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诗歌的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07 16:10:53

序论:在您撰写诗歌的基础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诗歌的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呼吸发声共鸣吐字

【中图分类号】J6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0179-02

在音乐艺术中,以人声作为表演形式的声乐,其表现力是最感人的。歌声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传统说法。著名的音乐家华格纳说:“音乐的最久远,最正直,最美满的机关就是人们的歌声”。

一、歌唱的呼吸以及气息的运动

气息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有优美的歌声,不论哪种声部的唱法,正确的呼吸法都能节约气息,节约气息就能事半功倍。

1.正确的呼吸法

呼吸在发声中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它的重要性必须正确地给予评价,并且为了完成一个艺术性强的歌唱,应该做到考虑轻松地分布呼吸要多于使用强烈的呼吸。

呼吸法正确与否决定了声音技巧的优劣和发声方法的好坏,不正确的呼吸法会导致错误的声音和呼吸器官病,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也是决定歌唱好坏的关键。

呼吸法是依靠呼吸器官根据发声需要而进行的合理活动,它是与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呼吸。正确的呼吸法只有一种,就是“胸腹式呼吸法”。因为它在呼吸时下肺部扩张,横膈膜下压,富有弹力和伸缩性,歌唱时保持这种状态,腹肌与内脏是稳定的。

呼吸法的训练,首先要注意姿势,目的是使各有关器官不受压制。要站稳,挺胸,其他部分自然松弛。

吸气时胸廓扩张,两肋向两旁伸展,下腹略往内收,这时在心与脐之间有股力量。当吸入完毕时不急于呼出,稍微稳定一下,用两肋控制,把气蓄住,再把气徐徐呼出,呼出时间的长短就是声音延续的时间。呼气时是徐缓输出,有支持点,不是突然放松。呼气时两肋也逐渐恢复到吸气前的状态,感到气息是控制在心与脐之间,也就是在支持点上,这样发出的声音既有力又结实,起到了气息的控制与调剂作用。

2.歌唱时的气息运动

呼吸法的目的在于唱好歌,所以纯呼吸练习只是体会呼吸过程,要结合气息和发声来练,这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歌唱时气息是双向运动:歌唱中对气息的要求在质量上都要比说话状态复杂的多。为了使音乐柔美,共通的声音能在矿光的音域里伸展,保持音乐旋律线条的优美统一,就必须使气息运动的状态符合声乐音响学的要求,这就是气息的双向运动。

二、歌唱的发声

没有掌握好的呼吸方法就不会有好的发声,在练习呼吸法的过程已与发声结合,在发声时又需要和共鸣结合起来,否则就产生了不好的歌声。

传统声乐说好的声音是“甜、脆、圆、润、水”。一般说来就是音色优美,音质纯净,有好的共鸣,能传送的远。这需要经过训练,从有意识过渡到无意识,成为经过加工后的自然的声音。

1.正确的发声法

练习发声需要有正确发出母音与子音的准备,因为它使口腔活动而不至于僵硬,而且口型要求正确以后,发出的声音才能合乎要求,口型对歌唱者有很大的意义,要找到最自然和最适宜自己的口型。口型应上下垂直张开,不要向两边横着张,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上下贯通,声音圆润。发声时根据字音要求恰如其分的张开,否则开的过大音散,过小又出不来,同时还要有上下垂直和贯通的感觉。

2.怎样根据音色选择发音的母音

每个人的音色不同,音色有尖亮也有沉暗,在选择发声的母音根据本人的音色和感到比较容易掌握的母音去练,容易体会发声过程的感觉就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一般尖亮的音色多练ou音,沉暗的多练ei音,而且控制在中等音量和中声区的范围,在这范围比较容易掌握,同时也感到自然,声音越自然越有发展。声音像小提琴拉弓发出来的声音一样而不是推的感觉,因为它是靠气息缓缓输送出来,要求音色不变,上下贯通,气息进入鼻腔,口腔而引起共鸣。

总之,发声法是要使发声器官的功能达到正确发声,符合科学,成为习惯性的控制能力,使声音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三、歌唱的共鸣

共鸣器官是声音的精练器官,它包括咽腔、鼻腔、口腔、软硬口盖、舌、齿、唇等。

声音起共鸣的目的是使声音美丽、丰满、圆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清脆明朗,共鸣运用得当就能使声音送到远处。歌唱声音共鸣的获得,是依靠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自然而且松弛的喉部位置协作才能得到的。

共鸣区分为胸腔共鸣(低音部分)、口腔共鸣(中音部分)和头腔共鸣(高音部分)。共鸣不应只用局部而应该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不过随着音域的变化,共鸣腔的重点有所不同,气息供应的比重也要有所变化。

软口盖是调节声音高低的共鸣,软口盖在唱高低音时有共鸣反射点。唱高音时,软口盖向上抬,唱低音时靠前,唱中音时在中间,而唱高音时在后面,软口盖的能力会使柔软部分变硬,使音量增强。

鼻腔对共鸣的作用很大,唱时鼻腔要扩大,发声时要像闻花一样吸气,鼻孔的两翼应扩张,这时音波集中至鼻腔后再送出去,声音就会柔和圆润,这时候气息要支持,不让气息过流而影响音质。

只有把三个共鸣腔体衔接起来,把高、中、低三个声区铺平,这样声音才能上下贯通,音色统一。

四、歌唱的吐字

歌唱的吐字要结合歌唱的呼吸、发声和共鸣来进行练习,否则单纯练发声是唱不好歌的,因为唱歌与平时的讲话在气息共鸣等的作用不同,讲话所用的音域与唱歌所需要的音域也就不同,唱歌是各个器官的协调活动,掌握不好,不是影响声音就是影响吐字。

在谈歌唱的发声时谈过口型问题,在发音时更应该进一步研究,由于音型不同,口腔大小幅度也不同,所以歌唱发音时要注意掌握好口腔打开的幅度。

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做到字句分明,每个字都能清楚地听到,不论快慢必须把字吐清。

五、歌唱的艺术表现

歌唱的目的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这样演唱者就必须对歌曲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正确的理解,这就是再创作的过程。由于演唱者思想水平、艺术修养以及技巧的掌握不同,而导致表现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思想水平高再加上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及高超的技巧,就有可能恰到好处的表现歌曲的主题音质。

有些演唱者凭主观想象并融合自己的感情去唱就满足了。其实这种感情不一定与歌曲情感相吻合,甚至有时是背道而驰。

第2篇

关键词:着眼点;C++;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61-02

C++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学习又着眼思维训练的基础课程,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基于教学中的不断总结,认为学习者在具有了一定C++入门知识后,可以从以下几个着眼点来学习和巩固C++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牢基础。

一、从内存着眼的观点

迈入程序设计门槛重要的一步是理解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相当多的基础概念都是围绕内存及对内存的操作展开的。教学中以内存条的实物展示结合内存的物理结构来介绍存储数据的空间,强调它们是一系列连续编号的“房间”。每个房间有门牌号和存储空间(即一个字节)。基于实物的认知,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对内存访问所涉及的基础概念。诸如,变量(对象)的名、值、地址、别名(引用)及指针;另一方面介绍系统内存是分区存在,以巩固用户区和代码区、静态存储区和动态存储区的概念,可以帮助理解函数原型、函数接口、函数指针等较为抽象的相关概念。

授课时,板书内存并标注在静态存储区和动态存储区后,可以形象地演示在动态存储区内动态申请和撤销对内存的使用情况,便于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轻松掌握生存期、作用域、输入输出流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由于程序设计语言中大多数概念都是与内存相关的,初学者有了对内存形象全面的认识,对掌握概念和理解原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类型着眼的观点

类型是一个贯穿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将类型作为深入学习的一种视角,有助于学习者在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克服学习中的难点。首先,深入了解万事万物是分型的,类型表明一类变量(对象)的示数能力、运算功能、占用存储空间。除系统支持的基本类型外,另有指针类型、引用类型、函数类型以及关联这些类型指针类型。集中巩固这些类型的定义形式、应用场合,将快速提升阅读程序代码的能力。接着,很自然引入自定义的类型――结构和类类型,指出与基本类型定义变量一样,自定义的类型定义对象也要开辟空间和赋初值(调用构造函数来完成),只不过开辟的空间是本类中数据成员空间的组合。这样从基本类型、变量的概念和应用,引申至类与对象,从而克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概念难点。

三、从语言着眼的观点

C++程序设计首先要介绍的是一门与机器打交道的语言,和外语课程的学习一样,基本概念语法规则等必须记忆、迁移和联想,以达到牢记并熟练应用的目的。

学习语言首先必须从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学习开始,在入门阶段需要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规则,作为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以运算符教学为例,做一叙述。教材中会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的关于运算符和结合性规则。教师在讲授时,首先强调这一表格是C++程序设计指令系统语法中的基本规则,一些运算符不同场合可以有多种语义功能,除去表上列出的功能外,还可以按照一定规则重新自定义其功能,但其优先级和结合性不变。其次,还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前人总结的牢记方法。如,关于优先级、结合性记忆方法如下:①习惯上和数学规则一致;②括号优先级最高,“豆腐条”(即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是逗号、赋值、条件运算符)优先级最低;③在一个表达式中,可能包含算术运算、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优先级从高到底为:“!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旷;④关于结合性,一般情况是从左到右,但是单目运算符和赋值(含复合赋值)运算符是从右到左。以上从记忆角度对书中表格的解读简洁实用,十分便于记忆。掌握了这四条后,通过较少的实例训练,学生即可将这一基础知识点牢固掌握。

牢固掌握上面的基础知识后,在后续讲解复杂类型时,如,int([3]),就可以利用语言学习迁移原理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可以按照上述知识记忆点分析如下:括号()和后部的括号[]优先级相同,从左到右先看()内的(口。其中与[]比较,[]优先,表明此处声明的是个数组,该数组元素是指针类型。()外部的int[]是指针的关联类型。于是可以明确地知道,该语句声明了包含3个元素的一个指向整型数组(有4个元素)的指针数组。该指针数组中元素有3个,为指针类型,每个指针可以指向一个包含4个元素的整形数组。

通过以上分析,向学生表明,从优先级和结合性的角度来看待复杂类型声明语句,复杂类型就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新瓶装旧酒。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引导学生通过前边已学知识迁移贯通,轻松迈过这一语言知识难点。

持有“我们正在学习的是一门语言”这一观点,可以在C++学习的进程中不断鼓励自己发现和总结记忆规律,为深入进阶学习阶段打下基础。金盾出版社于2010年7月出版的赵卫滨教授《背口诀14天精通C语言》就是理论口诀化方面长期经验总结的结晶。该书中结合各个知识点用归纳总结了一系列口诀,帮助初学者记忆。这些记忆口诀不但能给学习C++带来帮助,还能启发学习者立足自己的情况,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不断总结记忆新知识。

四、从参数化着眼的观点

进入到全局变量、预处理、函数和对象等知识的学习阶段后,学生逐渐体会基础知识中的参数化概念。有如刚小升初后接触代数一样,小学接触的确定的数据到初中开始被抽象描述为变量,此时程序设计逐步运用参数化来实现代码的复用、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灵活性。C++中的方法、函数、类库头文件等体现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让程序模块化,把特定的代码逻辑独立封装,只传人参数和返回参数,外部集中调用。

以参数化的观点看,预定义全局变量值的修改可完成后续设计代码中同一量的同步更新;预处理中条件编译可以依据参数不同选择参与编译的代码语句段;函数参数及其相关概念如参数传递机制:值传递、指针传递、引用传递均体现了数据量本身的参数化;函数模板、类模板所代表的泛型编程体现了数据类型的参数化。模板把函数或类要处理的数据类型参数化,用于表达逻辑结构相同但具体数据元素类型不同的数据对象的通用行为。参数化建模编程,为解决通用程序和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

持有参数化的观点学习和巩固C++知识,可以在编程实践中不断体会代码复用优点和好处,还可以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结构化编程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提出来的封装、交互、接口、抽象、复用、容器、泛型等较为抽象的概念术语,对后续学习数据结构及算法分析等相关课程做出充分铺垫。

五、与编译器打交道的观点

C++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很多硬件和软件中都有对应的C++编译工具。编写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首先要考虑能通过编译程序的编译,形成低级语言目标代码供调试和运行;其次要考虑能够移植到方便移植到的当前大部分平台上运行。编译系统软件程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着典型性和广泛性,在软件工程、逆向工程、语言转换及其它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谭浩强教授在《C++程序设计题解于上机指导》一书的前言中指出,学习C++不应只局限于使用一种编译环境,希望读者能掌握一种以上的编译和运行C++程序的环境与工具。

第3篇

疾病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思维是深化识别疾病的重要思路。在疾病共性与个性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认识疾病的主要方面在于对疾病个性的了解与掌握。深入与强化疾病个性的了解与掌握,关键在于知识拓宽与更新。

医学飞速发展,对疾病的认识日益加深,新的病种不断出现,新的辅助检查方法层出不穷。这一切都在促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临床知识库,与时俱进,跟上形势的发展。

巨细胞病毒感染

这是1例某县医院的同仁经历的病例。不久前,他们内科消化病组收治了1例以发热、脾大为主诉的年轻患者。

住院后第3天,进行首次主任查房。住院医生简单地介绍病历如下。

患者,男,28岁。入院前1个月开始感冒发热,在家自用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药物后,病情略有好转,但是,发热始终没有恢复正常,并相继出现咳嗽、咳痰,但痰量不多且非脓性。

病后10天,出现呼吸不畅。因病情加重,不得不到附近医院求治,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后他们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初步诊断为“肺炎”,用抗生素治疗近2周后,发热始终持续不退,并且在治疗期间又发现有脾肿大,因考虑为消化系统疾病,转到内科消化病组治疗,做B超检查和肝功能检查。除谷丙转氨酶(GPT)略有改变,其他基本正常。经用一般保肝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此时,有人提出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则正式转来同仁的科室。

体格检查:患者比较消瘦,精神欠佳,少言懒动。T 38.4℃,HR88次/分,R 22次/分,BP 114/78 mmHg。全身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触诊未见明显肿大,两上肢屈侧有轻度散在小出血点。胸部外形正常,两侧语音震颤基本一致,叩诊清音。除右肺下野听诊呼吸音粗糙之外,其余未见异常。心脏各个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部略膨隆,全腹部柔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在肋下缘未触及,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触痛。脊柱、四肢检查无异常所见。外生殖器未查。胸部透视基本正常。血常规检查:RBC 4.0×1012/L,Hb 108g/L,WBC 6.3×109/L,中性粒细胞0.4,淋巴细胞0.5,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0.05,单核细胞0.05。血小板80×109/L。

查房会诊结果,建议行骨髓穿刺。

在第2次查房时,公布了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大家对该患者的诊断一时处于困境,罗列了很多疾病名称,如以发热和脾肿大为主诉的风疹、恙虫病、鼠咬热、莱姆病、布氏茵病、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但是,上述疾病都不完全符合本患者的病情,那究竟是什么病呢?这时,刚刚从某医科大学进修回来的刘医生说:“主任,现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不断增多,该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又呈现出白细胞减少,分类显示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可不可以考虑为病毒感染性疾病?”一句话,顿开毛塞。调整方向,按照巨细胞病毒感染这条思路考虑,提出要进行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查。因为目前医院尚不能进行此项检查,故建议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确诊治疗。

家属接受建议,到上级医院诊治。

后来随访证实,该患者确实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经过合理治疗。很快痊愈出院。患者家属后来还专门到医院来一次,对及时提出转院治疗表示感谢。

诊治过程提示

开始的诊断思路全被疾病共性所笼罩以发热和脾肿大为共性表现的疾病,如风疹、恙虫病、鼠咬热、莱姆病、布氏菌病、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消化道出血原因 该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呈现出白细胞减少,分类显示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如何解释?

疾病个性表现的归类——病毒感染能否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

无法取得确切依据,转院诊治 需进行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查。因医院尚不具备进行此项检查条件,建议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确诊治疗。

知识链接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在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可以发现有巨细胞病毒(CMV),并可以从尿、唾液、血、、乳汁、宫颈分泌物和大便中排泌和分离出来。巨细胞病毒的宿主细胞范围狭窄,仅限于在人胚、肺或成纤维细胞。在人体内巨细胞病毒主要在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中复制,如果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巨细胞病毒可以形成静止状态的潜伏感染,也可以在一定诱因激活下,出现感染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性接触),其次是呼吸道传播,还可以通过输血和接受器官移植而受感染。巨细胞病毒侵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和侵犯体内的器官组织,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腺体和腔道的上皮细胞,其次是脑、肾、肺、肝等重要器官。

正常免疫状态的人体感染巨细胞病毒常表现为一种原发的自限性感染过程,临床显示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候群。具有发热、脾大、轻度肝功能异常,血常规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可以同时伴有皮疹和咽炎,也有血小板减少表现。

如果免疫功能低下,可以形成弥散性全身感染。临床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肝炎、脑炎、视网膜炎等。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将临床标本直接接种于组织培养基中能分离出CMV,为确诊的重要方法。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迄今尚无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效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转移因子、抗血清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初步应用,都显示出一定效果,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中,二羟基丙氧甲基鸟嘌呤(更昔洛韦),效果更为突出。

心得与感悟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基础会计》 考试方式改革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我们长期以来采用的考试方式是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而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方式,使考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院对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建立适应《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考试方式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是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职业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工作过程。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主要会计报表,具备会计基本职业技能,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由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见,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而传统的考试方式只适宜于考查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掌握程度,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探索适应高职教学特点的新的考试方式显然是必要的。

二、《基础会计》考试方式改革思路及实践

(一)考试内容要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相适应。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多年来以知识考试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记忆,考试试卷主要采取客观标准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与经济业务处理题组成的标准化试卷。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将精力过多地花在死记硬背上,而不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和会计方法应用。考试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挥棒,要真正做到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就要在考试内容上狠下工夫,真正做到考核“应知应会”的知识与能力,考核内容的具体设计要本着体现“职业基本素养”的原则,贴近工作岗位,体现工作过程,符合职业要求;要注重以任务或项目等实际内容为载体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的重点向注重实践、注重技能及个人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倾斜。比如会计工作中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典型工作任务都是《基础会计》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难以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我们可以设计出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计算机网上考试等形式考查其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对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将基本知识点融入现实的经济业务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这种测评方式中,教师可以会同行业专家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及实际工作要求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逐项测试,使学生既了解操作要求,又对操作过程加深印象。《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会计的本质、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等职业认知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论文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考查,比如在学完本课程后,以“我看会计”为题撰写体会或展开讨论。

这些多元化考试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能评价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是较理想的评价方式。

(三)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可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兼顾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两个方面,采用多种测评方法和手段进行考核。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已为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但还应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传统的课程考试时间大多集中在学期末,考试时间相对集中,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易导致考试评价产生片面性。学生在学习中也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他们通常认为:平时去不去听课无所谓,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能过关就行。可以说这种重总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的考试安排是导致出现此类现象的重要因素。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的安排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而定,如基本理论的考试可安排在期中、期末进行,填制会计凭证等实际操作考核可在每个操作项目训练结束后进行。此外,考核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平时成绩。这种形成性考试制度,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实现课程既定的目标。

三、考试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考后的分析反馈工作。

如果考试结束后,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个成绩,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仅关注及格率、优秀率,则考试就只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考试并不是一门课程学习的终结,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还有哪些技能不够熟练,或者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哪些误区,这些信息应及时总结、分析并向学生反馈、传递。考试的分析反馈工作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训练,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关注教师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的作用。

考试方式改革要通过教师去完成,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一方面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另一方面要客观地、全面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基础会计》课程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由于采用多元化的考试形式,教师对学生成绩的主观性评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实作考试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需要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应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到专业院校、现场单位进行学习、调研,从而更新观念、提升技能水平,为更好地开展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总之,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适合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逐渐将单一、静态、侧重知识的考试向多元化、动态,侧重素质、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全方位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202

1引言

众所周知,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相对较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及学习兴趣,而且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更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基础会计这门操作性极强、内容比较复杂、系统性又强的课程学习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以往我们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上存在重理论讲解、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及学习的效果均不理想。如何让高职的学生快速入门,为后续会计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做了初步的探究。

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直接面向会计工作岗位,以培养高职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会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项目载体,精选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设计教学情境,模拟会计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面训练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3具体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我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与改革。

31改革课程教学目标

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要胜任出纳员、记账员、稽核员或主管会计等工作,会计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两个方面展开,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各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完成企业日常会计工作。

32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设置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多年来的教学内容都是在学完总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企业基本业务会计处理后才会涉及凭证、账簿等操作性较强的内容,这样的设置落后于企业发展实际,我们高职的学生学习时对前面一部分内容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热情,而这一部分又非常重要,结果重要的内容学习效果不佳,后部分学习中学生又觉得操作技能简单而掉以轻心,结果可想而知。为此我们尝试依据企业的实际及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按照会计工作过程来组织,在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了基本的了解后,作为一名初学者,先从原始凭证入手,然后是记账凭证,其中穿插要用到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法的知识,接着进行账簿的登记,最后是会计报表的编制,做什么,学什么,让学生知道所有学习内容均是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不是因为教材或学科有这些内容才要去学习。通过完成企业会计循环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去组织实践教学内容,训练了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联系学生能够感知的内容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以后,对会计和会计职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由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时,需持证上岗,所以《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在注重体现会计工作过程的同时,兼顾融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为学生顺利地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双证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便于操作的管理平台,为学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33改变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应用人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职业教育最适合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原来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还在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学,教师为了讲书而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学生即使理论听得明白,遇到具体的业务还是难以应付,无从下手,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将教学内容设置成项目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完成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全程参与,交流讨论,查阅资料,教师在学生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起到指导、答疑的作用,在小组讨论实施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归纳总结。这样通过对任务的实施,学生逐渐掌握了知识及技能,整个过程学生是在自主、快乐、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度过的,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基础会计》课程中包含相当多的理论性内容,只是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不适应当前的高职教学,我们在教学时要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完全采用真实的会计用品,高仿真的票据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基本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另外,《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场所也应发生变化,将传统的教室授课变为会计一体实训室,在授课过程中,可利用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电脑、幻灯机等现代教育手段,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5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考核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可以验证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要改变过去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方式,而是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训练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针对会计基本原理、方法等内容在学期末进行,实践训练考核属于过程性考核,针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包括课程出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学习资料完成成果等进行个人、小组、教师评议得出成绩,两项考核加权出最终成绩,这样不仅能监督学生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我们做了上述的实践,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也变得轻松了,但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花很大的功夫去准备、去设计,教学改革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晏国菀,朱丹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师生兴趣互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

[2]肖仁伟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基础》课程开发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

[3]赵筠关于高职院校《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1).

第6篇

【关键词】知识;知识转型;基础教育改革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任何时候教育都无法脱离社会经济与政治对其的产生的重大影响,无法不用宏观角度去思考教育的问题,然而,区别与以往,人们也开始试图通过一种新的视域为切入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即一种微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问题,譬如教育与知识的关系。事实上,知识与教育之间自古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教育既是知识筛选、分配、积累、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知识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知识的形态必然会影响到那个时期的教育形态,每个时期的知识转型也必然会推动者那个时期的教育改革。通过对各个时期知识类型的转变梳理,进而探讨当下知识性质的转变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与启示,切实促进新课改理念在我国中小学的顺利实施。

一、知识型与知识转型

探讨知识转型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知识型”、“知识转型”的概念, 甚至是“知识”的概念。关于用什么标准去界定“知识”概念的问题上,人们看法不一。有的人将具有逻辑与系统性的重要特征看成是“知识”的标准,有的人将是否具有实用性看成是“知识”的标准,还有的人将是否具有可检验性看作是“知识”的标准等等。历史上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离不开“知识”这一重要要素,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也都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究竟是什么?的确是一个不能一言以蔽之的问题。结合对“知识”的理解,笔者认为“知识型”就是由于各人所持有的知识标准不同,所以各人对知识的范畴、方法、应用或传播的标准不同而形成的对知识认识的整体看法。而“‘知识转型’就是指知识形态、知识范式或知识政体的转变,意味着原有的知识型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根本危机,新的知识型逐渐出现并取代原有知识型的过程。”“知识转型”与社会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的生活生产,尤其是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人类社会历史上主要的知识转型

“纵观人类社会的认识史,知识的形态就曾发生过数次重大的变化。就大的方面来说,人类社会的知识型就先后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神话知识型’到古代社会的‘形而上学’知识型再到现代社会的‘科学知识型’的连续转变过程。”知识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知识观的变化,并对一个时代的课程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原始社会的“神话知识型”将“神秘性”作为知识的主要标准,在原始社会中的教育主要是“以巫为师”,以神秘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作为主要途径的教育活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在原始社会中,学习对知识的学习是诉诸于盲目的信仰,又由于知识的“神秘与神圣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机械、盲目崇拜式的接受。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的“形而上学”者认为神秘知识是不可靠的,真正可靠的知识是有关事物本体的知识,即认识事物背后的本质,认识者必须经过积极的探索与思考才能正确把握,将“形而上学型”知识代替了“神秘知识型”。知识性质的改变,也带来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的重大改变。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学生学习形而上学知识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发现、理解形而上学知识,相比原始社会,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17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的、经过实证的知识被认为是可靠的、真正的,从而取代了形而上学知识的地位。“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被称为现代知识型的三大主要特征,其中“客观性”所表现出的符合性、可检验性、可证实性、一致性、以及普遍性的特点,深深的统治者人们的思想,被视为现代知识型的根本属性。“人们对这种知识的客观性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逃脱理性批判的信仰。”体现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摒弃了所有个人的主张、意见、偏见、经验、情感、常识等等,从而确保获得客观的、证实的、精确的或确定的知识。”人们对“知识”本身产生了一种顶礼膜拜的态度,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客观的,而客观的知识是得到证明或证实的,因而是正确的。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凝聚了人类认识的精华,是不会什么错误的,因此教师、学生对书本产生了盲目的崇拜,缺乏对书本知识任何质疑与批判认识。

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一种新的知识型初露端倪。我们将这种知识型称为“后现代知识型”。这种知识型主要针对“现代知识型”的“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对之进行解构,进而建立了具有“价值性”、“文化性”、“境域性”特征的后现代课程的认识论基础,正逐渐对课程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后现代知识型中的“文化性”就直接建立在对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是指:“知识的性质不可避免地收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因而究其本性而言是‘文化的’而非‘客观的’。”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科学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性以及存在一种“西方文化沙文主义”即知识霸权的倾向。因此,以往人们过多的对书本知识的盲目崇拜,正是“知识客观主义”对人们思想戕害的反映。反观当下,强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就能引起个人知识的增长,殊不知,这样毫无批判、怀疑意识的学习态度,难以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生成与生长,难以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又如何能够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美国社会学家阿普尔认为,“导致知识进步的因素是从事知识或社会人与人之间价值的复杂性及分析方法的不断竞争。科学进步就是这些对立、冲突、争论的循环往复所带来的结果。”

三、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基础教育改革

从总体上说,传统的基础教育是与现代的科学知识型相一致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传递被认为“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知识,其主要内容就是那些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科逻辑要求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和编排的教材知识,其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其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对这种知识的掌握的牢固程度、精确程度和系统程度。长期以来,在“现代科学知识型”传统经典知识论的理念支配下,我们一直奉行“知识本位”的价值理念,因此课程改革一直局限于教材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区别于以往的课程改革,无疑是一种全新的突破。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知识观念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后现代知识型”知识观理念影响下,从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走向关注掌握知识的学生已经是大势所趋。新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是这一趋势的有力证明。建立起与后现代知识型相符的基础教育体系,更好的推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还需进一步加强几方面工作,具体而言:

(1)教学目标:从注重知识结果转向注重知识掌握的过程以及学生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仅仅将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学习的目标,极易造成对学习对象――学生情感、态度等身心发展的忽视。后现代知识观十分关注知识的多维价值,认为知识本身不应仅被视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掌握的内容,更是学生加工、改造、建构的材料与工具,是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资源。教学目标就是挖掘知识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智慧、能力、情感、态度、审美的多重发展,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丰富,养成完美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2)教学过程:从注重对知识传授走向关注知识建构。以往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要求学生虚心接受,将教学过程视为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如此,本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被日益转化为机械的知识授受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屈从于真理性知识之下,不能对课程知识质疑问难,更不能批判、创新,无法感受到教学的自由与学习的乐趣。学生变成知识的接受的“容器”,只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教师的“填充”,毫无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过程的鲜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被抹杀。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开放性、内在性,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相对的、有待完善的东西,是需要批判、建构的对象。师生双方唯有在知识的建构、批判、创造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3)教学内容:打破静态、封闭的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境域性,知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教材不是“圣经”,而是有待展开的教育文本,即便是确定的内容,也常常以不确定的形式加以呈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不确定性知识的关注,打开思路,拓宽教学内容。

(4)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创生。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将既有的知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这种“储蓄”式的教学方法观视学生为知识的接受器,将教学等同于知识的输入,忽视了知识学习过程的内化、改组、创造与生成活动。教学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知识的理解,更是智慧的启发、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交流,教师要改变以往机械、呆板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实际学习情境。

(5)教学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传统教学评价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更多地关注确定的知识领域,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后现代知识观凸显知识的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与复杂性,因此,新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标准评价走向多元标准评价,更加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关注问题的复杂性。对于复杂知识和不确定性问题,教学评价不再执著唯一正确的答案与固定不变的标准,而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适度宽容的标准,以反映评价对象的现实,从而丰富了教学评价的蕴涵, 拓展了教学评价的空间。

四、小结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否认或轻视知识的重要作用,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个发展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发展。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误区就是把知识的学习当作唯一或最终目的,而忽视人的态度、情感等身心的发展。在后现代知识观理念的影响下,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较之之前的课改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对传统现代科学知识型“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进行结构,重新建立起与后现代知识型“文化性”、“境域性”、“价值”相符的基础教育体系,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科学知识型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念,理解知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能够以尊重、欣赏、批判的态度去对待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参与到课堂中去、参与到学习中去、实现自身人格与态度情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学报,2001.10.6(4)

[2]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0,157

[3]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0-171

第7篇

关键字: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近些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人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

1 课程介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

2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从教学大纲上看:《计算机基础》是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它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两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并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具有 PC 系列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 Internet ,并可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及。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

从发展需要上看:信息化社会也别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素质和应用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3 传统《计算机基础》考试方法的不足

之前,我校《计算机基础》的考试方法是,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来自作业本成绩的平均分,期中成绩、期末成绩都来自上机考试。

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

第一、平时作业本上的作业,很多没有什么思考性和创造性,学生很多抄袭。造成最后分数和书写的字体成正比。

第二、期中成绩、期末成绩都来自上机考试

首先,学生过于侧重技能水平,忽视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不利,学生没有自学看书的习惯,没有思考总结的习惯,会造成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扎实。

其次,两次上机考试成绩一共在总分里占了60%的比重,很不公平。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分方式直接导致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甚至有部分同学在上机考试中用U 盘作弊而得高分,对于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是一种伤害。

第三、考试方式“大统一”

职业学校是多专业共存,不同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不同地位。考试方式“大统一”抹杀了这个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

4 本次课程考试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二部分内容。

2.评分标准:理论考核按试卷不同题目设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实践考核按不同的考核内容评分。

3.考核方法(包括补考形式):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核的方式,实践考核采取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考核。补考形式与之相同。

4.成绩构成要素(包括学习纪律、作业、阶段性模块测验、期末考试的考评等)

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模块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考核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模块考核成绩*50%+期末成绩*40%

(1)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

平时成绩主要是对日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堂实操、作业完成情况及平时阶段测验成绩的考核。

其中: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占10%

(2)平时模块实际操作占50%

本学期模块测试可以形式多种多样,总体让学生彻底掌握所学知识,但又能灵活运用,而不是老师讲什么就只会作什么,

本学期的模块测试主要包括:

① 录入技能测试, 10%

②速制办公文档模块 20%

③速算办公报表模块 20%

(3)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

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5.组织形式:理论考试由教务科统一按排考场及监考人员。实践考核在机房进行,由任课教师按排时间监考。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高职基础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应该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不断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学的各环节工作.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刘艳红,福建电脑,2010年第4期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与探索,张双祥,考试周刊,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