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22:09
序论:在您撰写历史的观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蒋勋先生的《美的曙光》从开天地讲到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整本书虽然是用美学的观点,历史的时间轴在讲“艺术史”,但其中有一个暗藏的核心:劳动。书中对恩格斯的劳动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散文化解释。从人类直立行走,双手的运用,到发展农业,制造陶器,人类历史中的“美”都伴随着劳动而生,劳动在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劳动是目的,“美”仅仅是一个附加品而已。《美的曙光》可称之为劳动唱主戏的“美学普及读物”。学术普及的价值不仅仅在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的销售区别上,更是美学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相对于占据各个排行榜的文学书籍和生活类书籍,在审美麻木的今天美学通俗读物更具有推广必要。
因为是“史前史”,又因书中的涉猎范围是全球史,作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跨越五大洲侃侃而谈。但书中对每一个地域的历史都一带而过,像少得可怜的美味佳肴,总让人吃不够。而书的前半部分讲历史多于讲美学,浩浩荡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名词占据了书中的绝大部分页码,对“历史”中的“美”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之前看过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也基本都是摆事实讲美学,但在那本书中讲美学时蒋勋先生的感性陈述与理性分析均恰如其分,又不失语言美的特色,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了我们“孤独”的来龙去脉。可能是因为涉及面过广的缘故,《美的曙光》一书读来较杂,书中的十四讲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够紧密。
《美的曙光》中的“美”寻找世界几大文明发祥地逐一点评,让那个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开放了美的花朵。背景时间与书中阐述的美形成了有力的对比。正如书名,“美”如曙光般照耀了混沌的年代。人类进化史的本身是一个探索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书中逐一点评了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的“美”,又作横向对比,把每个地域的“美”置于世界范围的大环境中去谈,其广泛的涉猎程度让《美的曙光》成了一部普及美学教材。岩画、壁画、石器、陶器、青铜、甲骨、建筑、衣饰、雕像、墓葬、村庄、宗教……“美”的点被扩展到无限大,形成了面。点与面的结合让人的“审美”神经亦无限扩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蒋式”审美系统。
[关键词]科举制;大历史观;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81-02
科举制的废除整整一百零五年,可谈到它,人们依旧会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仿佛看到一条条油亮的辫子,听到咿咿呀呀的子曰学而之声――耕牛沉重的脚步,映照在帝国落日的余晖里……依据我们高中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举制初期对于打破士族的垄断,人才的选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后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也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近代落后的根源所在。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为科举的声音又逐渐强势了起来,刘海峰老师等一批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最重大的贡献之一,甚至是第五大发明,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凡此种种纷争,关于科举制的资料也纷繁复杂,但终归大同小异。学者们之间的分歧笔者认为主要由不同的历史观差异所致。科举制的真正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盲目地否定科举制的才是民族的悲哀,只有在一个更广阔的崭新视角来重新审视它正视它,才是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个在梁启超看来并“非恶制也”的科举制名声渐恶的过程。科举,意为分科取士,始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历来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开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继续完善科目、武举、殿试等技术层面的内容,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士族对官僚阶层的垄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宋代的糊名制,置进士出身,使科举考试系统日益体系化;元代时断时续的科举后,随着明代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科举制达到了顶峰,考试内容明确,选材标准完善。不过明代也出现了百年来科举最遭人诟病的开端――八股文。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这种文体一直以来被认为束缚人们的思想,目的在于维护日益腐朽的封建统治,想想疯狂的范进,迂腐的孔乙己,无不是八股取士下的典型代表。顾炎武深刻地批判道:“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更是对科举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清朝末年的科考舞弊越来越严重,西方工业革命的浓烟伴着资本主义的枪炮逐渐敲开了传统中国的大门,在一片维新声中,伴着“遗老遗少”的哭泣,科举制终于在20世纪初掩埋在历史的坟冢里。
“萦萦绕绕,魂灵不散”,百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为科举制的优劣争论着,持批判态度的人依然在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科举绵延千年痛心不已,可许多人对科举的遵行这样的逻辑:因为科举制很坏,所以才会被废除;因为科举制被废,所以科举制肯定很坏,好似科举实为中华民族落后之根源,必欲除之而后快;持肯定态度的人也选择了有意的回避,亦是单方为西方的文官制度滥觞于科举而引经据典,维护着民族的“骄傲”。我觉得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评价一个事物的性质,必须要有一种大历史的理念,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即由此而来。以一种世界胸怀,文明的角度来加深对历史深度与广度的探索,对我们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客观理性的反思,才会是我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大历史观点看:笔者认为――科举制并不是一个坏的制度,至少从技术层面看。
首先,科举制的取材原则(在没找到更好方法之前)至今仍被提倡。钱穆先生的一段话笔者深以为意:科举制“因有种种缺点,种种流弊,自该随时变通,但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不可不说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维新变法时我们更多的只是空洞地吸收外国文化,不知道紧要的是什么。学堂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学堂不能代替考试制度;用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标准。类似于当今的高考制度,对于科举制度,学生们即使名落孙山,也大多不会埋怨考试本身的不公。同时,科举制也间接地培养了一种竞争意识,成为了寒门子弟通向权力中心的最主要(也可能是唯一途径)的途径。
其次,不能以少数人物来为科举制定性。过去的审视角度本身即有一种妖魔化科举的倾向。范进、孔乙己这些虚构的人物是科举的产物,但我们还应看到科举制也同样锻造了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英雄,沈括、宋应星这样的科技巨匠,连清末激烈批判科举的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严复等人也是科举出身,这些名人都是实实在在的科举人才。我们之所以选择性遗忘大抵一是,深受中小学教材的影响,二是,清末人士矫枉过正的言论绕梁至今,这些身处科举时代的人对科举观察得虽很细致,但却不一定很全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时空距离拉开之后,尤其是与其他参照系进行比较之后,反而可以看得更清楚。大历史就是说我们要跳出一元史观,不能草率地认定凡是批判科举就是左派进步人士,否则我们岂不是陷入了现代八股逻辑?近代中国的落后是体制的悲哀,时代的悲剧,岂能像康有为一般简单地归恶于科举制头上呢(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一定的相关因素)?国家的归罪是科举制不能承受之轻。
同时,我们要注意将科举制与八股文区分开来看。清末学者的批判大抵是针对八股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连带着批判了科举制,这容易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误解,误以为八股文即是科举制的主要考试内容。实质上,八股文是明代以后才成为科举的主考内容,之前金戈铁马的盛唐与群星璀璨的赵宋王朝与八股毫无瓜葛,即使在明清时代,帝国的选材依然不是最差的,因为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将所有最有才华者选,但至少可以将确实无能者淘汰掉,科举制提高了整体的官员素质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真正的科举不能忽略了“科”的含义,就像梁启超最后指出的那样,科举的真正问题只是“所试之科目不足致用也”。
大历史的观点需要我们有一种包容的时代的心态。有的学者认为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阶层的有效流动,科举制并不公平,它考察举子本人的家庭出身,还连带考察其姻亲一方甚至朋友关系,以至得出科举制下社会阶层流动率几乎不存在这样的结论。我觉得这显然是对公平的一种苛责。直至今日,公平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核心价值,强求古人,这不符合大历史观的要求。社会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历史也是这样,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社会或制度能够完全消灭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差别,而人与人之间的天资和非智力因素也有无法完全扯平的差异。而且可以说人类社会永远都不存在,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能达到过程公平或程序公平就已不简单了,而古代的科举制难能可贵在于其至少基本上做到了程序公平。
诚然,我们的大历史观要有一种世界的心态,但绝不是一种对自身文明的过度的吹捧。笔者不否认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西方当代的文官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绝不是像现在有些学者研究出的所谓西方的文官制度完全滥觞于我国的科举。夜郎自大只会使我们沉浸在对自己过去的虚幻之中,不能真正地进步。就好比说我们四千多年前仅凭着人的天性踢了一个球形的物体,就能说现代足球是我们发明的吗?科举制也是这样一个客观实在而已,只是一种以考试为核心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如果我们过度赋予超过它本身的附加含义,无疑是一种狭隘的历史观,不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终极目标。
如果任何人都无法凭个人意见改变一种社会制度的运行,便说明这个制度体现了某种客观规律,它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当我们真正地静心来观察这一个客观存在体,利弊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以大历史的观点把科举制拿到人类文明的层面讨论时,它才会发挥它的现实意义。科举制是中国的,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课题。只有这样的大背景来看科举制的开放与固陋,才会真正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在科举制的研究道路上,不断深化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顾炎武.顾炎武文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1、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2、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4、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一,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仍有取之不尽的课外知识素材可以进入学生视野,信息量越多,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就越完善。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丰富其知识的接触量,这是使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承趋于理想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又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也可以择机引入课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联手研究,把先秦史籍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测算技术加以推演,从而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史学家的夏商周历史断代问题。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竹书记年》一书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描述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推算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而由这一年的确定,几乎推断出所有的夏商周确切的公历纪年。该研究成为断代工程最精彩的一幕。该工程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为前1046年等等,这些观点已经被中学历史教材所引用。这些学术成果和观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性知识才能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转换历史视角的全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般历史学家所忽略的细节中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重要联系。学生感受到,方法和视角的转变可能引起历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多学科综合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仍有取之不尽的课外知识素材可以进入学生视野,信息量越多,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就越完善。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丰富其知识的接触量,这是使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承趋于理想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又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也可以择机引入课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联手研究,把先秦史籍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测算技术加以推演,从而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史学家的夏商周历史断代问题。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竹书记年》一书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描述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推算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而由这一年的确定,几乎推断出所有的夏商周确切的公历纪年。该研究成为断代工程最精彩的一幕。该工程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为前1046年等等,这些观点已经被中学历史教材所引用。这些学术成果和观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性知识才能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转换历史视角的全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般历史学家所忽略的细节中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重要联系。学生感受到,方法和视角的转变可能引起历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多学科综合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对历史的兴趣,深层次学习历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深层式学习方法的学生其学习动机由好奇心产生,为满足兴趣、探究意义而自发、主动学习,采用有意义的学习策略,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广泛的学习,是一种质的学习概念。其学习结果也是较高的,能认识并监控、管理自己的学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习的“迁移”。如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认识历史这一学科的,他说:“我从小就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上下五千年》、《史记》等都是我喜爱的,对于中央电视台放的《百家讲坛》、《百年中国》等我也经常看。把这些和我们的历史课结合在一起,使我觉得历史真的是蛮有味道的。”
二、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课前:预习是首要环节。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做到对内容心中有数,有助于针对性地听讲,突破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课中: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做笔记是一次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过程,有助于把握历史的线索,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复习巩固,完成习题。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
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记清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培养分析、理解的能力。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记忆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或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等。
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是综合学习的方式,提倡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把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结合起来;把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和各种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积累知识,还要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结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整合学习。
科学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钻研、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与此同时,历史学习者还要组织和联合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切磋、辩论。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合作能力。
四、牢记历史教学的目标是: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这是进行历史学习时的指导方针,应侧重从这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技巧性的历史学习,应注意把握模式与事例的结合,即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答题的框架、结构,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事例充当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使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此种方法的应用是进行各种形式逻辑的练习,以加强自己的学习技巧性。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遵循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课程标准为中心,多种版本教材并存。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理解及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同,对同一知识点,不同版本教材会有不同的表述和阐释,观点也会产生分歧,这对我们解读历史知识造成了困难。对此,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教材记录了历史事实,如新航路的开辟确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人类活动;另一方面,教材的结论只是专家学者针对基本的历史事实从自己研究的角度和视角而得出的一些看法和认识,这些看法和认识可能反映了当前史实研究的一些主流观点,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知识。反思我们的教学实际,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了,但还有很多教师依然奉行“以教材为本”的教学观念,将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不加选择、不加整理地全盘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背教材、背结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历史学习的实际意义得不到有效体现,致使学生距离新课程所界定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应该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内容界定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把教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课程资源,而非传统意义上奉为“教学大纲”的“教科书”,认真落实“教材内容资源化”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教材无用论”的极端认识。教材虽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但目前来看,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用好、用足。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加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
1.将新材料、新情境贯穿到日常教学中
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的方式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最明显特点,也是新课程精神的重要体现。教学中,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更有利于再现历史,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突破教材限制,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拓宽资源的宽度和深度,重视通过运用鲜活历史材料设置新情景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历史原貌,更清晰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实施历史教学也要避免走入误区。新材料的运用应当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知识而选取,是为落实课程标准而服务的。要避免为材料而材料,致使课堂变成了材料的累积,忽视对教材现有资源的利用,增加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负担。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材对哪些历史知识解读不够全面或表述不够,然后再去选取鲜活材料进行运用。
2.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界定,在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在学习方法上,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交流和学习。同时,在“一标多本”的教学现状下,高考命题不会只依据某一个版本教材知识,而是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重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讲授教材知识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思想观点,予以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悟、去理解,才是历史学科的真正发展方向。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