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10:58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新理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德育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一切教育都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德育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水平,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开放、高效的德育氛围,体现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成长。但是,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理念在学校内的普及和传承。比如学校里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在德育方面投入师资较少,不能满足教育要求;认为德育就是靠教师约束和管理,学生不能掌握主动权,等等。在新时期,德育教育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文首先分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着重对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被提上日程,德育工作的进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规范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行为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心灵,给学习和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动力。现在社会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由于学生对社会接触的不多,因此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从而给心理带来影响。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和情感疏导,将学生的错误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促进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在新时期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渗透德育教育思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思想变化,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学校教育现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当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校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心。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内在修养的教育,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将抽象的德育教育内容转化为具体事例,增强学生的重视程度,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并且秉承“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思路,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主体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同时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和需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或者行为方式,从中启发学生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强化自己的道德分析能力。
(二)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建立新型教育体系。
传统的德育教育都是在教室内进行的,由教师进行灌输,被称为“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德育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回归生活,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建立起新型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德育教育不能把学生与现实生活分离,要让学生在社会中历练,从而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对于交通规则、防火防灾、封建迷信等的教育,就可以进行实践演练,促进学生有效掌握。带领学生到马路上做义务交通宣传员,让更多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组织学生观看火灾或者地震的逃生视频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范技巧;参加反封建迷信主题演讲,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三)建设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注重对教师的师德培养。
要想德育教育能够发挥作用,学校要建设具有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欢乐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校园内可以张贴文明礼仪的宣传标语或者宣传画,营造校园文化气息,还可以利用升国旗、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师德的培养,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教师会通过自身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规范的行为。学校德育工作就是要把学生内心里潜在的道德意识激发出来,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坚持家校结合的德育思路,施行养成教育方针。
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要坚持家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校、教师、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德育教育质量。首先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德育教育大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究,养成习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培养学生领悟尊老爱幼的好传统。教师要提高教育水平和素养,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变。家长要在家里为学生营造德育氛围,提倡孩子自己打扫卧室、自己洗碗筷等,从而使孩子端正态度。德育教育要实施养成教育方针,只有学生养成了德育习惯,才会真正养成道德品行。
三、结语
学校德育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对德育教育保持高度重视,从一点一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开放的德育氛围,提供发展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强本领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90后中职学生 德育 理解 平等 共享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22-02
时代的发展变迁使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不同时代中的人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客观现实的多样性、复杂性影响着人们的主观意识,代际之间的差异显得尤为明显。学校教育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遭遇着激烈的挑战,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之下抓好德育工作,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 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
相对于80后及以前的学生而言,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1.1 个性张扬、易受挫折
个性张扬是90后学生的共同特征,无论是中职学生、高职学生还是大学生,这一特点非常突出。他们虽然尚未成熟,但思想开放、富于激情、敢于冒险。同时,由于处在网络普及的社会环境中,陶醉于虚拟世界,崇尚各种新奇的事物、思想与行为,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较为浅显,与家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尤为匮乏。由此,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当遇到挫折时往往怨天尤人,情绪反应激烈,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1.2 告别理想、崇尚现实
90后的中职学生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认知比前几代人更富于理性化,他们不再像80后的群体那样总是带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来学习、生活。成长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交错的环境中的他们,更乐于把价值取向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使自身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并且他们也明白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时刻把自己当作成年人而非青少年。
1.3 交游广阔、内心空虚
网络的普及让90后的中职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擅长于利用网络获取各种知识、扩大交际范围,因而其知识与视野较之前的同龄人要广,并且心智发展超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往往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同、容易受挫,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感与安慰,最终沉迷网络,导致心理畸变。
1.4 急功好胜、缺乏自信
90后的学生对于竞争意识认识较为深刻,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急于表现相互自身的优势,希望处处获得成功。但同时缺乏足够的自信,也缺乏持久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信念。90后中职学生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他们觉得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认为自己不如高中生;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希望的到认同,但一旦失败后就自暴自弃。
2 90后中职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说,依然不尽如人意,没有有效的发挥德育的应有之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陈旧。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泛的接受,其以“学生为本”基本思想对于改善教学效果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究其根源来自我们的部分德育工作的思想观念陈旧,依然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没有把学生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导致学生的反抗和叛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教育者,如果德育工作者依然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的个体、德育知识的接受者,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转换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2)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德育教育就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过程,即灌输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然而,伴随教育对象自身特点的不断变化,这一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目的在于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被技术性的教学所消解,如若不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去渗透德育的基本知识,中职学生的德育时效性很难体现出来。
(3)教学内容单一。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内容非常单一,即通常的基本道德知识教育。然而,中职学生毕业以后必然会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相关行业的工作。单一的德育知识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吸引力微乎其微。同时,中职学生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成员,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成为其德育的重点。所以,在中职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加入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其吸引力将大大增加,并且能够使学生对未来所有从事的行业的规则规范有更好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道德素养。
3 90后中职学生德育的新理念
一 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
的普通中职学生从生源上来看,是在重点高中、重点中职、普通高中、内地中职等层层选拔后剩下的学生,都是中考“淘汰”者,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存在着文化基础差、知识水平低、家庭情况复杂等问题,而且大多数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因此这些孩子感情脆弱、自卑感重,对未来毫无自信更无动力。面对着最差的生源、面对着一群缺乏自信、问题多多的弱势群体,如何才能让的中职生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后,能够依靠一技之长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中职学生能够用知识和技能彻底改变命运呢?这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职教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二 今后的德育教育工作构想
要想让中职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知识和轻松就业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离不开职教工作者的观念、心态和工作热情。我们要立足于中职教育实际和学生实际,更新观念、调整心态,认真教学、认真育人,相信我们的学生即使成不了杰出的人才,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能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收获梦想。
1.关爱是前提
听过很多优秀教师传授她们的教学经验,她们言语中总是亲切地称呼学生为“孩子”,她们说“孩子”这个词是那么顺口、那么自然,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温柔亲切。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她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已经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多么崇高,而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在她们眼中、心中,学生就是她们的孩子。一个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的教师绝对是百分百关爱学生的好教师,这样的教师会更细心、更有耐心、更善于倾听、更善于理解和尊重,也更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就会对学生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耐心,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也会多一分理解与宽容。爱是接力棒,把爱传递给学生,他们才会传递给他人,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感恩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一个感受到爱、体会到爱并懂得爱的学生,要教育好还会难吗?哪怕他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他一定会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教育出这样的学生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所期待的吗?
2.身教胜过言传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那么教师到底有没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引导学生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给学生留下的是一个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好印象,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反面例子。这样教师不用多说学生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创建一个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的交流平台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教坛收获想谈谈感想,也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共同探讨和交流,因此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交流专栏,教师们可就自己日常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收获与想法甚至是一个好点子向其他同事进行传授,同时也可以就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咨询,其他教师可就自己的共鸣或解决办法进行留言。通过交流沟通,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找到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
4.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一,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要求全体师生共同来维护校园环境,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德育是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会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效果。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校园中多一些优美的以人为本的宣传标语和提示性话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在浓郁的关怀中感受爱,传递爱。很多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处处可见其精细精致,充满人性关怀。校园的显示屏上除了有“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警示语之外,更有“天气寒冷,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健康的身体,喜迎春节”这样的温馨话语,校园的草地上不是“不准”“禁止”这样的话,而是“花草也有生命;当你伸手采摘,美丽已不存在”这样动人的语句。校园是鼓励竞争之地,我们的校园有竞争,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温馨与和谐,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达到了和谐统一,如此一个相对宽松的育人环境,师生的创造性与工作学习潜能又怎能不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呢!
第三,成立学生活动社团。职校都有很多兴趣小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兴趣小组的规模还不够大、运作不够规范,可以在原有兴趣小组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参加学生多的、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成立一些社团,在相关教师的管理下让学生担任社团的负责人,社团负责人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各社团要定期组织活动并将活动成果在校园展示,这样的社团会更规范更有吸引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的东西,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一、生活化品德课程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形态
“千百年来,人们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道德教育因而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1] 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总是试图将天下大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宏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衣钵相传者。这种做法过度的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却忽略了个体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学者刘铁芳认为,“德育并非与个人生活毫无牵涉,而是以个人生活为起点同时又是归宿的内含于个人生活进程的活动。德育过程是关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只是德性的完满而且同时是个人生活的完满”。[2] 鲁洁教授在《 德育社会学 》中也明确地指出德育的终极意义,它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3]
其实,生活是一部多彩而动感的教科书。生活为品德提供了一片盎然生机,也是生活为品德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当你看见小朋友摔倒时,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扶;当你看见老人登上公共汽车时,会无意识地起身让座;当你对别人撒谎时,你会不受控制地紧张焦虑;当你做好事帮助他人时,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心情舒畅……肖川教授在《 我的教育视界 》中用了一个有关于生活经验的精彩比喻:“如果知识传授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沉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知识就如同假牙、假发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4] 足以见得,生活拥有一种魔力,它可以洗尽世间铅华,还原道德教育为最原初的质朴与纯真;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深谙品德的魅力,追寻品德的典范。
课程标准便是秉承这一重要理念,将品德课程的学科逻辑积极转变为生活逻辑。例如,标准二、(一)1.3交往与沟通中的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可以就此进行交流和分享;标准三、(一)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活动建议: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课程标准还着重强调“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活动都可以在各地学校学习生活中普遍开展,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更容易接受品德的规范要求、认同品德的价值所在,最终强化道德情感及道德修养的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不为而为,自然而贴切是生活独一无二的教导方式。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周边的生活世界中学到许多不言自明、未经思考的经验,这些经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敏感的神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会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跳过品德的说教框格去接触真实的道德情境,并在矛盾的道德冲突中明辨真、善、美。可以说,是生活拨动了道德主体心灵的琴弦,演绎着道德教育最原始纯朴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需求与发展
生命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教育之所以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在学生的人生际遇中,只有在学生内心世界的选择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珍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刘触、朱小蔓在《 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中也明确指出:任何轻视、压抑、否定生命价值或对生命价值的现实性抱有怀疑、失望、冷漠态度的道德教育都应该摒弃。
同样,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崇高理念也深深地根植于品德课程标准中。教育者应该着力探索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精神面貌,力图使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保持一致,以增进学习的效率与乐趣。同时,需要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素材、开展一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话题辩论会,促进学生以人格的完满发展为追求导向、真正实现与好品德、好修养共成长。在课程标准一(二)2.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的活动中,倡导学生珍爱生命,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在一(二)2.1“学生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活动中,其建议是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做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审视课程标准新增的生命专栏,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珍惜与维护,同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意识,即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要施行人文关怀。此项举措是思想品德课程理念的一大提升——道德培养模式已经由主体性发展逐步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发展。主体间性是双向沟通的运作机制,它有效地传达着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相似的生活体验,这些共享的感受才是生命意义形成的基础。若是离开了主体间性、疏远了他人和世界,主体的价值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因此,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我”因“他者”的存在而存在,关爱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珍惜动植物的生命也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关注道德情感体验,创立德育培养新模式
体验(ErlebniSe)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道德情感体验即个体进行道德活动时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
19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中唯理智教育一统天下,唯理智教育崇尚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训练提高人的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道德教育亦应袭这一理念,提倡知性德育模式。但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的过程,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等相互渗透、复合交织的整体运动的过程。而知性德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了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表达以及情商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在对上海市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在家里经常任性发脾气的小朋友占总人数的50%,对父母不会用礼貌语言的占总人数的36%,他们只知道要别人爱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一状况,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趋势。[5]
情感德育即是解决此类德育顽疾的良药,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心、同情心和宽容心,着重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自然的情感,使道德教育鲜活起来,有“人情味”起来,它如一缕春风,温暖舒适地吹拂在学生的周围,使道德教育出现勃勃生机。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亦引导学生形成以“道德情感”为主题的德育熏陶,例如,二(一)1.3“学生要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二(二)2.2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三(一)1.7学生要“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情感德育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当学校、家长、社区协作起来,才能保证德育过程中空间、时间的连续性,这样,学生就不会一踏出校门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道德教育也不会因此失效。此外,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们也要创新性地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机地整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课程活化于生活,将德育理念根植于实践,但理论只有依靠实践的耕耘才能散发芬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研学者们躬身实践,总结经验,以促进新标准的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一、从学生的生活和主体地位出发――明确德育目标
传统的学校德育多采用灌输式教育,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知性德育,只求道德知识的传授,不求道德行为的养成。往往忽略学生是否理解和接受,导致德育中主体性的丧失。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把道德作为学生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其价值在于把道德生活的意义、把主体行为的意义置于学生手中。
道德,体现着生活中主体对于自己的生命旨趣、生活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活价值的体现,充盈着人性的光辉。德育生活化就是找回这个曾失落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以追求确定的道德知识为目标,而是给学生练习道德行为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积极思考、不断探索,让学生学会选择,有新的感悟,并做出有意义的判断。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骨干举办各种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等,针对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行为,开展成因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描述过程片段,进行自我析(活动中哪些环节高效地完成了、哪些环节出现了沟通问题)。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道德践行的引导者,并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学生,让学生毫无顾虑地参与,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从学生的生活和主体地位出发,明确方向后,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是: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德育目标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德育目标要“小”,着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只有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
二、将生活实践融入德育课程――丰富德育内容
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在新课改中,活动教学成为德育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之一。活动教学的引入,力图改变传统德育课堂的沉闷氛围,使师生双方在生动、和谐的交互影响之中,为德育课堂带来生机。
然而,我们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活动的细节设计不知不觉地偏向教师自己的考虑,渐渐忽略学生的感受。其实,传统德育教育的根本缺陷是“无人”的知性德育,突出的是“教师本位”,一节课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都由教师说了算;教师讲的、课本上说的,往往与生活现实脱节。这样的德育课程根本没有学生参与的机会。
笔者认为应该将生活实践融入德育课程,使德育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如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艰辛,明白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道德认识和结论,都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主动构建,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加。这样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会针对性地更新德育课程,因为实践过程是动态的,那么课程就应该是动态的。为此,我们将“梦想剧场”“故事汇”特色活动纳入德育课程中,这类带有“家校零距离”性质的生活实践活动一直被家长充分认可。其间从活动的计划到实施,从问题的提出到克服,学生用“做”的方式代替“说”的方式,用“悟”的方式代替“学”的方式,再次体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德育课程的务实性体现出来。
三、让道德实践走向社会――拓展德育途径
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问题虽然不是学生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但实实在在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拓展德育的途径,让道德实践走向社会。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主动多方联系公园、驻地部队国防训练中心、各社区和敬老院等一批体验教育活动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体验活动。可以开展“小学生走进社区”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热爱社区,同时增长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可开展以“我为社区做贡献、美化社区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表演小品、唱歌、跳舞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人人为社区环境作贡献等优秀品质。积极参加社区实践活动,既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又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育人;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5-0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还不成熟,突出表现在质量不高、结构失调、管理粗放、创新乏力。中职教育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由单纯地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无疑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产生于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是现代服务类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出的一种职业教育管理思想。从字面上来说,“服务育人”是出现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一种指导思想,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育人”具有其时代的特色并凸显出其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服务育人”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理念是职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与指导服务,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服务,在循环服务的大环境中,实现对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服务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来讲,“服务育人”的概念更多是与高校后勤工作联系在一起,表明后勤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一种学生作为主体“被服务”的倾向。“服务育人”口号在1985 年由清华大学后勤提出,之后得到全国高校后勤普遍认同,被尊为必须永远坚持的行业“宗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辉煌成就。国家教委曾提出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又提出了“环境育人”,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育人”是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是一种狭义的管理理念。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育人”是一种融入到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的新型管理方式。随着时代进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服务育人已不单是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发挥其育人功效,而是在更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服务不仅仅是后勤部门的事情,服务育人具有其内在的深度和广度,需形成“大服务育人”的观念,服务育人的目标定位是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再使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来要求所有学生。服务的理念需渗透到管理与教学等各个环节,教育目标不仅有高度,也有梯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服务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因此,中职教育“服务育人”新理念的“服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具有更多内涵的服务。
(二)“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指职业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生活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校企创新合作的方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职教理念。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服务育人”理念是中职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如图所示,包括:
1现代服务业需要“服务育人”,使企业员工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合格职业人;
2中职学校是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学校,需要“服务育人”;
3在社会要求学校特色的背景下,管理、教学、德育、后勤等各种活动都要融入“服务育人”的理念。
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中,所有的服务指向育人,这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物质上的服务育人。
二、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特点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指南针。“服务育人”体现的是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学校的领导阶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学服务,在实训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技能训练的指导服务,在德育中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服务以及在后勤工作中通过相关后勤人员爱岗敬业的熏陶培育学生尽职尽责的精神服务。“服务育人”是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管理理念,其特点体现在管理、教学、实训、德育以及后勤等各个方面。
(一) 科学管理服务,民主和谐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倡导的管理,不仅是在管理阶层中树立服务意识,更是要把“服务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管理,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组织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团结一致的努力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标准。服务的理念正是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应运而生。“服务育人”倡导管理阶层共同营造的民主与和谐工作氛围。
(二) 优化教学服务,专业高效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在体现为满足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高效利用教学平台的有效途径。
专业设置是基础,是形成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落脚处;课程建设是关键,因为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形成和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上。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以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教育类为辐射面,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结构,凸显了学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会计专业为例,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依据专业需要开设《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税法基础与实务》等校本课程,努力实现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服务育人”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应紧紧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不断强化和塑造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只有坚持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中进行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依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内容,构建“素质核心”教学模式。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已初步构筑起“基础集群+专业集群+拓展集群”三大课程集群,并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三) 改革实训服务,协同创新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实训创新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技能训练,强调在实训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仿真工作场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反馈与调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标准、高成效,努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坚持联合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双元联动”模式。学校积极推动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先后与信合会计师事务所、沃尔玛、中海物流、东莞宾馆、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联通公司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 “企业冠名”、“企业课堂”和“企业驻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校企“双元联动”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企业配合”向“校企共建”转变。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服务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努力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学校面向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切实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学校与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 强化德育服务,交流渗透
德育工作是“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灵魂。贯彻“服务育人”理念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德育这一灵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德育,是在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综合素养服务的环境中的影响与熏陶。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要求全体教师确立德育观念,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在课外活动中,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以“诚信阳光”为核心,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到校园并进行职业素养课程开发,把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校企协同,开展随岗实践和体验,形成了“体验、内化型”德育。
(五) 提升后勤服务,诚信敬业
后勤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包括物产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基本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一项纯粹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培养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指导下,东莞经济贸易职业学校后勤管理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构建“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模式,倡导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充分调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后勤工作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功能的最大发挥。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诚信敬业的后勤服务,是在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塑造,在培育中职生优良品格的过程中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规范和陶冶功能,它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是育人的基础环节。
三、 结语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目标,强化现代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真正做到以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特色。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把“新理念”看得太神秘了,看得太神圣了。看到和学到的“新理念”只是局限在书本中、理论中、表象中,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没有体现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其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将“教育新理念”看得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新理念”就是建立在一种新思维基础之上的“新观念”、“新思想”。现实工作中,它就是一种指导思想,它区别于传统的旧观念、旧思想。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进行一番理性思考,在进行对自己工作的反思中,提出一些区别于传统的新的想法,并将其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的一种新的思想,将其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这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它来源于教育实践,是对教育实践的再理解、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对于别人提出的教育新理念,要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具有理性的、前瞻性的思考,采用“扬弃”的哲学方法,对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行一番深刻的批判。结合学校现实情况:其一是师资状况,如学识水平、工作经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师德水平等;其二是学生状况,如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品德修养等;其三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将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者需要进行一番深刻的思考,找出自己工作的不足和指导思想的缺欠。
同时,领导者还要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之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形成自己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经过思考、总结、归纳、提炼这一过程,使之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本校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即所谓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的形成过程,是我们对现实工作的一种认识过程、思考过程、总结过程、归纳过程、提高过程和内化过程。通过这一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它符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提高我们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如,在我自己的学校管理工作中,认识到“应试教育”其实质就是以放弃绝大多数学生、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为代价的“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整天一副冷面孔,死死地统治着课堂,统治着学生。教师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课堂和学生的统治者!学生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歧视和体罚。学生得不到理解和宽容,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遭到扼杀,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就是考试的机器,教师就是这个机器的操纵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提出:“有用,既是人才!”、“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别人的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是孩子,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关爱和呵护!”、“不择生而教,是教师思想的最高境界,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不择生而教,是我们育人者的最高理想。”、“把学生首先看成是孩子――是既有优点同时又有很多缺点的孩子。只有这样,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长者,才能真正读懂一个孩子!”、“凭着一种精神去生活、去工作,并为之感动!”、“只有消除偏见,勇于关爱,才能真正彰显一名教师的博怀。”、“理解和爱,是学校德育之魂。”、“学校教育肩负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它需要我们用生命和灵魂去投入。育人,从爱开始,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富有爱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等等。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教育而言,创新同样是教育的灵魂、学校的灵魂,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凌源教育应该在教育创新方面大做文章。
其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教育创新计划”,制定“教育创新实施方案”。基层学校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创新计划”,确定“教育创新目标”,制定“教育创新实施方案”。教育创新要从小处着眼,从宏观到微观,更要注重微观,注重细节,要从教育的精准、精细上下工夫。比如,从宏观上,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做课题”教育;山东渡郎口中学的“探究式开放性课堂”教育等。微观上,我们可以注重细节的个案研究。如,从“书写标准汉字”上研究,教育和指导学生写出一手标准漂亮的汉字。写一手好字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素质。还有对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亲情、感恩、责任、沟通、合作”等方面人文素质的教育。
其二,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出典型、学习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引路来促进凌源教育的创新,引领凌源教育走向创新之路。
凌源教育缺少的是各个层次的教育典型。这也是凌源教育的缺憾!我们应该从小学、中学、高中三个学段各培养和树立至少一个典型学校,使其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典型学校是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其自己的先进性、独特性和创新性。教学方面,它必须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管理方面,它必须具有合法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但是,典型学校并不是重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