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5:50:41
序论:在您撰写银行业发展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安徽;银行业;swot
所谓swot分析方法是对竞争主体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swot是指优势(superiority)、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要素的英文缩写组合,包括内部条件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两个部分。
一、通过swot分析可以认清安徽银行业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明确安徽银行业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一)内部条件分析(优劣势分析)
从目前安徽省银行业所处的环境以及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加入WTO以后,我省金融业面临着以下的一些优势与劣势:
1.优势分析(S)
(1)安徽省目前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有所改善。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对中部的广大干部群众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应。安徽和中部各省一样有着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这是中部崛起最强大的动力源泉。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省外资金流入安徽逐年增加。从银行贷款看,2006年异地银行对安徽贷款净流入100多亿元,近70%来自长三角地区银行。同时,我省地处华东,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我省与上海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后我省应进一步加大沪皖经济合作力度,大力吸引上海外资企业来我省投资。同时,积极争取在上海落户的外资金融机构来我省拓展业务,建立营业性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2)安徽区位优势初步显现。安徽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沿江近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交通设施比较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安徽的土地,劳动力成本等都比较低,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我国经济正在由东向西逐步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也正在由中国沿海向内地逐步延伸,故对安徽而言,这是一个加强互动与对接,融合与合作的难得机遇。
(3)信贷适度增长,基本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004年至2005年连续两年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上半年贷款增加再创历史新高,达477亿元,增速中部领先,有力地支持了安徽经济的发展。安徽银行业自身的发展也呈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同步。同期,安徽省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吸收资金78亿元。加上省外银行对安徽贷款的流入,多渠道支持安徽经济发展。
2.劣势分析(W)
(1)我省目前金融宽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资金需求过度依赖银行。2005年,安徽省非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中,银行融资占92.1%,直接融资较少,企业经营风险大部分由银行承担。由于我省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煤炭,电力等资源性以及钢铁、水泥、汽车等周期性行业,而缺乏富有竞争力的电子通讯等非周期性的高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商贸等消费类的龙头企业,容易因投资增长率大起大落和低效率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和经济周期性起伏。
(2)金融生态环境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善。从安徽省部分地区调研的情况来看,逃废企业债务的问题在个别地区还是比较突出的。少数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个别基层政府忽视诚信文化倡导,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如果一个地区的逃废债问题不能得到彻底根治,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必然将收紧贷款投放额度,最终受损的还是地方经济。尤其是在银行诚信系统日趋完善的今天,逃废债行为对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更大。
(3)农村和县域的金融服务功能还不够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单一化,从贷款机构来说主要依靠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已经微乎其微;二是金融服务的产品单一化,农村和县域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仍只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产品相对匮乏,选择余地小;三是贷款满足率相对较低,经济“贫血”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正规金融在农村和县域的弱化,民间融资活跃,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紧张状况,但不规范的民间融资活动对地方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带来较大隐忧。
(二)外部环境分析(机遇与威胁)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逐渐深入,外资金融机构也将逐步进入我省区域。我省的金融、保险和证券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竞争压力,这也意味着我省的银行业必须要在竞争中把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1.面临的机遇(O)
(1)引入了竞争机制。我省商业银行发展到现在,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垄断竞争的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就使得银行的营销活动缺乏动力。而外资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涌入给我省企业融资带来方便,也使得我省居民可以享受现代金融服务。为了争夺业务,各家商业银行必然在营销方面展开竞争,拓宽营销活动的领域,改进营销方式,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规则的建立,以及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会促使我省商业银行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2)产生示范效应。由于进入我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即将引入的外资银行都有着成熟的经营理念,有利于我省原有的商业银行实践这些成熟的经营理念。同时,新引入的银行在营销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营销模式。它们逐渐进入我省市场,在竞争过程中给我省商业银行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只要在经营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就可以不断提高我省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水平,改善经营手段,大大加快省内商业银行营销业务的发展步伐。
(3)培养大量银行营销人才。在新近引入的其他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营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故而它们建立起一套十分完善的营销体系,包括营销人员培训计划。当这些商业银行进入我省以后,必然雇佣大量的省内员工,这些人会接受严格的培训,掌握先进的营销技术,利用这些银行为我省培养营销人才的契机,有利于推动我省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营销素质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2.面临的挑战(T)
(1)争夺优良客户。进入我省的银行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服务意识超前的大银行,它们将利用优良的服务和现代化工具与省内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争夺优质客户。这些客户主要是一些优质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集团等。
(2)争夺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当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进入我省以后,大批的原省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员工纷纷跳槽前往,原因是这些新进的银行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可见当新的银行引入我省以后,它们需要的是那些精通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和金融业务知识的优秀人才以及熟悉金融业务、拥有众多客户关系的业务骨干。于是,对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的争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3)外资银行的引入将带来新的挑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外资银行总有一天也会进入我省,而外资银行相当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省内银行根本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外资金融机构往往会通过兼并收购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方式发展自身业务。因此,到时省内一些效益较好,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将是其首选目标。
二、基于以上的swot分析,对安徽省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发展地方金融,努力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积极推动徽商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壮大,通过加大资本金注入和引进境内外资本重组等方式扩大我省地方金融机构资本规模,提升经营实力,努力改善我省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增强地方金融机构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能力。
(二)积极发展直接融资。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各类融资工具,鼓励企业利用新股发行、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债券融资力度,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力争全年实现发行30亿元以上长期债券的目标。此外,还应积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制定扶持政策,努力发挥创业投资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三)加大信用建设力度,改善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信用安徽”建设,依法规范市场主体信用行为,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着重抓好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和公开披露,并在此基础上抓好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加快担保体系的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以省信用担保集团为重点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对促进信贷投放的作用。
一、蒙古银行面临的竞争
由于银行产业快速发展,也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目前,蒙古商业银行共有16家,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50家分支机构进行服务。由于近两年成长了两倍,16家银行的总资产值达到4800亿蒙币,各银行为扩张其业务,竞争激烈。因此,银行除了用宣传和调整利率的传统方式来吸纳客户外,引进各种新形式的服务成为各银行在竞争中运用的最显著手段之一。自2002年Capitron、Golomt等银行开始引进Internet与TelephoneBank等电子银行新服务,VISA、Master等信用卡服务用户也大幅增加。贸易发展银行与Golomt银行是最早引入国内与国际信用卡服务的银行,2001年底持卡总人数约为3000人,到2002年底贸易发展银行仅在乌兰巴托市的持卡客户就突破了l万个,另在鄂尔浑省也有6000个。一些商业银行也一改保守态度开始向牧区及中低收入客户提供特殊贷款服务。[1]蒙古银行制度除分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二级制外,也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前身为信用合作社)从事信贷服务,因此,16家商业银行除了应付来自同业的竞争外,也要应付来自这类金融机构的压力,截至2005年8月,取得批准书的单位数量增长了17%。目前,蒙古国共有133家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总资本额达300多亿蒙图,其中164亿蒙图为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0%,比去年增长了0.2%。
二、主要银行发展趋势
根据蒙古中央银行法规定,蒙古银行负责执行稳定该国货币图格里克的基本目标。该行系在该国国家大呼拉尔管辖下进行活动的国家机构。该行在自身基本目标范围内,通过稳定金融市场和银行结构支持本国发展经济。蒙古银行虽非盈利性商业机构,但在法律允许情况下,因自身业务的特点和性质而获得收入,并上交国家预算,从而为该国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银行过渡到两级结构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级,蒙古银行为该国中央银行,16家商业银行现已均为私有银行),蒙古银行近年所获收益和上交预算数额之高过去从未有过。2000—2002年,该行净收入达436亿图格里克(约3.3亿多元人民币),上交国家预算267亿图里克(约2亿元人民币)。蒙古银行根据中央银行法和国际会计统计标准预先建立了“防止不良贷款资产损失基金会”(社会发展基金会),对本国的国家外汇储备所换算的资产、贵金属和基金进行重新评估,并由该基金会平衡所产生的差额。根据国家大呼拉尔决议,蒙古银行建立之初的注册资金总额规模于2001年增加了40亿图格里克,现注册资金总额已达50亿图格里克(约3800多万元人民币)。蒙古银行在业务范围内产生的纯收入的计算和分配等事宜均根据蒙古国中央银行法和国家会计及统计标准协调,行长依法享有制定管理协调中央银行在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范围内进行活动所需预算的权力。另外,1997年以来,蒙古银行的业务报告和统计报告均经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知名审计公司审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一)贸易发展银行蒙古贸易发展银行成立于1990年,是商业银行中的老字号,原系蒙古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资产在蒙古现有16家商业银行中高居首位。目前,该银行资本额的76%股权为瑞士的BancaCom-mercialeLugano和美国的GeraldMetalsInc联合持有,另外的24%股份则为银行员工及公众所有,资产总值1310亿蒙币。贸易发展银行以现代的经营手法投入蒙古财经市场多年,累积了丰富经验。在机构银行服务、黄金和外汇买卖、货币市场交易、银行卡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06年9月,该银行的总资产达到了38350万美元,自有资产4790万美元,共有18个分行开展业务。贸易开发银行财政活动的一大部分与贸易融资有关。贸易开发银行在支持各种经济成分进出口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行是国际银行注册的会员,目前与世界上140余家银行有往来关系,进行快速的收付服务,不仅是蒙古第一家从事国际通汇的银行,其开具的信用状也受到国际的认可与信任,而且也是蒙古首家单独投入国际外汇市场的银行。在汇兑服务方面,该行与蒙古邮政和Capitron两家银行合作开办MoneyGram国际汇兑服务,使其服务范围可涵盖全国,也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开办人民币汇兑服务,以应付日益增长的中蒙经贸往来。为了对不动产、贵重物品交易提供保障,设置了保管账户与保管箱服务。该行自1991年起即引进了美国运通、VISA、Mastercard、JCB等信用卡付费服务,并设有ATM提款机提供现金提款服务。对该行在蒙古推广信用卡业务所取得的优异成绩,VISA国际机构在2001年给该行颁赠了优秀市场开拓者奖,并在2002年授予其优秀市场经营者奖。与其它商业银行比较,该行提供相对较低的放款利息,并有三种放款形式。一是为从事生产与服务的企业单位提供周转的贷款,蒙币贷款月息1.6∼2.7%,美元贷款月息1.0∼2.4%,采取固定利息制;二是来自世界银行的贷款,协助增强目前生产服务的能力,更新生产机器设备,改建与装潢工作场所等为目的的贷款,蒙币年息18.25%,美元为9.5%,还有来自德国KFW的援助中小企业低利贷款,年息7.75%,只接受美元贷款;三是提供给私人或公司生意上周转的小额贷款,月息2.1∼4%。此外,该行最近宣布,自今年开始将推出消费性及房屋贷款。目前该行在Orhon、Darhan—Uul、Domod、Selenge等省份设有分处,在Zamyn—Uud、Darhan、Altanbulag等县设有收付中心。
(二)Capitron银行Capitron为蒙古一家较新的银行,但却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2002年度蒙古发展最迅速的优秀银行。Capitron银行最初是以30亿蒙币资本额成立,之后一年多资产总值就累积到190亿蒙币,以每年6倍或每月42%的速度成长,是所有银行成长速度最快的。目前,该行也提供客户网络银行信息服务,客户通过手机或上网而不必到银行即可享受转账、余额查询等服务。该行存款利息大致与其它对手相同,其政策是不以价格来竞争,而以其它各种奖励方式来吸引客户,如举行免费海外旅行、现金、房车等抽奖活动等。最近该行调整了经营方针,转向重视援助中小型企业的放款业务,并把利率平均下降0.3%∼0.5%。该银行的最大目标是以完全西方式的营销管理面貌在蒙古出现。
(三)Golomt银行以技术领先,引进最新服务著称的蒙古各银行竞争激烈,这种现象可从每天报纸上充斥的银行价格战广告中呈现出来。Golomt银行表示,目前银行间大多只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Golomt银行的政策则是希望能拿出质量与服务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和放款为手段去赚取利润的企业,因此,要不断提供和引进新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是致胜之道。Golomt银行除从事一般的银行性业务外,向客户提供了GolomtMaster_am和VISA两款信用卡,以及WesternUnion的汇兑服务。最近,更进一步引进新系统,推出利用电话或国际网络的24小时Online服务。Mastercard和VISA卡的持卡人,可以享受利用手机进行查询余款等SMS525新服务,企业单位可直接将员工薪资打入员工的信用卡账户,免去以现金发放薪资的不便。此外,该行现也向客户提供国际标准的贵重财物保管箱服务。该银行提供四种贷款服务,例如,为企业单位而设的短期周转贷款月息2%∼3.5%,世界银行的私有化发展放款年息18%,亚洲发展银行的扶助就业机会贷款月息2.2%。目前该银行的资本总额约有800亿币,其中借款部份占312亿蒙币。除总行外,目前在乌兰巴托有8个收付中心,1个储蓄部门,在Darhan—Uul省和Orhon省各设有一个支行。Golomt银行目前与CreditSuisse,Dresdner,BankofNewYork等20余家国际知名银行有直接合作关系。
(四)Haan银行Haan银行的全称为牧区产业银行,英译为AgriculturalBank,成立于1991年,自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曾面临倒闭,直到2000年8月由美国外援署一组美国银行管理专家接管后,经营才获得改善。2001年第一季开始转亏为盈,至2002年底,税前盈利达到20亿蒙币,获利高居同业中的第二位。同时,该银行也是蒙古服务区域最广、客户人数最多的银行,现在更以管理完善、制度健全著称。该行另一特色是服务对象面向全国广大牧民,对帮助偏远传统牧业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大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该银行在国有资产私有化的过程中,2002年年初被日本的H.S.Securities公司以高出底价近一倍的685万美元收购。该银行目前资产总额为500亿蒙币,在全国有355个分支机构,工作人员1500多名。银行新主人表示,将继续与国际货币基金会和亚洲发展银行保持合作,力争在2—3年之后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
(五)邮电银行1993年蒙古邮政银行向蒙古中央银行取得许可,当时以5000万蒙币的资本额与11名行员的基础开展了业务。到2002年第三季,该银行的资产已达21亿蒙币,另外在全国21省开设了48所服务中心,员工350人,累积利润4.77亿蒙币。2001年,邮电银行以引进新技术,服务可靠、迅速等受到好评,被蒙古商工总会评选为2001年度优秀企业。
(六)Capital银行Capital银行的前身为Innovation银行,成立于1991年,亦为蒙古在改制后第一家成立的商业银行。目前,该行资产总额达140亿蒙币,其中国家占股14%,其余股份为大众所持有,存款客户约四千户,除乌兰巴托有四个服务中心外,在其它省市已开设了两个分支部门。最近该行正式把Innovation旧名改为现在的名称,并在经营政策上表现得较前积极,如对个人推出长期房屋贷款,以及对企业界推出以减少进口为目的的长期工商贷款等服务。
(七)Erel银行Erel银行于1997年依据蒙古国银行法相关法律成立,目前资产额达26亿蒙币。Erel银行业务除一般往来及存款户外,主要还有对矿业、农业、电力、建筑、科技等事业部门发展提供贷款。1998年至2002年通过亚洲发展银行的“增加就业机会”扶助中小型企业发展计划,共向客户借出了189.04亿蒙币。Erel银行在乌兰巴托市有一家总行和分行,在达尔汗市有两家分行。自1997年成立至2002年,金额往来为8089亿蒙币,获利12.27亿蒙币,缴付国家所得税高达4.06亿蒙币。
关键词:安徽;银行业;swot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75-02
所谓swot分析方法是对竞争主体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swot是指优势(superiority)、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要素的英文缩写组合,包括内部条件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两个部分。
一、通过swot分析可以认清安徽银行业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明确安徽银行业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一)内部条件分析(优劣势分析)
从目前安徽省银行业所处的环境以及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加入WTO以后,我省金融业面临着以下的一些优势与劣势:
1.优势分析(S)
(1)安徽省目前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有所改善。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对中部的广大干部群众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应。安徽和中部各省一样有着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这是中部崛起最强大的动力源泉。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省外资金流入安徽逐年增加。从银行贷款看,2006年异地银行对安徽贷款净流入100多亿元,近70%来自长三角地区银行。同时,我省地处华东,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我省与上海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后我省应进一步加大沪皖经济合作力度,大力吸引上海外资企业来我省投资。同时,积极争取在上海落户的外资金融机构来我省拓展业务,建立营业性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2)安徽区位优势初步显现。安徽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沿江近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交通设施比较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安徽的土地,劳动力成本等都比较低,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我国经济正在由东向西逐步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也正在由中国沿海向内地逐步延伸,故对安徽而言,这是一个加强互动与对接,融合与合作的难得机遇。
(3)信贷适度增长,基本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004年至2005年连续两年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上半年贷款增加再创历史新高,达477亿元,增速中部领先,有力地支持了安徽经济的发展。安徽银行业自身的发展也呈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同步。同期,安徽省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吸收资金78亿元。加上省外银行对安徽贷款的流入,多渠道支持安徽经济发展。
2.劣势分析(W)
(1)我省目前金融宽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资金需求过度依赖银行。2005年,安徽省非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中,银行融资占92.1%,直接融资较少,企业经营风险大部分由银行承担。由于我省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煤炭,电力等资源性以及钢铁、水泥、汽车等周期性行业,而缺乏富有竞争力的电子通讯等非周期性的高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商贸等消费类的龙头企业,容易因投资增长率大起大落和低效率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和经济周期性起伏。
(2)金融生态环境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善。从安徽省部分地区调研的情况来看,逃废企业债务的问题在个别地区还是比较突出的。少数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个别基层政府忽视诚信文化倡导,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如果一个地区的逃废债问题不能得到彻底根治,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必然将收紧贷款投放额度,最终受损的还是地方经济。尤其是在银行诚信系统日趋完善的今天,逃废债行为对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更大。
(3)农村和县域的金融服务功能还不够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单一化,从贷款机构来说主要依靠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已经微乎其微;二是金融服务的产品单一化,农村和县域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仍只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产品相对匮乏,选择余地小;三是贷款满足率相对较低,经济“贫血”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正规金融在农村和县域的弱化,民间融资活跃,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紧张状况,但不规范的民间融资活动对地方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带来较大隐忧。
(二)外部环境分析(机遇与威胁)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逐渐深入,外资金融机构也将逐步进入我省区域。我省的金融、保险和证券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竞争压力,这也意味着我省的银行业必须要在竞争中把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1.面临的机遇(O)
(1)引入了竞争机制。我省商业银行发展到现在,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垄断竞争的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就使得银行的营销活动缺乏动力。而外资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涌入给我省企业融资带来方便,也使得我省居民可以享受现代金融服务。为了争夺业务,各家商业银行必然在营销方面展开竞争,拓宽营销活动的领域,改进营销方式,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规则的建立,以及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会促使我省商业银行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2)产生示范效应。由于进入我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即将引入的外资银行都有着成熟的经营理念,有利于我省原有的商业银行实践这些成熟的经营理念。同时,新引入的银行在营销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营销模式。它们逐渐进入我省市场,在竞争过程中给我省商业银行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只要在经营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就可以不断提高我省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水平,改善经营手段,大大加快省内商业银行营销业务的发展步伐。
(3)培养大量银行营销人才。在新近引入的其他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营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故而它们建立起一套十分完善的营销体系,包括营销人员培训计划。当这些商业银行进入我省以后,必然雇佣大量的省内员工,这些人会接受严格的培训,掌握先进的营销技术,利用这些银行为我省培养营销人才的契机,有利于推动我省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营销素质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2.面临的挑战(T)
(1)争夺优良客户。进入我省的银行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服务意识超前的大银行,它们将利用优良的服务和现代化工具与省内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争夺优质客户。这些客户主要是一些优质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集团等。
(2)争夺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当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进入我省以后,大批的原省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员工纷纷跳槽前往,原因是这些新进的银行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可见当新的银行引入我省以后,它们需要的是那些精通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和金融业务知识的优秀人才以及熟悉金融业务、拥有众多客户关系的业务骨干。于是,对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的争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3)外资银行的引入将带来新的挑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外资银行总有一天也会进入我省,而外资银行相当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省内银行根本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外资金融机构往往会通过兼并收购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方式发展自身业务。因此,到时省内一些效益较好,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将是其首选目标。
二、基于以上的swot分析,对安徽省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发展地方金融,努力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积极推动徽商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壮大,通过加大资本金注入和引进境内外资本重组等方式扩大我省地方金融机构资本规模,提升经营实力,努力改善我省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增强地方金融机构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能力。
(二)积极发展直接融资。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各类融资工具,鼓励企业利用新股发行、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债券融资力度,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力争全年实现发行30亿元以上长期债券的目标。此外,还应积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制定扶持政策,努力发挥创业投资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三)加大信用建设力度,改善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信用安徽”建设,依法规范市场主体信用行为,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着重抓好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和公开披露,并在此基础上抓好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加快担保体系的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以省信用担保集团为重点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对促进信贷投放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 银行并购 价值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也发生了若干银行并购活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等战略和体制上的不断改革,银行并购必然是我国银行业将要面临的一个迫切的课题。主要有:1994年中国建设银行并购香港工商银行40%的股权,并更名为建设银行;1996年广东发展银行收购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并购重组了28家城市信用社:1998年中国建设银行托管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并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英国西敏寺银行所属的西敏寺亚洲证券公司;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友联银行;2001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收购浙江瑞丰城市信用社,福建兴业银行收购浙江义乌商城城市信用社。2003年工行收购华比富通银行,中银集团重组,招商银行收购盘锦市商业银行;2004年兴业收购佛山市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收购泉州市商业银行1。与此同时,中国内地上市银行今年达成多项海外并购交易,而且随着越来越多国际金融机构市价下跌,银行业海外并购消息近期接踵而来。
我国已有的银行并购总体上具有行政性并购多,市场并购少;横向并购方式多,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少;关注并购前期的工作多,重视并购后续工作少,国内并购多,国外并购少等显著的特点。
与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银行并购相比,我国银行并购的市场性明显不足。从并购动机看,我国银行并购大多不是基于规模经济、协同效应的实现,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目的,主要是为了救援问题银行或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抑制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从并购方式看,许多参与兼并的银行不是通过价值发现和按市场原则增强实力或优势互补的整合,而是以政府的行政搭配代替对核心资本、市场份额和经营优势等并购标准的判断;从并购效果看,社会利益超越个体利益的并购虽然暂时缓解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却给收购方银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海南银行因收购频临倒闭的28家信用社,不堪重负而倒闭的经理即是例证;因此,银行并购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出国外并购那样的经济效应和制度绩效,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去研究、实施并购活动,以实现快速成长和扩张,政府和监管机构也没有充分重视银行并购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推进金融制度变迁的作用。
(一)推进我国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客观上要求对现有银行体系进行并购重组。国家信用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机构的调查显示,81%的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能部分或不能满足要求,多数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贷款的期限越长,能获得的比例越低,60.5%的企业没有1-3年的中长期贷款。即使能够获得,仅有16%的企业认为能满足需求,52.7%企业认为部分满足需求,31.3%的企业认为不能满足需求。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组织体系是一种国有银行寡头垄断的金融体系,中小商业银行规模小、实力弱、网点不足,不能适应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显然,通过银行并购,对现有银行组织体系进行重组,推动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是打破我国现有金融体系非均衡,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二)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治理机制建设,需要发挥银行并购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三个:一是治理结构不健全;二是资本金不足;三是资产质量不高。其中,治理结构问题有是其中的核心。国际经验表明。银行并购在健全治理机制,完善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通过并购打破单一的产权格局。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商业银行建设成为规范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银行并购可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建设的进程,通过市场自发的并购行为,可以使商业银行的利益主体发生改变,真正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自身经营的出发点,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三,银行可以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只有发生了对一家银行的收购、兼并行为,才可能对银行的存亡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因为银行控制权发生了实质性的转移。因此,被收购或兼并的威胁是对银行现有股东和经营层的一种压力,可以促进银行经理层改善经营,提高银行的治理效率。
(三)国内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和带坏涨的处理。需要通过并购来逐步解决。截至2006年6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接近2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仍高达13%。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为15231亿元,不良贷款率15.59%,股份制银行分别为1400亿和5.06%,城市商业银行分别为1192亿元和14.08%。这部分不良资产,主要靠商业银行自己来解决,需要行业银行通过提升经营水平和管理质量,增进盈利能力,用新增利润来消化。然而,立足于我国现有的体制背景和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出来一部分经营管理质量高的银行外,大多数银行的盈利能力都比较低,所以。依靠商业银行自身消化存量不良资产,可能需要巨大的时间成本,而这又有悖于我国银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一个可行的选择是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重组。具体方面包括好银行对差银行的购买、合并和接管;规模较大但不太稳定的银行间的合并;向外资银行出售等。
(四)扩大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增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也需要实施银行并购。在国内银行也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将之置于国际银行业,国有银行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根据《银行家》提供的数据,中国工商银行按核心资本和总资产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分别为底25名和第20名,核心资本和总资产是世界第一大银行花旗银行的33.7%和50%,是第十大银行法国巴黎国民巴黎巴银行的63.5%和64.5%。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完全有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规模经济的余地。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扩张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现实约束。为此,实现规模扩张和符合监管要求平衡的选择之一是银行并购。而且,这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快速成长的最佳选择。近些年。世界前十大超级大银行的形成及为此变换较快都是源于并购,并购可以较少受到资本金不足的约束。通过并购,壮大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类金融机构的规模,增强资金实力,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整体健康平稳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72-03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外经验角度分析。关于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方面,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根据银行业的经营特点,采取了强化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立法进度和减税免税的税收政策,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布局范围,对欠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支持规定具体比例,同时增加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相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自给率偏低,银行业发展滞后、水平低下,金融服务能力弱化。
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角度分析。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促进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环境。这些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体的收入改善程度。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自然离不开金融支持,如果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水平持续弱化,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分析。目前,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尽管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衡量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国家、地方政府平均水平的相关指标来看,欠发达地区相关指标的差距不断扩大。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存在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的背景下,完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体系、改进金融服务、提高银行业发展水平,在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银行业发展角度分析。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金融体系的主题,银行业应该承担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责任。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区域各类银行机构集中经营,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区域排斥弱势群体等现实问题,必然会缩小欠发达地区银行业的经营空间,引发经营风险。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银行业“坚持吸收资金主动,供给资金被动”的经营理念亟待转变。
二、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失衡状况分析:以新疆南疆地区为例
当前,全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扩大,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缓慢,金融服务供给弱化的问题相当突出。作为一种特殊行业,银行业将资产安全性和经营效益提高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是国家政治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改革成果共享的具体要求,因而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区域间银行业金融服务质量的差异性和排斥弱势群体现象,成为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以调查的新疆南疆地区为例,2013年,该地区金融机构总数128个,其中,政策性银行网点5个,二级分行1家、支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网点26个,二级分行4个、支行20个、分理处2个;农村信用社网点81个: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8家、信用社网点73个;邮储银行网点数16个,其中二级分行1个、支行11个、营业所4个。2013年,该地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3700779万元,贷款余额1081854.11万元,余额存贷比29%。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2212043万元、贷款余额209486.12、存贷比9%;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198934万元、贷款余额17153.51万元、存贷比8.6%;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1113781万元、贷款余额778311.05万元,存贷比70%。数据显示,农村信用社是该欠发达地区存贷比最高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款余额的3.7倍。
从存贷款余额占比角度看,2013年,该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占该地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的60%,贷款余额只占19%,农业发展银行存款余额占比3%、贷款余额占比7%,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占比5%、贷款余额占比2%,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占比3%,贷款余额占比72%。可见,全国性银行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占比均不尽合理。
当前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仅表现为银行业机构体系不完善,支农的金融支持过度集中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发挥相应的金融支持作用,而且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过多集中于贷款,且贷款结构不合理,社团贷款占比逐渐增大,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法人机构,支持当期经济发展的力量受到削弱,以上两方面问题均直接影响到当地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关乎当期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影响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银行业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目前,银行业经营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以保护银行业经营独立性相关的内容为主,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区银行业经营方面的政策差异,《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中均没有明确规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建立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相关规定。同时,银行业在不同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标准和具体条款没有体现差异性。由于缺乏法律上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条款,欠发达地区逐渐成为银行业金融服务排斥的主要对象。
(二)银行业监管目标较单一。目前,银监局主要承担银行机构合法经营,安全健康发展相关指标的监管。对于支持地方经济方面,虽然规定了“两个不低于”等奖励措施,但在银行机构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相关指标监督的方法上缺乏具体政策指导,强调了银行业机构合法经营和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银行业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三)银行业机构布局不合理。不同地区之间银行业机构数量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特征较明显。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机构的类型单一,区域性和中小型银行机构基本没有进入欠发达地区。此外,各类银行业机构在营业网点设立上,只是从考虑经营效益出发,而不是基于满足当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各种类型银行业机构布局上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缺失。
(四)贷款融资成本高。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通过贷款利率溢价提供金融服务,以保护银行业经营安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的问题具有合理性。但是现实生活中,贷款利率偏高必然会抑制贷款需求,将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排斥在外。欠发达地区银行机构在贷款定价中采取的贷款利率加担保费用的方法,必然会增加贷款客户的融资成本。经营中采取差异性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虽然对于银行业机构来说存在必要性,但却不利于满足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五)金融创新能力不强。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银行业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多借鉴美国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做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安排银行业发展模式,提供金融服务标准,却没有考虑金融创新在不同地区的广泛适应性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全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若没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模式,不可能真正适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不重视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有效衔接,金融服务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要缓解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银行业发展逐步背离的局面,需要尽快完善立法,尽快制定银行业在不同区域开展金融服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款,具体明确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必须用于当地,严格禁止资金通过银团贷款等形式外流出去。同时明确各个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设立、存贷比率,规定贷款利率定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和区间,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相互配合,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二)鼓励发展多元化金融体系。银行业机构发展和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只能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程度,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因此,要重视增加不同类型银行业机构,扩大政策性银行业务,实现银行业机构的多元化发展,实现银行机构的市场竞争,促进银行业机构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对于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的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在银行机构注册资金和税收政策上需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不同类型的银行机构在欠发达地区设立网点,拓展业务。
(三)建立资金风险补偿机制。欠发达地区银行业经营中的经营风险,会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为了确保银行业机构正常经营,保护其在欠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支持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在名声和若是领域的金融支持中产生的贷款损失,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抵偿。
(四)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银行业机构应该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重视分析当地经济长期发展,明确具有金融支持潜力的优势产业,既要考虑自身的当前经济利益、生存环境,又要分析未来的发展潜力。考虑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结合实际,对全国统一的金融服务标准进行调整;结合承贷主体提供贷款担保的能力,灵活调整贷款方式。依据中小企业库存情况和固定资产变现能力实施相对灵活的贷款方式,考虑在农户贷款中将农户实际已有资产、土地等纳入担保范围。
(五)加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应该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适应实际金融需求,要依据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分析相对于区外的竞争优势,确保金融创新既有广度和深度。要重视金融产品的适应性、便利性和可行性,对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要符合当地风俗民情和市场需求,避免因语言、宗教习俗等缺乏了解而导致的金融需求降低问题,切实提升金融创新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媛媛,施晓燕.西北地区银行业成熟度的测定与提升[J].开发研究,2012,(6):15-19。
[2]戎向东.完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1,(S1):20-25。
[3]张继军.新疆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新疆财经大学,2013。
[4]焦奎.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与模式选择[D]. 新疆财经大学,2012。
[5]黎怀敬.欠发达地区银行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广西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 2015,(4):51-58。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Yibulayin・Basiti
(School of Finance,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
关键词: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02
1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
1.1银行业发展的收入情况
2014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聚变,传统银行业务受到了猛烈冲击:银行业资产和利润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将调整为中高速增长。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已降至13.5%,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5个百分比;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7%比前5年平均下降了一半多,很明显的看出,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较以往有很大下降,其以前的优势地位正在减弱,失去了以往在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作用,其收入的锐减还会导致各种负面性作用,银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以往的银行“水涨船高”的便利条件已经成为过去式。
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之后的发展之路必然遇到层层阻力,面对今后的利率市场化和民营银行的竞争,银行业盈利水平将更加受到打压。今后的银行业发展之路必然如履薄冰。
1.2银行业人员素质情况
我国的许多服务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方面服务能力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对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却很低的矛盾局面,而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有比较突出的代表性。究其原因,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主要制约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不良贷款已占全部贷款的26.62%,已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表现在人力资源和人才素质方面,人员质量结构存在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目前我国银行业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下,低素质员工难以流出,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体制造成的,人员结构过死,流动性较低。而且,现行的银行进入门槛较高,很多发展型,能力型人才首先就被拒之门外,而有些没有能力的“关系户”或者理论水平较高却不注重实际水平的“学术派”却充斥在银行业阻碍了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银行业中经过银行重点培养的人才在面临现在银行业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很多都选择去证券业,保险业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的银行业面临着低素质的人才难以流出,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的问题,在目前银行“新常态”的情况下银行业缺少国际化,专业化人才的情况下,其发展趋势堪忧。
1.3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构成情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首先是客户贷款垫款利息收入,其在总利息收入中占71.16%;其次是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其部分占比18.19%;再次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此部分占比5.79%;最后是同业拆借利息收入,此部分占比仅为3.18%。
总的分析,在我国银行业中传统的借贷业务占银行业总利息收入的很大部分,换句话说我国银行业比较依赖传统业务,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金融创新的程度比较高,而且具有发达混业经营。而我国还着重在借贷业务中的利息差,在当今多种理财产品的出现,互联网理财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必然大受打击,为保持利润而提高的贷款利率也不利于国家其他企业稳步发展。
2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2.1经济新常态
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银行业来说,“旧常态”的银行业代表着各种守旧,弊端。而“新常态”代表着高效率,高成就,新的经营和运营模式,克服旧模式上的种种弊端,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银行业营运结构简单,盈利渠道单一依靠借贷业务,在放贷业务中贷款多流向粗放型发企业,创新性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很难筹到融资,而且银行本身的业务渠道简单,技术性、创新性能力不足,这都是“旧常态”的体现。以往的银行业在“旧常态”状态下的改革更多的内部的优化,整改。在目前“经济新常态”的大潮流下,银行业的整改必然会在体制上加以整顿,着重加强创新性,技术性,提供更多的中间业务提升盈利能力,在“新常态”下重新注入新的活力。
2.2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指标,利率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开放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对货币的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制和机制,使利率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2015年10月,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限额,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的根据市场水平调节利率。在“经济新常态”的大革新趋势下,市场利率化无疑是改革的又一次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早在多年前,西方国家很早就开放了利率市场化,而其中很多国家如日本就曾爆发过金融危机,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因为不稳定的市场环境而夭折。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放同业拆借,之后又陆续开放国债市场利率都为之后的市场利率化打下基础。作为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市场利率化有其必要性意义,能更好的结合市场,加强与实体企业的联系,并且自主利率有利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当然其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银行的整体压力提高,自主的汇率拟定在当前商业银行技术性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能多大程度地满足市场又不损害银行自身盈利,对市场做出精准的判断,总体而言是很难的。二是面临更大的风险,在浮动的利率中,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如今银行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的情况下,风险的危害性可能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国民经济的风险可见一斑。三是竞争的加剧,在如今民营银行的开放,商业银行与民营银行之间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相互提高利率吸引存款,这对于一些本身经营状况不好的银行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利率市场化是当前银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3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2013年余额宝,P2P等多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揭示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银行业相对于保守,传统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一次新的冲击。
首先,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打击,余额宝等网络金融工具的方便性,高收益,无手续等特点吸引了大批70,80,90后新兴社会消费人群将手中闲散资金放入互联网金融中,银行业赖以生存的借贷业务因为存款的减少受到打击。其次,是银行业中的金融理财项目受到打击,众所周知,银行业的金融理财项目准入门槛就在5万以上,收益率在5%―7%左右,而且还存在风险因素,而网上金融理财平台很多是没有经济限额的,收益率有时还要高于7%,虽然部分小平台存在安全患,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整体还是呈现着繁荣态势,这无疑在商业银行的基金理财方面是一次冲击。最后,银行的传统的中间业务受到打击,当今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支付平台已经开展水电费、话费充值,彩票,火车票购买,汇率换算、基金代销为主的中间业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大时代,当前很多大银行都开发了自己的银行APP,也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对顺应了时展,促进了技术的变革。
3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前景分析
3.1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
显而易见,银行业目前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在当前新常态经济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未来只有转变经营模式才能更好的应对挑战。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以往银行收入模式单一,多数依靠存贷差作为银行主要的利润收入,而贷款流向大多为粗放型制造业、产能型行业。在对创新型行业和小微企业的放贷中收入也相对较小,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粗放型行业的扩张放缓,目前我国的创新性行业发展势头不明显,而且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业的存贷业务必然受到影响,所以靠单一存贷差维持生存的银行业必须加强中间业务的投入,在中间业务市场上做专做精,打造银行盈利新模式。其次,是加强银行客户服务新模式,开设更多服务型新业务,最大程度化的满足客户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利用目前银行业中分支行点密集分布的特点,努力在业务范围内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最后,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业务,在我国对国际化业务中银行业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而且国际化是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要求,所以未来的银行业发展趋势必然围绕着国际化展开,在国际机构网点的建设革新,对国际企业的经营业务的创新,还有在企业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上都是重要的转型革新方面。
3.2创新银行金融理财业务
在面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以及民营银行的开发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前途是不明晰的,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真正面对挑战,打破壁垒。创新银行金融理财业务将会是银行未来改革的大趋势。
首先,我们说新型银行理财业务必然是面向客户,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在往常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着手续繁琐,门槛较高等缺乏人性化的情况,这在今后的银行理财业务中必须要加以改正,做到真真切切以客户为主,以达到互利共赢。其次,在理财阶段银行更多的是体现的是通过存款利率,基金,债券等金融手段来达到财产增值保值,而随着现代社会理财理念的变化,有部分人群追求的是传承,避险。参考西方的遗产管理和私人保险箱财产代管业务,在中国如今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在遗产管理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发展和盈利空间。最后,我们说银行传统的理财业务中以有明显收益率的期次型理财产品为主,其产品往往时间周期长,回报率一般。而在利率市场化的今天,以开放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为特点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由于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和预期收入,虽然存在着风险的因素,但是在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未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必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3.3拥抱“互联网+”的新模式
【关键词】 银行业发展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迫切需要银行在资本调节和配置环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地方性商业银行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等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在改革开放的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均有差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基于不同要素察赋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从而形成了今天各个地区银行业不同的竞争格局。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银行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匹配深刻影响了银行功能正常发挥,进而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与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发展的原因需要进行探究,发展经验与模式对其他省份有借鉴作用。本文将基于我国改革开放31年来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对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得出可靠的结论。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本文综合了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的研究,选取了货币深度、金融相关率的对数作为衡量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指标,采用林毅夫和肖烨(2006)的计量模型,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特点,基本计量方程设定如下:
lnpergdpit=?琢+lnKit+lnLit+FIRit+Deepit+?姿i+?滋t+?着it (1)
其中,下标i表示省份,t表示时间,?姿i为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目的在于控制省份的固定效应,?滋t为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是一个不随省份的不同而变化的变量,它解释了所有没有被包括在回归模型中和时间有关的效应。?着it为随机挠动项,它服从独立同分布。具体而言,计量方程中的各变量分别的含义如下:lnpergdpit是i省t年的真实人均gdp的对数值;lnKit是i省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对数;lnLit是i省t年的就业人数的对数;FIRit是i省t年的金融相关率;Deepit是i省t年的货币深度值;
本文选取了清华大学中宏数据库1978—2008年中国各省的相关数据,运用stata11软件求出了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值。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因果关系及其在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差异,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同时为了更加明显地看出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也收集了全国各省的数据,并作出了处理,由于时间跨度为1978年至2008年,所以将重庆市并入四川省计算。
二、计量检验与回归分析
1、单位根检验
数据的非平稳性会导致伪回归现象的产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为了使结果更为可信,本文选用了LLC检验,breitung检验、IPS检验和ADF-Fisher检验四种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结果显示,lnpergdp、FIR、Deep、lnK以及lnL基本都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有变量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可以更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为了研究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需要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主要的协整检验方法有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Fisher协整检验法和EG两步法。而EG两步法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则包括Kao(1999)为代表的同质面板的协整检验法和Pedroni(1999)提出的异质面板的协整检验法。本文选取EG两步法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下:两个面板的检验结果均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根据Pedroni的结论,当检验结果出现差异时,优先采用Panel ADF-Statistic和Group ADF-Statistic的结果,而两个面板这两个结果都在5%显著水平下都拒绝了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Kao检验在2%置信水平下也拒绝了原假设。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lnpergdp、FIR、Deep、lnK以及lnL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回归时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3、模型回归
为了实证研究银行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依照公式(1)进行回归。对回归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两个面板检验结果均拒绝了原假设,故应使用固定效用模型。回归显示,R2分别为0.97以上,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说明自变量从总体上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考虑两个银行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影响,两地区的货币深度和金融相关度都显著的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这说明两个地区的银行业发展水平高,银行在筹集资金,配置资金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所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两个地区的相关方式却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金融相关程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环渤海地区有我国几家重要的国有垄断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并且很多企业为重工业企业,故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量大,周转时间长,特别需要银行对其从资金上予以大力的支持。所以,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讲,金融相关率极大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增长。而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这一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要远远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同时,各类金融衍生工具也都基本最早出现在这一地区,并且市场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二级市场交易量大,货币周转速度也快。银行业改革早,产权合理明晰,管理科学高效。同时应注意到的一点,该地区的民间集资活动广泛,已经构成了市场中不可忽视主要力量,所以货币深度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4、因果关系分析
对两个面板进行回归分析后,可以看出对于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来说,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二者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进行因果检验。从基于环渤海地区数据的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货币深度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金融相关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滞后两期的情况下,货币深度和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发展均互为因果。这表明,短期内,经济发展需要银行充分发挥融资功能,并以此带动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该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并不自由,银行的贷款方向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更偏好国有大型企业,一些情况下,容易导致资本的非优化配置,所以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带动性不强。而长期情况下,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能够对资本进行充分的优化配置,所以银行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也不断带动银行业的发展。从基于长三角地区数据的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滞后一期情况下,经济发展与银行业发展没有因果关系,而滞后二期的情况下,银行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由于长三角地区银行业高度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为经济发展筹措了大量资本,并且银行的行为是由市场主导的,所以能够使资金运用到最有效率的行业,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本文运用固定效用模型以及格兰杰检验的实证方法分析了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银行业对经济的影响方式在区域间存在差异
由于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银行业发展的程度与侧重点不同,所以,两个地区银行业对于经济的影响方式是有差异的。对于环渤海地区,主要是依靠传统银行业的功能,为重要企业解决资金的困难,金融相关度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而长三角地区,金融深化程度高,金融工具种类多,特别是近些年来民间资本流动广泛,市场活跃,货币流通速度快,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其金融深化水平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2、经济增长与银行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存在区域性差异
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由于其在我国经济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其经济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政府导向性。短期内经济增长是银行业发展的原因,这是由于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对资金的需求量大,需求带动了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政府对于银行的干涉也较多,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只能受到了干预,所以资本无法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部门,故银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长期情况下,银行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同时资本也可以在各行业间进行流转,所以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而长三角地区的银行业及金融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型特点,市场化水平高,市场引导资金流向最有效率的部门。各种符合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不断产生发展。银行业的管理方法先进,产权合理,资产组织结构合理,所以在资本的配置效率上高,所以银行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著的。
(注:本文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105010208)。)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