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5:46:53
序论:在您撰写中医基础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中医;妇科疾病;治疗;用药特点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上拥有独特的优势,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是其关键之处,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中药则更为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按照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的顺序,分析中医治疗妇科病时的用药特点。由于历代医家用药经验众多,且各具特色,因此只能抽取其中一小部分浅谈,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启迪。
1 妇科疾病概述
中医妇科根据女性月经、带下、妊娠、产育、哺乳的生理现象,将妇科疾病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五类。其中“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在经断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带下病”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妊娠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又叫“胎前病”;“产后病”指产妇在新产后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除经、带、胎、产疾病以外,各种与妇科解剖、生理、病理密切相关的疾病,统称为“杂病”,本文主要论述瘕、不孕症。瘕指妇女下腹胞中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异常出血者。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一年未妊娠者。
2 浅谈用药特点
2.1 月经病
月经病的发病居于妇科疾病之首,在治疗用药方面,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如《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有“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的告诫;《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有“调经不宜过用寒凉药论”及“调经不宜过用大辛热药论”的专论。
月经病种类较多,如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痛经、闭经等,治疗时根据“经前勿乱补,经后勿乱攻”的原则选择药物。如在行经期间,多采用活血通经、乘势利导的药物,以促进经血排出,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之类,但应注意月经过多者慎用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功效较强的药物,以免引起阴道出血过多。
可以选用夏枯草[1],独降肝火,避免因经期阴血下聚胞宫,肝失所藏,疏泄不利;蒲黄,生用活血,助益母草收缩子宫之力,又能利尿消水,缓解经期水肿;炒用则祛瘀止血,以防行血活血太过,血不归经;病在冲任者[2],用血肉有情之品直入冲任,峻补气血阴阳,补益常用炙龟板、炙鳖甲,温补肾阳多用鹿角胶或鹿角霜,滋养阴血则以紫河车、阿胶为主。经后期,多用滋养肝肾之品,如白芍、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参等。经前期则常用柴胡、郁金、橘叶、合欢皮疏肝理气,调畅情志。但应注意柴胡用量,柴胡虽有疏肝之效,但是如若疏肝太过,则会引动相火,伤及阴津,患者表现为耳鸣、头胀头痛,自觉有热气从尾椎循后脊向上到大椎,后分散为两股从凤池处入脑,脑鸣甚,心中烦躁[3]。
月经稀发者多属脾虚湿盛者,选择桑白皮、威灵仙、冬瓜皮、生苡仁可健脾祛湿,痛经者多为肾阳亏虚,不通则痛,采用生麻黄、桂枝、吴茱萸、干姜、肉桂等到达温阳行气止痛之效,阴道出血淋漓不尽者可选用侧柏叶、蒲黄炭、海螵蛸参、三七等止血药,对于长期阴道不规则出血而致气血亏虚者,可加入人参、炒白术等补气药,但为防止人参温燥之性,常配麦冬、沙参等甘寒滋润之品。
治疗月经病,应注意以“调”、“和”为主。不宜过用辛温燥烈之品,以免耗血伤阴,宜选择黄芪、羊藿、巴戟天、续断、菟丝子较平和之品;亦不可过用寒凉,如阴虚火旺者,常用炒黄柏、白薇之类,恐“热邪虽除,火退寒生,瘀血滞留”;且不可过用破血药,行瘀忌过于攻伐,以免太过耗气伤血伤正,宜益母草、泽兰之类;不宜理气过于香窜,以免劫阴耗气,可用玫瑰花、枳壳、青皮、陈皮、佛手等轻灵之品[4]。
2.2 带下病
带下病用药,《素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用辛、苦、寒药按法治之,使郁结开通,热去燥结而愈,不可用辛热药。《丹溪心法》提出,治法以燥湿为先,湿痰下注者采用升提为主。薛立斋主张用健脾升阳止带为主。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指出“带下俱是湿证”,因此辩证治疗多从湿论治,临床常用完带汤、易黄汤、四妙散之类清热健脾除湿止带的方剂。但完带汤对于脾虚湿盛症情较轻者疗效确切,对劳倦过度、中气下陷者则力有不逮,可改用益气聪明汤治疗。对于湿热内蕴,兼有阴虚内热者,可用四妙丸合青蒿鳖甲汤治疗,将苍术易以白术,燥性大减,且白术多脂,无伤阴之弊。二方合用,以清、透为主,滋阴而不腻,化湿而不伤阴,使湿热除而阴虚复[5]。由于带下病与湿关系密切,因此考虑到白芍养阴助湿,故多不用,而用白芷燥湿止带,兼以止痛。有医家总结到[6]:治疗带下病,祛湿药多用、苦寒药慎用、滋阴药少用、辛热药不用。
除了内服用药外,使用中药熏洗,借助药物的挥发作用,疗效亦佳。常用外洗药为蛇床子、苦参、黄柏、蒲公英、百部、枯矾、花椒等,伴阴道干涩者减枯矾加马鞭草、丹参、甘草;外阴白色病变者减枯矾加姜黄、补骨脂;有皲裂破溃者减花椒加乌梅、诃子,并用蛋黄油外涂[7]。
2.3 妊娠病
妊娠期间用药,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宜慎用或禁用,因为可能对孕妇的健康及胎儿的发育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引起堕胎、小产或胎儿畸形,因此,重视妊娠病用药意义重大。
《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妊娠用药,宜清凉,不可轻用桂枝、半夏、桃仁、芒硝等类。凡用药,病情退则止,不可尽剂,此为大法”。关于用药原则,《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胎前清热养血为主,理脾疏气是为兼,三禁汗下利小便,随症虚实寒热看。”
自古有“胎前宜凉”的说法,因此妊娠早期一般以清热理脾安胎为主,多用黄芩、白术、栀子;中晚期则重滋阴安胎,多用白芍、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用药虽以益阴敛阴药物为主,但不能选用过分苦寒或有走下作用的药物,如寒水石、黄柏、泽泻等,防止过分苦寒伤阴,导致胎元不固;另外,清热之品应选择性味较为平稳的药物,以免过分寒凉影响胎儿的发育,常用金银花、黄芩、青蒿等;不宜用当归、川芎等辛温“走而不守”之品。考虑早孕期妊娠反应的问题,慎用过分滋腻的药物,如大枣、白芍等,以防碍胃[8]。
对于兼症,如大便秘结者,可用山药、生地黄、肉苁蓉等滋补肾精,润肠通便之品,慎用茯苓、泽泻等渗利之药;夜尿频者,可用覆盆子、益智仁;腰痛者,常加杜仲、黄精、狗脊等。对于母儿血型不合者,常用茵陈降低其抗体效价,疗效甚佳。
对于妊娠禁忌药,如半夏、莪术、牛膝、水蛭、甘遂、芫花、蜈蚣、全蝎等,治疗时应慎用或禁用,但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亦可适当选用,即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但用药时应注意[9]:宜选择作用和缓之品如柴胡、苏梗、大腹皮、枳壳、香附、桃仁、丹皮、丹参、当归、川芎、五灵脂、益母草等;应适当配伍养血安胎药如阿胶、桑寄生、何首乌等;严格掌握剂量,“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如妊娠浮肿者,宜选择皮类利水药,如茯苓、扁豆、桑白皮、大腹皮等。
2.4 产后病
尽管目前尚无中药能否进入乳汁的文献资料,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假定药物能通过血乳屏障转运到乳汁为乳儿所吸收,因此凡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大滋大补、峻下滑利、破血耗气、回乳与影响乳汁分泌及有毒之品,均应禁用或慎用。如应用番泻叶、大黄等药性寒凉的泻药时应停止哺乳,以免药物成分进入乳汁造成乳儿腹泻。应用中药治疗期间,乳母应在哺乳后立即服用药物,以使下一次哺乳时药物浓度尽可能低一些[10]。
关于产后用药,前人提出“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即解表不可过于发汗,攻里不可过于削伐,清热慎用芩连,温里慎用附桂,产后胃气虚弱,加之需要哺乳,消导之品既重伤胃气,又使乳汁减少,故不可重用,如三棱、莪术、麦芽、神曲之类尤当慎之[11]。如产后缺乳者,可加入漏芦、通草、王不留行、路路通等行气通络药,与猪蹄并煎,起到通络增乳之效。
2.5 杂病
2.5.1 瘕 《济阴纲目》中记载:“善治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正气”。
《医学衷中参西录》[12]指出:“三棱、莪术、水蛭,皆为消瘕专药”,并用人参、黄芪等诸药保护气血,使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除应用活血化瘀药外,可配伍祛痰散结类药物,如浙贝母、鸡内金等,正如李东垣所说“善治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加上橘核、荔枝核等行气散结之药,使气血畅通,结消散。此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经前顺其疏泄之性,加入香附、郁金等药加强疏肝之力,经后则顺其充盈之性促进血海之充盈,通过补益肝肾,适当配合理气化瘀药,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金樱子等[13]。
2.5.2 不孕症 不孕症的治疗一般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念,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脏腑、气虚、经络等辨证分型治疗。
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常在经后期以补肾药为主,如紫河车、鹿角胶等,配合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卵期则在补肾药的前提下,加重行气活血药的应用,如泽兰、益母草、蒲黄、川牛膝等。若兼有气郁,加柴胡、郁金、香附、乌药;血瘀重者,白芍改为赤芍,加川牛膝、益母草、泽兰、水蛭、土鳖虫;血虚有寒者,加肉桂、吴茱萸;血虚有热者,熟地易为生地,加黄芩、牡丹皮[14]。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采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夏枯草、荔枝核等活血化瘀,穿山甲、地龙、水蛭等行气通络,路路通、王不留行、海藻、皂角刺、白芥子等散结利水[15]。临床亦可采用中药灌肠,这样内服外用疗效甚佳。
3 小结
关于妇科疾病的治疗选药,应根据经、带、胎、产、杂病各自病证的特点,把握用药的原则,注重经验用药的积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提高临床疗效。月经病,一般以四物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但应注意在理气、活血、温阳、滋阴的同时,不可过用破气、攻血、温燥、寒凉之品,否则尽管治疗大法正确,但却达不到原先设想的效果,反而耗损人体气血。带下病的治疗,谨遵“祛湿药多用、苦寒药慎用、滋阴药少用、辛热药不用”的原则,另外重视外用药的熏洗,多采用清热祛湿解毒止痒之品,内服外用,则可在极短时间内祛除病邪。妊娠病与产后病者,根据“产前宜凉,产后宜热”的原则,多采用滋阴或温热之品,辨证用药。对于妊娠禁忌药慎用或不用,但是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酌情使用,不拘泥于传统束缚,即可谓真正达到“辨证论治”的要求。对于瘕、不孕症等杂病,在症情适宜的情况下,应大胆使用虫类药、破气药等性味稍峻猛之品,这样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疗效,免于长期使用一些理气药,不仅疗效不明显,而且耗伤正气。
由于众医家临床用药经验颇丰,本文只浅谈一小部分用药特点,希望通过这些用药特点启发大家,重视临床用药原则及选药特点,提升中医治疗水平,产生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朱梅.刘琨治疗月经病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5,24(6):336.
[2] 季春红.陆启滨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探析[J].广西中医药,2010,33(1):41.
[3] 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陈学奇,葛蓓芬.陈大治疗月经病用药特点[J].中医杂志,2014,55(13):1096.
[5] 杨利.章文庚先生治疗带下病的特色经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4):51.
[6] 吴玲.吕美农治疗带下病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5):435.
[7] 李玲玲,郭瑞,何春晖.褚玉霞教授治疗带下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9):746.
[8] 华苓,佟庆,张巨明.柴松岩治疗妊娠病经验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0,29(10):751.
[9] 文乐兮,尤昭玲,袁振仪,等.妊娠病组方用药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25.
[10] 解海,李泽民,朱林峰.妊娠期和哺乳期中药应用与风险控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9):357.
[11] 文乐兮,魏飞跃.产后病组方用药规律与特色探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67.
[12]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M].2版.王云凯,李彬之,韩煜重校.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3] 邓德强,马骏.马德孚教授治疗瘕经验[J].河北中医,2004,26(4):248.
[14] 单婧.马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4):748.
[15] 何东杰.卫爱武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3):210.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LI Min, MA Kun*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With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rhythm, the incidenc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gradually ri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made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menstrual disease, leukorrheal diseases, pregnancy diseases, puerperal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in order, combining documents discussion and old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 experiences, illustrate the key points of drug selection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We can get a revelation that appropriate choice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for healing effe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drugs, we can understand the feature of each period in disease of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treatment.
【关键词】膏方;中医特色疗法;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14-02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中药的常用剂型之一,即将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煮,去渣取汁,滤液蒸发浓缩后,加入饴糖、蜂蜜、阿胶、鹿角胶等辅料收膏,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在我国,膏方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纠偏祛病等功用,充分反映了鲜明的中医特色,被誉为中医学的一枝奇葩。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膏滋的重要性凸显,备受青睐,膏方文化也在日渐升温。因此,承古拓今,加强对膏方的全面系统研究,开发出更多的适宜人们服用的膏滋方药,势在必行。1.膏方的特色
1.1选药组方,整体观念,全面调理。膏方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选药组方应区别于单纯的“强身健体”和一般的“补品”,开出一张好的膏方,需要医师立足于中医整体调节的观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调理诊疗。即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辨证论治,并严格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的原则,结合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及辛甘酸苦咸五味等特点,全面综合考虑。同时,也应结合中医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现今应用多是有针对性的选用膏方调理,一人一方,一时一方,一地一方。故药味多,组方严谨,药材精良,是膏方的一大特色。
1.2剂型服用携带方便。一剂膏方,经提取浓缩制成膏滋的量,通常可供患者服用30-50天。制好的膏滋只需冷藏,服用时取出适量,用温开水冲服即可,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人们出差开会、休闲旅游或外出工作、居住等异地往返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膏方具有体积小、不易变形外溢的特点,不受出门在外的限制,便于存放和服用,便于携带。
1.3作用稳定缓和持久。膏滋是将中药经反复煎煮,浓缩制成,药物有效成分更易煎出,滋补效果明显提高。加之膏方中常加有参类、冬虫夏草等补益中药,收膏时又会加入阿胶、蜂蜜等,使得膏滋的药性较缓和,药力更持久。故亦疗亦补的膏方有着药力和缓、作用稳定、持久等特点。2.膏方适用的对象及服用注意事项
膏方作为中药应用的一种特殊剂型,并非“能治百病”、“人人可服”,而是有其特定适宜对象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2.1膏方适用对象:
2.1.1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治疗:膏方宜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肾炎、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夜尿增多症、腰腿痛症、男子障碍、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症等患者服用。
2.1.2用于病后、术后、产后调理:膏方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又能补充能量,可使机体尽快康复。
2.1.3用于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当今中青年工作、生活、精神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同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了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下降,适时服用些膏方对亚健康状态的整体调节很有必要。
2.1.4保健养生延年:服用膏方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脏腑气血功能,可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故称“养生有膏方”。
2.1.5女性的调补:妇人以血为本,多虚多瘀,故选用膏方调补气血,兼可保健养颜。
2.1.6儿童的进补:小儿可根据生长需要适当选用膏方,尤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等症的体虚患儿较为适宜。
2.2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项。膏方的服用,一般宜早晨空腹时服。服食一周后,可改为一天两次,早晨与晚上睡前一小时空腹服。服膏期间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不宜饮浓茶。婴儿禁服。服用期间,若患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时,应暂停服用,待治愈后再继续服。患胃肠炎或呕吐、腹泻、厌食者,也应暂停服用。3.膏方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
3.1膏方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诸多医家认为,小儿具有“形气未充,脏腑未坚,腠理疏松,表卫不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脏腑清灵,随拨随应”等特点。即小儿存在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娇嫩、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薄弱环节,因此小儿膏方用药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整患儿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1],尚需时时顾护脾胃之气。其膏方的适应证主要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便秘、厌食、疳证、遗尿、心肌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多涉及肺、脾、肾等脏,尤其重在脾胃。可以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常用的方剂为基础方,调理脾胃。气虚者伍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西洋参等;血虚者酌加当归、首乌、龙眼、桑椹子等;阴虚者配伍玄参、玉竹、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等;阳虚者可加少量附子、干姜、桂枝、肉桂等同用;健脾运脾配苍术、砂仁、藿梗等。尽管小儿用药以调补胃气为本,但也应轻重适宜,以不影响胃气为宗旨。故膏方中可少佐消积理气之品,如鸡内金、陈皮、炒谷芽、炒麦芽等,以免因补药过多而致中焦壅滞,影响脾胃功能。
【关键词】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尊重;引导;关系
1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1 自尊心增强 :中学生由于受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德育观念较之前几年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追求有浓厚个性色彩的人生观和幸福观,主观意识较浓,自尊心极强。他们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希望老师做自己的知心人。他们害怕教师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反感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与批评。
1.2 成人化: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继续发展,具有了成年人那种从众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能力,以及假设推理的能力。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求知欲更强,认识事物的兴趣更浓,但也有不扎实的地方。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还不具有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缺乏社会经验。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1.3 初步独立:他们增强了跟同伴的关系,与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教师的态度上增加了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后,他们就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1.4 认识问题片面: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对于发生的误解和不愉快,由于认知不全,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1.5 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学生进入初中后逐渐摆脱父母、老师等成人评价的影响,产生了独立评价的倾向。他们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增的趋势,到初中三年级时才能达到较稳定的水平。主要表现为:他们非常重视同伴的看法和评价,认为同伴评价最现实。也能把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纳入自我评价之中,并注意把自身行为后果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之一。
1.6 性心理的产生并发展: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逐渐有了意识,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容易出现幼稚型的情感冲动,如他们对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有机会接触异性,或在各种场合想办法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2 初中学生教育方法探讨
要克服学生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
2.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出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
在制定目标时,要提醒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要实事求是,目标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目标可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就是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中考时想考什么样的学校。近期强标就是在每次考试中你要达到怎样一个水平。这其中,我们尤其要鼓励后进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要使后进生看到希望,增强努力的决心。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求学生敢于公丌,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自己可以给自己增加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督促。
2.2 尊重学生个性并热爱学生
尊重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师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班主任爱生爱班,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生活、健康情况、家庭情况等,与他们多交流,沟通。班上有个学生常违反纪律,加上脾气暴躁,令不少老师厌恶,有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不是很差,无药可救了?在学校,同学们和一些老师对我有偏见,觉得我很坏,不愿接近我,我感到很郁闷……”。我看后,马上给他的日记答复,我发现他有变化,便在班上表扬了他。肯定他,说不清有多少次与他促膝而谈,最终我的关怀融化了他倔强的心,他变得懂事了,劳动积极了,学习也用功多了,并且和我亲近了许多。这证明尽可能多和学生沟通,给他们真诚关爱,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2.3 教育学生处理好几个关系
2.3.1 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各有不同:有的放在面上,有的放在心上,有的喜欢唠叨,有的不大过问。有的学生嫌家长罗嗦,有的学生怨家长关心不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突发事件等等,也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协调好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2.3.2 与老师的关系。在教育与被教育豹过程中,师生之问往往会产生不协调的情况。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要将心比心,站在他们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明白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这样他们便会心服口服,乐于接受教育,不会产生逆反心理。班上有位学生,脾气倔强,任性霸道,常在班上欺负同学,还多次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我深知他的脾气,如果一味地批评、处罚,他会更加逆反,反而让自己下不了台,我决定以朋友的身份找他谈心,并笑容满面地说他的优点,接着说他父母的艰辛和良苦用心。不知不觉中,他感到惭愧了,最后他主动写了一份认识书交给我,并承认了错误,我也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学生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因为老师的批评严了点、过火了点,就想不开,就赌气,就丧失信心。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他是从实验学校转过来的。一次在回办公室的楼梯口我碰巧遇见了他,当时他的举动让我记忆犹新:看到我很迅速地敬了个礼还鞠着躬喊了声:老师好!记得当时弄得我接连答应了好几声。后来我在班会课上专门以这个事情表扬了这位同学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后来听老师们的反映感觉这还挺有效的。虽然没有“点头哈腰”但心诚意也诚啊,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帮家伙热情了许多有时候随着他们的叫声还都答应不过来了呢。
2.3.3 与同学的关系。学生的性格、习惯、爱好、志趣各异,长时问相处在一起,难免会有隔阂、磨擦,我们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思想。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讲爱国就要先从爱家长、爱集体、尊敬老师、热爱同学做起。同学问要团结互助,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遇到矛盾要讲风格。有什么委屈,可以向老师、家长提出,决不能把同学问的矛盾交给社会上的“朋友”来解决,这样做只会扩大事态,有害无益。
2.4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初中生自我评价过高是他们不正确自我认识的一种表现。这种自我认识的错误在于夸大了自己的能力,结果达不到目标,使自己陷于痛苦之中。自我评价过低是初中生不正确自我评价的另一种表现,这是他们贬低自己能力的反映,同样会给自己带来困扰。教师要教育初中生正确对待自我评价,告诉他们自我评价过高或自我评价过低都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教育他们要在实践中大胆地对自己进行评价要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
2.5 重视并引导好青春期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促进青少年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作为班主任,我适时、适度、有分寸地对学生进行疏导,以满足他们对性知识的正常合理需要,净化其心灵,教给他们必要的道德规范和礼仪方式,培养彼此关心、尊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作风。对有“早恋”现象的学生,让他们珍惜光阴,勤奋学习,等到将来更加成熟,具备了条件时,再让爱的种子萌芽、开花、结果。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的真诚、关心和爱护,自觉打开心灵之窗,主动接受老师指导。
总之,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要注意调动学生、学生干部、家长的积极性,大家一起来做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努力创建一个好的班集体,从而很好地完成初中年级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泥条;陶艺基础;重要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3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43-2
中国陶瓷艺术曾作为世界的顶级工艺,在中外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谱写过辉煌的历史篇章。在世界陶瓷艺术高速发展的大舞台下,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虽晚,但也明显地感觉到无论是陶艺家还是陶艺工作者们正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前行,陶艺教育亦是如此。
一、陶艺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欧洲、美洲一些国家非常重视陶艺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它们针对陶艺教学的物质条件、教学措施及机构建立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在美国陶艺教学是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来安排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有机整体。在亚洲,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开展独具特色的陶艺课程。
陶艺教育在中国作为专门科系建立是在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开设了首个陶瓷系,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诞生,为我国陶瓷教育奠定了基础。直到近十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在蓬勃发展的素质教育领域中,陶艺作为一支新军,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并迅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陶艺课程,有条件的中小学也建立了教学基地,一些商业性的工作室、陶吧的兴起也为大众了解陶艺搭建了桥梁。陶艺教学慢慢成为一种基础教学受到重视。
二、泥条与陶艺基础教学
在新石器时代,泥条盘筑和泥条圈筑是当时陶器普遍采用的成型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盘筑是将泥条采取螺旋式的盘筑,而圈筑是将泥条做成泥圈后再逐层叠筑。器物制成初型之后用工具将里外刮抹平整,使器具表面密封防漏、厚度均匀。在制陶工艺日趋完善的今天,这种古老的工艺已经很难见到,只在我国一些偏远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因工艺落后而还在使用,如云南的傣族、佤族、怒族,海南的黎族,迪庆藏族自治州等。
泥条无论是作为成型方法还是装饰手法,在陶艺教学的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点来展开教学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泥条的基础性。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观点认为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万物,在陶艺教学中泥条可以说占据基础性的位置。在装饰方面,泥条装饰的基本语汇是线体造型,人类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视觉条件里“线”是主要的视觉特征之一。在泥条作品中正是用线条传达审美情感。对于初学者而言泥条就像用笔在纸上绘画一样能够迅速适应,消除对陶艺学习的陌生感。玩泥是人的一种天性,初学者在用泥条装饰作品时从真实的触感中完成人与泥的对话,更容易认识泥料、了解泥性,在玩泥中感受并发现美。
(二)泥条的随意性。在陶艺造型训练课程中,把泥条盘筑作为基础训练,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利用泥的可塑性,单凭双手对泥料进行搓揉、按压、重叠、穿插、旋转等技巧可以自由地塑造形体,相比于泥板、拉胚、捏塑、注浆等成型手法而言,泥条成型方法简单,随意性较强,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泥条的表达性。陶艺大师周国桢认为“陶瓷生命的形成来自泥土与火焰;陶瓷生命的‘神’来自创造者的心灵,即通过手工把创造者的情感神化于它”。泥条的易变和易塑性,为发展学生的创作和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这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陶艺是直接通过双手与人心灵对话的艺术,手工在泥料上的情感表现,能直接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在学生的泥条作品中,有的做工粗糙、外形夸张,有的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有的穿插考究、变幻莫测,但不管怎样都是在传达作者的个性情感。从随意中感受泥性,到有意中注入情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意和创新空间。重要的是无论盘筑还是装饰,其手法都反复于一根根或粗或细、或方或圆、或长或短的泥条之间,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感觉泥条到感触泥条,正是繁而不烦,盘筑意志的过程。而泥条作品无需华丽的釉色,无需规整的体型,通过素烧后保留陶土的原始质感和颜色,尊重自然、回归质朴正是现代人追寻的生活状态。
三、古往今来一脉相承
从最原始的制陶工艺手段发展成陶艺的重要装饰语言应用于现代陶艺中。泥条艺术的发展犹如一根连接古今、承前启后的特殊纽带,用朴实的语言传达陶瓷艺术的本性情感,唤醒人们对原始制陶工艺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重新审视隐藏于泥条中的原始情感。在现代陶艺中,这种成型手法和表现语言,受到陶艺家的继承发扬。如周国桢先生的《老绵羊》《角马》《怒吼的非洲》等作品,就是吸取了原始的泥条盘筑工艺,充分调动泥料本身的能量,通过泥条形态及组织方式的变化,给作品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吕金泉先生的作品《花的诉说》,彩色刻花盘上以浅刻处理花卉,辅以泥条表现花藤,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装饰对比,一虚一实、一动一静,将生命的灵动传达出来。
四、结语
泥条在陶艺作品中传达给人类对美、对泥性、对陶艺的认识理解和精神享受。在创新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术界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陶艺的基础教学中,我们通过泥条成型的优越性,将陶艺技术、民族情感、艺术美感传达给初学者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这种“一脉相承”的民族情节,将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继承并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周国桢.本土意识的崛起――谈泥条盘筑陶艺[J].陶瓷研究,1994,(02).
[2]解晓明.论泥条盘筑陶艺之魅力[J].景德镇陶瓷,2001,(01).
出血中风相当于西医学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临床以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急性期病情危重、转归多变,死亡率高。笔者认为剖析出血中风急性期病理机转规律,找寻其共性与个性,区别处之,从而准确利用四诊辨证识症,提高中医药救治效果,将对临床大有裨益,现探讨如下。
1风火相煽,瘀热偏重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出血中风第1天证候的主要类型表现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火上扰清窍证”,二者占到全部观察病例的一半[1]。可见,出血中风在急性期表现为一身阳气浮动,失于静藏,动极为火。出血中风者多具有肾中真阴不足,水不制火,木失涵养,易相火妄动的体质。木旺水衰,肝阳陡动,气升痰壅,“满脉去形”,络破血溢,激犯神明,发为出血中风。肝阳暴甚,亢而化风,风动火生,风火相煽;气机逆乱,胃降不及,积而成热;血溢脉外,瘀热交结,凝塞不行,此“风、火、瘀”三者是为出血中风发病病机。故临床上出血中风多见神昏谵妄、牙关紧闭、面红气粗、烦躁不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有力等内风旋转,气火俱浮,迫血上涌之象。
2痰瘀胶结,互为恶患
临床观察统计显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出现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2]。可见,出血中风急性期另一个病机特征是痰瘀互阻,而且往往贯穿于中风病的始终。出血中风发生后,脉络损伤,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离经之血,瘀阻脑脉,津液则渗于脉外,为痰为水;痰水浊邪阻滞气机,痰由瘀而化生,瘀因痰加重,二者胶结,互为恶患。亦有风火鸱张,火热灼津为痰,风鼓痰升,上蒙清空,旁窜肢节,内扰血脉,发为本病。痰浊瘀血作为内生有形之邪,与风、火等无形之邪相搏结,则邪易留着,“浊邪害清”,损伤元神,神机不灵,全身失统。可见,风火无形之邪,得瘀痰有形之害,蒙蔽脑神,阻断神机,损害脑脉,中风之疾乃生。出血中风在每个病理阶段,痰瘀之邪始终存在。风火之邪无形,为患虽急而不能久,而痰瘀有形,可结络伏髓,交互为患,久而难除。《血证论》曰:“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明医杂著》指出:“用血药而无行痰、开经络达肌表之药以佐之,焉能流通经络,驱逐病邪,以成功也。”因此,我们认为出血中风其病机根本亦在于痰瘀为患。
3腑实毒聚,壅助病势
腑实既是出血中风的一种诱发因子,又作为中风后的一种病理状态,甚或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3]。临床观察发现80%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的2~3天,均可见到腑气不畅之便秘、痰热壅肺之喘促,特别在发病后2小时即可见到痰声漉漉、呼吸深沉或伴鼾声如雷。出血中风后,中焦斡旋升降失常,胃气不能顺降,糟粕不下,积而为热,结于阳明,成腑实之候。又急性期多阳火亢盛,火热内炽既可烁液成痰,消烁津液,致胃肠燥结,腑气不通。加之患者卧床,气机呆钝,饮食失养,腑实壅阻益甚。腑气不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大便情况可作为判断病势深浅轻重及转归预后的指标。腑气不通,胃肠积热,可加重火盛阳亢之势,煽动痰浊上逆,蒙蔽清窍,而致神昏加重。再者,腑气不通,中焦气机受阻,气血之输布流通不畅,使脏腑功能败坏;邪盛壅结,腑实不通,邪出无门,上扰清空又致惊厥、烦躁、神昏谵语等症状。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阳明燥结,肺失肃降,痰热壅滞于肺,若治不及时,则秽浊之气内扰,痰热瘀毒无有出路,热结愈甚,邪热化火,风助火威,火借风势,风火愈盛;热非但与燥结,且与痰瘀毒邪互结,故热结不除,痰瘀难化,毒邪不去,形成上为风痰瘀火,下为阳明燥结,上下合邪,病情恶化而变证、坏证叠出。
4虚实夹杂,病证多变
本虚标实、病机转化迅速是中风病的主要特点。
如急性期表现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之证,可因痰瘀蕴久,从阳化热,而转化为痰热证;或因素体气阳两虚,从阴化寒,而转化为痰湿蒙塞心神证。发病时表现为痰热腑实,可因腑气不通,而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导致痰浊蒙闭清窍,出现意识障碍;亦可因腑气通行,清浊有序,神明再振而病情出现转愈。或发病时即见神昏者,或为风火上扰、痰热内闭清窍的阳闭证,或为痰湿蒙塞心神的阴闭证,若治疗不当或邪气亢盛,可迅速耗伤正气,转化为内闭外脱、阴阳离绝而危及生命。
5参考文献
[1]黄培新,杜宝新,黄燕,等.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证候动态变化分析[J]中医脑病杂志,2006,2(2):108110.
[2]杨利,黄燕,蔡业峰,等.对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3,26(6):458459.
[3]刘茂才.关于中风病治疗的难点突破口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8):451452.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市场形态不了解,对自己的产品和终端工作没有清晰的定位,没有把产品与市场结合起来,只是机械的按终端工作的普遍性来做,而忽视了自身产品和终端工作的特殊性。抓住了产品和终端市场的特殊性就抓住了终端工作的重点。
首先,要根据药品的类别确定终端工作重点。药品主要分为广告OTC药品、处方药、非广告OTC药品三类。每个类别的特点各不相同,广告药品知名度高,在终端有较高的需求,铺货率不是主要工作,但常被终端用来做特价促销,价格维护就显的很重要。同时,保持较好的陈列和一定的终端POP宣传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机率。处方药国家管理比较严格,不能做广告宣传,还要凭处方购买,其终端工作在完成一定的铺货率后,就要加强对店员的培训和公关,增加店员和驻店医师的推荐率。非广告OTC药品主要是通过低价招标,以较高的利润空间吸引终端进货并主推,这类药品的终端工作主要是如何向更多的终端招标覆盖,并不需要一个个的做细致的终端工作。可见,不同类别的药品的特点差异很大,决定了其终端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终端工作首先要突出产品本身的特点,终端工作才会有特色。
第二,要根据终端的经营管理性质确定终端工作的重点。除了医院,大部分终端从经营管理性质上分三类,即连锁、社会单店(包括连锁的加盟店)和诊所。这三类终端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其终端工作也要区别进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医药连锁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并且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连锁总部对所属药店的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尤其是终端的各种资源都由总部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下,连锁的终端工作就要以其总部为重点,而其所属的药店就只能做一个信息的采集平台了,隔三差五看看就可以了,拜访或给礼品再多也没多大用。价格维护、陈列、促销活动、POP宣传等都要与连锁总部进行协商,签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协议,并监督协议内容的落实。社会单店和加盟店的店面较小,性质上是独立经营,夫妻店占多数,老板就是店长,再加1-2个店员。这类药店的终端工作主要是做店主的工作,另外针对店员做一些促销活动,是除连锁之外主要的终端类型。这些单体药店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做工作,要根据其影响力、合作潜力、能否达到目标来选择一部分重点开展。诊所是个特殊的终端,数量大,店面小,分布广,几乎与药店的数量相等,对低价处方药的销售有一定的潜力,因为,诊所的医生有处方权,而对OTC药品却增量有限。
第三,根据季节确定终端工作重点。大部分药品的销售都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部分药品在不同季节的销量差别很大,淡旺季明显。这类药品的终端工作就要与季节联系起来开展。比如,夏秋两季是感冒药的销售淡季,终端工作主要是做好市场维护的基础性工作,加深客情关系,做一些终端POP宣传及市场信息的调研等等。到了春冬两季的感冒药销售旺季,终端工作就要集中精力做一些促销活动,找出销量潜力大的终端进行重点公关和宣传,使促销活动有效的开展。治疗冻疮的药在冬天才有销量,就要在9月份左右加大铺货力度并做好促销活动的准备,整个夏天就不用做什么终端工作了。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纤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 U28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通信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直接推动了现代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化、宽带化、智能化的发展。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下,随着光纤放大器技术的成熟与广泛运用,光纤的特性对系统影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光纤特性中的衰减因素已不再是限制陆地光传输系统性能的主要原因,而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则成为了影响现代光纤通信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在光纤通信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对光纤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介绍了光纤的种类及一些结构特点,并对光纤的维护应用进行了研究。
1.光纤的种类
按光纤的材料分类有石英光纤和全塑料光纤;按折射率剖面分类有阶跃和梯度光纤;按工作波长分类有短波长、长波长和双窗口光纤之分,按传输模数分类,光纤可分为多模和单模光纤两种。传输的波模为多个称多模光纤(MMD),它有阶跃(SI)和渐变(GI)两种类型,截面均为50nm.km,工作波长为800nm,传送频带前者最高为50MHz.km,后者为1GHz.km。多模光纤因各模式群速不同因而导致信号色散现象,这是多模光纤的典型传输特点。
传输的波模仅1个的为单模光纤(SMF),它的工作波长分别为1310nm和1550nm,光纤直径为10nm,传输频带都为10GHz.km,现在的接人网中均采用单模光纤传送几十套电视节目。单模光纤分G.652,G.653,G.654三种不同类型。G.652是目前最常用的单模光纤,被称为131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光纤,也叫色散未移位单模光纤。其纤芯折射率分布为匹配包层和下陷包层两类,都可在双窗口波长工作,在1310nm时,理论色散值为零;在1550nm时,传输损耗最低;而G.653光纤通过改变折射率分布,使零色散点从1310nm移至1550nm,使光纤最小衰减窗口和零色散窗口均统一在1550nm波长上,G.653光纤也叫色散位移光纤;G.654光纤是1550nmnm波长损耗最小的光纤,设计这种光纤时,主要考虑怎样降低1550nm处的衰减,其零色散点仍在1310nm波长处,这类光缆主要用于海底光纤通信。
2.光纤的特性
光纤的特性主要有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损耗和色散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损耗限制系统的传输距离,色散则限制系统的传输带宽。
2.1光纤损耗
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都希望信号传得越远越好,因各种原因都会使光纤产生损耗,因此光纤损耗的大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传输损耗就是光纤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光纤的损耗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光纤结构造成的损耗。纤芯和包层虽属石英玻璃介质,因各自掺杂剂材料的不同,其折射率不同。折射率高的材料,瑞利散射损耗大,反之折射率低的材料,瑞利散射损耗较小。
(2)光纤的弯曲损耗。光纤弯曲曲率的大小会引起辐射损耗大小的变化,若光纤自身细微的弯曲部分连接起来,会产生光纤连续微弯,引起损耗增加。
(3)吸收与散射损耗。光在纤芯中传输时,有部分光能在材料中被吸收,因而引起损耗,这就 要求生产光纤时所用的材料尽量不吸收光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散射损耗是指已被散射的光向着包层之外泄漏,或者朝逆方向返回。引起逆方向的传输损耗。
(4)光纤的熔接损耗。光纤熔接会产生接头损耗,所以光纤的熔接损耗是由操作人员和熔接机控制的,应以最高的技术最好的熔接机来达到光纤熔接后的最低损耗值。
2.2色散
光纤放大器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成功地改善了光纤损耗对陆地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但由于光纤放大器是仅对光信号进行功率补偿的模拟器件,并不能直接完成光信号的再生,色散的累积将导致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脉冲展宽并产生严重的码间串扰,因此,色散已成为目前限制光通信高速率和长距离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色散和色散斜率是影响高速光通信系统长距离传输的重要因素。改善色散、色散斜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系统规划时应当考虑选择合适的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同时也可以依靠色散补偿技术来实现。单模光纤的色散主要包括材料色散(CD)和波导色散(认心),其中材料色散主要由制造光纤的材料的色散特性、掺杂物质的色散特性以及光纤制造工艺决定,波导色散主要由光纤剖面结构决定。
2.3偏振模色散(PMD)
光信号在单模光纤中是以两个相互正交的线性偏振模式进行传输的,理论上,如果光纤在材质均匀度、物理性状等方面均无缺陷,则这两个偏振模将会以相同的速度传输。但在实际的光纤制造、运输、敷设安装等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产生光纤材质、形状和应力上的各向异性,在光纤的物理特性上就表现为光纤几何尺寸不规则,导致光信号传输管道物理性状的不理想,使得两个偏振模式出现传输群速度差,形成偏振模色散,最终导致光脉冲的展宽。同时,由于偏振随机模藕合对环境条件、温湿度、光源波长的波动敏感,使得偏振模色散成为随时间变化且与波长相关的统计量,统计分布规律与麦克斯韦尔分布对应。
随着系统传输速率达到10Gb/s特别是40Gb/s时,曾经被忽视的偏振模色散对系统性能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并且由于其统计特点,使得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很难消除。要获得最好的系统传输性能,应当在系统规划时做好充足的考虑,采取例如选择合适的低偏振模色散光纤和器件、规定合适的信号调制格式、应用前向纠错编码等技术措施,实在不能满足系统要求时还应采取其他的补偿措施。
2.4非线性效应
随着光纤内传输功率和占用带宽的增大,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显著增强,成为限制尤其是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主要由受激非弹性散射和非线性折射率引起。对于受激非弹性散射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应当从降低光纤截面的功率谱密度方面考虑。对于长距离通信的实现不能盲目依靠增加输人光功率的方法实现,而应综合考虑,通过增大光纤有效模场直径等方式将会是较好的解决办法。对于非线性折射率引起的非线性效应,主要应当从降低介质非线性方面考虑,例如在系统中引人适当的色散来抑制FWNI等,利用色散来破坏相互作用信号的相互匹配,从而实现对FWM的抑制,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就是一个例子。
3.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由于所采用光纤的参数对高速密集波分系统性能和传输距离的影响非常大,应在建设程序中明确要求光缆线路竣工后需对光纤线路的衰减、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等特性进行详细、准确地测试,为随后的设备采购、网络规划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对于采用了补偿技术的高速密集波分系统,应对补偿技术采用后的整个系统性能进行系统带内测试,以确定残余色散量是否能够满足系统需要。另外,在运营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光缆线路中光纤特性进行定期跟踪测试,特别要强化对光纤的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特性测试和对数据的统计整理。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中数字传播技术(SDH)的应用是主流。其交叉连接的数字设备是具有一个或多个信号的端口,这个端口可以实现对任意之间的信号的控制,它具有配线、复用、保护、恢复、网管及监护多层次的功能。
再生器的应用也属于现代光纤传输技术的一种,其位于传输链的中间环节,能够实现STM―N信号的接收,并通过适当的处理,使信号能够按照规定的波形、幅度和定时特性能够继续向前传送。
在SDH网中,通常采用环型自愈网实现保护的方式,来达到增强自身通信的可靠性的目的。环型自愈网保护,即是指把各个ADM的节点构成一个环型,在某个网元或某段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时,可以利用ADM的智能作用,来寻找替代的路由,来对所要传输的信号进行保护。
SDH传输网是通过一些SDH网络单元构成的,在微波、光纤或卫星上进行信息的同步传送,融传输、复接、交换功能于一身,进行统一的网络操作管理的综合信息网。其可以实现对网络的有效管理、网络的动态维护、业务性能的监视等功能,并能够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来满足电视广播干线传输网的信息交换与传输的要求。对广播电视传输质量的提高是一次质的飞跃,正因为这样,SDH技术正发展成为电视广播领域信息传输技术方面发展和应用热点,也使得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综合应用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论
光纤通信技术现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之一,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应用,在全球通信领域及相关行业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综上所述,在光纤通信系统规划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光纤衰减、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光纤特性对光纤通信的影响,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扩容空间预留,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光纤通信健康快速的发展,并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