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范文

时间:2023-07-06 16:13:19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物理教学研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

第1篇

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是学习的关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点合理进行教学工作。教师要擅长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物理教学模型,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去体会物理课程的魅力。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物理概念的引入

教师在每节课前可以先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为自己的物理学习制订一个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做好学习的准备。教师在教授概念性知识的时候要讲清楚它的来源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指导。教师要讲清楚物理概念的基础、本质和它的发展。比如,可以采用一些模型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授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物理概念之间的比较,学生通过寻找各个概念之间的不同而加以分析,从而掌握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功率”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模型,然后进行一些小的实验。通过实验,在一定的时间内两个物体做功的多少,使学生明白功率这一概念的由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字描述,再加以引导和指点,教授课本上功率的确切含义,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对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领会功率这一概念是表示做功的快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小组的思考和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学习过程的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物理概念分析清楚,化抽象的学习概念为主观的实物模型。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把握物理概念的本质。为了使学生学会物理概念的运用条件和运用范围,教师可以运用把物理的抽象结果转化为概念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正确地把握物理概念所特有的质和量。学生知晓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弄清概念的本质区别。例如,学生在观察木球和铁球下落和抛出的物理现象之间的不同,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了解这一物理现象的本质。学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观察能够透彻地理解重力这一物理概念。总之,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还要结合概念中的词句加以分析,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学以致用

第2篇

疑问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的体现.正是这种疑惑推动他们主动思考、钻研和学习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物理知识时,要适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可能产生疑惑的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前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预先准备相关的背景素材和知识基础;针对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这样建立的问题情境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素材可供分析,不仅可以扩展课堂教学内容,摆脱古板的灌鸭式教学,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充分发掘出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才能鼓励和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寻找解决疑惑的答案.为了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问题难度过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而难度过低的问题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物理教学也难以收获较好的效果.通过创设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而是主动参与到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又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2充分运用实验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是物理学科重要的认识世界的环节,也是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根据地.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对课堂上抽象的物理知识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亲自动手做物理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各种物理现象.然而物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体内部的物理本质.从形象的物理现象中理解并掌握其中抽象的物理本质,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创设教学情境,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教学引导方式.在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既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掌握能够体现事物运动本质的物理属性.教师针对实验现象中的物理原理,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先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从理论上分析对于实验现象可行的解释,然后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做实验加以验证.物理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物理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需要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针对实验现象的可能解释,又需要保持严谨的推理逻辑,以确保分析过程的合理性.与课堂上不一样的是,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设备,验证自己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种实验情境教学比课堂提问情境教学具有更加独到的优势:实验验证可以给予学生成就感,加深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印象.

3建立讨论教学情境,锻炼学生思辨能力

第3篇

(朱召友,2015-04-30上午)

对两节课的点评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市教研室领导——时老师,邹平教研室领导——杜老师,以及美丽的礼参中学的领导,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我们受益颇多!

昨天下午,我怀着学习与鉴赏的心态观摩了四节好课。现只对其中的第1节和第3节课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市级优质课的获得者,所以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基本素质都很高,学生的表现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不敢过多地进行评判,点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授课者批评!

先说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第1节宋老师执教的是一节新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内容;第3节徐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复习课,引导学生梳理了欧姆定律一章的重点知识。

下面,我从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分别评一个这两节课。

第1节 功

一、教师素质

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板书简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效果良好。

二、教学理念

综观整节课,可以看出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基本理念。如教学伊始,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交流,领会什么是力学中的功。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

宋老师授课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了的聪明才智。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问题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不停步,逐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实现了高效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概念课的高效教学样板。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学生特点和本地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课程标准中对"功"这一知识的要求: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点明"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但在教学中确实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中,宋教师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设计了前后连贯的五个活动: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计算功、深化功,利用学案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功的世界。这些活动突出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活动比较充分,符合概念课的设计理念。最后盘点收获,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的设计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实现本节课的某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疑惑1:引课的故事是否合理?这个故事越听越像个故事,不论是将30斤大米运回家,还是将一大桶水提回家,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改变物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做功"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疑惑2:物理符号和语言是否范?物理量应该是斜体,而单位应该是正体,课件中忽而正体忽而斜体。教学中的语言"W2做的功多?"应该是"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简介是否过简,展示文字介绍后没等我读完一行,教师即可始问:你从焦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2节 欧姆定律复习

一、教师素质

徐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擅于使用肢体语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徐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教学。能熟练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教学理念

徐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活动敢放擅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展现了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本节课,以电学中的两大实验为中心进行展开,体现了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的要求: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说明"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但本节课是复习课,徐老师在教学中对两大实验的细致分析已体现了这一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虽然不能实现"理解欧姆定律"这一目标,但本节课已解决了一部分,后面跟上的习题课就会继续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徐老师以实验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欧姆定律(问题1)、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问题2)、伏安法测电阻(问题3)。

从目前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对电学实验复习的认识是浅层次的,不经教师引导,很难深入达标。

目前中考对电学实验的考查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徐老师这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一步二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大实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达到课标和中考对这两大实验的考查要求。

现在初中的复习课很难上,一是因为时间短,内容多;二是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供借鉴。徐老师利用这节课,为大家提供了一节复习课的样板课,纯干货!这样的知识复习课,后面再加上一节习题课,效果肯定棒!

疑惑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复习时,是否应该对适用条件"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进行强调?这可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关键部位!

疑惑2:对画电路图的规范性是否应该加强?比如用直尺画。对学生画错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象的处理能否更加深入?U=IR.

第4篇

1.巧用多媒体,变抽象为形象

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在这种时候恰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效率。如在磁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单凭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思考是无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理解清楚的。此时,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的采用可以整合常规教学

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着很大的比重,因此,在一些很难演示和观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模拟这些过程,既可以增加课堂效率,还可以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并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实验教学的思考当中,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并熟悉各类物理知识点,引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合作教学

1.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学法的指导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好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自觉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教师要将改进教学与指导学生的学法融合在一起,要建立在学生知识储备以及物理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要在每堂课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物理能力的提高。

2.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初中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取决于学生的物理能力。但是,学生个体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物理技能。因此,在某些学习层面上,大力提倡物理合作学习,对每一个学生能够都融入物理学习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积累物理知识的方法以及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而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树立信心,有效进行物理知识的迁移,不断进行物理学习方法的优化,提高自身的物理能力。

3.教师在每一堂物理课中都要兼顾整体性和分层性学习的原则

第5篇

【论文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愈发重要。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在描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盲区的同时,也提出了有关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当然,就物理学科而言,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而在物理教学中,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一、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早已不是人多力量大了,而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抢占商机,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正是“商机”这个词引发了很多话题,到底怎样才能抢占商机呢?经过各类人士的不断总结与思考,得出一条“创新思维决定命运”的真谛。由此可见,在现代,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够从容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抢占商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从每个人的求学之初就注重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相对于初中的其他课程,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人的潜力总是会在无形的事物中被激发出来。因此,在中学时代,怎样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培养起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事情,更是国家和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初中物理关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大家已经发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固有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一,几千年来,我国固有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被动听课。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给学生灌输了一个“教师是永远不会错,一切都要听教师”的片面观点。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也会从某种程度上滋生他们的惰性,让他们觉得只要教师说的就是对的,他们不用也不需要去思考这其中的细节,以及教师所说到底是错,是对。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书本和教师的“傀儡”。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在不断地改善,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乏有的地区仍然处于经济条件非常差的状态。对于这一群体来讲,多数地方的办学条件差,有的甚至没有办学能力,生计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学习与思考已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物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果在一开始就因教师素质不高、硬件条件太差等原因而导致他们对于物理没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只是纸上谈兵。

最后,在物理教学上,教师通常会通过实验来演示说明某个物理现象的形成或是某个公式的诞生,且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都是按自己事前拟定好的教案来进行教学的。其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互动极少,缺乏学生参与性,这就导致整个课堂变得死板、僵硬,少活力,易演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如果说一个教学过程没有了最基本的参与性,即便只是让他们消化所学知识都是非常难,更不要谈培养创新能力了。

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进而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关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是关键,而兴趣对意识又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归根到底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还要在课堂上注重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当然,对于课堂的实验也要进行改革,杜绝独角戏,要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就可以自行思考解决,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课外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事实证明,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充分体现出实践的魅力。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安排地各种物理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为建立认识概念规律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他们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创设新的学习阵地,还能从各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虽然课外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但又不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它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却不要求每个学生从事一样的活动,而是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产品,如科技小论文、科技作品、小发明等,使他们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更进一步锻炼。

(三)鼓励学生发散推测,大胆联想

对于任何事物来讲,联想都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在原有事物上发散思维,大胆推测才能开阔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的脑力劳动则是创新思维的最好体现。所以,就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直视问题,开阔思路,广泛联想,以己有的知识经验及感知到的问题信息为依据,由研究对象的部分信息推测它所具有的全部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不仅要重视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探索性和发现性,还要重视直觉猜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因此,作为教师来讲,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一点,其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发生联想,使他们进入丰富的现象思维活动之中,进行大胆的联想与推测。

综上,要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启发他们大脑思维。此外,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也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实践、自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创新思维的好处,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各项关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来。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力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自我发现中找到各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力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通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才能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芳.初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探微[J].中学理科:综合,2008(7).

第6篇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模式 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具体操作 精讲小结

一、指导思想:

基于初中物理的实验性强,初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持久性的特点,几年来笔者尝试了研讨式教学法新模式,让学生以研讨式的态度,讨论争论的方式,去学习探索和运用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自学能力,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能力的目的。

二、研讨式教学模式结构图:

三、理论依据:

教学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是增进每个学生的能力,提出问题寻找出知识与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与课题状态情节达到“共振”,从而打开一节课的缺口,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对新题目的探索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四、具体的操作:

本模式的可操作性很强,操作弹性很大。

讲刻度尺,学生往往认为很简单,因为他们早已会了。针对这种情况,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划一条线段,分别让三个同学依次测量线段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各自的小纸条上,最后一齐公布出来,结果三个同学测量值有三个。这时常常听到一些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噢,怎么会是这样呢?”这时我提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讲大气压时,我拿了一个杯子,第一次在空杯口上盖个硬纸片,倒过来时纸片掉了;第二次杯里盛满水,倒过来水流掉了;第三次杯里盛满水再盖好硬纸片,倒过来水不流掉,纸片也不下落,我提出问题:“纸片不下落,水不流掉,什么把它托住?”开始进入教学的新模式,实验猜想,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不同程度地存在疑问。这时开始组织研讨式,广开思路,各抒己见,逐步引向深入。一般我采用二个层次,先组织小组讨论(四人一组),后组织全班讨论,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其次再对个别学生的典型疑问进行小结,去粗取精。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我注意了三个问题:(1)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开拓思路,也得细致地做学困生工作,给他们筑台阶。(2)密切注视全班同学的动向,注意启发不同类别学生,收集反馈有用的信息,认真备课,调整教案,做好精讲准备,达到少讲多练。(3)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对待,属于有“行动力”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我一般提醒他们思考要严密精确,指点出他们的漏洞,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求得知识。抑郁型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不够灵活,探究态度比较拘谨,我指导他们结合实际,认真观察实验,拓宽知识面。

课堂上这样做,学生思维会集中到研究课题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都高度集中到克服困难上。

全力研讨式这一点很重要,这是由具体的表观现象向抽象的过渡,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最需要的是让学生静下来进行发散性思维。如前面纸片托水问题,我布置:“现在大家运用以前的知识分析一下,要敢于设想、猜测。”本人认为在研讨式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思考有答案,答对了很好,答错了也行,因为这时老师可以知道他错在哪,能准确地指导。如课堂上有的同学可能是这样研究的:他认为第三次可能是水把纸片湿了以后,纸片与杯口沾在一起,但湿的纸片上是沾不住杯子的,还是只能回到空气托住这个猜想来……。

五、精讲小结:

学生经过讨论后,思维活动在短时间内达到白热化,对课题有了浓厚的感触,但一时难以转化为理性知识表达出来。这时精讲小结是很重要的,对精讲内容:一是针对性要强;二是方便记忆,结合学生创造性活动进行小结;三是注重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这样的精讲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精讲还得结合多练,学生获得知识的时候,需要练习来巩固加深,能应用和运用知识才是知识的价值所在。我们的做法是课后练习尽量在课堂上完成,需要较多的练习一般增设习题课,课后时间学生可以搞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使知识用于实践,乐趣寓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六、评价教学质量:

成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采用研讨式式教学,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实现高效率高密度的教学。我在采取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平均学生当场能完成作业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一方面我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当场完成信息反馈迅速,教学反馈及时,提高了完成作业的质量。

研讨式教学模式给我体会最深有以下三点:

①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原则上进行的。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加强实验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农村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难题,这些难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要想打破制约,完成物理实验教学任务,必须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农村教学的硬件设施不足。据笔者的统计调查,笔者所在市的8所市级初级中学,物理实验的开出率大概为70%。笔者所在的中学,初三有5个班级,全校一共15个班级,实验室只有1间。据笔者调查了解,笔者所在市的中学多数只有一间实验室,且实验室的器材陈旧,种类较少,从而导致了物理实验的开出率偏低。且和市级初级中学相比较,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器材相对缺乏严重导致农村地区初中物理实验开出率较低,从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2)农村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村中学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使得实验的开出率、效率较低,物理实验的次数不能达到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农村中学教师有着重理论而轻实验的思想。在中国一考定终身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认为学生会做实验不如会做题,产生了“做不如讲,讲不如背”的观念。部分中学还存在着学生动手做实验演变成老师演示实验,老师演示实验演变到不做实验的演变。但农村中学老师放弃实验教学的教学手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才培养方案,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书呆子”,而不是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二、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物理老师的教学理念。要想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转变物理老师的观念是关键,因为农村物理教学的落后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虽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曾尝试着使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又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被迫放弃了实验教学方法。因此,只有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的人才。

(2)提高农村初级中学老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物理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接受新思想和新理论,以便指导实验教学实践。教育部门应为在职教师定期举行培训或研讨活动,使得老师在培训或研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缺点,学习同行们的优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物理教学新思路

(1)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尽管学校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增加了很多,但还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让物理实验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多样的实验操作过程了解实验原理。笔者所在中学,初三第一学期开始采用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在多媒体教学后,第一次月考后每班的物理成绩平均提高了4.5分。物理实验考试有10名学生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2)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制物理实验器材,在课下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因为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做物理实验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在班内成立了物理实验兴趣小组,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如在声学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果冻盒和细线制作声传导装置;在重力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制作不倒翁,等等。在学生制作物理实验器材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点拨和指导,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举办多媒体教学大赛。在笔者所在的中学,校领导为提高教师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热情,在学校举办了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大赛。特设一、二、三等奖,评委团由40名初三学生组成。笔者制作的电路串、并联动画,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课后学生表示,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他们轻松地牢记电路图,同时也为他们的物理课堂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4)改变初级中学物理实验操作的考核方式,增加物理实验操作的考查力度。在考核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时,不能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查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物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5)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思路。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教师通过讲授、演示等方式将实验相关知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非常少,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尝试将讲授、演示实验等方式转变为探索性试验,让学生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时间之外,教师还要主动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实验,验证课本上物理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试验,大胆试验,做好学生实验的顾问,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点拨,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在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其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因为害怕损坏实验仪器而出现不敢参与的现象。此时,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以鼓励,告诉他们只要能够按照基本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般是不会损坏实验仪器的。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即使发生了因操作不慎导致仪器损坏的现象,教师也不要责备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针对仪器损坏现象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 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除课本上的实验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课本上的原理引申到生活之中,巧妙选择生活中的各种用品作为实验器材,通过这些实验器材验证教材中的实验原理。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素质。

总之,初级中学的物理教师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笔者所在中学,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物理课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所论述的仅是笔者的个人见解,望同行们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张丙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13(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