个企业的任务是以较少的投入,经过生产和运作工程得到较高的产出。而要使生产过程高效的运行,工业工程的应用便是头等大事。工业工程应用中三项基本任务是质量、成本、交货期。许多企业正是通过工业工程的应用得以迅速的发展,并在竞争取得获胜。最典型例子有二战后日本的工业腾飞。在信息时代,产品销售也逐步网络化,网络的发展成为许多企业成功创造了机会。阿里巴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以低成本建造,高质量迅速抢占市场加上团队的优秀的生产管理模式。其中种种不难看出工业工程应用的影子。
以上简述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期,信息技术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工具和载体。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这样的时代工业工程应用也显得更为突出。谁能把握好成本,谁能管理好团队,谁就能在竞争中把优势转化成胜势。
4未来的工业工程的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企业为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进行信息化设计要求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发,过程中不断引入工业工程先进的制造与管理模式和理念。客观的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和未来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原则和路线。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未来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与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工业工程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快速和精确的处理大量数据,使得工业工程能设计有效的大型而复杂的管理系统,并控制这种系统的运作。另外应用领域和研究对象将不断扩展,工业工程将不仅在制造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服务业,运输业等服务性行业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将日益完善。在传统领域的工作研究加继续深入,同时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也将十分活跃。如遗传算法,全球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工程学科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的扩大。
5总结
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的科学。它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综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无论系统大小所反映出的都是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管理效益的特征。信息时代的工业工程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也是一门哲学,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因而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等手段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在未来发展中工业工程也将吸收越来越多的新学科和新技术从而成为一个庞大的领域。
5参考文献
[1]孙义敏.《基础工业工程自学辅导》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4.01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业工程;应用;现状研究
工业工程是一个集成系统,系统中包括了人员、设备、材料、能源信息等,并且也属于一门学科,研究如何推动自身集成系统不断改进的学科。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将信息技术光放的应用于工业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去,因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会节省企业的时间,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对信息技术在工业工程的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实地研究。
1关于工业工程
1.1工业工程的概念
据资料显示,工业工程实质是一门新型学科,它是以科学管理学科为基础而发展的一门学科,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它是对人、设备、物料及信息等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它还会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相关的技术,例如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等专业。除此之外,还会通过对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及犯法,对系统内会产生的结果进行有效认证、预判和评价。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是规模化工业生产及工业经济系统,其目标是优化生产系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工业工程是在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等科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
1.2工业工程的分类
传统IE和现代IE都是工业工程的组成部分。据了解,传统IE是通过对时间和动作的研究,进行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和日常安排等安排,以此来提高劳动效率。然而,现代IE和传统IE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现代IE的理论基础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换句话说,就是运用现今的计算机技术,融合和借鉴其他新的学科和现今的信息技术而形成的。现代工业工程主要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在制造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工程学科。
2信息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2.1工业工程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
随着世界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世界的竞争因素之一就是科学技术,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产品的开发速度加快,从而促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产品的寿命却在不断缩短。因此如果要想适应和跟上市场的变化,企业就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是对单一的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如今单一的产品生产很难在市场上存活,所以企业应该转变为多品种产品、小批量生产,从而满足顾客的多样的需求,市场的快速变化。反之,如果企业还是坚持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那么就可以从生产的其他方面入手,例如生产的通用设备,通用工艺装备等入手,选择更加高科技的设备。传统生产方式虽然不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但是根据当前现代化的生产前景,长此以往,显然是不够的,资金利用率和加工效率都比较低,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还要不时的调整,耗费了较多的精力,浪费了很多时间。备件在不同机床之间穿梭,周期长,等待时间也长,对现场生产管理非常不利。而且,对于库存管理来说,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发货等一系列问题。据了解,我国工业工程的需求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工作研究。工作研究,也就是我们要将重点挡在研究和实际的应用,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机械运动,人的动作和工艺流程的研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时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第二阶段,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工程,通过这个阶段,我们将对系统工程的研究和运用,努力将价值工程、质量管理等现代工业工程手段广泛应用、融合于当今的生活。最后一个阶段,主体是信息技术,在这一阶段,我们要运用上问提到的两个阶段的工业工程技术,还要在企业中研究和运用信息技术,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2.2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工程管理的意义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工程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工业工程是综合运用各种实用的知识和方法,为的是把人力、物资、装备、技术和信息组成更加有效的生产系统,以求更好的服务生产。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服务工业工程。信息技术值得是对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然而,工程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对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我们都了解,因为有了信息,减少了大量人工成本,而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我们能够实现很多我们期待的目的,例如,实现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使得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实现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让我更便捷的获得信息:是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信息流扁平化。
2.3工业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实例应用
我们非常熟悉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即CIMS,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CIMS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原理,同时也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模式。CIMS运作的好处在于,无论是大规模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都可以使用CIMS。特别是只要企业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它就可以按CIMS的思想去规划,扩大应用,一步一步的实现其集成,满足企业的要求。CIMS只是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无论一个企业有多么现今,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自动化,因此我们也不需要过多地强调自动化的作用。CIMS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扩大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和范围,实现各系统和部门的局部白动化,这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已经非常方便了。对于CIMS来说,它的关键在于集成,它的集成主要包括工作流程的集成、物流集成和信息流集成。企业集成的集中反映是信息集成,这也是C1MS集成的核心,它分为三部分,物理、应用和经营集成CIMS最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实施它以后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品研制能力,减少产品与工艺设计周期,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最终实现供给用户高质量、低成本、交货快的产品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当今计算机和网络发展如此突飞猛进,才能使得信息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工程中的各个领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现代工业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在工业工程的发展中,我们常常只是把重点放在为生产系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知识上,但是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也对工业工程研究的更深层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还要注重现代技术的运用。由此可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工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洪伟,仵凤清.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国制造业应用TPS研究[J].工业工程,2004,7(3):6-10.
[2]张永广.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275-00275.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应用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在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选、再造、优化或再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所有资源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工程化过程。
目前企业信息化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工业工程的支撑:(1)业务信息化自身涉及到的作业流程化及其流程的优化;(2)实施信息化所依赖的基础数据的准备,如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等;(3)信息化管理的其他环境,如生产的均衡性、设备的可靠性等。
一、工业工程与业务流程再造
1.业务流程再造概述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业务流程再造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而产生的,其基本内涵是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为出发点,以价值增值流程的再设计为中心,强调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界限,提倡组织改进、员工授权、顾客导向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以达到企业动态适应竞争加剧和环境变化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2.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程序
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精髓,可以将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结构设想成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形式,其实施体系由观念重建、流程重建和组织重建三个层次构成,多数业务流程再造方法可由以下七个阶段的工作来概括。
(1)远景设计。企业高层主管应当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2)项目启动。在此阶段企业高层主管要确定哪些流程需要再造,设定清晰的流程再造目标,成立业务流程再造项目领导小组并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
(3)流程诊断。对现有流程和子流程进行建模和分析,诊断现有流程,发现流程中的瓶颈,为业务流程再造定义基准。
(4)新流程设计。在分析原有流程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流程原型并且设计支持新流程的IT框架。
(5)新流程实施。新的流程是否可靠、方便、完善,还有待于这一阶段的检验。
(6)流程评估。业务流程再造结束后,要根据项目开始时设定的目标对当前流程进行评估,看新的流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7)持续改进。一次业务流程再造项目的实施并不代表公司改革的任务完成,整个企业的绩效需要持续改善才能实现。
3.工业工程的分析与评价技术在企业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经典工业工程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针对生产过程的研究,它的主要技术之一就是工作研究。应用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工作研究技术包括:
(1)程序分析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或一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
(2)作业分析技术。对同一工作地上的工作进行分析。
(3)各种图表。用于记录某项业务或管理流程的现状。
(4)“5W1H”提问技术。用于发现流程中的问题。
(5)“ECRS”四大原则。用于改进流程的现行方法。
对业务流程的分析是由粗到细、由总体到局部的过程。先进行程序分析,将多余的、重复的工序或流程取消或合并,使整个业务过程合理化;然后再进行作业分析,使工作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二、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基础数据环境建设
1.企业信息化对基础数据环境的要求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业务流程再造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基础数据环境建设。把反映企业人、财、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各种数据统一起来,称之为基础数据环境。为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数据的规范化。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编制数据。
(2)数据的准确性。输入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要准确。
(3)数据的完整性。软件系统输入的数据应满足系统运行所要求的各项参数。
(4)数据的及时性。应及时输入反映当前状态的各项数据。
(5)数据的一致性。
2.工业工程在基础数据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是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就进入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的信息化阶段,因此,我国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营造上述基础数据环境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
首先,从广义上讲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合理性的含义。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的ERP,其基础数据环境主要包括物料与产品信息、能力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和供应信息,具体有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工作中心、提前期、工艺路线、库存设置、供应商与客户信息等。在录入这些数据之前,应先运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如工作研究、物流与设施布置、激励原则对输入数据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其次,在数据的准确性上,如标准工时这种数据,主要利用工作研究中的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合理安排作业,制定出各项工作的标准时间,如没有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则很难保证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易树平,等.基础工业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企业信息化伴随着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挖掘潜力的的可能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为企业组织整体的改造及升级提供新型的技术平台,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等局面,作为企业信息化主体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实施成功率比较低,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效果并不显著,BPR(业务流程再造)、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应用也存在高失败率的现象。由此可见国内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究其原因是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体系不规范、作业流程不标准等初始数据缺失或和零散分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的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二、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工业工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基础及其核心思想。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的内涵在于有判断地综合利用人类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实践中获得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进行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提出一个能经济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以期实现预期的“TQCS”(交货期、质量、成本和服务)目标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技术对制定作业标准、规范管理流程等过程的工程再造是经典IE的方法,而这些技术正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基础。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发挥工业工程作为微观层面的管理技术的作用,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基于管理流程设计并服务于管理的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引进现代管理原理和系统化的开发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加工、存储检索,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辅助企业管理决策的系统,而标准管理流程的设计正是应用工业工程的结果。通过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支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企业信息功能的集成,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企业信息的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改善和创新是工业工程的灵魂。在全球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工业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丰田公司创立的精益生产模式(LP)和准时生产制(JIT)模式,夯实了丰田公司的基础管理,为公司实施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随着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企业之间合作制造趋势日益明显,横向一体化正在加强,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CM)这一新的运作与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进了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是先进制造技术(ATM)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大进步。再到后来的敏捷制造(AM)、企业流程再造(BPR)、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智能制造(IM)、并行工程(CE)等均是工业工程在新的全球技术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现代工业工程的突破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有经典与现代之分,经典工业工程研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研究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也就是企业内的基础管理及其标准,例如作业方法、场地布置、生产线设计、能力平衡、标准工时、人机关系、物流系统规划等,所以早期工业工程被誉为“效率工程”。现代工业工程是基于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用于解决大系统最优化与宏观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大力宣传的BPR、MRPII、ERP、CIMS、SCM、JIT等概念都属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范畴。IE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许多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作缺乏或不到位,如对基础IE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在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等方面,难以给现代IE实施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和有效地支持。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造成了ERP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绝不可以忽视。
1.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企业信息化对基础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各种物料的期量标准、物料表(BOM)的编码规则、代用件的代用规则等等都需要IE的支撑;像标准工时这种数据,如果没有经过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很多实施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是估计值,进而影响到生产周期、产品成本、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企业信息化还包括CAD/CAE/CAPP/CAM/PDM等软件的应用,这些软件的有效使用都是以基础数据的准确为前提。
2.对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是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求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发,即在理解、理清企业发展远景和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原则和路线,确定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并落实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里程碑。如果缺乏信息化总体规划,很容易导致系统繁多、信息孤岛、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高等问题。
3.MRPII/ERP是制造企业以对其资源的计划与控制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的主生产计划MPS,是确定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某一具体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根据MPS确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所以,生产计划是企业各种资源调配、平衡的中心,也是ERP系统与实际生产经营保持一致的关键。各种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如销售预测(计划)、生产及物料需求计划与控制、库存策略与控制等又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内容之一。
4.企业要成功实施ERP必须先实施BPR,BPR是ERP的前提和基础。BPR关注整个流程的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它强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运用工业工程的理念与方法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戏剧性”的改善。工业工程的分析评价技术如程序分析、作业分析、“5W1H”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是其进行流程优化的主要工具。
【关键词】工业工程;信息化;集成应用
当代社会,企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信息技术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企业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给企业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企业创新日益加快,信息化建设无疑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助推剂。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以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为基础,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需求等业务流程数字化,控制和集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内外部资源合理配置,信息即时共享,使企业能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实现了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到战略层的全面渗透,其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挖掘隐含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业务流程的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管理和运行模式的信息化。
(2)生产自动化。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软硬件设施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消除盲目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数据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等数据进行处理,挖掘隐藏其中的信息,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即时共享,实现企业内部协同化管理。
(4)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企业信息化不只是简单地摒弃人工环境下的流程观念,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及战略目标制定符合自身经营模式的管理流程,完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信息化。
2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2.1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制造业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1)信息化建设瓶颈多。部分制造企业盲目进行信息化建设,在技术和理念上喜欢追赶潮流,采用高性能的设备,而不注重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经营模式相结合,对实实在在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缺乏实施指导。(2)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少。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企业对信息化的迫切认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只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初期,缺乏对信息化后续的建设工作。(3)ERP应用增长速度快。多数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引入ERP软件。但是由于缺乏应用ERP软件的相关经验,以及在信息化建设中急于求成,盲目缩短ERP软件的实施周期,导致实施过程出现瓶颈。
2.2工业工程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信息能力,实现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其中包括人的信息化、工具的信息化和组织流程的信息化。此外,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一切的流程,如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基础设施的构建、组织结构的变革等也应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该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种因素,客观地分析企业现状和需求,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策略。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目的是对企业的物料、人员、设备、信息等要素组成的生产系统进行改进及优化,其所具有的设计、评价、改进、创新等功能恰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1)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撑,MRPⅡ和ERP作为IE范畴的经典信息管理系统,通过IE的理论方法解决了企业资源平衡、生产能力优化等问题,实现了对产品质量和工作流程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制造类企业中,ERP对采购、制造等一系列体系进行整合,促进了生产线上各项任务的及时完成,增强了企业生产的协调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便利。(2)IE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数据和理想的软件运行环境(如人员的知识水平、设备的可靠性等),保证了产品生产周期和生产计划的准确性。(3)业务流程重组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BPR强调利用先进的工业工程和信息技术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改善企业质量和服务。(4)在现有工业工程的基础上,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应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引入先进的制造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的集成应用
我国工业工程和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无论从研究还是应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国内企业管理技术基础薄弱,尚需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业工程水平和信息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任务下,企业要快速提高竞争力,需要工业工程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和理论支撑,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工程的集成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工程的集成应用是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应从长远考虑制定合理的战略方针。首先,企业应该在传统工业工程思想的基础上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学习其核心思想,避免直接套用其理念,实现工业工程的“本土化”,制定符合我国企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体系。其次,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构建性能稳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脱离了工业工程的思想而孤立存在,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现状和发展目标,明确信息化建设方针,保证信息化建设成功实施。
4结束语
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将工业工程的管理理念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二者的集成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宋晓艳,朱玉杰.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分析[J].森林工程,2007,23(2):91-93.
[2]宋飞舟.制造业信息化,工业工程是关键[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9(3):26-28.
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企业信息化伴随着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挖掘潜力的的可能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为企业组织整体的改造及升级提供新型的技术平台,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等局面,作为企业信息化主体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实施成功率比较低,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效果并不显着,BPR(业务流程再造)、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应用也存在高失败率的现象。由此可见国内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究其原因是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体系不规范、作业流程不标准等初始数据缺失或和零散分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的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二、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工业工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基础及其核心思想。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的内涵在于有判断地综合利用人类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实践中获得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进行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提出一个能经济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以期实现预期的“TQCS”(交货期、质量、成本和服务)目标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技术对制定作业标准、规范管理流程等过程的工程再造是经典IE的方法,而这些技术正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基础。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发挥工业工程作为微观层面的管理技术的作用,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基于管理流程设计并服务于管理的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引进现代管理原理和系统化的开发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加工、存储检索,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辅助企业管理决策的系统,而标准管理流程的设计正是应用工业工程的结果。通过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支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企业信息功能的集成,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企业信息的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改善和创新是工业工程的灵魂。在全球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工业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丰田公司创立的精益生产模式(LP)和准时生产制(JIT)模式,夯实了丰田公司的基础管理,为公司实施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随着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企业之间合作制造趋势日益明显,横向一体化正在加强,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CM)这一新的运作与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进了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是先进制造技术(ATM)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大进步。再到后来的敏捷制造(AM)、企业流程再造(BPR)、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智能制造(IM)、并行工程(CE)等均是工业工程在新的全球技术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现代工业工程的突破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有经典与现代之分,经典工业工程研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研究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也就是企业内的基础管理及其标准,例如作业方法、场地布置、生产线设计、能力平衡、标准工时、人机关系、物流系统规划等,所以早期工业工程被誉为“效率工程”。现代工业工程是基于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用于解决大系统最优化与宏观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大力宣传的BPR、MRPII、ERP、CIMS、SCM、JIT等概念都属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范畴。IE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许多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作缺乏或不到位,如对基础IE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在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等方面,难以给现代IE实施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和有效地支持。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造成了ERP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绝不可以忽视。
1.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企业信息化对基础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各种物料的期量标准、物料表(BOM)的编码规则、代用件的代用规则等等都需要IE的支撑;像标准工时这种数据,如果没有经过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很多实施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是估计值,进而影响到生产周期、产品成本、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企业信息化还包括CAD/CAE/CAPP/CAM/PDM等软件的应用,这些软件的有效使用都是以基础数据的准确为前提。
2.对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是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求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发,即在理解、理清企业发展远景和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原则和路线,确定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并落实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里程碑。如果缺乏信息化总体规划,很容易导致系统繁多、信息孤岛、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高等问题。
3.MRPII/ERP是制造企业以对其资源的计划与控制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的主生产计划MPS,是确定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某一具体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根据MPS确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所以,生产计划是企业各种资源调配、平衡的中心,也是ERP系统与实际生产经营保持一致的关键。各种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如销售预测(计划)、生产及物料需求计划与控制、库存策略与控制等又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内容之一。
4.企业要成功实施ERP必须先实施BPR,BPR是ERP的前提和基础。BPR关注整个流程的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它强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运用工业工程的理念与方法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戏剧性”的改善。工业工程的分析评价技术如程序分析、作业分析、“5W1H”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是其进行流程优化的主要工具。
关键词:工业工程;创新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已经从“知识经济”转向“创新经济”,称之为“创新力经济”。有效利用人力与资本并鼓励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全因素生产力”。在历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发明的前提下,信息与信息之间、经营与管理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着交融互促的效应,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应运而生,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必要的技术与理念的前提。
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工业工程将人、信息、物料、设备、过程和能源集成到产品、服务或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把获利性、效率、适应性、响应能力、质量同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贯穿整个寿命期做为目标。
工业工程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围绕提高作业效率为重要内容的传统工业工程阶段;与运筹学相结合进行更系统和精确设计的独立活动阶段;以系统工程为新的支柱,形成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系统科学体系阶段;目前可以认为是工业工程应用各种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范围的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工程在其发展和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职能。
一、工业工程的内涵
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
工业工程不仅用于生产事业,还可用于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由其广阔的应用范围可以看出它的内涵相当广泛。工业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研究方法多样,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另外与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工业工程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不断改进,追求创新的过程。坚信“改善无止境”――“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工业工程强调人的因素,它将影响人的因素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追求人――机――环境关系的最佳、最和谐状态。工业工程是集成系统的整体优化,将系统中的各要素孤立考虑和仅仅将各要素简单相加都是不合适的,它追求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的整体效益,要产生1+1>2的效果。
二、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评价、完善改造以达到促进系统不断创新的目标,是工业工程的功能之一。这里的创新主要包括产品改进、工艺改进、设施改进、系统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改进、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工作开发等。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它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做每件事,总有一个最好的办法”。从其内涵可看出,改善是实现工业工程任务和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工业工程的永恒目标,是工业工程的灵魂,而改善的结果是创新。
工业工程是一门对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综合技术,其工作过程是一个集体努力和综合创造的过程。如果把它理解为管理,它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管理系统与工作程序以提高效率。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除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外,就是创造性技术。随着发明学、创造工程、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先后提出了一百多种创造技术和方法,其中1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4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5个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6大提问技术(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这些都是改进与创新工作必不可少的关键。由此可见,工业工程需要高度的改善改造性,改善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功能。
三、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的特点
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可以概括为:针对知识资源无形性,使用价值的间接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征,并有利于实现集约发展的管理方法与技巧。它的研究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集群性。把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取得全方位的改善效益。
(2)虚拟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性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创新技术的虚拟化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
(3)融合性。创新技术应当是多元、合作与共享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享,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改善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忽布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形成双赢或多赢的管理运作。
(4)模糊性。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使创新的来源无处不在,没有明确的边界。
四、小结
工业工程是解决各生产要素达到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方法。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研究领域,凡是有利于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评价以及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方法,都被及时纳入了工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范畴,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而工业工程从一诞生起就强调不断改进与创新,工业工程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改革、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