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00:50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技术;人与自然;资源;生态
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发展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人类社会文明以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时代主题为标准来划分,经历了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正在建设形成中的生态文明等形态。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但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又造成了生态危机。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0世纪60年代,西方爆发生态运动,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体现了人类在更高层面上去寻求和创建文明。9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里约宣言》的发表,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逐渐形成。
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与生态制度文明四个方面。其中,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开发与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摆脱生态危机,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文明建设、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建设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四个方面。
2 生态文明的绿色技术支撑
传统技术缺少环保理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高经济效益。这是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扬弃传统技术,代之以一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这就是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绿色技术有许多种类,如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绿色技术本质特征是使用时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以,绿色技术观融入了生态文明的思想,是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发展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技术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是以高资源耗费、高污染、单向非循环为特征的,这种非持续发展模式致使我国企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生产消耗高、建设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问题,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而绿色技术能够在生产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和材料的不必要流失和浪费,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绿色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手段。利用绿色技术能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效地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利用绿色技术能够实现物质能源减量化,减少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所以,绿色技术有助于企业生态化转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绿色技术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利用当代绿色技术,能够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不断提高现有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如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减少对水、煤炭、木材、石油等能源的依赖;通过大力发展新材料技术,加强新型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木材以及各种金属矿物的依赖。
第三,利用绿色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在传统技术下的生产过程中,会把产生的大量的本来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不仅产生环境污染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绿色技术能高效率地回收利用废弃的物资和副产品,把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变成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将能源和物质投入减少到最低限度,把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同时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重新加以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废弃物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四,绿色技术能够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促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绿色产品越来越感兴趣,并热衷于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更新了以往只关心个人消费却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的传统消费观,社会消费群体越来越青睐于有益身体健康、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兴起直接影响到市场,在市场上形成广泛的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而绿色产品的单价明显高于同类非生态产品。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就会采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污费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开发原则
建立在生态文明观基础上的绿色技术,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渗透到技术开发过程中,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绿色技术与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二者是相互契合的,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开发,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第一,关爱自然的原则。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中,要坚持尊重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从事和开发不破坏生态环境或对生态环境无害的绿色技术开发,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要善待和敬畏自然,要有利于自然
界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从而维持或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使自然与人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第二,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人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运用技术开发自然实现经济价值,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人类的技术活动本质上都是经济活动。人类运用技术开发自然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观指引下,人类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在环境资源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依靠绿色技术、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地球上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调节、净化、再生功能,但自然界的这种自调节能力却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则更是有限的。因此,过度开采地球的资源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依靠绿色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就是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为前提,即确保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技术开发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自身净化的限度内,使人类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社会进步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
第四,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要大力开发资源化技术、再利用技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通过原材料的最充分地利用而降低消耗,通过生产工艺运行过程的生态化来避免或减少污染。
第五,技术的生态影响评估和预警原则。通过建立健全技术的生态评估和预警制度,从源头上杜绝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黑色”技术产生。现代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一些技术上的新发现、新突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影响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必然要求在新技术开发、应用前,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能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进行技术的生态影响评估,为绿色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技术评估制度,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技术评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生态文明原则,把生态文明标准整合到技术评估的总标准中去,从源头上杜绝违反生态文明原则的“黑色”技术产生,保证绿色技术的发展。
第六,实事求是的原则。绿色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绿色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实力有限。所以,我国的绿色技术开发、推广和产业化要与我国的生态环境情况和经济实力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开发绿色产品时,要充分考虑诸如广大群众的购买力、国家的投资能力、原材料供应、配套能力、能源消耗情况、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只有这样,企业在绿色技术开发成功之后,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4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发展路径
我国虽然在发展绿色技术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绿色技术开发投入少;绿色技术与生产技术、市场需求脱节;绿色技术产业化的水平低,绿色技术商品化水平不高;绿色技术整体水平低,自主开发能力弱,对生态文明支撑力不强;对绿色技术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加以解决。
第一,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就要推动绿色技术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要树立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同长,共生同荣的生态文明观。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绿色技术的开发。应通过媒体、社会舆论、学校教育等各种手段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使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注重生态效益,让开发利用绿色技术成为自觉行为,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监督者。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而要依靠绿色技术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遏止生态恶化,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提高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绿色技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以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引领绿色技术发展。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是生态行为文明的具体表现。倡导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有助于推动企业开发利用绿色技术。绿色消费会带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生态产业的兴起。我国推行绿色消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育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和企业绿色营销观念;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发挥民间社团和消费者协会作用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 措施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及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概括的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农村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农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二、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一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以粮为纲”的传统格局,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农村仍然存在。二是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现在的农村人多地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造成了农村土地对农民实际承载量严重不足。
2、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缺失。虽然我国已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很不完善,有不少条文和规定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基层政府把工作重点都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注较少。
3、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以破坏环境、消耗资源来换取粮食产量的做法仍然存在,农民对资源的依赖性, 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超载放牧极其严重。二是农民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薄膜,导致很多有害的化学成分残留在土地中而破坏土质,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差,影响农民增收,破坏生态环境。三是农村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加上城市的垃圾也源源不断地送往设在城镇郊区的垃圾处理场,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严重恶化。四是污染大、能耗大的企业向广大农村地区聚集,使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农民自己是否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比较落后。首先,基层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办农业知识补习班,让农技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和技术指导。其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遏制封建迷信沉渣、黄、赌、毒现象和农村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畸形消费。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最后,搞好环保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乡村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环境。
2、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要鼓励农民积极探索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方法,努力达到投资少、效果佳的目的;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节约资源,收集利用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物业管理站或管理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进行政府财政补贴等,用经济手段激励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生态化。
3、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绿色产业;协同发展;措施
【导言】:
我国已进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处于城镇化深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既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破之题。
1、绿色城镇化及绿色产业
城镇化是指伴随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或地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乡村型向现代城市型变化的过程。绿色城镇化区别于一般的城镇化,而是在城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求,即具有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有序的特点,以环境友好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眼于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将人们的舒适生活作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例如金融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产业等服务业,同时更要合理有效地处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绿色城镇化创建出的绿色社会也要满足人们的绿色需求,带动绿色消费。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推进绿色城镇化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尊重自然格局,保护自然景观,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和程序,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绿色产业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绿色产业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理念,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为基础,能够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环保设备的生产以及垃圾的回收和处理等环保产业属于绿色产业,也是绿色城镇化进程的主力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勺的市场。其实绿色产业还是区别于第三产业的,因为第三产业的定义使用的是剩余法,并不是所有的第三产业都属于绿色产业,并且绿色产业也广泛地渗透到第一、第二产业中。绿色产业更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是符合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现阶段国情的综合性产业群体。
2、绿色城镇化与绿色生态文明产业建设协同推进的现实障碍
2.1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本身机制不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制度和行动的综合体系,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中央通过颁布《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从实践看,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还不健全,手段上主要采取了示范试点建设、强化监督与奖惩等措施,自上而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地方政府始终处于发展与约束的动态博弈中,归根结底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主体不明确,全国32个省市区组建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基本属于一种议事性机构,没有常设性领导机构。
2.2我国的绿色产业数量少,发展艰难
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相距甚远,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3点,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2位,而中国第二次现代化,即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R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绿色文明转变的指数为33点,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5位。绿色产业研发需要科技人才和新型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为绿色产业具有正外部效应,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而贷款给绿色产业,导致了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少。例如:在北京地区,只有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于立足城乡,服务三农,因此商业银行对于满足北京市绿色产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3、促进绿色城镇化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3.1政府应多出台扶持低碳高新绿色产业的相关政策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以低碳高新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竞争力上给予支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国家相关部委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联合开展工业绿色发展重点项目推荐工作,共同支持一批重点项目。
3.2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降低能源消耗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能力;重点发展集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成立绿色建筑推广和协调应用组织,集中解决绿色建材在生产和应用中面临的困难,不断积累绿色建材推广工作经验,切实保证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带动建材工业顺利转型升级。
3.3严格相关绿色标准,保障工程建筑标准
在引导集约利用资源能源方面发挥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力争在2020年实现建筑节能3.5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扩大绿色标准的应用范围,不仅要在建筑领域明确有关“绿色目标”,在能源、交通、产业等领域也应细化具体的绿色标准,并结合行政法规加强监管。
3.4大力发展生产业
将企业的制造方式、制造模式转向专业化程度高、知识技术密集的方向,去除无效低端的过剩产能,扩大中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通过供给侧改革,发展中高端绿色产业,切实满足人民需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两者的协同推进是实现“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现实途径。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裴玮,邓玲.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机理与实现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06-113.
关键词:系统工程;生态化改造;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生态文明成为学界和政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高度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从此学界再度掀起生态文明研究热潮,这里就近期的进展做一介绍。
一、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不同解说思路
生态文明在我国的研究已经将近30年的时间,但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仍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三种解说思路:
第一,以文明的涵义理解生态文明。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层面的含义,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文化状态,通常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二是道德层面的含义,指人们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或道德素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应该是“生态学”的简称,“文明”则应该属于上述“文明”的第二个含义,也即道德层面的含义,而非“文化”。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应该指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的道德行为,也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要求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第二,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角度认识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处理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社会)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这里,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形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人(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积极生态环境成果是其本质,而生态化的观念以及所创造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等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成果则是其具体表现。
第三,从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发达基础上的文明,是人类在环境问题的困扰中,为了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它以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了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观念,其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系统,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整体系统。
二、关于生态文明特点的多维概括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二是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从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个文明概念,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在生产方式上的进步和要求,它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这是生态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形式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以往的文明实行的是线性经济,高强度开采、高强度消耗,高强度排放,是在浪费资源中求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而生态文明却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换,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色,实行“全程控制”,把环境的治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整合性特征的新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自身,面对未来生成的过程,共时性地整合了多种文明的形态。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这多种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生态文明的整合性特征就表现在,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一致的关系中,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保证人类这个生命有机体的文明能够在与自然建立和谐自由的生态关系的条件下合理演进。
三、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文明发展之路,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类自身全面、持久、健康的发展,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环境友好与社会和谐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要体现社会的和谐,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一些学者建议,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就是要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撑,因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是基础性的;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做到依法行事;必须规划先行,在实施禁止开发、保护性开发的区域,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推行科学决策的同时,必须建立各级政府官员重大环境事故问责制;必须把转变现有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施重点,摸索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节能减排措施,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必须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维护环境执法的权威,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建立环保产业的金融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环保科技的自主创新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难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必须是政府引导、激励和公众广泛参与、监督。要切实转变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生态先行的运行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另有不少论者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类价值取向需要发生深刻转换。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并重视它,审慎地把它转化为工具价值。生态文明认为自然界不仅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我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应体现出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当代价值与后代价值的统一,这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价值观而应体现出的新的价值取向。
总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人们摒弃工业文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拓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开拓新的价值理想和社会运行机制,从观念到行为,从表层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完成一次彻的转向。
参考文献:
1、李校利.先进生产理论研究丰富和创新了生产力原理[J].兰州学刊,2008(2).
2、李黎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述要[J].改革与战略,2007(2).
3、王孔雀.关于文化生产力概念、特征和现实道路简述[J].生产力研究,2010(2).
4、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8(6).
5、王孔雀.走中国式的跨越发展道路[J].前沿,2007(3).
6、李黎明.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J].生态经济,2010(1).
7、王孔雀.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J].生态经济,2010(2).
8、刘小英.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9、毛世英,刘艳菊.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8(4).
10、赵建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选择[J].理论视野,2007(12).
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好坏的衡量标准,校园文化也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它包括园林景观、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学风、校风、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传统以及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之根。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兴建绿色、生态大学,推动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符合生态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国民摆脱经济贫困状态时日不多并深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接受和理解的环境保护概念较少,因而公民环境知识与水平、环境保护活动参与程度普遍不高,主要环保形式多表现为在政府倡导和引导下广泛的行政动员模式。且环境意识极度缺乏,国民被动的接受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环境保护活动,除大学或职业学校开设的环境专业外,环境保护行动更多是在中小学校的学生居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手段有限,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提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出发,以形成生态系统内部动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高校为目标,以高校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辐射源,把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视野转向各种形式的实践行为。通过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要求也随着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生态体现着物种之间物与水、热、光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学习媒体,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服务业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伴而行,农业文明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工业文明以第二产业为基础,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核心,生态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形态。当前,吉林省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和实效,但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服务业的生态化改造工作仍没有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短板。
一、吉林省生态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态型服务业
生态型服务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方法,以能源资源节约共享、产业高度关联、产品及服务绿色化为主要特征,倡导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一种现代化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从具体内容来看,生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和消费模式绿色化。从生态服务业的分类来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社会生态服务业,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包括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另一类是智力生态服务业,以研发、教育和管理为目的,包括生态信息,生态金融和生态产业教育等产业,生态服务业是服务行业本身的生态化转型。
2.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总体数量在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力有所增强。2011年吉林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52.11亿元,增长10.9%。截止2012年底,全省服务业企业达到13.1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1.6%,增长1.5%。城镇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2亿元,增长31.7%,高于二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吉林省逐步深入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重点抓好1200个300万元以上项目和3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进大岭汽车物流园区、东北亚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长春、吉林、延边3个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发展旅游业,不断增加旅游航线、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扩大中朝俄环形跨国游、自驾游等参游规模,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
然而由于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对不足,包括管理缺位和多对一管理现象并存,信息流通不畅,行政和区域垄断依然存在;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服务业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创新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等。
二、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吉林产业结构优化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素质,完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通过“服务化”实现生态压力最小化是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1.现代服务业多模式发展减轻生态压力
现代服务业本身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而且与工业消耗资源产出相比,服务业能耗远远低于工业,尤其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经济中高效、清洁、低耗、低废的产业类型。大力发展住宿、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可以节省资本的投入并增加产值;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可以促进资源整合与合理的利用;发展房地产业和规范的物业管理,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文化生活追求,增强环保的意识。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能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通过“服务化”实现“减物质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要减少环境污染率,发展现代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损耗,以“人—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服务化”是依托知识实现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替代,因此也具有“减物质化”的特点,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产业结构调整时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都使物流和能量流消耗最低,则高的资源生产率和可持续性是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提高资源生产率,从过去追求单位劳动力产出极大化转为追求资源投入所附着的效用与服务极大化。这样,在市场经框架下,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能够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化的生产力或福利增量,同时提高可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率。
三、积极推进吉林省服务业的生态型发展
对吉林省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较重的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目标,可以通过实施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及其他产业生态化耦合等措施实现。
第一,对传统服务业主体进行生态化改造。对传统服务业中贸易市场、百货商场、旅馆饭店、运输企业等服务企业开展诸如工业企业中开展的清洁生产审计及生态文化创建等企业生态化的措施。从企业自身层次上贯彻生态经济理念,实现物质循环流动并抑制污染发生。
第二,服务过程的清洁化改造。不同服务行业的服务途径清洁过程不尽相同。在传统强势服务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可主要开展绿色营销、电子商务、开辟绿色采购通道、引导绿色消费等来创建清洁化的服务途径;在餐饮宾馆业中,开辟绿色客房、开设绿色餐厅、提供打包服务、按顾客意愿提供一次性用具等是清洁化服务途径的主要形式;在交通运输业中,可以通过使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等形式的现代绿色交通工具来实现服务途径的清洁化。
第三,在服务对象中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推行绿色消费是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倡导绿色消费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四,与其他产业生态化的耦合。从三次产业的关系来看,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它们粘合起来的灰泥。如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的嘉善县乐购嘉善绿色物流中心的建设,既提品也提供服务,被当地称为“2.5”产的做法,集物流、高档餐饮、会务、文化创意以及文化自助外包、旅游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服务业取得很好的效果。
综上,吉林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应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其与政府和人民期待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参考文献:
人类社会正在跨
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
什么是生态文明?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回眸历史,人类文明进化的轮廓清晰可辨。首先是原始文明,至少经历了170~200万年。考古资料佐证,中国的原始文明,始于距今约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那个时期,极少的人口以狩猎采集为生,主要以石器为生产工具,对地球数千亿吨计的净植物生产力来说,人类的“消费”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后来缘于原始农业的出现,虽已产生了生态问题,但地球生物圈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自我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这种人类与生物、环境之间自然有序的协同进化关系,堪称原始“绿色文明”。到了农耕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相应的生态问题日渐显现、突出。由于农业过度开发林地、草地、丘陵岗地与河湖滩地,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文明衰落的变故屡见不鲜。但总的看,这个时期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负面作用是渐进的,有一定的限度。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以掠夺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的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艰难探索,生态文明顺势而生。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对大自然的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协调型、恢复型的生态文明,是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被迫之举,也是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明智之举。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西方发达国家既是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又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次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于20世纪初期,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和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工业化,又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过程。自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工业化国家环境重污染的“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米糠油等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危害千百万公众生命与健康的生存危机警钟。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三产、现代服务业。据《国际统计年鉴》资料,以英、美、法、德、日为例,2004年其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6%、73%;1%、22%、77%;2.5%、21.7%、75.8%;1%、26%、73%;1.4%;27.9%、70.7%。其结果,不但经济增长质量高,效益高,就业率高,民生状况改善,而且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尽管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完成的,但是它说明了一条真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其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效益,是传统工业化所根本无法比拟、企及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革命迟了一大步,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跳出“怪圈”,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
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为什么生态文明能够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局,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决定的。
就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升高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创造物质财富的角度审视,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忽视了环境容量和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以致带来了环境恶化和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双赢。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就是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从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实际出发,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不良以至得不偿失的后果。强调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即“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索取适度、回报相当”,而不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肆意妄行,与自然规律、生态法则撞车。这也正是为什么惟有生态文明能够根治工业文明导致的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痼疾,使发展与环境变为良性循环、可持续的奥妙要诀所在。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呈现了各展其长、各行其是的格局。其结果,一是导致整个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大循环,难以统筹谋划、正常有序实现,带来种种顾此失彼的失衡现象,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其潜在生产力发掘的束缚;二是孤立的不同学科研究的局限性,又很容易陷入某种片面性、表面性、盲目性、主观性,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民生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甚至互相矛盾、抵消,形成恶性循环,不可持续。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这种联结和组合,不是多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综合研究、分析、解决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能够准确观察、判断整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民生等的总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找出诸多运行链条中究竟哪些是长的、强的,哪些是短的、弱的,从而提出恰当的调整优化对策,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预想目标。
比如,长期以来,“先污染,后治理”似乎已经成为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定律。我国不少的公职人员也都这样认为。那么,推进工业化是不是就一定跳不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实践证明,既要工业化,又不陷入环境恶化困境,是可以做到的。芬兰等北欧一些国家,爱尔兰、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就走了一条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经济实现了高度现代化,生态、人居环境又一直良好。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把优化生态、保护环境纳入了治国方略,从发展规划、政策设计到法律、法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的生态理念,从而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此等范例也是有的。威海、珠海、厦门、廊坊、三亚等一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态环境质量也一直良好。诀窍在于其发展理念、方针和政策,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到了应有的位置,做到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发展与环境双赢”。
物质的循环性。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全球所有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构成要素。实践证明,发展循环型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使经济活动变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消除传统工业化“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简单直线生产方式弊病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可行,农业可行,环保、商贸、服务业等也都是可行的。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业、工业园区和城市,效果之显著,令人瞩目。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真正变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并转化为人力资本。这种大趋势把智力开发、技术进步推上了主导发展的“帅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才、智力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其重要性在不断升级:在农业经济时代是“加数效应”,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倍数效应”,在生态与知识经济时代是“指数效应”。科学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体能、技能、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分别为1∶10∶100,即一个仅具有体能而无技能、智能者,与一个既有体能又有技能者对社会的贡献率的差距为10倍;与一个体能、技能、智能兼备者相比,对社会的贡献率则是100倍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测算,投资于物质资本,其回报率为110%;投资于金融资本,其回报率为120%;投资于人才开发,其回报率为1500%。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抢占人才、科技与知识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人才培育、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由2.3%上升至3%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由5.2%上升至7%;发达国家则由5.5%上升至9%。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可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不仅是理念转换和更新,更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转型,即现代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本唱了主角,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态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又一显著区别。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那么,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作科学辨证分析。就其领域属性而论,四大文明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四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现代文明的总体。就时代而论,生态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而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位置,即这个时代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德准则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导向、驱动作用,使所有的发展都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新的文明时代特点。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思想、理念、道德、行为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阶段,那么,这种人就是时代的落伍者。可惜,目前我国这种人还占了一个相当的数量。这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如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1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这也就是说,若以1美元比7.486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者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占主导地位,还在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高速增长。显然,若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于行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看来有必要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进行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继续因循传统工业文明的旧观念、老路子,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破解了,认识飞跃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大步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二十几年间,西方工业化初期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种种社会、民生问题便集中显现出来。实践证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例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应当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
偿还生态欠债问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中国生态赤字知多少?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6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为1.6地球公顷,生态赤字为0.8地球公顷,比世界平均指数高近一倍。专家测算显示: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赤字就达到5万亿元之多。生态赤字带来的后果,就是环境恶化、灾害加重、发展不可持续。要根本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偿还生态欠债,做到“多还旧债,不欠新债”。严峻的环境情势、巨额生态赤字,对国人而言既是严肃的警示,发聩的震撼,又是无情的挑战。偿还生态欠债,是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虽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大小各有不同,但是为偿还生态欠债做出贡献,则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