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文化战略规划范文

时间:2023-07-04 16:00:51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文化战略规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企业文化战略规划

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战略规划;价值分析;科学编制;保障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15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74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战略规划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战略规划对企业发展都能起到预期作用,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面调研分析、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制定可行性推进措施和合理设定保障措施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1 合理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内容要素

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要起到引领、指导、控制、督促的作用,其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战略决定企业的命运。战略就是为企业发展勾画出一块领地,企业力求在这一领域做到发展壮大。企业道路的选择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就是战略,企业只有将核心能力建立在客户价值上,才会有真正持续的胜利。一个完整的企业规划战略,应全面立足经济新常态和市场新环境,要深入分析自身所处行业环境,对企业的独特优势和生存角度进行准确定位,对技术、产品、服务和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战略规划的内容需要明确企业将来发展的定位、实现的目标、应该从事的业务、采取的分步策略和保障措施、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

施等。

2 企业战略的价值分析

企业全体干部员工对企业战略的价值的理解认同是企业战略得以科学制定和推进落实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归纳起来战略规划对于企业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战略规划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远大而可实现的目标是企业推进事业发展的加速器。企业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的目标,它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共识,能够使员工目标一致,形成企业发展的协同性,有效整合企业的各项资源,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真正做到在现有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质增效。

2.2 战略规划指出企业实现目标的方法

战略在指明方向和目标战略的同时还要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思路、措施。战略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极大地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企业总揽全局把握未来的能力。战略在明确各项业务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应尽职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企业所有员工对企业整体利益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所有部门和员工的工作都要围绕企业中心目标落实各项子目标,全体员工在各负其责的同时紧密配合相关部门和员工,提高工作的整体合力,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的

实施。

2.3 战略规划帮助企业领导层更好地进行业务选择

明确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和业务框架是制定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由于战略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在战略计划中分析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和协同业务。企业的领导层要做好企业发展的上层设计,企业核心业务和拓展业务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战略规划明确企业各项业务定位后,可以减轻企业领导层在进行业务决策时的难度。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业务选择,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和应该进行的业务选择。

2.4 战略规划使企业有效整合资源

集中优势资源发挥作用是任何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内部、外部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战略的制定会充分考虑到行业状况和业内竞争对手的态势,梳理了企业的业务结构,设定了企业较长时期的发展目标,企业可以前瞻性地组织和配置企业有限的资源,帮助企业更好地组合资源,使同样多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对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5 战略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会面临风险,预测发展中存在的经营管理风险是战略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战略规划就是规避风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完整的战略对企业现今和未来的风险提出防范预案。企业根据规划中拟定的防控预案可以实施自己的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在业务开展、企业管理和资金流动等方面均可以主动预防,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风险可控保障。

3 企业战略规划存在的失误分析

企业战略规划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未必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战略规划内容不切实际和实施中执行不到位。

3.1 缺乏战略经营理念和明晰的产业定位

任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一个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企业多元化发展是企业采取的发展方式,多元化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为企业开辟更多的收益渠道。但是不适度的多元化会造成企业资源过度分散,就会削弱企业竞争力,最后把企业拖垮。多元化的发展定位应该是建立在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多元化,许多企业缺乏系统的战略经营理念,对企业定位不够明晰,造成企业资源的多元化分配、业务种类多、核心业务不突出,必然造成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缺失。

3.2 战略规划脱离实际,战略目标可望不可及

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的时候,没有全面评估市场的环境和自身的实力,企业的战略规划严重缺乏依据支撑,提出不切实际的远大目标,战略目标与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相差甚远,企业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目标渴望而不可及,战略的实施性较差,结果致使员工丧失企业发展信心,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导致企业失败。

3.3 战略措施执行不到位,降低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企业战略目标有效转化、合理分解是推进战略的关键一环。很多企业制定了适合的企业战略规划,但在执行方面不够到位,也不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战略需要长期遵循才能见效,许多企业只看重短期的收益,企业经常发生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战略规划的现象,企业因考虑短期利润而不能很好的看到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使整个企业脱离了原有的战略轨迹,最终导致企业战略实施的失败。

4 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编制战略规划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战略规划是现代企业“谋发展、求共存”的有力保障,也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力量之源,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要合力遵循五大发展理念。要把创新驱动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大制度、业务、产品、文化等创新力度,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激发公司员工和团队的创新意识和激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任务更加紧迫,现代企业发展要在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到提质增效,以最小的消耗、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企业要正确处理协调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收益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发展壮大与风险管控的关系,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企业坚持开放发展,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企情,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企业要想在市场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直面企业发展内外部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立足国内和行业实际,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具备条件的企业同时要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5 明确战略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构建、人才培养管理、市场营销、资金运作管理、技术开发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等,只有企业的战略规划加上保障体系才算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架构。

5.1 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在组织保障方面,要顺应市场环境、业务发展新变化,不断优化组织机构设计,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组织效率。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在落实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群团各组织,有效发挥党纪工团等组织的保障作用,营造企业和谐氛围,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根据公司业务创新方向,业务规模、业务品种的变化,适时组合或新增业务机构,确保为企业业务的创新拓展提供组织保障。

5.2 建立业务保障体系

根据企业战略部署,及时完善现有业务管理体系,强化业务流程管理,以核心业务为基础,规范、固化工作流程,做到精细化管理,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优化,使常规性的工作有条不紊,有效应对突发性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和员工岗位职责,将战略规划任务逐级逐项逐年分解,增强战略实施的可操作性。重视并强化客户关系,践行服务和合作意识。

5.3 建立风险与内控体系

通过建立风险防范三道防线机制,使不相容岗位分离和部门间相互制衡;建立风险偏好管理框架机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的风险职责,提高风险管理的决策效率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使合规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项风险防范机制,推动风险防范更加精准有效,内部控制更加严格到位使风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5.4 建立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要根据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前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对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获取方式等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并严格落实,确保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公司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逐步建立对外贴近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对内能体现员工的岗位价值和个人贡献的薪酬分配体系,帮助公司引进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通过建立员工轮岗制度、人才交流制度、对标学习机制等,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使用机制。

5.5 建设企业文化体系

适应经济文化新常态,进一步提炼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并为企业战略服务的核心价值体系,让全体员工在共同价值理念的引导下干事创业,为促进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通过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引导全员参与战略实施,形成文化自觉,共同自觉践行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发展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陈国铁.论企业的生态化供应链管理[J].企业技术开 发,2008,(11).

第2篇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医药市场正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012年底,我国医药产业总资产16408亿元,同比增长18.4%。2012年完成产值1825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化学药品原药3305亿元,同比增长16.6%;化学药品制剂5089亿元,增长24.7%;中药饮片1020亿元,增长26.4%;中成药4136亿元,增长21.3%;生物生化药品1853亿元,增长20.5%;医疗器械1573亿元,增长20.6%。同期,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5%,高出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

笔者史立臣认为中国制药工业企业面临两个极端:大型企业和特色专业企业满是雄心壮志,大战拳脚,四处开展收购,投资和多元化发展;中小制药企业内心惶恐,或得过且过,或试试探探的进行局部调整。

与此同时,外资药企在国内也大肆进行收购药企。

据不完全统计,1-8月份,国内医药企业并购案30多起,外资企业占一半。

一方面大型国企和外资合资企业看好国内医药市场,一方面中小药企发展前景迷

在面临发展迷茫的境况下,中小制药企业还面临认证日期日益紧迫的新版GMP认证,新版GMP认证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截止8月份,全国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365家,核发483张证书,占总数27.7%;3839家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中,通过认证(不含医用氧、中药饮片及体外诊断试剂)690家,核发846张证书,通过率18.0%。

在国家行业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中小制药企业自身资源能力较弱的情境下,怎样规划未来的发展战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小制药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 中小制药企业目前在产品结构上还没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主销产品基本是普药产品为主,市场竞争能力差,规模化生产能力低,这种情况下,中小制药企业很难在单纯的产品竞争上获得优势,这一点也正是中小制药企业最为关键的问题。但是,也存在另一种情况,一些中小制药企业本身拥有很多的储备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通过科学筛选的方式遴选出具有冷门效果的单个产品甚至产品组合,但是,中小制药企业缺乏专业的人才或者缺乏专业的思路。我们做过一个制药企业的战略规划项目,其中就有产品线规划,我们在对这家制药企业的储备产品进行综合评估时,发现了两个专科产品,这两个专科产品竞争厂家少,病重不在大疾病范围内,但是,市场用量并不低,之前,这家制药企业也曾经寄希望与这两个产品,但其销售队伍习惯于流通和招商,对产品的具体运作存在竞争能力低下的问题,销售两年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销售队伍更愿意销售走货快的普药品种,虽然利润率低,销售人员赚的少,但毕竟每月都有实际销量,所以,销售体系对这两个产品也没兴趣。经过我们梳理后,重新确定了这家制药企业的产品战略,以这两个产品为核心,在保证原销售体系政策运作的情况下,另建一支专业队伍,专门做这个产品系列,并结合一定的营销策略,经过3个月运作后,这两个专科产品从基本为零的状况下,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后期笔者史立臣项目组融合这两支队伍,持续放大专科营销的效果。

中小制药企业要想发展,就不能走大众化路线,而要做到专或者精,要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不是用没特色的产品去与竞争者肉搏,而是用自身可塑造的竞争优势去参与行业的发展。

二. 资源能力获取和配置能力较低

目前中国的医药行业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向资源竞争过度,任何国内制药企业都面临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差的问题。大企业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上海医药,产品群整合能力低,竞争性产品线少,营销能力薄弱,市场拓展能力低下,好在拥有庞大的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依靠这些庞大的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自身的竞争力,发展的不温不火。目前上海医药正在进行营销体系整合,但是,缺乏内部产品的规划和外部市场的资源布局和规划,效果不会太好。

中小制药企业在资源和能力获取配置方面更低。目前一些中小制药企业对自身的资源视而不见,经营状况差的原因归结于竞争对手做的好,殊不知人家做得好的首要根本是资源整合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强。

中小制药企业要想发展,必行清晰的知道自己有什么,对未来的发展来说欠缺什么,而不是去模仿其他成功企业的做法,很多模仿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支撑的资源和应该匹配的能力。

三. 经营体系效率低下。

中小制药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经营企业就是内部控制成本,花小钱办大事,外部算计成本,预算内的钱要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一些制药企业虽然业绩有所增长,但是,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增速很快,利润率降低很快。原材料上,采购原材料没有规划,市场购买随机性强,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生产上,到处跑冒滴漏,过程浪费严重。

有些企业虽然生产浪费低,但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我参观过一家企业,厂房整洁,废料处理率极低,但我们在参观生产流水线时,却看见大量发霉的中药原材料被粉碎后填入生产槽,中途破损的产品拆掉包装后重新放回流水线,甚至被污水侵染的包装盒都晒干后简单处理重新包装,我过后提示过这个企业的老板,但老板不以为意,后来发生了系列质量问题被相关部门查处,目前这家企业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好产品已经被卖掉,老板已经转行做其他生意。相信这种情况一些企业是存在的。

四. 投机心理强

一些中小制药企业在企业经营上投机心理太强,原材料采购便宜的最好,市场销售上不惧价格体系被打穿销售出去就行,产品策略上,什么话都能做宣传资料,什么许诺都敢承诺,甚至通过造假证明材料或者名人信息来做宣传,基本没有品牌意识。有一家藏药企业,利用藏药神秘性把普通的藏药国准字号产品说成能根治癌症,预防癌症,通过会议营销的手法辅以造假的宣传资料骗取老人甚至国际友人的购买。这家企业历经多年,仍然龟速发展,其企业人员说“市场这么大,忽悠完这茬还有下茬”。

有些中小制药企业为什么能从小到大?就是老板是以真心做企业的想法去经营自己的企业,而不是想短期发财。投机性强的老板很难或者基本不可能做成大企业,通过投机行为形成的业绩和市场也会很快消失,这样的案列很多,枚不胜举。

五. 营销模式单一。

现在营销模式很多,但很多中小制药企业基本就是用招商、流通或者没规划 的销售队伍去撒盐面摊煎饼。而招商基本不专业,就是简单的通过电话联系合作客户,后期简单的收款发货。销售队伍基本是定好指标,分好区域撒出去,坐等收获。

这种现象与中小制药企业自身的营销规划能力有关,营销体系单一,竞争力就弱,营销体系内涵少,适合自身的优势模式就很难建立。

好的制药企业的营销模式一般是综合性的,细分性的,会根据不同产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特性采取差异化的区域营销模式。

模式是为经营服务的,制定适合企业、适合产品、适合区域市场的营销模式才是营销制胜的根本。

上述五点反应了中小制药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那么,中小制药企业怎样进行战略规划?

面对国内医药市场的新形势,中小制药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医药行业诸多政策和新的竞争态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分析评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构建真正适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小制药企业的战略规划

中小制药企业做正确的战略规划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决策层习惯于跟风,那个疾病种类用药量大就奔那个领域去,于是,很多企业都蜂拥般的奔赴市场大、前景好的领域,造成红海更红,自身却延误的战略发展。比如我们给一家企业做营销项目时,发展这家企业请咨询公司制定的战略就是进入肿瘤、糖尿病、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领域,但是这家企业自身在这些领域基本没有优势,产品也较少,研发基本空白,这种战略就是形式主义,按照这个战略发展下去,这家企业肯定跑死,我们叫这种战略为死亡战略。所以,如果找咨询公司做战略,对方的合伙人一定要对医药行业极度熟悉,最好在医药行业从业十几年,否则风险很大。

好的战略规划,一定要适合自已自身,而不是简单的分析行业机会,那块机会最大就去那一块,结果,绝大部分企业都去那一块,最终成立陪衬。

笔者史立臣认为中小企业战略规划要从六个方面入手:

1. 从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入手。

你有什么资源,拥有什么能力,这是战略选择的根本。在实际的土壤上做的规划要远比空中楼阁可靠。同时,还要分析和规划未来可获得的资源和能力,现在和未来的结合就形成了战略的坚实基础,这时就要聚集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具备现实意义的企业愿景。

2. 要构建核心竞争力

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研发创新等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离不开创新。

比如扬子江药业就是通过营销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后期又开始构建研发创新能力,现在的扬子江药业研发能力很强。

核心竞争力是有层次性的,现在拥有什么,明年拥有什么,三年五年十年拥有什么都需要勾勒出来。

核心竞争力构建在战略里必须描绘出逐步建立的构件图。

3. 营销模式要有创新

目前的医药行业,三甲以上的高端医疗市场是外资合资企业为主体,国内药企短时间内很难有所突破,而医药商业贿赂问题层出不穷,代金的学术营销仍然是主要模式。基层医疗市场目前由于520基药目录的推行,市场主要掌控在各省的政府手中,药店与制药企业博弈能力日益加强,很多原有的模式和已经作用渐衰。

未来医药市场竞争取决于市场布局立体化细分、品牌建设、营销体系重构、模式创新、管理提升和战略取势等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为此,制药企业的营销创新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1)聚焦核心产品

制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创新一定要和核心产品或者主要发展产品吻合,不能脱离。比如企业的主要规划产品是专科医院,那么做专科医院的模式就和普遍的医院开发模式存在差异,还比如,降血压药品北方市场销量最大,而南北方的市场存在明显差异,一盘棋的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合制药企业的产品销售。

2)聚焦重点市场

通过立体化的市场布局,对制药企业的市场做一次真正的彻底的梳理,根据自身的产品资源和营销能力,决定进入哪些区域、哪些层级、哪类终端市场进行竞争。制药企业一定要对重点市场、目标市场进行政策分析和竞争分析,明确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进而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

3)要和国家和各省医药政策匹配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各级医疗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两票制和反商业贿赂的诸多政策,将会 加强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的整顿力度,制药企业将会面临更多、更高的政策性门槛,只有跨越这些门槛限制,才有机会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基本药物目录、定点生产目录、城市职工医疗保险目录、新农合目录、社区用药目录等种类繁多的目录也是制药企业在政策性市场的主要目标。

4)要和营销体系和营销团队特性匹配

4. 要形成真实的路径。

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战略构建基本就是目标和愿景,缺乏实际的路径,没有路径的战略基本是完不成的。怎样形成路径?其实很简单但也很复杂,这不仅要具备熟悉的战略规划能力,更要熟知医药行业和医药企业发展的规律。

5. 要进行产品线规划。

医药行业中,产品是战略的真实载体,可以说没产品线规划的战略根本就没有战略,现在很多企业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这是战略巨大的漏洞。企业自己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是由于企业没想清楚,而请咨询公司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是咨询公司不懂,于是有意识的避免掉这一块。

产品线规划是巨大工程,主体是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士,包括研发、市场和销售人员,再加上高管层和决策层,产品线规划要在充分研究整个市场的基础上反复讨论,逐步深入,最终确定。

什么是产品线规划?产品规划是指产品规划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在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外在机会与风险以及市场和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场机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远景目标(Vision)以及实施该远景目标的战略、战术的过程。产品规划的内容包括产品各类别结构规划,产品系列化规划,各机型定位规划,产品长度和宽度规划,产品生命周期规划等。

6. 要形成战略步骤。

战略步骤就是在战略路径基础上根据财务年度进行划分,每个财务年度做什么,那个部门或者领导负责,具体责任和权利要分得清晰。步骤的确定,就是行动的确定,而行动就要有策略,只有策略领先,行动才可以致胜。

第3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一、目前我省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封建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制约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起源于家族企业,“封建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很少能够较好地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这种家族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缺少整体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总是做补缺补漏的事情。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后劲受限。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简单化,难以有效实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

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主要是以“事”和“物”为核心,“事”综合归结为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奖惩措施等;而“物”就是可以物化的东西,诸如每月的工资核算、完成企业经营数字统计以及人事进出档案管理等。虽然现在有些企业也开始尝试着制定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努力加以贯彻执行,但从其内容来看,大都也只是简单的业绩考核和岗位培训制度等方面来对员工加以约束。在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中很少真正从考虑人力资源工作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角度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实现相结合。

3.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无法充分发挥效能

企业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却普遍被看成是企业经营成本的负担,甚至还认为如果今天培养了这个人才,很有可能明天就变成“为他人做嫁衣”。这种“鸡飞蛋打”的事情,企业往往认为是得不偿失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员工培训工作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化,即使有培训也是存在投入少、范围小、随意性大、方式单一等问题。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及功能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通过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等内容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计划。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与任务,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必须符合组织特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最主要是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确保企业能更好的完成企业战略目标。

三、建立中小企业现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几点建议

1.科学地选择人才测评工具,提出企业核心人才评价标准

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对核心人才的甄选、培养和使用至关重要,其数量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建立企业核心人才的选拔和规划体系,是保证企业核心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条件基础。人才测评早已成为西方企业选择与考核人才的必备手段。随着其理论的深化及技术的更新,人才测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日益突出。从1995年开始,我国的公务员考试中就已经使用人才评测,作为选择公务员合适人选的参考数值之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了解一些科学的测评手段,对于企业因才施用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人才测评注重人的智力、能力的测量,能够在一定的深度评价人的智能水平及其内在关系,反映出人才的功能与其实际岗位、担负责任及其期望之间的距离,这就为企业用人的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对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起到了“基础墙”的作用。

2.充分做好职务分析工作,以了解企业战略目标体系构建是否合理

职务分析是指为了对某项职务的内容和任职资格进行完整的描述或说明,以便为管理活动提供有关职务方面的信息而进行的一系列职务信息收集、分析和综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活动。许多中小企业正是由于缺乏准确的职务说明,对人才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失之准确,这样在后期的管理上就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职务分析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五项职能的核心,科学的职务分析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助推器”的作用。那么如何能够更好的做好这一环节呢?笔者认为,职务分析的重点在于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即明确企业期望员工的3个“W”:员工要做些什么(what)?在什么范围做(where)?在什么时间做(when)?通过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科学有效的工作分析,重点强调企业各职务的功效性,形成了一个对企业战略起支撑作用的人力资源目标体系之一。

3.重视员工绩效评估,建立良好有效的企业人才团队

员工绩效评估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企业员工对职业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是企业用来确定其员工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员工全面综合的评估,判断他们是否称职,并以此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绩效考核作为评价每一个员工工作结果及其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的一种管理手段,每一个组织都在事实上进行着绩效考核。不管他们是否有意识地提高了自身的绩效考核水平,他们都在设法比较合理地衡量着各个员工的绩效。由于组织是由其广大员工运行的,因此为每一个员工的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据此激励、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是非常必要的。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重视的今天,绩效考评也自然成为企业在管理员工方面的一个核心的职能。

4.建立学习型企业, 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提升与发展

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出于人才缺乏的高峰阶段,通过建立学习型企业,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经常性、科学性、实效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和成长,即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创新,组织成长和员工成长。对企业来说,创建“学习型”组织,重要的不是“学习型”的形式,而是“学习型”的效果。通过这种模式的建立,让企业的员工能够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创造,真正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机制,促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反思、反馈、共享、互动的学习,从而不断建立和完善一支具有创新力、领导力、执行力的企业团队。

参考文献:

[1]程化,潘洁夫,译.迈克尔.比尔,等著.管理人力资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

第4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编制问题研究,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几大因素,提出了优化编制的几大举措,为实现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战略规划 编制探究

电力企业在近几年得到大力发展,随着电网结构和设备的更新,电力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中流砥柱,在人才应用和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新历史时期,以人才竞争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年形势下企业运筹帷幄致力于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依靠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把企业的各种资源经过组合合理应用,推动企业发展,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体现企业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

一、目的和意义

电力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人力资源编制是关键所在。现代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并未完全脱离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的电力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很大一部分抑制了企业发展活力,而人力资源编制问题能起到人尽其才的作用。尤其处在电力企业的战略机遇期,把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一来解决企业内部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二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便可实现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目标。

企业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编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素质提高和岗位要求进行有机结合调配,鞭策企业内部自我驱动,实现电力企业人才战略规划。

二、影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因素探究

(一)劳动定员的科学性和原则性

在编制定员方案时存在套用标准的现象,对定员单纯依靠经验估算,没有进行现场调研,更没有进行劳动评测,造成机构和岗位设置上的偏差,产生人才浪费和人员忙闲不均匀现象;

对一些发展动力不足素质相对弱的老员工,因顾忌种种原因,企业会若在建设中打着和谐旗号因人设岗,虽然暂时收到稳定员工队伍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和改进措施,往往会伤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首要前提就是劳动定员是否具备科学性。企业应该放眼于整体最佳绩效状态,结合企业自身,以定远标准为基础编制符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协调好管理机关和生产系统的配比关系,组织营销系统和辅助系统的人员协通工作。

(二)职业通道认知差异性

中国人千年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只有做到管理阶层才是唯一奋斗目标。导致电力企业内部的一线员工和基层员工受用工体制和分配模式的影响,在专业上没有多大拓展思路,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文凭和证书,真正的技能问题成为苍白一角。尤其是一些高校全日制的毕业生,身在一线实践却并不安心本职工作,这不仅是人才资源的浪费,对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更是起到了阻碍作用。

电力企业应该在规划职工职业发展方向上起到调和引导作用,激发员工的潜能,设置相应编制让员工在岗位上得到发挥和创新。[2]

(三)企业人才招聘质量

员工招聘质量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编制优劣,在企业的内外招聘上问题上,提出以下几点:

1.招聘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对履历的审查和人才测评缺乏专业技巧,或者对面试技术不精。

2.上岗人和招聘标准相差太远,只讲究学历成绩并未把企业忠诚度和发展潜力考虑周全。

3.缺乏必要的招聘跟踪评估手段,录用完新人就任其自由发展,未对招聘策略和质量进行考量并加以更新。

4.内部招聘往往只重视个人绩效和专业能力,未对员工的自身后期的努力及团队精神进行评估。

(四)用人机制几点问题

1.忽视员工潜在能力。

企业员工顺利完成任务属于现实能力,培养人才则是企业对员工的潜在能力的挖掘。企业往往只看到员工的现实能力忽略其潜在能力,而潜在能力往往更能体现员工的价值,并在将来胜任重任。如果企业不对这两项放在同等目标对待,那么就会错失良机或者隐没人才。

2.编制存在随意性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一些技能要求高端的团队,企业在人力编制上配备低素质的人员,这些人在岗却难履职,加大企业用工成本。

3.分配制度局限性

缺乏人才梯队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员工收入只和企业经营利润有关系,和个人绩效无关系,和团队合作无瓜葛。[3]

三、企业人才资源战略规划编制问题坚守原则

(一)能力守衡相应原则

要使人力资源综合能力强大,就应该把员工能力和岗位要求进行能力守衡考核。每一个岗位的要求和种类进行区分,编制不同级别的位置,安插不同能力的人员。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比配,都要用一个能级水平层次相对应的配置定位。

(二)实时定位原则

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即便有先天制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后天的努力,人的能力发展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1)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最合适岗位。2)管理人员评估后安置其最易发挥其优势岗位。

(三)动态调节原则

每个岗位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要对人员进行调配,保证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工作。人和岗位都会发生流动和变化,允许岗位与人的认知和实践过程,不搞终生岗位制。

(四)挖掘企业内部人才

建立人才开发机制,采用人才激励机制,各种渠道为培养企业有能力的人才提供机遇。促进企业内部蓬勃繁荣,再从外面招揽人才。

四、电力企业人才资源战略规划编制问题举措

企业的编制问题是一项庞杂的工程,应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实现企业优化目标。

(一)人力资源规划举重若轻

人力资源规划分中长期和年度计划。企业要把人员配置和工作分析、薪酬绩效等资源统一到一起,再进行合理规划。

(二)做好组织机构和岗位定员工作

要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他们的发展道路,能看到自己未来的前景并为之努力。

(三)提高招聘质量

对每个招聘岗位有明确要求,用合理的选拔方式,并规范好招聘程序,以此提高招聘质量。

(四)用人机制尽善尽美

公正公平公开对待应聘人员,形成有效机制,并建立长期的激励制度。

结论:实现人事两宜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编制问题的最佳状态,也是人力资源企业的作用,企业应该选择一条最合适最高效的人力资源编制方案,为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后备保障。

参考文献:

[1] 边剑锋.电力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J].长江大学,2013(05).

第5篇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特点

(1)长期性。长期性相对于短期性而言,即为企业发展战略应以企业长远性发展为根本目标,树立“企业长寿”意识,集中力量解决影响企业长远利益的问题,如产品质量问题、创新问题、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等,同时,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发展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长远性建议。

(2)整体性。整体性相对于局部性而言。在多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元素越来越多,整体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环境问题、资源开发整合问题、生产要素与经营活动间的平衡问题、员工与企业问题等,这就要求企业树立整体性意识,从企业大局出发,在处理好每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实现各因素作用的综合调动、整合与利用。

(3)基本性。基本性相对于具体性而言。基本性问题决定着企业性质、企业发展程度、速度、质量、前景,是解决具体性问题所的原则性参照,若基本性问题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企业畸形发展。

(4)复杂性。复杂性相对于简单性而言。一个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市场未来发展环境不断变化,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企业的战略决策者需要协调不同背景、观点、能力、责任、利益的人的观点达到统一,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5)谋略性。谋略性相对于常规性而言。企业发展战略是新奇办法,不是常规思路,企业应以出奇制胜的谋略实现企业低成本、少投入、多产出、低风险、少挫折、快发展的发展目标。

二、现代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现状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从企业发展方向、速度、质量、能力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计划、规划,力求以知识、创新、人才等关键能力的组合,以长远性、整体性的谋略规划,以基本性问题的着重处理推动企业持续化发展。因此,现代企业应积极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但当下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及规划效果并不乐观。

(1)缺乏规范的发展战略。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片面强调短期经济效益,缺乏企业长期发展意识,属于无发展战略企业,在大的市场环境下,只能随波逐流,这就导致企业相应性因素投入少,如科技、信息、服务等,而在当下企业进入买方市场、市场化消费品增多环境下,一些新企业竞争上岗,导致无企业发展战略的现存企业面临极为严峻的竞争形势,甚至导致这些企业消亡。

(2)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不正确。发展方向、速度、质量的准确定位是企业发展战略效果得以实现的保障,但一些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并未充分分析市场实际、行业实际、企业实际,而是盲目扩大项目、扩张资本、搞多元化发展,面对机遇不懂得适时抓住,偏离企业正确的发展道路,造成企业实际能力难以适应发展目标的要求,进而导致企业破产。

(3)发展战略规划缺乏科学性。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可靠性评估是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战略得以实行的前提,这就需要企业对市场信息、资源信息、对手信息、经济形势、设计方案等内容进行调查、判断、计算、论证、分析,在确定发展战略切实可行、风险系数低、收益高后拍板定案。但一些企业往往在发展战略制定中偏重于规划方案内容的审核,而不重视方案制定前的调查、分析工作,造成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缺乏环境分析、战略缺乏科学性,进而影响了企业发展。

(4)发展战略实施缺乏控制。发展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规划战略,其实施是循序渐进的,且实施过程中要求企业投入相应的组织结构、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支持,尤其要强化实施过程中的控制策略,不可一蹴而就。但一些企业为求得做大做强、尽快盈利,往往采取投机取巧、企业并购、政策裂口、关系网、虚假宣传、人海战术等不良手段,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企业长远性发展。

三、强化现代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升战略实效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正确性是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前提,发展战略实施过程控制、多战略资源整合、阶段性企业效益的实现是企业持续、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必须优化发展战略的规划,并对其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1)坚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原则。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目的在于实现企业整体性、长远性发展,企业战略规划必须遵守长效性、全局性、动态性、竞争性的规划原则。1)长效性原则。适应企业长期发展需求,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必须面向企业长期利益进行规划,并以企业长远利益对规划成效进行衡量、评价,而不以短期内遇到的问题对具有长期效益的规划进行否决。2)全局性原则。适应企业全局发展需求,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必须面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从外部环境到内部条件,从经营理念、思想、方向、方式、目标、策略、计划行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决策。3)动态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竞争因素、社会条件、政策等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企业发展要求,结合社会中的随机因素,积极调整、完善企业发展战略。4)竞争性原则。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面向市场经济中的各竞争因素,并把握住企业文化这一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全面评估企业现状、未来,克服弱点,以在竞争中稳定发展。

(2)规范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流程。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必须做到先期准备与制定规划并重。其一,做好先期准备工作。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市场环境、社会条件等全面分析发展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对稳定发展条件进行调查、评估,如企业产品所处的市场饱和度、原产品市场能否维持、改善后的产品能否维持原市场、竞争对手的威胁度、今后资源供应及价格变化的影响、行业情况、国内外环境等,以确定企业是否有能力、能否进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其次,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能够制定且具有预见性效果后,确定战略规划所具备的指导思想、原则、方针,以保证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最后,明确发展方向与目的,并以此作用于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其二,规范规划流程。一般而言,企业战略规划需经过意识、调研、草案、咨询、决策等程序,要保证战略规划可行、有效,必须规范每一流程思想与行为。首先,企业领导者必须以新知识、新思想、新改革理念武装自己,树立管理创新思想,从全局、整体上把握企业发展方向,以新思想指导企业内部改革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在确定企业需要规划发展战略后,应及时组织调查研究,集中针对于社会需求及潜在需求、竞争现状与潜在性竞争、可用资源及潜在资源、自身核心优势与潜在优势,以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在确定发展目标后,企业应考虑采用何种策略来实现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战略方案,并对多个方案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评估应按照实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标准进行,待综合评估后确定所采用的方案,以方案决策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3)把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关键点。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对外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规划,其核心在于企业文化,其规划内容主要为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宏观性具体战略,企业应把握住战略-文化-结构-具体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关键性因素的控制,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反映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决定企业内部凝聚力大小。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人才、知识、文化间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在规划发展战略时集中面向企业文化,通过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员工凝合在企业生产发展中,促使员工积极发挥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维持企业持续发展。除了有优秀文化的支持外,企业必须具有组织合理、结构科学的运行机制与企业结构。企业结构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流程结构,企业应在全面认识治理结构的权力制衡作用、决定决策科学性作用,组织结构执行决策,流程结构规范执行策略行为的前提下,强化法人治理结构、权力多元化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多元化战略实施流程(如品牌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文化战略、市场化战略等)的规划,为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第6篇

Abstract: Any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with the excellent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how to find suitable personnels and retain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develop talents for the organizations to keep strong vit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ector's important task.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it requires that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hould not be limited on routine matters of coordination and processing but from a strategic viewpoint, according to company long-term strategic positioning, develop appropri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strategies and overall objectives, be business strategic partners to achieve the overall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enterprises and play a tremendous role in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th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lays major role in the transport business, settl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rough the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 and corporate strategy,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tching,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strategy analysis,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 and corporate culture, integration of analysis, it proposed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transport business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tactical planning hoping that this could become an useful explora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in practice.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匹配;整合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atching;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063-01

0引言

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快速提高,不管是旅客运输还是货物运输的发展与变化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在其中公路运输又成为运输行业的重中之重,在交通运输企业全面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为了使企业能够达到战略发展目标,就要对人力资源各种活动进行符合交通运输企业总体战略的设计、落实措施及推动执行。

它的目的是通过确保交通运输企业获取具有良好技能的员工,并通过有效激励,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战略能力。依靠人们实现战略目标和核心人力资源去建立竞争优势。

2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战略匹配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交通运输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更要通过战略整合来保持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一致性。

3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经营战略的整合分析

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必须与经营战略整合。人力资源战略是程序与活动的集合,它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部门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绩效及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经营吸纳及配合,可以帮助企业增加利用市场的机会,提升企业内部的组织优势,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

4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文化的整合分析

4.1 文化是一个影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的组织因素:一个企业的文化类型强有力地影响着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的行为与实践将会随着企业文化的变化而改变。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通过诸如选拔、任用、培训和留住员工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管理的,文化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恒久的必备的支持力量。

4.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文化整合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将四个核心文化整合到吸引、培育、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实践中去。

5交通运输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出一套几年计划,一般为两年以上。但同时还要注意其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6交通运输企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的战术规划

战术规划则是根据企业未来面临的外部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以及企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的预测,而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的具体方案,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薪酬激励、福利政策和组织变革等。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有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后,就要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术规划。

参考文献:

[1]赵曙明,成思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7篇

现阶段,任何市场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若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实行企业现代化战略管理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持续竞争的优势。加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国企业必须而且应该参与到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行列中来,这也就促使我国企业必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再结合自身条件优势,制定正确的企业竞争战略,从而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企业;现代化;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业管理者结合企业自身资源和实际的市场条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的规划。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企业战略制定失误,将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可以导致企业从此除名,倒闭关门。因此,制定企业的战略,必须立足企业自身,结合市场前景,咨询相关专业人员,为企业的发展量身定做,制定发展战略。

一、当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战略制定随意化、片面化

第一,往往企业站定战略都比较随意,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多数都是管理者突发奇想制定的发展战略。企业制定管理战略,往往容易盲目,习惯借鉴或者套用其他成功企业的战略,而总是忽视了自身的内外部环境,缺乏自己独特的判断力,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的经营战略都大同小异,不仅没能促进企业的成长,反而容易引起企业之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第二,往往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都是以实现企业的更大的规模效应为目标的,正如中国的文化,国人总是喜欢“宏而大的事件”。战略规划的制定,也是如此,往往会忽略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当时的市场结构,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之根据个人的意愿,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无法成功的,不但不会成功,而且反而阻碍企业的成长,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2.战略管理实施脱离企业实际

第一,企业战略的制定,往往忽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在实施企业战略过程中,往往忽略现有的企业组织,对企业组织视而不见,导致企业组织结构不但无法帮助企业战略的实施,而且成为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绊脚石,阻碍其发展进程。因此,新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对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促使企业组织结构能够有效的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二,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不相匹配。战略管理提倡的是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而我国许多企业企业文化的建立都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这就难免导致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战略与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不符,没有切合管理战略的企业文化做基础,也就意识着全体员工不能团结一心,步调一致,终究会导致管理战略的失败。第三,战略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脱节。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时,往往过于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员工的价值观和个人技能,以至于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才发现人才短缺,严重阻碍企业战略的实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侦中错失发展机会,经济利益遭受损失,无法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

3.对战略管理控制的评价比较滞后

现阶段,对战略管理的控制和评价比较滞后,是国内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无论任何行业,任何细分市场,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若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当战略制定后,要对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能够大体预知企业战略规划实施中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制定应急方案,在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应急方案,解决问题,从而赢得市场竞争。在对企业战略实施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多数企业不但不能够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且在问题或的解决后,也不会及时的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对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仅仅是遇水搭桥,河过去了,桥也就随之扔在一边。这种情况,极其不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对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必须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为后续将会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是猪略实施更加顺利。

二、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1.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决策者要学会用战略眼光进行观察分析,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优势,同时使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和公司内部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能制定出适应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2.变革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所在,是企业内在价值的真实体现,不同的企业文化,体现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发展道路。企业文化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是在企业逐渐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根据自身成长环境和实际的影响,进而发展和形成的,为企业员工和外界所认可的一种理念,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密不可分,相互扶持,共同促进,企业战略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文化更加完善,更加具有价值和内涵,反之,企业文化的改进和发展,能更好的团结企业员工,凝聚企业力量,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共同奋进。

3.按照企业战略管理配置人力资源

制定好的战略管理策略必须要配置合适的人力资源,企业的员工的个人能力也必须与战略管理实施的任务想匹配,否则即使战略管理设计的再好,也都无法顺利实施,甚至会失败。在实施战略管理的策略前,企业应该先对员工的个人能力、潜力进行正确地客观地评价,避免等到管理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再去发现有员工能力不能满足新战略管理的要求,出现一些低能高就或者大材小用的现象。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员工的调动和培训,提升员工能力,分配合适的岗位,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4.建立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评价机制

外部环境是瞬时变化的,因而企业管理策略就不能一成不变,否则结果很可能会偏离原来目标,达不到企业想要的目标,因此必须时刻检测外部环境,对建立的管理战略进行及时持续的评价,对潜在的问题,及时发展及时解决。

三、结语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现状,整合目前所有的资源,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了能使企业战略实施顺利进行,达成设定的战略目标,必须对企业的内在组织建构、企业文化等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它们能够更适应企业的未来发展,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

作者:张旭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一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15):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