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05 16:13:04

序论:在您撰写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数字货币;支付结算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1)-0058-04

一、数字货币的概念及现状

(一)数字货币的概念

自2016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召开以来,央行数字货币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有关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数字货币并没有统一的学术定义。根据维基百科的网络定义来看,数字货币是依靠校验和密码技术来创建、发行和流通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技术彻底摆脱了传统货币使用的技术,完全使用基于互联网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包括区块链技术、密码算法技术等,以确保数字货币在网络上可以畅通无阻地使用。这个定义显然更侧重于互联网技术上的定义,在法学上对数字货币进行界定还存在一些障碍。在法学定义中,货币是一种动产,由国家发行,货币单位依基准定值的一种普遍的交易手段,具有法定唯一性、国家信用性和高度流通性三大特点。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2016年6月24日召开的首届大数据金融论坛上公开表示,从货币的本质看,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只有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才是真正的货币。同时,盛松成认为,与现有电子形式的本位币不同,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可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分散式账簿特点的本位币,并涉及包括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在内的其他相关技术。此外,周小川也表示,中国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因此,本文讨论的数字货币是狭义的数字货币,特指由国家发行的数字化的货币形式。

(二)数字货币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数字货币的体量较小,现今的数字货币市场仍以Bitcoin为主,但Ethereum、Ripple、Litecoin、Ethereum Classic等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被誉为Bitcoin 2.0的Ethereum,其作为新型数字货币,现已超越Ripple和Litecoin成为全球第二大数字货币。在众多的数字货币中,市值超过一亿美元的数字货币有四家,市值超过一千万美元的数字货币有24家。以市值排名前五的数字货币为例,截至2016年10月份相关数据如下:

由上述数据可知,Bitcoin始终是数字货币的主流,其交易数据等信息也相对容易获得,而其他体量较小的数字货币则很难获得相关交易数据。值得注意的是,Bitcoin仅在2016年10月16日单日的过去24小时交易量就已高达3789.78万美元。另外,根据coinbase的数据,2015年Bitcoin日均交易量高达20万笔,较2014年上涨了136%。可见,数字货币正在逐步替代纸币的支付功能。然而,考虑到数字货币作为新生事物仍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很可能会给我国的支付体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全面广泛推行数字货币之前对其与支付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

二、数字货币与支付的正向关系

(一)数字货币可促成更为经济、高效的支付体系

与传统纸币相比,发行数字货币能有效降低货币发行、流通成本,提高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同时数字货币也会改造传统的支付清算流程。数字货币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处理,实现实时验证和审批,将极大减少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技术的公正性和不可篡改性,能大大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和事务处理的纠纷。其一,在发行环节,数字货币不需要支付实体货币发行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其二,在交易环节,数字货币完全使用电子方式记账,不需要建立和维护个人账户;其三,数字货币交易账簿唯一且不需要货币清算,减少了实体货币交易中的环节,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如果银行或其他实体同意使用一个不需要中央银行记录的公共账户,并允许每家银行持有一份分布式总账副本,国内和跨境转账汇款都通过区块链技术使用数字货币点对点进行,则结算可能不再需要中央银行经营的账户,一方面将减少央行的成本和维护费用,另一方也将改变监管形态。中央银行将由支付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支付行为、支付安全的监管者、保障者,监管对象从有限的大型的分中心(商业银行)转向无数个体交易者,监管技术和手段的要求更高,维护金融安全的责任更加重大。也就是说,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可实现“点对点”支付结算,不需要借助第三方中心化机构,这将有助于我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结算效率。

(二)数字货币有利于支付活动的全球化

数字货币是在全球化超级数据库系统中产生、流通的,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各节点和参与者共同认证,不受国域、地域限制,具备天然的国际货币属性。随着跨境电子商赵谌球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大宗商品的支付,极有可能由主流的数字货币完成。众所周知,跨境电商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跨境支付”问题,其涉及到外汇管制、跨境物流配送、出入境海关查验、网上交易的监管条件等。目前,跨境支付渠道都掌握在国外金融大鳄Visa、Master手中,中国银联虽然已经在海外开拓,但基于传统的金融协议跨境支付手续费高昂,同时由于国际间的汇款一般至少在3天之内,各种不可预测因素一直令外贸商家头痛不已。而数字货币则可利用P2P网络的跨国界性,实现转账的瞬间到达,而且费用低廉。数字货币可充当各国货币的媒介,其最终将起到“国际物联网、贸易间的结算、结汇”的作用。数字货币有利于制造全球化的快流通,并且流通领域愈大、范围愈广其适用价值愈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贸易加速发展,交易的规模和频繁程度使得数字货币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三)数字货币支付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

数字货币在技术上记录了货币整个生命周期的关键信息,其基于分布式记账,资金流向可追溯、交易信息可永久保留,每个交易行为的来龙去脉都得到清晰记载,监管人员可能无需到现场检查,在后台就能跟组监督资金的流向,提高反洗钱、反恐等监管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也就是说,数字货币可以记录包括货币产生、支付原因、支付路径等交易信息,数据的完整和开放,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帮助企业和机构从中找到具有价值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交易的公平和效率,调节资源配置,节约社会资源。

(四)数字货币支付有利于推动共享金融发展

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层面,数字货币都契合了共享金融的核心理念。首先,数字货币无需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就能进行远程交易,还能和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类现代技术对接,配合日新月异的移动技术,显著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其次,基于数字货币的金融服务具有“海量交易笔数、小微单笔金额”的小额、便捷等特征,在便民服务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满足大众对业务融合、安全便捷、标准规范的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要求。此外,数字货币还可有效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等、暗箱交易和难于监管等问题,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简化了数据处理的流程,更降低了保持数据一致性和交易可追溯性的成本,使得普通民众能够享受到金融发展带来的红利。

(五)数字货币支付有利于创造新兴金融业态

数字货币的发行,可能会弱化银行的部分传统功能,将助力其开拓新业务领域。比如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使大量人力资源从琐碎的、操作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智力密集、附加值高的工作。银行由资本运作的大中心,转变为服务导向型、产品特色型的新型金融机构。可以细分银行业务的各个传统领域,建立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务模式,抓取被银行忽视或未能享受银行基础服务的客户群体。

三、数字货币与支付的反向关系

(一)数字货币可能会构成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竞争压力

如果允许个人和企业持有数字货币钱包,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点对点的实时交易,那么将大量压缩银行的支付业务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并导致资金大幅流出银行系统。如果数字货币只是取代现金,没有利息,也不具备商业银行账户的任何功能,人们还是会把大部分钱存在商业银行。如果数字货币只是减少了对实物现金的需求,可能会令小额支付系统运行更高效;数字货币若仅局限于模仿现金的职能,它对纸钞需求量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但即便如此,现有银行存款仍会部分流失,数字货币与银行账户越相似,存款流失就越明显。这种存款流失呈逆周期变化,即市场融资承压时资金会流出银行,风险厌恶情绪低落时资金回流银行。存款从负债经营的商业银行移至中央银行会产生两个重要影响:一是存款会更安全;二是会削弱银行的信贷供给能力。当前,零售存款主要用于银行发放流动性贷款,而贷款无法在公开市场出售。如果此类账户大量同时关闭,银行将失去满足需求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从而更多依赖于资金批发市场,而危机时这一融资渠道被证明是相当不稳定的,其结果将是商业银行减少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只有流动资产,现金不可能枯竭,因此不会遭遇挤提,这是问题的关键。

(二)数字货币支付将衍生较大的支付风险

相对于现在的货币支付系统,数字货币系统有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特别是来自互联网的危险,例如黑客的入侵,数据混淆等。传统的货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可通过一些安全手段隔离了外界威胁,然而数字货币系统有可能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将直接面对外部的安全威胁。通常情况下,数字货币会存储在具有保护数字现金安全功能的数字钱包中,而数字钱包则一般会利用加密工具来保护数字现金。但问题是,一旦密码被盗,数字货币就很可能会被盗走。再者,大多数的数字货币模仿现金交易,具有相对匿名性的特点,而且支付一旦确认其操作一般是不可撤销的,从而导致如若丢失则很难追回的窘境。而且,目前我国对数字货币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并没有法律约束和明确规定,故而数字货币在欺诈、伪造、丢失或被盗的情况下,很可能无法清楚阐明责任问题。因此,在现有科技水平和机制下,相较纸币或以法币作为基准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支付风险会更大些。

(三)数字货币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结算风险

一方面,大多数数字货币支付机制表面上并不存在流动性或信用风险,但支付数字货币使用的第三方机构则需要管理数字货币和其他货币的流动性,这很可能将结算风险引入到支付系统中。也就是说,与数字货币相关的制度安排将带来一定程度的结算风险。另一方面,数字货币交易系统存在明显漏洞,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其一,数字货币资产无法与所有人建立强大的映射关系,钱包数据可被窃取或遗忘;其二,部分数字货币并非真正的开源,比如有的数字货币源代码掌握在数字货币运营商手中,这存在极大的道德风险,数字货币运营商有可能通过屏蔽部分 IP 地址的方式窃取投资者的数字货币。

(四)数字货币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支付功能规模化的实现

数字货币汇率不稳定、币值波动大,是数字货币支付功能规模化实现的最大障碍。币值的不稳定既会影响消费者持有数字货币的信心,也容易造成交易中的某方出现“隐性”损失,而这些都最终影响数字货币支付功能的实现及推广。

(五)数字货币将导致支付机制风险的转移

在传统的零售支付系统中,支付机制的风险通常是由金融机构承担的;而在数字货币机制下,支付机制的风险则由终端用户直接承担。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货币机制的操作风险程度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机制的设计。

(六)数字货币的成本优势较难延续

数字货币支付的突出优势之一在于支付成本较低,但伴随监管的强化、经营的推进以及外界的竞争,数字货币的成本优势能否延续值得关注。一是监管的强化会增加数字货币的经营成本,这部分成本将会被分摊到用户身上;二是数字货币与传统支付的成本累积过程与阶段不同,未来可能会面临网络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增加,增长的成本也将会分摊到商家或者用户身上;三是传统支付面临竞争压力,也可能会降低收费或者吸收数字货币的技术,数字货币成本优势会被缩小。

全球经济带动了数字货币的形成和发展,而如何有效地促进数字货币的诞生以及更好的促使数字货币的长足发展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作为支付系统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监管者,以及支付系统研发和创新的催化剂,中央银行有责任提高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央行推出并流通数字货币很可能会对线下传统支付清算和金融体系构成较大冲击。因此,数字货币的设计应立足经济、便民和安全原则,切实保证数字货币应用的低成本、广覆盖,实现数字货币与其他支付工具的无缝衔接,提升数字货币的适用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蔡制宏.数字货币发展状况、可能影响及监管进展[J].金融发展评论,2015(3):133-138。

[2]樊云慧,栗耀鑫.以比特盼例探讨数字货币的法律监管[J].法律适用,2014,(7):48-52。

[3]蒲成毅.数字现金对货币供应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2,(5):81-89。

[4]谢平,石午光.数字加密货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研究,2015(1):1-15。

[5]俞佳佳.数字货币功能探索及思考[J].海南金融,2016,(3):79-83。

[6]张正鑫,赵岳.央行探索法定数字货币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6,(17):28-30。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Currency and Payment

GUO Xiaomei

(Wein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Weinan Shannxi 714000)

第2篇

关键词:银行数据挖掘;理论分析;典型算法;应用及效用

中图分类号:TP311.13

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标志,也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工具,从银行诞生应用以来,银行业就需要处理大量的经营数据,银行数据记录手段也经历了数个阶段,从白纸黑字的账本到计算机信息化时代的银行数据信息系统,银行数据业务可以在业务交易流程、数据库建设、金融风险评估和经营决策分析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银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商业银行的规模和类型都在逐年丰富,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银行业务模式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运行模本;现代银行更加重视客户本位思考,通过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分析手段,可以为客户提供极具个性化的银行业务产品服务,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群;同时现代银行的风险管控意识更强,在市场经济节奏更快的当今社会,银行经营决策的风险评估效果决定了现代银行的经营走向;再者是网络终端服务和移动终端服务的迅猛发展,银行交易手段更加丰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证券交易等等电子支付交易方式的发展给现代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切都需要现代银行在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上有新的应对措施。

1 数据挖掘和数据效用理论基础

数据挖掘的通用定义指的是从现有的大量存储数据中,采用数据撷取的方式,搜寻出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数据点或数据模块的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广泛地应用于商业金融领域,基于既定的商业化分析目标,可以依托于企业内部的金融数据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最终获得需要的商业经营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并且能够在成熟的数据挖掘模型的支持下与其他分析工具和分析技术相结合,形成商业化的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和分析软件。数据挖掘的功能需求决定了数据挖掘是一个典型的学科交叉项目,现代银行受到业务拓展发展的需求,在其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中广泛地的结合了数据库技术、智能学习技术、统计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常分为六个技术类别:聚类、分类、估值、预测、相关性分组和关联规则分析、描述和可视化分析。

对数据资料的重视性促使了现代银行对数据利用效率的不懈追求,现代化经营模式中,数据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无形商品,作为商品的数据资料,其资本性和营利性决定了信息数据的效益最大化,由于数据资料的复制成本低、附加值高且利润丰厚的特点,数据信息价值理论已经成为数据效用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

2 银行数据挖掘的应用分析

2.1 数据挖掘在银行客户需求分析中的应用

现代银行针对客户资料和消费记录都建立了功能庞大的消费市场数据库系统,对银行客户的个人资料、账户信息、交易历史记录、业务服务历史记录、理财数据和个人理财风险评估等进行了数据库仓储式分析,基于成熟的数据仓库逻辑分析模型,可以对每一个银行客户进行多维度消费分析,以交易历史纪录为例,交易历史纪录作为该分析维度下的分析主键字段,在其下端进行次元维度分析,对交易类型、交易金额、消费地点、存贷款交易、电子银行消费、手机银行消费、证券消费等进行子健分析,但是也要考虑到不同主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此时可以考虑在客户数据仓库分析中建立星形数据模,在关联数据子健上进行数据溢出处理。在数据挖掘中主要采用的是聚类算法,在对客户数据进行详细的数据仓库建立之后,可以对客户进行数据特征值标定(如商业价值、交易类型、风险倾向等),以便于进行客户分类,在用户细分时,行为特征是主要的特征,自然属性是辅助的特性。

表1 聚类汇总表

业务类型 纸黄金 基金理财 外汇 个人金融 债券 贷款

业务渠道 柜台 电话银行 网上银汉 手机银行 自主服务 中间交易

由此可以得到详细的客户聚类,例如以年龄段为标准的20-30岁阶段用户(业务类型为纸黄金,业务渠道为网银和自助服务)、30-40岁阶段用户(业务类型为外汇和金融,业务渠道为柜台和自助)、40-50岁阶段(业务类型为基金债券,业务渠道为柜台服务)。

基于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分析工具,在银行原始交易数据库中进行聚类分析,选用Microsoft聚类算法对交易日志中的指定页进行类型搜索,在后处理模块中可以查看聚类分析结果。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时需要原始数据具有较强的分类性和数据关联性,才能在数据挖掘中针对特定数据属性和数据聚类进行分析,并且获得该属性在任意聚类中的数据分布情况,由此可以精确的知道特定类型客户的银行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有助于银行稳固现有客户群,吸引潜在客户群体。

2.2 数据挖掘在银行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银行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银行综合业务系统为其提供了基础业务操作平台和统一账务处理系统平台,能够帮助银行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和集中管理。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银行系统的内控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为银行的内部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表2 数据挖掘与银行决策关系

数据源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决策分析

交易数据

客户信息

管理信息

外部信息 数据抽取

数据整合

数据加载 数据仓库 经营状况决策分析

数据监控 数据节点1 资产负债决策分析

数据刷新 数据节点2 风险管理决策分析

数据包装 数据节点3 客户需求决策分析

数据公布 数据节点4 银行财务决策分析

为了保障银行的经营效益、提升业务覆盖范围并预防经营风险,银行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并且做出经营调整,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跟踪分析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各个基本要素环节,通过比对分析自身产品的营收现状、竞争对手的经营现状,以及对资产负债率、银行坏账率和金融产品的销量,可以及时为决策层提供参考数据。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是其保障经济效益的关键,数据挖掘系统的关键性作用体现在对银行业务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基于银行内部的风险模型参数,在成熟的模式识别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提前对经营风险进行预判,以减少成本损失为风险数据挖掘模型约束,以保障经营效益最大化为风险决策目标,以调控决策方式为风险决策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财务风险控制中数据挖掘的具体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1 数据挖掘在银行财务决策分析中的应用分析

3 银行数据挖掘的效用分析

3.1 数据挖掘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效用

风险控制是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核心内容,通常来看可以分为定性控制和定量控制两种方式,定性控制的关键是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在多流程决策体系的协作下,构成风险管理知识,以非结构化数据的形式保存并流转使用;定量控制则更看重对经营实时数据的管理效率,建立一个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规律的量化风险控制体系统框架。银行信用评估体系要求银行用于信用评级的数据必须具备一定年限和质量标准,对数据样本量、样本时效性、业务覆盖范围、数据来源都有明确的要求。数据挖掘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关键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银行信用风险控制、银行市场风险评估和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上。

在信用风险控制上,数据挖掘主要是针对信用关键指标:违约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暴露和违约期限进行针对性的数据挖掘分析,结合银行的信用评级动态变化和银行信用置信度的波动规律,在银行交易数据库中采用数据关联分析方法,对概念分层数据进行多层挖掘,提高数据挖掘的精准度;在对市场风险控制上,数据挖掘技术主要集中在市场风险识别和市场动态分析两方面,通过分析银行特征值数据在各种风险环境下的数据概率分布值,可以构建银行内部的市场风险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和智能分析,可以针对市场发展规律进行智能风险评估决策;对于市场的偶然和不确定行为,通常数据挖掘会采用预测(predication)、时序分析模式(time-series model),通过遍历历史交易数据,能够对偶然性市场行为进行概念排序,采用模糊分析(fuzzy method)、证据理论(Evidence theory)等方法进行决策分析。

3.2 数据挖掘在银行产品创新中的效用

产品创新是提升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手段,数据挖掘的重要性则体现在数据分析准确性和有效性上,首先是对业务流程效率的数据分析,对于总行、分行、支行和营业网点的银行结构进行业务处理效能分析,通过实际交易数据和历史交易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有效的找出实际业务模式中的最大风险点,设计或优化业务流程,明确录入、审核、授权各岗位的职责,从而运用创新手段控制流程风险;采用产品规划的方法指导新产品的设计流程工作,则需要在产品设计理念、产品市场定位、产品竞争优势分析和产品风险控制上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银行内部历史数据、行业共享数据和商业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特征属性挖掘,并最终为新产品的量化定型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并未新产品的市场价值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分析。

4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金融业的供需地位发生巨大转变,金融数据也从经营资料开始向数据商业化发展。基于详尽的量化数据系统,现代银行可以在高效数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银行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本文通过阐述银行数据的数据结构,分析了对银行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和应用模式,并评估现行银行数据挖掘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效益价值,为进一步提升银行数据挖掘的效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剑敏.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13(04).

[2]宓文斌.数据挖掘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3]王佳丽.财务诊断中的数据挖掘运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05).

第3篇

关键词:数据仓库;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4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103-03

一、数据仓库的概念

数据仓库的概念是由数据仓库创始人W.H.Inmon最早提出的:数据仓库是指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且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行为。

二、数据仓库的特点

相对传统的数据库而言,数据仓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面向主题”。数据库主要面向事务处理任务,各系统之间相对分离。而数据仓库是按主题分类组织并提供信息的。一个主题通常关联多个信息系统。

2、“数据集成”。数据库通常与某些特定的应用相关,数据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异构的。而数据仓库则在对原有分散的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清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具有一致性。

3、“随时间变化”。传统数据库往往只关心当前时间段内的的数据。而数据仓库主要进行的是时间趋势分析,包含有大量历史信息,通过分析可以帮助目标客户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三、数据仓库的结构组成

1、数据源。数据源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来源,它构成了数据仓库的基础。数据源的组成基本包含了两部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各种业务处理数据和文档型数据,外部信息则由各类法律稽核、市场消息等组成。

2、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它是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就是指针对数据的抽取、转换、清洗、装载的过程,这种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库数据,从而外部数据的展现方式也和传统数据库有所区别。

3、OLAP(On Line Anlvsis Process)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通过对信息进行快速、稳定的读取,加以高归纳度的分析,发现内在趋势。

4、前端工具。主要包括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报表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的应用开发工具。其中数据分析工具主要针对OLAP服务器,报表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主要针对数据仓库。

四、商业银行运用数据仓库技术的优势

目前商业银行建立数据仓库的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分析和决策的支持工具,通过这些工具,用户可以对其商业行为和未来发展做出预测。数据仓库的建立增强了所提供数据的丰富性和关联性。银行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客户、关系信息、银行产品、银行交易数据加以验证并建立一套自身的多维信息库,并通过特有的统计、计算方法制作出所需要的各类报表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往往是目标群体所需要的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关键信息。由于数据是存在于多维结构中,对数据的各种操作的速度比那些用其他结构存储的数据来说要更加稳定和快速。

五、数据仓库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有助于商业银行及时全面掌握经营状况。数据仓库技术对商业银行及时、准确、全面了解自身资产数据、信贷规模及分布、目标客户信用、资产情况等,提供了必要的服务手段和技术支撑。

2、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来源依据都是以对现实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为基础的。数据仓库此时能够对不同银行产品的盈利性和风险性加以复合分析,并将不同平台上的业务数据和外部信息汇集在一起,得出商业银行可以采纳的运行策略,从而达到了对产品、部门、机构的成本――利润分析,增强了银行经营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水平,达到既降低成本又增加银行自身效益的双重目标。

3、可以有效降低银行自身经营风险。通过构建数据仓库体系,与商业银行业务往来的大量客户交易数据可以随时被银行拿来调用和检索。有了这样及时的查询和推断,就可以有效的防范商业银行内部经营风险的发生。加上外部环境相关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掌握银行同业经营状况和国际经济发展走势,减少发生外部经营风险的可能性。

4、增强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数据仓库,可以有效地帮助银行规范管理流程、优化业务处理、提高资本利用率。数据仓库不仅能在短期内帮助银行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同时也是银行长期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六、银行业数据仓库业务应用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报告型数据仓库。这一阶段的的数据仓库系统主要以关键经营管理报表系统为主要代表,其数据来源主要是银行定期收集的总账数据。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商业银行通过该数据仓库可以将本行下属分支机构过去某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活动结果及时归纳汇总给各级经营决策者。

第二阶段:分析型数据仓库。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建立了以总账、分户账、交易明细账为基础的大型数据仓库。银行自身通过对归纳的经营活动数据加以分析整理,能够找出导致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营结果的原因,对今后运营过程加以引导。

第三阶段:预测型数据仓库。这一阶段的数据仓库业务功能特点除了具有第一、第二阶段业务功能外,还能够应用统计预测等信息分析技术对银行的经营管理结果进行预测分析,作出预测性的判断和指导。使得银行面对未来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能够有一套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以应对。

第四阶段:操作型数据仓库。发展到这一数据仓库阶段的商业银行,已经能够采取一种业内被称作“动态数据仓库(Active Datawarehouse)”的技术,方便地实时对本行前台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抓取、加工、传输,并汇总至数据仓库系统。管理者能够实时地掌握全行经营管理状态,由于摒弃了传统“T+1”的数据加载方式,获取数据及时性、准确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第五阶段:敏捷型数据仓库。这是数据仓库发展的理想阶段,也称为目标阶段。其基本构想是:商业银行企业级数据仓库与各类业务处理系统完美结合,商业银行能够从原先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方式对全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使得商业银行诸如财务管理、内控合规、业绩评价、资产保全管理系统等方面不断优化、完善。

七、我国商业银行数据仓库发展历程

1、数据仓库工程基础――数据大集中

1999年9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启动了全行数据大集中即“9991工程”,不仅走在了国内银行界的前面,成为了全国金融业数据大集中的倡导者和先驱者,而且掀起了一场国内银行业的数据大集中热潮。数据大集中的真正动力来自金融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来自决策层对传统管理体制的变革需要。

2001年6月,中国民生银行也启动了“数据大集中”的脚步,这次“数据大集中”的实施,将全行所有业务数据处理由原先的各个系统主机单独处理转变为总行一台主机集中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了对总行各业务部门、各分支行的存款、贷款、同业拆借、不良资产等业务动态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跟踪,尤其是对分支行反常或异常变动的数据信息的检测和跟踪,达到了及时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的目的。

首先,数据大集中实现了全行业务的统一管理,实现了银行业务的集中监控和风险防范,做到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级法人体制。其次,数据大集中后,核心业务系统软件进行集中统一开发,做到各分行资源共享和利用,从而避免了重复开发的资源浪费,进一步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最后,数据大集中后,商业银行将一改之前采用的“自下而上”层层汇总上报的编制经营管理信息和统计报表的传统经营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经营管理和信息统计分析模式。这种全新模式通过高度集中的业务数据处理方式解决和避免了以前大量重复劳动和信息归纳汇总不及时、准确的弊端,带给银行业自身的必将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同时也为银行业务开拓和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开发新的业务产品、发现盈利客户并提供差别化的营销和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早在200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强调:“工商银行只有成为科技领先的银行,才能是业务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领先的银行”。可以看出,工商银行的高层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银行风险控制、产品经营及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而大集中工程恰恰可以为工行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在这一平台上能够建立全行统一的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解决传统银行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为数据仓库工程提供了应用条件

数据大集中完成后,建立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经营模式由以“账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成为了各家银行信息建设的下一步目标,这其中又以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建设为代表。作为银行核心系统的综合业务系统,是银行业务经营的基础,拥有一个稳定、灵活、安全、可靠的综合业务系统是各家银行追求目标,也是各家银行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3、数据仓库工程上线

国内各家银行逐渐认识到数据大集中之后,紧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利用数据,充分挖掘集中数据的最大价值。为了这一目标,各家银行相继推进了从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到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应用软件、平台软件系统方面的建设。

中国工商银行为此在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价值管理方面上线了一系列新应用系统,还为此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将这套系统和客户营销工作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有了数据仓库的辅助,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变得智能、快捷。各项管理工作的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也变得更加普及,这为实现对客户选择的正确辨别和经营风险的自动预警,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中国民生银行也在同一时间开始着手建立数据仓库系统,采用了NCR公司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构建CIM户信息管理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即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平台基础上完成企业级数据仓库的建立。集中了包括核心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等约30余个系统的各类数据,分析、归纳数据支持对管理会计、资产负债、理财经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非现场稽核查等10余个系统的查询调用,更支持对人民银行、外管局、银监会的统一数据报送。这一切都得益于数据仓库系统的上线。它初步建立了统一数据来源、统一数据标准、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民生银行同时也专门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全行的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支持以及决策数据支持、管理数据支持和营销数据支持,为数据仓库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打好了基础。

八、工商银行数据仓库建设发展

1、工商银行数据仓库定义

运用数据仓库方法建立的全行管理信息系统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合平台,它包含了全行业务交易信息、客户信息、内部管理、外部环境信息数据,用于支持工商银行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

2、工商银行数据仓库结构

工商银行数据仓库结构可以用下图加以说明:

3、工商银行数据仓库业务功能

第一,及时反映:通过T+1日报表系统,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各级行经营管理活动结果。

第二,经营监测:通过动态监测系统,对全行经营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科学评价。

第三,决策支持:以数据仓库系统积累的集成信息为基础,利用综合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化计算技术,为各类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提供准确的定量化决策依据

第四,业务引导:通过数据仓库按不同主题集成的信息,实现对全行不同经营层次的产品、客户、部门、机构、渠道、人员、岗位等各类经营管理主体综合经营指标的定量评价,为银行资金、人力、物力资源向着实现全行整体效益最大化方向调整提供依据。

第五,信息:以数据仓库系统积累的集成信息为基础,以经营管理信息标准化为依据,实现对全行经营管理信息、内部资源信息、客户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的集约化管理,建立全行统一的经营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行经营管理信息、金融监管信息、公开披露信息的归口管理和统一。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对策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特点与分类

(一)定义

商业银行风险被广泛认为是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某些无法预期因素的存在,导致银行经营发生了与预期愿望相背离的结果,使得收益的预期与现实产生偏离度,银行具有获得额外收益或蒙受意外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商业银行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从商业活动层面上,风险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行业风险。由于商业银行其经营的特殊性,风险对其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些风险主要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转移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等。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与客户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经营状况与预期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该商业银行资金的效益性或者安全性或者流动性蒙受损失的能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

(二)特点

一般来说,银行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体现在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而不只是停留于某个层面。同时,银行从业人员及客户都可能把风险变现为损失,因此说银行风险具有全面性。其次银行风险传播性强。当一家银行发生风险导致损失时,人们往往会预期其他银行也会产生危险,从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经营良好的银行被挤兑,产生流动性危机,整个银行业会在短时间内陷入恐慌之中。负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危机很容易通过其他途径在银行系统内蔓延,使整个经济陷入危机。最后银行风险与经营同在。没有一家银行可以把风险完全消除,任何业务都有发生风险的可能,只要商业银行在经营就要承受风险。回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停止所有业务,但这与银行盈利性的经营目的又是完全矛盾的,所以说银行风险与经营如影相随。

(三)分类

2004年公布的《新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即人们如今常说的商业银行三大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银行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义务,从而导致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它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市场风险是指为了获利而在市场中持续买卖金融工具所带来投资价值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广义上是指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外的一切风险,狭义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系统、人员、内部程序等外部条件的不完善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操作风险相比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意味着纯粹的损失,而后两者是一中性概念,损失机会和盈利可能并存。操作风险具有人为因素强的特点,操作风险具有难控制、危害大的特点,操作风险事件具有发生频率很低、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损失,甚至危及到银行存亡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主要是这三种,这三种风险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相伴而生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因为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成熟且不完善。同时,就目前来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现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中国商业银行处理风险管理和创造利润不当。许多商业银行把风险和利润对立起来,纯粹把风险作为损失来对待,而不是把主动管理风险作为创造利润的主要手段。当前的激烈的金融竞争形势,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管理好其他银行所不敢承担的风险,而不是把风险作为损失直接将其拒之门外。技术上缺乏先进的模型和计量工具为特点进行风险识别和计量的定量分析,数据采集上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数据重复、过时和统计口径不一致、缺乏必要的IT构架和技术支持等现象,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内部控制上也存在着监督部门不独立,职责划分不清楚,缺乏全面性,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不通畅等问题。

第二,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案例中,操作风险占了很大比重。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操作失误和欺诈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国内商业银行一些管理者缺乏科学的发展观,重业务发展、轻风险防范。

第三,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缺乏组织制度的保障和有效的运作机制。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还没有没有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那么也就没有专职的从事风险管理的经理,自然这些商业银行也没有能力独立承担起具有权威性的风险管理职责。在中国,大部分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不健全,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模糊化和大致化等现象。因此,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健全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四,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有效地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商业化程序不高,导致全部商业银行风险的责任不能由商业银行最终承担,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中的风险承担主体和边界都不明确。但是,有效的风险管理应该是以风险承担为主体明确、权力和责任分布妥当。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新巴塞尔协议为重点

作为全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准则,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用不容置疑。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五个文件对银行的的风险管理职责进行了相关规定。这五个文件分别是:《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利率风险管理原则》、《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理解这个规定,对我们如何进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

(一)完善风险管理环境

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信用风险管理原则》中提出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环境,即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权责明确的分权与制衡体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风险评级应由一个独立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确定,或者经过其评审或批准。建立商业风险处理体系。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有些风险损失的发生是防范机制无法阻止的,如系统性国家风险。因此即使有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的保护,商业银行业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面向风险处置问题。

(二)加大技术方面的支撑力度

加快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提高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分析系统,负责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这个系统必须能准确地搜集市场信息,并进行科学地数据分析,将风险评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保证信息来源真实可靠,调查证据充分;要尽快建立以电子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专业化操作平台,把风险计量模型和计量工具数字化,以数字模块的形式镶嵌到业务系统当中,及时对全行数据进行留存,并对经营情况进行计量和分析;同业间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保证包括风险评级在内的所有管理工具的数据需要。

(三)增强法律上的保障

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文件《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认为适当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也十分必要,其内容包括对设立银行的审批、要求银行遵守法律、安全和稳健合规经营的权力和监管人员的法律保护。另外,还要建立监管当局之间信息交换和保密的机制等。对监管人员的法律保护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保证监管人可以独立准确地做出决策,对银行进行有效地监管。

(四)强化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实现银行经营既定目标的自发需要,也是必要的。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给了明确的建议。首先银行应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来帮助董事会履行职责,还应该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审慎监督可能出现利益冲突的领域,从而减少某些操作风险。要不断加强银行内部稽核监管,稽核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主要履行稽核确认、反舞弊欺诈、咨询和内控评价等职能。内控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框架和方法,根据银行内部控制检查监督信息及其他外审检查与相关监管信息,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第5篇

客户关系管理是管理与先进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重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再造企业组织体系和优化业务流程,开展系统的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运营效率和利润收益的工作实践;也是企业为最终实现化、自动化运营目标所创造和使用的技术,软硬件系统及集成的管理、解决方案的总和。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既是一种先进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的体现,又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实践活动;同时还直接表现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业务操作、客户信息和数据为主要的软、硬件系统集成,是银行经营活动在高度数据化、信息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条件下与客户全面接触、全程服务的统一技术平台和智能服务系统。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1.商业银行实施CRM是对银行从传统经营模式向新经营模式转变的适应。

随着进入信息和知识经济,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代,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快捷和更便利的服务,企业也希望获得更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而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新要求,正逐渐朝着新经营模式转变。

当前,利息收入仍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投资渠道的增多,金融服务收入、金融创新产品的收入必将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此外,商业银行传统的依靠分支机构数量而形成的规模优势也难以发挥原有的作用,未来的发展必然会从追求“规模效益”转向挖掘“客户效益”。正是在此背景下,客户关系管理才逐渐被国外许多银行广泛地和实施。CRM作为一种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将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企业涉及到客户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集成管理,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最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经济效益。

2.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RM是加入WTO经营环境下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我国银行业总体格局可划分为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和90家城市商业银行,随着网上银行和金融电子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原先在分支机构数量和分布上的优势正逐步消失,而在资本比例、经营的业务。客户资源的争夺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还存在很大差距。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在范围上将逐步扩大,最终将全面铺开。从业务领域来看,外资银行将加大吸收企业外汇存款和个人外汇储蓄的力度,造成国内银行外汇存款分流;以服务优势(特别是电子化的个人理财服务)克服分支机构较少的劣势,下大力气增加人民币储蓄存款所占份额;以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业务为重点,争夺风险小,利润高的国际结算业务;巩固在三资企业贷款业务方面已有的传统优势,同时拓展新的贷款业务领域;以信用卡为核心和基础,发展综合性国际零售业务;并开办各种风险小、坏账少。收益稳定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从客户群体来看,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将展开对“优质客户”的争夺在公司银行业务方面,主要包括跨国公司、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大型集团公司。高新企业。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主要是那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受过高等、个人理财愿望比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客户。这些“优质客户”多数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外资银行到我国“抢滩”的登陆之地,并且这些客户最有可能率先接受网上银行,这有利于外资银行发挥其电子化金融服务的优势。

面临着外资银行的上述压力和挑战下,我国银行必须加快客户关系管理的建设,通过CRM系统对大量和零散的客户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各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设计和衡量客户的需求、赢利能力,信用度、风险度、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指标,从而为优质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银行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支持,为我国银行提升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

1.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现状。

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引入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国内CRM市场已经从单纯的概念炒作阶段。理念推广阶段逐渐发展为部分企业试探性的实施阶段,有为数不少的国内企业先后尝试实施了大型CRM系统的部分模块。银行业属于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应用仍然较少,属于起步阶段。当然,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中国商业银行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利器,一些银行已经制定了相应的CRM应用规划,如中国工商银行计划在“十五”期间启动客户关系管理建设;而从长期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着力进行投资建设的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纷纷推出的综合业务系统或整合版业务处理系统,以及注入巨资建设的银行内部、数据仓库等,也将构成商业银行CRM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些进步离完整地实现CRM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观念更新步伐缓慢。实施CRM,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自上而下地贯彻于整个企业是能够成功实施CRM的基础和前提。中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对客户采取的是传统的“一视同仁”的服务模式。无论对老客户,还是新客户,大客户,还是小客户,能为银行赢利的客户,还是根本不会赢利的客户均平等对待。不能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需求。由于观念更新步伐缓慢,所以在全行内推行CRM项目必然会受阻。

其次,缺乏指导和政策导向。CRM是从国外引入的,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产生的。CRM理念更多的是采用国外应用比较成熟的理念,忽视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特点,而完全移植到我国商业银行肯定是行不通的。

再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限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限制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推行CRM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完成以客户为标识的统一数据库建设,客户信息是散乱而不连续的,因而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性把握还比较困难。

第四,业务和肝技术的运作关系不协调。据有关资料显示,Gartner Group在调查了近700家企业以后发现,有4296的企业购买了CRM软件后根本就没有安装。CRM的这种应用现状在中国的银行业也非常普遍。

第五,体制和政策上的约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结构上都是采用多级递阶结构的系统模式,以追求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动力结构相对较弱,信息结构在市场约束软化的条件下也经常失真,决策结构更是由于决策链过长而缺乏效率。这样的体制模式易于控制而又容易失控,对系统信息的反应远大于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因而容易导致官僚化和行为短期化。在这样的体制结构下,推行CRM缺乏足够的激励,实际上还远不如粗放经营在短期内带给管理者的直接利益多。

四、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模式研究

1.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建设。

(1)组织结构再造和业务流程重组。

在导入一项战略时,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进行组织的再造,战略方可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首先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通过组织再造,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功能完整、交流通畅、高效运作的职能机构。以挖掘和满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基于客户交互的业务流程的重构。

(2)建立和完善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

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建立为基础的。银行要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就首先要从硬件的建设入手,完善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如果离开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撑。客户关系管理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

,我国务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部门都存在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并存在大量信息交叉、不全面,不规范、不共享的。要把这些广泛地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不同经营管理机构、不同层次人员中的大量信息集中起来进行有机利用和充分加工,就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使上述的各种系统分别成为其中的一个单独的模块,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种转化方式对以各种方式存在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形成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信息,以利于系统的自主加工。

(3)导入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如何高效的管理和利用银行庞大的、分散的。冗余的客户数据,是银行所面临的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分析型CRM系统通常是银行实施CRM系统的切入点。分析型CRM系统通过统一的CRM数据库,以及应用集成工具将银行内部其他应用(例如:财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集成起来,为银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CRM数据仓库。

(4)建立多渠道的客户交互服务系统。

不论是从国际趋势,还是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都不可能单独某一种方式的服务系统的,而应该建立一种融传统柜台服务方式。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银行为一体的多渠道的客户交互服务系统,既可以适应当前的市场实际情况,又可以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完成对客户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等目标。建立多渠道的客户交互服务系统,应当以网络银行(WebBank)和呼叫中心(CallCenter,也就是电话银行)的建设为龙头。

对于一个拥有多渠道的银行来说,如何实现多个不同渠道之间信息的共享,包括不同分行之间客户信息的共享也是非常重要的。统一的信息访问接口和交易处理平台,不仅可以对所有信息进行更好地管理,并及时整理和更新,同时还保证了银行内部信息的一致性,同时也对银行各项新的业务模式、业务品种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步骤。

(1)收集客户信息。

银行要进行客户细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确立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战略,就必须对自身客户的价值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与客户的接触中尽可能多地搜集与获取客户各方面的信息,在保护客户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群体客户信息进行深层次。多视角的分析,对机构的客观数据和结构性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一个完整、、客观的客户需求及市场变化的信息分析制度。这个信息收集的过程应该是渐进的、动态的。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客户档案的形式来实现对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2)对客户进行分类分析,确定“金牌”客户。

对于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来说,最困难的是识别目标客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牌”客户即是银行的目标客户。银行将力量集中到与这些“金牌”客户的交易上,会取得比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多得多的利润。

一般来说,确定“金牌”客户的基本是测算客户贡献度,这在目前已没有什么技术问题,在设定部分参数的前提下非常简单地应用软件就能做到。对于公司客户和机构客户来说,按客户贡献度很容易对现有客户结构进行初步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为不同类别。考虑到我国企业目前的行业管理和系统管理特征很强,特别是同行业和同系统企业的需求偏好基本趋同,为便于服务、管理和挖掘更大的市场份额,按行业和系统进行分类、监测和管理非常必要。

(3)满足“金牌”客户差异化需求,培养客户忠诚度。

客户的忠诚度与银行的利润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当银行发掘出“金牌”客户后,就要根据对“金牌”客户信息的分析,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培养这些客户的忠诚度,从而提高客户终生价值。

客户需求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变化性等特征,因此由客户需求而导致的金融服务要求也是丰富多彩的。从CRM的观点看,为便于管理起见,银行要不断地准确判断在客户需求中哪些是基本需求,哪些是特殊需求,并适时采取相应的政策。基本需求具有相对稳定性,银行所要做的还是围绕方便、快捷和安全,搞好优质服务,提高客户的交易量;而对于特殊群体或单个客户的特殊需求,则必须制定特殊政策,提供具有个性化的“组合式套餐”服务。公司客户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结算。融资、现金、担保、信用评估、咨询等。现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能为客户基本需求提供无差异服务,因此在客户选择银行时都不存在多少优势可言,如果有差别也只体现在银行品牌效应、个人关系资源和银行员工素质及服务方面。要留住“金牌”客户,真正有意义的工作是发现客户的特殊需求,并适时予以满足,以提升客户的依赖性和转户成本。

(4)改造和分化非“金牌”客户。

非“金牌”的客户不能给银行带来较大利益,有些甚至会损害银行的利益。按照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银行应该逐步退出或摈弃这部分客户群体。但是,依托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银行完全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对他们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分化和改造。首先,对于具有较大潜力的成长型客户,银行可以通过提供适合成长型客户需要的投资理财服务,帮助客户成长,在客户的成长过程中与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将这类客户改造成潜在的或现实的金牌客户:其次,对于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一般客户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其具有共性的投资理财需求,对其的投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开发出一些建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以自助服务为主的投资理财服务,客户群体较大,维护技术含量和维护成本较低,以方便快捷为客户满意标准;第三,对于除上述两类客户以外的客户,银行无论采取什么服务方式均很难获得利润。为此,银行就应采取抛弃策略,通过提高服务门槛等方式使客户自觉地转投其他银行。

(5)做好客户联系,取得客户信息反馈。

银行要做好客户服务,从客户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反馈信息非常重要。从这些反馈信息中,银行可以学到许多有利于业务发展的东西,比如客户购买银行的主要产品只是为了得到免费赠送的礼品,客户可能觉得银行的网站导航不太方便等等。了解到诸如此类的重要信息,银行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改进网站设计、产品或服务,广告以及营销策略等,这样会更好地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1.盛丽。我国银行导入CRM的战略思想。商业银行实务,2002,(4)。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现状;对策

在传统条件下,金融是指货币的制造、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活动。在那种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监管易于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现比较直观,并且通过审计跟踪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实现金融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营运体系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机构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一体化趋势有重大关系。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发展和生产一体化要求便利的跨国界服务,如资金融通和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对跨国界资本流动的有效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对金融管理工具和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投机金融机构很容易利用保证金交易,集中大量资本蓄意攻击某个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网络时代的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网络时代的金融电子化,能充分利用先进的化技术与设备,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同样一笔交易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成本为1.02美元,通过电话交易成本为54美分,文传成本为26美分,而通过互联网只需13美分。可见,网络在金融业务中的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总起来说其主要特征有:

1.虚拟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而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因特网进行,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2.直接性

网络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另外,网络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储蓄和投资会划拨变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资的穷国已不再受制于缺乏资本,存款已不限于本国市场,而能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由于投资者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更广泛地分散到各地,风险也随之多样化,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更大”。[1]

3.电子化

国际金融体系由全球各地的数十万部电脑显示器组成,它是第一个国际电子市场。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空间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电子货币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问题源自电子市场与地理之间的脱节。例如,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够提供确定市场范围的有关手段,它假定经济边界是有效的;货币的跨边界流动是可以监视和控制的;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的货币总量是重要的。在数字化的世界经济中,所有这些假定都变得越来越成问题了。

4、风险性

电子货币和数字市场的日益重要性给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它们还会使国家市场和民族国家周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由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银行又有民间组织)使得对参与网络交易的行为具备潜在的更大的风险,必然使我们面临诸如在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系统失灵或智能卡遗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问题。另外,在网络经济中,舞弊和犯罪活动将变得更加隐蔽。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也必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网上炒股日益发展,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局域网,其中银行已建立了以总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辐射海内外的全辖网络化应用体系。这些新生事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营运成本。但是,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方便往往与安全针锋相对”,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但仅在当前的低级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攻击金融组织的数据库,通过网络盗取他人股票、金钱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利用职权之便,改动网络数据为己谋利。凡此种种行为都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国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来说,我国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美国IBM等公司进口,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上的歧视性政策,而我国目前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相对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不断有报道指出从国外进口的软件技术都有明显的秘密通道,所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的隐患。

三、面对为确保我国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国金融交流的国际化,金融安全必然成为国家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可以想象,在未来网络时代,任何人可以在网上自在漫游、查询、申请贷款,在实际交易中就有可能引来网络入侵者。不管是盗领还是更改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都是极大的风险,而对于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任何经济安全问题都能找到应对办法,但对金融市场的运转方式、运作技巧等,我国金融业还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实力。应当说,这方面的较量是冷战后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博弈的重要体现,是家、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后者最具有优势的领域进行的较量,这种较量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直至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始终。因此,现代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经验的获得,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全球游资已达7万多亿美元,每天流动量达1万亿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与实物经济有关的仅为2%,[2]在虚拟经济已大大脱离实物经济发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开放金融市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对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金融商品、金融机构、金融经营方式说“不”的勇气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

在未来网络时代,在我们与国外的金融交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差距势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捍卫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家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会因网络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行新经济政策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2.确保金融机构信息体系的安全

据美国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具备了发动信息战的能力,还有成千上万的电脑“黑客”可能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1994年美国国防部特意组织一批‘黑客’对国防部的机系统攻击,结果在被‘黑客’攻击的8900台计算机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权”[3]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信息系统显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进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信息体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地讲,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护设备,这其中包括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以及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对所有金融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使用户经过多级认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金融系统计算机设备要把防电脑病毒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杜绝利用金融部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业务无关诸如玩电子游戏、修改相关数据等活动。定期彻底清除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更要强调开发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子技术产品,在硬件设备上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金融网络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

3.提高摄取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准确度

在完善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掌握,从而更准确地化解金融活动的风险,平滑金融振荡,以实现减少金融波动的目的。因为,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经常充斥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原始资料的判别整理,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准的信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网络金融的认证体系,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成员知道哪些网上银行符合网上金融经营的标准,从而保证网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4.建立电子资金转移的相关

第7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49;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00)01-0050-04

在传统条件下,金融是指货币的制造、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在那种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监管易于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现比较直观,并且通过审计跟踪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实现金融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营运体系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机构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一体化趋势有重大关系。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发展和生产一体化要求便利的跨国界服务,如资金融通和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对跨国界资本流动的有效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对金融科学管理工具和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投机金融机构很容易利用保证金交易,集中大量资本蓄意攻击某个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网络时代的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网络时代的金融电子化,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同样一笔交易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成本为1.02美元,通过电话交易成本为54美分,文传成本为26美分,而通过互联网只需13美分。可见,网络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总起来说其主要特征有:

1.虚拟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而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因特网进行,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2.直接性

网络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另外,网络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储蓄和投资会划拨变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资的穷国已不再受制于缺乏资本,存款已不限于本国市场,而能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由于投资者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更广泛地分散到各地,风险也随之多样化,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更大”。[1]

3.电子化

国际金融体系由全球各地的数十万部电脑显示器组成,它是第一个国际电子市场。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空间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电子货币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问题源自电子市场与政治地理之间的脱节。例如,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够提供确定市场范围的有关手段,它假定经济边界是有效的;货币的跨边界流动是可以监视和控制的;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的货币总量是重要的。在数字化的世界经济中,所有这些假定都变得越来越成问题了。

4、风险性

电子货币和数字市场的日益重要性给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它们还会使国家市场和民族国家周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由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银行又有民间组织)使得对参与网络交易的行为具备潜在的更大的风险,必然使我们面临诸如在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系统失灵或智能卡遗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问题。另外,在网络经济中,舞弊和犯罪活动将变得更加隐蔽。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也必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网上炒股日益发展,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局域网,其中中国银行已建立了以总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辐射海内外的全辖网络化应用体系。这些新生事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营运成本。但是,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方便往往与安全针锋相对”,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但仅在当前的低级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攻击金融组织的数据库,通过网络盗取他人股票、金钱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利用职权之便,改动网络数据为己谋利。凡此种种行为都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国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来说,我国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美国IBM等公司进口,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上的歧视性政策,而我国目前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相对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不断有报道指出从国外进口的软件技术都有明显的秘密通道,所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的隐患。

三、面对网络时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国金融交流的国际化,金融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想象,在未来网络时代,任何人可以在网上自在漫游、查询、申请贷款,在实际交易中就有可能引来网络入侵者。不管是盗领还是更改电子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都是极大的风险,而对于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任何经济安全问题都能找到应对办法,但对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转方式、运作技巧等,我国金融业还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实力。应当说,这方面的较量是冷战后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博弈的重要体现,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后者最具有优势的领域进行的较量,这种较量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直至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始终。因此,现代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经验的获得,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游资已达7万多亿美元,每天流动量达1万亿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与实物经济有关的仅为2%,[2]在虚拟经济已大大脱离实物经济发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开放金融市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对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金融商品、金融机构、金融经营方式说“不”的勇气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

在未来网络时代,在我们与国外的金融交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差距势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捍卫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家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会因网络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行新经济政策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2.确保金融机构信息体系的安全

据美国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具备了发动信息战的能力,还有成千上万的电脑“黑客”可能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1994年美国国防部特意组织一批‘黑客’对国防部的计算机系统攻击,结果在被‘黑客’攻击的8900台计算机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权”[3]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信息系统显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进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信息体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地讲,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护设备,这其中包括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以及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对所有金融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使用户经过多级认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金融系统计算机设备要把防电脑病毒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利用金融部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业务无关诸如玩电子游戏、修改相关数据等活动。定期彻底清除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更要强调开发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子技术产品,在硬件设备上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金融网络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

3.提高摄取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准确度

在完善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掌握,从而更准确地化解金融活动的风险,平滑金融振荡,以实现减少金融波动的目的。因为,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经常充斥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原始资料的判别整理,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准的信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网络金融的认证体系,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会成员知道哪些网上银行符合网上金融经营的标准,从而保证网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4.建立电子资金转移的相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