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乡村治理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06 16:13:27

序论:在您撰写乡村治理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乡村治理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土地治理;项目;质量

一、存在的几点问题

1.设计尺度模糊,方案粗糙。一部分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未充分尊重项目所在地干部群众的意愿,或部分干部群众一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被动、抵触的情绪,有的农民甚至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更有甚者在方案遵循意见后遇到干部更替,人为再次干预调整变更,设计无一个规定的尺度,难以形成一个切合实际的经得住推敲的方案,再加上部分设计人员未深入实地进行细致勘测,应付了事缺乏责任心,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犹如“纸上谈兵”,群众认可度不高,施工图样无法实施。

2.土地项目众多,资金分散。一个土地治理类项目多个部门实施,而各部门条线的年度考核和工作业绩规定,又促使地方各部门对项目区选择捉襟见肘,甚至出现重叠,尤其对矛盾小的、配合度高的乡镇,多个部门或多年的项目都投放到此,甚至出现同个项目区不同部门项目轮流做的现象,而且各个部门项目名称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雷同,如农业综合开发的土地治理项目;农业部门的高产创建项目;水利部门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此类项目大同小异,基本就是渠道、沟闸新建完善,供水、生产道路优化等等,但资金分属不同部门,难以形成合力,更多地造成投资分散,投资标准低,资源重复滥用,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3.招投标准较低,质量堪忧。土地整理项目的招标公告一般规定施工单位的资质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均可。由于对资质限制较为宽松,借资质、项目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有的新建机站配套设施不到位,不能正常运转,无法抽水,有的新修建渠道达不到质量要求,无法排放水源,导致部分田块。而相关监理、建设单位审核把关形同虚设,不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且极易滋生腐败问题。

4.维护主体不清,实效难现。在现行的分散经营体制下,特别是苏北贫困县大部分乡镇、村集体经济薄弱,许多建设好的工程由于管护不到位,高标准基本农田发展不可持续。由于缺乏必要的管护和科学的运营,两至三年时间,建好的设备、设施,破损严重,当地后续维护经费无从生根,再加上本身群众素质局限对公共财产爱护程度不足,建设初期的良好愿景,往往达不到长期效益。

二、项目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设计方案良性互动机制。设计方案制定结合当地情况,并注意和项目区所在乡镇、村民互动。土地整理项目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在项目申报立项方面,设计人员不仅要通过审阅项目申报立项、规划设计、概算、合同和设计图等资料,实地查看项目现场的地形地貌,审查申报立项是否真实合规、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当地实际、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等问题;还要走访群众,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设计方案应反馈给所在乡镇、村,酌请乡镇、村组织相关人员、村民开会研讨、修改、协调部分矛盾,最终设计方案添设乡镇、村审核意见同意后非影响工程实施方案不得变更,即使变更也需履行乡镇、村民开会研究通过后按规定申请变更,减少人为干预。

2.整合涉农资金部门多头乱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有限的,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综合效益,就必须做好涉农资金的整合,集中资金办大事,省、市、县农发机构要在整合和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上,提高认识、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及时调整农发项目库,主动与当地的统筹规划相衔接。建议在不改变资金投向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农业、水利、国土、林业等相关项目资金的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共同考核新机制,有效解决项目工程重复建设,多头管理,资金投入分散等问题。

3.强化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制,维护招投标工作的正常有序合理进行,首先是对不同类型的土建工程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招投标方法。对一般农田水利工程,采取公开招投标,这些工程一般矛盾较小,便于操作,外来工程队施工问题不大。对需要调田、毁绿等骨干工程或较大的的工程,主要以议标的形式,由乡镇水利站实施,有利于矛盾的协调,更有利于提高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项目完成后工程的正常维护。项目工程招投标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招投标的监管工作,建设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做到科学合理的定标,遏制不正当的投标,禁止转包已中标的项目工程,建立健康有序的招投标机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农村的现状

(一)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乡土人才流失严重

一方面由于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存在着较大的比较收益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发展前景、发展空间有限,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也纷纷涌进了城市,留守农村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人口正在日渐减少。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至多在农忙或过春节时才大规模返回家乡,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外地定居,甚至有不少选择举家搬迁,他们的小孩也有很大一部分在到入学年龄后就离开家乡。因外出打工或举家外迁,流失的几乎都是农村中的“精英”分子,这使得培育新型农民几乎变得更加困难。可以说,由于当前农村常住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规模的急剧缩减,乡村很难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留守农村的人口也显然很难支撑农村长远的治理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人口瓶颈突显,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危机。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收入甚微

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但是农民的生产仍然比较落后。这种现象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尤其突出。由于受到自然、历史和传统的因素制约,我国农业依然处于散、小、乱的生产格局状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土地分割严重,规模经营难以推广。农村依然采用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在生产力方面不能追求生产工具的革新,不依赖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技的支撑,只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入,其维持机制是用劳动替代农业技术和资本。同时,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导致特色农业缺乏,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使得众多的农民无所适从或盲目跟风而损失惨重,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农村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落后,不适应现代文明生活

由于几千年以来农民都是在分散孤立和封闭状态下生活,缺乏文明的公共生活习惯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不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要求,科技环保意识不强,脏乱差现象在农村依然比较严重地存在。现实中在农村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精神寄托的有形设施、文化组织和无形的精神正在日益的衰落和消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现存文化站 文化中心及各类文化基础设施简陋,大多已经超过其服役年龄,老化情况严重。[1]此外,农民对待文化消费依然持保守态度,对待新生事物接受较慢,创新意识不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格调不高,富含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艺活动在农村也鲜为人知,与城市相比差距甚远。因此,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大力革除传统的陈习陋俗,已成为促使农民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文明的当务之急。同时,农民法制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民主监督意识不强,最终导致农村容易成为各种纠纷、冲突的泛滥地,也常常沦为各种欺骗和陷阱中的受伤者。比如一些地方的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法律陌生、不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被逼无奈才求助于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不信法、不用法、以理代法、“惧法厌讼”与缺乏权利意识等现象。

(四)农村缺乏资金支持,发展面临困境

资金流向遵守效益优势的原则,哪里收益高就必然流向哪里,所以当前城市资金不但难以流向农村,即使是农村自有资金也难以留住,而不断的被城市吸走。农村发展资金的缺乏,导致关系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得到有效改善,路、电、水、气相关设施不尽如人意。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大部分仍然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2]这当然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业务单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管理粗放等原因有关,同时与农民工的收入投向也有很大关系。所以,随着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和农民工工资相关保障的完善,如果能够动员返乡农民工将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的话,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二、返乡农民工具备的潜在优势

(一)农民工规模较大,在农村易形成能量效应

农民进城后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居民接触,这就势必会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权益意识较强。由于农业的季节性和传统节日,农民工群体表现出了流动的周期性,他们大多数几乎每年总有一段时间会回到家乡,在此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他们所接触过的、经过自己一番加工的关于城市生活方式的内容带给了农村居民。他们的这种载体作用不仅表现在实物形态,更重要的乃是生活观念层面。[3]目前,我国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已达相当规模,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2004年为1.2亿,到“十一五”期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无论是从精神的影响上,还是从物质的提供上,返乡的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回流有效改善了乡村建设缺乏中坚力量的状况,如果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他们的优势,将会有助于加速推进我国乡村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农民工见多识广,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农民工绝大部分流入发达城市,见过世面,眼界开阔,他们整体素质较高。他们中多数人年富力强,在外经历过无数风雨,接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从事着不同职业,社会阅历丰富,信息辨别能力强,能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农业种养殖中,知道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生产和经营,善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方法和观念进行大胆尝试。在农村各项改革中,能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农村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并积极参与和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中央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同时,因为在城市从业的经历,通过耳闻目染和身体力行,也使他们表现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许多观念,如有着比较强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组织观念、市场意识、合作意识、法律意识等等。在农村比较崇尚“能人效应”,一旦返乡农民工成功返乡,必将在群众中引起“鲶鱼效应”。

(三)农民工主体中青年人居多,生活和消费方式有所改善

返乡农民工开始改变传统的消费观点,他们出来打工不只是为了挣钱回家,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更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并通过各种途径充实自己,享受精神消费。特别是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从小受到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报刊广播和影视的影响,他们的行为观念已经相当城市化、现代化。[4]他们占据了农民工总体相当大的比例,现在走上工作岗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求知欲更旺盛,善于接受新事物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可塑性强。他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消费方式有别于上年代农民工。比如在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他们逐渐变得讲究个人卫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培养了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而且,回到农村后,他们将这些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健康的兴趣爱好直接辐射给其他农民,对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文明卫生习惯有极大帮助。农民工总体上显示出参与政治事务、关心国家大事和相关时事政策的较高积极性和极大热情。尤其是在今年的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很多农民工不惜高额路费和几番周折专门回村参与村级干部的选举工作,投入自己神圣的一票,其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工主动参与村级“两委”人员的竞选。

(四)农民工收入提高,资金实力相对优越

在农民进城务工政策出台以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大农业――农业、畜牧业和林业,收入结构比较单一,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在2010年2月做客凤凰网《大政经》栏目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后,十年的时间,农民收入结构的本身变化是非常的明显,过去都认为农民主要的收入应该来自农业,从现在的情况看,已经说到了一个临界点,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去年是5153元,这其中来自于真正所谓农业、畜牧业、林业,大农业这一块的收入大概就是50%,一半,还有40%是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就是打工,有的是进城,有的是在乡镇企业,还有10%来自两块,这是新的概念,一块叫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些房子出租,存款的利息,财产性收入大概不到4%,还有6%多一点,叫转移性收入,就是政府给的各种补贴等等,现在的收入结构,我说今年是个临界点,可能到明年,来自农业大概会降到49%,50%以下。[5]从中可以发现,外出务工的农民相对于在家务农的农民收入要高出很多,资金实力相对比较优越,他们的资金投入将会有效弥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

三、返乡农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的操作性分析

由于制度、经济、素质和城市发展壁垒导致农民工无法实现城乡之间的顺利转移,必然产生大量农民工的返乡问题。[6]农民工的返乡会给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所以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把返乡农民工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人力资源,要做好宣传和引导,积极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提供有关支持和扶持,促进农民工的优势转化。

(一)创造环境,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农民工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有些已能承担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而且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经积聚了不少创业基金,并有着极大的干事创业激情,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民工群体依然要保持着往返于城乡之间的状态,所以农民工输出地需要为返乡农民工的作用发挥创造环境,广辟渠道。返乡自主创业将是今后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许多农民工通过打工实践,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术,拥有了资本,具有饱满的创业激情,为了将返乡农民工在城市学到的本领转化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手段,当地政府应统筹规划安排,优化自主创业的环境,采取积极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科技保障和信息鼓励等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创业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处处可创业、行行可创业、人人可创业”的大创业观。当然,鉴于以前的历史教训,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工作可以做,但千万不能一哄而上、“逼民创业”。

(二)积极宣传,发挥返乡农民工作为村级组织带头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农民工自身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较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利用农民工这方面的优势来影响和提高农民群众的各方面素质,或者说要想切实有效地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工在各方面的良好示范效应。参与基层组织工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大力宣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意义,支持和鼓励素质高、群众反映好,有经济和市场头脑的返乡农民工参加竞选。如果他们能够成功竞选村级组织带头人的话,相信在上级的细心培养、指导和引导下,他们必然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宣传法治理念和科技环保理念,坚持依法办事,能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带领广大群众走科技致富之路;必然能将城市的先进文化和文明输入乡村,改变乡村的旧俗陋习,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内容,提升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档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农民工这一群体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这一任务的实现,同时也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持续前行的动力。

(三)做好服务,为返乡农民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

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生活,返乡后,其自身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已不同于出乡前的生活习惯,他们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鲜”信息,丰富了其他农民的眼界。农民工在外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农民工返乡,将外地的文化传播给了当地的农民,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和文明的融合,扩大了农村的开放程度,改变了输出地的社会生活,加快了输出地的社会变革过程。[7]但是新一代农民工对农业种植和养殖缺乏经验,所以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根据返乡农民工返乡的势态,积极做好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及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发展、林业发展,就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宣传引导和服务等工作,将农民工返乡的压力转变为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还应积极鼓励返回农民工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从事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流通经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活力。

参考文献:

[1] 郑金侠.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群文论坛, 2011(5).

[2] 邱兆祥. 农村金融:关键是要完善服务功能[EB/OL]. finance.省略/roll/20061020/0905988263.shtml

[3] 刘程, 邓蕾, 黄春桥. 农民进城务工经历对其家庭生活消费方式的影响―――来自湖北、四川、江西三省的调查[J].青年研究, 2004(7).

[4] 潘寄青, 谭海燕, 李娜. 新生代农民工城乡转移及就业路径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9(2).

[5] 解读2010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大政经》系列访谈之七. 农民收入结构进入临界点非农收入超50% [EB/OL],news.省略/special/2010nongye/201002/0216_9506_1548176.shtml

第3篇

(一)乡镇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规模小,造成人员的浪费

目前除各镇(区、街)中心小学外,其他大部分完全小学学生数不足200人,大部分农村教学点学生数不足100人,有的年级学生数不足10人。根据有关要求,大部分农村小学只能核定2-5名编制,但从实际情况看,如果按照编制配备人员,显然不能保证一个学校的正常运转。个别乡镇中学的设置也存在类似情况,如个别山区镇的学校学生数不足400人。因此如果学校不能形成规模办学,就会造成师资力量的严重浪费,从而产生虽然超编,人员还不够使用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学校地处偏远,人口密度小,所辖自然村少,生源严重不足,如果和其他学校合并,会使学生上学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诸多麻烦,从安全角度考虑没有进行调整,二是个别村委领导基于种种考虑,不同意在本届人员任职期内将学校撤销或合并,因此教职工人员不够,宁可村委自己出钱聘用代课教师,也不愿撤并学校。

(二)农村小学教职工人员老化,部分教师不能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年龄在51周岁以上的人员占27.07%,而个别山区乡镇比例还要大,达到45%以上,还有些山区小学教职工全部为40岁以上人员。由于年龄偏大,加之精力和体力的原因,使得大部分人员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即使能坚持工作的人员,其工作量也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人员老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年轻时,由于精力和体力透支,使教师一过50岁便显出老年人的特征,尤其是女教师更为明显,本来还可以继续工作却因年龄偏大而不得不转为职员或实行校内退养,产生在编不在岗的现象。二是由于近几年通过考录制,每年师范类毕业生进人数量受到了一定的控制,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确保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将大部分毕业生都留在了高中或职业学校,只将少部分毕业生分配到乡镇。分配在乡镇的毕业生也往往被做为教学主力留在了初中,从而造成农村小学多年不进人的局面。尤其是一些山区小学,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新鲜血液得不到补充,人员流动困难,使得农村小学在人员使用上进入恶性循环,老龄化现象更加突出。

(三)部分教师素质较差,不能胜任正常教学工作

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不适合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只有转岗从事后勤工作。由于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对这部分不能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没有可适用的政策,只能由学校自行安排其力所能及的工作。造成目前教职工队伍素质不高的原因:一是目前教职工队伍人员构成情况较为复杂,1999年以前只要是师范类毕业生,包括电大毕业的师范类计划内自费生一律分配在教育系统,除此之外,通过招收代课教师、合同制工人等渠道,使一些业务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各学校,造成教师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2003年龙口市最后一批民办教师767人一次性转为正式教师,这部分人员相对来讲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加之转为正式教师后,部分人员认为自己有了铁饭碗,进了保险箱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中没有了以前的干劲。

二、对策及建议

一是严格执行机构编制规定,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正常运转。班额明显不足、学生数奇缺、发展后劲丧失、群众反响较差的学校,该撤销的坚决撤,该降格的一定降(如完全小学可降为教学点),能合并的尽量合,减少学校数量,收回教学编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在确保总编不突破的前提下,对一些教学质量优秀、发展前景光明、社会反映看好的中小学重点扶持,编制要给足给优,要注重结构、岗位、专业的需要。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正常运转。

二是制定各种用编政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农村办学条件保障力度与城市相比存在差距,这是造成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也是生源流转的重要因素。如何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稳住优秀教师,激励他们在农村山区安心教育,机构编制部门应该制定用编优惠政策,在每年的编制核定调整中,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有效加强农村队伍的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如规定凡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自愿在农村边远山区教学一定年限,且成效突出,可优先使用教学编制;市区新招录用编的大学生也要先到农村学校服务一定的年限;市区优秀教师赴农村教学有一定年限的,可高评高定职称,优先使用教职工编制解决配偶就业等。制定各种用编优惠政策,促使城乡教师双向有序流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每个机构编制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4篇

资源开发现状

易县有162个贫困村,共涉及梁格庄镇、西陵镇、狼牙山镇等共24个乡镇,其中有70%以上都位于山区。 1986年易县被列为河北省重点贫困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中的重点扶持贫困县,2001年再次被列为省扶贫重点县,2012年,被列入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

近日,易县太行水镇被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类。得益于“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项目,该县的乡村建设和村民生活都得到了巨大改善,使很多村民脱离贫困。易县所实施的“五大旅游扶贫解困工程”也颇有成效。易县制定出台的《易县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以狼牙山、易水湖、清西陵等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结合贫困村空间分布和特色旅游资源,确定清西陵、洪崖山、紫荆关长城、狼牙山等4个文化旅游扶贫片区和易水湖、蔡家峪2个生态旅游扶贫片区,确定旅游精品村52个。

目前,易县共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100个,发展示范户上千家,乡村旅游接待收入由去年的每位54元提高到63.5元。贫困群众从事旅游产业的人员达到1.2万余人,有6000多名贫困群众先期实现了脱贫致富。

纵观易县的发展,在实地考察中仍发现了很多问题。

虽然有很多旅游精品村,但是仍有110个贫困山区因为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基础设施等没有被纳入旅游精准扶贫项目中。旅游精准扶贫覆盖面仅为32.1%。

全县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高中学历以上人数不足10%,初中文化占30%,小学文化占50%,文盲、半文盲占10%。

农村通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村电话普及率不足县城的40%。水泥路等的铺设覆盖面积比重仍不高。目前正在建设的易水湖狼牙山公路二期工程计划在2017年9月30日竣工通车,届时旅游区的交通会更加方便。然而整体上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

旅游a品缺乏创新性。在当前的开发中仍存在着很多的盲目开发和跟风现象。很多属于民俗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反而因为模仿别处的开发模式,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同时因为大兴土木,修建现代城市建筑等,破坏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

资金支持不够到位。旅游开发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足够的资金去开发旅游资源项目。易县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我国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资金非常缺乏,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由于贫困山区多、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等造成易县的旅游开发所需要资金多。而国家和当地政府所给予的资金上的支持力度仍不够,还需要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进行投资建设,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缺乏专业人才。依靠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易县经济增长,从事旅游行业的服务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中发现易县旅游业从业人员职业训练缺乏,员工整体素质急待提高。并且不少的旅游业从业人员是临时招聘的,缺乏专业素养,严重影响了易县旅游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易县贫困村大部分为山区,开发难度大,尤其基础设施建设,山区的项目投入量要高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平原区数倍。贫困村的水利设施亟待开发和完善,创造更有利于发展农副产品的条件。同时在景区内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如厕所,有的景区内设施简陋,有的甚至没有,或者是卫生条件较差,使得游客对这里的影响大打折扣。

整体规划有所欠缺。如今易县现有产业链还不完整,在旅游业崛起发展之时,也要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当下有些过于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别的产业的发展,甚至有些过于重视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在旅游扶贫的发展中政府主导仍为主流,居民的积极性还未得到彻底地发挥。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若是仍由政府包办,会打击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扶贫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应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创新措施

因地制宜开发资源。首先,在当前的旅游资源开发中,更加要维持原有的生态环境,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其次,当地政府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并且加以考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其特色文化加以合理地推广。吸引游客的是一个景区的特色,所以要不断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亮点景点,避免落入俗套。

多方筹措资金。广开门路,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实地考察当地其他山区的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扶贫山区。加大对易县的旅游开发资金支持,扩宽融资渠道。同时也可以参照其他地市的措施,企业与旅游资源的互助开发――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聚集社会上的闲置资金,联合政府,增强当地的“造血”功能。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政府一方面兴办旅游学校培养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塑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导游酬薪体系和职业保障体制,提高导游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准,建设一支知识丰富、应变能力强、对游客有吸引力的高素质导游团队。以培养当地人为主,开展广泛的普及教育,整体提高当地人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实施一批乡村公路改建工程和油(水泥)路工程,优化县乡村交通网络,提高通达通畅能力。实施一批自然村公路建设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通过路网改建升级,建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县、连通周边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实现出县主通道高等级化、县乡公路油路化、乡村公路油(水泥)路化、弹石化。发展农村通讯设施,增强山区与县城的联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促进城市公交扩大服务范围,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加强医疗诊所设施建设、旅游扶贫重点村的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性。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维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拓展相关旅游休闲农庄时,保持原有的风土人情;在拓宽扩大产业链的同时,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易县的山区优势,发展林果业,积极造林,提高果品产量。并且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发展有机种植基地、有机特禽养殖基地、有机蛋肉基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农副产品变成旅游产品,销售价格大幅提高。同时引导本地人从事鞋垫、刺绣、雕刻、编织等传统手工业产品,发展易县旅游商品品牌。以旅游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农业和工业,促进易县经济全面发展。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存款保险;影响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涵义

(一)定义。存款保险制度,简而言之,就是以存款机构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专门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该机构发生危机或面临破产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按照保险赔付额度进行赔偿的制度设计,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起到稳定金融秩序的作用。

(二)起源及发展。存款保险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之初的经济大萧条,导致美国先后有9755家银行倒闭,存款人损失约14亿美元。为了稳定金融秩序,恢复市场发展信心,美国国会于1933年6月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并于同年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从193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开启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先河,并为美国的金融秩序稳定和存款人利益保护起到巨大作用。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效抑制了银行大批破产倒闭状况的继续发生,帮助大多数银行度过了金融危机,此后,各国都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纷纷仿效并结合自身特点,研究设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此作为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存款人对银行体系信心的重要举措,并进一步促进其国内的金融体系稳定,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伴随着各国银行危机的不断发生,存款保险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截至2011年3月,世界上共有111个国家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三)类型。从广义上看,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前者是指一国或地区没有对存款保险作出具体制度上的安排,由于政府在以往银行发生危机或倒闭时,提供了某种形式的保护,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存款人、存款保险机构以及有问题银行的处置等作出明确的法制规定,它要求银行参加存款保险,并接受存款保险制度的管理,当受保银行发生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全部或部分存款。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一)保护存款人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当投保银行面临危机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投保银行就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二)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存款保险机构会对相应的银行机构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在有问题银行面临危机或破产时,还能提供一定的财务援助或对存款人进行赔付,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同时由于社会公众对该制度形成一定的信任和保障预期,也可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促进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为银行业适度竞争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促使公众获得优质廉价服务。尤其对于中国来说,国有及大型商业银行已形成一定的垄断之势,不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同时还可以分散公众的存款风险。

(四)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我国公众对于储蓄存款的风险认识不足,对银行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基于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公众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金融市场改革后,对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金融改革的推进。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以上方面都是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存款保险制度同样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存款保险制度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以后,他们就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

二是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部分银行敢于铤而走险。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因为银行知道,有存款保险机构作为最后贷款人挽救它们,为了追求高收益,它们可能会走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本来目的相反方向。

三是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由于存在存款保险制度,因而存款人更敢于冒险选择高回报的高风险银行,从而损害经济资源和市场约束的效率。在自愿参加保险和存款保险费率统一的情形下,经营好的银行将会推出存款保险体系,经营不好的银行也要缴纳更高的保险费用,从而威胁到存款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银行体系性风险也将扩大。四是存款保险制度本身也有成本。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中国的意义和影响

2012年7月16日,人民银行在其的《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称,目前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与此同时,上述报告还称,2012年还将探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与利率市场化一样,存款保险制度在近一两年内,被业界广泛讨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揭开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序幕,而存款保险制度将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为了确保改革成功,减小改革风险的奠基之作。

关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中国的意义和影响,作者认为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保障。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必须加快改革进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都将调整经济结构摆到了突出位置,要想从根本上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肯定离不开金融机制调节这根指挥棒,只有实现银行业的充分竞争和保障金融秩序稳定,中小民营和科技型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才能有效的改变经济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经济向更高层级迈进和发展。

(二)有利于防范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下行让经济体中所蕴含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比如近期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表示担忧。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广大储户的利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会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后,储户更愿意选择存款利息高的银行,可能会不顾银行的经营风险。与此同时,存款保险制度会刺激银行承受更大风险。但不管怎样,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将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创造了条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市场化制度保障。

(三)增强我国金融机构活力。市场经济发展越深入,市场机制越健全,市场竞争就越充分。有了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就要缴纳更高的保险费率甚至退出市场,这可以激发金融机构的活力和提高经营业绩的动力,提高我国金融机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避免行政关闭金融机构产生的巨大社会冲击和负面影响。

(四)构建更加严密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督,过去是由央行和银监系统进行监管,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将增加一道对银行监管制度,构建一道新的风险“防火墙”,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构建起稳固的“金融安全网”,有效避免银行机构风险扩散传染效应。

(五)提高公众金融风险意识,保护存款人利益。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公众对于银行的经营风险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公众分散存款风险,从而保护存款利益不因银行系统风险遭受损失。同时,社会公众风险意识的树立,反过来又能促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为中国向新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德余.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2]孙犇.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选择.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技术管理;安全实施监督

引言

在新闻报刊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报道,如“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私招乱雇”,“产业职工素质低劣”,“工程不报建”,“无计划盲目建设,无设计胡乱施工”,“层层转包,索贿受贿”,“建筑材料质量低劣”。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研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避免给国家和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不安全因素,加强对建筑业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因此,本文对存在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l. 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多个问题

1.1 建设管理企业方面的问题。不遵守法定的建设程序,不报建、不招标,随意发包工程,随意选用不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施工单位,不办理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甚至未经竣工验收,即将工程交付使用。一些所谓的“首长”工程,更是不按建设程序办事的典型。建设单位随意肢解发包工程,造成工程进度、质量和现场秩序失控的问题。对设计、施工承包单位提出不合理要求,与之签订不平等条款。包括对设计单位提出违反城市规划、设计规范的不合理要求,对设计、施工单位无理压工期、无理压级压价,以及要求承包单位垫资;施工中,强行指定购买质次价高的材料设备;拖欠设计费、工程款。

1.2 施工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1)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

(2)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顾后果以垫资、压价,甚至行贿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

(3)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自行或串通设计人员乱改设计,使用低价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放任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粗制滥造。

(4)在竣工验收中弄虚作假,掩盖工程质量缺陷,提供虚假质量保证资料。

(5)私招乱雇,职工队伍素质低下。

1.3 政府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

(1)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失控,源于质监机构不能按规范办事,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管作用,尤其是当为“首长工程”、“关系工程”监督时,不讲原则,不按规范,随意给以“合格”,甚至“优良”结论或者随意补发有关手续时,还会弄虚作假,掩盖问题,造成巨大的隐患。

(2)设计、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工作失控,也是碍于情面、关系,而不能按原则严格把关的结果。

(3)招投标管理工作不力,造成的问题。

(4)施工许可证审批工作不力造成的问题。

(5)条块分割、利益分割的矛盾所造成的问题。如一些地区或地方的开发自成体系,封闭管理,不接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一些行业部门,如电力、水利、交通、邮电、民航、铁路等,自行制定本系统的资审、招投标、质量监督等规定,自组施工队伍,分割建筑市场;一些部门如供水、供电、供气、消防、劳动、广播电视等,则利用部门职权,强行干预有关专业、专项工程的发包。

1.4 建筑市场材料市场存在问题。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资金不到位,施工企业互相之间压低造价,工期不合理,招投标不规范,不公平合理的竞争导致施工企业从企业利益和工期方面出发,而忽视工程质量通病的根治,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队伍选择时不注重施工队伍素质高低和社会信誉好坏的考查,使有些企业资金拖欠不到位,增加苛刻附加条件等。建材市场鱼龙混杂,真假共存,假冒伪劣建材使人防不胜防,加之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不善,选择材料贪徒便宜,使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人施工现场投人使用,这些都是导致建筑工程通病形成的原因。

2. 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完善

2.1 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尤其是非法挂靠)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保证进入建筑业的企业具备从事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技术、管理素质要求的入门保障条件,和适应不同工程规模、技术管理等级要求的不同综合等级水平评判的重要依据。考评企业人员综合素质、技术、管理和能力,推动企业自检、自测、自我完善的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任何时候都必须注重的工程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关键点。由此人手,发现许多按资质标准淘汰或考评降级或者停业整顿的问题严重的企业。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

2.2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建设。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全面推广监督测试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开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在充分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认清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体制改革在我国面临的紧迫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监督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更好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2.3 不断完善主管部门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转变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市场运行体系的监督管理。要简化手续;理顺信息渠道;完善报建、招投标工作中的专家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范程序管理报建、招投标活动,加强对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和认证管理,加大抽检和技术检测力度,加强施工队伍资格审查;建立、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公平竞争、规范运行的建筑市场秩序,必须靠法制作保障,《建筑法》已正式施行。各级地方政府也需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政策措施,以确保建筑市场的每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要通过法制建设,尽快实现建筑业中政企分离,解决地方保护、行业垄断,条块分割的问题,以尽快建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市场。

2.4 加强建筑市场材料质量的管理。对建筑材料和构件质量严格把关,做好材料构件定货,进场检验,材料试验和材料保管,构件保护等4个环节的管理和把关,从根本上杜绝伪劣材料。构件进人施工现场,要完善进场材料,构件的试验、检验,仓储保管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定职不定责,实行严格按照材料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和材料试验,绝不能为降低成本材料和构件的进货质量标准,同时查漏堵洞,把好构件及材料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通病从根本上消除。

第7篇

[关键词]: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 就地城镇化 丹东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方向。当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会有相当大的人口比例留在农村。而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实现这个目标是一项综合系统工作。作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丹东,有着建设美丽乡村的天然优势,我们要根据丹东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的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近年来,丹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64个乡村实施了村镇道路、供水、排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已有18个镇、村喜获省级“宜居示范乡镇”和“宜居示范村”称号。但由于丹东市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地域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制约了丹东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为促进丹东市城镇化发展,帮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我们尝试给出可以践行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投入,保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先决条件。丹东市农村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就要建设等同于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此,应强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乡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引领作用。按照就近(距离城市近)就优(村镇地理位置和财政实力好),先郊区、县镇,后乡村的原则,统一规划和逐次延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市与郊区、县镇、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要根据县(市)区财政实力和现实条件,合理分配辐射和承载城镇化建设份额(如东港市份额比例可以大些),形成以强带弱,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局面。切忌只唯上、不唯实,贪大求全,运动式造城的政绩观和工作态势。

二、强化产城一体,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广开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业,鼓励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应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充分发挥耕地、园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东港的前阳镇等均实现了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的良好态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园区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但让农民成了庄稼地里的工人,其不断放大的观光旅游功能也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开辟了新渠道。一些旅游度假资源丰富的乡镇则通过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建设成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以特色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凤城的大梨树村、东汤镇、宽甸的河口村、青山沟镇等都走出了一条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度假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缘、资源、环境、文化优势,促进资源加工、特色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才能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三、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和壮大村镇企业及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过渡。需要合理调配土地资源。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据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对自然村落进行整理,使村落布局更加集中、合理,节约土地,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可在一些试点村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而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解除了留乡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经过土地流转,分散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既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又帮助农民获得了红利,促进了农民的身份转换,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丹东市土地流转面积仅达28万亩,发展空间巨大。

四、加快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步伐,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的服务保障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户籍改革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谋划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加快消除原先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让在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在求学、参军、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能够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让农民愿进城、能进城、能安居、能乐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城镇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