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01:05
序论:在您撰写风险处理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出现的24件医患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处理策略和风险规避措施。
结果:急诊科出现纠纷原因多是由于患者、医院及社会因素造成。
结论:分析急诊科医疗风险原因,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及纠纷处理措施,对维持医疗秩序,创建良好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急诊科 医疗风险规避 纠纷处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0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8-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健康需求日渐增长,再加上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群众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对各行各业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医疗行业具有相应的特殊性,再加上医疗行业本身所具备的风险性,如医疗事故的不可预见性、医疗费用的不一性、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会引发群众不满,诱发医患的纠纷事故[1]。为了进一步研究急诊科医疗风险规避和纠纷处理措施,笔者以24件医患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处理策略和风险规避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出现的24件医患纠纷案例,包括:8起殴打、辱骂及打伤医务人员,6起摔打公共医疗设施,5起威胁医务人员,5起引起经济纠纷。
1.2 方法。选取调查问卷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
2 结果
2.1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缺乏优秀的社会道德意识,语言粗鲁、行为粗鲁,思想文化素质较低,无法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的付出;部分患者为酒后入院,行为意识不清,易出现暴力倾向;患者对医院治疗期望过高,全凭自身意愿要求患者,对病情痊愈期望过高;家属由于急危重患者的救治而出现焦躁、紧张、恐惧等心理,使医院之间的关系受到负面影响。
2.2 医院因素。部分医务人员未做到真正的关心和体贴患者,未理解患者,针对患者疑问未做到全面解释,或解释不清楚,患者治疗期间,医务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使患者无法信任医务人员,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并且急诊科未合理分配布局及抢救措施,给患者带来影响,都易出现纠纷。
2.3 社会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医院纠纷事件中,过多的舆论导向介入,而在参与期间,媒体的态度倾向于患者,多谴责医院方面,使部分患者无法理解医院。另外,医院收费标准不同,医疗公共设施无法更好满足患者的需求,医药费用过高,使医患关系紧张。
3 讨论
急诊科出现纠纷多是由于患者的不理解,舆论的错误导向,医务人员自身疏忽,医疗费用的过高等因素都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引起医患纠纷,因此根据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1 创建和谐、良好的医患环境。和谐的医患关系可有效避免医患纠纷,减少医患冲突,预防发生纠纷。因此,医务人员需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要具备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尊重患者,关心体贴患者,与患者积极沟通,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使患者可真正了解医务人员,并做到双向了解[2]。
3.2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在医患纠纷中,伤害最深的则是医务人员,面对患者的暴力、刁难及威胁时,医务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医务人员要尽量避开闹事者,并要做好一定的防御措施,借助外界一定力量,求助医院或邻近科室工作人员的帮助,若情况严重,可及时报告给警察,寻得帮助,从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对自身、家庭、医院的伤害。同时社会也需要尽可能的理解急诊科医务人员,多尊重和包容人员,以此降低急诊科医患纠纷。
3.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时,最关键环节需要增强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在提高医疗行为的规范性时,要根据患者的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医疗服务工作中,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温情呵护[3],创建良好的人文管理,采取优质性的服务措施,根据新时期医疗卫生制度,怀着高度责任意识,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意识,培养医患的沟通技巧,需尊重、关心、体贴患者,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尊重患者意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4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医务人员需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急诊科具有综合性、风险性、应急性等特性,医务人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以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满足急诊科要求。
3.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满足急诊科急救需求,避免在急救期间出现差错,必须要创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急救队伍的专业化,操作水平的流程化,工作规范化,必须要创建优秀的管理制度,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香馨.急诊科医疗风险规避与纠纷处理策略[J].医学信息,2010,07(11):3397-3397
关键词: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策略;风险控制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需求激增,污水处理行业投资较大,我国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污水处理行业在污泥处置、再生水回收利用等环节持续加大投资,资金十分有限的污水处理行业尚未完全满足水污染治理的现实要求。因而,许多污水处理行业开始运用BOT、PPT、TOT等各种模式引入资金及竞争机制,政策上也开始允许污水处理项目资金渠道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管理原则,这就说明决策者必须充分重视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融资并以更高的要求进行项目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一、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的特点
一是不同投融资模式及投资主体直接受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的影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主体基本上都是政府,但投资主体却可能多元化。二是投融资方式有所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完善,完全依赖银行贷款或财政投资的污水处理行业融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的融资效果日益显现。三是在选择投融资客体时充分考虑有别于普通项目的效益特征。污水处理项目具备服务性和社会性,因而选择投融资客体时应使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
二、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的策略分析
1.全面分析成本,科学制定投资决策
一是针对各个污水处理项目要制定成本费用估算表,切实把握污水处理项目的运营成本使其具有相对优势。二是对项目的财务投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如项目建成并投运后,按《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改委第42号令)的办法准确核算,全面分析日处理污水量、单位运行成本、年实现收入及利润情况、长期借款及利息偿付方式、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财务净现值等指标,以确保项目在财务上具备可行性。三是以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为中心,对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通过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减少水体污染,改善城区面貌和投资环境,促进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可以带来巨大的间接社会效益,项目投资也有很大的外部收益,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和本城区的繁荣发展。水污染基本消除后农业将从中受益良多,污水处理项目投资也将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
2.积极扩充资金来源,规避投融资风险
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的投融资模式是实现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关键,应积极扩充资金来源保证污水处理项目的资金需要。早期我国民营资本受到了一定的规模限制,在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方面一直是国外资本起主导作用。一般而言,吸引外资存在以下风险:一是如果我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领域由外资主导,将不利于切实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和人民生活;二是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领域大量由外资占据压缩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外资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国内资金的发展前景堪忧;三是浮动汇率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实行使我国所用外资资金承受着一定的汇率风险。随着政府对民营资本规模增长的鼓励,投融资决策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民营资本,开始意识到内资的优点及外资的弊端,相比以上外资的有关风险,内资的优势也就得以体现。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各大城市的民营资本规模日益庞大且在积极找寻良好的投资机会,民营资本投入污水处理行业有利于避免外资抗压下的盲目投资行为,提升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污水处理行业规避因外资引发的债务、汇率等诸多风险。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决策不再局限于外资融资,而是外资内资并行不悖。
3.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融资主体范围
尽管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主体也在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尚未完全满足市场化建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现实要求。针对此类现象,政府应继续从政策上给予投资污水处理行业的民营资本以支持,为民营资本创造良好的进入条件,除了BOT融资模式,还可以根据回收期限、投资收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资金使用要求,积极引入ABS、TOT、PFI等市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持续鼓励并推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进程。民营资本在各大城市资本中占比日益提高,只要政策到位且制度设计合理,资本的逐利性会使民营资本很乐意进入污水处理行业。此外,还可以积极辩证地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全面拓宽污水处理融资模式,扩大融资渠道。
4.健全管理体制,提升运营效率
术业有专攻,政府应专一地发挥其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服务者、引导员和监督人的作用,不缺位管理也不越位身兼数职,应当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建立管理体制。一是持续推进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强化宏观调控,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经济与社会调节管理方面;二是健全关系国计民生重大事项的行政管理与协商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评估、技术咨询等制度;三是健全法规建设,建立执法严明、权责明晰的执法体制;四是健全行政管理监管机制,依据正确的绩效标准考核人员的工作绩效。
具体到污水处理行业,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在资源市场配置中的导向作用,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及市场运作的改革路径,引进先进污水处理技术与优良管理模式,提升污水处理行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为民营资本的进入提供便利,通过降低技术壁垒、完善投资环境、健全收费制度、监管资本运营项目的建设情况等途径引导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到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竞争之中。其中,改革污水处理收费制是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应当合理调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真正实现微利保本,科学制定污水处理收费市场化机制,根据地区、性质等的不同征收不同的污水处理费用。为避免免费“搭车”现象还要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费用征收渠道,使民营资本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的积极性更高。
三、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1.项目招投标风险及其控制
目前在多数情况下,污水处理项目(如BOT模式)都以招标方式展开。污水处理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普遍存在三大风险:一是组织污水处理项目招标时套用设备招标或工程招标形式,在选择特许经营项目投资经营者时没有将污水处理项目自身的特点加入在内;二是有的企业为了投中具有稳定回报优势的污水处理项目甚至恶意压低报价,投标人资格审查松懈、质量良莠不齐降价了招标程序的有效性;三是当前污水处理价格在部分招投标评价标准中存在很多的不合理现象,招标文件编制水平低下,评标过程随意性高。
针对以上项目招投标风险,本文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第一,积极引入法人招标新模式,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程序与方式。第二,评价标准和招标文件须合理设定,资格预审须严肃进行,这对正确选择投标人至关重要。要将商务招标与技术招标分类分组进行。第三,政府应强化对污水处理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使其不折不扣地按规定的程序组织开展,完善有关法规,在招投标管理中融入项目融资事项,促进公开、公平、公正招投标竞争环境的形成。
2.项目融资风险及其控制
中小型民营环保企业等水务投资组织的融资难度较大,其污水处理融资结构欠合理,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周期较短且利率较高的间接融资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与污水处理项目周期较长、收益偏低的特征不匹配。民营企业无法从商业银行得到较高的授信额度,能够投入污水处理项目融资中的额度则更是少之又少。此外,直接融资渠道运作不顺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条件过高等问题直接制约着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项目融资风险,本文提出以下风险控制措施。第一,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污水处理项目进行融资。随着国际金融机构的本土化及国内银行的国际化,国内银行日益重视和推广项目融资这种投融资模式,污水处理项目融资风险也会有所下降。第二,尽管地方政府开始逐步依托社会资本来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运转,政策性资金在污水处理行业价格体系内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融资责任,这是由于债券、股票等市场门槛很高或不能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第三,积极拓宽其他可能的融资渠道。日前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尽管有关业务流程尚处于试点阶段,但这使污水处理项目资源来源于特定保险资金成为可能。
3.管网配套风险及其控制
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短缺,使其没能及时完成与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污水管网建设,直接导致了污水处理厂的高负荷或不正常运转。21世纪以来,污水管网和处理厂的发展速度均较快,但前者建设能力弱于后者,使污水处理项目应有的环境与社会效益有所降低。应该说,建设与维护资金短缺是非盈利性污水管网配套建设速度慢的主因。
针对该问题本文亦提出几点风险控制措施。一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 的污水处理原则,适当提高居民污水处理费率并从法律制度上对征收给予保障;二是地方政府应努力盘活和开发市政现有的公用存量资产,通过TOT等模式将污水处理项目市场化,多方筹集污水管网建设资金;三是巧用国内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流域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性质的项目贷款。
4.政策变更风险及其控制
现有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很可能带来所谓的政策变更风险,特别是当地方政府承诺与中央政府有关政策相违背时,污水处理项目就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例如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固定回报问题,当时各级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给出了不切实际的固定回报率,给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巨额债务。针对此类风险,必须健全污水处理有关法律法规,减少规定的争议性,尽可能将所有问题预先考虑在内,预防因政策变更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水网.我国污水处理BOT项目市场报告[R].中国水网市场调研报告系列, 2009-01-15.
[2]王云峰.农村水环境现状与生态修复措施[J].科技与生活, 2010(13).
摘 要 本文以生活污水处理BOT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从BOT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取得、融资投资、建设施工、生产运营的各环节,所存在的主要风险入手,对上述风险的发生,以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展开了分析与阐述,旨在于通过合理应对风险的方式,达到提高污水处理BOT项目综合质量与水平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 BOT 污水处理 风险 对策 政府信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压力日益增大。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各部委、各地方政府的实施细则,民间资本有望成为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投资者,BOT等投资模式仍是新增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式。如何提高污水处理BOT项目的综合质量,确保投资方的盈利和项目运行的可持续性,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集中在如何有效的控制污水处理BOT项目的全过程风险。本文将按项目投资的过程,分五个阶段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污水处理BOT项目的风险特点
污水处理BOT项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运营周期长,利润率较低;第二,收入基本是固定的,污水处理费是唯一收入,收益受合同制约;第三,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很大,专业性强、通用性差、变现难。除此之外,污水处理BOT项目还要面临环保政策变化多、技术更新快、城镇规划、土地征用、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费用征收支付、环保技术标准等诸多因素影响。
对于污水处理BOT项目的风险管理,需要采取全过程风险管理。在污水处理BOT项目中面临的众多风险项目中,可以将污水处理BOT项目风险按项目的五个阶段(投资决策、项目取得、融资投资、建设施工、生产运营),选取对经营管理影响较大的主要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十八项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生产运营 内部风险(运行操作、管理、运营成本);外部风险(污水处理费收费政策、环境标准提高、进水水质超标或大幅波动、税收优惠政策变化、污泥处理条件变化、电价调价)
二、污水处理BOT项目投资决策风险及应对策略
污水处理BOT项目在决策时,有三个利益相关方,分别是投资运营商、政府和居民,主要由前两者对项目投资进行决策。这个阶段涉及的风险有:市场风险,包括当地对污水处理的需求风险、投资的价格及收益风险、来自其他投资商的竞争风险;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即地方政府作为污水处理的公共服务购买者所具备的财务支付能力,以及提供项目建设用地的供地能力;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环保政策、居民污水处理费用征收政策、财政支付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在BOT项目特许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商业条件风险,包括进水量及进水水质、项目环保要求、场地地质条件等。对于投资运营商来说,在进行BOT项目决策时,要充分考虑以上风险,并进行规避或转移。
对于市场风险及商业条件风险,投资运营商在进行立项可研时,需要特别重视对项目产品所面向市场具体情况的调查研究与预测工作,对污水处理的近期及中远期需求情况、污水来源及水质情况进行摸查,为投资测算及BOT报价提供依据。
对于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投资运营商要对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居民消费能力、污水处理费用征收情况和财政收入情况进行摸查和分析,并在BOT合同别对政府支付投资款或污水处理费规定特别条款,要求地方政府将污水处理费支付纳入财政预算。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通过资产置换、土地无偿使用等方式抵补企业的污水处理费。
对于政策风险,投资运营商一方面要做好环保技术储备,以应对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要求,为将来对污水处理厂项目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将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以条款形式写入BOT项目合同中,约定政府所应承担的风险或责任。
三、污水处理BOT项目取得风险及应对策略
污水处理BOT项目取得阶段,主要是投资运营商的投资立项,以及参与政府的招投标。这一阶段面临的风险包括投资商业条件风险、资质能力风险、招投标风险和特许协议风险。
投资商业条件风险,包括对项目的商业运行环境、施工技术选择、投资额、投资收益和预计运营成本的预计风险。投资商业条件的确立,直接影响了BOT项目的后续施工建设和生产运营,也是控制成本费用的第一个环节。在确定水价上,需特别重视定价工作,充分考量通货膨胀因素、利率因素、政策因素对水价的确定及调整的影响,保障企业合理投资回报。
资质能力风险,包括运营资质能力、技术能力、研发能力和人员素质。在政府招投标中,一般会要求必须具有生活污水处理运营资质,这是投资运营商参与项目的基本条件。投资运营商还必须具备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项目设计技术、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等。政府在评标时,鉴于对项目长期性以及环保标准升级要求,也会重视投资运营商的技术能力、研发能力。
招投标的风险,包括招投标文件内容、招投标办法,以及其他招标主体的竞争风险。污水处理BOT项目不同于简单的工程招标,直接涉及到出厂水质关系到整个社会利益。BOT项目招投标文件,内容更加复杂,更加综合,需要在组织招投标时对应标内容和主题有较为明确的约束,并避免后续协议谈判、工程施工及运营中遇到分歧或纠纷无文件可依据,带来长期的潜在风险。
投资运营商针对招投标的程序及评标办法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以提高中标率。在资格初审时,需要确保企业本身及投标文件符合招投标的要求。在制定标书及报价上,要考虑评标办法的影响。早期国内的污水处理BOT项目多数采用最低价中标法,可能产生报价过低,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或偷排污水等问题。投资运营商应在确保收益率的前提下制定最低目标报价,避免盲目竞标。如果项目评标采取综合评审法,则可以在确定目标收益率的情况下合理报价,同时突出企业在建设、融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四、污水处理BOT项目融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在BOT项目中,地方政府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融资工作。投资运营商则须一方面作为项目的承包单位,一方面作为项目融资的借款人,为使项目融资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对可能产生的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充分的保障措施,要在融资渠道、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和融资成本上实施风险控制。
第一,融资渠道风险。目前污水处理项目融资多数采用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利率高、周期短,难以适应污水处理项目周期长、收益低的要求。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的门槛较高,对于多数污水处理企业来说并不现实。投资运营商可以考虑利用政府政策性资金、优惠贷款(例如世行的绿色贷款)、股本融资、项目融资和境外融资等渠道,降低投资运营商本身的资金压力,并适当转移风险。
第二,融资规模上,投资运营商要衡量自身的资金实力以及承担债务的能力,不是资本金投入越多越好,也不是信贷越多越好。采取信贷融资(包括各种贷款及项目融资)方式,要考虑融资的利率因素、汇率因素和污水处理费的现金流入,在企业可承担的财务成本和现金流范围内确定融资规模,一般可以在投资额的50%~70%的范围内。采取股本融资,要考虑项目的投资回报和风险转让,即在转让项目股本的同时,投资运营商不应失去对项目的控制权,不减少投资回报率,同时要求入股方承担相应比例的风险。
第三,融资结构上,根据融资渠道分为自有资金、股本融入资金和借贷资金。前两者不必承担资金成本,借贷资金具有财务杠杆作用,但要求有偿付能力。
第四,融资成本。除了融资手续费外,融资产生的利息费用,按照行业经验应控制在总成本费用的20%左右。如果超出这个水平,则融资成本将对项目的盈利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直接降低项目的盈利能力。在融资时,投资运营商需要关注汇率变动风险、利率变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比较常见的金融风险;同时,还可借助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债务结构混合性措施、商品远期销售合同或者期货合同等金融工具,锁定融资成本,避免出现融资成本因金融风险导致大幅波动。
五、污水处理BOT项目建设风险及应对策略
笔者认为项目建设风险应重点关注项目设计缺陷风险、项目施工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和投资超额风险。在BOT项目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措施降低风险。
第一,针对由于项目勘察不详细、工程设计不合理,或在工程施工中改变设计方案、工程承包商技术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项目达不到预期设计标准,投资运营商做好项目的技术储备和设计论证、审核工作,完善技术交底工作,以避免运行后增加运营费用和改造费用。
第二,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技术不过关、施工进度延缓、项目管理混乱等风险,可以从完善项目施工管理,采取EPC模式施工,利用EPC承建商的资金和专业,降低施工管理、安全事故和工程延期等方面的风险。
第三,针对工程质量风险,可以通过加强工程监理管理督促项目承包商加强施工质量措施,减少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同时,还可以借助保险公司,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达到转移降低因工程质量风险产生的损失。
第四,鉴于迟延完工、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利率变化以及环境和技术方面产生的问题都是造成投资超额的主要原因,投资运营商可借助于“项目建设承包合同”的方式,固定工程价格和工程工期,将成本超支风险转移给承包商。但要防止承包商承担风险过大,提高要价。
六、污水处理BOT项目运营风险及应对策略
项目运营阶段,投资运营商面临着内外两大类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运行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和运营成本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有污水处理费收费政策变化、环境标准提高、进水水质超标或大幅波动、税收优惠政策变化、污泥处理条件变化、电价调价等风险。
内部风险的化解措施,一是规范生产运行操作,定岗定人定量操作,并实施监控;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预案演练;三是优化组织架构和岗位配置,提高人员素质;四是做好各环节的运营成本控制,特别是用电、药剂投放和污泥处理费用。
外部风险的化解,首先,需要投资运营商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掌握领先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相关技术能力,以应对环境标准提高所带来的技术改造升级要求,并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其次,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做好污水处理费收费工作,确保有一定的“储水”以保证正常支付污水处理项目的水费。再次,需要环保部门做好对社会单位偷排的检查和处罚力度,确保进水水质能符合合同约定条款。
对于因进水水质长期变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污泥处理方式变化等,投资运营商还需要求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费用补偿。
七、结束语
有效控制污水处理BOT项目的风险,既有利于保障投资方的利益,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本文按项目阶段所选取的主要风险因素,对于提高BOT项目综合质量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戴大双,宋金波.BOT项目特许决策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85-93.
【关键词】污水处理项目、BOT模式、风险、控制策略
一、BOT模式分析
个人资本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参与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给社会的投资方式就是BOT模式,主要包括建设、经营、移交等三个过程。在BOT实际的运作中,政府或者是项目公司的股东都为项目提供了相应的支持,银行对政府的追求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不是无限的,所以,项目融资常常是有限追索权的。因为BOT项目的特殊特点,其债务是项目公司股东资产负债表之外的,这样的话,项目公司的股东就可以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因此,深受股本投标人的喜爱,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新时期污水处理项目BOT模式运作分析
首先,关于项目现金流的构成与特点,造成污水处理BOT项目的风险非常多,但是,按项目投资经济管理的理论而言,主要是对项目现金流的各项经济因素进行考虑,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现金流是根据污水处理服务量及处理费而定的,现金流出是投资项目建设,对其进行经营的和与税金等各方面的支出。一是现金流入,污水处理项目的现金流入由三项构成,包括污水处理纲、回收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的残值等,在BOT项目进行公开性的招标时,政府或者是公众的机构就会进行项目经营期的明确,并且对可提供的污水量,以及费用水平进行详细的报价与计算。二是现金流出,项目现金流出是由项目建设投资以及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与税金构成的,主要根据投标商使用的工艺方法与资金方法进行确定的。
其次,关于项目经济要素在风险方面的具体分析,一是对污水处理量的风险分析,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就是对污水量进行处理以及收费的水平,在对项目投资进行决策的时期,对项目未来可能有的污水量以及水质制定要求,各个项目投标商要根据其水量进行经济方面的评估。所以,对未来污水厂的进厂水量也要相应的预测,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二是物价变动给项目经济带业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物价指数的不同其变化的幅度也不一样,对项目投入物与产出物带来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如今,有一部分文献的应用在投入产出方法以及计理经济学方法上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预测。因为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非常的高,在众多领域中也一步一步得到应用与发展,在经济预测的领域中也受到普遍的应用,多项的研研结果表明,经过对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适当改进,使预测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三、现阶段BOT污水处理风险分析
首先,政策法律风险,在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一直以其投资回报稳定,风险小而备受资金雄厚的投资者青睐。但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则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探索的新商业模式,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规范,投资商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包括业主变化、收费体系不健全以及各种政策的重大变化等。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使投资者感到风险难测,投资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是导致目前许多投资者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改变如环保标准的提高会导致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改变,影响投资运营商的投资收益。
其次,商业风险,由于BOT项目融资的参与方和其中的审批环节较多,投融资结构复杂,因此综合融资过程较漫长、复杂,融资的成本较高,如果项目公司的资金到位困难,无法按时开工建设或如期完工,则不能如期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投资难以如期收回。其次是项目持续时间长,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货膨胀和投资商的经营状况等不确定因素较多。
最后,技术风险,如果项目建设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等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工程建设费用大幅增加,项目公司难以承担。如果投资运营商为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而选用不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排放标准,从而难以如期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或运营成本增加,投资收益难以保证。
四、BOT无炊处理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第一,对政府颁布的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呼吁,并提出要求对主管部门进行明确,负责组织协调与服务,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讲,也要对人们进行呼吁,起草制定相关的文件,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有相应的法规出台,把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确定下来,这样才能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政府方面还要有相应的政策出来,才能保障政策的实施,同时,避免与现实发生脱节的问题。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在对污水进行处理中,担任着非常得要的角色,担负着非常关键的责任,与各方进行组织与协调,包括一些基本的工作如特许经营权的签署等,都是由政府的主管部门亲自监督与管理 ,因此,投资商对政府的主管部门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政府部门间在发生问题时相互的推诿责任,耽误时间,造成经济的风险。另外,投资商还可以请来法律顾问及投资银行家来参与政府的谈判。
第二,在工业用电谷期要争取项目用电的电价标准,对于用电来讲污水处理厂可谓是一个用电的大户,在污水厂运行的费用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就是电费,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污水厂需要的是二十四小时的运转,也无法享受只在晚上用电,白天用电少的优惠办法,因为污水处理厂还有另外一项功能就是社会效益,处理厂加大成本,投资商就会在投标时对污水的处理费进行提高,这样就加大了政府的支付压力,与此同时,也给企业与居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所以,投资商在污水处理厂进行低价格的争取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把合适的投资收益率进行明确的确定,投资收益率如果过于高的话,那么,污水处理服务的费用就会提高,政府是很难接收的,投资收益率过于太低的话,又会增大投资的风险。根据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银行贷款的利率以及长期国债利率与走势,最为合适的投资收益率就是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
第四,与商业银行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如今,我们国家的银行存款余额在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普遍发生了惜贷情况。污水处理的市场在投资收益方面相对比较稳定,商业银行在这样的条件下介入也是非常合适的,并且作为商业银行来讲也是非常愿意的。所以,投资商应该从投标的时候就开始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并且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对于快速融资是非常有利的,对于低成本融资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选择较为适合的成熟一些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且对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投资商要根据国家环保的相关规定以及当地水质的要求,请技术专家联合设计部门对污水处理的工艺进行选择,选择适合的工艺,同时,对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把投资的额度降低下来,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BOT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小艺 国际BOT投资模式分析 国际经济 2013年第2期
2、 孙子健 污水处理BOT模式分析 污水处理 2013年第11期
关键词:新三板;会计处理;税务风险防范
现在民营企业挂牌新三板是较为常见的,因为它的上市条件没有那么的严苛,门槛不高且没有实质性的财务指标,也不需要证监会的核准,只需要备案就行,跟其他类型相比新三板挂牌显得尤为简单,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会计问题以及税务问题还是会阻碍民营企业挂牌新三板。
一、民营企业新三板挂牌的条件以及含义
新三板指的是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大型企业的股份转让系统,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新三板,但是新三板也是受到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为非上市企业的股份能够公开的转让、并购和融资的一个全新的业务平台,在2012年的时候新三板正式注册成立,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第三个能够进行股权交易的交易平台。新三板成立后,证监会根据市场要求和宪法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在满足了以下六个条件之后才能够在新三板上挂牌,第一:依法设立后存续年限大于两年;第二:民营企业必须能够合法规范的经营并且有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机制;第三:民营企业的业务必须非常的明确并且企业有能够持续经营的能力;第四:由主办券商监督指导并且推荐;第五:民营企业的股权必须清晰,股票的发行和转让必须合法;第六:必须满足全国的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的其他要求。以上这六个条件是民营企业乃至其他类型企业挂牌新三板必须满足的条件,只有遵循和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够在新三板的交易平台中正常的交易。
二、挂牌新三板的会计问题
在挂牌新三板的过程中有一些会计问题必须要及时的解决,不然可能会不能租上述的挂牌的六个条件之一,不满足新三板挂牌的条件民营企业想要挂牌是不可能的。在挂牌新三板的过程中的时候可能会遭遇这些比较常见的会计问题,无法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如实的披露,想要挂牌的民营公司没有满足必须成立了两个会计年度的要求,股东在挂牌的时候占用公司的资产没有解决,且分红超额了,或者是民营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民营企业想要挂牌但是企业的业务不明确,会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业务等,把企业和股东的财产混为一谈,民营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规范,经营也不规范并且没有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机制,有的股东抽回出资或者是整体出资没有到规定的数额,在整体出资的时候变更了而且出资不实,这些都是影响民营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原因,所以建议民营企业在挂牌之前要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要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做一个解决的期限。
三、挂牌新三板的税务风险防范
(一)改制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股税务问题
民营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时候应注意在改制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股的时候,个人股东把积累的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股后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按照税法当中的规定,必须按照百分之二十的税率把个人所得税缴纳清楚。
(二)税务争议问题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税法是属于比较简单的,一些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税收过程中发挥着极大地作用,所以包容性不大,而导致税务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当中权力相当的大,那么企业就会和税务执法部门起争议,那么企业应当寻求专业的税务律师解决这个问题。
(三)特殊性税务处理没进行备案问题
有的企业会重组,并且用了特殊的税务处理方法,但是却没有按照规定到相关的机关单位进行备注,那么这就会影响企业的挂牌,所以当企业重组之后采取了特殊的税务处理应当到相关的单位进行备注。
(四)消除同行竞争没有税务注销问题
某些企业在挂牌之前为了避免出现同行竞争问题,对企业的某些项目注销了,但是却没有进行税务注销,但是主体资格却没有消失,所以在注销的时候应当要注销税务,同时工商注销。
(五)税收迁移问题
某些地区的企业可以享受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所以有些民营企业也想享受这些优惠政策,但是实际上法人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不一致,企业应当按照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
(六)欠税问题
在民营企业挂牌之前,发现企业存在欠税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按照法律缴纳税费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如果企业确实出现了问题无法按时缴纳税费那么可以申请延期,否则的话能无法正常的在新三板挂牌。
(七)存在补税问题
某些民营企业为了在挂牌之前做出利润更高的账面,就会提高账面的利润增调原本的利润,从而需要补交税费,但是这么做是不行的,在挂牌前补交大量的税费是要出具合理的说明,否则会影响挂牌。(八)股权代持税务问题股权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要实名制的,但是企业如果需要客观股权的话代持股就应当明确自己的权力义务,也应当正常的依法交税。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三板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除了上海股权交易所、深圳股权交易所之后的第三大股权交易所,那么民营企业想要挂牌新三板,就要在挂牌之前把企业的会计事务理清楚,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企业可以将税收安排在公司的治理层面上,这样就从根本上治理这个税收问题,对于想要挂牌的民营企业雇佣会计事务所的特级顾问来避免关联交易的涉税风险,安排会计事务所的特级顾问来深入的理解和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税务筹划方案,降低民营企业的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徐铁云.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规范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3]申克.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周洲.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关键词:污水处理市场化 风险
污水处理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对可持续发展与环保事业日益重视,并纷纷改革过去传统的投融资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方式,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发展。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暂行规定》,广东等其他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推进办法,并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作有托管运营、BOT和TOT等3种基本模式,分别适用于建设较早、拟建和完工不久或即将完工的污水处理厂。本文分析了污水处理市场化中政府和投资运营商的风险,提出了各自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政府的风险
城市污水处理是公益事业,原则上是属于需政府承担并组织实施的项目,污水处理市场化中政府的风险从整体上说是项目能否按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地实施,起到净化污水,保护当地环境的作用。围绕这一大的目标,政府的风险主要可分为政策、商业和自然灾害等3大类。
1.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改变如环保标准提高、税收政策、指标调整等,会导致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改变,影响投资运营商的投资收益,进而影响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进行。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此类政策风险应当由政府来承担,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调整污水处理服务费价格,延长特许权经营期限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予以投资运营商补偿。
2. 商业风险
由于污水处理项目牵涉到的因素很多,政府和投资商在谈判阶段对项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不可能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同时投资运营期限较长,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许多难以预料的环境因素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构成威胁,项目公司的融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也受到考验。如果项目公司的资金到位困难,无法按时开工建设,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交付使用,致使项目延期或终止,预期的社会公共效益难以实现。由于项目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运营商的经营风险难以保证,尤其是在中标者出现经营不好,涉及重大诉讼或破产时,最终有可能出现中标主体不存在的局面。如果项目建设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程费用大幅增加,项目公司无法承担,导致项目流产。因为BOT项目有很长的经营期限,如果项目公司在建设期较多地注重近期的利益,则可能难以保证经营期满后,项目移交时资产的质量。
3. 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
二、政府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1. 公开招标,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符合资质条件的投资商
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资商的准入条件把好第一道关,然后由政府组织的评审小组对投标文件中对项目有关费用取值及回报率,污水的吨水处理收费,结合居民、财政的承受能力,进行独立、认真的经济评审。投标的处理工艺是否科学,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运行方案是否可行,投资回报是否合理,计算方法是否准确,计算科目是否漏项,操作思路是否正确等进行评审,各种指标综合考虑。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专家的作用,聘请专业的BOT项目技术、财务、法律等多方面专家作为政府的顾问,从事招标文件的制作、投标文件的评审、特许经营权协议条款的制定、合同谈判等工作。聘请专家可使政府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中能够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也可从专业的角度寻找出较为妥善的解决办法。政府在聘请专家顾问的同时,也必须派遣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整个工作,并把握各种条件制定与项目的进程。政府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级别和足够的权利,并能够及时促使政府部们决定交易条件。否则,可能导致项目的拖延而造成损失。同时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广泛的社会市场调查和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
2. 投标期由投资商提供投标保函
各投标商必须提供足额的投标保证金,一方面显示投标商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敦促投标商尽职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且在其出现违约情况时政府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
3. 在项目的建设阶段,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相关项目管理监督机构,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从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建设方案到初步设计,资金到位计划等按照政府的要求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同时将《建筑法》,《招投标法》,工程监理制等落实进项目建设工程管理体制中,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要求并符合项目完工标准。也可以在建设期内要求投资商或工程承包商提供完工担保,包括延期担保、超预算担保等,或购买完工保险以确保项目的按期完工。
4. 在运营期间由投资商提供运营保证金
在项目的运营阶段,运用政府的行政权力,在双方实现了法律保障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下,建立起双方的协调沟通机制,发展双方相互协作的利益伙伴关系,同时对项目公司的经营情况定期进行检查。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运转良好,运营期内,政府可要求投资商提供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一般可以为三个月的污水处理费用。
5. 特许经营权的处置
当项目公司在出现重大经营失误或继续由原项目公司经营会导致极大经营风险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同项目融资贷款银行协商一致后,收回特许经营权或将特许经营权转由他人行使。这些约定必须事先在特许权协议中加以明确。
6. 特许经营权协议的约定
政府应当在特许经营权协议中制定详尽的风险防范措施条款,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三、投资运营商的风险
投资运营商的风险从整体上说是投资能否按计划如期收回,具体可分为政策法律、商业和技术等3大类风险。
1. 政策法律风险
在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一直以其投资回报稳定,风险小而备受资金雄厚的投资者青睐。但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则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探索的新商业模式,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规范,投资商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包括业主变化、收费体系不健全以及各种政策的重大变化等。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使投资者感到风险难测,投资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是导致目前许多投资者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改变如环保标准的提高会导致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改变,影响投资运营商的投资收益。
2. 商业风险
由于BOT项目融资的参与方和其中的审批环节较多,投融资结构复杂,因此综合融资过程较漫长、复杂,融资的成本较高,如果项目公司的资金到位困难,无法按时开工建设或如期完工,则不能如期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投资难以如期收回。其次是项目持续时间长,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货膨胀和投资商的经营状况等不确定因素较多。
3. 技术风险
如果项目建设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等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工程建设费用大幅增加,项目公司难以承担。如果投资运营商为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而选用不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排放标准,从而难以如期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或运营成本增加,投资收益难以保证。
四、投资运营商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1. 呼吁政府颁布相关的法律和地方法规,要求政府明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服务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呼吁人大尽快立起草讨论有关法律文件,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做到有法可依。另外,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保障法规的充分实施和保障产业化的政策切实可行,避免同现实脱节等问题。政府的主管部门在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中将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各方的组织和协调、特许经营权的签署等基本工作都要由其来负责,所以投资商可要求政府明确主管部门,以防止政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延误时间,造成风险。投资商还可聘请相应的法律顾问和投资银行家参加与同政府的谈判。
2. 要求政府在预算中明确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标准与收集方法,并设立专用资金帐户
投资运营商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政府向项目公司支付的污水处理服务费,该费用来源于政府向企业和居民收取的污水处理费,要切实保障项目公司能够按时得到稳定的现金收入,就必须先保障政府的污水处理费能按时和足额收取。投资商可要求政府在当年的预算中明确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标准和收集方法,并经地方人大批准。由于政府在决定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水平时需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收费价格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也就是说,污水处理费很可能不足以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商可要求政府在预算中规定由财政另行设法补足其中的差额。为了确保污水处理服务费的按时支付,投资商可要求政府制定一个统一的污水处理费收费帐号,在必要时将该收费帐户质押给项目融资的贷款银行。
3. 要求政府尽可能完善配套设施
投资商可要求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污水处理厂厂外的污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污干渠和泵房,干渠铺设到污水处理厂的集污池,并保证适量的污水供应。可要求政府负责建设污水处理厂与周边路网的联通道路。要求政府做好项目公司所需的配套设施的维护,并协助项目公司做好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要求项目用地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由项目公司无偿使用。
4. 争取项目用电采用工业用电谷期电价标准
污水处理厂是一个用电大户,电费是污水厂运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污水厂需要24小时运转,享受不了只在夜间用电,白天少用电的优惠政策,由于污水处理厂还具有社会效益的功能,污水处理厂的成本加大,投资商会在投标时相应提高污水处理费,这样会增大政府的支付压力,同时也会给企业和居民或政府造成负担,因此投资商可争取政府给予污水处理厂较合理的低价格的用电政策。
5. 争取税收优惠
污水处理厂目前可能发生的由地方征收的税项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考虑到污水处理关系到环境的持续发展,为了不加重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减少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减轻居民的负担,投资商可建议政府免征地方税种。
6. 确定合适的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太高,则污水处理服务费较高,政府难以接收。投资收益率太低,则投资商风险较大。综合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银行贷款利率、长期国债利率及走势,较合适的投资收益率为8-10%。
7. 同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我国银行存款余额不断增加,同时商业银行惜贷情况很普遍。污水处理市场具有较稳定的投资收益,商业银行也愿意在条件合适时介入。投资商应从投标阶段就同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利于快速和低成本的融资。
8. 选择合适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设计
投资商应根据国家的环保法规和当地水质要求,聘请技术专家会同设计部门选择最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优化设计,降低投资。
9. 同政府签署详细的法律文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
在一系列法律文件中,特许经营权协议是核心,是制定其他法律文件的基本依据。除特许经营权协议之外,主要的法律文件包括:土地使用权合同、用电合同、用水合同、供污水合同、服务费支付合同等,这些合同可以单独分别签署,也可以作为特许经营权协议的附件。由于项目实施时间长,合同应特别注明,如果由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等原因而导致项目公司的经营成本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政府部门应通过调整服务费价格、延长特许权经营期限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予以投资商补偿,并在合同中明确调价的具体条件和调价公式;其他方面的不可抗力,可通过协商解决。
关键词:加油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制约因素;处理对策
1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在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开展风险分析,进而进行评价,对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将此作为依据,来开展各项工作,实现项目中风险高效、系统的控制。
2加油站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风险识别的可靠性所谓风险识别,就是对投资风险实现合理分类。比如石油、石化公司以及加油站通过计算和分析,明确加油站建设中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资金投入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但是风险识别并不是一类万能的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比如:缺乏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风险意识不足以及危险认识不足等。
(2)法律不健全近些年,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但是并没有详尽的对风险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通常都是一些较为笼统的概念,无法实现高效化的管理。
(3)管理工作系统性不足尽管公司设置了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但管理人员并没有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导致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不仅全面性不足,而且会在系统中出现较大的漏洞,导致项目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者负面效应。
(4)管理技术薄弱第一,风险识别难度越大。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风险识别具有专业的或者专门的研究机构,很多企业或者专业公司、研究公司都会自己制定风险管理文件。这些工作内容的开展,为企业进行风险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加油站的建设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阶段,风险管控只能从风险的识别开始,导致研究资金投入量的加大和成本的提高。第二,风险评价误差大。风险评价存在显著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工作扎实程度不足,并没有十分适当的相关的经验或者资料可以合理借鉴,如果风险管理工作满足借鉴经验,可能会导致后期风险管理的结果受到影响。如果在风险识别阶段就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则会导致风险评价工作的后期出现极大的问题。
3加油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1)前期开发阶段的风险管控在开展分析工作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只有获取详细的数据资料,才能保证评估工作的准确开展,通过各类调查手段和方案开展市场调查工作,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经过信息化的处理方法使加油站建设项目信息服务于项目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另外,必须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定,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制约,实现专门的风险管理。将项目风险责任明确以后,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保证规范或者制度对操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约束与管制。
(2)加油站建设阶段的风险防范第一,做好管理工作,对建设单位要进行高标准、严格化的管控,加油站项目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所以建设单位必须具有极高的建设水平以及风险防范的能力。做好相关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通过培训、交流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对工程建设情况全面掌握,进而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第二,严格监理机制。第三方管理单位要严格项目的管理,通过合同的约束,实现加油站项目风险的高效管控。也可以通过确定的方式,实现风险的转移,将其转移到第三方监理公司或者建设单位中。第三,规范施工单位。在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可以通过责任落实到人、强化方案设计以及明确材料、工艺管控等方法实现项目的有效管理。
(3)加油站投入运营以后的风险管控第一,合理选择建设计划,使其能够高效率的对风险进行规避,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项目中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将最佳的产品和最优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建设更好的服务环境,尽可能占领市场,使企业的运营更加稳定,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了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商品运营过程中,合理防范风险。培养风险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第三,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对加油站建设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分析,在已建成的加油站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资料和信息,了解风险的变化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实现对加油站的动态性管理,做好防范工作。
(4)工程成本风险的管控如果需要投入的资金或者工程花费没有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严格禁止使用或挪用。如果对资本性支付和收益性支出划分清晰,则企业应该认真审核支出的真实度,如涉及到的文件、资料和数据是否健全等。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应该按照制度计算利息资本化金额,再报给财务资产负责部门进行审批。
4结语
综上所述,加油站项目要做好严格的质量管理,对于不同的环节,要明确可能产生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市场有一个正确、合理的分析与评价,避免发生矛盾,出现纠纷,做好市场的合理策划,使项目的运营有据可依,按照确定的方案和规划执行,尽可能规避加油站运营可能发生的风险,使加油站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学明,祝韬.关于加强小散远单位加油站全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30).
[2]王莹莹.浅谈加油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制约因素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