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效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7-02 09:22:22

序论:在您撰写高效学习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效学习的重要性

第1篇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为了适应或者说是配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进的“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然而,我们在平时的学科教研活动中,或与同行的直面交流里,发现不少教师却往往忽视这个环节的实施价值。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呢?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究竟在课堂中应该如何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功效?笔者通过理论学习、问卷调查、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等途径,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以及实施策略和注意点,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小组”这词的解释是:为工作、学习上的方便而组成的小集体,可理解为“互助小组”、“小组讨论”。 “合作” 解释为: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可理解为“分工合作”“技术合作”。

笔者以为,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绝非只是教室内桌椅摆放形式的改变,而是对讲台式教学组织形式的颠覆;它不仅能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改变人才的培养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认知发展、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业成绩、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小说、戏剧部分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授课。正如前人所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的内在状态,那么知识只会引起冷漠与疲劳。”以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茶馆》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扮演小说中的人物,模拟情境对话,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人物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自己扮演的人物来感受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感受当时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种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提高了课堂理解的效率。?再如戏剧单元《雷雨》,教师可把课文内容告知学生,印发大量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发挥,可创设情境,可扮演角色,设计一个个话剧片段,这样,学生对人物形象自然印记于心。戏剧相关文学常识水到渠成得到巩固,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古板、生硬之弊端。

2.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提出讨论的内容及要求:一是组长要组织好本组讨论,维持讨论秩序,控制讨论时间,提高讨论效率;二要互帮互助,“兵教兵”;组内集体讨论,交流学习经验,集中解决疑难问题;三是每个组员在讨论中要做好记录,总结好本组的讨论结果,以便展示或质疑。然后,宣布讨论时间及开始指令。讨论中,教师要巡回检查各组的讨论,强调讨论纪律,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困惑,并适时进行针对性点拨、引导。

3.互助合作,个性展示

教师、小组长要组织好展示,确保人人有事干,控制好展示时间。展示方式要多种多样。可口头展示,也可书面展示,还可利用多媒体或展台作为辅助手段。可以单人,也可以多人进行,尽可能让较多的同学参与展示。口头展示要面向同学,大胆、大方、大声,富有激情。书面展示,要书写工整,注意抓紧时间。要多展示规律方法,展示疑难,展示记忆方法,展示个性的思考结果。非展示同学要边看边记认真思考,准备质疑或追问。

4.学生质疑,互助解难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追问,老师不但可用旁征博引的方法给学生以巧妙的引导和解答,有时还可以以疑解疑,向学生提出诱导性的疑问,使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来解开疑问;有时也可以点拨重点,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时也可以将疑问交给学生讨论、辨析。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句,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了,但如果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下资料,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有政治原因,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自助解难。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让学生各抒己见,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老师再进行小结,对学生的发言加以肯定。通过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讨论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反思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不能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满堂灌”、“一言堂”现象较为严重,他们虽然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但仅仅是披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外衣,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过于肤浅,导致“流于形式,缺乏实效”。针对上述现象,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本人认为,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特别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情境创设

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情境创设常用的方法有:悬念情境、信息情境、生活情境、求异情境,形式可以是故事、音乐、小品、时政热点、图片、漫画、视频等,其宗旨是从感性出发,寻找与教材知识的交汇点、矛盾点、激情点,为学生架设一条从感性通向理性的桥梁。此外,情境创设还应注意: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体现学科特点、内含问题、融入情感。

2.关于问题设置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存在两大缺憾:一是问题设置过于简单,缺乏讨论、交流价值,学生无须思考就能说出答案,以至于浪费时间;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过大、太难,超出学生承受的范围与能力,使学生陷入迷茫、无所适从。这些都会导致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陷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所以,教学问题的设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本人认为,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能体现教材基本知识,或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是一些基本问题,但不是简单的问题。教师应钻研教材,力求对教材有透彻理解,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找准切入点,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设计得有梯度,有层次,做到数量适宜,难易适度。另一方面要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关心的问题,能够给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带来启发,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此外,问题设置可带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的问题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往往有一定困难,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提升认识,培养能力。

3.关于教师行为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教师观念陈旧,只关注知识点教学,课堂上没有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讨论、交流、质疑、补充、更正,或者对学生的观点、质疑,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忽视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生成性资源,合作学习形同虚设。因此,我们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授其鱼不如授其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我们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当成合作学习经验的一部分教给学生。包括组建有效、责任明确的小组、讨论中表现适当的行为、运用有效的学习技巧,汇报与展示的形式与方法、点评与质疑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担责、学会评价。这些技巧需要不断地反思、练习和修饰等。随着学习技巧的逐步内化,将逐步发展为终生受用的重要社交技巧。

其次,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控制和点拨,适时进行调控。穿插于学生当中参与讨论,注意观察学生讨论的话题走向、话语范围,了解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学的怎么样,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的疑难问题,为“教师的后教”作好铺垫。同时,根据小组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即时性评价。可及时表扬速度快、且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学困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但教师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关于学习评价

第2篇

数学对于培养我们高中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缜密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无论是教师的着重点和教师的教授方法都有欠妥当。为了加快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许多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己在课堂上占用全部的时间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其优势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更多的知识讲给学生,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讲得过多,许多学生无法及时吸收教师讲过的内容,如果在这期间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很容易放弃教师正在讲的知识,纠结于自己听不懂的地方,这样就容易错过教师后来讲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所有内容,一方面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无法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得到有效的反馈,这样就会导致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比较盲目,授课进度也难以把握。这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我们学生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其实,学习数学有多种学习方法,学生除了在课上要认真听讲之外,在课下也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其中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生之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比较多见。本文将探讨一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及重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小组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智慧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慢。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相对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受益非浅。

其次,高中数学是对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影响学习的自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我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发言讨论时,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

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互相帮助,明确合作的重要性。在小组合作中,由于小组人数有限,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组组员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我们能够更容易的观察到每位组员的学习情况,共同进步。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时比教师的教学更有效。

二、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思想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上学生们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大大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在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这样,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让大家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个人不可代替的。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有效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第3篇

关键词: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与对策

在高校的管理中,学籍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籍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管理的公正与严谨,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假文凭现象的泛滥。同时,学籍管理还能够有效的保证高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管理。但是,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且琐碎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的耐心与细心,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错。如今,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已经进行多次的改革,教育部门也更加重视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但是,许多高校的学籍管理依旧采用传统方法,无法跟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导致学籍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非常低下,给日后学籍管理的更新和维护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与困难,因此,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迫在眉睫。

一、我国高校学籍管理的现状及重要性

1.不健全的体制机制

当前,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于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是,我国许多高校却依然采用传统的学籍管理体制,导致学籍管理体制无法适应高校的需求,形同虚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开始采用信息化的学籍管理体制,但是却无法将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学籍管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不完善的学籍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管理漏洞,这样体制下的学籍管理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让学籍管理信息化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功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高校传统的学籍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生的成绩和奖惩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校对于学生的考察方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成绩与奖惩情况,它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管理过程。高校对于学生的考察手段不断更新与创新,学籍管理如果止步不前,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而学籍档案,是证明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动态的直接证据和原始凭证,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应重视起来。学籍管理也不应局限于固定的模式或方法,应当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围绕着高校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变革,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本校的档案形成机制。

2.学籍档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认知度不够,包括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学籍档案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的思维观念也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和更新。在我国高校的日常教育中,学校更加注重的是教育本身,教师更加注重的是教学,而学生注重的则是学习,因此,高校通常都会把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上,从而忽略了管理环节,这样的不良倾向就暴露了高校学籍管理的缺点和漏洞。我国高校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师和学生的全部精力也都在学习上,这种情况就导致高校的管理十分松懈,效益不高,这些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转变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思想,对于加强高校的学籍管理信息化非常重要。

3.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管理人员是直接操作学籍管理系统的人,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专业水平和能力大小都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度。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学籍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对于现代科技知识和管理技能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管理人员的力量也十分薄弱,在进行日常的学籍管理时,很容易存在遗漏、敷衍了事等不良现象,这样的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学籍管理水平。

4.落后的管理方式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迅猛,新形势下的学籍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地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的需求。但是,目前仍有许多高校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学籍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许多工作内容都是管理人员手工进行操作的,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仅工程量巨大,且效率十分低下,这样费时费力的人工操作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籍管理体制的更新与发展。因此,高校要及时地摒弃传统的管理方法,引进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

5.高校缺乏对学籍管理体制的深入研究

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引进了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平台,这些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学服务、师资管理、选课管理、学籍管理和成绩管理等。虽然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是研发这些系统的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对于高校的管理现状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研发这些系统时,可能将系统的逻辑设置的非常复杂,使管理人员操作起来也十分不方便,学籍管理人员会产生对系统使用的不适应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无法对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无法熟练掌握管理系统,造成许多管理系统没有做到物尽其用。因此,高校的学籍管理人员要耐心的研究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及作用,使其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相结合,不断推动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二、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对策研究

1.实现管理观念的现代化

无论是什么观念的创新和发展,其首要因素都取决于观念的进步。高校想要建设信息化的学籍管理体制,就要先转变观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管更新换代的时代,高校的学籍管理也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树立起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将信息的互动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实现,从而不断推动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和步伐。同时,高校要实现科学化的学籍管理,还需要将学籍管理的制度与计算机管理的需求相结合,打造出完全适用于高校实际情况的学籍管理系统。

2.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

上述内容中提到,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籍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而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专业培训,因此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想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学籍管理,就要先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在引进人才时充分考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录取一些计算机技能较强的工作人员,这样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上会有很大便利。高校还应当在人员上岗之前安排相关专业技能的短期培训,让管理人员学习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还要在人员上岗前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工作上,减少工作交叉混乱的现象,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清楚自身的职责,更加专业和熟练地使用管理系统,发挥管理系统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3.加大对于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高校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对于资金的需求较高,而足够的资金则是推动学籍管理信息化最强有力的保证。现代化的科技技术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非常快,高校想要跟上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就要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进行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些必不可少的硬件及软件设施,这些设施需要必要的建设经费,因此,高校要保证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满足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必要的条件,为推动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上文中不难看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十分重要,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缺陷。高校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管理人员,不断推进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步伐,使得高校的学籍管理逐步走向高效、便捷和完整,从而全面促进我国高校在各项事业上的成功和发展。

作者:王笑 单位: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马小燕.宁夏民办高校学籍学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宁夏大学,2012

[2]庄孝彦.广州地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李玲.论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安徽大学,2012

[4]石红姣,蒋贞慧.浅谈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建模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数学建模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既要求学生思维的数量,又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其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转化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类比等各种综合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方法和思想的融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原创性冲动,唤醒学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人就该问题谈谈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一、数学建模的发展的历程

近几十年来,数学迅速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金融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情况下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并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类问题或实施数学技术,首先要求将所考虑的问题数学化,即通过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将之构建成一个数学问题,再利用计算机进行解决,这就是数学建模。

为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国外较早地经常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89年我国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从1992年开始,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每年主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6届,参赛队伍每年都不断增长,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交了不少出色的答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参赛队伍,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充分显示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强大生命力。举办大学数模竞赛,已造成一种氛围,推动了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1、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数学建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和方法论。

大多数高职生普遍认为数学越学越抽象、越枯燥 ,往往掌握了很多数学知识却不知如何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觉得数学是无用的,越来越厌倦对数学的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常规教学中的数学题是已经简化了的理想形式的数学题,而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却往往是复杂和不规范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数学建模则恰是强调怎样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成数学问题 ,训练学生用比较合理的一些假设来使实际问题简单化 ,把它变成标准的数学问题,从而建造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数学模型以及求出此模型最优解的过程。因此,数学建模就把单纯的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成为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各种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习惯。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学生明显感到自己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数学建模能给高职生如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指明道路

数学建模,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知道,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是一种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数学建模要求学生能够自如的融会不同的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运筹学、汉语言等,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其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洞察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点燃技术应用的热情,插上促科技应用的翅膀。其次,数学建模通常采用多人组队、明确时间、完成规定任务的形式。完成一项数学建模任务依靠的是成员之间的讨论、分工、合作。如果把数学建模看成是企业中的一项工程任务,团队中任何一个人工作滞后都可能影响任务的进程,最终可能会导致企业被淘汰出局。这正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要求,让学生找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道路。

3、开展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高职生创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途径。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建模过程就是如此,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去思考 ,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数学模型,这就是数学建模的创新性。在高职院校众多课程中,唯有数学建模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数学建模就像一个小的科研活动,这种活动会激励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能力,尝试运用多种数学方法描述实际问题,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模型,在挫折和失败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其它一些基本能力 ,如自学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吃苦精神等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加强。当学生真正具备了上述素质和能力后,对学生就业、以后的工作 ,乃至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4、开展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共事合作的团队精神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而数学建模竞赛一般以3人组成一个团队、且在 3天 内完成规定任务的形式进行。参加 比赛期间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参考资料,如图书、计算机软件等,但不得与本队外的其他人讨论。要较好地完成任务,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科学的管理、精确的分工与紧密的协作。因而在建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为今后工作中很好地与人共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应用型,而不是学术型。所以教育思想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而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而得到发展的。而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数学建模对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不断的建模过程中,真正做到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薇.谈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红河学院学报 ,2005,(03).

第5篇

关键词 合作意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重要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分析的能力,这给小学数学课堂的授课方式和学习形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以合作学习精髓的高效课堂成为主要的课堂模式。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还没有完全形成,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能力并不强,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不强,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中显得至关重要。

1.合作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合作学习的参与度

合作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充分参与上,这种学习模式把学生的能动性放到了第一位,把学习变为1+1≥2的学习现象。要高质量的完成合作学习,就要求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之中,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对学生能否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影响极大。首先,强烈的合作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期待,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合作学习本身,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有效的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其次,强烈的合作意识能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思维,主动的展开思考和探究,从而解决合作学习思维含量低的问题。另外,强烈的合作意识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各个环节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提高整节课的学习有效性。例如《数一数》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最大的数,通过预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学生初步的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有效之后,接下来创设第二项合作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在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学生积极的投入合作学习之中,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标。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兴趣被完全调动起来,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

2.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合作过程中的思维

合作学习的初衷在于用一个人的思维激活另外一个人的思维,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影响到学生在合作学习之中能否充分的调动思维。从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调动方面来看,学生想要进行合作学习,就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去思考问题,也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校正自己的思考方向,并通过别人的思考成果进一步进行思考,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合作学习中思维活动严密而紧凑,也能提高自主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保证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起点、有过程、有终点。例如《人口普查》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创设了三个活动,都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第一个活动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让学生讨论如下两个问题:(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活动过程中学生时刻处于思考之中,学生的发言也激活了对问题的再思考,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非常丰富。

3.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

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多样性,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往往具有很多种方式,学生如果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就能够发现理解知识的多种因素和途径。对知识多角度理解建立在良好的合作意识上,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和别人的合作过程中发现对方思考成果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发现不同于现有思考的理解思路,通过在小组内的交流,最终形成多种理解,丰富知识的理解方式。例如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些学生从正面理解四舍五入,有些学生则进行逆向思考,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在组内交流之后,学生彻底理解了四舍五入的概念。

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至关重要,首先表现为对合作学习的影响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导入环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充分的调动思维,促进合作学习的质量提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丽.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3,14:17.

[2]孙红霞.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14:53.

[3]陈丽华,何文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2,09:74.

第6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诚信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5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我国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就要具有更多、更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作为社会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主要供应场所,必须重视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重视诚信教育的落实,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尽可能满足社会与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1.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所以,针对大学生们来说,从计划进入财务管理行业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从而为以后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且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才可以为企业合理、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才可以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建设添砖加瓦。

2.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保障。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落实诚信教育,就要充分理解与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为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通过诚信教育的实施,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路径。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来说,一定要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诚信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以此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力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并且更加坚定信念,深刻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不仅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在实践工作中,经常因为经营管理者行为不当导致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经过大量深入研究显示,大多数均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失控导致的,其中财务管理造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落实,对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投资人的利益,才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4.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贡献力量。一直以来,依法治国都是我国始终坚持贯彻的重要方略。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中均存在着财务管理质量不高、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没有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更是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背道而驰。为此,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诚信教育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问题,从而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为企业管理提供真实、完整、可靠、合法的财务信息,以此确保企业决策正确、科学。

二、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优化课程设置。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信息失真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人员诚信意识不强;二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诚信意识不强而言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道德教育,其内容要兼顾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切关注学生的感受,根据专业特点、要求及学生需求展开有效的诚信教育,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针对财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法制教育课时,以此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并且坚定“依法理财、一心为公、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职业信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各种法律条文的宣传,还要充分结合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触碰警戒线的代价,从而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与法律意识。

2.聘请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实例讲解。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现今情况来说,在财务管理教学方面,大多数高校均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财务管理教师基本上均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有时在讲解教学内容,缺少说服力,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企业财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讲学,以其亲身经历对学生展开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判断教育。还可以聘请法院与审计局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法制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单纯进行理论讲解,非常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但学生均对实际案例有很大的兴趣,为此,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不仅可以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坚持本心,做出正确的判断,抵挡住金钱利益的诱惑。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职业道德专题讨论会的召开,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辩论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对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思考,特别是针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相关案例,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充实自己的观点,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3.大力贯彻诚信教育。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必不可少。在实训课教学中,教师不可只是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其当成是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与形式,在重视专业技能考核的基础上,落实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市场环境中利益与诚信冲突时的挑战,以此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比如,在《审计》实训课教学中,通过对企业、审计机关、事务所等不同工作岗位、不同角色的模拟,检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对学生的做事态度予以了解,使学生亲身感受工作环境,充分认识到诚信对维持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4.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新问题不断增多,在高校财务管理诚信教育中,也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现今,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一成不变、孤立地开展诚信教育,就会导致诚信教育成为形式,陷入“诚信”口号的漩涡中,无论教师怎样努力,学生均很难养成诚信习惯。为此,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实现个人荣辱观和行业诚信观念的融合,从而对自身行为予以约束,真正发挥诚信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5.重视校园诚信环境的建设。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对校园诚信环境的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诚信教育活动,以此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其诚信品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诚信专题讲座、诚信签名活动、诚信演讲比赛、诚信辩论赛等活动,树立诚信新风,激励学生从我做起,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与此同时,对诚信行为予以提倡、鼓励、赞扬,对造假违纪行为予以谴责、惩处,从而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与教育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此外,在校园生活中,一定要始终贯彻诚信教育,从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就对其普及诚信教育知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按时交学费等,以此在学习生活中融入诚信教育,为学生树立与提高诚信意识奠定可靠基础。

6.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首先,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要想始终贯彻实施诚信教育,就要重视诚信教育机构的设立,并且精选一些财务管理人才可以接受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与培训,以此确保诚信教育贯彻实施。其次,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快捷、便利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一种诚信氛围,进而配合诚信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一定要重视诚信教育的贯彻实施,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诚信教育的时候,必须注重课程设置的优化,聘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讲学,并且大力贯彻诚信教育,改进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同时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从而全面落实教学内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倩.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浅谈[J].企业导报,2015,(08):99-100.

[2]张芹.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会计诚信教育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08):94.

[3]谢文刚.浅析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下旬刊),2011,(05):191,200.

[4]熊宁,仇玉莹.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4,(17):66-66.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合作对象 错题分类 时间分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39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日后的发展高度。对学生来说,高中要学习的课程不同于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科目繁多,难度也相对较大,对学生来说,优秀成绩的取得依赖于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使用、对学习时间的有效分配和个人的努力程度,这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成绩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历年学生的平时成绩和高考成绩的分析来看,数学单科成绩的差距是最大的,数学成绩总分为一百五十分,优秀的学生能够取得一百二十分以上,中等水平的成绩则在九十分以上。而由于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等每道题的分值为五分,题目分值所占比例很大,由此就会拉大学生在成绩上的差距。所以,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论述一下关于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寻找固定的学习合作对象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已经具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了,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了,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除了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之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完成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之外,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拓展学习的能力,拓展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学生采用学文科知识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就会把数学知识“僵硬化”,从而很难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由此,学生可以通过寻找一个固定的合作学习的对象,合作的两个人的数学水平可以是相当的,也可以是一强一弱,当然也可以组成水平不同的几个小组,组成的学习小组是能够在数学学习上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通过形成学习小组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探讨一些课外的知识或是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知识。

举例来说,数学考卷中的最后两道大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这两道大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性很大,有很多步骤都是具有很大的跨越性,这两道题目在考试时是拉开学生成绩的分水岭,能力较高的能够得到十分以上,而中等水平的W生只能得到五分左右就很不错,所以,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合作探讨,不断提升自己在创新题目上的解题能力。至于寻找一个固定的合作对象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使学生能够在享受合作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高中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学习任务又大,固定的合作对象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减少磨合的时间,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数学这门学科需要的是“奇思异想”,需要学生具备“1+1>2”的思维,而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恰恰可以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

二、分类整理错题集

错题集是学生在学习阶段最具个人个性特点也是最符合个人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资源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错题集的内容是大不相同。新授课阶段学生的错题集里主要以基础类型的题目为主,而在复习阶段,学生的错题集基本上就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了。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来说,学生在高二阶段就会学所有的课程,在学习新知识的阶段也会伴随着大量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都会买大量的习题来做,但考试的内容都是教师精选过的试题甚至是教师自己编写的题目,这些题目总有一些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这时就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整理,错题的整理也是有一定的考究的,不能说只要是错题就进行整理,学生在整理错题时要进行筛选,有些题目是自己会做但是由于粗心做错的,这种题目就可以不用整理,直接在卷子上标注错误原因即可。

数学考试的题型都是固定的,只是内容会不断变化,对此学生可以建立不同的错题集,将常规题目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将一些在考试中遇到的新题型,并且这些新题型又是教师着重强调的可以整理在另一个本子上,通过给错题集分类,学生在日后复习的时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可以进行有效复习。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就是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高的,学生需要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经常复习错题集里的错题,不断地巩固,从而将重难点知识深谙于心,在考试中就可以得心应手。这种将错题集分类整理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用处,对于一些想要提高数学成绩的学生来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学习效率也是高中阶段学生成绩的保证。

三、科学有效的规划时间是适应高中学习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