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进乡村范文

时间:2023-07-06 16:13:05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进乡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统文化进乡村

第1篇

[关键词]龙化;传统文化教育

龙化的变化

邢台县太子井镇龙化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近两年来却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人包括政府官员、记者、大学生、教师、工人、企业家各色人等。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何以有如此魅力?其根源在于龙化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王文福、刘英是两位自学成才的国学师,他们把文化传播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2006年秋天,两位老师来到龙化,立志完成一项社会实验: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建设一个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现代生活为背景的和谐乡村范本。经过几年艰辛的努力,村庄今昔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村民自己的话总结是:人际关系改善了,公益事业积极了,社会治安稳定了。

一、人际关系由以前的自私冷漠变为现在的和睦相处。过去的龙化人和眼下社会上许多人一样,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经常闹纠纷、起争执。现在的龙化,邻里和睦、与人为善,妯娌相亲、孝敬老人,象一个相敬相爱、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村民谢某是山西嫁过来的媳妇,过去她总觉得村里人欺生,敏感的心理使她表现出过度的自我保护,常常因为一点小事站在房顶、街头大骂乡邻。对公婆同样是张口就骂、伸手便打,族人都觉得她是个惹不起的祸害。有人说“谢某要是能转化,太阳得从西边出来”,但是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她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2010年的一次分享交流中,她为自己过去不懂事理的所作所为深感愧疚,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婆婆下跪忏悔,从此婆媳由仇人变亲人,夫妻关系从紧张对立变得亲密融洽,她也从家族的异端变成人人争相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例子在龙化还有很多。

二、公益事业由以前的消极逃避变为现在的积极参与。过去的龙化,人们都打自家小算盘,没钱挣的事没人去做,由于集体经济贫弱拿不出钱,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严重。经过学习,村民们把“放下自私自利,把多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支书感言)。去年“大家义务清理多年来积存的垃圾,建学堂、修桥路,共投入义工1500多个,人们不怕脏、不喊累、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所用车辆没要一分钱”。今年,他们又修建了两条平坦美丽的石板路,一条在学堂前,一条是专为留在空心村的老人们修的孝心路,总共拆除了20多个厕所,拉了几十车的石头,材料费由爱心人士捐赠,工程全部由村民义务完成。如今在龙化,充当志愿者,为他人和集体服务已经蔚然成风。

三、社会治安由过去的秩序混乱变为现在的和谐稳定。以前的龙化,村民因为宅基地大打出手、邻里不和吵架骂街、偷庄稼盗财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今人们已经听不到小偷小摸的事了。群众上访、刑事案件这些年也从未发生过。原因是案件高发的青年人群都被吸引到圣贤教育中。每到星期天,学龄前儿童们都会走进学堂,跟着大人认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每到暑假学龄期的年轻人都会参加学堂组织的传统文化夏令营,经典学习让他们从小养成温柔敦厚的性情。当人们把道德作为信仰,以修身养性为人生追求的时候,社会的安定团结自然会实现。

龙化村的文化建设,做的不是表现文章,这里没有完善豪华的硬件设施,也没有热闹非凡的娱乐活动,他们以正面教育为主,直入人心,直接从心灵最深处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入手,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善良,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生活也就会呈现出来。

龙化传统文化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文化的吸引力不在于它是什么类型与属性,只要能管用,能解决问题,人们就会信仰。龙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教育的内容、方法适应了群众需要,解决了群众困惑,深得大家信服。

一、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近年来,龙化村里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闲暇时妇女打麻将,孩子没人教、老人没人管。村民精神生活贫乏、道德风尚差。而传统文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恰恰符合了人们追求人际和谐的心理需求。于是老师选择儒家经典《弟子规》作为教材,《弟子规》语言简洁通俗,适合农民的文化水平;内容细致具体,讲述了为人处世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如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指南。它的核心是道德伦理,但说出来亲切生动。这不但能使村民的学习更容易上手,而且可以随时随事体会学习的效果,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78岁的村民张洪海,自从学习《弟子规》后,对生活的乐趣和追求重新燃起。老人说:“读书是人的终身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朝闻道,夕死可矣,至乐无如读书。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堂成了村民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学习逐渐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二、教育方法入情入理。走进龙化村,到处可见粉刷工整的经典格言,村民每天生活在教人向善的氛围中。仁义道德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心并成为公众的评判标准。同时以传统文化的因果论和系统论为依据,启发人们反省、觉悟,引导内心的自律。村民们说:挣钱是无止境的,生活只要能过得去就行,重要的是行善和行孝,做好人才能有好报。前些年,在利益的驱动下,村边的大山曾经被挖得满目疮痍。通过学习,他们认清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次次拒绝了开出高价的开发商,年年绿化造林。学堂里到处摆着从山上采来的形态奇异的石块,种着各式各样的花草,他们在欣赏自然之美中感悟到爱护自然才能永享自然的回报;老师特意用旧门板搭起古朴的写字台、用旧磨盘做成典雅的石镜,经过改造的旧物焕发出特有的美感与历史感,让人不由产生对祖先的恭敬和对生命生活的热爱。

三、教师以身作则。6年来,两位老师心无旁骛,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村庄的文化教育事业。最初村民很不理解他们讲传统文化的做法,但他们抱着“有人对人讲,没人对树讲”的坚韧态度,一边讲课,一边热心助人,几年来组织大家修路、修桥、盖学堂,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等等。所有这些活动的费用都是他们自己和爱心人士的捐赠,为此他们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这种真诚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他们的课堂,而所有的讲课,老师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是学堂出名后,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学习,吃饭仍全部免费。面对众人的不解,老师说:“龙化的教育不是交易。能在你们的心里种下一个善根,记着将来有能力了回报家庭、社会,我们就知足了。”村民张振海在学习感悟中写到,“老师在百忙中领我们四个老头去(达活泉公园)参学。在公园里,老师每走到一处,只要有垃圾,就随时弯腰拾起,这就是榜样,这就是学习弟子规的动力,这就是身教胜于言教。”

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明理践行、知行统一,一切以“修身”为本,凡是真正领悟传统精髓的人,往往都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楷模,也正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常常能收获巨大的成效。

四、党员干部带头学习。2011年2月,龙化双委专门聘请两位老师为他们做了7天的系统培训,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发展态势、现代意义以及如何办好学堂、如何搞好村庄建设等内容。通过学习领导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到在农村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以传统文化构建村庄文明充满信心。他们指派一位副支书专门负责学堂事务,配合两位老师做好教学工作。把感悟到的为人处事理念,用在日常工作中。干部作风发生了很大转变,所有村中的公益活动他们都带头参与、不计报酬。

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村出了400多位大学生,20多名研究生,4人在航天部工作。龙化出去的兵,由于表现优秀,退伍复员后80%以上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外出打工的村民普遍反映:“因为山区闭塞,对外界的事情了解不多,出去后开始常被人看不起。但因为有传统文化的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人们常常会发现龙化人与众不同的优点”他们都把回村学习称为“充电”。

可以说,龙化的领导班子为村庄找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他们变精神为物质,对子女教育的成功、村民内在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的发展有了长远的后劲。

龙化和谐文化建设的推广

龙化教育的成功说明,在农村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符合广大农民意愿,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是要推广这种教育方式,仅靠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核心问题的认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活动方式都由内心的价值取向决定。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任何国际知名、高价高贵的硬件建筑也无法取代静水流深的人才培育和国民美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许多地方把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文艺活动、民俗挖掘、遗址保护等方面,虽然都有助于文明风气的养成,但系统而深入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仅靠这些还不够。龙化村的传统文化教育是真正的人性的教化,这才是文化建设的根,社会道德风尚的好转、一切文化产业的兴旺都有赖于这个根基建立,才能使形式有支撑、有内涵。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把价值观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多搞一些扎实有效的、确实对农民心性培养有益的项目,而不应把注意力和资金放在一些华而不实的场馆建设和形象性大型活动上。

第二,重视对师资的培养。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够理解掌握这个文化体系并落实在行动上,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出一个“名师”相当困难。现在社会上有以各种形式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最可贵的是那些真学真做,知行合一的人。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社会氛围下,培养这样的老师确属不易,这就需要政府制定长远规划,与教育部门和社会机构合作,选拔培养有志之士,鼓励他们学成之后走向基层,为民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对于刘英和王文福这样为传播文化甘愿舍弃一切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第2篇

我们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教育主管部门是这样要求的,学校本身也在向这个目标努力,但是往往在执行上偏离了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道德教育革新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住传统与现代之间内在的承续性关联,在此基础上能动地适应和促进青少年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在农村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可用儒家思想来改进农村学校德育。

1.用礼仪做新德育。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春秋时期,孔子编撰了《周礼》,以“克己复礼”为任,极力推行礼仪。“礼”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一书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敬之心,容貌要矜庄,说话要谨慎,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天下民众。《孝经》中还说:“礼,敬而已矣。”礼的核心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儒家把“敬”的存养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起来。小而言之,衣衫不整、语言粗鄙、散漫怠惰、玩世不恭,都是内心不敬的直接体现;大而言之,要把敬贯彻在对事业的无限追求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贞之上。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即克制自己,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样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顺于你了。孔子用这句话说出了礼的力量:可以天下归心于你。礼在人际关系中就是有归心的力量。

因此,如果在传承传统礼仪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文明礼仪规范,在学校里增设一门礼仪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设不同的学习内容,并且与生活紧密结合,注重这种文化的渗透,学了可以用,用了有收获,有提高,让学生们为人处世更干练一些,更丰富一些,更高雅一些,走到哪里都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个人素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就能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社会、国家和人类、当代和后代的责任,就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用学科做巧德育。孔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当前,在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也有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课程改革中将各学科教学变成与学生道德学习同在的一种活动。但实际的教学情况是,受各学科的特点限制,或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教师只是精心研究教法学法,研究知识的传授,很少去探寻所授内容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性,更加难于去认真思考将这些道德点如何加以实施,从而达到最撼动人心的育人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求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挖掘教育资源;二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与道德学习同在;三是德育评价必须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四是道德学习必须对学生起到触动作用。这样,一改过去传统的重智偏德、德智分家、高分低德的现象,从而做到了老子所要求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坚持以人为本,遵行教育规律,合理配置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第3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源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实施好保护传承工程。

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发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要学习中华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经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我们要积极挖掘、整理和发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史前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治沙精神等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整理中卫历史文化、民间故事、人文精神的典籍,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实施长城、大麦地岩画、黄河古渡等遗迹的保护工程;用好平台,创意展示,做好羊皮筏子制作、蒿子面、剪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

二、创作优秀作品,引领继承和发扬,。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就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节目,能真正的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能触及人的灵魂,是人民最好的精神食粮。像《山海情》《花儿三部曲》《丝路情中卫村长有话说》等等优秀剧目、方言广播剧,要多创作,还要利用好媒体、网络、活动等平台弘扬出去,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人们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缅怀先贤、阖家团圆、孝老敬老中弘扬文明新风。

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群众性神文明建设源源不绝的精神源泉,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开展好优秀文化进基层活动,可以有效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组织编印或发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该书应深入浅出地阐述为人、做事、求学、交友、接物等方面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教育大家与人交往要以“诚”为贵,行为规范要以“礼”为先,家庭伦理要以“孝”为首,待人之心要以“仁”为本,让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忠、孝、诚、仁、信等理念在全体市民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二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感恩、励志、修德”为主题,在校园里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以“学经典、品人生、提素质”为主题,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在全市党政机关、窗口单位中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公共文明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文明礼仪践行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讲文明、知礼仪、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四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组织文化工作者,通过送书籍、搞培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在公共交往中乐于助人,大兴互助之风;孝老敬老,大兴孝敬之风。

五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以促进农村文明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开展“传统美德进农户”活动。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开设文明礼仪和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普及文明礼仪常识、中华传统美德知识,营造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第4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共建成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568个农家(社区)书屋、3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8个省级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8个、留守儿童之家120个、农民工之家20个;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文化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完善基层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完善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524个农家书屋,全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快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人们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

管好用好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全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情怀、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推动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文旅融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

坚持活化与传承并行。加快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依托传统村落、古建筑、遗迹等文化遗产,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与文明乡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计划,对非遗项目、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生产性保护,支持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社区。

三、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引领先进文明风尚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生动活泼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种文化”帮扶机制,拓展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者服务,指导辅导乡村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创编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而以文化引领新风尚,革除旧习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下乡、文艺展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以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和赛知识、赛才艺、赛品行、赛技能为内容的“四讲四赛”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支持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县级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乡镇部门文化活动月月新、社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活动天天有。

第5篇

一、学习和传播国学的重要性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国学经典中,读书、修身、立德,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强调的忠孝、仁爱、诚信、道义、廉耻是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操守;倡导的“慎独”,讲究“吾日三省吾身”,是自律,是价值取向,这些精神正是我们当今社会迫切需要树立和弘扬的。

首先,学习传播国学,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优雅人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广胸襟,培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国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学习传播国学,能够提升我市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其次,学习传播国学,是提升人们道德修养的需要。国学有着非常丰富的道德理念,它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何获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加强国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改变不良社会风气,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情况下,继承和发扬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找寻支撑人们精神的养料,是时代的需求。

最后,学习传播国学,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公民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国学,从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中汲取营养,继承国学知义明理、文明礼让的人文价值,对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质,对改变社会上人心浮躁、行为不文明等现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青少年情绪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和文化的积淀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开展国学教育已经很多年了,重点是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如,中小学校加强了校园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了儒雅书香校园环境,课前背诵诗歌、《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特别是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在中小学校开展了诵读比赛、书法比赛,并利用传统节日或重要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不少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习态度开始好转,不良习惯得到改变。

但国学教育还只是起步阶段,在全民蓬勃兴起国学热的大环境下,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国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不论是大众意识还是相关部门,对国学的重要性都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没有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学习宣传国学“热潮”还没有真正热起来。二是国学教育学习宣传范围较窄,系统性不够强。仅在学校开展活动,且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教学时间、课程安排、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强,不明确、不统一、不完善,做得还不够实,国学教育难以深入持久,市民国学知识欠缺,思想认识上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师资、经费缺乏,发展不平衡。仅就学校来看,目前,各学校基本上没有专业国学教师和专项国学教育经费的强有力保障,时间、效果不能得到保证,且发展不平衡,幼儿园、小学要好于中学,市区及县城内学校好于农村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好于村小。从社会层面上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工作队伍,使其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加强国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凝聚共识重引导,构建国学教育强有利社会氛围。国学教育关乎全市的道德进步和人文素养提高,需要党政认同及有关方面齐抓共管。把学习、宣传国学作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市民素质提升培训的一项工作予以规划和实施,给予经费保障;宣传部门将学习宣传国学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的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加大对高尚道德人物的评选表彰力度,丰富社会文化活动形式;新闻广电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依托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国学知识,对道德高尚的先进人物予以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国学和道德建设为主题设计载体活动。教育主管部门要担当起学习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其特殊使命,形成共识和合作,让国学教育的精髓照亮神州大地。

第6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第7篇

[关键词]博物馆 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相互融合发展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 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 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齐强.人民日报.2015-04-1212版. 人民网,htt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