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13:18
序论:在您撰写计算机网络微课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网络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能力 教学效果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普及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包括制作、存储、自动管理和远程传输。这一点是有限空间和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的作用。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物理课堂教学的影响
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计算机实现辅助教学功能的主要场所。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1、应用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过程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物体相对运动的知识,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大气压强的知识,电、磁场知识。这些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物质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牛顿第一定律等规律所描述的则是一种用实验根本无法验证的理想情况。若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与物理教学研究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难题。
2、应用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动静的相互转化
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物理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当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时,该过程就已经结束了。如平抛运动我们就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把其运动全过程拍下来,然后进行制作,制成网络课件,并利用计算机可反复操作的特点,快放、慢放其运动轨迹,使学生认识其运动过程,同时还可以利用它的某一时刻的静止画面来解释它下落时的特点。教学中的难点就容易突破,省时方便,提高了教学效率。
3、应用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实现从微观向宏观转移
由于条件限制,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核裂变的威力,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视频播放原子弹爆炸的场景;播放大亚湾核电站的工作视频,让学生体会到核武器作为杀人工具的残酷无情,同时也体会到人们利用核能的具大利益。唤起同学们热爱和平,反对核战争,反对使用核武器的觉悟。唤起同学们作为一位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学生受思维发展的限制,使得教师必须用许多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教师的演示有时受客观条件的局限,效果不够明显,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和语言描述的困难,形象地展示素材,再现前人所做的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到对现象的认识。三、利用网络教学能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是要讲究效率的,根据当前教改的动向,在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只靠教科书、黑板、粉笔是比较困难的。采用信息技术后,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缩短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样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既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利用视频展示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从而达到增加课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可以及时评测和反馈,应用操作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确定学习目标,教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课件不仅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演示物质变化的情景和过程,还能再现定理、定律、规律的推导过程。对于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物理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模拟再现,节约大量的教师口头讲述时间,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课件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在课下对学生起到自学辅导作用,使课堂的45分钟有了足够的外延,优化了教学过程。
五、应用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丁建荣,《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与评价》《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月刊2006年第10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运维;中职课堂
一、网络运维课堂教学目的
一是根据应用程序编程的教学让中职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进行编译和执行,教学过程包含运维服务器、数据库与软件系统三者的运维。二是通过并发度运维和负载运维的学习,帮助中职学生找到系统的最大负荷是否大于实际使用的负荷状态,并以稳定可靠为原则,寻找系统中的设计漏洞与逻辑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三是防止网络专业的中职学生投入实际生产后出现问题。那样不仅影响网络运维课堂的实践,而且修复成本要比在运维时大得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将中职学生实践后会出现问题的可能降低到最低,让运维教学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二、教学环境
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Windows 7系统的计算机上。计算机内存4GB,硬盘320G以上,机器网络入口地址是 http://192.168.3.3/,服务器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考虑到不是所有的单位都配备专门的机房,因此采取低温运维和高温运维两种模拟环境进行。低温在零下5°C,高温在50°C左右。
三、运维教学分析
1.功能性分析
通过教学,网络运维帮助中职学生检查各模块的设计是否符合前期的需求、各模块的功能是否符合各教学的工作以及操作特点、每项模块的分支及子模块的任务和功能是否设计合理、是否有冗余情况和未完成的功能。通过运维,各模块功能基本满足各项要求。各模块的功能是在前期教学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教学需求进行设计的,模块的分支以及子模块也符合预期设计和功能。
2.安全可靠性分析
中职课堂教学通常须在局域内部网中运行系统,但是和外网的交互也是不可避免的。网络安全可分为系统安全(防病毒)和信息安全(防黑客、木马),因此要做好时刻防范病毒木马以及黑客攻击的准备。可使用专门的U盘监视工具,只有进行过登记的存储介质才可以被电脑识别。服务器端安装有效防火墙,客户端安装有效杀毒软件和关机还原程序。杀毒软件需要设置好杀毒计划。系统管理员定期对网络内计算机进行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补丁,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多方面努力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系统操作性分析
让中职学生明白,系统的主界面设计应当简单化,并讲究实用性,目的是让操作者一目了然。从实用性考虑,操作过于繁琐会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维护时,设计界面尽量实用、简单、易操作,使不同层次的操作员一学就会。同时系统投入运行后,有必要进行全员系统培训,使操作员熟悉使用本系统。
4.系统维护性分析
系统的模块及子模块操作方便,没有图形设计和图片的植入。使用的控件基本都是TextBox控件、Lable控件和Command控件,事件以鼠标Click 、鼠标Move等为主,数据库链接简单。所以,系统的维护也简单方便,定期清理日志文件,将旧的数据打包归档即可。
5. 存在问题
教学过程中,运维中职课堂教学伴随着一些未知的意外,比如,课堂缺少“大数据”运维模块的学习,这个内容是将来系统升级更新所要考虑的模块。另外,由于学习内容较多,运维服务器的性能将受到严重考验。虽然可以设置定期自动运行的维护脚本,但存储文件的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配置备份服务器,用来存储备份的数据,而且备份服务器可以增加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一旦主系统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备份服务器以最小代价恢复数据与系统功能。
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维的教学,中职学生应当遵循前期调研的要求,同时,确保系统稳定,执行时间和延迟时间符合要求,反应速度比较快,集中上传和下载资料负载运行。达到以上的情况,中职学生则判定为学习状况好,足以参与更高层次的运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 世纪,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微博、博客、土豆、优酷等一样,微课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微课”的核心是组建相关教学视频,同时它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设计与练习测试等。它们以一定的呈现方式与组织关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主题式、半结构化的“小环境”,从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它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有别于传统的视频教学、同时也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是利用5至8分钟的短视频,在课上或课下给学生观看,同时利用课上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结合学生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这样有的放矢,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从教学内容来看,内容相对较少,微课的问题聚集在突出问题主题,更适合教师要求;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展现计算机网络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的同时,正确反映教学主题与教学环节,和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简单,所以又称微课堂。从资源容量来看,微课视频与相关设施总容量一般都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rm,.flv,.mov等多媒体格式。在教学实践中,师生能流畅地观摩课例,查阅课件与教案等相关资源;同时它还可以方便灵活地保存到手机、笔记本电脑、MP4 等终端设备上,从而实现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对计算机网络教师评课、观摩、研究、反思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空间。在计算机网络微课资源结构中,资源使用更加便利,计算机网络微课的教学内容是指向明确、主题突出和相对完整。它以教学片段为主线,以学案、教案、课堂多媒体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意见以及专家点评为教学资源,从而形成类型多样、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单元性资源主题包,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真实有用的微教学环境。这样也就让计算机网络微课具有广大教学视频案例的特征。师生通过具体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不断迁移、模仿、提高隐形知识、默会知识等高新思维方式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帮助教师专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往后计算机网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实践教学的措施
2.1增强内容规划,搭建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
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成果,必须做好计算机网络微课整体规划工作,在确立方案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建设体系和规范,从而避免计算机网络教学无序开发和重复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规划根据新课程具体要求,正确使用教材,在组织一线科研人员和教研人员确立各个知识体系的同时,征求相关教师以及学生代表意见,支持学校与教师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
同时,计算机网络微课堂作为一门区域性很强的学习领域,在微课资源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微课教学内容。在日常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满足微课要求,在管理、建设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充分应用到微课研究和应用中去,进而形成集应用、管理、建设、研究为一体的微课学习服务环境。
2.2注重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的开发与交流应用
根据微课的教学理念,从微处入手,重视引导工作的要求,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基础知识与掌握能力、学习能力为导向,注重微课开发。由于计算机网络微课开发是一门系复杂的工作,建设模式通常面向教师本人以及项目开发单位结构,所以在区域性资源建设中,必须努力做好技术培训、宣传活动、课例拍摄、选题设计、在线报送、审核反馈、评价、后续加工等细节环节,从而进一步保障教学质量和应用效益。
在微课交流应用中,我们应该结合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微课,通过专家评价、综合展播以及交流共享等方式,向广大学生、教师展示、推荐优秀获奖计算机网络微课作品。通过定期进行老师微课库学习、观摩、评课、研讨、反思等活动,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网络区域网和本研究区的教学实践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果。
另外,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项实验性的学科,它要求更加方便人员观察与控制,进而得到正确的研究结果。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我们除了保障学生学习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意识,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效率,创造更加和谐、高效的课堂作为当今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的目标,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与经验,在探索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85-02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涉及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多个学科领域,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同时,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辅助以模拟实验和实训。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抽象,理论掌握难以深入。《计算机网络》主要内容以比较成熟的网络技术为主,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有关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通常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依次分析各层功能及协议的工作原理,从而使学生形成对网络各层及网络体系的系统认识。但是这些理论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很难通过理论讲清楚,学生很难通过理论知识来形象地构建网络模型,从而出现学其而不知其所用的问题,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2.操作环节欠缺,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目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部分大多依靠普通的课堂教学或者实验教学实施。学生在理论教学环境中接受实践训练,难以产生真实环境所带来的特殊感受,且操作遗忘率高,难以体现学习自主性,教学效果不好。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用以进行专业实习、实训的实验设备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且因为计算机网络设备发展很快,新型设备不断推出,受经费影响,学校也很难追随网络设备发展的步伐,不断购置新型网络设备,导致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学生就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差距不断拉大,无法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实践技能体系。
三、微课教学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优势
微课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将“课”微处理化形成了一段短小生动展示并陈述、解决一个核心重点问题的教学音视频。将微课教学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还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并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和意义。
1.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适合学生自主化学习。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突出了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教学内容,微课内容更加精简。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以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rm、wmv、flv等流媒体格式为主,可流畅地在线观摩,也可灵活方便地下载保存到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适合学生自主化学习。
2.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微课的提供者可以来自本校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制作成微课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互联网上还有许多其他教师制作的微课,学生也可以下载。此外,在互联网上,许多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制作了许多小视频,比如水晶头的连接、网络配置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当做微课来使用。
3.可有效弥补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优秀教师始终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优质师资资源的受众只是小部分,这也是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爆满的根本原因。优质师资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更大的发挥,影响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利用微课,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将《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可以扩大优质师资资源的受众,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4.有利于构建教师成长进步的新途径。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跟上技术前沿。同时,《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网络工程实践经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也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微课,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法进行革新,突破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可以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微课的制作,可以使教师全面梳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点,增强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了制作好微课,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的把握以及课程的讲述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反思,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习到主流和先进的实用技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原则
1.清晰定位原则。微课教学设计必须有清晰的定位,这样制作的微课才有更强的针对性。教师需要清楚微课受众的情况,需要了解的知识点是什么,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才能准确确定微课内容。同时,微课教学应定位为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就是说,微课制作不能像课堂上讲解新知识一样,它应是解惑而非授业。教师应以此为基点构思《计算机网络》微课的设计。
2.突出重点原则。微课时间短,不可能像课堂视频一样讲授一个完整的单元,只能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道习题或某个学习环节进行重点讲解。《计算机网络》微课内容的选取,应侧重于两类:一是重点、难点、理论知识点,即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或者学生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制作微课进行讲解或引导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二是实践操作知识点。《计算机网络》课程有很多实践性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不具备进行课后实践的条件,而这些内容又非常重要,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关键意义。
3.多媒体呈现原则。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可以与学生之间有神态和眼神的交流,微课只是视频,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因此,制作微课需要特别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多使用多媒体,提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保持学习兴趣。具体而言,要做到动静结合,给人以动态感、空间感。要注重图文并茂,增强表现亲和力,要注重颜色搭配,通常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总之,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生成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学目标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的。准确的教学目标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成败的首要因素。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研究。着眼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应以第二层次为主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网络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编程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中一项或若干项有所专长,可以胜任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架设各种服务器和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等工作,使其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可以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内容――围绕重难点问题确定。要紧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出的需求,客观分析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生成的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知识能力的高低,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按照《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际构成,可制作以下教学内容的微课:网络组建,包括局域网组建、无线局域网组建、城域网组建、广域网组建等微课。网络互连,包括LAN-LAN互连、LAN-WLAN网互连、WLAN-WLAN网互连、LAN-WAN-LAN网互连、WAN-WAN网互连等微课。网络规化设计与网络施工,包括做网线、布线、安装网卡、安装模块与设备等,安装各种系统软件、管理软件及系统配置等微课。
3.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媒体技术。微课媒体技术,通常包括课堂实录型视频和内容演示型视频两种。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知识较抽象、难理解,如分组交换、IP多播、TCP与UDP等理论知识,可使用课堂实录型视频,在讲授过程中,将之与日常生活进行类比,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网络中一些复杂工作原理,如分组交换、IP层分组转发、RIP工作原理、滑动窗口机制、TCP连接管理等知识应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制作微课。对于实践性教学内容应以内容演示型视频为主制作微课。一方面,直接拍摄网线制作、网络布线、网卡安装、模块安装与设备调试等视频内容制作微课。另一方面,利用Packet Tracer等软件录制IP地址划分、域名规划、IP地址分配等知识点的示范教学,提高微课教学的效益。
六、结论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给《计算机网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吉,邱海斌.浅析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开发中的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205-205,207.
【关键词】 新媒体背景 计算机网络 应用问题 探讨
前言:新媒体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途径更加的宽广。同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下,为新媒体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新媒体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与新媒体应用发展步调一致,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一、新媒体与计算机网络应用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技术角度分析,计算机网络应用为新媒体提供了科技动力,以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为研发点,如,当今最为流行的新媒体软件微信、微博、公众号等,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新媒体技术。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仍然能够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从应用推广角度分析,新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中拥有了众多的受众,这些受众都是计算机网络的受用者,促使新媒体在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促进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并且在新媒体的互动、反馈机制下,为计算机网络应用实现技术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二、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应用现状
互联网具有信息数据传播的迅速性、信息共享性、传播时性等特点,在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充分开发网络用户,担当着新闻传播者的角色。从新闻的舆论性角度来看,新媒体下的计算机网络能够借助信息传播的速度,提升信息的社会舆论性。相对于新媒体而言,我国传统媒体的传播受到排挤,其信息传播的实时性不高,而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新闻的新媒体形式占据了总数的85%以上。可见,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进了传统媒体的运营模式。微博平台、微信等公众社交端口,能够让受众反应对于事件的看法,同时能够通过“@”其他人的方式,将新闻信息接力传播下去。而最近微信、微博平台上推出的小视频、live照片等都能够将事件还原,提升媒体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媒体,如电子版杂志、新闻客户端等都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新媒体功能。由此可见,新媒体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在未来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三、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应用提升建议
在新媒体背景下,促进计算机网络应用,还需要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发展的实际要求,拓宽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范围,如,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教育等。
3.1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与高中教学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效果不佳,作为一名高中生,最能体会高中教学的趣味性、高效性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我们呼吁计算机网络能够与高中教学相互结合。如,建立线上学习课堂、微课等教学平台。目前,线上教学平台已经在部分学校中普及,包含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家长模块,在这些模块中,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教师与我们的线上沟通,我们在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环节中,当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标记,并且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我们在网络上的答题情况判断学习状况,对知识遗漏点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假期、课下等,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与传统的课下教学学习相比,该种教学模式既有了新媒体技术的信息互动,也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同时能够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
3.2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
新媒体自身是网络技术背景下拥有网络、交互功能的新型媒体,在高中教学中,这些新媒体技术能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互融合,对传统的高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往,我们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只是借助多媒体设备或者是黑板进行教学,但是在新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实现了多元化,其中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引入,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更加的灵活多变。该种教学设备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化学教学等带来巨大帮助,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带动课堂气氛。
结论:在本文研究中,能够发现新媒体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媒体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在未来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促进计算机网络应用,还需要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发展的实际要求,拓宽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范围。
参 考 文 献
[1]晁永兰.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14,16:95-96.
[2]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大学,2009.
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成果,必须做好计算机网络微课整体规划工作,在确立方案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建设体系和规范,从而避免计算机网络教学无序开发和重复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规划根据新课程具体要求,正确使用教材,在组织一线科研人员和教研人员确立各个知识体系的同时,征求相关老师以及学生代表意见,支持学校与老师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同时,计算机网络微课堂作为一门区域性很强的学习领域,在微课资源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微课教学内容。在日常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满足微课要求,在管理、建设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充分应用到微课研究和应用中去,进而形成集应用、管理、建设、研究为一体的微课学习服务环境。
2注重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的开发与交流应用
根据微课的教学理念,从微处入手,重视引导工作的要求,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基础知识与掌握能力、学习能力为导向,注重微课开发。由于计算机网络微课开发是一门系统复杂的工作,建设模式通常面向老师本人以及项目开发单位结构,所以在区域性资源建设中,必须努力做好技术培训、宣传活动、课例拍摄、选题设计、在线报送、审核反馈、评价、后续加工等细节环节,从而进一步保障教学质量和应用效益。在微课交流应用中,我们应该结合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微课,通过专家评价、综合展播以及交流共享等方式,向广大学生、老师展示、推荐优秀获奖计算机网络微课作品。通过定期进行老师微课库学习、观摩、评课、研讨、反思等活动,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网络区域网和本研究区的教学实践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果。
另外,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项实验性的学科,它要求更加方便人员观察与控制,进而得到正确的研究结果。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中,我们除了保障学生学习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意识,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计算机应用的网络技术和不断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的社会,无处不存在计算机网络的身影,如购物、美食、旅游、学习、交通等人类的一切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基本素养的标准。因此,促进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改善与完备,使其与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多的微课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增强。
1.微课简介
1.1微课的含义。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点即教学重点和难点或某一教学技能等单一的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的方式。
1.2微课的特点。第一,教学时间较短:微课时间长度一般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和传统的一节课大约40或45分钟的教学课相比,微课在时间上很短。第二,教学内容少:微课教学主要是为了突出某方面的教学技能,如板书技能、讲解技能或者是提问技能等;第三,易于传播:微课一般会制作成小视频,时间短所以录制也很方便,易于让学生和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2.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个性需要被忽视。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采用的都是班级授课制,在这种大课堂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个性发展大多被埋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上机操作相结合开展的教学工作。教师一般都是采用统一的课堂教学教授知识,但是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程度不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有差别。除此之外,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涉及内容的学习需要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研究操作系统,有的学生可能热衷于文字处理与排版,等等。但是在当前传统的教学下,学生都是统一地接受全部的基础知识,面面俱到反而使得他们不能获得个性的满足和发展。
2.1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设备缺乏。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很强,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时,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开展与其相对应的计算机上机实践课。但是受到教学资源及各个学校中资金的限制,基础的计算机设备严重缺乏,有的学校全校公用的计算机只有几十台,在一些偏远地区情况更严重。因此,上机实践课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大多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点,一些需要操作的地方只能靠偶尔的一两节上机课才能实现,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得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受到限制。
2.3师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经越来越渗透到我们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现在大多都要求通过计算机完成,在学校里学生提交作业、实践报告及网上评教等,生活中网上购物、话费充值、新闻的浏览等都需要在网上操作。由此可见,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我们的重要性有多大。然而一些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校对于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东西,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学习。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忽视其重要程度,不给学生进行深入讲解和指导,而学生在上机实践课时也不珍惜实践操作的机会,有的学生还在课堂上打游戏、看电影。
3.微课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3.1利用微课特点创新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涉及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内容,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的关注角度不一样,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可以录制各个知识点的微课视频,而学生在统一的学习后还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观看不同内容的微课视频,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3.2结合微课改善计算机设备缺乏的困境。微课的制作不仅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录制下来,而且可以对其实践操作的部分进行微课录制。这样学生如果在学校里不能使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课程的实践操作,则可以把微课视频下载下来回到家后学习,学生在进行一些文字处理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点开微课视频观看,看看视频中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大大缓解学校中教学设备不足的困境和问题。
3.3利用微课整合学习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内容涉及多方面,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和系统梳理,整合各个部分的教学知识点,制作一些微课教学的基础课件,将梳理好的课件资源链接上传到微课上,使得学生在听课之前就进行预习。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不仅需要参考其以往的教学经验,提供给学生一些重点案例,开阔学生视野,而且需要结合所教内容提出教学任务和目标。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再忽视这门课的学习。
4.结语
微课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各门学科的改革与完善,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靠科技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变革和创新,满足人们的需要及时展的需要。为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结合微课教学时间短、效率高等特点促进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