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基本规律口诀范文

时间:2023-07-02 09:22:21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基本规律口诀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基本规律口诀

第1篇

在福州参加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与《指南》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是放假学习和开学的培训,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在农村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家长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经常听到家长质问我们幼儿园为什么没有教写字?没有布置作业?还有的家长要求小班的幼儿要去上大班,可以去大班写字。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

然而《指南》让我们能正确地面对家长的质疑,不再为难。《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个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具体有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育人为本”的理念

从本源上看,教育是一种基于人、通过人而又为了人的活动。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以促进每一个儿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但是,教育的工具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在古希腊语中,教育意味着“引出”,也就是引出一个人来,是把人的内在天赋本性引发出来。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出于拉丁语,意指“跑道”,转意为“学习之道”,意味学习者的路线。美国特拉华大学的托尼?惠特森教授非常欣赏从佛教与儒家孔子的思想中寻求课程智慧的观点,认为课程是“人程之道”,即“人成之道”。课程中的“程”意味着人的形成,即“成为人,成人、成年”。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

二、尊重儿童

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先哲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学记》提出了教师教学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些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观,以及蒙台梭利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等均饱含着“尊重儿童”的人文情怀。

对儿童的尊重,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包容与接纳、感性共情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体现在依据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来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之中。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学的存在规定了教的存在。教师的教只有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构建在恰当的起点之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曾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但是,这些条目还停留在抽象的理性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较为细致地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提出了具有极强实操性的教育建议。

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健全的教育应该既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也与儿童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体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

儿童从教育价值的边缘走向教育价值的中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特征。《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

三、避免和纠正“小学化”纵象

第2篇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把美带进课堂,会给审美教育带来生机。而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以美动人,以情感人,变“苦学”为“乐学”,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究竟如何把审美教育寓于数学课堂之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精心提炼教材中的美誉因素

数学含有丰富的美:有符号、公式和理论的概括简洁美,命题的准确清晰美,概念、定义的确凿深刻美,推理、运算的节奏简洁美,图形的对称美、相似美,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以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统一美等等。

例如,各类数学符号,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简洁、最明了的文字,不少几何定理的叙述,其语言的精练、形式的整齐可与但丁的诗句相媲美。例如,二次函数y=ax2(a≠0)表述变量x、y之间的一种变化关系,既可以表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12gt2,又可以表示动能与速度的关系:E=12mv2,还可以表示成圆的面积公式:S=πr2等,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既可以描述宏观天体运行轨道,也可以揭示微观粒子运动轨迹,真是奇妙无比!几何图形有着丰富的感性内容和审美因素:直线刚正,曲线柔媚,三角形富于变化之美,四边形富于对称之美,方形稳重,圆形则流转、优美等。

数学美是一种自然的、真实的美,但它不像艺术美那么外显,它同其他科学美一样,表现为一种抽象的,隐形的美。数学美的信息是隐藏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语言之中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努力挖掘、精心提炼数学教材中的各种各样的美。例如,从教材内容、解题方法、例题的选择等方面,提炼美的因素,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陶冶思想情操,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思维品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讲究美

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应当遵循通常所说的备课要求,如认真研究学生,认真钻研教法,处理好教材的各个细节等。但如果要使教学设计更“艺术”一些,更“美”一些,还应重点体现在“有序”及“和谐”上。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序及和谐,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层次的设计,或为递进关系,步步深入,或为并列关系,各个展开讨论,但无论如何,应突出重点,围绕主题展开。除此之外,还应注意(1)每节课的开场白应该大致介绍本节内容、教学目的等。在板书设计上,要讲究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醒目的位置书写本节课标题,小标题也要写在不易被擦去的位置上,从而起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作用。(2)把握上课的节奏。其中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控制好讲话速度、音量,以及停顿时间等等。

三、课堂活动中的情景美

课堂教学中的情景美既是课堂教学设计美的有序延伸,又有其不同的内涵。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营造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教学与艺术交融、教师与学生共鸣的优美情景,但是,要达到课堂活动的情景美,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教师对教材以及教法非常熟悉,同时自身也当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教师与教学内容相融。

在学习椭圆时,教材有这样几道习题。求适合条件的椭圆方程:

a.椭圆过P(2,0)、Q(0,4)

b.长轴是短轴的3倍,且过P(3,0)

c.焦点是(±2,0)且过P(2,0)

d.e=0.8,焦距是8

我们讲:椭圆有两种形式:焦点在x轴,焦点在y轴,但学生在学习时,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一,忘了焦点在y轴的情况;其二,何时焦点在x轴,在y轴?如何区别等等。上述四个小题包含了很多的内容。通过这四个小题的分析,可以回答相关一系列问题。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教师可对这个习题加以利用,相信一定会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兴趣、爱好、心理指向等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指向发生情感交流、转移乃至共鸣――师生相融。

要做到师生相融,教师上课时应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问题,想生所想,想生所难,想生所疑,想生所错。

除此之外,师生相融还应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接近师生间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极大兴趣――学生与教学内容相融

教师应尽力给学生创造出具有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使之学中有美感,美中有兴趣,乐中去学习,于教、于学、娱乐于一体。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抓住数学中的基本规律具有高度的概括、简单和谐且适用的特征,引导学生用六边形即以同角三角函数的八个公式,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等口诀来记忆繁杂的公式,既做到了心情舒畅,又在感受美的同时掌握了知识。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审美示范作用

1、教师的仪表美是最直观的审美教育

教师穿着整洁、仪表端庄、举止从容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模仿、崇敬的心理意识,形成愉悦而积极的心态。学生在不知不觉的静态中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2、教师的语言美是师德高尚的体现,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