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力储能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5 16:12:44

序论:在您撰写电力储能市场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力储能市场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火电机组 袋式除尘器 电袋复合除尘器 反吹清灰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99-02

一、 政府部门对火电机组提出更严格的新烟尘排放标准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4]2093号文件,2016年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下发《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实施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地方政府有更严格的排放限值要求时,应执行地方排放要求,而且要求火电机组要设计先进的烟气在线自动连续监测设备,并将烟气监测值及时发送给环保部门。

二、几种典型除尘器的安全、技术经济特点

1.静电除尘器

1.1静电除尘技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因其具有处理烟气量大、除尘效率高、适应范围广、设备阻力低、电耗小、使用简单、安全可靠性好、受烟温和烟气成分的影响小、运行维护费用低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早已成为火电行业烟气治理的首选产品。目前国内燃煤电厂电除尘器的占有率在90%以上。静电除尘器钢材用量大、设备费用高、占地面积大、除尘性能受燃煤煤种、飞灰和烟气性质、电除尘的技术状况、运行条件的影响,其中,煤种和飞灰性质对电除尘的除尘性能影响最大。

1.2静电除尘技术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占有率,为适应超低排放要求,此技术也不断创新,例如:旋转电极、微颗粒捕集增效装置、高频电源、低温电除尘、低低温电除尘等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湿法脱硫约有60%左右的除尘效率,故燃煤电厂若采用湿法脱硫系统,则除尘设备几乎均采用电除尘器。采用半干法或干法脱硫的电厂,一般配置袋式除尘器。

2.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原理很简单,易理解和掌握、占地面积小、设备费用低、煤种和飞灰成分变化对除尘效果无影响。除尘效率更高而且长期稳定,采用分室结构的能在100%负荷下在线检修,滤布是本技术的核心部件,其质量性能决定除尘设备运行的安全技术经济性能。一般情况下,选择滤袋应考虑滤布的耐温、耐腐蚀、耐磨、耐氧化、不易粘灰等技术指标,滤布也是这种除尘器的易损件之一。为降低检修维护费用,通常在购置滤袋时要严格要求滤袋的使用寿命,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缺点是日后的检修维护量较大,系统压力损失最大、运行电耗大;易损件更Q费用和年运行费用高;对烟气温度、烟气成分较敏感;滤袋寿命短,若使用不当滤袋容易破损并导致排放超标;目前旧滤袋资源化利用率较小,旧滤袋的处理仍是问题。

3.电袋复合除尘器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是在静电除尘技术和袋式除尘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除尘技术,分电袋一体式除尘技术和电袋分体式除尘技术两大类。它的技术性能基本介于静电除尘技术和袋式除尘技术之间,主要优势为除尘效果不受煤、飞灰成分的影响,出口烟尘浓度低且稳定,近年来,随着环保排放标准的提高,由原来的静电除尘技术改造成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除尘器也存在好多。

三、新排放标准下滤袋除尘技术革新及节能特点

火电机组除尘技术革新发展总体原则是: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优化系统设备数量、优化建筑体积结构、减少和简化可有可无的设备和系统,同时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所有工作的开展以降本增效、节能减排为前提。常规滤袋除尘器采用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进行清灰,即为中高压脉冲清灰方式,而静态反吹旋转清灰滤袋除尘器在清灰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现将其特点介绍如下:

1.静态反吹旋转清灰滤袋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态反吹清灰袋式除尘器有烟气前处理、过滤、清灰三个主系统。基本工作流程是过滤和清灰,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当锅炉烟气进入静态清灰袋式除尘器的进风口时,先经气流分布板的阻挡和分布,较大的尘粒和未燃尽的煤尘粒被碰撞阻挡,坠入集灰斗;被去除大颗粒的烟气经合理分布后,烟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被过滤的气体穿过滤袋,通过净气室由出风口排出。随着时间的增加,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的烟尘也增加,烟尘层增厚,阻力增大。当差压计测得除尘器阻力增大到上限设定值时,输出启动信号,静态清灰袋式除尘器独有的静态清灰机构启动,开始清灰;当差压计测得除尘器阻力下降到下限设定值时,输出停机信号,该机构停机,完成清灰工作。

2.静态反吹清灰滤袋除尘器节能技术优势

2.1静态反吹清灰滤袋除尘器除尘效率更高,更能满足新排放标准的要求

综前所述,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均可达到新标准规定的烟尘低浓度排放要求。静态反吹清灰滤袋除尘技术具备常规滤袋除尘器的所有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只要滤布完好,除尘效率会长期稳定而且除尘效率更高,再加上湿法脱硫装置除尘的功效,最终烟囱排放烟尘浓度小于5mg/m3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2篇

关键词:坚强智能电网模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供电部门;智能用电;营销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13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7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供电部门为满足营销业务、营销管理和智能用电服务需求而建立的自动化采集系统,随着电网逐步推行大集中管理模式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分布式电源逐步接入、大中城市电动汽车的充放电业务开展、远程缴费模式下的需求相应、有序用电业务的深化应用等业务需求,原有传统、被动、分散的技术标准、管理应用模式已无法满足智能电网要求,笔者从用电信息系统入手,优化提升应用效果,适应智能电网发展需求层面上,着重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和未来业务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

1 采集设备

主要对关键技术设备,如智能电能表、采集终端、系统安全加密技术、采集系统主站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1 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的终端用户计量设备,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式智能表硬件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显示器件为LCD,通信接口为RS-485或红外接口;在以后的发展趋势上除在硬件平台选择和产品设计上注重运行速度、存储空间、功耗低等因素外,还要在满足集成细化多功能计量、自动采集、预付费、阶梯电价等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电表的智能化功能,如:(1)支持分布式能源用户的接入,具备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双向计量;(2)具备阶梯电价和预付费功能,客户欠费时可以远程进行断电;(3)可以实时对电网运行情况、电压合格率和运行环境温度等进行监控;(4)可以对同计量装置的异常用电状况进行在线分析,并可以进行远程故障处理;(5)智能电能表还具有安全加密模块,保证了智能电能表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1.2 采集终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目前主要分厂站终端、专变终端、配变监测终端、低压集中器等类型,用于关口计量点的数据采集、配电变压器的在线监测、小型商业和居民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等。随着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应具备用户异常用电状态监测、客户电源接入监控、电动汽车及储能管理等功能,未来的采集系统终端也将逐步增加异常信息监测终端、分布式电源接入终端等新型采集终端。

异常信息监测终端是专用变压器用户的用户用电状态监测装置,该装置采集用户一次侧电流信号,通过用户入户功率与电能表功率的实施对比,并把比对的异常告警信息上传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实现对客户用电异常状态的时间监测和报警,为降低电能损耗,精确定位异常用电位置,查处窃电、漏电等事件提供了必要的现场记录和高效的技术手段。分布式能源终端要满足电网削峰填谷要求和安全接入要求,还要满足用户自身的要求,分布式能源接入终端是电网公司管理分布式能源接入和用户参与电网互动的基础设施。电动汽车管理终端主要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运行状态的监控和管理需求,实现充电数据采集、电能计量、电池状态监测、行驶距离提示、充电方案优化、网络远程监控等功能,是供电公司对电动汽车充电实现避峰管理的重要手段,使客户方便了解自身汽车充电运行情况。储能接入终端主要满足电力负荷低谷储存,用电高峰释放,实现移峰填谷及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接入要求,掌握改善电能质量的功效,提高设备利用率。

1.3 系统安全加密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运作模式下用电信息采集数据量的几何级数增加,采集系统的安全性也日益重要,以后采集系统应借鉴国际上推行的对称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的特点、在未来采集系统中逐步采用对称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密码算法。对称密码算法是指加密和解密均采用统一密钥,而且通信双方都必须获得并保存该密钥,其特点对数据加密速度比较快。非对称密码算法采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密钥(公钥和私钥)成对产生,算法安全性高、抗攻击能力强。

1.4 采集系统主站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站承担着整个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以及系统的运行管理和安全,与营销MIS业务应用系统保持互通,还支撑智能用电服务功能。建设统一的用电信息采集主站平台是必然的选择,要支持多通道多规约通讯,需要使用统一的采集接口和通信接口。考虑到未来所采集的数据将呈几何级数的增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站软件应重点考虑大集中模式下的三个关键技术:(1)建立平稳高效率的采集监控系统,采用一体化通信技术管理各类通信协议和计量终端,解决大规模终端采集与实时存储瓶颈,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存储;(2)建立实时数据信息库,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并与营销档案同步更新,运用数据加速器、智能甄别处理模型、模型适配器等技术来提升数据综合管理能力,采用数据归档管理,备份恢复管理等机制来保障数据的安全;(3)打造数据可视化展示,采用饼图、曲线图、雷达图、柱形图等多种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对电网线路图、关口、台区、重要用户等进行仿真可视化监控;对计量点、采集点等重要采集接点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操作。

2 采集系统的未来业务需求

2.1 分布式电源管理需求

分布式电能管理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面临的新型业务需求,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是对分布式电源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分布电源的灵活接入、实时监测和柔性控制,分布式电源并网实时监控、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与负荷预测、故障保护管理、系统设备运行管理、发电信息综合分析、发电能力预测、客户档案管理等功能。

2.2 用户服务需求

未来用户服务将通过智能交互终端对用户的用能信息进行采集与监控,并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实现智能用电增值服务,同时接受95598门户等交互渠道的信息,为用户提供用电信息和策略查询服务;对智能用电设备进行监控,将监控信息按需求反馈用户,为家庭生活提供舒适安全、高效节能、具备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2.3 充放电与储能管理需求

电动汽车充放电、储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了新的业务需求,未来发展将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依托,通过制定有效的充放电方案,协调平衡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发挥储能装置改善电能质量的功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充放电与储能需求预测、充放电与储能接入管理、有序充放电优化方案管理、柔性充放电管理、故障保护管理、充放电与储能设备运行管理、充放电与储能信息综合分析、客户档案管理、客户充放电记录等功能。

2.4 远程预付费管理需求

按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要求,远程预付费管理将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面临的新的业务要求。通过远程预付费平台,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如营业厅、银行、网络、微信、手机、终端等完成购电,用户可通过网络、电话、手机、微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实时查询自己的用电信息,既满足现代社会客户的快速需求,又推动了电费的收缴,加快了资金周转。

2.5 抄表管理业务需求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除完整、准确、自动地实现对电能表数据的采集外,未来要提高抄表的实时性,实现抄、核、收全过程的自动化和全闭环管理,减少了在抄表环节与客户发生纠纷的风险,进一步推进计量、抄表、结算业务标准化建设和业务规范化。

2.6 用电检查业务需求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自动采集和统计电能信息后,可以自动分析用户的用电异常变化,实时监测电能表、计量回路、变压器设备的运行工况和供电质量信息,监控人员系统存储的历史信息对窃电嫌疑用户进行统计分析,为电量的追捕提供科学的依据。

2.7 有序用电业务需求

有序用电业务是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有效手段,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户负荷的自动采集,可使监控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每个客户的电力供需情况,准确掌握实时供需状况,通过合理的预测、将被动用电控变为主动有序控制。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分析,科学合理地分解负荷、电量指标,提高管控水平。

2.8 市场管理业务需求

第3篇

>> CAN通讯在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积分型变结构控制在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中的应用 大型永磁同步发电机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微型风力发电机的应用 双速电机在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导电膏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变频器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在风力发电机液压系统中应用蓄能器的效果及维护 模糊控制在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中的应用设计 嵌入式系统在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 超级电容在电动变桨型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改进UKF及其在双馈风力发电机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不跟随”的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机架的防腐 浅论鹅头臂工况在山地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吊装中的应用 反向平衡法兰和预应力锚栓组合件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超声波风速采集技术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风力发电机叶片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风力发电;异步电机;笼型;绕线型;离网式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3.9.002

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发展低碳经济,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其中,风力发电是新能源技术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最强劲的发电方式之一[1-2]。

据中国风能协会的《201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我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其中,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沿海及海上风能丰富区以及内陆局部风能分布区[1-3]。而风力发电本身也显示出由小规模向大规模、小容量向大容量、恒速恒频向变速恒频、单一陆地向海陆兼顾的发展趋势。

实际风能利用中,电励磁同步机在并网时,会因风速的不稳定性造成功率的冲击,不利于发电机和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不能用于齿轮驱动的直接并网风力发电系统;永磁式同步电机效率较高,只能通过整流逆变的变速恒频的方式并网发电,还有永磁材料容量和强度的限制[4-5]。根据转子结构不同,一般可将异步电机分为绕线式和鼠笼式两种。笼型异步电机方便变极,是最早应用的可直接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绕线式异步电机即双馈电机,在背靠背变流器的控制下,可大范围变速并网运行。因此,异步电机在国内外风力发电领域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本文将结合风力发电的发展背景,对异步电机在风电场合的应用优势进行说明,并指明高性能的异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撑。

绕线型异步电机概述[5-8]

绕线型异步电机的转子可与外部连接,如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和OptiSlip感应发电机(OSIG)等。其中,DFIG在我国风电中应用较多。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接连接定频三相电网,转子外连电力电子变流器,以控制转子的电气特性,如转子电压和频率。在超同步发电状态,发电机的转速变化时,可通过电力电子背靠背变换器调节转子频率使定子频率与电网频率相同,实现转子侧和定子侧同时向电网馈电与变速恒频发电控制。其基本拓扑如图1所示。

绕线型双馈异步电机的结构带来的优缺点如下:

1. 流过转子电路中的功率为转差功率,一般只有发电机额定功率的1/4~1/3;

2. 可控制无功功率,通过独立控制转子励磁电流来解耦有功和无功功率,无须从电网励磁,而从转子电路中励磁;

3. 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滑环和电刷。

在大型风电基地中的适用性

普通笼型异步电机的定子由铁心和定子绕组组成,转子采用笼型结构。早期的异步发电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电机自励建压的问题,如在输出端连接适当大小的电容器给笼型感应发电机提供励磁,其缺点是无法连续调压,只能离散地调节励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可控开关功率器件组成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可以产生连续可调的无功功率,从而替代传统的单独的电容励磁,使得电力电子变换器与感应发电机相结合的发电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如基于背靠背变换器的并网型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其结构拓扑如图2所示。定子绕组通过整流器和逆变器与电网或者负载相连:前者工作在整流状态,输出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后者工作在逆变状态,输出恒频恒压的交流电。

将电机转子和风力机相连,通过风力机的升速齿轮驱动转子超过同步速,即可将风力机的机械功率转化为电功率,馈送电网或供给负载。对普通笼型异步电机而言,通常有如下优缺点:

1.笼型异步电机因坚固的无刷结构,而具有机械简单、效率高、价格低廉和维护要求低的特点;

2.可适用于恒速发电和变速发电,可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获得无功励磁功率;

3.电机本体适用于大功率容量,可高达几兆瓦,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4.有功和无功相耦合,影响系统性能。

为克服普通笼型异步电机发电系统中有功和无功相耦合对系统性能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发挥笼型异步电机的优势,美国田纳西理工大学的Ojo教授于2000年提出一种新型笼型异步电机—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DWIG),其定子上布置了两套绕组,一套为输出电能的功率绕组,一套为调节励磁的控制绕组,除容量不同外,它们的极数及绕组形式一样,且在电气上没有直接连接,仅通过磁场耦合。功率绕组,接有励磁电容,通过整流桥向负载供电;控制绕组,接有电力电子变换器,用于调节发电机内部磁场,使其在不同的工况下能稳定运行。

笼型异步电机在风电中应用广泛,如普通笼型异步电机可用于分布式风电场合;定子双绕组电机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等。

在分布式风电中的适用性

我国内陆有局部风能分布区,分布式风力发电具有较大市场。

在中小规模离网型、微网或并网式分布式风力发电中,普通笼型异步电机因价格优势、本体坚固和易实现变速恒频发电的特点,获得市场青睐。

特别是分布式系统中,通常整合多种资源,进行风光互补、风热互补能源开发,本身附带储能系统和电力电子变换器。笼型异步电机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优势配合,不仅可以提供励磁,还可以根据控制策略调控多端口(发电端、储能端、用电端)的功率流动,方便实现功率平衡以及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更可以充分发挥普通笼型异步电机性价比高的优势,从而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海岸线长,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国家规划海上风电开采力度增强,为减小线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具有一定优势,定子双绕组笼型异步电机可作为其发电机[12]。

定子双绕组笼型异步电机的结构有如下优点:

1.转子为笼型转子,继承普通笼型异步电机结构简单坚固,维护较少的特点;

2.定子两套绕组相互电隔离,磁耦合,可以方便励磁调速;

3.电机侧的变换器容量为系统额定输出容量的1/3左右;

4.在合适的控制策略下,发电机系统能够在宽转速全负载的工况下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且具有优良的动静态特性。

如图3所示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的DWIG风力发电系统相关拓扑。

D W I G系统中,控制绕组侧控制励磁,功率绕组输出整流后的直流电能,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系统可以在宽转速下实现风能最大功率追踪,能够有效地利用海上风能丰富、风速较高、无静风期的特点;若进一步将控制侧直流母线与功率侧直流母线通过二极管并联,通过控制策略可提高系统在低风速下的风能利用率。

在海上风力发电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定子双绕组发电系统优良的控制性能、宽转速范围的风能利用率和结实可靠的转子设计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结论

双馈异步电机容易实现变速恒频发电,可以减小电力电子设备的投入,良好的并网优势使其在大型风电基地中应用广泛;普通笼型异步电机坚固可靠,中小功率风力发电中优势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免维护性和经济性,而定子双绕组电机在海上高压直流风力发电系统中优势明显。

我国的新能源政策与发展表明,风力发电正进一步走向大容量大规模海陆资源兼顾开发,异步电机因自身特性将在未来的风能利用中得到更多应用;高性能的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离不开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支撑与发展,应重点开发相关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1]易跃春.风力发电现状、发展前景及市场分析[J].国际电力,2004 8(5):18-22

[2]施鹏飞.全球风力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 24(1):3-5

[3]白建华,辛松旭,贾德香.我国风电大规模开发面临的规划和运行问题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9 21(2):7-11

[4]Patel M P.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8

[5]程明,张建忠,王念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姚兴佳,宋俊.风力发电机组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9

[7]吴佳梁,曾赣生,余铁辉.风光互补与储能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8]Brune C,Spe R,Wallace A K.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variable-speed, doubly-fed wind-power generation system[C].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Annual Meeting,1993.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1993 IEEE

[9]雷亚洲.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8):84-89

[10]李勇.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异步电机发电系统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第4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互动;电力用户;需求侧管理

作者简介:戴谦(1965-),女,河南驻马店人,湖南省电力公司湘潭电业局,工程师。(湖南?湘潭?411104)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72-02智能电网成为当前各国电力系统研究和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计划,成为我国电网公司规划的重点工作。而电力营销,则担负着需求侧管理、售电市场运营、电能计量管理、销售电价执行、供电服务以及对客户进行供电安全方面的职责,为社会经济提供可靠、高效的用电服务是其核心内容。因此,对智能用电技术的利用和研究,要积极开展,并进行营销信息系统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并且建立强有力的双向互动平台以及支持平台,最终使得营销业务的智能化及营销管理的现代化得到充分利用,并促使电网与客户进行信息流、能量流以及业务流的互动,实现相互之间新型的供用电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综合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本文便以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用电的特征为基础,探讨现代电力营销体系以及智能电网框架下现代电力营销体系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的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用电的概念与特征

1.关于智能用电定义的诠释

智能用电采用高效控制、高级测量、快速储能以及高速通信的先进技术,并依靠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坚强的电网,实现市场计量公正准确、响应迅速、多样的收费方式、对数据的及时采集,使服务便捷高效,从而使电网与客户进行信息流、能量流以及业务流的互动,实现相互之间新型的供用电之间的关系。

通过传感器对供电端到客户端之间的一切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科学完整的信息与用电交互网络,然后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指导用户对用电的方式进行直接的调整,从而使电力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使客户的用电成本得到降低,提高用电的安全、可靠,使用户的用电效率得到提高。

2.智能用电的特征

智能用电的主要特征为:技术先进、经济高效、服务多样、灵活互动、友好开放。

技术先进:自主创新并消化吸收计量、控制、通信、储能、超导等新技术。

经济高效: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提高能源效率。

服务多样: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灵活互动:实现电能、信息和业务的双向交互。

友好开放:充分利用电网资源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二、智能电网下的现代电力营销体系

智能电网构架下的现代营销体系,是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坚实基础,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理念,以营销技术支持平台为可靠支撑,建立与完善双向互动营销平台,实现与客户进行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友好互动。

1.智能化客户服务

(1)用电方案优化制定:整合供配电资源,自动生成最优的客户业扩方案,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或定制服务选择。

(2)自动采集客户电能量数据、电能质量数据、各种电气和状态(事件)数据,对数据进行合理性检查、分析和存储管理,实现客户与电网企业间电能双向计量;互供电量、电费的自动结算;依托社会化资源和自助缴费渠道,方便客户多渠道缴费,实现电费收取多样便捷。

(3)客户用电信息实时监测,异常状态在线分析、动态跟踪和自动控制,帮助客户实现故障自动诊断、快速排除,自动寻找替代供电电源。

(4)利用智能电表或智能终端获取电网供需信息和用电价格,采用智能控制功能,通过功率定值控制、电量定值控制、费率定值控制、远方控制、电费催收辅助控制、预付费管理控制等手段,实现客户根据电价电费变化,远程对家用电器进行设置和控制,如低谷时开启用电设备。

2.智能化营销业务管理与决策

(1)远程监测客户侧电能质量(电压、无功、谐波等),自动进行信息;基于用电、配电、输电实时数据,完成电网分层、分级的实时线/变损自动分析。

(2)实现客户价值、信用等级、风险评价,与保险、信托、证券等业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3)自动完成购、售电市场分析与预测,为输配电网络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4)通过营销指标的统计、查询、分析,对业务处理、流程执行、工作时限、工作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为国家电价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智能化需求侧管理

(1)实现客户用电设备在线监测、停/投运控制,实现有序用电方案自动编制和优化、自动实施、过程跟踪、自动监测、效果评价,满足社会有序用电、客户经济用电的需要。

(2)实时诊断客户用电设备健康状况,为客户提供安全用电服务;为客户用能系统提供能耗监测与能效诊断、能效项目实施效果验证等服务。

(3)对客户分布式能源上下网及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实现故障情况自动隔离。

三、现代电力营销体系的目标

现代电力营销体系的目标,是建立起和谐的智能电网,实现电网企业与用户的和谐相处,可以做到用户使用到更加稳定高效的电能,减少自身的电费支出,而电网可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完成目标,有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便是结合电网状况与特点,使用户了解电网运行的困难,降低电网运行和维护的难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电力系统运行的突出特点是,电能难以大量存储,即用户使用的电能,是由发电厂产生、电网输送和分配、用户使用这些环节几乎在同时完成的。传统电网中,由于用户不了解电网的状况,不参与电网的管理,其电能使用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完全依据个人的需要,这就为电网的运行制造了巨大的困难。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电网需要根据事先估计的负荷情况,即电力负荷预测的结果,安排发电情况,运行方式等。为了满足用户的集中用电,电网需要建设大量的发电设备、电能传输设施等,用于保障用电峰值时的需求,而其他大量时间内,部分的设备却处于备用状态,这就是电网运行的峰谷状况。用电高峰时电能提供不足,用电谷底时大量电能浪费,成为了电网运行中的尴尬状况。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只有现代的电力营销体系,只有让用户参与到电网的管理中来。

首先,用户参与到电网的管理中来,可以使用户了解电网的困境,进而解决这一困难,对于电能使用时间并没有特别需要的用户,可以对自身用电情况进行调整,尽量在非用电高峰时间用电,以此来换取电网给予的优惠电价,实现电网的削峰平谷,用户的费用降低。其次,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电网的运行状况,在计划检修与电网故障时,可以获知并有计划的进行安排,避免和降低可能发生的损失。再次,电网对于用户的电能使用状况,不再是根据以往一段时间内的电能计量情况进行粗略的估计,而是根据实时和实际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有目标的进行发电和电力调度,有效的降低电网传输中的电能损耗。

四、结语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营销方面的关键问题,体现在电力用户与电网的互动上。互动首先需要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支撑与完善,为此介绍了电力营销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技术,其次如何有效的加以利用,为此介绍了电力营销体系建设的目标。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才能有效的提高电力营销的水平,扩大电力营销的市场。

参考文献:

[1]于尔铿,刘广一,周京阳.能量管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 管理服务

1 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状况

电力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只有按照客观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企业良好的形象才能树立起来。

1.1 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的特点

①用户在《电力法》颁布实施后,对供电服务质量要求会逐渐升高,因为他们此时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再加上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的转变,对供用电双方的权力义务认识,变得越来越清楚,供电企业被用户要求提供更多、更优质服务。

②电力企业寻求发展的关键是增长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需求。促进需求的增长成为目前阶段的关键工作,因为现阶段有巨大的发电、供电潜力可待利用。

③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保持一定比值,对于国民经济电力供给量的增大有促进作用,电力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它通常被称为电力的弹性系数,国民经济的增长是电力消费量增长的依赖。

1.2 我国电力市场今后的发展 为实现电力营销工作法制化、市场化、现代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电力日益增长的全社会需求要用高质量的电能和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对电力营销管理体系的选择,要求其必须具有开拓、竞争、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文明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①要有高质量的电能和优质的服务,以寻求和开拓满足市的场需要。产品策略的重要内容是产品服务,在电卖出去后,必须得及时跟上售后服务工作,电力用户的满意度是我们明天潜在的电力市场的依靠。所以,应从用户的需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售后、服务、故障处理、扩大需求的各个环节进行我们供电企业的服务,提供给用户需要的咨询或服务,而不能只停留在故障处理上,通过调压或补偿方式来提供优质电能服务,社会承诺应用应是公开的,通过采用双回路、双电源和环网形式来提供可靠的电力。靠服务赢得市场,方便用户,简化手续,赢得用户的信赖。

②电力市场营销工作要有四个转变,即实现:从限制型用电向开放型用电转变;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埋怨客观原因向积极迎接市场转变。

③中国电力CO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40%,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这种高碳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电网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是中国未来电力发展和运用的趋势,数字化信息集成系统,热电冷联产,电力储能系统应得到发展。

2 当前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地位应如何看待

建立的电力营销机制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把电力营销定位为核心业务,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管理模式的电力营销,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电力生产经营活动。

电力营销的原则应立足于“加大电网投资和升级改造力度,电网是基础,服务和管理是保障,技术是支撑”进行发展,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力网,供、配电网络的“瓶颈”逐步解决,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的的优质服务,运用先进的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全天候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对各项业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进行监控,企业的营销目标才能实现。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进行建立。供电企业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应当是一个充满市场活力,能适应市场需求,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旧的供电管理模式。

企业应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法制化管理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进行,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实时地进行调整,要商业化运营。

3 实行优质服务创新的建议

3.1 优质服务以创新为目标 要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转变职工的观念。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经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扩大电力消费市场,提高企业的信誉。提供优质电能应加强电网建设,供电可靠性要得到保障。

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提高电能的占有率将成为一种必然,以环保、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为契机,依据我国现行的能源政策,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提高,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工作要做好,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开发并形成。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引导客户合理用电工作可以借助经济、媒体宣传等手段,提高用电效率和负荷率。有利于环保、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应积极推广,开拓电力市场。

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做好全方位的服务,要提供可靠、价格合理、优质的电力电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开拓电力市场,使用高效洁净的电能,现阶段应以商业、居民、市政为重点,提高生活水准,传统的用能观念应引导客户改变。

3.2 实行优质服务创新的建议 优质服务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电力企业拓展市场的通行证,是打造电力品牌的根本途径,它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如想做好优质服务,电力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2.1 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载体 通过推行严格的奖罚制度,并对所有业务按照操作权限和时限要求实行闭环管理,实行“客户代表制”、 “客户回访制”、“客户服务调度制”,将该系统定位于“客户服务调度”,不断进行系统完善和功能拓展,电力客户服务真正的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客户代表的权威性进一步树立。

3.2.2 优质服务的根本保障是完善激励监督机制 企业的服务行为要以优质服务与监督、监察与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范。完善激励机制要体现奖惩分明,它是经营服务的动力。以完善售后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是:通过不断对服务的改进,来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切实增强协调处理能力。

3.2.3 要建立起营销技术服务管理系统,更好的完善优质服务 对客户在用电方面可能出现的限制、困难要进行研究和了解,有机结合营销与服务,为客户服务的功能要得到拓展,确立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电力的需求。必须要规范营业行为,不同用电群体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当前,营销服务被各行各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3.2.4 转变思想观念是强化优质服务的前提 参与市场竞争就要有优质高效的服务,“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是电力企业必须满足的,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抓好生产经营与建设发展的同时,将经营融入到服务之中,并做为企业完善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 “客户至上”的观念也必须牢固树立起来,将经营融入到服务之中,切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3.2.5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是优质服务的基础 优质服务不可缺少的硬件基础是:变电的安全运行、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安全输送等,都要做到严格把关。杜绝在生产、调试、运行、安装、维护过程中电力设备的装置性、习惯性违章。

3.2.6 树立服务形象的必要形式是大力宣传 建立电力供、求双方良好互动的新机制,电力供应和营销服务的最新消息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形式向社会,让客户满意,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积极建立电力供应新闻制度,为社会创造效益,电力营销理念要让政府放心,良好的企业服务形象要进一步树立起来。

4 结束语

广大电力企业职工在肩负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担负着社会责任,做为为全社会服务的特殊行业,电力企业与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密切相关,随着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相应产生了经营观念的较大转变,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入手,改善电能的质量,促使电力企业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相适应的战略发展计划要制定出来,通过改善电网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切实的做好电力营销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秋华.《电力市场营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第一期.

[2]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用电客户受理员》,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第6篇

关键词:废水热源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计算分析

0前言

各种资料显示,城市各类商业建筑卫生热水能耗比例达到10%~40%,城市民用建筑热水能耗,仅洗澡热水用能就接近20%,城市家庭热水器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农村小镇家庭使用热水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2]。上海地区商业建筑卫生热水能源消耗在建筑总能耗中的比例为:写字楼,2.7%;商场,10.7%;饭店,31%;医院,41.8%[3]。另外,城镇食品加工,游泳馆等,农村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也需要消耗大量不同温度的热水。由此可见,目前卫生、生产热水能耗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建筑卫生热水节能日益受到重视。

此外,大型商业建筑,为了营造舒适的环境和提供各种服务功能,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以废热、废水的形式向环境排放大量废热,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多的高能耗商业建筑采取了废热回收措施,都取得了显著效益[4-6]。

在我国,节能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一环,关键一环,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节能政策及措施,如实行产品节能认证,执行电力价格杠杆,拉大峰谷电价差及高峰用电时段需求限制等,同时也号召和鼓励企业开发节能型产品。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热水能耗的节约大致有三类途径:

⑴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⑵建筑废热以及其他形式废热的回收利用;

⑶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热水的生产和利用效率[7]。

其中,将热泵技术应用到热水系统中,回收各种低品位废热,是解决建筑热水高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主要用于大量热水的供应及废热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废热回收。该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冷热源温差大为减小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

⑵可利用夜间电力工作,平衡电网峰谷负荷;

⑶由于废热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蒸发温度,热泵的结霜问题得以改善或避免;

⑷可实现热水、采暖、供冷的一体化。

普通卫生洗浴系统,很大一部分热能白白排放浪费掉了,如能回收这部分热能,则节能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文献8中对典型浴室和典型气候条件下洗浴废水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测试,其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淋裕水温降值测试(水流量6L/min)

从图1可以看出,热水洗浴后,废水温度仍然达到36℃左右,热回收潜力相当大。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在国外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应用实例,但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整体循环的角度,对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进行探讨,并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性能分析,同时与其他系统进行了经济性比较。

2工作过程及理论循环分析

2.1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

利用热泵制取生活热水可以提高节能效果,其COP值可达3~5。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存在冬天制热系数明显降低,室外换热器结霜的问题,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洗涤的废热水一般直接排放,其所携带的余热被白白浪费。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以消耗一部分电能为代价,通过热力循环,把废热水中储存的能量加以发掘利用,用来生产热水。在用电谷段(上海22:00~6:00)以废热水为热源,产生热水并储存在热水箱中,随时供用户利用。从热力学工作原理上看,它与制冷机相同,就是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所不同的是两者的目的和工作温度区往往有所不同。制冷装置从低温热源吸热,营造低温环境;而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是从废热水中吸取热量,加热生产或生活热水。

该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热水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储热水箱、过滤装置、废热水箱、水泵及若干截止阀和相应的控制装置等组成,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从浴室等场所排放出来的废水,经过滤器6过滤处理后,为了保持一定的流量和温度,便于控制,先储存在废热水箱7中,经过循环水泵9不断与蒸发器2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蒸发器2中的制冷剂吸收废水的热量,蒸发为干饱和蒸汽,被吸入压缩机1,压缩机将这种低压工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入热水换热器3,经水泵强制循环的水也通过热水换热器3,因此,水吸收了工质送来的热能,并将热量储存在热水箱5中,随时为用户提供热水,而工质经换热后在定压下冷凝放热,并进一步在定压定温下冷凝成饱和液体,从而将水加热升温到所需温度。饱和液体通过电子膨胀阀4经绝热节流降压降温而变成低干度的湿蒸汽,再次进入蒸发器2,使热水箱5中的水温逐渐升高,最后达到60℃左右的水温甚至更高,正好适合日常使用。通过加装混合阀,可使出口热水与储水箱下步温水混合而得到不同温度的水,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这就是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2系统流程图

1压缩机2蒸发器3热水换热器4电子膨胀阀

5储热水箱6过滤器7废热水箱8截止阀9水泵10浴室

2.2系统理论循环及性能分析

热泵的热力经济性指标可由其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来表示。COP指其收益(制热量)与代价(所耗机械功或热能)的比值。对于消耗机械功的蒸汽压缩式热泵,其性能系数COP也可用制热系数εh来表示,

即εh=Qh/P………………①

在热泵热水系统的推广使用上,很多厂家和科研单位对于热泵热水系统的工质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热泵系统中,R22极有希望的混合替代工质为R407c和R410a。近共沸混合物R410a虽然具有基本恒定的沸点,但它的单位制冷量容积较大,排气压力较高,作为替代制冷剂就要求对设备改造;R407c具有与R22相近的制冷量,压力基本相当,对整个系统的改动小,但其传热特性较差,需用酯类油更换R22的油,一旦出现泄漏,系统制冷量和制冷效率迅速下降。而R417a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工质,它排气温度比R22低,不用更换油,吸排气压力比R22系统稍高或接近,完全可以在热泵热水系统中直接替代R22,并可以安全可靠运行[9]。因此,本文选取制冷剂R417a为理论计算工质,进行理论热力计算:

致冷工质的流量m(kg/s),单位工质的制热量q1(KJ/kg),单位工质的耗电量w0(KJ/kg),

系统制热量Qh=mqh(KJ)

系统耗电量W=mw0(KJ)

代入式①得到:εh=q1/w0……………②

考虑一定的过冷度和过热度,系统理论循环如图3所示。

Qh=h2-h4,w0=h2-h1

图3系统的理论循环

此外,为了对热泵热水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选取一组典型工况(蒸发温度30℃,过热度5℃,冷凝温度60℃,过冷度5℃),采用不同工质进行理论计算,其结果列表如下。

表1工质理论计算特性表工质冷凝热量(kW)理论制热系数εh压比压差(kPa)压缩机耗功(kW)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排气压力(℃)

R221.206.7422.0461242.80.17892.4424.31

R134a1.216.9942.209929.900.17378.9016.99

R407c1.226.5952.1571337.80.18585.7324.94

R417a1.226.8542.0701112.00.17875.8021.52

(注:计算工况蒸发温度30℃,过热度5℃,冷凝温度60℃,过冷度5℃)

考虑到废热水和用户所需热水的温度波动,本文针对不同废热水水温以及不同的热水温度(即选取不同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以R417a为例进行计算。考虑传热温差,取冷凝温度Tk=50~65℃,蒸发温度T0=5~30℃,每5℃进行一次理论计算,计算结果统计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冷凝温度一定时(即用户设定热水温度保持不变),随着蒸发温度提高(即废热水温度不断升高时),系统的制热系数不断提高,如图4(a)所示;

(2)当蒸发温度一定时(即废热水温度保持恒定),随着冷凝温度提高,制热系数明显下降;

(3)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取不同的蒸发温度T0和冷凝温度Tk,当温差Tk-T0保持不变时,制热系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温差的不断加大,制热系数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温差的变化对制热系数影响很大,如图4(c)所示;

(4)制热系数在冷凝温度Tk=50℃出现最高点,蒸发温度T0=30℃,理论εh=10.65,这也为系统的控制及用户水温设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由图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冷凝温度一定时(即用户设定热水温度保持不变),随着蒸发温度提高(即废热水温度不断升高时),系统的制热系数不断提高,如图4(a)所示;

(2)当蒸发温度一定时(即废热水温度保持恒定),随着冷凝温度提高,制热系数明显下降;

(3)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取不同的蒸发温度T0和冷凝温度Tk,当温差Tk-T0保持不变时,制热系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温差的不断加大,制热系数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温差的变化对制热系数影响很大,如图4(c)所示;

(4)制热系数在冷凝温度Tk=50℃出现最高点,蒸发温度T0=30℃,理论εh=10.65,这也为系统的控制及用户水温设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需要说明的几点:

(1)取蒸发温度T0=5~30℃,是为了便于了解制热系数随废热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际从各种文献和图1中可以了解到,废热水的温度变化范围不大,基本在28℃~36℃范围内波动;

(2)考虑制热系数随废热水温度的变化,在实际中,制热系数受废热水流量变化的影响也很大,值得进一步测定和研究;

(3)本文只进行了理论制热系数的计算,实际制热系数可通过文献10中的关系式计算。

图4(a)制热系数随蒸发温度变化图

图4(b)制热系数随冷凝温度变化图

图4(c)制热系数随温差变化图

2.3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比较

为了计算简便起见,选取一典型工况,如表2所示。由表可见,在夏季废水热源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相比,节能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冬季其制热系数平均是空气源的1.7倍,当废水温度提高到35℃时,其制热系数可达到空气源的2.4倍,具有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因此可以考虑在夏季室外温度较高时,蒸发器直接从室外空气中吸热,而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热水热负荷较大,则应以废热水为热源,可以考虑利用一定的控制手段实现上述切换。

表2两种热泵热水系统的比较系统季节特点Tk(℃)T0(℃)εh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夏季50258.43

冬季60-52.91

废水热源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平均60—4.91

典型60306.88

3小结

3.1研究分析结论

废水热源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把储能、热泵和废热利用结合在一起,利用储能弥补热泵热水系统初期的热量来源,实质上是一种以废热水为低位热源的水源热泵系统。

3.1.1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在冷凝温度Tk=60℃时,其平均εhe=4.91;Tk=50℃时,其εhe=6.88,理论εh最高可以达到10.65,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3.1.2该系统应用于浴室桑拿、健身房、游泳馆、体育馆、学校等水量需求大,且具有废热源的场合,工业上需要低温热水的地方也可以用。在冬季采暖的地区,同时还可作为散热片、地板辐射、风机盘管等采暖末端的热源部分,为各种住宅、别墅、公寓楼房等提供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

3.1.3与传统的燃煤锅炉相比,既节能,又清洁,无污染;与单纯的电热水锅炉相比,可大幅度节电;与单纯的热泵热水系统相比,可利用夜间廉价电力,既降低了加热水的费用,又对电网有移峰平谷的作用,特别是在冬季,又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3.2还需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及建议

3.2.1在实际系统的应用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过程中,还需考虑结垢的问题,应该适当添加活泼金属作为牺牲阳极保护措施,或另设单独除垢装置,以降低冷凝器和热水器内壁腐蚀和结垢,这点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3.2.2研究开发能够适应大范围变工况要求的制冷剂,以达到更高的冷凝温度,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时间,提高出水温度,减少水箱体积;

3.2.3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对水温进行合理控制,特别是水箱中温度控制层的选择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考虑到热水供应和废水回收在时间和流量上存在不一致的矛盾,故应考虑需热量和可利用废热量的平衡问题。在设计水箱容积时,也要考虑储热水箱的储热特性、容积大小及其优化和保温等相关问题;

3.2.4应积极探讨取代传统的电热水锅炉,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可以考虑将该系统应用于小型家庭系统中,开发新型热水器产品;

3.2.5将以废水为热源的热泵热水系统与太阳能系统、空调系统等联合开发,也就是开发废水、空气、太阳能多热源的综合热泵热水系统,加上与空调系统联合,还可以利用空调系统的冷凝热量,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其经济、环保与社会效益会更加显著。

总之,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为废热利用、建筑节电节能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其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至于该系统增加的制造成本,可通过节电在一定时期内回收。

参考文献

1王恩堂,李军等.用电制备热水的几个方案及其比较.节能,1997,(2):7-11

2罗清海,汤广发等.建筑热水节能途径分析,煤气与电力,2004,(6):353-357

3薛志锋.商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市场分析[J].清华同方技术通讯,2000,(3):70-71

4董明.星级酒店中央空调冷捏弄感热回收利用项目分析.能源工程,2003,(3):63-64

5汪训昌.中高挡旅馆废热排放与热利用分析[J].暖通空调,1995,(4):53-56

6Jkhedari,SManeewan,etal.Domestichotwatersystemcombiningsolarandwasteheatfromthermoelectricair-conditioner.Int.J.ofAmbientEnergy,2001,22(1:19-28)

7罗清海,汤广发等.建筑热水节能中的热泵技术.给水排水,2004,5:63-66

8罗清海等.热电热泵热水器的研制与节能分析.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4,(1):26-29

9李晓燕,闫泽生.R417a在热泵热水系统中替代R22的实验研究.制冷学报,2003,(4):1-4

第7篇

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的召开将为手持显示市场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深圳举行的“2008移动手持显示技术大会”上,各路专家就手持显示技术市场的发展路线、显示技术热点进行了对话交流。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先进技术中心亚太地区总经理刘建勇指出,手持设备的功能融合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对创新的用户界面提出的各种新的要求。他认为,在手持设备中,中小尺寸显示器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于显示器的面积有限,而多媒体内容的日益丰富,要求中小尺寸显示器必须具备高速接口以及大屏幕的显示效果。

在解决显示器尺寸限制方面,刘建勇认为,基于沉浸显示技术的虚拟显示器可能是一个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折叠方法设计手持设备的显示器虽可解决显示屏面积小的问题,但是,可能存在接缝引起视觉不适的问题。他分析指出,OLED作为一个可卷曲的显示器,有望在手持手背中获得应用。此外,还有构建在手持设备中的投影显示器等等解决方案。

刘建勇指出,随着手持设备中多媒体功能的日益丰富,如何提供上网带宽以及显示器的分辨率就是移动手持设备今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绿色环保低功耗成为技术焦点

目前,手机、数码相框、MP3等手持娱乐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从“2008移动手持显示技术大会”上可见,绿色环保的显示技术是业界专注的方向。大会上手持显示技术产业显示屏,显示驱动、终端产品等各环节供应商,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绿色”话题。

人们不断追求中小尺寸显示设备的高清晰画面、高速处理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高耗电量的问题。如何从绿色节能的角度出发,为手持显示技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是众多显示技术供应商们所关注的话题。作为一家专注于液晶驱动功能为核心的IC设计公司,矽创电子的显示技术专家钱金维介绍了矽创绿色环保驱动器,并详尽展示了低温省电的驱动模式改良(HI-FAS)模式。同时,矽创先进的具有背光省电优势的LABC/CABC技术也博得在场人士的高度兴趣。矽创公司的先进的“绿色”显示驱动器技术的特点在于:

・不影响视效的省电方式;

・不增加CPU处理负荷;

・内建高速处理电路可播放动画;

・可减少一半以上的背光消耗电力;

・现行CPU/Driver IC的Interface不需改变。

因此,在用于手持设备的中小尺寸显示器TFT-LCD显示驱动器市场上矽创先进占据了大于30%的市场份额。

光源是显示技术的很关键的一项技术,华润矽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高级工程师颜重光在演讲中指出,人们最关心的手持显示设备的效率,而绿色节能则是设计的关键所在。LED是绿色环保的清洁光源,他的演讲着重探讨了移动手持显示背光驱动技术,他还把自己发明的、解决整屏均匀显示问题的“多颗LED串并联布线设计”技术向与会者做了介绍。

在6月20日的大会工作坊中,“手持设备背光驱动设计”内容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讨中,电感储能开关稳压器用技巧探讨、多颗LED串并联布线设计技巧探讨、背光驱动IC的选用等成为与会者的热点话题。

权威调研机构乐观预测手持显示市场未来

手持显示设备市场现如今呈现出一派繁华之象,那产业发展后劲如何?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发展?技术和价格将是怎样的一种走势?本次大会上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DisplaySearch的资深人士了最新的市场分析及预测结果。

iSuppli首席分析师Vinita Jakhanwal对产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中小尺寸手持显示产业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2007年已经达到40亿件,到2012年预计超过50亿件,而这样发展趋势究其原因是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不断涌现的新兴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