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道德经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07-04 16:00:57

序论:在您撰写道德经教育思想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道德经教育思想

第1篇

    [关键词]道德经;尊道贵德;返朴归真;生命教育

    《道德经》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它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这不仅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多有相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生命的质量作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并具体落实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以图教育人类通过修德悟道的实践活动,超越如同“白马过隙”般短暂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建构人的道德生命,实现“死而不亡”、与道合真的人生理想,从种种对于生命的糟蹋、浪费和无知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道德地安排生命,让我们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为精彩!

    一、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道德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联系,人何以应当道德地对待生命,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加合乎道德,从而让短暂、有限的自然生命获得道德之滋润而在时空中绵延并激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这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对此,蕴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道德经》作出了凝炼、深刻且极富启示意义的回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文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道”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造化之本源和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生长性的力量,它生长万物,而又分化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德”是“道”贯通于事事物物而展现出来的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原则和彰显于各种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正当之行,体现为人类遵“道”、从“道”而行的品行。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第二十一章。]可见,“道”和“德”是二而一的关系,故老子将“道”所具有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的特性又称之为“玄德”。

    人既然由“道”所生,受“道”所支配,故人若希望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合“道”而行,遵循自然、社会以及各类事物的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这种对“道德”的“尊”和“贵”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自律原则,顺之则生,逆之则亡;亦是行为主体对于自身内在生命根源和自我本性的崇尚。因此,所谓尊道,即是尊奉“道“这一世界本源和根本规律;所谓贵德,即是因任“道”贯通于个体生命而展现出来的本然之性,遵循“道”落实于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及社会生活层面的道德要求。“尊道贵德”的主张是针对封建仁义礼法所产生的人性扭曲以及道德的外在化、功利化和虚伪化等弊病进行反思而提出来的,它反映出老子试图纠偏补弊、回归道德之源头的期盼,更是老子对于生命本质和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的精辟诠释。

    “道生之”对于人的存在体现为一种生长性功能,而“德蓄之”则体现为一种蓄养、护卫的功能,“德”是维护、保养人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道德经》中,“德”具体表现为柔弱不争、俭啬寡欲、抱朴守真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道德要求。而尊道贵德即是要人们自觉地遵循这些道德要求。但与通常外在的、具有某种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有所区别的是,它们是“道”这一生命本源的本质特性,是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是发自内在生命的需求。因此具有“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特点。以下我们对其分而论之。

    二、返朴归真,防微杜渐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而抱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文所说的“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道德经》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注:第六十四章。]。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散。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注:第二十八章。],“见素抱朴”[注:第十九章。],“复归于朴”[注:二十八章。],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注:第三十八章。]

    返朴归真、“治于未乱”等思想后来被中医学和养生学发展为“不治已病治未病”、“养元保精”、“调和阴阳“等调治原则,充分体现出《道德经》生命智慧之高妙和实践价值。返朴归真、防微杜渐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养生作用。临床经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真诚质朴、无欺无诈,才能无疚无愧、心志平和、阴阳平衡,形成健全的免疫机制,远离疾患的侵扰。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以诚相待,与人为善,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置身于这种环境,必然心情愉悦轻快,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虚伪狡诈,好用心机,或者矫情曲性,故作姿态,必将导致焦虑、烦恼、后悔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精神衰弱症,侵害人的免疫系统。现代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在说谎之时,心跳加快,情绪紧张不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猜忌等不良心态亦将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可见,虚伪欺骗,猜忌无信,无异于给自己套上精神枷锁,是养生之大害。

    三、柔弱不争,慈让利人

    《道德经》认为,柔弱是“道”发挥其功用的方式,体现出“道”所具有的柔性力量,此即所谓“弱者道之用”;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不争之德亦是“道”所体现出来的最高的“玄德”。

    柔弱是老子基于对生命的生长兴灭过程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辩证智慧。《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注:第七十六章。]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柔弱的反而能胜过刚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注:第四十二章。],“柔弱胜刚强”[注:第三十六章。]。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守柔更优于执刚。唯其“柔”,才能保持恬静安适、心平气和;而执刚则往往使人逞强好斗,激化矛盾,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引起各种心理障碍。不争又是老子从天地自然中体悟出来的哲理。老子认为,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注:第七章。]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通过天地“不自生”却能“长且久”、“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注:第七章],“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注:第八十一章。]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

    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可见,《道德经》柔弱不争的生命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对待个人利益,保持心态的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不仅对于身心健康和生命的健全、发展十分重要,更有助于个体认识有限的个体与人类乃至天地万物在本源层次上的相通一致,从而对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人类与天地宇宙的本质联系有更为深刻的把握,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

    四、身重于物,俭啬寡欲

    老子将俭啬奉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将“少私寡欲”作为日常饮食起居的重要养生保健原则。应该指出,老子所要节制的“欲”是指感官享乐、名利财富等欲望。他们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或个人私欲。

    老子更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注:第十二章。]这种激烈而极端的话语指出了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且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注:第四十四章。]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道德经》的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注:第十三章。]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可见,俭啬寡欲等道德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服从规范,而是直接与人的生命、生存和理想追求紧密相联的。它们与人的内在生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内生性的道德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对于这些道德要求的践履正是一个趋道、近道、悟道的过程,是实现得道、合道之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亦是蓄养和呵护由“道”所生之性命的必由之路。

    《道德经》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的生命智慧将道德要求与保持身心健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正确地揭示了人的道德状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现代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多有相通,更为当今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它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起人们的道德需要,促使抱朴守真、俭啬寡欲、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不仅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自觉得以恪守,而且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愉纳。这不仅能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世人更为自觉地、合乎道德地安顿自己的生命,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健康观念,促进从个体心灵的和谐到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第2篇

[关键词]道德经;尊道贵德;返朴归真;生命教育

《道德经》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它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这不仅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多有相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生命的质量作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并具体落实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以图教育人类通过修德悟道的实践活动,超越如同“白马过隙”般短暂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建构人的道德生命,实现“死而不亡”、与道合真的人生理想,从种种对于生命的糟蹋、浪费和无知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道德地安排生命,让我们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为精彩!

一、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道德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联系,人何以应当道德地对待生命,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加合乎道德,从而让短暂、有限的自然生命获得道德之滋润而在时空中绵延并激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这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对此,蕴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道德经》作出了凝炼、深刻且极富启示意义的回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文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道”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造化之本源和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生长性的力量,它生长万物,而又分化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德”是“道”贯通于事事物物而展现出来的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原则和彰显于各种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正当之行,体现为人类遵“道”、从“道”而行的品行。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第二十一章。]可见,“道”和“德”是二而一的关系,故老子将“道”所具有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的特性又称之为“玄德”。

人既然由“道”所生,受“道”所支配,故人若希望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合“道”而行,遵循自然、社会以及各类事物的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这种对“道德”的“尊”和“贵”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自律原则,顺之则生,逆之则亡;亦是行为主体对于自身内在生命根源和自我本性的崇尚。因此,所谓尊道,即是尊奉“道“这一世界本源和根本规律;所谓贵德,即是因任“道”贯通于个体生命而展现出来的本然之性,遵循“道”落实于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及社会生活层面的道德要求。“尊道贵德”的主张是针对封建仁义礼法所产生的人性扭曲以及道德的外在化、功利化和虚伪化等弊病进行反思而提出来的,它反映出老子试图纠偏补弊、回归道德之源头的期盼,更是老子对于生命本质和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的精辟诠释。

“道生之”对于人的存在体现为一种生长性功能,而“德蓄之”则体现为一种蓄养、护卫的功能,“德”是维护、保养人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道德经》中,“德”具体表现为柔弱不争、俭啬寡欲、抱朴守真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道德要求。而尊道贵德即是要人们自觉地遵循这些道德要求。但与通常外在的、具有某种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有所区别的是,它们是“道”这一生命本源的本质特性,是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是发自内在生命的需求。因此具有“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特点。以下我们对其分而论之。

二、返朴归真,防微杜渐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而抱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文所说的“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道德经》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注:第六十四章。]。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散。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注:第二十八章。],“见素抱朴”[注:第十九章。],“复归于朴”[注:二十八章。],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注:第三十八章。]

返朴归真、“治于未乱”等思想后来被中医学和养生学发展为“不治已病治未病”、“养元保精”、“调和阴阳“等调治原则,充分体现出《道德经》生命智慧之高妙和实践价值。返朴归真、防微杜渐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养生作用。临床经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真诚质朴、无欺无诈,才能无疚无愧、心志平和、阴阳平衡,形成健全的免疫机制,远离疾患的侵扰。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以诚相待,与人为善,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置身于这种环境,必然心情愉悦轻快,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虚伪狡诈,好用心机,或者矫情曲性,故作姿态,必将导致焦虑、烦恼、后悔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精神衰弱症,侵害人的免疫系统。现代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在说谎之时,心跳加快,情绪紧张不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猜忌等不良心态亦将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可见,虚伪欺骗,猜忌无信,无异于给自己套上精神枷锁,是养生之大害。

三、柔弱不争,慈让利人

《道德经》认为,柔弱是“道”发挥其功用的方式,体现出“道”所具有的柔性力量,此即所谓“弱者道之用”;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不争之德亦是“道”所体现出来的最高的“玄德”。

柔弱是老子基于对生命的生长兴灭过程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辩证智慧。《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注:第七十六章。]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柔弱的反而能胜过刚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注:第四十二章。],“柔弱胜刚强”[注:第三十六章。]。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守柔更优于执刚。唯其“柔”,才能保持恬静安适、心平气和;而执刚则往往使人逞强好斗,激化矛盾,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引起各种心理障碍。不争又是老子从天地自然中体悟出来的哲理。老子认为,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注:第七章。]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通过天地“不自生”却能“长且久”、“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注:第七章],“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注:第八十一章。]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

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可见,《道德经》柔弱不争的生命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对待个人利益,保持心态的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不仅对于身心健康和生命的健全、发展十分重要,更有助于个体认识有限的个体与人类乃至天地万物在本源层次上的相通一致,从而对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人类与天地宇宙的本质联系有更为深刻的把握,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

四、身重于物,俭啬寡欲

老子将俭啬奉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将“少私寡欲”作为日常饮食起居的重要养生保健原则。应该指出,老子所要节制的“欲”是指感官享乐、名利财富等欲望。他们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或个人私欲。

老子更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注:第十二章。]这种激烈而极端的话语指出了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且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注:第四十四章。]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道德经》的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注:第十三章。]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可见,俭啬寡欲等道德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服从规范,而是直接与人的生命、生存和理想追求紧密相联的。它们与人的内在生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内生性的道德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对于这些道德要求的践履正是一个趋道、近道、悟道的过程,是实现得道、合道之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亦是蓄养和呵护由“道”所生之性命的必由之路。

《道德经》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的生命智慧将道德要求与保持身心健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正确地揭示了人的道德状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现代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多有相通,更为当今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它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起人们的道德需要,促使抱朴守真、俭啬寡欲、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不仅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自觉得以恪守,而且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愉纳。这不仅能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世人更为自觉地、合乎道德地安顿自己的生命,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健康观念,促进从个体心灵的和谐到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第3篇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思想道德理念

作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无为。《道德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法则、自然状态和自然秩序,肯定人性中的纯真、朴实。1.崇尚自然之道《道德经》非常崇尚自然之道,据统计,文中“道”共出现了76次。“道”有规律的意思,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整本《道德经》围绕“道”这一哲学概念展开。因此《道德经》主张一种遵循自然之道的德育观念,只有遵循自然,淡泊无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圣人、上士、上德之人。老子所崇尚的圣人体现着人最淳朴、最自然的本性,承载着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然规律、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的承担者和信仰者。2.崇尚朴实归真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在道德高尚的圣人管理之下,整个社会回归朴实,民众真诚无伪、简朴自然,彼此之间真诚相待。在社会治理方面,老子崇尚无为而治,只有让人民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才能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由此可见,老子在《道德经》中构筑的理想社会并非建立在发达的物质基础上,而是通过净化心灵、崇尚道德、去除矫饰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使人民群众能够在社会中感到安逸、愉快。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管理者需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升华人的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从而创建和谐的社会。3.崇尚无为自化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自化的理念,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的传递不能刻意为之,只有在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下才能完成。教育者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要遵循无为自化的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避免通过权威、说教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主义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生命性和整体性的实现,要使生命自由地发展,使个体掌握自己的生命走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道德传递。4.崇尚节用有度节制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道德思想,老子崇尚虚空、无为的状态,并提出人应该积极追求“不欲盈”的思想境界,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耻,才能不怠。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盈虚消长,自有其时。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民族和国家,都应该崇尚节制。如今仍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想很容易腐蚀人们的意志,《道德经》提倡的节制的道德观念体现出高远的智慧,对过于浮躁的社会而言,无异于一剂清凉剂。5.崇尚“不争”一直以来,竞争被视为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竞争,但是过分的竞争也会带来恶性后果。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将“不争”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老子所谓的“不争”,是建立在“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既要积极做事,为社会作出贡献,又要淡泊名利,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之中,绝对不能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有损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

二、《道德经》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崇尚自然之道、朴实归真,其教育目的在于使人对道产生认识、感悟和体验,最终将其付诸实践,按照道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老子提出,要将人培养成为上德之人、上士,老子所说的自然不仅指大自然的规律,也指人本身淳朴的天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违背人本身的天性,而是应该引导人去伪存真、回归淳朴。这种看似消极的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对个性的张扬和表现。在当代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飞速发展的社会,使人们能够在物质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不过分地追求名利,保持自己淳朴自然的本性。无为是《道德经》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所谓的无为是指不能率性而为,更不能恣意妄为,而是应该因材而用、顺势而动,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只有这样,个体的创造精神和能动意识才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在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中也应该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使人保持自己的本心,抵御外界的诱惑。崇尚节俭有度也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提出,自己有三宝,这三宝并非权势和财富,而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可见节俭在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崇尚节俭意味着控制自己的欲望,用道德准则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不逾矩、不贪婪,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外物而毁坏自己的德行,最终自酿苦果。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崇尚节俭意味着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子的节俭观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道德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第4篇

关键词:不言之教;无为而教;赏识教育

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也是中国哲学与文学的经典。虽然250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老子的思想仍在延续。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道德经》的思想要点可以概括为三个词:自然、无为、道,通俗地讲就是无为顺应自然。作为一名教师,闲暇时读《道德经》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教育要行"不言之教"

《老子》第2章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不言之教"是老子对圣人之教的经典表达。可惜道家这一教育理念长期以来只是被当做"言传不如身教"的另类脚本,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它表征的是"无为"之教、"自然"之教,倡导的是自觉、自悟、自化的教学方法。尽管人们的教育活动千差万别,教学手段五花八门,但"不言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谓"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而是言应合乎自然原则,要言的少、言的精。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43章)。一个最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个"善言"、"善行"的人。他的言行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有形教育活动,并升华到了一种"知者不言"的境界,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自然"的教育,它是依循人性之本而教,依循人性之本而育,即"无为而教"。就是施教者不擅自妄为,采取不妄自干涉之道,能够使学生依循其朴素自然、真率无伪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展现自我,自然而然地成就自我。

教师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要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常与善人"赏识教育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第49章)。这不是无原则的纵容恶人,而是因为善于不善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一味的指责不善,则无助于把不善转化为善,只有以包容万物的胸怀去善待不善,甚至以德报怨,才有可能是不善者向善。

想到一则小故事: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奖励感化教育,轻而易举的功破了学生的心理,圆满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想要教育一个人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心态,宽容的胸怀,对事不对人,对立斥责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教育学生更是如此,逆反心理就是这样累积而成的。所以,教育学生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27章)。无论学生素质高低成绩好坏出身贵贱,老师都应平等对待,在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眼里,没有任何学生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任何学生是无可救药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使他们各适其性、各尽其才。

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区区五千余字却是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它博大精深,包藏宇宙,几千年来流传于世,给人以无穷的启发和教诲。我们老师不仅需要多读,更需要多思考,把《道德经》中蕴含的做人做事及管理经验用于工作中去,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修养,开启我们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2]周广宇.《道德经》品读[M].朝华出版社,2010:1.

第5篇

关键词:无为;自然教育

中国分类号:G4

一、《道德经》中的自然思想

(一)“道”即“自然”

在《道德经》中,老子首章就提到了“道”这一基本的概念,“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1]。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实质,天地万物是自然的存在,是有规律的。并且把它落实到了现实的生活当中,并且提出了两大的哲学的法则“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前者要求教育者遵守客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后者则要求教育者正确处理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摆正位置。

1.道法自然

“自然”这一概念,第十七章中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2]。事情办成了,这是自然的事情。这里的自然更多的是一种行不言之教后的取得的效果,二十三章中说道“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3]这里的意思说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老子认为,只要相信道,照着去做,就自然会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第二十五章中讲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他认为“道”是独立的和永恒的,不靠任何的外力而具有其绝对性,所以,“道”即“自然”。传统的观念认为世界的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还原为天空,但是“道”是先天而产生的,“道”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的根源。老子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

因此,老子认为万物所遵循的是其内在的自然本性。顺应自然,就可以得到生存和发展;违反自然,就要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不仅“道”要师法“自然”,而且天、地、人都要师法“自然”。

2.无为而治

在《道德经》中,老子的另一主张就是“无为而治”。它是“无为”和“无不为”的统一体,它与“自然”同等重要。“无为”是手段,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目的,是指不妄为产生的效果。

老子的无为要求只有对受教育者少干涉或不干涉,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受教育者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进行影响,使受教育者感觉不到教育者在领导和管理他们而又无事不成,这才是最高超的教育境界。老子倡导教育者依照事物发展必然规律因势利导。要教育者相信受教育者有自治的能力,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除此之外,老子要求教育者的欲求必须合理、无私,通过满足受教育者各自的欲求,而祈祷自正与自化的作用。他要求教育者不应只着眼于对人的塑造,还必须着眼于对人的开发。

二、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反对中世纪封建教育和宗教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批判传统封建教育制度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伤害”。他主张用“自然法则”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它的主要理论:

(一)顺应自然

《爱弥尔》开卷就写到“凡是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5]卢梭认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就是对受教育者的本性的一种毁坏,所以,他认为坚持顺应自然的原则。在卢梭看来,人们生来都是软弱的,愚昧的,因此需要教育,这种教育不外乎来源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6]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教育是最自然的状态,无需我们去改变,只管顺应便是了,物的教育只有在有些方面才由我们控制,而人的教育是完全有我们控制,这三者教育同时顺应于人的发展,互不冲突,才能说教育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发展。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7]

(二)培养“自然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和自然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自然人”。但是,实际上由于专制制度的存在和对立,培养“公民”和培养“自然人”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不可能同时教育两种人。他不无蔑视地说当时法国的专制国家已经不像是真正的国家,而在没有国家的地方是不会有公民的,更不用说什么培养“公民”,原因在于:

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于专制社会,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由于天性的发展受到压制,因而自然教育无法,也不应当以培养这样的公民为职责。

第二,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归于自然”的教育当然不培养等级的人,不造就王公贵族或奴隶。

因此,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异同点

二者都主张教育应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主张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本身的内在规律去运行,也就是教育不要违背其本性,主张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天性。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生长的,气候不同,土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环境不同,物种不同,各个物种只有在其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地生长。

然而,由于卢梭本人思想的激进,由于缺乏教育实践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自然教育思想中难免出现主观臆断或过于极端的观点。例如:卢梭对于儿童天性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过分夸大了天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又如:他对各年龄段教育任务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再如,他完全否定课堂教学和系统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当历史地、客观地评价自然教育的思想,切忌生搬硬套。

而老子《道德经》中很多的观点虽然反映了一定的哲学观,但是老子对自然教育的观点还没能构成系统的理论性成果。他的无为而治只能在特殊的时期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在社会正常发展期,他的理论对社会会造成一种消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3][4]老子.道德经[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49-51

[5][6][7]卢梭.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3:5,7,80

第6篇

一、结合生活实际,全面灵活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思想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学习理论和实际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在重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对理论的认识。要强调的是,这种实践活动应尽量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或力所能及的,即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愉快地成长,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立志报效祖国》的教学中,学生从钱学森当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行为和动机中,认识到这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适时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国精神的表现?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逐步从熟悉的实际生活事例中获得了较深刻的爱国主义认识,即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此时,我再联系实际:每次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播放国歌,模拟了一次升旗仪式,学生都表现极好。在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中,我都细心观察,发现以前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2.注重行为实践,促进主体内化

学生思想品德主体内化的过程,是建立在外部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当这种影响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时,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中,从而引起内部思想和心理的矛盾运动。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创设出社会实践活动与交往的情境,则能通过模拟活动与交往使学生形成较稳定的思想认识,掌握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例如,在《助人为乐献爱心》教学的导行环节中,教师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我县某小学一名儿童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的手术费,团县委号召大家开展献爱心活动,愿意捐献钱物的学生到组长处登记。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后,都踊跃报名参加,场面十分感人。由此可见,学生已由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行为,也证明了这种教育的方法是成功的。

3.利用集体意识,培养良好习惯

就学生的角度而言,集体一般指所在的学校、班级、团队、学生会、各类小组等。人的集体意识是强烈的,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争光的心理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中表现得比较充分。同时,集体还为青少年的智慧、才能、兴趣爱好和个性发挥与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条件。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培养、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互相交流。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最有号召力、说服力,是无声的命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处处、事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例如,我平时注意积攒一部分零钱,经常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添置一些钢笔、墨水、笔记本之类的学习用品,并且经常在思想品德课上反复向学生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们班里,每学期都会涌现出许多助人为乐的“小雷锋”。再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差生补课,平时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也都勤勤恳恳,在学生中反响很好,因而大部分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很大影响,学习上也能做到扎扎实实。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1.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意大利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教育放在首位。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与亲戚邻里要友好相处,关心老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出榜样。另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积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不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还要发动社会多方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生活化 自我教育 渗透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实现教育的目的所常采用的手段与方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于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日益开放、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破”过去的“单一、刻板、丧失生气”,“立”灵活多样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有所创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向灵活多样化发展、向科学民主化发展、向应用性时效性发展等趋势,能否找到一条顺应这些趋势的教育方法创新途径呢?笔者认为,首先,人的现实生活是思想道德教育赖以滋长、生存的土壤,生活化应该是教育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次,人类社会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概括而沉淀遗留给后人不少可资借鉴吸收的文明成果,承传古代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借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生活化思考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总的来说,是和脱离生活的尤其是理想化、知识化、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起源、目的和发挥作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实践。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生活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把实际生活过程作为教育的根本途径,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①

通过实际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以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基本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引导下不断丰富、积累、扩大生活经验和反思经验的过程。生活经验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努力把这幅图景展示在受教育者面前,使他们在较为完整和全面的生活经验中学习、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不是把诸多的生活经验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蜕变为单调无味的僵化的知识、教条的传递。

通过实际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生活中展开,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从横向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人的不同生活——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等——中进行,具体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要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展开。在具体操作层面,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与能对人的思想道德发生影响的一系列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无论是机关部门还是教育部门,都应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另一方面,要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在学校,各门课程和各项活动都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社会,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都可以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就部队而言,除了在院校教育中十分重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创造和谐警营,创造适合部队发展与官兵身心特点的环境,使官兵在其中受到陶冶,思想受到潜移默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二、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古为今用”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头,其中有不少优秀方法可以为现在的教育方法创新所借鉴,如启发式、对话式、说服式等,其中尤其以自我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更具有借鉴价值。

自我教育法,是相对他教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谈及的“教育”二字在形式上一般指“他教”;但在广义上讲,教育既包括他教又应包括自教,是他教与自教的共同影响、合理作用的结果。顾名思义,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主动依据一定社会和阶级所培养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目标要求,自觉地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去制定学习计划、去实施学习方案、去完成学习任务、去达到学习目的、去评判学习结果、去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借此,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等方式,将“别人让我学习”转化成“我自己要去学习”,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经过内心思想矛盾的冲突、斗争过程后,澄清对错是非观念,纠正谬误,坚持科学真理。

自我教育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提倡修身养性,要求通过自我修养、自教自律来合乎“礼”,进而达到“仁”,即注重自我教育。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了自我教育的方法:虚心学习,向具有善的品德的人学习,以不善的人为借鉴改正缺陷。孟子进一步将孔子的“自省”思想发挥开去,“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起身正而天下归之。”也就是说,如果我去爱人,但别人并不亲近我,那么应该反思自己的“仁”是否做到了;如果我去管理别人,但别人并不接受管理,那么应该反思自己的才智是否已经具备;如果我以礼遇接待别人,但别人并不理睬,那么应该反思自己对别人的尊敬是不是已经足够。行动后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能去责怪他人的过错吗?不能!唯有从自身去寻求原因。这也是自我教育的原理。

自我教育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自我教育法的最大特征是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即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目标。第二,充分体现民主性,培养民主精神。民主性,是从自我中体现出来的;民主精神,是在自我中培养起来的。自我教育法中,教育对象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不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不平等现象,能够排除教育对象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抵触情绪,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加倍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中,达到“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的境地。第三,加强针对性、时效性。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使武警部队未来的建设者担负起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的无穷魅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②

三、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洋为中用”

尽管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济基础、政治条件和人文背景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全不同,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借鉴和吸收其先进的东西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致使少数人认为西方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并非如此,西方也有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命名不同而己,而且不管他们运用何种名称,譬如公民教育、德育教育等,其本质上与我国所拟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均保持一致,即通过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③

最能体现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隐蔽性特点的首推渗透式教育法。渗透式教育法,是指将思想道德教育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相结合,通过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思想的碰撞与激荡、观念的渗透与感染,塑造符合一定阶级意识的公民。追溯西方采用渗透式教育法的历史,我们知道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明显特点,而渐渐形成教育与管理的交叉渗透。古希腊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德行、至善应在实践中养成,特别是通过音乐、体操来训练。“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④虽然体育用之于照顾身体,但“主要是为了心灵”⑤。后继的学者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譬如现代美国实用主义者约翰?杜威提出的让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结合业务教学活动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式,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今天,我们不难觉察到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强调渗透在德育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渗透式教育法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及其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用途径和手段的多样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不断丰富多彩,人们的兴趣也正向更大的空间拓展。单一性与刻板性的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教育的需要,用新的途径和手段来贯彻德育目标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因而,西方国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特别注意采用多样化的途径和手段。例如,通过大众传播,如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和推行其价值观念。还有,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在各地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纪念馆、艺术馆、博物馆、国家公园等场所,凭借现代化手段,形象具体地宣扬资产阶级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如像美国,我们熟知的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馆、杰佛逊纪念馆、国会图书馆、航天航空博物馆等等,这些挂着历史伟人的头衔的纪念馆,耗费国库巨资,修建得豪华雄壮、富丽堂皇,不仅为了让人们缅怀历史,激发其爱国情感、凝聚民族精神,更是让国民感受文明成果并接纳这种政治理念、价值观念。

第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西方国家运用渗透式教育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涉猎的范围和领域极其普遍和宽阔,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宗教等方方面面。例如在政治上,基于人人是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力主民主政治。在他们的推崇和提倡下,“民主己成为整个世界上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⑥然而,这种民主从形式到内容一概体现出来的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为了不断推行资产阶级价值观念,他们历来都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帜,向世界各国人民兜售、贩卖,甚至不惜牺牲他国人民的利益而插手内部政务。

第三,作用和影响的深远性。由于渗透式教育法蕴含着一种隐蔽特性,它与显示性的灌输法相对立一方面难于被人们所关注而有所忽视另一方面能够缓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矛盾冲突,而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欣然接纳。因而,其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应深刻得多、持久得多。

[注释]

①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②:《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③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10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1页.

⑥【美】科恩著:《民主论》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页.

[参考文献]

[1]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

[3]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 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5]【美】科恩.民主论【M】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