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13:03
序论:在您撰写半导体资金流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 行业资金流向
分析:今天只有白色家电、有色冶炼加工、房地产开发和医药商业四个行业呈现出资金净流入状态,以二三线的蓝筹股和白马股为主。在早盘上证指数冲高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受制于整体市场情绪的低迷,下午短线资金纷纷出逃,最终只有白色家电板块的净流入量超过了1亿。
今天资金流出前五的分别是半导体及元件、光学光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应用和证券板块,其中半导体板块连续两天成为资金流出最多的板块,表明前期获利资金在持续性地进行获利了结。而通信设备板块则是受到消息面上的影响,苹果下修明年首季销量预估,减幅超预期,从而使得苹果产业链相关个股普遍被资金抛售。
2. 港资动向
因圣诞假期,香港股市今天休市,港资无交易
3. 赚钱效应
分析:今日上涨家数720家,下跌家数2422家,涨跌比为0.30。涨停板家数25家,扣除5家未开板新股后,自然涨停板家数20家,其中医药类次新股5家,非医药类次新股5家,细胞免疫治疗概念1家,其他类9家。
从中可以看出,具有板块性效应的主要是医药股和次新股,尤其是其中的叠加品种,这与上周五次新+天然气的模式可谓是如出一辙,在目前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资金还是更青睐一些叠加热点概念的小盘次新股。
昨日涨停板溢价为2.38%,与上个交易日基本持平,强势股的持续性还是很一般,但由于个股涨跌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所以整体的赚钱效应是降低的,操作难度则是相对的有所提升。
1. 行业资金流向
分析
今日资金流入前五的行业板块分别为保险及其他、计算机应用、半导体及元件、生物制品和计算机设备。保险板块流入超过10亿元,主要是中国平安大涨超过4%,对资金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今日资金流出前五的行业板块分别为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钢铁、煤炭开采和有色冶炼加工。几乎全部都是周期类的板块,而且从技术上看,不少周期股都出现了破位的情况,资金抛售情绪十分强烈。
2. 港资动向
分析
今天沪股通和深股通均是呈现出净流入的状态,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8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5.41亿元。港资今天基本处于观望状态中,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流入规模都在10亿以下,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动作。
3. 赚钱效应
分析
今天上涨家数1848家,下跌家数1249家,涨跌比为1.48。涨停板家数40家,其中次新股18家,独角兽概念7家,工业互联网4家,其他类别11家。
今天市场的热点非常清晰,短线资金基本就是围绕独角兽、工业互联网和次新股这三个方向展开攻击,万兴科技打出8连板的高度,为整个“新经济”的炒作保驾护航。昨日涨停板溢价2.46%,虽然不算高,但维持在了2%以上的正反馈水平,说明热点股依然存在着不错的赚钱效应和持续性。
4. 游资动态
1. 行业资金流向
分析
今日资金流入前五的行业板块分别为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半导体及元件和酒店及餐饮。基本都是以中小创中的权重板块为主,从而推升创业板指数今天拉出超过2%的中阳线,延续了近期的强势反弹状态。
今日资金流出前五的行业板块分别为房地产开发、有色冶炼加工、煤炭开采、机场航运和建筑装饰。资金流出的以主板中的中坚板块为主,在存量博弈的情况下,市场还是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2. 港资动向
分析
今天沪股通和深股通均是呈现出净流入的状态,其中沪股通净流入5.5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8.32亿元,依然都是不到10亿的水平。在目前外围环境不稳定以及政策面频繁变动的情况下,港资采取了观望等待的策略,并没有做出方向性的选择。
3. 赚钱效应
分析
今天上涨家数2611家,下跌家数468家,涨跌比为5.58。涨停板家数75家,扣除未开板的新股后,自然涨停板71家。其中工业互联网13家,国产软件6家,小米供应链6家,超跌反弹9家,次新股9家,业绩增长9家,其他类别19家。
随着贵州燃气的复牌,今天市场也是迅速地恢复了人气,工业互联网概念无疑是最强的核心热点,3板的游资票东土科技和走趋势的机构票用友网络携手扛起了整个板块的大旗。除了工业互联网外,次新、超跌反弹和业绩增长等方向也都呈现出了相当不错的炒作热度。
昨日涨停板溢价2.86%,结合上5.58的个股涨跌比,今天盘面的赚钱效应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指数上涨、热点明确、个股活跃,这无疑是短线选手最佳的操作环境了。
4. 游资动态
全球FDI转增为降,跨国公司投资谨慎。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已持续两年的增长势头出现逆转。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贸发组织”)的《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18%,降至1.35万亿美元。在全球投资暗淡的大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略降2%,仍为全球第二大吸收外资国家,同时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贸发组织预计,2013年全球资本流动仍将低迷,FDI将接近2012年的水平,但也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中国吸收外资则有望继续保持平稳。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这一趋势表明,面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及政策不确定性,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仍十分谨慎。很多跨国公司在通过资产重组、撤资等方式重新布局海外投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复苏势头疲软。”贸发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表示。
在全球FDI增长出现反复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走在了前面。报告显示,2012年,发展中国家吸收FDI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占全球总流量的52%。发展中经济体的FDI流入量在2012年实际上略减少4%,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达到7030亿美元。在对外投资方面,发展中经济体也占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继续了稳步上升态势。
在发展中经济体中,流向亚洲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仍保持在历史高位,但增长势头有所放缓。非洲吸收的FDI较前一年有所增加,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在上升。
而发达国家FDI流入量在2012年下降了32%,降至5610亿美元,接近过去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下降到了接近2009年低谷的水平。在经济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得不对新的投资持观望态度甚至撤回国外资产,而不是进行积极的国际扩张。报告显示,2012年,38个发达国家中有22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下降,降幅为23%。
报告同时指出,在全球吸收外资下降18%的大背景下,虽然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也小幅下跌了2%,但仍为外资流入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保持在1210亿美元的高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84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中国有史以来首次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中期看,中国仍是跨国公司首选的投资目的地。
宏观
美国一季度GDP增幅下修至1.8%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
美国商务部6月26日公布的终值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环比增长1.8%,增幅小于此前估测的2.4%。这一数字低于市场预期,但高于前一季度的0.4%。截至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已实现连续15个季度增长。
美国商务部表示,个人消费开支增幅不及预期和进出口数据调整是第一季度经济增速相对此前估测下调的主要原因。占美国经济总量近70%的个人消费开支当季增长2.6%,增幅低于此前估测的3.4%,但高于前一季度的1.8%。
此前美联储宣布维持现有的宽松货币政策,但认为美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降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若经济复苏如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并将于明年年中结束量化宽松。有分析认为,第一季度增长数据显著调整似乎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并没有先前想象的那么乐观。
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创一年来新高
西班牙、意大利增幅最大
6月27日欧盟委员会数据称,欧元区经济继续回升,经济景气指数(ESI)从5月的89.5升至6月份的91.3,创去年5月以来新高,优于90.3的市场预期。其中,欧元区最大的五个经济体ESI全面回升,西班牙和意大利增幅最大,包括奥地利和斯洛伐克在内的众多小国则下降。
有分析认为,经济景气指数显示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下滑速度放慢。如果这一趋势得以持续,信心回升将带来消费者和企业支出增加,为今年下半年经济重返增长贡献力量。
能源
中俄签2700亿美元石油协议
俄将逐步放开对液化气出口限制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十七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俄罗斯未来25年每年将向中国供应4600万吨石油,该协议总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达成上述协议。普京还表示,俄罗斯将逐步放开对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限制,特别是增加对亚太市场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本次论坛俄罗斯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已签署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得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20%的股权。
据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2012年俄罗斯石油产量达到每天1037万桶,超过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油气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一半。中国对石油需求日益上升,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至2012年的57.8%。
产业
韩国企业加速投资中国
着眼全球战略布局
在世界经济低迷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三星电子等韩国产业巨头却加速在中国启动“重磅”投资。专家认为,韩国产业布局中国可谓步步为营,是着眼于全球价值产业链上的战略布局。
2012年9月韩国三星电子一期投资70亿美元,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世界领先的闪存芯片生产线;最近中石化与韩国SK公司签署可年产80万吨乙烯产品及250万吨石化产品的武汉乙烯项目合资经营合同,这些公司事件标志着中韩产业正以各自优势加速经济合作,将让巨额投资、先进技术和产业规模所带来的综合效益逐步显现,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产业“高地”。
国际贸易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冯宗宪表示,三星选择陕西和韩国SK选择武汉以建设全球性的生产基地,首先着眼于全球价值产业链上的战略布局,做的是全球产业“高地”的文章。
三星大中华区总裁张元基表示,中国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IT产品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尽管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趋势,但中国经济增长仍处快速通道,消费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三星把尖端的半导体技术投放于中国,这是继续先行应对中国正在扩大和发展的半导体市场。
国际资金或从商品市场流向货币市场
被视为国际性安全资产的黄金期货行情出现了暴跌。相比2011年的高点已经下跌近4成,目前处于2年零1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附近。试图摆脱金融危机后经济低迷的美国已经开始探讨缩小量化宽松规模,因此,资金流向国际商品的趋势已经迎来转折点。
【先进半导体再现放量拉升行情年初至今已累涨90%】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公司先进半导体(03355.HK)今日尾盘出现放量拉升行情,现报1.21港元,涨21%,暂成交2905万港元,最新总市值为18.72亿港元。
【失业保险金标准将逐步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记者26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共同印发了《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适当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逐步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
互联网保险:据港媒报道,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本周四将挂牌港交所。部分机构投资者场外暗盘交易价达到67港元,较招股价上限高12.2%。照此计算,众安市值达到965亿港元。背靠蚂蚁金服、腾讯和中国平安等“明星”股东,众安IPO受到市场热捧,超过10万人认购,公开认购超额逾400倍,冻资2000亿港元。按照当前市场热度,众安挂牌后市值或破千亿。建议关注:焦点科技、东方财富
智能物流: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集团26日宣布增持旗下菜鸟网络的股权至51%,并预计未来5年将持续投入1000亿元建设全球物流网络。阿里巴巴表示,未来除了继续投资数据技术等领域的研发,还将主要用于和物流伙伴共同推进智能仓库、智能配送、全球超级物流枢纽等核心领域建设。建议关注:荣盛发展、中储股份
ETC:交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在方案提出的多项重点任务中,加快推进ETC拓展应用居于首位。今年将印发《关于促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应用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探索ETC在停车场、租赁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到2020年,使ETC客车使用率达到50%。建议关注:金溢科技、万集科技
人工智能:据报道,英特尔实验室今天(9月26日)宣布,正在研发出代号“Loihi”的自学习神经元芯片,模仿了大脑的功能,能从环境反馈中直接学习。Loihi不需要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训练,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智能,而且功耗极低。建议关注:东方网力、中科曙光
无人机:据报道,近日,德国无人机开发公司Volocopter在阿联酋迪拜进行了一场载客无人机飞行测试。阿联酋这项雄心勃勃的无人机载客服务计划,旨在使迪拜很快成为全球首个推出无人驾驶“飞的”服务的城市。建议关注:雷柏科技、山河智能
【甘肃中药配方颗粒监管的首部地方标准】记者26日从甘肃省食药监局获悉,《甘肃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试行)》(第一册)(以下简称《标准》)于新近实施,这是甘肃省中药配方颗粒监管的首部地方标准,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
上周新增投资者31.85万人.中国结算周二盘后的数据显示,上周(9月18日至22日)A股市场新增投资者31.85万人,较前一个交易周环比下降5.6%。每周都增加几十万新股民,看来“城外的人不断会进城入市来”。
【26日港股通两市共净流入18.06亿元】周二(9月26日),港股通两市共净流入18.06亿元。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1.01亿元,港股通(沪)净流入7.8亿元;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2.12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10.26亿元。
【期指】期指成交持仓方面,IF1710成交10149手,持仓25306手,日增仓-941手;IH1710成交5816手,持仓15880手,日增仓-622手;IC1710成交9697手,持仓20018手,日增仓-661手。期指升贴水方面,IF1710升水6.98点,IH1710贴水5.81点,IC1710升水35.72点。外盘方面,截止收稿,A50E09报11977.5点,涨幅为0.46%;成交33.18万手,持仓46.44万手。
点评:周二早盘两市惯性低开,沪指在30日线附近窄幅震荡,午后震荡下行,失守30日线,创业板指低开低走,午后再度下行跌近1%,上证50指数全天绿盘震荡,至收盘,沪指小幅翻绿跌破30日线,创业板指跌近1%,两市成交量均较前一日缩量。技术上面临3370-3400点的压力。向下支撑在3330-3300点。后市观察趋势变化和量能的变化。耐心持有没大涨的个股,只要站在操盘双线上方就不要频繁波动。但止损设防是有必要的,那就是操盘双线下方的个股坚决不做! 投资者中线品种宜持有不动摇,平时盘中操作还是以围绕主题投资为主。从这段时间看,学会135短线技术的朋友知道高抛低吸,而没有学过技术的只能观望或被套。因此,只有学习技术是不二的选择,如果你还得过且过,必将被市场淘汰。
关键词:异常外汇 资金利用 价格转移方式 新动向
“价格转移” 作为一种调拨跨境资金流动的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规避税收和套利。通过对近期辖内几个“价格转移”案例分析发现,经济主体利用“价格转移”进行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手法不断翻新,给外汇监测管理、抑制“热钱”非法流动带来了新难题,因此,研究异常外汇资金利用价格转移方式流动新动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异常外汇资金利用“价格转移”流动新动向
(一)利用畸高股权溢价转让 “价格转移”,大额资金迅速流入
东莞市某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外方增资和并购畸高溢价进行“价格转移”,实现大额资金迅速流入。该公司目前正处于上市前准备阶段,外方为一家风司,因看重公司上市前景采取溢价并购收购股权。据了解,外资审批部门对交易金额的主要审核依据是企业提供的相关增资扩股及并购合同,对增资溢价的比例、依据等并不要求提供相关中介部门的证明,且外资审批部门对相关交易股东是否存在关联性也不进行审核。由于上游部门对交易金额管理较为宽松,因此极易出现随意溢价问题,从而产生外汇多流入和异常流动的风险隐患。
一是成立时外方增资并购高溢价。成立之初,公司外方今日资本投资十八(香港)有限公司外方合计支付21000万元,占比为10%,即拥有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的份额,交易溢价达20倍。包括:以人民币6300万元的价格向中方的5名股东购买原出资额为人民币300万元的股权,结汇后资金流向分别是股权出让方支付股权溢价税款、补缴各股东所欠缴注册资本、还股东个人房贷及部分备用金,由于出让方均为自然人股东,其资金用途广泛,无法有效监管;以人民币14700万元的价格向该公司增资,占注册资本700万元。
二是再次增资提升溢价水平。公司于2011年9月追加注册资本317.18万元人民币,其中今日资本以等值于135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货币认缴注册资本309.28万元人民币,溢价高达42.65倍。
(二)采用进口不付汇不抵扣 “价格转移”的手段,多收汇资金套取汇差利差
贸易项下业务发生的频繁性与贸易金额的数额较大化,为异常资金隐蔽性流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对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方式,在贸易双方为关联方或准关联方时,交易价格由于仅由双方进行议定,海关申报价与实际成交价往往存在差异,加之加工贸易的货物进出口不涉及关税和增值税的征收,海关对报关价格的管理相对宽松。一些实行差额核销的企业在仍有大量进口报关单没有抵扣的情况下,大量收汇并结汇,利用法规未明确、业务系统不完善以及监管环节脱节的漏洞,逃避核销管理制度的约束,实现资金的流入套取汇差利差。截至2011年6月末,东莞某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进口未付汇未抵扣余额为0.4亿美元,且未办理延期付款登记手续,该公司用出口收汇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为0.87亿元人民币。该公司采取进口不付汇不抵扣方式多收汇,存在多收汇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套取汇差利差的嫌疑。
(三)利用非贸易项下资金真实性难以审核的特点“价格转移”,实现资金跨境流动
外汇指定银行及外汇局会遇到企业一些特殊的服务贸易收付汇项目,真实性难以把握。非贸易资金“真假难辨”较易成为异常资金的流入渠道。例如,东莞中资企业与香港某公司签订一高达1500万元人民币的期限为5年的厂房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由香港公司的关联方-美国公司申请开具的境外银行备用信用证作担保。香港公司单方面申请中止上述厂房租赁合同,东莞中资企业于是以对外索赔外汇的名义申请提取信用证项下150万美元并结汇。究其实质,不排除上述操作是境外短期外汇资金“借道”非贸易项目进入境内并结汇套利的行为。
(四)利用外债结汇资金流向难以监控,规避汇兑监管,实现异常资金跨境流动
现行制度下,外汇局审核企业外债结汇凭证时只能就其表面要素进行核对,无法区分其是属于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结汇支付行为还是企业为规避外汇管理而进行的异常交易,加上对资金流向难以监控,易成为个别企业谋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的手段。如某半导体公司与东莞市某装饰工程装饰工程公司签订了厂房装修合同,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23,805万元。该公司从向母公司借入外债资金合计1,290万美元,以支付上述厂房装修工程款的名义全部结汇。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外债结汇资金支付装饰公司后,再以向对方借款的名义回流人民币资金高达9,273万元。由于外债结汇后资金是支付给交易对方后的返程式划转,使得资金的真实流向和用途难以监测。在企业与对方有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资金回流往往被解释为企业间的资金往来和借贷,难以定性为违规行为。
二、存在问题
(一)现行法规对价格转移管理相对滞后,时效性有待加强
“资产荒”是“流动性陷阱”下的必然结果,但从“资产荒”到“股市涨”,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大类资产配置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一年来,有时候因为“资产荒”看多股市是对的,有时候因为“资产荒”看多股市又是错的。在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目前宏观数据疲弱、民间投资下滑,可见资金仍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现在是“流动性陷阱”。而在资本管制的环境下,这些资金配置的方向确实只剩下国内的金融资产――可见“资产荒”是“流动性陷阱”下的必然结果。但是国内的金融资产又分为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只有资金的风险偏好较高时,其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才会是风险资产,这时“资产荒”才会带来“股市涨”(比如2015年四季度);而当资金的风险偏好较低时,其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是避险资产,这时“资产荒”就不会带来“股市涨”(比如2016年1月份)。
真正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是“风险偏好”,而“资产荒”和“风险偏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资产荒”这样一个逻辑对股市的“空头”和“多头”来说,都是一个很难驾驭的概念――“空头”是永远无法真正去证伪“资产荒”的,而“多头”又经常在自以为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时候遭遇毫无征兆的下跌。
静态来看,保险等机构在“资产荒”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的行为确实是合理的,也无法被证伪。目前银行理财的负债端成本在4.5%以上,中小保险机构目前的负债端成本在6%以上。而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这些机构要找到能够匹配负债端成本的合意资产已经越来越少。这时候通过对低估值、高股息率公司的增持,如果是权益法记账,则有望获得高于负债端成本的无风险收益;如果是成本法记账,则有望博取更高的风险收益,而低估值股票的风险并不大。所以近期保险等机构因为“资产荒”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