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的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04 16:01:12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的学习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的学习方法

第1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被赋予的含义除了传统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培养外。还进一步强调了职业能力培养,在职业教育领域。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改革在于内容的选择、知识呈现的方式和序列发生变革,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笔者为此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会计基础课程;有效教学;课程改革

一、传统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困境

为什么传统的课程会计教学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形成职业能力?原因在于大多数职教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认知倾向。当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情景。对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缺乏感性认识时,就往往不知道学习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感觉抽象难以理解。不能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进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基础课程

2008年8月份。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地方教材建设委员会编著的《会计基础》新教材,尝试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专业新课程新教材的开发。会计基础是指会计基础工作,有别于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和作用:

1.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而不是孤立地获得会计职业知识。

2.有利于学生将学习与职业实践相联系。有效形成初级会计职业能力。基于对会计职业工作内容有感性认识,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学生获取会计知识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联系。因而技术与专业理论不再抽象。

三、会计基础新课程实施的探索

(一)重新确立课程目标

传统基础会计课程目标强调了解会计七大核算方法并应用借贷记账原理编制分录。

笔者认为会计基础新课程的目标应确立为:熟悉会计整体工作流程,辨识和填制常用会计单据并理解会计单据反映出的业务关系。掌握借贷记账法在简单业务巾的应用。理解会计数据来源并学会阅读简单会计报表。初步养成会计工作思维及细致严谨的职业习惯。

(二)建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联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的会计基础课程重点教授内容是通过各种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熟悉会计分录的编制。教材中仅呈现少量的原始凭证样式。几乎不提供相应的习题供学生们练习填制原始单据。

重组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会计基础课程新课改的关键点。应从会计实务工作出发,重视向学生呈现会计职业实践工作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依会计工作各环节形成项目教学模块,据岗位或经济业务类型划分子项目任务。

2.教学内容的呈现序列。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序列上。会计基础课程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在呈现方式上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予以呈现。

(三)重新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在学科课程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开展通常是以教师理论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分离。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基础新课程教学,其核心是以会计工作项目为中心来开展和组织教学,“边干边学”,体现了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方案设计。目的是建立起学生的工作思维。

1.角色扮演法的应用。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假想自己是实际工作中的某一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身份来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形成工作经验,培养工作思维很有帮助。因此也是新课改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本课程教学中,对于“采购业务处理”部分。可将学生分组成为5人小组团队。分饰某食品公司的会计员、出纳员、业务员、仓管员和供应商等角色,然后再自主完成仿真业务的各处理环节。

2.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情境教学是建构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这种教学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种仿真的会计职业实践,将职业学习与职业实践联系起来。

3.讲授法的应用。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严密、系统、深刻的特点。

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发了不少人对讲授法的否定观点与态度。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讲授法是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的。不应简单地将其划归为填灌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中也可恰当地嵌套采用讲授法教学。

四、会计基础教学实施的效果

(一)在应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的传统重点内容方面。新课程模式下的实验班与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下的对照班相比。能力更优。在教学时数及教师相同的情况下。笔者选取了六个知识点进行检测。分别为:区分会计要素、筹资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生产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经营成果核算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班完成测试题的准确性优于对照班。

(二)实验班相比对照班,综合职业能力更优。实验班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原始单据和记账凭证的准确填写、书写的规范性、透过会计凭证判断业务类型等方面。笔者选取了两个知识点进行对比检测:根据简单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格式的准确性、根据采购业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费发票判断业务类型并填制付款支票和收料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实验班完成测试的成绩更优。学生们在会计模拟实训的总结中写道:“一学期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做实训时可以不看题目,根据原始凭证就会填记账凭证了。”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透过会计凭证判断业务类型的能力是形成工作实操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实验班被试者的学习体验更愉悦,态度更积极。当被问到:“一学期的学习中,你是否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与成功”,实验班约4750%表示“是的,我愉快学习,有成就感”。这一数据相比对照班的1429%有了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烈敏.学业不良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260-266.

第2篇

关键词 初级财务会计 学习框架 学习笔记 虚拟公司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习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近几年来,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在初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日益凸显出方法不当的问题,通过历年的观察、分析,笔者将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1)学习缺乏系统性、忽视对知识整体性、框架性的把握,偏重细节的学习;(2)尚未摆脱中学阶段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学习能力低下;(3)对相对枯燥的理论教学接受度低,学习乐趣不足;(4)学习视野狭窄,忽视专业以外的其他课程。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引导,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1 强调学习框架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建立两层次学习框架

第一层次是指课程整体框架,反映本科期间专业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教师根据大学期间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及其体现出的课程之间的关系绘制出这一框架图,在指导课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了解大学四年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加明了每门课程的价值所在,而不再是孤立的去学习某门课程。

第二层次是指单一课程的内容框架。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用以明确本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体现课程的知识框架,但其提纲挈领的功能性往往为学生所忽视。因此,我们从两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建立课程框架。

第一,教师根据初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绘制出各章节之间内在联系框图,指导课上,在强调框架重要性的同时展示给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即在头脑中建立直观的知识框架,并指导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充实、丰富、强化这一框架,这样,当课程结束时,学生所学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彼此相连,从而使学生真正学懂本门课程,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第二,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课程手册的作用。课程手册是由教师结合初级财务会计讲义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编制的,是对上述课程框图的细化、补充和拓展,每章通常由六部分构成,并根据各章内容和教学需求斟酌增减,基本内容包括:(1)学习目的;(2)主要内容;(3)课堂讨论或练习;(4)复习思考题;(5)补充习题;(6)课后要求。各部分内容不是简单的按顺序列示,如学习目的在综合描述之后,还会穿插在主要内容部分与其对应,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学习该内容所应实现的目的;课堂讨论或练习部分也同样穿去与主要内容对应。课后要求部分主要包括对每章讲义的阅读要求、根据课程进度对企业报表的阅读要求、对于自设虚拟企业经济业务补充和处理的要求、完成课后学习笔记的要求。

2 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既包括课堂笔记,也包括课后笔记。记学习笔记是一个思考过程,既使学生在课堂上紧随教师的思路,又有助于课后对知识的梳理、总结。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初即对学生明确学习笔记的重要性,并对做笔记的方法做出进一步指导。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打印的课程课件,而不再做手工笔记,即使做,也往往是对板书或课件的简单抄写,因此,教师要明确课堂笔记记录的内容,它不是单纯的文字抄写,而是伴随着思考对关键知识点、拓展内容、未能理解部分等的纪录。

课后笔记主要包括学生课下自习时所作的总结性笔记、读书报告等,是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思考。课后笔记首先要做的是对已学内容的整理总结,明确所学内容在课程框架中的位置、加深对细节的理解、解决课堂中形成的疑问、补充课堂笔记不完整的部分。可见,记学习笔记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比较陈旧、落伍,但事实上,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

3 指导学生设立虚拟公司,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尽快与实际相联系

初级财务会计主要讲授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未接触过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如何使其进入专业角色,接受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形成会计思维方式是专业学习的首要一步。因此,要求每名学生自学习始,建立一个虚拟公司,自任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虚拟公司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就自身当时掌握的知识而言,能够设计出哪些经济业务,而作为财务人员,自身的职责又有哪些,能够为公司完成哪些会计工作,解决哪些问题,并要求学生付诸实施形成报告。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学生还要不断为公司增添新的业务并进行处理。这样,一方面使相对枯燥的会计理论“活了”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尽早联系在一起,为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强调质疑的重要性

质疑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从历年初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看,爱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学生比例逐年降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单独面谈等方式发现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一,习惯使然,即已经养成机械的学习方法,教师怎么讲就怎么记,懒于动脑,是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直接表现;其二,在发现问题时未能及时发问,也未做记录,之后忘记或懒于发问;其三是最常见的,即认为问题过于简单,羞于发问。对于第一种情况,除了在指导课上强调质疑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这在前面几点中已有阐述,这里不再赘述。针对第二种情况,指导学生养成随时记录、随时发问的习惯,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要随时提问,一来可以解答自身的疑惑,同时可以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增加课堂活跃度;在自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随时记录,即形成前述学习笔记的一部分,待以后寻求答案。对于羞于发问的学生,上课之初即强调一种思想:一个问题,无论在别人看来多么简单,弄懂了对自己而言就是有价值的。

5 指导学生拓展知识广度,扩大阅读范围

第3篇

自学能力是一般能力在独立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运用,它是由许多独立学习能力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成本会计由于课程自身性质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事事依赖老师,必须在认真听取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

成本会计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以介绍企业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预测、决策、成本分析为主要内容。因此,它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多、公式多,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控制、分析,必须借助一系列经济指标,运用一系列方法,全面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强调注意理解成本计算、控制、分析的方法,在各种情况下,对出现的会计业务选择适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从总体上把握成本会计学的内容

要进行成本管理,就要取得成本资料。对于如何取得成本资料,如何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利用,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例如,成本会计的职能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归类:事前有成本预测、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事中有成本控制,事后有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是以利用产品为中心,成本考核是以责任单位为中心。这样逐步深入下去,将成本会计的各方面联系起来。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找出主要内容与工作重点。成本核算是教学重点,没有成本核算,其他职能也就没有意义了。在考试中,成本核算具体表现为综合应用题即计算题。

二、认真系统阅读教材,制定学习计划

阅读是“学习之舟”、“智慧之源”,所以我觉得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自学能力的核心内容。教材是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比考试大纲更具体。学生应认真加强自学,掌握教材的特点,树立信心。学生在阅读教科书时应确实做到:读目录,把握全书的总纲;读引言,了解课题的概要;读正文,具体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读练习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考试的一般要求看,考试的覆盖面广,大题目较少,小题目较多,单掌握重点难点是不行的。在学习过程中,要讲究效果,根据老师的辅导将整个教材内容按章节划分几个单元,不能像看小说那样,只注重速度,不注重效果。同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学生通过阅读,就能在客观上掌握课本的知识体系和各章节的知识结构,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微观上全面地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并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而避免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只读正文、只记条条的现象,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能力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认真听课

教学过程应该是老师精心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同时根据心理学,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时,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就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生疑”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又是促其奋发学习的动力。有了疑问,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从而主动寻求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对这门课的课堂学习,学生不仅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上课前认真预习,把有关内容先熟悉一下,对于疑难问题作上记号,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认真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而且必须将这些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必须记录好课堂笔记,因为这门课的重点部分是分配方法即计算题,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为了加深同学的记忆,会对书上的某些公式提出例子,或者是对书上并未明确的计算步骤加以概括整理。这些内容,应该说一听就懂,但若不做笔记把它记录下来,可能在课后实际运用时,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另外,摘录下一定的计算例题,对于理解记忆计算公式与步骤也有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

四、反复作练习,巩固记忆。

初学成本会计的学生,在学习完一种分配方法后,往往感到困惑,心中无数,也不知道是否真正掌握了。我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讲解完一种分配方法的计算步骤后,就要求学生做一道练习题。在大家做完一遍后,再进行讲解。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老师直接讲解例题要好,计算步骤讲一遍,在课堂上自己做一遍,老师再讲一遍,再加上做作业,那么对于这一难点的掌握就轻松了。

如果练习不多的话,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已经懂了,但做练习题就感到无从下手,感到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要想把练习题做出来,就得重新钻研课本。学生通过反复学习,把习题做出来,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多做练习的目的就是自测,检验学习效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

传统的教学,注重老师系统讲解,以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讲上,学生缺乏主动性,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的机会,因而不可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俄国文学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曾尖锐指出:“老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老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只有老师把工作重点放在启发诱导和指导上,才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学习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第4篇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基础课程;学习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各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必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财经职业院校的经济管理、金融、贸易、旅游和酒店管理等非会计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掌握会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也可以使学生在对财经专业的认识方面有初步认知。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初学者感觉学习吃力的往往不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这些专业课程,反而学习入门时最先接触的《会计基础》课程感到困难重重。本文试图以在当今经济发展中占重要位置的、金融市场中最常见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学习为例,说明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抛砖引玉,期望能与更多的会计学习者分享学习的快乐。

一、“望文生义”法,打消畏难情绪。

“望文生义”一词,出自清・张之洞的名篇《轩语・语学》。这个词原来的解释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但笔者结合文科学习的特点,赋予了该词新的含义。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望“文”生”义”。对于从未接触过的的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和记忆一些名词时,不妨先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进行望文生义,虽然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准确地了解这个新知识的含义,但粗浅的了解或猜测,能一下子让初学者消除到面对新知识的恐惧感,起到了消除畏难情绪的作用。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说明该方法的运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是随着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会计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专门对该部分知识进行了规定,可见学懂、学好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初学者可在接触这个知识点之前,通过文字本身的含义,有如下分析:这是一种资产类科目,性质或持有的目的是为了交易、这个概念与金融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教材,可以了解到其概念:交易性金融资产(Held for trading financial assets)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通过对比望文生义与严密的概念表述的差距,初学者会比较深刻地理解了概念。

二、粗细结合法,重复与举例结合,掌握知识。

任何课程的学习,阅读教材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文科类专业课的学习上,对内容的重复阅读及练习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学习会计基础知识时的“粗细结合法”。比如,学习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过程中,通过“望文生义”法在头脑中建立了知识的基本构架。然后从粗读教材入手,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本节的内容梗概,找到理解和学习上的难点;所谓“细”指的是对教材的精读。精读教材的过程中,很多初学者座不住,看不进去整篇大段的内容,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借鉴蚂蚁啃骨头的做法,从粗读教材时确定的理解相对较难的一小段,逐字逐句,通过反复重复与结合自身已知内容进行举例的方法掌握知识精髓。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占用学习者太多的时间,也遵循了科学规律。记忆规律表明,对陌生知识的学习,进行一次性强化记忆60分钟的效果,远远不如每次记忆6分钟,重复10次更有效。

三、地基式学习法,通过逐层搭建知识架构,学以致用。

所谓“地基式学习法”指学习的过程必须如同建筑工程一样,要想得到高质量的结果,必须重视基础的作用。所以,学习的过程应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相结合。《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它的内容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和指南。也是学习会计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最需要的第一层‘地基’。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学习为例,初学者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含义、粗细结合阅读了教材之后,还要对照《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准确识记相应的会计科目名称,为后面的账务处理打下牢固的根基。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进一步学习相关账务处理需要使用到的账户:分别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过反复阅读教材,举例和学习,使初学者准确掌握每个账户的性质,打下学习账务处理的第二层‘地基’。后续学习的过程中,对会计业务的讲解、分录的处理及联系实际举例讲解如何进行知识运用,一层层打牢地基。

四、学会用“会计语言”说话,化复杂学习为快乐发声。

初学者对会计学的学习可以与学习一门语言进行类比。因为二者同属于文科性质,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初学者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最主要的是掌握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并要不断重复,学以致用才能掌握。其实,对会计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分析会计业务的表述方式,像学习语言一样,了解如何使用会计专业术语如会计科目、账户等对会计业务进行表述,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把枯燥的专业课学习变成一门“会计语言”的学习,通过重复和练习,达到快乐发声的目的。以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个对初学者陌生的知识为例,一味读书、看理论,会让人摸不到头脑,但通过举例,联想一个场景:初学者如何运用闲散资金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投资、产生收益并结合所学习的会计科目及账户去尝试用会计语言表述这样的过程,就轻松带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三个步骤:即购入、持有、出售。同时,初学者要清楚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将来在工作中面对一道道别人设定的题目,而是必须结合具体的业务,如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会计语言”的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分析每一笔业务所需要的原始凭证、分析上面内容的含义、结合自己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尝试着解读一张张纸质的凭证,成了有生命的、会说“会计语言”的活题,在这样的快乐学习过程中,突破了初学者看见业务题找不到思路的学习难点。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中,初学者普遍感觉困难的出售环节为例,详细阐述如何使用“会计语言”以说话方式快乐学习会计难点知识。购入环节:按购入时的公允价值,结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户性质,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账户的借方;举例说明买菜要到菜市场,买衣服要到服装店,使初学者理解股票、债券等投资产品的购入需要到专门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时还要发生相关的交易费用,需要使用所学的投资收益账户,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果购买的股票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还要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从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持有―出售的过程,用会计语言进行分析举例:

2007年1月1日,甲企业从二级市场支付价款1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20000元)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20000元。该债券面值1000000元,剩余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购入: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合例题及实务,分析所涉及的原始凭证、相应凭证表述的含义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及每个账户的性质、编制分录、填制记账凭证、模拟登记入账。相应的账务处理如下:

2007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

应收利息20000

投资收益20000

贷:银行存款1040000

根据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环节限于篇幅,此处不具体展开。

(2)持有期间(及资产负债表日):

持有期间:

2007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150000元(不含利息);

分析:初学者应结合投资者的普遍心理,购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会持有一段时间,等待其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达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后,才会进行出售。但只要企业并未出售其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投资收益。但企业为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对所购入的投资产品会进行“连续观察、全面记录”,所以,持有期间,也需要根据公允价值(市场价值)变动及时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5万-100万)150000

2007年6月30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上半年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20000

贷:投资收益(100万×4%÷2)20000

资产负债表日:

2007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0万-115万)5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0

确认投资收益(下半年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20000

贷:投资收益20000

(3)出售:

2008年3月31日,将该债券予以出售

分析:观察一个投资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情况,遵循的是“连续观察”的原则。因市场价值会不断变化,企业都进行了及时而连续的核算,所以,出售环节必须完整地梳理整个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及调整情况,这也是很多初学者难以突破的瓶颈,但学习了使用“会计语言”的表述及本文所述的一些原则,再学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时,就会变得简单而快乐。

本例中,初学者须明确,业务的发生是连续的,通过及时的核算和记录,翻看之前的账簿登记了解投资者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在出售前,进行过多少次公允价值的调整。对2007.6.30进行公允价值调整的时候,参照的对象是2007.1.1;

而对2007.12.31账簿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调整的时候,参照的对象已经不再是2007.1.1,已经是2007.6.30,2008.3.31出售时,公允价值调整的

参照的对象是2007.12.31的公允价值。了解了以上知识的原则后,出售时的账务处理的思路则非常清晰。在出售时(分步确认投资收益)

(1)按售价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2)按初始成本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或借)投资收益

所以,实例中的相应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18万-1万)117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100000

投资收益170000

2008年3月31日,甲企业将该债券出售,确认1季度利息10000元。

借:应收利息10000

贷:投资收益(100万×4%÷4)10000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10000

贷:应收利息10000

综上,以会计基础课程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学习为例,介绍了一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期望能对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朋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M].人民出版社,2008.12.

第5篇

 

方式方法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不断变换的经济模式,会计专业逐渐成为了几大热门专业之一,对于会计证的考取也是活跃于网络之间的热门话题,无论是专业的考生还是非专业的考生,只有掌握到实用的学习方法才能成功取得会计资格证。但是,从目前来讲,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有人找到较为成功的会计证考取的方式方法,大多是通过死记硬背的老办法,花费大把的学习时间,这种方法并不算较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借鉴优秀考生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争取在会计资格证的考取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会计证考取的内容

 

1.作为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心骨而存在的会计专业,是经济时代衍生出来的产物,其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不断的升高。作为管理语言通用之一的学科存在,会计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不断重视。通常,包含了审计学、会计学、专业化的注册会计师、会计电算化、理财学和财务管理学等内容。会计证作为会计行业的从业资格证,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是会计师必须要具备的。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所应具备的条件而提出的要求逐渐增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新世纪人才的需求,我国相关部门根据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颁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关于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取得资格证的要求、需要具备的条件、后续管理的工作关于资格证取得后和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责任等。在以后的不断发展、研究过程中,政府的相关部门随后明确和调整了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取的内容和范围。

 

3.目前,我国的会计资格证的考取分为会计职业与财经法规、初级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基础三部分。其中,会计基础主要是针对会计知识基础的考察,是入门级的课程,是必须要求掌握的理论基础。对于正式的会计师而言,想要顺利的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会计职业与财经法规的存在是为了对会计法相关的内容进行考查,这是法律对于正式会计人员的硬性要求和自我规定的约束。相较于前面两部分来说,会计行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制定出初级会计电算化部分,这也是最为简单的部分。

 

二、关于会计专业学生考取会计证的方式方法分析

 

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计资格证的考取是必须的,但是很多学生在考取的过程中遇到了层层阻碍,打击了自信心,本人结合自身经验和相关资料参考,总结出了以下方法,仅供交流学习。

 

1.会计资格证作为一种法定的资格认证的存在,是走进会计行业的敲门砖,是行业中的每个人都所必须要求具备的。获取会计资格从业证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会计证的考试,只有拥有了上岗资格证才能有机会接触这个行业,才能在正式的行业实践中积累专业的经验。

 

2.会计基础的考核内容是会计资格证考试的核心部分。因为在整个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过程中主要是针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进行考核,而实账能力则是会计基础考核中最重要的部分。

 

3.大部分考生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是难考科目,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很多难点需要掌握,需要较强的记忆力。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搭配学习的方法有利于记忆力的强化,即将会计基础和会计职业与财经法规的丛书结合在一起,用搭配的方式会印象深刻。这个方法不但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还利于对记忆力的强化。

 

4.对于初级电算化的考核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它与我们常使用的办公软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拥有了很多其他软件所不具备的功能,这个软件的使用过程较为简单,不用专门的针对学习,只需要在考试开始之前熟悉下软件流程,试用一下即可。重点是要学会对会计工作中最基本的会计凭证的填制,这需要我们相当熟练的掌握会计科目,运用自如对会计的分录。

 

三、总结

 

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是硬性规定,怎样学习、准备,能够顺利的获取资格证,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情。在本人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满足会计行业对会计的要求,不断的为自己“充电”,不断的进行学习方法的改进,每个人都有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别人进行方法的分享,探讨自身方法的利弊。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定力、持久的坚持,加强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要有对于会计行业的高度认同感,立志于长期在本行业中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这个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会计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之一,由于就业前景的广阔,学习者众多,自然增加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是首要解决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表示拥有了从业资格证就能拥有工作,在全能型人才需求的今天,需要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具备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准备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不但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取得学习效果,还应该从学习回到职业素质培养上,遵循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第6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习兴趣;方法

一、目前我校《基础会计》这门课的学习状况

1.学生态度不认真,学习方法不正确。《基础会计》是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概念枯燥而抽象的特点。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感觉会计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再加上学习技能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差,不懂得分析前因后果等。而会计勾稽关系的分析则是知识技能的重要表现,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基础会计》的学习。2.学生学习环境的情况。在初中起点的职业学校里,学生的学习环境中,低素质、低学习能力的人大有存在,这些学生往往会对学习复杂的专业课缺乏自信心,有的更会认为医药类学校学习会计无用,认为《基础会计》这门课对以后的就业没有用处,工作岗位与会计毫不沾边,所以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的影响,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忱,不利于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和掌握。

二、提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方法

1.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而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好奇心和好胜心。学生在接触到一门新的专业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学习上也会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从而真正的学透、学好!2.多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这门课,主要是体现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业务题的处理。如果只是一味的理论教学,学生当时听着感觉懂了,但真是把书本放下,就会发现好多东西不会,做业务题时就会摸不着门道,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做到讲练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案例教学法,事先准备一些简单的、典型的经济业务引导学生去分析,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作为备用金”这笔经济业务,首先让学生思考这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再让学生回忆这两个帐户的性质和结构,学生思考后回答:“银行存款和现金都是企业的资产,它们是资产类帐户,资产类帐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老师要立即加以肯定,并继续提问:“这项经济活动引起企业资金发生怎样的变化?谁增、谁减?”学生抢着回答“库存现金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所以这道题处理的答案为: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这样以此类推,从简到繁,教会学生分析、处理经济业务,学会编制会计分录,进而学习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这样由浅入深,一步步引领学生入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3.把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结合到教学中来,培养想象力,增加学习兴趣。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处理,都可以用到《基础会计》里的知识去理解、去解释,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能对发生身边的事情通过会计的知识来解决,感到学习会计用处还真大,无形中就增加了学习兴趣。在学习到会计恒等式这一内容时,主要介绍的是资产=权益,也就是资产与权益之间相互依存、数额相等的关系。理解资产与权益关系,对学习后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如果是单纯从书上进行理论讲解的话,学生就会感到很枯燥的,没有兴趣来学习的。这时,就可以把日常生活遇到的事情来讲解这个知识要点。比如你们家要买房子,房款一共需要80万元。最起码要先付什么呢?学生回答:首付款。老师接着问:假如首付的比例是30%,那需要先付多少?学生不加思考第说:24万元。老师接着说,这24万元如果是你们家攒的,那是你们的什么呢?学生说是家里的钱。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这钱是不是你们家的资产?学生回答说:是的。老师接着说,剩余的56万元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给开发商付清,如果交完首付后家里只剩下20万元,那不够的钱怎么办呢?学生说:到银行贷款36万元。老师给予表扬并总结:从银行贷款,银行就是债权人,36万元就银行的权益,也叫债权人权益。贷到的36万元对你们家来说,就是你们家的钱了,也就是你们家的资产。这个时候就可以做的就是资产=权益。所以说资产与权益是同一笔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从资金的物质存在形式这个角度来看是资产,从其来源角度看是权益,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与其相对应,资产与权益总额必然相等。通过这一举例,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资产与权益之间关系,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效果非常理想,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结合就业岗位,增强学习兴趣。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时的岗位比较多,虽然说都是医药类的岗位,但是有许多岗位都能用到基础会计的知识。有些同学喜欢做业务员,从事销售工作,这个工作岗位也要用到会计知识的。比如,公司要求通过填制报表反映销售经营情况,这个报表的填制就需要会计报表方面的知识。通过学生以后就业岗位工作情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许多岗位与会计有一定关联的,学习好会计知识是很重要的,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的基础差、学不好、混日子的思想观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会计课的信心和勇气,多动手、多操作,让学生感到学习这门课对自己是受益无穷的。

参考文献:

[1]陈瑞玲,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J],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2]汤纪春,如何提高职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新课程(上),2012年第07期.

第7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习;兴趣;方法

一、目前我校《基础会计》这门课的学习状况

1.学生态度不认真,学习方法不正确。《基础会计》是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概念枯燥而抽象的特点。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感觉会计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再加上学习技能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差,不懂得分析前因后果等。而会计勾稽关系的分析则是知识技能的重要表现,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基础会计》的学习。2.学生学习环境的情况。在初中起点的职业学校里,学生的学习环境中,低素质、低学习能力的人大有存在,这些学生往往会对学习复杂的专业课缺乏自信心,有的更会认为医药类学校学习会计无用,认为《基础会计》这门课对以后的就业没有用处,工作岗位与会计毫不沾边,所以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的影响,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忱,不利于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和掌握。

二、提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方法

1.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而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好奇心和好胜心。学生在接触到一门新的专业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学习上也会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从而真正的学透、学好!2.多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这门课,主要是体现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业务题的处理。如果只是一味的理论教学,学生当时听着感觉懂了,但真是把书本放下,就会发现好多东西不会,做业务题时就会摸不着门道,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做到讲练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案例教学法,事先准备一些简单的、典型的经济业务引导学生去分析,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作为备用金”这笔经济业务,首先让学生思考这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再让学生回忆这两个帐户的性质和结构,学生思考后回答:“银行存款和现金都是企业的资产,它们是资产类帐户,资产类帐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老师要立即加以肯定,并继续提问:“这项经济活动引起企业资金发生怎样的变化?谁增、谁减?”学生抢着回答“库存现金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所以这道题处理的答案为: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这样以此类推,从简到繁,教会学生分析、处理经济业务,学会编制会计分录,进而学习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这样由浅入深,一步步引领学生入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3.把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结合到教学中来,培养想象力,增加学习兴趣。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处理,都可以用到《基础会计》里的知识去理解、去解释,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能对发生身边的事情通过会计的知识来解决,感到学习会计用处还真大,无形中就增加了学习兴趣。在学习到会计恒等式这一内容时,主要介绍的是资产=权益,也就是资产与权益之间相互依存、数额相等的关系。理解资产与权益关系,对学习后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如果是单纯从书上进行理论讲解的话,学生就会感到很枯燥的,没有兴趣来学习的。这时,就可以把日常生活遇到的事情来讲解这个知识要点。比如你们家要买房子,房款一共需要80万元。最起码要先付什么呢?学生回答:首付款。老师接着问:假如首付的比例是30%,那需要先付多少?学生不加思考第说:24万元。老师接着说,这24万元如果是你们家攒的,那是你们的什么呢?学生说是家里的钱。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这钱是不是你们家的资产?学生回答说:是的。老师接着说,剩余的56万元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给开发商付清,如果交完首付后家里只剩下20万元,那不够的钱怎么办呢?学生说:到银行贷款36万元。老师给予表扬并总结:从银行贷款,银行就是债权人,36万元就银行的权益,也叫债权人权益。贷到的36万元对你们家来说,就是你们家的钱了,也就是你们家的资产。这个时候就可以做的就是资产=权益。所以说资产与权益是同一笔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从资金的物质存在形式这个角度来看是资产,从其来源角度看是权益,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与其相对应,资产与权益总额必然相等。通过这一举例,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资产与权益之间关系,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效果非常理想,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结合就业岗位,增强学习兴趣。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时的岗位比较多,虽然说都是医药类的岗位,但是有许多岗位都能用到基础会计的知识。有些同学喜欢做业务员,从事销售工作,这个工作岗位也要用到会计知识的。比如,公司要求通过填制报表反映销售经营情况,这个报表的填制就需要会计报表方面的知识。通过学生以后就业岗位工作情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许多岗位与会计有一定关联的,学习好会计知识是很重要的,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的基础差、学不好、混日子的思想观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会计课的信心和勇气,多动手、多操作,让学生感到学习这门课对自己是受益无穷的。

参考文献:

[1]陈瑞玲,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J],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2]汤纪春,如何提高职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新课程(上),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