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06 16:13:19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环境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环境建议

第1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因子分析;廊坊

金融生态,又可称之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任何一种金融生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我们把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的这些环境条件称之为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大体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等。构建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金融主体运行提供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基础,同时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和政府公共服务支撑,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内部平衡,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优化廊坊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其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指标体系与原始数据

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定义不难发现,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在指标框架的构建方面,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还应当包含一定的非货币性因素,以便涵盖社会进步方面的信息。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秉承以上观念采用了综合性指标体系。但是同时考虑到统计指标的获取便利性以及数据加工处理的复杂度与难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二十个具体指标构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GDZCTZ)、财政收入(CZSR)、人口数量(RKSL)、地区生产总值(DQSCZZ)、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JDQSZ)、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CXJMCX)、第一产业值(DYCYZ)、、第二产业值(DECYZ)、第三产业值(DSCYZ)、社会消费品总额(SHXFPZ)、在职职工工资(ZZZGGZ)、工业增加值(GYZJZ)、贷款余额(DKYE)、存款余额(CKYE)、居民消费价格指数(JMXFJG)、外资利用(WZLY)、学校数(XXS)、教师数(JSS)、卫生机构数(WSJGS)、能源消耗(NYXH)。上述选取的指标代表性比较强,并且这些数据均可以便捷、准确地从廊坊市的统计年鉴、经济年鉴或者统计公报中获得。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如表1、表2所示:二、廊坊市各区县经济金融环境的评价

作为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多元统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分析方法,本课题采用了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主要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降低多项指标之间相关造成的复杂性。

首先,针对廊坊市2007年11个区县金融经济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的三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6.632、3.575、2.037,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87.460%。在因子分析中,如果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以上就能较好的解释各个变量,所以在对廊坊市各区县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三个因子较好的反映廊坊市各区县的经济金融情况。

根据表4可以看出三个因子分别包含不同的指标,其中因子一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六个指标;因子二包括人口数量、第三产业值、社会消费品总额、教师数、学校数五个指标;因子三包括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在职职工工资、卫生机构数三个指标。

其次,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由表5中的因子得分系数和表3中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可得到各区县综合评分公式为F=32.945%fac1+30.470%fac2+24.045%fac3。根据综合评分公式及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名见表6。

由上表可以看出,廊坊市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河市、霸州市的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区县,特别是三河市。三河市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京,受北京金融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霸州市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实施了银企对接工程,有效地化解了金融产品供需矛盾,因此增大了与各个区县之间的差距。

三、廊坊市2004~2008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动态评价

通过对廊坊市2004~2008年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廊坊市经济金融整体水平得到了一个较快发展。在五年之内固定资产投资由265.5亿元增加到926.0亿元,增幅达到248.7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17.1亿元增加到807.1亿元,增幅达到93.50%;贷款余额由362.5亿元增加到735.6亿元,增幅达到102.92%;外资利用由2.2亿元增加到4.2亿元,增幅达到90.91%。总体上说明廊坊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廊坊市加大了对经济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业改革,加强了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

四、优化廊坊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建议各级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金融知识、信贷政策的宣传,积极向企业、政府、社会各界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争取社会各界对金融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围、法制氛围,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有效传导货币信贷政策,增强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

(二)加强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缓,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大量有效需求。而且,中介机构经营不规范,执业水准参差不齐。部分会计、审计事务所单纯迎合客户要求出具虚假的资信证明,甚至高估企业资产来骗贷或抵贷,低估银行准备处置的抵贷资产。为了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和资产处置成本,首先,要加快培育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征信公司、资信公司等,依法实行信用服务的第三方管理,提高信用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其次,要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堪忧。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能有效地提高现有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强其融资能力。

(三)健全信用信息披露机制、信用惩戒、激励机制

目前信用数据的开放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工商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封闭,造成拥有信用数据的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分割和相互壁垒。又因为一直缺乏对失信者严惩的规章制度,才给失信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要杜绝这种失信行为的发生,必须由政府组织有关各方搭建一个畅通、对称、高效的共享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定期公开披露。对不守信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采取社会、行政、组织、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对不守信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采取组织和经济并举的手段,严肃处理有关的领导和人员。对守信的企业颁发信用卡,纳入重点扶持企业范畴,在信贷、工商注册、税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并由政府和各行业协会进行表彰奖励。

(四)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动法制建设

由于地方保护时有存在,银行债权案件久拖不决、判决不公或者判决后难执行、执行周期过长,致使金融债权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维护。法律是信用机制的有效补充和保障,没有法律的支持,信用机制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司法机关的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保证司法公正。特别是应当防止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其次,要大力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保护,提高企业及其他信用主体的违约成本,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开始就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

(五)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有效合作

政府、企业、银行作为金融博弈的三方,是金融发展的“铁三角”。银行、企业是买卖的双方,政府居其中,应一手拉企业,一手拉银行,为微观经济的两个主体提供环境支持、搭建平台,从而形成企业融资、银行征信及政府规划三方共赢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 陕西 区域金融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涵义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后,这个用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金融环境问题的方法便备受瞩目,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的发展问题。所谓金融生态, 又可以被称为“金融生态系统”,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发展,与外界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金融主体运行提供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基础,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和政府公共服务支撑,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内部平衡,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是中国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科技教育发达,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陕西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发展效果尤为显著。

首先,各类型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增加。截止至2010年底,陕西金融市场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达6375家,保险机构40家,证券机构3家,金融服务主体有了大幅度增长。于此相对应的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以及金融机构的账面利润等也均呈持续增长趋势。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05年的6866.13亿元增至2010年的20734.92亿元,实现账面利润也从2006年的48.6亿元增至2010年的222.26亿元。其次,金融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政府投入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显著。2010年,陕西省证券市场新增上市公司和融资总额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截止到2010年全省有上市公司37 家,年融资额190.4 亿元,年债券筹资额273.4 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界共同努力,统一意识,从全局出发,科学有序的去推进。近年来,虽然我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基础差,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先天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陕西省的经济产业结构发展长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国家军工企业较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工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方式也以投入高收益低的粗放型为主。相比较为发达的地区,我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后期建设方面发展也相对落后。

(二)金融法制环境不健全,金融案件的执法效率低

法律环境将直接影响金融环境的有序、稳定、平衡和创新能力。由于难,执行难,抵押物由于行政干预难以变现等原因,陕西省金融机构普遍反映通过法律手段仍使得资产难以保全。据陕西省安康市案件执行情况调查反映,商业银行对欠贷不还的贷款户后,胜诉率达 100%,但真正执行收回的本息的却不足10%。省内针对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很大一部分法规缺乏约束力,致使许多信用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三)是地区信贷结构不合理,信用状况欠佳,社会信用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截止到2010年,陕西省企业直接融资额占新增信贷的比重仅为3.3%,个人人均消费信贷额866元,远低于全国个人人均消费信贷1846元这一水平。另外,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普遍不强,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多有发生。

三、优化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改善区域金融运行环境

陕西作为西部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西安自古就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这使得陕西拥有着雄厚的人文底蕴。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动,陕西应该立足省情,从重点因素入手,如提高GDP增长率,降低单位耗能率,大力发展地产能源行业等。金融行业要和全省各个行业全力配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金融机构也要改进服务方式,正确对待资金出现问题的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与此同时,要加大对高科技新兴行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投入,统筹兼顾,创新形式,实现共赢。

(二)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现代社会经济金融正常运转的基础。一方面,要提升政府的信用,政府要做到取信于民,提高政务的透明度,完善奖惩机制,并配合国家建立省市区的征信数据库,为各项经济金融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管理,做好宣传工作,让信用真正的深入人心。

(三)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完善现行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合理的金融法治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也决定着金融生态环境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司法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债权保护、信用管理、房产抵押、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有效保护金融资源。各级政府要转变固有守旧观念,充分认识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加大司法力度,积极的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维护债权。另外,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危害金融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减少金融资产的损失,确保金融资产的良性循环,提高案件执结率,增强法律威慑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治理建议;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28-01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十一五”末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 643亿元,年平均增速12.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 509元增加到了4 675元。同时,给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探讨走科学发展之路迫切而有必要。宁夏实施的各类工程措施,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保生态、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初步取得成效,新增湿地面积4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000 km2,完成造林合格面积32.53万hm2,实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1.4%。全区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大成绩,赢得了“塞上江南”美誉。但是由于宁夏地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三大沙漠包围当中,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全区平均不足300 mm。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厂和居民生活废弃物等,导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加之工业化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也日趋迅速,环境污染的防治成为全区工作的当务之急[1-4]。现拟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问题为基点,探讨下一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和建议。

1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1.1 农村环保设施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区政府围绕提升农村环保水平,以沿黄区域和生态移民庄点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建设,仅2011年就累计投入达3.5亿元,受益农民达126万人。2011年全区投入3.5亿元对71个乡镇、430个村庄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垃圾中转站84座、垃圾填埋场25个、污水处理设施72处、集污管网195 km,保护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59处,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70万t/年、垃圾处理能力36万t/年,农村环保设施得到极大增强。

1.2 农村环保项目管理逐步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监督检查、招标投标管理等9个暂行办法。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技术规范等6个技术规范标准,为宁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高质量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统一设计了农村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4种标志。目前,在沿黄区域、生态移民区和南部山区3个重点区域的各示范项目区已制作完成一级标志牌15个、二级标志牌70个、三级标志牌110个、四级标志牌1 200个。

2011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了“中意环保合作—宁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使广大农民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全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动物粪便污染

目前,全区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10 077个,全区畜禽存栏数1 827万头(只),产生畜禽粪便1 790.72万t,缺乏有效的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设施,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固体废物随意堆放,造成水体和空气污染,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不仅危害农田生态,还传播病菌,给居民健康造成威胁。有关数据显示,全区畜禽粪便是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的2.77倍,养殖场排放污水中固体悬浮物超标10~20倍,生化需氧量超标70~80倍,化学需氧量超标50~60倍,一旦进入地下水中将会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且极难治理和恢复,使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

2.2 农村水污染

一方面,宁夏自治区农村缺乏系统的污水和垃圾处理,乡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93万t、人粪尿300万t、生活污水8 051万t,直接进入农田和排水沟,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质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全区农业生产中施肥不合理,化肥的平均施用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而有机肥施用较少。同时,施肥方法不当,造成肥料利用率偏低,氮肥、磷肥的利用率分别仅为30%~40%和15%~20%。由此估算,全

区每年有逾90 t纯氮由农田进入黄河,造成巨大污染。

3 建议

3.1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继续开展“环保科普知识进农村”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丰富农村环境文化建设,大力推广“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乡)处理”的统筹垃圾处理模式,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常态化。此外,通过中国环境报、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等媒体,加大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3.2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推广集约化养殖,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畜禽粪便的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化处理利用,大力推广生态高效农业。

3.3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力度

开展全区范围内农业重大污染源调查和定点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当前重点对全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重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

3.4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整治农村环境

2010年宁夏被列为首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为此,区委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农村垃圾中转站与填埋场,建设垃圾池(箱),购买垃圾专运车,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的比率,合理安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等。

3.5 加大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

根据农村环境执法特点,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执法队伍,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的执法工作力度,重点打击对自然资源的滥开滥采、对农村居民集中饮用水源配方污染物的违法行为等,切实保护宁夏农村生态环境。

4 参考文献

[1] 李更虎,崔万杰,刘军.宁夏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工作[N].中国环境报,2012-02-22(7).

[2] 李军,胡志冠.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N].宁夏日报,2007-02-12.

第4篇

一个地区能否吸引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该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避免政策风险;二是产业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当地比较优势,具有市场总体竞争力,可以确保信贷质量和收益。建议地方政府在确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产业支撑。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变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地区经济发展的倾向。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调节地区间差距方面的作用。

二、强化对金融发展的政策支特

金融企业是重要的生态主体,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是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议政府部门真正重视和利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机遇,切实协调有关部门督促农村信用社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改革要求,充实资本金、提高财务能力、实现民主管理,并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维护好农村金融秩序,为信用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助推,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和基础。金融生态建设涉及面广,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多个领域的部门长期不懈地相互配合,有的放矢地科学推进。特别是在信用信息的收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失信企业和个人的制裁等方面都需要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多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统一行动,而在这一进程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只有政府。在当前全国上下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共识下,地方政府优化金融生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是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机遇。

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打击力度

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当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诚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资金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地方政府切实加大司法、执法的力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特别是在处理企业改革、破产或履行信贷合约方面,维护好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不良资产比率是当地诚信环境在金融资产质量上的一个比较准确的反映,建议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和帮助金融机构清收和处置不良贷款,以提高当地在金融机构内部评级中的等级,促进信贷投放。同时,支持人民银行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培育企业资信评级市场,开展信用社区建设,做好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工作。

五、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

加大对依附于司法、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部门的中介机构的改革力度,在实现脱钩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在培育当地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等的同时,引进外部先进的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服务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虚假评估行为,提高中介服务水平。

第5篇

摘 要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机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内涵及特征的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不均衡 信用体系 政府行为 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一、金融生态环境概述

(一)金融生态环境内涵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各种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各因素总和。广义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法制等因素,它强调的是金融运行的外部宏观环境;狭义范围仅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

(二)金融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1.动态发展性

金融生态环境包含内容较多,涉及因素较广。而当今社会是动态发展的,经济、文化、国际政治环境等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不会一成不变。如目前国内各银行就正在面临金融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等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不均衡性

我国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这也使得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根据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排名前十名的省市,西部地区只有重庆与四川,其余全部为东部经济发达省市;排名后十位的省市,西部地区却占据六席。与此对应的是东部省市金融市场就比较发达,西部地区比较落后。

3.竞争性

无论是处于外部宏观环境中还是处于内部微观环境中,各金融生态环境主体都面临严重的挑战。如国内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国内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银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竞争等。这种竞争可以说是市场化必然的产物。

二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一)金融法制建设滞后,法律基础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法律基础比较薄弱,在金融立法、守法、司法、执法等各环节都存在一定不足。立法方面,已经颁布实施的与金融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宏观性综合性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合同法》、等,缺少针对性强的单项法规,如缺少规范信用行为的法律法规。此外,有的法律法规缺乏时效性,在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情况下仍未更改;守法方面,一方面存在政府工作人员干涉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金融活动主体法律知识不足,影响其守法和运用法律捍卫自身的现象;此外还存在诸如执法效率低下、周期长、费用高,司法有失公正、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其他现象。

(二)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中介服务体系

社会信用不牢,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逃债、失信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人缺乏诚信意识;二是我国信用法规不完善;三是征信业发展落后,失信惩戒机制仍未建立,尤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组织缺乏有效客户信用查询途径,很难做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容易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四是企业资信评估公司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多,应用的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缺乏高素质的资信评估人才,影响了资信评估的质量;五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信贷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社会的信用缺失很容易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发展,给国家与金融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

(三)政府存在干预金融机构行为

地区金融生态的状况优劣与地方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干预包括制度干预、政策干预、行政干预、执政理念干涉等。多数情况下,这种干预的产生源于地方政府往往以地方经济增长做为政绩考核目标、官员考核目标,而这一目标显然与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寻求受益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可能一致的。因此很容易出现在地方利益和银行利益的博奕中,银行有时不得不被迫背离其经营目标。如在资金的借贷上,有时就会出现政府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为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变相的信用担保等保护企业利益,牺牲银行利益的行为。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的这种忽视、违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不尊重金融机构独立性,不遵循金融机构债权规则的行为,是不利于本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

(四)经济运行质量整体仍存在上升空间

经济运行质量是决定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会从基础上制约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基础可以说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繁衍生息的物质载体。通常情况下,地区经济越发达,企业产出能力和偿债履约能力就越强,与此对应的是该地区企业越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终形成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良性循环。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会决定地区企业偿债履约或金融机构主动支付的意愿,从而最终影响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情况因素水平的高低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较大。

(五)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金融组织模式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无论从形式还是数量均远未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金融产品单一、业务种类少、缺乏金融机构间联动等均是体系不完整的体现。尤其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现更为明显,如农村地区货币市场较多,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则极少。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是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诉求。

三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

作为金融生态主体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松紧适度的法制环境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1.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保障金融机构主体权利义务

现代市场经济的立法理念提倡保障各产权主体地位的平等,各主体之间交易的公平。因此,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应当注重完善金融产权制度,注重从市场公平交易角度出发,建立健全金融主体法律制度。在明晰金融企业产权的基础上,真正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明确各个股东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赋予股东相应的法律权利和义务,逐步消除金融产权所有制存在的法律障碍。

2.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促进金融生态平衡

基础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因此从立法上,要逐渐完善、修订各个金融法律制度,确保金融机构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从执法上,加大法律威慑力,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强调以法律手段处理金融机构的破产、接管等问题。同时提高执法人员对金融案件的执法效率,提高立案率、侦破率及执行率,强调地方政府信用,大力支持司法公正,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从监管上,一是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监管问责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风险管理;二是围绕如何提高监管效能,研究制订确保金融稳定的法律框架,合理配置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金融风险预警和监管机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三是按照市场原则,真正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相关破产法律,恢复金融机构的企业本性,使其逐步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大力发展征信行业

首先,建立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与评价机制和体系,建立一个由政府为指导,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库,并实现相关部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与信息分割,为金融机构提供准确而又详实的信息服务,使信用度成为金融机构信贷的主要参考指标。其次,加快会计、审计、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增加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建立政府主导的统一的规范标准,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促进担保市场健康发展。

2.树立社会诚信价值观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强化信用意识建设。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信用建设宣传力度,在各领域广泛施行信用评级与惩戒机制,全面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使人们意识到诚信度缺失会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先进,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作为政府,切实履行诚信监管职责,加大对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坚决打击,降低金融风险,并将诚信度作为企业、个人考核、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参考标准。

(三)强化地方政府推动作用

经济基础、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发展等金融生态环境要素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对于金融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

1.地方政府更新观念,注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能够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在本地区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级政府辖区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对成绩落后地区追究相关责任,强化责任约束意识,最终为吸引、发展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地方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地区相关规章制度,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法院、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全方位的金融生态助推机制,推动本地区金融生态建设。

3.地方政府要加快职能转换

这种职能转变包括思想转化及行为转化。首先,地方政府应树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指导思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高于市场的指导思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行为。其次应尽快落实,废除有悖于市场原则的原有机制、制度,优化区域金融的制度环境,提高本地区的经济运行质量,为区域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后,加大对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四)加强经济建设

经济与金融共生,生存环境优劣与地区融资总量相依,因此,只有经济发展壮大,才有资金量供给和需求的放大。可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会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降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好,西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落后,与此对应的是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如此,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则比较落后。因此对于这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一方面国家应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入,帮助他们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该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应本地要求的产业。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良好的银政企合作关系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变应以本地区实际情况为标准,立足本地,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发展,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客户基础;组织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平台,努力疏通银、政、企合作渠道,真正实现三方的互惠共赢。

(五)完善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要尽快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竞争力强的金融组织体系,为不同领域提供服务。如对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应多建立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社等,对其服务对象、经营模式、业务种类等方面加以引导与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除此,金融产品创新、信贷结构优化、服务水平、机构设置等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对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金融.2004(19).

[2]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状况;治理意见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26

1基本概况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长江二级支流白龙江的上游,介于N33°13′~34°01′、E103°51′~104°45′。东西长99.4km,南北宽88.8km,总面积3009.98km2。水土流失面积258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7%,全县现辖2个镇、210个村委会,总人口13.27万人,其中农业人11.26万人,占84.6%,海拔高度1173~4505m,相对高差达3331m,多年平均降水量400~800mm,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极为复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虽然通过“长治”等生态项目的实施区域内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县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有待进一步加强治理。

2自然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森林资源开发早,消耗大,生态环境过早过快衰退

县域内由于森林开采早,时间长,森工企业过度采伐,加之随着人口日益增长,群众因建房生活等需要而大量取用林木,使得境内大多数地方,尤其是白龙江沿岸、拱坝河中下游等人口密集区的原有林木采伐利用过度,林相日益残败,林线不断后移,使森林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据林业区划统计数据,仅舟曲林业局所辖的沙滩、插岗、铁坝、憨班四个林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仅仅到1983年的25a间共计划内采伐274.46万m3天然木村,平均年消耗森林蓄积10.98万m3,尽管4个林场对采伐面积0.948万hm2的95%都进行了迹地更新,更新程度很高,但因林木生长周期长,森林生长量和生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耗量和消耗速度,从而使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处于失调状态,森林资源永远都难以再恢复到当初的状态,因此,过度采伐森林资源对舟曲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2.2超载过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人为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在利益驱动下县域群众大量饲养放牧各类牲畜,导致天然草场严重超载放牧而日益退化。虽然从数据看草场面积大,但多为退化的劣等草场,实际载畜量极低,草蓄矛盾突出;现在,除少量位于海拔较高处的森林草原草场和高山草甸草场外,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还有因人口的增长,群众为了生计,长期不合理的采挖药材、开矿修路建电站等开发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植被保护,都使得境内大量原本有植被覆盖的林草地日益遭到严重破坏,土地大块大块,直接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人口环境容量不断下降。

2.3生态基础差,自然灾害频发

舟曲县境内地质结构十分发育,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差异性大,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伴有一定量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自然资源资源依赖利用过度,对生态自然环境做了过多地干预和影响,使得舟曲县的生态基础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在县境内,无处不在地分布有大面积的坡耕地和植被覆盖度较极差的荒山荒坡,这类面源性水土流失类型数量广范围大,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同时还广泛分布着以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为主要形式的点源性、线源性流失类型,分布范围遍及全县大部分乡村。据调查统计,全县境内有大小滑坡100余处,泥石流沟道250余条,灾害性较大的滑坡有32处,泥石流沟道有60多条,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的这些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着近80个村庄、2.12万人的生命和国家及群众财产以及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成为严重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生态环境建设基本思路及构想

3.1坡改建设依然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舟曲山大沟深坡陡,坡耕地数量多,且坡度都较大,一遇降雨,无论强度大小都会因径流很快从地表汇集而产生细沟状侵蚀,接着变成切沟状侵蚀,最后形成深沟,导致坡耕地被冲蚀下切变得支离破碎,耕地被冲蚀毀坏,且坡耕地是舟曲县最易发生水土流失,且流失程度较严重的地类。这使得耕地治理应在继续抓好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的同时,狠抓宜修梯田坡耕地的改梯工作,以改梯后提高的产量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和有效解决退耕后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粮食减少问题,进一步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和成果的巩固。

3.2不断加强林草措施建设

3.2.1加强水保生态林建设舟曲境内还有数量众多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四荒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因此,要对宜林荒山荒坡进行整地后,有选择性地栽植适应性强的速生水保林树种,并加强栽植后的管护工作,尽快让荒山先绿起来。3.2.2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尽管舟曲县的退耕还林工作已开展了多年,但由于受退耕指标、群众观念、粮食压力等的影响,还有许多本应退下来的陡坡耕地还未完全退下来,把林造上去。因此,在巩固好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同时继续加大这方面的项目投资,将那些应退尚未退下来的坡耕地进一步纳入治理,尤其是对陡坡地、田块过窄过小十分零散不便耕作的耕地、土地瘠薄生产水平低下的耕地、高山区阴湿地及低洼低产地这些耕种价值过低的土地全面进行退耕还林或还草,实现以林促农、农牧互补。3.2.3搞好经果林增收工程要让群众接纳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还需要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做好文章。要充分利用气候温和,适宜多种林果生长的有利条件,将村旁、路旁、靠近水源处闲散地及光照充分的荒山荒坡和小块零星坡耕地,加以整地后栽种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经济林果树,并加强后期抚育管护,促其早挂果,早见效,尽快切实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3.3狠抓封禁管护工程

认真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强对现有植被较好的天然林、人工林及行道树、各类草地的管护,完善落实各项管护制度和措施,积极争取管护费用,落实管护人员报酬,强化管护人员工作职责,促使其切实负起保护现有植被的职责。对部分气候适宜有稀疏植被但具备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荒山荒坡在调查确认后结合适当补植补种加强封禁管护,减少人为干预影响,逐步实现自我更新,加快郁闭,增加植被。

3.4加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治理工作

国土部门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预报,完善各类地质灾害应急躲避防范预案,并经常性深入有地质灾害隐患地区,对广大村民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在乡政府村委会组织领导下,有针对性地组织村民进行防灾预案的演练,作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对于那些小的滑坡崩塌塌陷等小的地质灾害点,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尽早进行科学治理,全面消除隐患,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和损失。

4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施的建议及保证措施

为确保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通过项目的实施,切实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民,促进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协调发展、环境优化、社会和谐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4.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

届时县上应成立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全面对项目进行总体管理,协调有关工作,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实施区乡全面搞好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相应职能部门的领导为副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水利、农牧、水保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办理相关工作。

4.2制定惠民政策,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通过制定有关惠民政策,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如向群众发放有关粮食补贴,解决群众吃粮问题,则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药方能让群众乐意接受;如能通过向群众提供低价煤炭、低价生活用电、太阳能灶和修建沼气池等,发展替代能源,等有效解决群众生活能源问题,则大大降低群众对薪柴的需求,同时通过向群众提供补贴价建材,让群众建房不再单纯依靠木料,则可保护现有植被不被破坏,新栽树木正常生长,生态自我修复方可实施。

4.3强项目及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切实发挥资金作用

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建设资金实行专账专户管理,杜绝与其他工程项目相交混;项目实施中重大资金支出实行项目领导小组集体决定,按项目实施进度及时足额拨付下达资金;强化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防止违纪违规使用资金。

4.4立奖惩机制,严格项目考核

对项目实施单位制定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严格考核,要由上至下,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向一级负责,全程量化考核,实行奖惩机制,切实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

4.5强建后管理,巩固治理成果

“三分建设,七分管护”,要使项目长久发挥应有的效益,除了要在实施过程中抓好工程质量外,还要制定有效的管护制度,安排相应的管护费用,落实人员、制度,切实把完工后各类工程的管理管护,特别是造林管护工作放在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严格有效周密管理。如果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将宜林荒山荒坡划包给农户经营,再由国家投资治理,让其通过项目实施得到相应实惠,将大大提高管护效果。

参考文献

[1]舟曲县水土保持局编.舟曲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R].2000.

[2]舟曲县统计局编.舟曲县统计年鉴[M].甘肃鑫统印务有限责任公司,2015:1-66.

第7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网络体系;建议

引言

生态环境监测是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的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技术支撑。对生态环境监测体制进行改革,也是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天地一体、陆海统筹、信息共享、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使监测信息的利用效率等于增强,最终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水平。

1新形势下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发展

1.1“互联网+”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和互联网正在融合发展中,国务院在相关的文件中指出“互联网+”的绿色生态发展,要积极的开展主要生态要素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网络构建,实现你生态环境数据的开放共享[1]。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规模要足够大,能尽量的覆盖各要素、各地区和各时段;而且还要保证监测数据具备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比性,质量足够高;保证监测信息能共享、能联网和能应用。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指出,用大数据改进生态环境的监管势在必行。

1.2重大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

必须建立生态文明的相关制度体系,比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制定这些重大制度和执行这些重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网络体系,只有充分的利用高质量的检测数据,才能够构建过程严管、源头严防、后果严惩的约束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的风险呈高发趋势,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综合提高生态环境的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1.3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发展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应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环境共同体的概念,不能对生态系统进行人为的割裂。这也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的理念,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检测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了对生态环境比如森林、大气、海洋、土壤、草原等要素进行统筹监测,需要对位于上游和下游、陆地和海洋等各个监测网络体系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整体的布局。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正在开展相关的示范工作。

2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

2.1监测网络分割

目前,我国主要是由不同的部门来对同一生态环境要素进行监测,造成了监测部门的重叠交叉。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职能一般分散在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监测网络也是由这些部门与不同的法律问题进行管理,具体见图1。比如气象、环保、交通三个部门对大气监测网络的监测就存在着部分的交叉,类似水监测就设计了八个部门。同一生态环境要素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监测,其布网密度、覆盖范围、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等方面比较不同,以至于最后的监测结果并没有可比性,也常出现监测结果差异较大甚至是矛盾的情况,这对于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来说非常不利。另外,各部门会单独的不相同的结果,影响政府公信力。

2.2中央和地区的监测网络分离

目前我国的监测网络是多张国控网同时运行,运行的费用是由地方来承担。根据行政层级将不同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分为地方网和国控网。再往下细分就是县级网、地级网、省级网,每个网络都是由政府来建立并负责运行的[2]。另外,中央的财政配套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国控网的高效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中央将大部分的国控监测任务委托给地方监测机构,但是财政保障不足,地方监测机构承担了和能力不相符的任务,难以保证监测质量。除此之外,国控网的独立运行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其中环保部门的国控网受到影响最大,中央对地方的政府环境绩效进行考核时,需要相应的监测数据,而这些监测数据由地方机构提供,而地方机构的编制又是有地方的政府负责,在这种体制下,监测数据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在所难免。

2.3政府的监管能力落后

政府的监管能力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监测服务市场的监管能力落后。由于环境监测机构的计量认证主要是由质检部门来进行监管,在进行专业化监测服务时,又受到水利、环保等部门的监管。这里存在三个问题:①部门直接行使管理权时,出现不协调的状况;②相应的监管权力法律依据缺乏;③相应的管理体系并不健全。

2.4监测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仪器不够先进,进口仪器的操作应用水平不高、监测过程受到遥感数据源(见图2)的制约、大数据分析受到体制制约等方面。

3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措施

3.1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的统筹布局

由上文所述的相关问题可知,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体系进行统筹布局。比如,要对生态环境的质量监测网进行有机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生态环境要素监测网络纳入到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中,而且相应的地方网络也一并纳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统一信息,进一步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又比如,由中央主导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体系,国控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运行等方面的事权属中央,国家提供人力、资金等保障;再比如,建立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由独立的机构来管理,这个部门要独立于各部门之外,不受地方政府约束,由国务院直接负责,改变传统的体制弊端,将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公正权威。

3.2多张生态环境检测网并存发展

将生态环境的质量监测职能进行分离,按对应的部门、地方政府的职能进行划分,和相应的特定管理需求对应,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专门监测职能网络体系[3]。①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比如按照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行调整;②对地方和中央在专门监测职能网络体系方面的事权进行划分,比如在现有监测体制的基础上,根据专门监测领域的专业要求,进行相应的事权划分,对地方和中央的权责进行明确,建立执行性很强的问责机制。

3.3政府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的监管

首先要对政府的监管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将政府对环境监测服务的购买力度,加强,积极的鼓励社会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监测。另外,增强质检总局对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比如从国家的层面要求专业监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管理和进行资质设定。除此之外,可对环境监测市场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培育,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东部地区的政府监管能力,借国家的一些事业单位来进行改革,促进环境监测机构的转型发展。

3.4加大大数据体系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支撑

①必须要尽快的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体系进行构建。比如制定相应的“互联网+”专项规划;②进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云平台的搭建,对生态环境监测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相应的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除此之外,还要提高相关设备和监测技术的应用水平。③促进云计算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加大监测设备的研发力度,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实现仪器和设备的互联互通。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发展新形势作出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海芹,程会强,高世楫.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5(10).

[2]阴琨,王业耀,许人骥,金小伟,刘允,滕恩江,吕怡兵.中国流域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构成和发展[J].中国环境监测,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