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范文

时间:2023-07-06 16:13:35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项目管理导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

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课程化;路径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ath Choice of Curriculumization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Work

CUI Xiu-ling CHEN Ai-jun

(Depart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Weifang University, Weifang Shandong 261061,China)

【Abstract】The main form of curriculumization is activity curriculum because of the content of Counselors’ work.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path choice of curriculumization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work. Introduc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can help to carry out the student-centered curriculum idea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anagement to service; It can help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urriculum design and establish negotiated curriculum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unselors work from unilateral communication to bilateral communication; It can help to establis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with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Curriculumization;Path

1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及存在形式

1.1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近些年学界兴起的概念,对于什么是辅导员课程化存在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就是指辅导员工作要像专业教师“上课”一样,具体包括: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要进教材, 工作方式要进课堂,工作安排要进课表,工作时间要算课时(学时),工作节奏要坚持教材的稳定性与学生工作实际的变化性相结合。[1]有学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其内涵就是将内容不一、形式多样、头绪繁多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突破课程即学科的已有的课程观,从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新课程观角度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角度出发,构建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点面结合的若干课程模块。[2]本文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按照课程的理念实施辅导员工作,包括明确课程设计理念、确立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实施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等。

1.2 活动课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主要存在形式

按照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一般来说,活动课程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主要以杜威为代表。[3]

辅导员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包括价值观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多样,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通常通过举办各种比赛、主题教育等活动来实施。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决定了活动课程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主要存在形式。

2 项目管理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创新模式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组织(项目小组) 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4]采用项目管理就是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创业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具体活动视为项目,对其内容进行项目设计,通过立项指南、立项申报、立项批准、项目运作、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总结评比等程序,建立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考核评估的完整体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人才。

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辅导员工作,对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

首先,引入项目管理,有助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实现辅导员工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对于激活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引入项目管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建立协商式课程,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由单向交流向双向互动转变。项目管理的活动主要由基层组织或学生个人设计, 更能贴近学生的需求,项目化管理强化了创造意识和主动性,从根本上广泛调动了师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再次,引入项目管理,建立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由重复向特色转变。辅导员工作涉及活动众多,往往疲于应付活动的实施,缺乏活动的后期评估。采用项目管理,目标明确,注重项目风险预测,并且具有相关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加强了项目的评估,有助于管理部门整合众多重复项目,突出特色。

3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践探索――以“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为例

目前,部分学生对读书重视程度不够,阅读量普遍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并且部分学生不知道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因此,成立“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小组,项目组的成员涉及高校专任教师、图书馆教辅人员、辅导员及全体学生。项目组进行项目策划并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提交立项申请书,项目的时间为一年。通过开展“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培育学生读书新理念,服务于学生发展;带动教师进行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创新育人文化。项目管理委员会对立项申请书进行评审,批准立项并预支部分经费。项目管理委员会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并提出指导意见,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高效地运行。项目结题后由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核验收,验收合格后下发剩余经费,并组织总结项目的经验与不足。

本项目达标措施包括:第一,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成立以辅办团总支牵头、学生会组织实施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意见,指导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第二,开展一系列活动:召开主题班会,促进“书香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开展读书倡议,倡导每天读一份报纸,每周读一本期刊,每月读一部名著;举办“名师导读”系列活动,制定专业读书计划,每学期由学院教师通过推荐专业必读经典书目及开展专业名著解读讲座等活动,促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经典名著,使好书更接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生活;开展读书系列征文比赛,比赛以班级形式组织参加,选出的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到相关报刊发表;举办经验交流会,以知识共享为主旨,分享成功的学习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每年举办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提高经典文化阅读素养。第三,加强激励机制。评选阅读之星、评选“书香校园”建设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

通过开展“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促进了学生的学风建设,提高了辅导员工作的实效。但项目管理毕竟是一门复杂的新兴科学,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的成败受到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挑战性,例如,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然而,实践中,多数高校学生活动管理者或组织者还缺乏对项目管理理论的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当创造各种条件,提高项目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可行性,最大限度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叶芜为.工作课程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58.

[2]王禹,肖文学.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现实条件及原则[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1.

第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动态管理;主导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常用管理模式比较

1.1工程建设监理模式

建设监理在国外又叫做项目咨询,站在投资业主的立场,实行工程项目管理,考虑工程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旨在最终实现投资者的利益。近些年,我国普遍推行的工程监理模式为 DB 模式、PM 模式及传统模式。

工程建设监理制其实是起源于国外的传统模式,即从设计到招标再到建造。具体内容为:由项目业主授权某家监理单位,全面管理整个工程项目,根据自身工程项目特点业主决定监理工程师的介入时间以及管理范围。

1.2代建制模式

代建制模式专指政府投资的非经营类项目,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管理的工程监理模式。最早试运行代建制管理模式的地方是在个别地方政府,经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学术探究,将其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

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并没有做出关于代建制的统一标准定义及规章汇总。本文借鉴多方观点总结得到,代建制就是以公开竞标的方式,政府作为非经营性项目投资方择优选择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并在项目建成时现行验收后交付给项目使用单位。

代建制一般包括三方主体,分别为政府业主、代建单位和承包商。通常三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形式具体表现为:第一种形式类似于国外的 PM 模式,业主与设计单位和其他两方签署相关合同,设计和施工部分由业主负责,项目相关管理服务工作则由代建单位全权负责;第二种形式类似于 PMC 模式,第一步业主与代建单位之间签署代建合同,第二步代建单位再与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分别签署相关合同,不同于第一种形式,代建合同包括从项目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部内容,全由代建单位负责。

1.3平行发包模式

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构建管理框架体系,称为平行发包模式,得到广泛的推行和好评,迅速成为当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项目法人制主要是规范项目业主的建设行为以及确认工程项目的产权,明确说明项目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招标投标制有效地促进了工程建设企业从行政指令方式到市场选择承包方式的转变;建设监理制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招标承包及合同的高效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些自身的想法,与此同时,项目业主与承包单位签署的经济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间的联系能够得到很好地控制。

2.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动态管理主导模式选择

2.1基于不同投资主体的模式选择

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性质也日趋多样化。目前,我国水利水电项目中包含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投资主体。大体上,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投资方主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型国有水利水电开发(投资)企业,投资主体是国有控股投资。新型水利水电开发企业是相对于传统的水利水电开发企业而言的,这种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公司制,且其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趋于规范化。第二类是混合所有制水电开发企业,投资主体是民间投资参股或控股。选择一个项目的管理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两种投资主体的特点、行为方式和业务范围等方面。也就是说,以国有控股为主的新型国有水电开发企业在投资水电项目建设上,应当遵循现有项目管理主导模式,进一步完成投资与建设的分离:即如果业主自身的管理能力很强,完全可以成立自己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如果业主自身的管理能力不够时,即可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来负责管理项目的建设工作。近些年,工程建设的一种趋势是将设计与施工的联合考虑,在条件充分时,择优选择由设计和施工单位构成的联营体担任项目的总承包方,或是承担某些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联合型工程公司承包整个工程项目,是未来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

对于投资主体为私营投资参股或控股的情况,作者认为应当根据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特点,参考国家上流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大胆创新,研究和实现自主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水利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当这类工程项目业主通过一定方式吸收一定数量的专业水电开发人才时,便可以组建自己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平行发包模式,最大程度利用社会现有资源,对工程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当项目业主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项目管理机构时,不能有效的、全面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进行控制管理,这时可以结合自身资质和当前相关政策导向,以小业主、大项目管理(承包)方式为指导,采用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施工管理承包(服务)等模式进行项目的开发任务。

2.2不同规模工程项目的模式选择

水利水电项目在基础设施项目当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等特点,而且由于这类项目通常受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等条件影响教明显,所以在具体水电站工程设计方面差异性较大。同时,一个水电站建设规模的大小也会造成各方面的很大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大型水电站项目不同于中、小型项目,大多数大型水电站工程集发电、灌溉、取水、防洪、航运于一体,具有施工难度大、工程技术限制多、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相比中小型水电站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影响远等特点,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也要求相对更为严格的管理方案,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大型水电站项目的管理模式应该有别于一般的中小型水电项目,有必要采取更为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模式与之匹配。但是,目前我国的情况是一概而论,没有突出不同工程项目的个性,一味套用同一模式进行项目管理,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和经营。笔者认为应该结合项目投资主体结构特征,以现行主导模式为基础,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用于大型和超大型的水利水电项目开发建设当中。

2.3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组织和实现,管理模式选择的原则是以项目的终极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项目的性质、复杂程度、投融资渠道、业主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及国家当前政治、经济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水电建设行业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第一种项目管理模式是由投资者自行管理的;第二种项目管理模式是由投资方设立项目法人进行管理;第三种项目管理模式是投资方授权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工作。近阶段我国的主导模式为第一种和第二种;国际上流行的项目管理模式是 PMC、CM、Partnering 、EPC 或是综合 EPC 与 PMC二者的模式。为了保证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思考问题,勇于引进国际上的先进项目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电项目自身特性大胆创新,推动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向前发展。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展和国内外知名工程企业、项目管理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不断改进自我,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向国家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培经. 规范运作不断提高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水平[J].石油工程建设,2002(1).

第3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ystem in construction, gradually carry out the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services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o continue.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积极加以引导和支持,建设部也正在努力培育房屋建设项目的代建市场.开展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试点工作。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党的十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实施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给监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助于监理企业走出困境拓展业务空间。我们监理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向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延伸。

一般来说.由于监理企业集合了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工程经济,又懂管理和法律的优秀人才,并在多年的监理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现场管理经验和大量信息资源及社会资源,熟悉市场、熟悉行业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建立了较为完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实施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已有部分实力较强的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开展了此项业务。根据建设部确定的今后2O年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和建设建设监理行业的实际情况.监理协会在2004年也确定了实现建设建设监理继续发展的奋斗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到2010年能基本适应建设建设任务的需要,形成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监理企业,部分监理企业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跨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承接咨询监理业务:到2020年.建设建设监理队伍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适应建设建设任务的需要并基本与国际接轨.适应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的国际合作和竞争,形成一批公信力强的品牌监理企业。根据这一奋斗目标.监理工作如何合理定位.如何与国际接轨,业务范围如何向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拓展,向国外拓展以及如何推进监理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发展.对于一些大型综合类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发展成为能代表行业水平和实力的、能与国际咨询公司抗衡的品牌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逐步转型为建设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多数专业化中小型企业如何做精做专.发展成为独具特色、规模适度、专业性强、机制灵活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监理企业.成为开展施工监理服务的重要力量.这些问题还有待认真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绿色施工;项目管理;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部在《绿色施工导则》中对绿色施工下的定义为: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可见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技术不同。

工程项目作为一个运行主体从计划、组织,到建设、收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不仅在其内部进行各种物质、能源的分配和使用;同时,它也对其外部的环境、社会诸多方面施加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因此,研究项目管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社会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中所研究的绿色项目管理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管理过程,它能够系统性的综合考虑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利用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平衡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管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弊端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由于“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生产模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就项目目标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要的是经济效益,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要的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就资源的利用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浪费严重,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体现的是合理节约;就建筑过程的污染性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产生较高的污染,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无污染;就建筑垃圾的处理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结果是直接投放自然,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进行化学处理或回收利用;就除污技术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采用的是治理性技术,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采用的是预防性技术;就除污时间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是在污染之后,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在污染之前;就除污技术与建造的关系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是相分离的,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是相结合的;就建筑产品的运行费用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费用远远高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就项目组织文化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表现为涣散、和谐度差,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表现为团结、和谐;就项目的建筑产品的可持续性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根本无法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相比较。

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根据绿色经济的要求,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中融入绿色的概念,在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这一主导原则,采用一系列有效并可操作的评价、控制、分析实施等方法,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管理,通过节约资源和控制污染使每一个实施的项目能在科学、实用、合理、系统和集成的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绿色项目管理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在绿色项目施工管理相关领域的定义及内容等方面观点基本一致,都是纯粹从生态环保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尚未能突破这一狭窄的圈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从更多的角度来探讨绿色项目施工管理。所谓“绿色”,意味着节约、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其直接含义是环保, 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和谐”,因此,探讨绿色项目施工管理的内涵,理当在传统项目管理范畴内围绕“环保”与“和谐”两个方面来展开。

(1)环保 所谓环保,既强调工程项目管理从规划、实施到结束都是一个循环的系统,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注重和外界环境的联系,但却不破坏周围环境。

(2)和谐 包括生态和谐和人际和谐,所谓“生态和谐”, 既强调的是项目规划、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环保以及项目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提出的项目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与项目管理过程总是具有的“唯一性” 是不矛盾的; 因为对于一个项目组织而言, 一旦其中一个目标( 项目) 得以实现, 其要素、技术和结构随即可以被改变而确保其追寻另一个目标。

人际和谐,除了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为表征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之外, 绿色项目施工管理的本质内涵中还应该包括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表征的项目组织内外部的和谐,即人际和谐。

三、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1、 确定绿色项目管理目标

绿色项目管理目标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和谐来确定的,即绿色规划职能。 它包括在项目立项以及可行性分析中制定与环境中可用的资源(考虑资源和能源的耗竭强度)和人力相一致的项目组织的目标,并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考虑实现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2、 推广绿色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管理的过程进行分解,制定出每个过程的绿色控制方法和细节,建立企业的绿色管理战略, 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规划、设计、施工。企业要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系统学习绿色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绿色管理”的思想融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具体过程当中,发动员工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绿色革命, 使得“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

3、建立绿色的项目组织文化

通过绿色文化的构建和不断丰富来指导和激励项目成员实现项目目标,即绿色领导职能。在这个职能中,项目管理者要将注意力放在项目成员、 团队及其关系的和谐化上来影响其工作绩效和行为。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管理过程,它需要每个成员有努力完成目标的积极心态,更需要成员的通力合作、相互补充、充分沟通。建立绿色项目组织文化就是把绿色管理思想融入到项目组织文化理论中,使项目的各参与方都灌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创造绿色生存环境,塑造绿色企业形象,营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

四、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从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管理和社会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从环境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无害于环境,即无污染或污染最小;从资源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综合利用和充分利用;从生态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通规律,不能因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经济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使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体。总之,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将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世界进入生态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第5篇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时间较长、项目复杂、项目巨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绿色的施工管理是成功实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实施良好的质量管理而导致了许多劣质工程,造成工程返修、加固、补强等,进一步加大了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这是一种不可小觑的资源浪费。因此,实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应重视施工阶段的绿色质量管理。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TQM)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相结合,而施工项目的其他管理,例如,进度、成本、风险等管理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

一、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指企业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验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TQM的基本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TQM通过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来体现其基本核心思想。工作质量是指所有工程项目的参加者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它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者和生产者要主动热情,并且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丰富的经验等。TQM的原则是:顾客满意、工作人员参与以及全过程质量提高。

二、绿色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现况

《绿色施工导则》对绿色施工的定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中国的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再加上受中国传统粗放型管理的影响,在具体的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了诸多问题:(1)大多数建筑企业缺乏绿色施工意识,以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2)部分建筑企业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但大多数建筑企业仍然采用传统项目施工管理,还没有完全向“绿色化”施工管理转移;(3)建筑业没有树立正确的绿色价值观。绿色施工管理是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管理,它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建筑可持续发展,而现今大多数企业因自身经济利益驱动,没有实施绿色管理;(4)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以及施工技术落后。从事建筑施工,包括一线施工的工人大多是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以及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绿色施工管理这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5)缺乏相关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确保绿色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2007年出台的《绿色施工导则》也仅仅是对绿色施工管理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要求。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绿色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绿色施工管理现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TQM从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至今,理论和实践均已趋向成熟。本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把TQM中良好的理论实践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去。

1.各方全面参与。TQM要求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它还要求施工项目各个参与方(政府、业主方、施工企业以及施工项目部)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力,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怠慢疏忽。TQM要求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可以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政府没有相应的绿色施工要求和补贴等原因而导致施工企业放弃绿色施工的现象,还可以加大绿色施工监管力度。

2.全过程管理。TQM迫使施工企业改变其传统的组织结构来寻求全过程工程质量提高的途径。绿色施工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现今大多数施工企业还没有完全向绿色化转型。TQM可以帮助施工企业适应绿色施工管理,例如,在签订合同时,可以加入绿色条约;准备阶段时,优先选用绿色建材;工程施工时,设立绿色监管小组,加强施工质量的评定;竣工验收与交付时,做好竣工质量验收工作,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环境影响因素。

3.以人为本。TQM是一种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管理,它不断地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提高来满足顾客的满意度,国内外许多工程实践证明TQM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达到顾客的满意度。绿色施工管理同时也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通过绿色施工管理,建筑工程能够带来宜人的居住环境——对人体无害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室外环境。并通过绿色施工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夜间施工光污染、扬尘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浪费对周围居民带来的恶劣影响。因此,绿色施工管理通过实施TQM,能够成功地达到顾客的满意度。

4.全员参与。TQM要求全体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各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责任、任务和经验,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通过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直到最基层岗位。如果将这种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方法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每个职工都清楚总质量目标以及自己负责的子目标,能够有效地为绿色质量目标服务。此外,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理念的强有力的宣传,不仅提高了施工工人的绿色意识,还提高了建筑企业内部的绿色意识,从而加强建筑业的绿色施工意识。

5.领导作用。TQM需求项目参与各方领导起指导作用,并亲身投入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参与方包括政府、业主、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如果将这种需要参与方相关领导者亲身参与项目实施的方法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可以迫使政府完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让绿色施工得到法律的保障。

四、积极推进绿色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议

1.加强建筑企业人员教育。不管是TQM、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还是MBO,都对人的动机做了过于乐观的假设,它们假设大多数人能够自发地承担责任,实行自治,而且富有成就感的需要,把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看的比金钱还重要,并且能够树立良好的绿色工程价值观,而中国建筑企业中,大多数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缺乏绿色施工意识,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企业人员的绿色教育: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普及型培训、专业培训等方法措施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综合素质培养;定期对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绿色施工培训,采取网络学校、参观实习等学习形式,培养与时俱进的施工人员。

2.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广泛深入的绿色施工宣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就是公众参与。现今,中国的绿色施工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上对绿色施工的认知度还很低,只有加强绿色管理公众参与,才能广泛深入地进行绿色施工宣传。一方面,在绿色工程管理中,大力推行全社会参与的管理体系,向全社会宣传绿色施工;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大力宣传示范绿色施工建筑,向公众宣传绿色施工。

3.制定相关绿色施工法规。随着全球迎来绿色建筑大潮,绿色施工已是大势所趋。虽然TQM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政府对绿色施工的支持,但由于大多数建筑企业为经济利益所驱,再加上使用绿色建材成本高,项目前期投资较大以及相关绿色施工措施和工具昂贵等原因,它们往往会放弃实施绿色施工。因此,政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给予相关补贴、扶持措施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来保障绿色施工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延树,成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Z].2007.

[3] Ling Li,Carol Markowski,Li Xu,Ed-ward Markowski. TQM—A predecessor of ERP implementation[J].Int.J. Produc-tion Economics 115(2008): 569-580.

[4] 郝薇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工程科技,2012,(4).

[5] 明庭果,王向梅.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策略[J].科技向导,2011,(2).

[6] 王建廷,李迎迎,肖忠钰.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1-45.

[7] http:///wiki/Total_qual-ity_management.

第6篇

【关键词】火电工程 施工组织 改进

1.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等“三制”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火电工程建设管理在推行施工总承包、项目总承包的同时,形成了以平行承发包模式为主体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此期间,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逐渐从单纯用于施工企业的技术方案发展为适用于各参建组织的管理、技术文件。现行火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文件执行原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颁布的《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编制内容、深度和编审办法执行原国家电网公司2003年颁布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这两个基本文件(以下简称“《导则》”)对于规范火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保障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工程指挥部、项目筹建处等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形成的管理思维和管理习惯影响较深,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和执行都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阻碍了其管理功能的发挥。

1.2重技术轻管理现象严重。第一,施工接口界面管理缺失,导致实施阶段施工衔接矛盾多,对工程整体施工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第二,分包管理未规范,分包范围不明确。给工程管理造成极大的隐患。第三,缺少风险控制措施,使施工组织总设计相关因素的变化中途执行不下去。第四,总平面管理缺乏具体措施,习惯于就事论事,使施工总平面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处于不稳定状态,耗费了管理者大量的精力。第五,经济措施不力。忽视合同约定,偏重引用项目管理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使经济措施难以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

1.3编制深度不足。第一,主要配合工程的情况掌握不详,外部条件不清楚,总体安排缺乏充分的依据。第二,工程的总体性安排深度不够。与厂区范围内的建筑、安装工程存在广泛交叉的地下管道、电缆沟道等地下工程未做全面的策划和安排。厂区主要(重大)交叉作业项目未明确交叉范围和管理原则。使总体安排的可行性和指导性受到极大限制。第三,各项保证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未紧密结合项目特点,失去了应有的管理和指导意义。

1.4存在认识误区。项目业主或项目管理单位在组织编制的过程中简单参与,没有把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真正作为项目管理的体系文件对待。施工方传统上也认为就是自己的工作,发包方和监理仅仅是审核与批准。客观上将施工组织总设计摆到了传统的施工方案位置,使各个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受到削弱,也在客观上成就了施工组织总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状。

1.5编制组织问题。一是编制人员的构成上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其他管理人员参与较少。二是编制人员缺乏现代项目管理知识,直接影响编制质量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思路。三是编制工作机制不健全。各相关组织之间的沟通不充分。四是审核环节上,注重施工主要方案、总平面布置等大的方面,忽视编制的深度和适用性。

2.对策及改进建议

2.1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我国建设领域全面推行项目管理的实施规范,是规范项目管理组织、明确工作关系,规范管理行为,考核、评价项目管理成果的基础依据。其目的是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如下图所示,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规划的实施产物,自然形成的管理联系,能够有效解决有关方对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认识问题,避免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完善编审程序,解决编制深度不足的缺陷。为此建议项目业主改变目前以下达部门管理制度为形式的管理方式,采用项目管理规划,明确项目建设管理目标、组织、范围、程序和控制措施等,在统一规划下实施项目建设。同时工程招标应放弃以施工组织设计形式的应标要求,改用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使其内容更全面。从而,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贯彻执行。

2.2关于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内容和深度的建议

现行《导则》的编制内容、深度和编审办法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适用对象是电力施工企业。显然与电力体制改革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相适应。建议在现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要求内容的基础上,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增加以下内容:第一,与项目相关的配合工程情况。内容应涵盖配合工程接口方式、进度安排等。具备编制专业组织设计的依据价值。第二,合同施工范围及界限管理。具备合同文本大纲检索条件。界限管理应涵盖建设项目全部,明确接口和交接方式。第三,主要(重要)交叉作业项目及安排。明确交叉范围和交叉管理原则,满足专业组织设计的依据性要求。第四,厂区地下工程项目及综合安排。内容应包含厂区内全部地下工程项目,满足与工程总体安排的有序衔接,达到原则性与周密性相结合的要求。第五, 阶段总平面布置及调整原则。以工程实施阶段为对象,结合综合进度、文明施工规划,拟定阶段施工总平面并明确调整原则和时间周期。如:建筑工程段施工总平面,建筑、安装工程段施工总平面,安装工程段施工总平面。第六,工程沟通、协调管理。明确沟通、协调程序,各有关方依据合同,结合实际,研究形成建设工程沟通、协调工作原则。第七,项目收尾管理。内容为收尾工作计划和管理职责,应满足施工、监理、物资等各有关方编制工作计划的需要。第八,分包管理。明确分包工程范围、专业项目,提出分包项目的施工资质要求及管理原则。第九,风险管理。以影响施工组织的风险因素为对象,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组织及工作机制。拟定风险管理计划大纲,确定施工组织计划调整原则。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 工程项目 文化建设

    一、项目与项目文化

    现代建设项目管理运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首次出现是在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开始大量利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鲁布革水电站就是我国第一个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的工程项目。工程遵照世行采购导则,引入竞争机制,对引水系统实行国际招投标。首次实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水电行业第一个项目管理机构——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对引水隧洞工程实行合同管理。而原来的水电工程局变成了承包商。当时世界银行规定凡是使用其贷款的项目,必须请国外咨询公司介入。之后国内许多大型建设项目都请世界银行聘请过的专家来做培训。

    项目管理进入我国20多年来,工程建筑领域的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际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高端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的被一些国外建筑同行获得。而项目管理中就数人的因数却是最不好管理的,但这也是衡量项目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项目文化的建设是可以最大的调动人的因素提高人的积极性,可我国许多工程项目的项目文化只是停留在标语及一些纸面的东西上,无法发挥作用。并且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企业的人力管理有相似之处,但是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一般企业的人力管理不同。工程项目的人力变量,有工程项目才能征集人力、组织队伍。队伍的大小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多少都要依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内容而定,项目完工部分的人员陆续离队,新开工部分的人员相继进场,流动性很大。所以在项目,特别是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与管理上就和一般的企业文化不同。

    二、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文化管理现状

    (一)我国的建筑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已经有十多年了,可是原有的官本位的思想、封闭的经营意识、忽视文化意识,在许多工程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却仍然存在,在实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关心的只是施工安全及进度、如何节约成本、而不会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只强调员工只要服从指挥就是好员工,看不到员工有参与的愿望。而且对外他们都标榜是建立了良好的项目文化,大做表面文章,真正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营造项目文化的很少。

    (二)许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文化有着一种误解!有许多的国有建筑企业把项目文化建设认为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只要抓紧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还有的认为项目文化就是文娱活动,只要多组织职工参加活动就是项目文化建设。其中有一种观念危害最大,就是有很多人认为如建立何项目文化并不是看项目而是看项目领导,而且有很多项目的领导认为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就是项目文化的主导,造成很多项目在建设工程中由于项目领导的正常调动造成项目的施工进度减缓。

    综上所述,上面所提到的现象都是对项目文化的曲解和偏见,而正是这些东西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考量,从而阻碍了项目文化的有效建设。

    三、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文化管理现状分析

    其实,我国的建筑企业对项目文化建设意识的淡薄并不是某个独立的个案,这样的情况是具有比较普遍性的。

    (一)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是完全下拨的,而当时要想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完全是靠政治思想工作,而市场化都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许多建筑企业由于掌握了一些垄断性资源,还有许多还遵守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市场,只要你不过界我也不过,就守我的一亩三分地,使之完全没有市场竞争意识,而完善的项目文化建设更无从说起。

    (二)我国的建筑业用工普遍来自农村的各类工匠,其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受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程度不够,造成了项目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不高,而且他们组织结构大多是以同乡及亲戚居多,流动性大,仅靠廉价劳动力去竞争。员工普遍只关心自己的收入“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而项目的管理者也希望员工只管干活拿钱听话就行,造成项目文化无法有效的建立。

    (三)建筑企业缺乏国际承包经验,老是在使用一个的封闭市场管理经营模式墨守陈规,在涉外项目上缺乏超前意识及科学决策,在国外承包项目中就会晕头转向,到最后有可能只能给国外的大型承包商做廉价劳动力。

    四、结束语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已经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他们带

    来了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方法及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我们与国外的同行在工程设备与技术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设备购买与技术引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差距,但是在项目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而人是项目的根本,没有人就做不了项目。本文只是根据作者所了解的资料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玉恒.项目管理的文化解读.中国工程咨询,2004,(2):18-20.

    [2]黄磊.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国际经济合作,2002,(4).

    [3]黄友全,张在旭,张倩倩.项目管理办公室与项目文化研究.基建优化,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