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市场监管指标范文

时间:2023-07-03 15:50:26

序论:在您撰写市场监管指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市场监管指标

第1篇

一、“商事制度改革”权重1分,预测得满分。

(一)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方面,我局预测得满分25分,根据本年度已发的5个月份通报分析,我区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平均时间均少于1天,得25分(权重0.25分)。

(二)我局今年应用佛山市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含自助机端、微信端、电脑端)办理设立业务占总设立业务量达50%以上,预测得满分20分(权重0.2分)。

(三)我局本年度有按市局要求,完成智能商事登记系统人工复核工作,得5分(权重0.05分)。

(四)实现推出不少于50项“证照联办”改革主题事项方面,推进“一照通”工作,符合“一照通”实施范围的业务办理率达100%。预测得满分,原因分析:(1)顺德区目前推出的“证照联办”改革主题是16项,本月起市局将统一部署推出不少于50项的“证照联办”改革主题事项,我局将严格按照市局的统一步骤做好相关工作;(2)经查询业务系统,我区符合“一照通”实施范围的业务办理率达100%。

(五)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情况,信用科对三项子指标分别预测得分为15分、10分、5分(均得满分),相关预测得分情况如下:

2020年,我科扎牢“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基础。一是公布《顺德区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0版)》。为适应机构改革后各部门法定职能的调整,以区商改办名义组织“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更新随机抽查事项,明确抽查的比例和频次,为全区顺利开展双随机监管工作奠定制度基础。二是推行部门间联合抽查,区商改办统筹编制了《顺德区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0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共计20个区属部门通过市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落实开展累计127次双随机抽查任务;全区共组织开展21次跨部门联合抽查,抽查次数占年度总抽查次数10%以上;全市共部署市监领域抽查任务9个,其中顺德区抽取企业4538户开展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登记住所、公示信息等项目,目前相关抽查进行中。

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权重0.5分,预测得满分。9月,我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是51.02件,已完成市局下达的50.07件指标,绝对值排第一,指标同比增长率预计将排第一。

三、“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权重0.5分,预测得满分。

(一)知识产权培优工程工作,按市局相关文件通知,我区有34家企业入库市知识产权培优工程,已完成市局下达的不少于30家指标。

(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查处商标侵权行政执法案件量较去年持平或增长,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及假冒专利行政执法案件量较去年持平或增长,均可取得满分。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每次得2分,最多得6分,预计可得满分(铁拳行动、商标机构整治、地理标志保护)。执法协作工作机制健全,接收外地移送商标、专利案件并及时处理和反馈结果或依管辖权向外地移送商标、专利案件,8宗,可得满分。

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权重0.5分,暂未能预测得分。

(一)企业质量管理成果大赛(15分),2020年顺德区企业获质量班组奖一等奖3家、二等奖3家、三等奖6家,合计33分。顺德企业获质量文化奖一等家1家、二等奖1家、三等奖3家,合计13分。预测得满分。

(二)细分行业龙头认定(15分), 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合计160家,年平均值为54,2020年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达54家将得满分。目前,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申报刚刚开始,11月20日为申报截止时间,市局尚未开展评审,暂时无法评估得分。质量科早在10月29日下午就召开专题培训,邀请市质标院专家进行细分行业龙头申报辅导培训,近百家企业参训,并踊跃咨询。

(三)国抽不合格生产企业重复率(10分) ,截止目前,国抽连续两次不合格生产企业数:92;2019年国抽不合格生产企业数:103;国抽不合格生产企业重复率=8.74 %;重复率低于10%,预计得10分。

(四)严重不合格产品经营者立案查处率(10分),截止目前,国抽严重不合格产品经营企业数:5;截止目前,国抽严重不合格经营企业立案数:5;立案率= 100%;据执法统计,国抽严重不合格全部立案,预测得10分。

(五)质量警示、质量安全事件(10分),暂未收到相关情况,预计得10分。

(六)认证产品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10分),截至目前,已完成认证产品获证企业现场监督检查53家,还差7家现场检查任务及相关检查情况录入工作尚未完成。近期,将组织人力跟进完成。预计能够完成任务,预测得分10分。

(七)高端联盟(团体)标准(10分)、“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10分)、测量管理体(10分)暂未能预测得分。

第2篇

然而,新国标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童装质量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针对当前童装质量安全现状,对其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国标对童装的质量安全要求

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在童装质量安全上加大规范力度,童装的各项检测指标更加严格规范。新版国标将原标准中的产品分类由A、B、C类代号加文字描述的形式修改为直接以文字描述的分类形式,共分三个类别,即婴幼儿纺织品、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相对应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仍然分为A类、B类和C类。

新国标要求将婴幼儿纺织产品的适用年龄由24个月修改为36个月,适用身高由80厘米调整为100厘米,婴幼儿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要达到A类标准,年龄范围的扩大显示了我国对童装质量的重视。由于婴幼儿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甲醛含量、pH值、异味等指标,A类所有安全技术指标均严于B类和C类,尤其是对“耐唾液色牢度”、甲醛含量的要求更加严格。此外,4-氨基偶氮苯列入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列表,使原来的23种芳香胺物质增加到24种[1]。

按照新国标要求,从2012年8月1日起,不符合新标准的纺织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新标准的出台,旨在加大保护童装产品质量的力度,规范童装销售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给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从原材料质量检验把关,推动国内童装市场较好较快发展。

童装存在主要质量安全问题

由于生产条件、对新标准的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些童装生产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新标准的要求生产,从而造成了童装的质量安全问题。2013年5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3年第二季度儿童服装产品抽查结果,在抽查的210批次童装产品中有20批次产品不符合新标准的要求,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纤维成分及含量、pH值、色牢度、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

一是纤维含量不合格。主要体现在面里料成分含量偏差超出标准规定、面里料成分含量标注与实测不符以及面里料成分标注纤维含量与实测不符等三个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没有把好原材料进厂和出厂检验关,没有建立原材料验货制度,未对原材料检测含量,出厂时则不经检测即标注;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利润,采购低廉面料以降低成本等。

二是pH值不合格。pH值不合格易破坏皮肤抵抗力,人体皮肤呈弱酸性,以防止病菌的侵入,因此服装的pH值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间有利于人体的保护。纺织品中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皮肤的平衡和抵抗能力,从而引起皮肤过敏或诱发感染。服装pH值的高低与面料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有密切关系,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产企业在染色整理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酸碱性物质,而没有采取合理的中和处理工艺等。

三是色牢度不合格。色牢度反映了服装颜色的耐久性,色牢度不合格的服装以深色为主,影响色牢度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染料的结构和性能、不同的纤维结构、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后处理工艺等。要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染色前处理、染色工艺及染色后处理须按照工艺要求规范化操作;要针对色牢度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染料,在使用反应性较差的染料染色时可选用催化剂,或选用适当的固色剂,或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固色,使纺织品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四是甲醛含量超标。生产厂家在面料后整理生产工艺中,如果使用低成本的含甲醛的整理剂或注剂,可导致甲醛含量超标。甲醛的防腐能力较强,一旦含量超标,就会在人们穿着的过程中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从而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过敏体质的儿童还会出现哮喘等严重症状,甚至引发癌变。

五是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新国标中明确规定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为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中,染料如果被皮肤吸收,会在人体内扩散,引起人体病变。该染料无色无味,不能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来感觉,服装上含有该染料也不能通过洗涤等方式来减轻其危害。

对童装生产企业的建议

从生产企业来讲,造成童装存在诸多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环节把关不利,原材料是产品的基础,但不少童装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忽视了对童装生产原材料相关指标的检测,这就造成了童装产品潜在的质量问题;其次,我国童装生产企业良莠不齐,童装生产市场上存在着大批小型服装加工企业,有的甚至是一些家庭作坊,从根本上无法保障童装生产原料的有效检验,从而造成童装生产市场的混乱;再次,童装生产过程把关不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直接影响到生产工艺的选用,不同的生产工艺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所以童装生产工艺不合理也是造成童装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童装生产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一要提升企业自身的质量意识。企业是产品质量的主体,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而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提高童装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需要童装企业从上到下提升质量安全意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体系,从原材料、生产过程到最终成品层层把关,将质量意识贯穿于童装生产的全过程,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要加强对新国标的认识和执行力度。童装生产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理念,从思想上对新国标的要求给予高度重视,并且要克服诸多因素将新国标的要求深入落实到企业生产中去;在企业内部要加大对新国标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从思想上重视新国标,从内容上熟悉新国标,从行动上落实新国标;要建立品控实验室或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对新国标要求的各项指标做到常态化检测,并严格童装成品的出厂检验,把好产品质量关。

三要从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上下功夫。要把好原材料进货关,在采购面料时,应加强对面料供应商的评价,要求企业提供面料相关信息,必要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安全项目的检测,保证产品能达到新国标的要求;同时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合理选用染料、助剂,针对不同的面料采取合适的前处理、后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

四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新国标的执行,对没有质量保障措施的小型生产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带来了致命冲击,因此,童装生产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发展形势,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抱团取暖,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同时,生产企业要积极掌握社会信息资源,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力度,抢抓市场机遇,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对童装的市场监管

童装市场质量问题频发,除去生产企业自身质量安全控制不严外,相关监管部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监管部门对童装质量安全的监管重抽查而不重生产过程,往往是抽查到不合格的产品后对企业实施严格的“后处理”,对生产过程疏于监管,同时缺乏完善的监管监督机制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不合格的童装最终出现在市场上销售,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建议监管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童装的市场监管:

一要加大新国标的宣传和落实力度[2]。监管部门要通过企业座谈会、新闻媒体等宣传形式,加大纺织品新国标具体技术内容的讲解及宣传力度,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有效促进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同时,加强新标准的应用落实,提高中小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监管人员要加强对企业新标准运用状况的监管,引导和推动生产企业采用新标准,提高企业的标准意识和实施标准的自觉性,杜绝无标准生产。

二要建立童装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童装生产企业良莠不齐,许多不合格产品由一些小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生产,行业门槛低,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建议监管部门在童装生产行业推行准入制度,提高童装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从原材料供应、生产过程、生产工艺以及成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制定符合新国标要求的质量安全标准,对现有的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要进行整改,符合准入要求的企业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要加大惩处力度,从准入制度上严格管控童装产品质量。

三要加强对企业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监管[3]。监管部门要求企业建立原辅材料的采购记录,监督企业选用安全环保的原辅材料,必要时提供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并对检测结果实施抽查验证,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定期对企业开展现场监管,要求企业建立生产全过程检验制度,提高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自检自控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检测实验室,监管部门可对企业实验室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检测人员提高检测水平;对产品抽查质量有问题的企业和生产管理落后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避免童装成品存在安全质量隐患。

四要加强产品质量执法力度。要坚决查处和处理违反新标准的行为,按国务院职能划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要负责生产领域的产品质量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问题。因此,两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职能分工,对各自管理领域内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严格执法。对于消费者举报或投诉的销售不符合新标准的童装,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不合格产品无处藏身,从根本上解决儿童服装的质量安全问题。

纺织品新国标已正式实施一周年,严格、规范的标准内容有效地提升了童装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服装产品质量已有较大改善和提升。儿童服装在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童装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童装生产企业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以促进童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产企业与政府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时刻关注童装安全标准,严把童装质量关,加强童装生产的监管力度,有效促进流通领域童装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S].

[2] 王永军.浅谈对出口童装中小企业的检验监管[J].中国检验检疫,2012(12):32.

第3篇

近年来,我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监管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创造了许多较好的经验,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但应当看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如在招投标过程中的资格预审、业绩要求、入围办法以及投标签到等环节的要求实行内外有别,工程业绩只是本地有效,本地企业抽签入围优先,法人代表到场要求不一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违反了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违背了招投标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的原则,影响我市投资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加以纠正。现经市政府同意,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各地在招投标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办事,认真落实市政府和市招投标办公室有关招投标的政策规定,合力推动我市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招投标市场,促进招投标工作健康发展。

二、增强全局意识和长远意识。从全局看,如果各县(市)的招投标市场相互设置“门槛”、相互封闭、制约市场竞争,既不利于本地市场的培育和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看,招投标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不可能长期封闭,企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许多本地建筑企业本身就是靠拓展外地市场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能一味迁就部分本地企业的不合理要求,要清醒地看到对本地企业的过分保护,只会不利于项目招投标的充分竞争和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实际工作中要增强全局意识和长远意识,切实维护招投标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规范操作,促进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

第4篇

投资者经常利用三种类型的指标来描述未来经济状况,这三种类型指标分别为领先指标、滞后指标和同步指标。大部分投资者都认为股票市场是经济晴雨表,将股票市场当做主要的先行指标,认为经济的好坏将会反映到股票市场上,股票市场会事前预见未来经济走势。然而较少部分投资者会将注意力放在寻找比股票市场更敏感的指标,以此预测未来股票市场走势。 

国内外关于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指数的预测能力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多。很多研究集中于当期指标与股票收益率的联动关系,但是这种联动关系对于预测未来走势并没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些研究中,Mark A.Johnson 和 Kevin J.Watson的研究与本文的研究思路类似,对美国的PMI和标普500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数时间内上一期的PMI与当期标普500收益率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魏武沁研究发现,M2同比,PPI同比和一年期固定国债收益率与上证成交金额有相关关系。徐曼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本文也参考了该结论,采用上一期的汇率变动作为控制变量来对PPI进行进一步的回归。但这两个研究中都只分析了当期指标间的联动关系,并不具有预测性。 

许多先行指标已经证实了能有效解释股票收益,例如Fisher和statman用美国数据验证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和股票指数收益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消费者信心指数能解释股指收益,其他宏观指标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呢?这个问题即是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在国内也有运用基本的宏观指标去建立于股指的关系,但是往往停留在定性方面,或者选取的指标不能很好解释股指的收益。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PPI和股指的关系是显著的,完善和补充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些印证。 

本文使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对9种宏观指标进行分析,发现PPI能显著解释股指收益率,PPI和股指收益率是显著负相关的。意味着PPI指数的下降(上升)能对下一期股指收益的上升(下降)做出解释。 

模型与数据 

本文实证所用数据来自resset、csmar数据库及通达信软件,样本期间为我国2005年1月到2013年9月,数据频率为月数据。本文选取的宏观指标有9种,如表1所示。 

简单的相关系数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现实中还有许多影响因素会对股指产生影响,为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回归模型中本文还选取了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实证分析 

(一)相关系数检验 

为了探寻各个宏观指标和股指收益率的关系,本文用如下公式进行回归: 

Rindex,t=α+β*indicatori,t-1+εt (1) 

其中R是股指月收益,本文用沪深300指数月收益代表,indicator代表宏观指数上月变化率。使用上月宏观指数变化率作为解释变量,能够表明上月指标的变化是否对本月股指收益具有预测作用。该预测具有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当先行宏观经济指标好转时,会传递上月预测到的经济好转信息到股票市场上,促使股指上涨。 

公式(1)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得知,除了PMI增长率和PPI显著外,其他宏观指标均不显著。其中PMI增长率和股指收益正相关,PPI和股指收益负相关,符合经济学解释。 

然而PMI增长率显著性水平不如PPI,故将PMI增长率和PPI同时对股指收益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加入了PPI作回归后,PMI变得不显著了,说明PMI传递的信息包含于PPI的信息中,故PMI的信息是冗余的,因此本文主要着重PPI与股票市场的规律研究。 

由于PPI反映了国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所以PPI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PPI能解释股指收益也是符合经济学直觉的。 

(二)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PPI和股指收益的关系,其他变量需要加入模型进行控制。PPI衡量的国内生产者物价指数,某种程度上属于公司特质因子。模型中仅仅具有公司特质因子是不可行的,还需加入反映行业层面、市场层面的因子,检验加入这些因子后PPI与股指的负相关关系是否依旧显著。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包含了许多经济信息,人民币的强弱充分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人民币走弱将使国内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反之也成立,最终影响到本国经济反映于股票市场。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还会影响国内资本流动,资本的流入流出会显著影响到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往往具有显著的动量或反转效应,即过去的股价往往能预测未来的股价走势,因此本文构造了一个衡量股指收益过去60天移动平均趋势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控制过去股价反映的历史信息。设置股指收益率哑变量,当股指上涨取1,下跌时取0,将60天的哑变量数据相加得到MA60指标。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完善,信息处理和反映能力大大滞后于国外股票市场,上月的宏观经济信息并没有充分反映到上月股指上,其残余信息往往会对本月股指造成影响。为了控制该信息变量,本文将上月标准普尔500指数加入到模型中,能有效准确及时的反映宏观经济状况。 

加入了上月人民币汇率、前60天移动平均股指收益率指标、上月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后,回归模型变为(2b)。其中,CYNt-1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MA60是前60天移动平均股指收益率指标,Rsp500t-1 是上月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 

(2a) 

(2b) 

同时,为了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本文额外选取了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公式(2)的回归。根据公式2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在加入了其他控制变量后上月PPI系数对每一个股指都显著为负,且系数变化幅度都不大。对于沪深300指数而言,系数估计值为-0.00747,说明PPI每上升1,股指收益下降0.747%;人民币汇率系数也是显著为负的,说明人民币汇率上升,即人民币贬值与股指显著负相关,反映了国内相对于世界经济实力上升的信息促使股指上涨。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月收益只对上证和深证指数具有解释意义,说明沪深300指数能有效的吸收及时的经济信息,为沪深300指数在学术和研究上得于广泛运用做出了印证。MA60哑变量系数在三个市场都不显著,说明股指并不存在显著的动量或反转效应信息。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for the reality of the most key of building a link, complet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问题要高度重视,保证一切施工程序都严格依照施工标准和设计要求,控制好施工质量以及工序环节的质量问题, 确保在建的建筑工程是一个高质量的优秀工程。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将施工图纸落实为现实建筑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措施, 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一、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目标

所谓“ 质量 ”,是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而 顾客满意 是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

满足的程序的感受 ,检验质量的重要标准是顾客的满意程度,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系统的管理,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顾客需求,达到持续的顾客满意这一目标。

建筑产品的质量受到各级人员互动作业的交互影响,为经济地达到满意的质量,项目部应关注各阶段的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通过改善流程 。顾客与供应商的参与 、团队合作以及培训,来完成符合顾客要求且低成本 、高效益 、零缺陷的工作。 所以,全面质量管量的两大目标和理论基础是顾客满意和精益求精。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招标与设计中的质量意识缺乏

对于建筑施工工程在招投标阶段的质量管理仍然不够规范。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工程在招投标阶段,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弄虚作假、走过场的现象,另外,由于建设单位的专业管理深度不到位导致发包价格不合理的现象也限制了招投标阶段的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责任往往缺乏足够的联系。在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普遍是片面地追求对施工单位的要求和管理,而对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缺乏最基本的重视。

2、项目经理管理不到位

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最高负责人,项目经理的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依照我国建设部门颁发的《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国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有严格规定,要求不同的工程规模要使用不同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建设方在工程招标的初始阶段,就需要对投标企业选派在本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进行考核。只有具有相应资质的项目经理的企业才能进入工程招标的范围。但是,目前建筑业的发展情况并非如此。

3、施工人员管理水平差

施工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主要是贯彻执行质量计划,对工程质量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明显无法跟上建筑业的发展形势。集中表现在施工企业在中标之后,临时拼凑一些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甚至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管理人员的成本,聘用不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充当管理人员。因此,在施工中,常因为施工管理人员经验的缺乏,导致质量问题和缺岗现象的出现。

三、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1、把好施工材料关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在材料采购时,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影响工程进度。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发现不合格要立即予以处理,直至退货,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入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材料的安全保管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谁保管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程交接手续,是否按总平面图规定堆料等进行监督。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班组剩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材料管理部门需制表上报。

2、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需要。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具体组织者和指挥者,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的可靠保证。必须重视项目经理的选拔和使用,把那些懂专业技术、有施工管理经验、有一定政治素质、年富力强的同志派到第一线。企业要担当起项目经理的培养教育工作,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丰富他们的知识和协调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提高现场质量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教育入手,狠抓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提高职工的管理意识,把施工现场管理当作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围绕施工现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要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重视施工现场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和总结,不断推动施工现场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解决,始终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正常进行。

另外在组织施工过程中,要求一定比例的具有一定水平的工人技师,另一部分则可以是具有初步操作技能的基建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要指导施工方合理分配工作,使工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熟练一些基础工种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挑选人员进行培训,使之熟悉新的施工技术工艺,成为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骨干力量。然后让他们在工作中有计划地向其他施工人员传授技术。

4、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 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 树立“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 ”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 事故零目标” 推进活动。 要始终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 ,管生产必须抓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坚持“ 四全” 动态管理 ,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 ,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 缺乏全员的参与, 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 效果也不会明显 。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 ,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 、全过程 、全方位、 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从对人和物的管理层面, 去分析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 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 ,根据施工生产特点 ,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建筑工程的质量事关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不容忽视。因此,作为建设工程的参与者、施工企业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堃.浅谈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J].价值工程.2011

[2]王建利.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建筑安全,2010

第6篇

【关键词】标准化考场;考试组织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55-04

标准化考场是新形势下的一种考试管理模式,它随着考试舞弊手段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换代。在当前社会,人们诚信意识薄弱,个体舞弊、集体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任其蔓延,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败坏社会风气,毁掉国家教育考试体系。建设标准化考场,是现代考务管理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要求。

标准化考场,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一定的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标准要求建立的考场,对于考场中的一切设施设备、管理系统均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如每个考生所占用的面积,有关的通风、温度要求,有关播音、音频、视频、灯光、桌椅高低及面积等。总的来说,标准化考场包含考试网上巡查子系统、考试标准化用语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结构、时钟校准系统、考试应急指挥系统、考场内外信息阻断子系统等。

一、在考场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前提下,继续强化技术支撑

考场标准化建设达标目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任务。

1.重点建设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是保证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的重要措施,标准化考点系统包含网络视频监控、应急指挥、考生身份验证、作弊防控和考试综合业务五大系统,我市五个标准化考点均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有关规范和要求,对承担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点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和改造,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全部通过了省级验收。

2.优先建设关键位置多级实时监控体系。

标准化考点必须实现所有考场、考务室以及试卷通道的实时监控、实时录像、全省联网;评卷场所、扫描场所、试卷保密室、数据机房、评卷通道的实时监控、实时录像、全省联网;考点视频监控室至少安装1个标清以上摄像头,试卷保密室必须至少安装2个高清摄像头,标准化考点校门口至少安装2个标清以上摄像头,确保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按规定为标准化考点配备适量的二代身份证识别仪、无线电屏蔽仪、金属探测仪等设备。

3.统一建设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

现在我市已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相关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建设了县级考务指挥中心,并实现与南通市考务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形成对所属标准化考点和考务指挥中心的统一、集中业务管理,确保考试期间的视频实时监控和应急指挥。

4.同步建设一支考试考务管理队伍。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过硬、战斗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招生考试各项工作,实现“平安招考”的关键。考试管理队伍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建立相对固定的招生考试机构,这是招生考试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担负着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各类招生考试的重要任务;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考点考场工作人员队伍,包括各类考试所设考点主考、副主考、考务负责人,考场监考人员,安全保卫、医疗、后勤等工作人员,这支队伍是招生考试机构的一条坚强的“腿”,是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各项考试工作的直接实施者。

近年来,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的隐蔽化,舞弊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需要强化技术支撑,协调协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科技的作用。

(1)进一步治理考试环境

重要场地和关键位置比如试卷保密(保管)室、试卷分发(回收)场所、考场、答卷保管室、扫描场所、评阅场所等,必须建立符合有关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的视频监控系统。教育主管部门与招生考试机构协同公安及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强化对互联网涉考有害信息的监控和处置,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进一步追踪可疑信号

无线电管理部门在考前对全市重点地区和考点开展专项电磁环境监测,摸清空中信号情况,为快速、准确发现作弊信号做好充分准备。遇有不明信号快速追查,对非法设立电台或无线电信号发射装置、擅自使用频率的进行依法查处。考试期间,无线电管理部门利用全市的固定监测站和移动监测站开展24小时监测,做到监测无盲区。

(3)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

教育、公安、工商等部门配合,开展打击销售无线电作弊器材和违法的高考宣传工作。同时,组成相应保障小组,按照教育部门的需求,到重点地区和重要考点参加保障工作。对发现并准确定位的作弊信号源位置,无线电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通知公安人员并配合公安对作弊分子进行查处。

(4)进一步改进建设标准

标准化考场建设,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象征,是科技进步的标准,是教育系统的进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弊形式和手段呈多样化、隐蔽化发展趋势,考风考纪形势十分严峻。仅仅从“物防”的角度考虑,一成不变的建设标准无法很好地防范层出不穷的舞弊新手段,这就要求标准化考场的建设技术标准适时调整、提高,做到更有针对性。

二、在技术保障设施设备到位的同时,继续强化组织领导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是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管理、维护考试招生安全和公平公正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全过程记录和管理,严密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切实维护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安全和秩序,对于提升我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权威性和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标准化考点考场建设到位的情况下,组织管理是考试安全的重要保障。

1.注重考前管理。

考前按要求做好各系统设备的检查、调试、系统初始化、数据安装、设置等工作;负责身份验证系统和设备的检查、充电、数据的导入等工作;对监考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终端等设备的操作使用培训;按上级要求对考生进行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的模拟演练。调整网上巡查系统的监控范围,使考场内的每位考生都处在视频监控区域内,保证图像清晰,与考试管理机构互联互通。保证视频监控范围的完整,除对考场进行监控外,监控区域应覆盖考点试卷保管室和分发室,保管试卷期间应保证全程视频监控记录。

2.注重过程监控。

考试期间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如遇问题及时向主考和考试管理机构系统管理员报告。考试结束按要求做好数据备份、保管和移交工作,将考生身份验证设备的考场数据导出并刻录光盘交市招办,考生身份验证设备关机、装盒、交回。

3.注重平时维护。

教育部门每年对全市标准化考点设施设备进行一次集中维护与保养,对设施设备的技术规格及标准要全面把控。各考点学校负责管理标准化考点的各种设备,并认真编号、登记,防止损坏和失盗。各考点学校每月保证对考点设备通电运行一小时以上,发现问题立即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考场使用前一周,考点应对标准化考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如有问题,逐级上报,抓紧时间排除故障,做好各项设备的技术保障工作。

4.注重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考试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加强指导和督促,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必须靠前指挥,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管理职能,把握考试安全的组织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履行相关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落实。同时要建立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明确到人。建立和完善职责分明、指导有力、运转协调、落实到位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制定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等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办事效能,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形成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三、在发挥标准化考场设施作用的同时,继续强化过程管理

在建成标准化考点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标准化考点的效能。建立标准化考点考务应用的各项规范,如视频巡查系统的巡视办法、视频监考的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的应用操作办法、作弊防范系统的操作手册等。要强化过程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巡考人员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按章操作,充分发挥标准化考点在严肃考风考纪、维护考试公平、确保考试安全中的作用。

1.加大考生的诚信教育,把好思想关。

让考生真正树立诚信为本、文明应考、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是端正考风的根本。为此,我们首先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招生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其次将工作关口前移,在考前采取各种方式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和诚信教育,强化考生的自律意识;同时让每位考生签订了诚信考试责任书。在考试期间,各考点张贴违纪处理办法及有关考风考纪的规定要求,组织考生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严肃考风考纪的十八号令、《考场规则》《考生守则》《违纪考生处理规定》等。通过上述方法,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广大考生,教育广大考生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升学就业,自觉遵守纪律,诚信考试。

2.加大考场的检查提醒,把好入门关。

严格进场审核检查。坚持使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入场考生逐一进行安全检查,要求考生按照《考试规则》规定携带考试用品,严禁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认真细致检查考生违禁物品,杜绝考试过程中考生夹带作弊和高科技作弊的可能。同时对所有监考员及考试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安全检查,所有监考员的手机等带有存储、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一律存放在考务室。

3.加大监考的业务培训,把好业务关。

强化考务培训。考点需要挑选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监考员,利用一定时间对各考点考务人员分别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和操作程序,同时签订考试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保证考试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我们制作了《考务规范及注意事项》专题片,加大对监考教师、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的培训,全体工作人员对标找差,思想上高度重视,监考中一丝不苟,卷卡管理规范有序,考试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4.加大考点的巡查力度,把好督查关。

建立三级巡查机制。一是加强网上视频的现场监控,发现考场的监考或考生的异常情况,及时与考务组、巡查组联系,相关人员跟进现场处置。同时将存在处置不当的相关视频记录在案,具体到考点与分秒,形成考务备忘,用于下一次大型考试案例剖析专题片的第一手素材,用作对涉考人员的警示教育,也作为筛选合格监考人员的参考。二是考点巡查组的现场巡查。考点建立巡查组,加大场外的巡查力度,不间断的场外巡查,提醒场内监考规范监考行为,同时给考生以强大的警示作用。三是考区的驻点巡视和领导检查,从驻点领导到考点主任、副主任等不定期地组织抽查,共同营造严肃的考试氛围。

四、在保证考试公平性规范性的基础上,继续强化人文关怀

标准化考场是一种规范、标准,设施设备体现的是制度的尊严,但在人性化组考渐成趋势的背景下,很多地区进一步强调了人性化关怀。这表明一种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的人本文化正在被严肃的考试所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进步的体现。我们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有效而合情合理的考试制度。这也是我们现代组考的努力方向。

1.营造温馨的考试氛围。

人文关怀与考试并不对立,我们可以给考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考点按要求进行规范布置,布置《考点平面示意图》,可以安排引导员,便于考生迅速找到相应考场,同时在校内醒目处张贴鼓励考生和端正考风的宣传标语,设置温馨提示标牌等,有条件的发挥电子显示屏的作用,滚动播放考试要求和励志标语等。

2.准备必要的考试物品。

为了保障考生顺利参加考试,考点及考场内配备相应的考试物品。可以参考借鉴设立温馨服务台,服务台上摆放着考试用品、氧气袋、雨伞、衣物、纸巾和医疗箱等应急备用物品,医疗箱里都是日常的急救药物以及护理包,在考生进入考场之前,有校医进行站台服务,随时对考生提供帮助。

3.监考老师的亲切话语。

目前,相应的考试均有考试规范用语,有的考试还配有光盘(磁带),要求考点按照时点要求统一播放。在考场内,监考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考生在考场中有一种在家的感觉。监考老师不能随意走动,以减少对考生的影响,监考老师也不能长时间在一个考生旁停留,以免一些考生可能听到老师的脚步突然停在身后不动会产生心理负担。当然,温馨的考场少不了温馨的言语,监考老师尽可能多用“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避免考生产生抵触情绪,让考生静心答题。

4.制度规则的柔性关怀。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招投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成熟和比较规范的商品交易方式,它在生产与交换活动中,以公开、公正、公平、择优为原则,具有以竞争为手段,以有组织地追求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最佳统一为目标的功能,招标投标作为一种交易方式己经广泛应用到工程、货物、服务的采购,也成为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甚至私有企业的很重要的授予合同的方式,而做为房地产企业,造价的控制、采购产品的优劣对于一个项目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因此,房地产企业具有天然的动力采用招投标制度。

一、房地产市场招投标的发展[1]

我国工程建设招投标主要是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然存在于我国的国情、特点逐步适应的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在房地产建筑市场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招投标机制必须要随着环境的发展逐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

首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形房地产市场现阶段还未完全建立与市场缺乏统一、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观念和体制上,也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其次,房地产市场目前的招投标工作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招标投标监管体制不顺,完整的工程交易市场,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受到肢解;由于保障体制未建立,有的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恶意降低投标报价,造成一些弊端;有的工程项目利用多头管理打球,不进入有形房地产市场开标、评标、定标;有的工程不按建设程序办事,个别工程招标完成以后,还未办理报建手续等等。但是,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正确对待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在发展中不断研究解析这些问题,科学有效的招投标机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招标投标管理全面纳入建设市场管理体系,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手段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形房地产市场,依法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工程招投标率大幅度提高。

二、房地产项目招投标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招投标制度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到2004年,除个别省份外,应招标工程招标率达到95%以上,北京、天津、上海、山西、重庆、青海、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标率均达到100%,可以看出,全国应招标工程的招标率呈上升的趋势,覆盖面逐年提高,招投标活动有效的节约了工程建设资金。在我国全面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的20多年以来,对于创造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保证建设项目质量,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招标采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旧体制的功能与惯性还未消失,新体制的功能尚不完善,致使建筑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交易秩序出现混乱,影响了招标投标制度的效率。当前,房地产招投标中存在弊端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或者执法不严,甚至是知法犯法:二是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评标机制,评标办法有待改进。

1.招投标管理组织不明晰

近年来,招投标理论与方法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中,但大部分项目中招标管理或许会单纯的被认为是成本控制部门的工作,或许会是工程技术部门的工作,或许各部门负责各部门的招标工作,对于一些技术不是很复杂的比较常规的项目,这样操作还能正常进行,而对于项目技术复杂、协调量大的非常规项目,由于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操作起来就容易出现一些疏漏,而且还会造成整个操作效率不高,难以保证招标采购效果,成立类似于采购中心的组织,其基本功能是安排招标计划并由其负责牵头协调技术、工程、材料、成本各部门按计划完成各自相应的工作,使整个招标工作缤密有序的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项目没有进行这种组织结构上的设置,往往就是忽视了这一无形环节对招标活动的基础性作用。

2.陪标现象仍较为普遍

现在,项目管理中把招投标当做“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大有人在,而国际上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在程序上的合理性不容置疑,是避免采购领域暗箱操作、防止漫天要价、防止权力寻租的有效办法。但是,本来是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价格虚高而设置的招投标制度,最后竟然成为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首要环节,实在让人感到哭笑不得。

3.难以实现最低价中标

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配套环境欠缺实现“最低价中标”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配套的制度的措施,规范的操作程序,科学的评判手段,因现在我国的建筑市场还不规范,还难以实现“最低价中标”应用最低价中标等,中标后的工程质量问题和工程索赔风险同时存在。

4.招标投标定标的运行体系及机制上的问题

目前的招标投标活动的运行机制中,仍存在不够完善的现象,如:在整个招标投标活动的市场环境中,国家法律法规的出台,地方政府对法律法规的推广和执行的措施,招标人投标人能否正确应用和适应程度,以及相应的招标投标方法。评标原则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在招标投标定标活动的运行体系中,存在着不够健全的现象,以上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运行体系不够健全的两方面问题,都是招标投标规范化的障碍。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招投管理的方法[2]

1、打破垄断,建立招标投标统一大市场

由于施工企业在工程交易中缺乏主动权,房地产市场难以发育。打破垄断,建立房地产招标投标统一大市场招标采购的性质和特点,客观上要求一个统一、开放的全国大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加强评标专家的管理,完善评标专家制度

1)严格专家的选择方法

不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技术特别复杂、专业性要求特别高或者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的专家是难以胜任的,可以由招标人直接指定。这些对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公正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坚持评委的回避更换制度

所谓回避更换制度,即指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应当回避,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己经进入的,应予以更换,认真管理和监督评委的工作。对于违规的评委应果断地及时更换。

3)在评标专家和评标环节上加强管理

建立装备图像监控、声音监听及屏蔽设施的的封闭式评标区;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专家类别满足各类项目的招标评标的需要。同时,开发电脑自动抽取和语音通知评标专家软件系统,所有项目的评标专家,均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和电子语音通知系统产生,消除了评委抽取及评标环节的人为因素。

结语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中一项极为重要的、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的管理过程。除了提高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加强建筑市场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强建筑市场的立法建设和执法监督外,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招投标体制,如何有效杜绝目前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例如串谋机制的设计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