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7-02 09:22:19

序论:在您撰写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台湾南一版姓活》;“我与家”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6124(2011)06―0015.05一、两地教材“我与家”单元概况本文选取了大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我爱我家》单元与台湾南一书局的《生活》(简称台湾版)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单元进行比较分析。

1.苏教版《我爱我家》单元概述(见表1)

二、“我与家”单元内容的比较

两本教材内容上都涉及了认识家人、亲子关系、亲子活动、美化家居环境、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协助做家务、生命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质。涵盖了孩子家庭生活的主要领域。但两者在同一领域内容上的差异比较明显。

认识家人这块内容,苏教版主要包括认识父母的生日生肖、职业、喜好;台湾版则包括认识家庭成员(父母及兄妹)和家庭结构,了.解各自的称谓、个性喜好,苏教版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及台湾版。从两本教材对家庭类型的关注就能看出它们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对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关注主要是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对不同社会阶层孩子的关注。台湾版都有涉及对以上两种孩子的关注。1988-2007年,台湾单亲家户占所有家户的比重南3.2l%上升至4.85%,户数也由15万户左右上升至将近36万户。单亲家户与双亲家户户数之比,也由1:18.71上升至l:6.67,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亲家庭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们这一家》一课里“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是怎么介绍你的家人呢?”的问题下面,有两段学生的话,“我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我家只有我和妈妈,妈妈很爱我。”(第二段文字与图被放于中间醒目的位置)并且在这一课的“给亲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从事教学活动时,请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并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家庭结构与成员。可以看出台湾版有意识地给孩子呈现不同的家庭结构。在《我的家》单元的一开始,就有四幅不同地方的学生与家人生活的照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住在小镇上平房里的一家人,住在低矮的石头砌的房子里的少数民族一家人,住在城市高楼大厦旁小区里的一家人,住在港口旁船上的渔民一家人。看上去很普通的四幅画,却展现了生活在各阶层的孩子的日常生活,既让孩子们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又能让孩子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生活环境,产生一种自然的归属感和自尊自豪感。从台湾版对这两点的关注可以看出教材设计者的一种人文关怀,把各异背景的学生都纳入视野,并且让他们认识、了解、感受自己的生活环境,自主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这对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是很有益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离异、单亲家庭、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分化等接踵而至,现代孩子的心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材作为一种引领性的知识载体,有必要对此作出合理的选择性反映。苏教版没有把单亲家庭这个话题引入教材,也没有涉及到对不同阶层背景的学生的关注,而恰恰这类孩子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对象,如果一味避而不谈,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使问题加深。

生命教育也是两本教材都包含的一个话题,但是两者各有侧重。苏教版生命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自己生命、成长过程的认识,《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这节中,有一个“寻找成长的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搜集小时候用过的物品,并提出问题“我是怎样长大的呢?”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轨迹以及成长规律。台湾版则侧重引导学生探究周围的动植物,教导学生基本的安全常识,台湾版在第二节《可爱的家园》中让学生认-识、亲近、关心家周围的动植物;在第三节《宝贝我的家》中,安排了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防护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尊重珍惜生命的品格。

除了共有的内容领域外,台湾版内容超越了狭隘的“家”概念,采用隐喻的手法将“家园”纳入该单元,引导孩子认识和热爱家周围的事物,比如,“请教师多引导学童详细描述住家附近的环境,让学童能从活动中,了解到不同地区居家环境的差异”。家本不是孤立的,而是环境中的,孩子认识周围环境能更好地认识家,台湾版是对生活的全景性反映。而苏教版则局限于狭隘的“小家”。虽然苏教版在其他单元里涉及到家的周围环境,但脱离了“家”这个单元,使得内容的逻辑连贯性和统整性略显不够。

从前述介绍和分析可看出苏教版涉及的内容在数量上少于台湾版,深度上较台湾版也偏浅一些。苏教版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是将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些生活、社会现象、场景简单地“复制”到教材上,多是关于某一主题众多方方面面的罗列。而且在教材上基本找不到知识点连续的影子,只能点点滴滴找到知识的片段,内容在安排上较台湾版似乎也缺少了内在的逻辑性。在内容的构成上,仔细研究两本教材不难发现,除了两者都重视亲子关系或者说儿童与家人和谐相处外,苏教版更侧重于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熏陶,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从道德教育的层面引导学生,可以说,苏教版“我爱我家”几乎全是情感和价值观的内容,体现了生活德育的教育理念,有效彰显了宣扬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而台湾版则更侧重儿童对家周围的事物的认识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全知识的教育。

三、“我与家”呈现形式的比较

两地教材都使用彩印,版面设计都很精彩,画面生动活泼,色彩明快,卡通图与真实生活照片交叠使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具有趣味性。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从图片引入。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真实趣味,而且还利于孩子情感的激发。都通过设置大量的情境图使儿童进入教学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充实生活经验与学习概念。苏教版使用的情境图主要是真实生活中的图片,台湾版主要使用的是卡通漫画图,穿插一些现实照。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识字能力不高,使用大量的情境图利于他们理解课上的内容,图片比文字能带来更大的刺激效果,更利于把学生带人所设情境,在这点上两本教材异曲同工。但是台湾版无论在画面精致程度还是纸质手感上都优于苏教版。

在内容的组织上,苏教版教材多以叙述性的文字或者活动导入,整个单元活动居多,注重儿童在主题活动中体验,其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有图片、图中人物对话、卡通人物旁白、小故事、问题思考等。台湾版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事件”为主轴,以问题导人为主,在内容呈现上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教材大量的问题设置,一个单元共出现了25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所占份额占全单元文字内容的75.8%,而苏教版此

单元只设置了5个问题。台湾版以一系列的问题设置,引发学生联系平时的实际生活进行回忆思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逐渐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问题是构成教材内容的重要骨骼,与此同时它也设计了一些活动来辅助教学,如绘画、歌唱等,表现出较高的统整性。

台湾版教材中所有学生会使用到或阅读到的文字都在字旁标注了注音符号(一种功能类似于汉语拼音辅助阅读的符号),苏教版只有少数难字、多音字才会标注汉语拼音。这方面,苏教版更务实。事实上,到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后,学生已经已经具有了基本的识字能力并认识了几百甚至更多的汉字,他们使用的教科书没有必要对所有文字标注注音符号。

在内容的操作性上,尽管苏教版教材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可是有些活动操作性不强,对客观环境要求较高,如游戏亲情对对碰,活动需把学生家长请到教室里进行亲子活动,但是大部分父母时间精力有限,客观条件不容许家长都到场,所以这项活动看似有趣精彩,但缺乏可实施性,再如“妈妈帮我做”“向爸爸妈妈献孝心”及单元末的小品表演这些表演类活动,势必会花费学生一定时间精力排练展示,不太现实。台湾版教材里的活动种类主要有两种,绘画和唱儿歌,“假用村来代表我们的家人,爸爸像……妈妈像……想想看,怎样把家人特别的地方表现出来!大家一起来唱唱跳跳《家》,有家的感觉真好。”任务具细,难度与复杂程度一般,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操作起来较简易。

在编写体例上,台湾版教材中有一个特殊版块――“给亲师的建议”。

学校和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台湾版教材的编写者运用了一种两全的方法兼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几乎每一页的底部都有“给亲师的建议”,很详细地列出了在该页内容的教学中,家长和老师要做的重要活动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说明给出这样建议的原因,这是苏教版所没有的。

给教师的建议主要关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环节的注意点等,比如其中有这样几条“本活动系透过对家人的访问来了解家人的个性和喜好”;“本活动借由介绍家中成员,引人认识家人的称谓,能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在从事教学活动时,请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并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家庭结构与成员;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家人的特征,借由树的造型粗细、高矮来呈现家人的身材特色”。苏教版教材没有给教师以相应建议,使得教师难以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教学目标与实施策略,尤其对于那些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的教师而言更为困难。

对家长则给出教育理念和活动建议,尤其突出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比如“建议您陪同孩子,将旁系亲属纳入,扩充家庭结构图”;“建议您利用假日,与家人进行角色互换的游戏”;“希望您和孩子意见相左时,能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将家长有效纳入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共同体中,能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也扩展了教科书的功能――使教科书具有对家长的引导功能。

四、两地教材的编写理念比较

生活性、换位观、对话观、体验和多元表达是两本教材中都含有的编写理念。

关于生活性。两本教材都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的现实家庭生活中选取课程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认识家,热爱家,并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关于换位观。苏教版此单元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做了这些事,爸爸妈妈会有怎样的心情?”台湾版中有这几句“家人做家事时,你可以做什么?”以及这一页底部“给亲师的建议”中:建议您利用假日,与家人进行角色互换的游戏。两本教材都运用了换位的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转换位置,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视角或观点观察问题,进行思考,采取行动,从而解决矛盾和问题。虽然都出现了换位观,但是苏教版注重换位思考,想大于做,台湾版注重换位活动,做大于想,强调行动。

关于对话观。苏版教中涉及对话观的有“听妈妈真情诉说成长故事”以及“悄悄话,爸爸我想对你说,妈妈我想对你说”等活动,它们意在使孩子学会倾听同时也学会表达,倾听、感受父母的真情,勇敢表达自己的心声。台湾版教材中有这样一句“给亲师的建议”:当您和孩子意见相左时,能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与苏教版不同的是,台湾版中的“倾听者”发生了变化,让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中国传统文化有时更注重孝顺、顺从父母,经常会忽视孩子的个体心理,这是不可取的,要实现真正的对话,双方必须同时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心扉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

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是两本教材共同的一大特色,通过活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搭建知识经验的桥梁。台湾版主要采用绘画和歌曲两种方式开展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绘画环节极具开放性,并不让学生临摹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融入画中,单元中有这样两句话“假用树来代表我们的家人,爸爸像……妈妈像……想想看,怎样把家人特别的地方表现出来!”和“画出你心中最熟悉的动植物造型,并表现出他们和人们的关系。”这种开放式绘画会让孩子觉得很有意思。苏教版采用绘画、表演小品、唱儿歌、展板展示、个体竞赛、小组合作活动这些方式开展活动,形式多样,种类较台湾更加丰富,且表演、合作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台湾版所没有的,在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上,苏教版优于台湾版。

两本教材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如:讨论、画图、文字、音乐与肢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个别的内在能力与智慧的发展空间,充分考虑儿童的自我经验。台湾教材很重视学生多元的表达,教材涉及了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六个方而,且各智能的发掘循序渐进,苏教版教材也很重视学生的多元表达,除了自然探索智能外,其他五种均有涉及,但总体不及台湾突出。

两套教材编写理念的差异主要是对儿童认知持不同态度,笔者通过词频统计对此加以分析。苏教版的相应单元里只有“回忆”一次勉强算得上是认知,但该词也是与幸福结合在一起的,组成“幸福回忆”,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培养对父母的感情,简言之是为情感教育服务的。而台湾版教材则有“认识”、“知道”、“了解”、“探词”、“探究”、“想一想”、“观察”等多个认知性词汇,后接相应宾语,意在使学生认识相关事物。比如,借念谣节奏练习及积木演奏练习,让学生体验认识音乐。显然,台湾版更注重学生的认知活动。

五、反思与建议

在对两岸教材比较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大陆苏教版乃至其他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要借鉴台湾南一版教材的可取之处,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1.提高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给教师更好的依托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前来说,一些教师还

未达到课标要求的水平,大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以本为本”的阶段,自我设计教学的能力有限,再加之《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需要教师拥有历史、地理、音乐、道德、表演、常识等综合性的知识,优秀教师有限,教材如果在编写上再不考虑内容的可操作性,教师教学将会进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比较而言,台湾版《生活》教材内容更为具体和细致,不仅罗列出主题及相关活动,也呈现了每个主题的目标,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而苏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则很简洁,对教师教学的“引导力”不如台湾版《生活》课本,考虑到当前大陆小学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大陆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要增强可操作性,为教师教学提供必要参考。

2.关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发挥教科书对家长的引导功能

顾名思义,《生活》、《品德与生活》的核心范畴是生活,孩子的生活不仅是学校的,也是家庭的,学校对孩子进行生活与品德教育无疑要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然而,反观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往往缺少一个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平台,很多教师也缺乏指导家长进行教育的能力和意识,苏教版乃至其他版本的教材不妨借鉴台湾南一版的做法,列出一些给家长的建议,配合学校教育。这样教材编写者潜在地与家长进行了互动,教师则可直接与家长互动,学生也能从学校与家庭的双重环境中汲取、领悟更多。

3.扩大教材中多元表达的范畴。增加孩子表现与发展的途径

苏教版教材虽有关注孩子的多元表达,像绘画、唱儿歌、小品表演、照片分享等,但是此理念与相应方式不及台湾版突出,台湾版教材等注重更大范围的智能挖掘,在苏教版涉及的智能领域上又多了人际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并且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养儿童绘画、音乐的智能(每一课中间都会穿插一两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儿歌和创造性的绘画活动)。苏教版教材如果能在多元表达的范嗣上有所扩大的话,孩子就会有更多的表达渠道,与此同时,再增强多元智能训练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多多关注孩子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点,将教学活动视为一种评量,让教师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可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试探与发展自己的能力。

(本文系石鸥教授研究项目组的集体成果)

参考文献:

[1]郑清霞,张国伟,王舒芸,谢玉玲,1998-2007年台湾单亲家户图像――性别与世代数的分析[N],静宜人文社会学报,2010,(2):235-268。

第2篇

一.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初中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十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太强,对比较深奥和心灵感悟的知识的理解则更加困难。直观教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往往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借用多媒体导入,引人入胜。

如: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导入部分笔者是这样处理的:神州十号成功发射,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有了新的突破。航天员主讲的太空课堂吸引了全国的中小学生,所有的人都为之惊叹和喝彩。那么,茫茫宇宙里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然后,播放介绍银河系的记录片。学生被记录片深深吸引,探究宇宙奥秘的兴趣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

(二)创设情境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环境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天壤之别,容易造成教学点与学生兴趣点的脱节。借助多媒体,将两者和谐地衔接起来。

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社戏》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婉转悠扬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但学习这一课时,如今的那些衣食无忧、娱乐生活十分丰富的孩子怎能体会到“偷罗汉豆、煮罗汉豆”的乐趣,怎能理解看社戏是多么的令人盼望。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表现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的图片和有关鲁迅童年生活的影片。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了。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一)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理解上的困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图片动化处理方面具有高超的功能,利用这一功能,把抽象变具体,把静态变动态,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如: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核舟记》时,学生对微雕技术不太熟悉。核舟上雕刻着五个人,还有茶炉,船桨,佛珠,手卷等物品。人和物雕刻十分精巧,细致,人物表情栩栩如生。况且这些都建立在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舟上的。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看核舟的体积,观赏核舟雕刻的艺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实现自主学习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随时可轻松地调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如果你不选择学习,没有人会将知识灌输给你,如果你不主动、不积极学习,很可能什么新知识都学不到。常此以往,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交流方式。学生交流不再局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展到学生与任何在网上交流的陌生人之间。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唤起学生情感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是情感丰富的作品,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历,无法体验作家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播放音乐是一种渲染情感的重要手段。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结合起来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笔者一边范读课文,一边播放班德瑞的轻音乐,让那潺潺流水和清脆悦耳的鸟鸣来松弛学生的身心,给他们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感受紫藤萝瀑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展示画面是另一种渲染情感的手段。如通过展示茫茫草地、皑皑白雪、湍急大渡河、摇摇晃晃的泸定铁索等画面,学生知道了的艰难,再读《七律・》,就能体会到“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背后蕴含的真实情感。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我们有时也会通过播放视频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四.教育现代化设备要合理使用

第3篇

关键词:活动体验 苏教版 高中语文教材 呈现方式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37-05

作者简介:崔余辉(1991―),女,湖北宜昌人,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学科教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活动体验”既古老又年轻,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由来已久,但是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却不到十年。当前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系统理论研究甚少,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必要对它进行全面研究。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内涵

(一)“活动体验”的内涵

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1] (P.1342 )。哲学和西方词源学更多地强调其能动的行为动作层面,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将活动分为内部和外部活动,开始关注人的内隐活动,为语文视野下的“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体验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德国狄尔泰从生命哲学出发,将其称为内在经验,即一种生命体验,它重视直接经验,又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内在经验”实际上是外在直接经验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这符合认知主义学习的观点,并让学习过程变得细腻而深刻。

活动是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的结合,体验是外在直接经验的内化,故活动体验不仅关注活动的外在特征,还关注个体内在的行为心理与思维变化,“活动体验”就是个体在内外活动的结合中完成感官和灵魂的生命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强化个体的认知和情感。

(二)语文“活动体验”的内涵

从形式层面来看,从教材编者角度讲,语文“活动体验”是一种教材的呈现方式;从教师的角度讲,是一种教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讲,是一种学的方式。

从内容层面来看,“活动体验”中个体在内外活动中完成生命体验以强化认知和情感,将活动体验的心理学和哲学意蕴引入到语文学习领域。学生是语文“活动体验”的主体,既然活动分为内外活动,那么学生就得身心参与。有活动才有体验,活动是形式或载体,有活动的语文才富有生机和活力。体验是活动的内容或实质,它是“生活及自我向学生内心世界开掘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意义的瞬间生成”[2] (P.291),有体验的活动才有效,没有体验就没有知识的积淀,没有语文素养的生成。所以语文“活动体验”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身心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亲历、感受、体认和验证,以提高语文素养。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内化为关键,以生成为目的。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内涵

2004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丁帆、杨九俊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创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将“活动体验”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并列为教材的三种呈现方式,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分布与特征

(一)“活动体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

表1 “活动体验”分布表

如表1,有5个专题明确标注“活动体验”或“活动”的方式,在全书20个专题中约占1/4比重,可见苏教版教材对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视。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主要特征

1.针对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展开,旨在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建构。如“向青春举杯”专题针对“青春”话题,吟诵青春,体悟人生。

2.开放性

“活动体验”不限时空,文本的开放性使“活动体验”也具有某种开放性,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方式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提供方案A、B供选择。

3.实践性

“活动体验”注重亲历和参与,鼓励学生倾听、开口、动手和动脑。活动的设计也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带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如“文明的对话”专题让学生搜集文化现象,撰写调查报告。

4.创新性

“活动体验”是苏教版独创的教材呈现方式,凸显新课程理念,活动的开展也是发挥创造性的平台。如《荷塘月色》“活动体验”题4的设计:

文学经典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作品。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再次研读作品,谈谈你对作品新的感悟。[3] (P.98 )

学生会在研讨交流的活动中生发新的体悟,尤其是对文中“颇不宁静”的解读。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类型

尤金认为“活动的一般结构包括活动的目的、手段、结果和活动过程本身” [4],笔者借鉴社团活动组织经验,以为活动的运行还需要主体和受众,一定的时空范围和具体的操作内容,故本文将“活动”分解为主体、场所、时间、目的、人数、流程、内容、形式和效果九大要素,力求划分出“活动体验”的类型,弥补当前分类维度不统一、类别不完整的缺陷。

1.基于对课堂中师生关系和地位的考量,笔者按照活动的主体将活动体验分为“教师主导活动体验”“学生主体活动体验”和“师生平等互助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学生为本,鼓励平等对话,故推崇“师生平等互助活动体验”。

2.按活动的场所可分为“课内活动体验”“课外活动体验”和“课内外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立足课堂,走向课外,课内外活动的结合体现了大语文观,利于活动走向开放深入。

3.按照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者的认知经历信息准备录入、信息接收处理和信息巩固回馈的过程,据此按活动时间可分为“课前预习活动体验”“课堂学习活动体验”和“课后复习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也经历这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4.心理学认为主体认识结构是认知与非认知要素的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三维目标”,正构成学生主体的认识结构,也是语文素养的具化。故按照活动目的可分为“认知活动体验”和“非认知活动体验”。前者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后者促进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如《白发的期盼》中设置听记式训练可培养信息获取的认知能力,而捕捉录音中叹气声背后的情感则是非认知活动体验。

5.根据活动的人数,可分为“自主活动体验”和“合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人数反映了活动的参与度,它是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的标志,也是师生关系的晴雨表。增加活动体验的参与度,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度和有效度。

6.苏教版高中语文常规教学以“朗读感知活动体验―研习欣赏活动体验―思考探究活动体验”为主线条,在此基础上添枝加叶。所以此维度下的类型划分依据具体的课堂内容结构,不可模式化。

闫学将课堂结构分为“未读”“熟读”“研读”和“延伸阅读”[6]四部曲,有助于教师把握活动体验流程。“未读”状态,设置导入活动,营造强烈的阅读期待;“熟读”状态,朗读感知文本,交流阅读体验;“研读”状态,开展研习、讨论或鉴赏活动,细化文本理解;“延伸阅读”状态,引入新的活动资源,鼓励思维训练,拓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7.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不应因教材的专题人文特性而抹杀工具性内容,故按照活动体验的内容性质可分为“人文性活动体验”“工具性活动体验”和“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活动体验”。人文性活动体验关注选文内容及背后的人文内涵,意在让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文化品读活动;工具性活动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关注汉字的音、形、义等形式层面;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活动体验统筹内容和形式,如教学《荷塘月色》时让学生在把握文笔特征的同时领悟文章背后的情思。

8.活动分为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故按照活动表现形式可分为“外显活动体验”和“内隐活动体验”。外显的如倾听、对话、朗读和写作等活动,内隐的如对课文的揣摩、品味、思考和领悟等活动。它们可同时进行,前者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后者收获深刻的心理体验。

除开基本的听说读写活动,笔者突出强调看、演和想三种活动形式。“看”,如视频观摩、图文赏析,是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教学所强调的感官形式,如在“和平的祈祷”专题放映《辛德勒的名单》感知战争。“演”,即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它强调活动体验的亲历性和实践性,如表演剧本《雷雨》。“想”是可与听说读写并列甚至居上的活动体验方式,因为思维是中枢神经,起着控制指导作用,思维的过程正是知识重组、能力增长的过程。“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适当的思维训练,能让语文到达无言之美的境界。

9.按照活动体验的效果可分为“有效活动体验”和“无效活动体验”。前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后者与课堂教学无关,与学生发展相违背,未达成语文学习目标,如一些非语文性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明确了活动体验的类型,但如果只有活动没有体验,语文学习就如囫囵吞枣,知识得不到消化吸收。也就是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一方面必须明确活动的类型,另一方面必须强化体验的过程,通过各种恰当的活动使得体验一步步扩展和推进。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运行、操作与评价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运行机制

活动运行方有体验生成,活动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笔者通过活动的运行轨迹来探讨“活动体验”的运行机制。

王囡在《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中描画了“活动的运行轨迹”[6]:

主体?邛动力系统 ?邛监控系统?邛对象?邛结果

图1 活动运行轨迹图

联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参与活动,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监控课堂教学的进行。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考探究等活动认识文本,使认识对象主体化,获得初步的认知体验。课后教师设计作业反馈活动,学生反思总结,最终使认知体验得到深化巩固,这就是语文课堂“活动体验”的过程,可用下面的图示来反映:

图2 “活动体验”运行轨迹图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操作策略

由“活动体验”的运行轨迹可以看出,活动体验实际上是一个认识对象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文本和自我对话的过程,其操作需要用恰当的手段来使体验生发、发展和巩固。

1.设境激趣,引发体验

情境是“教师为配合教学任务,通过语言、图像、音乐等手段创设出的外在环境”[2] (P.395 ),好的情境导入与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先让学生闭上双眼,感受黑暗带来的不便。

2.诵读品析,细化体验

“读,就是一种涵咏咀嚼,品味体验的过程。”[2] (P.394 )通过朗读,可以对话文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反过来又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

如扬州中学的张志强老师在上《老王》公开课时,设置了两处朗读:

(1)“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2)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发现:朗读的重音不同,声音传递的意思也不同。如句(1)有三种读法: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因为钱先生人特殊,是“常客”)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看病事儿大,说明老王善良、乐于助人)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不是钱的事情,这是情意)

通过句(2)的朗读也可以领悟到杨绛当时害怕(“强笑”)、吃惊(“这么”“都”)而又感激(“新鲜”“大”)的心理状态,朗读让体验变得细腻而深刻。

3.想象迁移,丰富体验

想象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思维能飞到更远、更美妙的境界。

如教学《江南的冬景》,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诵,闭眼想象宛如泼墨画般的“微雨寒村图”,享受江南冬景的迷人景致;或扩写描写雪的诗句,想象动态的江南雪景,感受明朗的生命情调,体味郁达夫散文之雅韵。

4.研讨交流,深化体验

很多时候,体验只是一种直觉感悟,要想使浅层的感觉、印象和经验内化于心,就需要研讨交流。

研讨活动如结合脂砚斋等名家评点,细研《林黛玉进贾府》;交流活动如江苏省锡山中学教学《十八岁和其他》时,让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书信交流,互通感受。实践证明,学生获得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5.促进反思,巩固体验

“反思是澄清自我体验,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必由之路。”[7] (P.2 )学生通过对获得经验“带有感彩的回味、反刍和体味”[7] (P.62 ),使体验巩固、升华。

如舟山中学姚海玲在《祝福》中设置写“我”的鲁镇生活日记、祥林嫂小传、祥林嫂死因分析报告等活动,可有效检测、巩固学习。

五、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简单说来,常见问题有活动体验“矛盾化”――三种语文学习方式的矛盾不能协调、活动体验“游戏化”――未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性、活动体验“表面化”――只有活动没有体验、活动体验“简单化”――只动口动手而不动脑四个方面。根据问题,决解对策如下:

(一)“去粗取精”――提倡语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要想准确定位教材的处理方式,必须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特性,仔细分析文本的特征。审美性文本要开展鉴赏涵咏活动,如《荷塘月色》;论辩性文本如《拿来主义》,宜开展辩论交流活动;而经典文本如《鸿门宴》则要作为“定篇”反复研习;实用性文本如《十八岁和其他》应更多地从文本拓展开去,作为“用件”来开展与学生成长相关的活动。活动形式可多样化,关键要有机整合,去粗取精,选择最恰当的语文学习方式。

(二)“去伪存真”――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

笔者认为苏教版语文教学中之所以存在大量不像语文课的课,一方面是对活动的过分崇尚,另一方面是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教材应该有语文知识的呈现,教师也应该关注双基,不能只唱人文戏。如“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可介绍手势等非体态语的运用、礼仪和控场等演讲技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师生要时刻牢记的语文学习目标,也是淡化课堂虚伪浮华之后留下的本真。

(三)“由表及里”――强化活动中体验的过程

“为活动而活动,忽视内隐性即内在体验的主要地位,是有悖于活动体验的宗旨的。”[8]所以,活动体验教学要关注知识生成和情感变化的过程,去表面化,让学生时有所思、时有所悟、时有所感、时有所得。如《荷塘月色》要让学生在体味恬淡优美的意境中获得审美体验;而《祝福》要让学生在剖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窥见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深层原因,心中生发一种理智的怜悯。

(四)“迁思回虑”――崇尚语文思维活动训练

思维也是一种活动,任何活动都由思维来支配,所以要将思维训练纳入活动体验教学,鼓励学生迁思回虑,拓展迁移。如探究《沁园春・长沙》和《相信未来》的情感基调,是否就是青春的激情和昂扬?探讨为何要“像山那样思考”;结合专题选文思考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兴盛与衰亡的关系等。思考的过程就是活动体验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本身就是无比深刻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是一种教材呈现方式和教与学的方式,是学生在编者和教师引导下参与诵读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使体验一步步拓展和推进,最终获得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其教学不仅要设置恰当的活动,还要促进体验的内化。只有构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理论体系,了解活动体验实施现状,才能有效指导活动体验教学。据说教材编写组将对教材作新的修订,笔者希望在“活动体验”方面看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卷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哲学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5版)[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尼科洛夫.人的活动结构[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5]闫学.我负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6]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第4篇

>> “找规律”题型中的求解规律 《变异的基本规律》课堂实录 浅谈《找规律》的教学策略 找规律在中考中的解答 找规律与简单的搭配 《找规律》教学背后的数学思想渗透 通过找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 浅谈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画图策略在《找规律》中的应用 试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 试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找规律题 “找规律――图形覆盖”的教学与反思 浅谈初中数学找规律题的解法 “找规律”贵在“找” 跳出“规律”找“规律”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实录 《我的梦想》课堂实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更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水果,课件,磁铁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上周星期天,老师去魔法城学习了魔法,今天就给大家变变魔术。猜一猜,老师会变出什么?(老师变水果)苹果,再猜一猜,老师会变出什么?(梨子)继续猜一猜,老师会变出什么?(苹果)再接着猜会变出什么?(梨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二)新授

复习微课视频,到魔女城――找规律。

提问:什么是规律?

几个物体为一组重复出现就是一种规律。

你还能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有规律的事物吗?

(强调音乐、舞蹈中也有规律)

(三)讲解自学任务单的错题。

(四)游戏练习。

同学们, “乱七八糟魔女城”这么有趣,大家想不想去?

(想)但是魔女却说:想进魔女城还得过三关。

第一关火眼金睛找规律。

(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规律,从而直观感受、理解规律的含义。)

第二关进阶检测闯关。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

第三关小小设计师。

“乱七八糟魔女城”要举行联欢会,请你为联欢会的入场券设计出有规律的花边。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交流欣赏。感受规律美。

(五)小结

恭喜大家顺序地闯过了三关,下面请拿着各自的入场券准备参加下次的联欢会吧!

(六)教学总结: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翻转课堂的家教混合式教学,通过四个步骤进行教学。1.创设情境变魔术引入“乱七八糟魔女城”微课,在课中继续巩固新知。2.讲解自学报告单的学生错题。3.“乱七八糟魔女城”闯关练习。通过圈出重复部分,有节奏的读出重复部分等操作活动,突出“重复”这个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规律含义的理解。4.小小设计师。以“乱七八糟魔女城”的联欢会为情境,设计有规律的花边。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前预习、课中研讨以及课后提升的教学规划中落实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同时加大学校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此基础上使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清晰,从而更好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杨豫晖,魏佳,宋乃庆.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08(04).

[2]刘娟娟.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05).

[3]徐燕. 改变习题呈现方式――例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习题利用和开发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8).

第5篇

【关键词】国标苏教版 英语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87-01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发展英语能力的主要依据,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检测学生学习提供了基本素材。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按“话题一功能一结构一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使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四个方面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紧密联系,融为一体,从视、听、说入手,注重听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笔者多年使用国标苏教版英语教材,现就该教材的特点,教材使用中的教学收获及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1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深刻的体会到国标苏教版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牛津英语教材装帧更加美观大方,采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2)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情景真实,表达规范,词汇再现率高,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3)语法讲解形式新颖,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必要的语法知识。(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在语言应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2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带来的教学收获

2.1 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

通过几年的教材尝试与探索,教师们都已转变了以往英语教学中仅仅注重单词教学、句型操练和对话练习的纯语言教育观,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以“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新理念;树立了英语学习是一个“学得”和“习得”的过程的新观念;并在教学中学会遵循“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的能力。

2.2 创设语境,更新教学方法

该教材对语境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读写和玩演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使学生获得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的热情。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3 培养了一批新型的英语教师

新的教材,造就了一批新型的教师。教师们在教材分析、教法演示、上先行课、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使用的过程就是培养的过程,让教师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后再实践。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也为年轻的教师搭建了自我展现舞台,通过各类教学活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逐渐地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2.4 提供英语实践机会,学生受益多

在几年的教材使用中,教师们注重教学内容由课堂向外延伸,把外界事物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使用语言时的那份自信和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课内的如自编儿歌、讲故事、说歌谣、唱歌曲、表演对话,课外的如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小报等,校园英语文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使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短短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在研究和使用新教材的实践中,教师们通过不断的反思、深入的思考,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大家一起商讨:

3.1 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在牛津英语教学试用过程中教师们发现,教材的使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确实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学生在笔头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有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年段要比以往教学来的更早。虽然,已经采取一些措施,但是校际差距、班际差距以及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如何克服牛津英语因条件、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学生间学习差异性,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3.2 教材中有些内容偏难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学内容如C部分的插图就让学生难以理解,不知道该选用什么句式来表达。在C部分看图训练句式中,出现了一些生词,给句子训练带来一定的难度。后面的歌曲部分,有些歌曲调子复杂,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有的韵律诗句节奏感不是太好,生词多,缺少相应的音乐元素,不容易上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3 基于课时不足的问题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122-01

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简单地以等级评定学生,忽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此举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新课程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整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中,教师该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中,评价指标与内容单一,偏向结果评价,也就是单纯地用学生完成的劳动作品或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难免有失偏颇。实际上,学生具有多元智能,学生是各有所长的,仅仅根据某一方面的表现就对学生定高低、分优劣,是不科学、不公平的,无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所以,教师要实施发展性评价,使评价内容多维化,既要重视作品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首先,突破单一作品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习惯养成、合作意识、操作技能、创造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达成发展性评价的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纸工制作:水晶笔筒》后,教师可设计活动评价表,内容包括参与态度、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活动成果质量等,并整合教师总评、小组互评与学生自评,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提供反馈信息,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不再局限于定向测试,适当增加自选测试内容。定向测试限定了作品内容,忽略了学生在兴趣爱好、智能等方面的差异,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在期末考核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实际情况,自主命题,自选制作内容,创作个性化的劳动作品,将其纳入评价系统之中,以发挥学生的特长与才能,促使学生更积极、更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作品。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关注评价的激励作用

以单一的测试或考试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与评价,予以一定的分数或等级,并以此定优劣,这是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制约了评价功能由甄别向导向与激励转变,也很难体现学生作品中的具体优点与不足。如有些学生的作品获得了“优”或“良”的等级,却不知好在哪里,有些学生作品的等级是“差”,也不知差在何处,评价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学期考试外,还应该灵活运用日常观察、访谈评价、作品展示、技术活动报告、评语式评价、档案袋、“等级+特长”式评价等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笔者对作品质量与学生学习表现进行等级评定,还根据学生作品中反映出的某些优势与特征授予其一定的荣誉称号,如“进步之星”“智慧之星”“创造之星”等,以鼓舞学生。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六课《企鹅》时,学生掌握企鹅的制作方法后,笔者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笔者发现有一个学生制作的企鹅虽然在外形上并不是特别突出,但能够发出音乐声。该学生为企鹅装上了“音乐集成电路”,这是比较有创意的做法。于是,笔者给这个学生“优”的等级,点出了其作品的优点,并推选他为本节课的“创造之星”,请全班学生为其鼓掌以示庆祝。该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自豪的笑容,其他学生也受到了激励与鼓舞,产生了大胆创造、制作独具匠心的作品的愿望。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发展性评价中,评价主体不单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家长等。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适时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立纸花》时,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作品展示台,然后举办“作品推荐会”,引导学生介绍自己设计与制作的作品,交流创作思路和经验教训,并填写自我评价表。自我评价表的内容包括班级、姓名、作品名称等基础信息,还包括小组成员,任务分工,遭遇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等情况。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又如,学习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家政烹饪”的第三课时《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后,笔者要求学生课后在父母的指导下制作凉拌菜,并给学生发放“学生学做家常菜信息反馈卡”,请家长配合填写信息反馈卡,使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第7篇

(4)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蔡明

(5)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的人文素质培养——探孔望山石刻雕塑对美术课程的教育意义唐杰

(6)老师的微笑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剂闫淑芝

(7)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朱宝明

(8)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王小军杨柏林

(9)兴趣倾向灵动空间丁训琴

(10)怎样写好教学小记柯贤国

(1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王淑艳

(12)与时俱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张俊鹏

(13)扣关键字词,品语文浓香——《麋鹿》教学片段评析王玉婷

(14)班主任教育管理应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刘艳

(15)开启职校生心灵之门刘玉蒙

(16)未成曲调先有情张敏

(18)发掘课本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梁登山

(19)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探徐文广

(20)小学生厌学的探源与对策赵锁庆

(21)用“新”为文出奇制胜——例谈话题作文新技法邱颖

(22)减负途径小议韩延刚

(2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陆常波

(24)新课改下,语文备课如何走出困局袁桃红

(25)地理复习中盲点的突破李喜童

(26)对症下药,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陆其勇

(27)改变英语课堂结构,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刘琳

(28)发在《希望月报》上——快乐的本源——兴趣徐继娟

(29)老教材新理念——活用现行聋校教材让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气赵素芳

(30)如何处理好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现象徐乐

(31)论反思在政治备课中的运用施凯贤

(32)论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中“主题图”的运用张龙

(33)浅谈英语课文整体教学陈冼丽

(34)浅谈英语学习中的“亲其师,信其道”陈曦

(35)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丰富的情感李玉功

(36)如何提高数学中考复习的几点小策略陈红霞

(37)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董建兵

(38)什么样的课堂学生最喜欢张天斌倪玲羚

(39)小学英语课堂中语法教学之探讨张晓明

(40)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张秀平

(41)乡土美术欣赏课程程序的探索邬孝娟

(42)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张秀军

(43)《认识比》——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谈丽萍

(44)苏教版三上《动物名片》习作教学设计与分析周新霞

(45)关于算法多样化的几点思考刘敏

(46)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马凌云

(47)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刘志吉

(48)爱的奉献——一个辅导员老师的真实写照王克莉

(49)师生换位的实践与体会胡长华

(50)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胡玉洁

(51)在泥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谢卫平

(52)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李放

(53)以泥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王其志

(54)教与学关系的辨析尚德俊

(55)高中地理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有感初中升学不考地理的弊端韩惠民

(56)关注音乐课堂中的“沉默者”——浅谈长尾理论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刘景亮

(57)利用乡土资源实施品德教育张宝芳

(58)语文课堂流淌出的音乐王秀玲

(59)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初探宋亮

(60)“中奖”之后……郭玉晶

(6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王玉华

(62)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冯志勇

(63)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探析陈美和

(64)以情感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包淑芹

(65)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李刚

(66)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张雅静

(67)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四部曲”张亚芹

(68)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浅谈小组合作学郡德

(69)不批全改——作文教学的新尝试潘琴

(70)乘着创新的翅膀翱翔课堂乔善娟

(71)班主任要让学生信服王祥

(72)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体育课的几点思考姚立

(73)关于语文教师的几点思考夏春忠

(74)数学阅读——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华晔

(75)结合时事搞好考点讲析辛月明HttP://

(76)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李磊

(77)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刘海丽

(78)提高教学扬长避短——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田甲

(79)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邵志强

(80)培养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探究石锋

(8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