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时间:2023-06-30 15:46:42

序论:在您撰写中医学入门基础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医学入门基础

第1篇

1.逻辑推理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判定、性质、法则等理解肤浅,全凭感性认识,思维不严谨,推理不严密,不会灵活运用它来解决或证明一些数学问题,以至于无法形成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2.语言表述方面的困难。几何讲究思维严密性,往往过分专业而严密的叙述要求使学生无法逾越语言表述的障碍,仿佛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城墙”。

3.证明过程及分析条理的困难。面对几何证明题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步骤该写,哪些步骤可以省略,最终导致关键步骤缺失。

4.解图能力的困难。针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看成是由一些简单图形组合而来的。不会由有关图形联想到相关的数量关系,挖掘隐含条件。

5.结合实际生活的能力。几何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几何无处不在,学生学习时不善于与周围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展开丰富想象。

教师对入门教学的成败,对学生学习几何知识,起着特殊作用。因此几何入门的教学在几何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教师认真去探索。针对学生学习几何的以上困难,我认为,教师在几何“入门”教学时应转变教学思路,把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合情推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猜想、观察、归纳等合情推理,让学生消除对几何学习的恐惧心理。要在数学活动中来学习几何,即“做数学”。还要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结合图形理解运用。读图、识图要遵循由简到繁的规律,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逐步向复杂的图形过渡。作辅助线要根据已知条件以及与其有关的定理作辅助线或者进行逆向思维,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缺什么补什么。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至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教师本身熟透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如果不精通教材,对教学目的要求把握不好,那么,在教学过程出现盲目性,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更谈不上达到什么教学目的,所以,教者应该知道每一部分内容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时,可以从这些角产生的过程入手,根据‘三线八角’并对其具有的特殊位置关系的角加以命名。在教学中不必给出严格的定义,重在会认。

二、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初中数学从研究数式到研究图形,从数式计算到逻辑推理,是一个大的飞跃。所以初学平面几何的学生会遇到各种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是几何入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在刚开始几何教学中,我常常拿一些实物教具,如:三角板、圆规等进行线、角教学,消除学生对几何的陌生感、恐惧感,然后精心设计一些实例,说明几何知识及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螺旋桨的外端连接是什么?为什么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一些边长等等?。这样充分利用几何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改变几何教学枯燥无味的现象,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 注意几何学习方法指导

正确地认识图形,是学好几何的基础,通过看、说、写、画训练,不仅加深对概念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摘出重点,标出难点,提出疑点,理清知识的前后联系,带着问题去听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地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平角是一条直线”对吗?“直角就是90°对吗?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明确了直线与平角,直角与度数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图形“动”起来,即使学生受到新奇的感官刺激,又可以更恰当、更有效地展示教学中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充分享受发展的乐趣。

四、 重视几何基本概念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好几何概念。

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数学科教学的总要求,但对几何教学而言,还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特定的要求,几何概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既不加定义,也不给予解释的概念,如“延长…… ”, “在……之上”等等。这类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次重复,使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学会使用,并能正确表达和应用于画图。第二类是有所定义,但涉及内容较少的概念,如“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同位角”“多边形”等,这类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这些概念的实质,既知道是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来,又能够灵活运用。第三类是有准确的定义,涉及内容较多,而且还具有判定作用或性质作用的概念,如“直线的平行”“等腰三角形”等等,这类概念特别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这些概念的意义的讲解,又要重视用图形语言、几何符号来表示这些概念,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好它。

五、举一反三是学习几何的策略

推理论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从开始就应加强推理基本训练,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分析方法。从“已知”入手,由已知条件可以推出哪些结果?从“求证”入手,若要求得到结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从教材的基本例题,习题出发,适当地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从而引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探索、去证明,创设一个思维境地,独立完成证明,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真正入门。

六、重视几何语言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好几何语言

几何语言极为规范、严谨,按其叙述方法可分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按用途可分为描述性语言,推理语言和作图语言。对于文字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生动、形象、准确,通过教者示范,使学生掌握“所有”“延长”“连接”“截取”“对应”“在……之上”等等述语的用法。符号语言是推理论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重要概念公理、定理,推论符号化,通过范句、范例培养学生使用符号语言规范化,并进行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互释互译的练习,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掌握好几何语言,并不断地提高几何语言的表达水平。

七、注意培养学生画图、看图、识图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学生的困惑 培养兴趣 几何语言 逻辑思维 推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3

经过多年七年级的几何教学中发现,学生刚学习几何,头脑中形成的概念特别差,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接受老师的指导,感觉特迷茫,适应不了初中几何题目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但是几何证明、计算题在各种考试中又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这就需要学生真正领会与掌握。往往在不同的已知条件、图形的情况下,有截然不同的解法,也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以下是我从学生在课堂、作业以及测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发现学生学习几何存在以下困难:

1、读图、识图、画图难。不会将一些“复合”图形进行拆分,看成一些简单图形组合。不会由有关图形联想到相关的数量关系,挖掘隐含条件。

2、几何语言表述难。几何讲究思维严密性,往往过分专业而严密的叙述要求使学生无法逾越语言表述的障碍,仿佛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坎”。

3、几何逻辑推理难。学生对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判定、性质、法则等理解肤浅,全凭感性认识,思维不严谨,推理不严密,不会灵活运用它来解决或证明一些数学问题,以至于无法形成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4、几何证明过程难。面对几何证明题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步骤该写,哪些步骤可以省略,最终导致关键步骤缺失。

5、联系生活实际难。几何就是为自然生活服务而存在的,在生活中几何无处不在,学生学习时不善于与周围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展开丰富想象。

针对学生学习几何的以上困难,我认为,教师在几何“入门”教学时应转变教学思路,消除学生对几何学习的恐惧心理。要在数学活动中来学习几何,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结合图形理解运用。读图、识图要遵循由简到繁的规律,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逐步向复杂的图形过渡。要根据已知条件以及与其有关的定理作辅助线或者进行逆向思维,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缺什么补什么。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至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教学:

一、首先从心理上帮助学生闯过畏难情绪关

几何证明的入门,就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起步。这种思维方式学生才接触,所以许多学生在做几何题时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谈到几何学习就头疼,甚至部分同学知道了答案,不知道怎么书写解题过程,叙述不清楚,说不出理由,这时我们就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如果这关把握不好许多学生就会在这时“跌倒了”走入迷途之路,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以至于几何越学越糟,最终成了“门外汉”。也有的学生,在这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失败了,但是他们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逐步掌握了几何证明题的思维方法却信心十足,不断地去总结,认真思考,最后越学越有兴趣。

二、小梯度递进――闯层层技能关

1、注重培养读图、识图、画图能力

要引导学生熟悉基本图形。如相交线、对顶角、垂线、平行线、三角形等,既要会看“标准”图形,又要会看“变式”图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分解图形与组合图形,让图形“动起来”、“会说话”。观察图形时,指导学生对图形进行拆分,把一个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来处理,从而提高识图能力。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量一量、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填一填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引导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与图形进行“交流与对话”。从画基本图形开始,

2、几何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几何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几何语言具有简洁、概括性强、逻辑性强等特点,很多学生感到:“意思懂,但不知如何说,如何落笔”。因此,在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中,要重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引导学生理解几何语言,逐步学会表达,学会推理。结合图形让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多种表示方法,认真理解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判定、性质,用简单的符号表达出因果关系,然后用到综合问题中,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并描述出来,教师再加以指导,以此克服学生“怕几何”的心理。

3、重视几何学习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几何教学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对“推理能力”的要求是:“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因此,在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加强有效阅读,阅读教材例题中的推理语言,按照符号和图形逐字逐句的去阅读,不断领会几何语言的简洁和清晰,然后进行模仿练习;其次,在学习概念、公理、定理、性质等内容时,通过推理论证,加强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的互译训练;最后,善于运用填空、辨析、选择、复述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几何语言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几何证明过程的描述,是初学几何的学生很难入门的事情。所以在教学时应着重于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要学会用分析法分析问题,按“要证……,需证…...”的思维方式去找证题方法。用综合法书写几何证明过程,对复杂的题可利用“两头凑”的方法分析,以缩短已知和未知间的距离,使问题得以解决;还有些看似很难的题,添上一条辅助线,答案就出来了。学习中强调“一看、二悟、三对照”,一看,看课本例题,看老师的板书;二悟,通过对例题和教师板书的观察,悟出其中的道理,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三对照,就是写出解题过程后与他人对照,请老师指点。

4、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第3篇

关键词:衔接教学;兴趣;信心;自觉性

初中英语教学在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会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学到所有的基本语法,词汇量也在原有小学阶段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大的扩展。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帮助初中一年级学生尽快步入初中英语学习的轨道,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一直在潜心实践,并在初中一年级英语入门教学中进行了一番探索和思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视中小学衔接教学

中小学英语无论在知识程度、能力要求以及教材的内容编排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严重脱节,跳跃性大,相当一大部分学生进入初一后,会感到中学英语难学,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伤害。久而久之,成绩也会大不如小学。到头来,中学英语教师难免会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中小学英语教学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给中小学师生造成了不良的心理负担。好在上级教育部门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及时组织编写出版了《初中英语预备课程》(Starter),供中小学衔接教学之用。这本书让初中英语老师教学时对小学英语内容心中有底,也让初一学生对小学英语进行了很好的复习巩固。

为保证初一上学期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通常对初一新生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教授《初中英语预备课程》(Starter)。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掌握得较好的前面几个单元适当用时少一点,对于后几个难度较大的单元则要多花点时间加以适当的训练。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单词听写、句式背诵和课堂练习等,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有多么重要,尤其对于那些刚升入中学后对初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的初一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总是想尽办法,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单词“museum”时,我边写边说:你先从这扇门进去(前面写上mu),再从那扇门出来(后面写上um),里面的东西多得看不够(中间添上se),就成了“museum”,并且告知学生:藏品多得游人看不够的地方就是“博物馆”。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很容易地掌握这些单词的拼写和词义,而且很久都不会遗忘。

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随着学习的深入,初一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难度也逐步加深,如果缺乏适当的方法加以调整,他们的学习信心可能会随之减弱。为了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找回自信,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适度降低要求,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如,我在要求大部分学生一次背完课文的同时,却让一小部分学生分两次或三次来背诵课文;我在要求大部分学生一次听写20个单词的同时,却让一小部分学生一次听写10个单词;我还适时地在这些“后进生”的作业中写上“Good”“Wonderful”“Excellent”“work harder”之类的词,以示鼓励。

2.适当牵线搭桥,帮助学生创造条件。“后进生”之所以成绩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懂不敢问,尤其不敢问老师,他们担心一旦问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怕被老师“笑话”。为此,我在班中指定了几位英语成绩比较过硬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让其他同学有不懂的多向“小老师”请问,并且比一比看哪一位“小老师”帮教的同学多、帮教的效果好,以此作为评选班级学习标兵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后进生”敢问了,“小老师”辅导也更细致、更有耐心了。

3.适时扩展引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在学生学习了《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3中的Reading部分A lucky escape关于找路径的说法后,我就结合我们的居住地――同里镇的地理情况出了这样一个题目:How do you go to Tuisi Garden from Tongli Middle School?先让学生口述,再把它写到作业本上,以此来巩固本课中学到的几个关于走路的词语:go along,walk across,go over,turn right,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left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大多数初一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教师应多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促其完成。让他们逐渐“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叶圣陶语)。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身边的事例告诉学生,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和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必须努力学好英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立足于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借助英语可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让中国人了解世界。如,《牛津教材7B》Unit1中的Reading部分Homes around the world讲述的是几个国家的房屋特点,我在讲授时鼓励学生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复述,看谁说得准确、说得全面。久而久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增强了,逐渐由“要我学英语”变为了“我要学英语”。

几年来,我在初中一年级英语入门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做了一点尝试,目的在于让初中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英语的学习,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今后学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院孝.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4).

[2]新课标初中英语预备课程(Starter)前言[M],2004.

[3]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第4篇

一、 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首先要上好“导言课”。可启发学生从观察入手,介绍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多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几何知识无处不有、无处不用,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如有一条大河,我们想知道它的宽度,但又不能到达河的对岸,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不能知道了呢?不是的,又如,你们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吗?同学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我们学习了相关的几何知识,就能解答这些问题了。这样,就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从勾股定理、黄金分割谈起,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从欣赏一些装饰图案,拼补图形等中,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明确几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不断结合生产、生活实例,借助教具演示;讲解基础知识,运用变式语言,变位图形,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引导学生猜想,积极思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介绍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对各种简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结果及其现实背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的激情。

二、 几何学习方法的指导

1.引导学生突破概念关

几何基本概念的教学,首先,要明了几何语言的特征,掌握几何语言的使用方法,并不断提高几何语言的表达水平。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常规的几何术语,特别是推理语言、作图语言的用法,而且要掌握几何变式语言的用法。例如,“点P在直线MN上”,也可以说成“直线MN通过点P”;又如,“对顶角相等”,其意思是说“若两角为对顶角,则此两角相等”。其次,要重视几何知识的系统化,能随时注意将有关的概念及其性质加以分类整理。例如,将关于角的相互位置关系的知识系统化,就需要把“邻补角”、“对顶角”、“两边分别平行或垂直的角”、“同位角”等复合概念或单一概念及有关性质加以整理。再次,要充分发挥概念在解题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无论几何证明,还是解几何计算题都需要不断地从性质出发选择有关性质的概念,又需要从概念出发,选择从该概念导出的与解题有关的性质,也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做几何题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据。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几何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并交流活动的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用硬纸片制作一个角;(2)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描出 ;(3)再把硬纸片绕着O旋转180 ,并画出 ;(4)探索从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的某些结论:OA与OA ;OB与OB 是一条直线; 与 是对顶角, ;还可能发现: 与 也是对顶角,也相等; 与 互补;……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三、 引导学生如何从数的研究过度到对形的研究

从数值的计算过渡到对几何图形的量一量,画一画,对图形的分解、组合或形状、位置、大小关系的确定;从代数语言过渡到几何语言,从计算过渡到推理。比如要明了几何语言的特征,掌握几何语言的使用方法,并不断提高几何语言的表达水平。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常规的几何术语,特别是要掌握推理语言、作图语言的用法,几何变式语言的用法。比如,AD是三角形ABC的高,就可说成AD垂直于BC。

四、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第5篇

近期本人在七年级的几何教学中发现,学生刚学习几何,头脑中形的概念特别差,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接受老师的指导,适应不了初中几何题目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但是几何证明、计算题在升学考试中又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这就需要学生真正领会与掌握。往往在不同的已知条件、图形的情况下,有截然不同的解法,也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以下是我从学生在课堂、作业以及测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发现学生学习几何存在五大困难:

(1)读图、识图、画图难。不会将一些“复合”图形进行拆分,看成一些简单图形组合。不会由有关图形联想到相关的数量关系,挖掘隐含条件。

(2)几何语言表述难。几何讲究思维严密性,往往过分专业而严密的叙述要求使学生无法逾越语言表述的障碍,仿佛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3)几何逻辑推理难。学生对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判定、性质、法则等理解肤浅,全凭感性认识,思维不严谨,推理不严密,不会灵活运用它来解决或证明一些数学问题,以至于无法形成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4)几何证明过程难。面对几何证明题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步骤该写,哪些步骤可以省略,最终导致关键步骤缺失。

(5)联系生活实际难。几何就是为自然生活服务而存在的,在生活中几何无处不在,学生学习时不善于与周围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展开丰富想象。

针对学生学习几何的以上困难,我认为,教师在几何“入门”教学时应转变教学思路,把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合情推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猜想、观察、归纳等合情推理,让学生消除对几何学习的恐惧心理。

要在数学活动中来学习几何,即“做数学”。还要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结合图形理解运用。读图、识图要遵循由简到繁的规律,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逐步向复杂的图形过渡。要根据已知条件以及与其有关的定理作辅助线或者进行逆向思维,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缺什么补什么。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至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教学:

一、注重培养读图、识图、画图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画法,如画直线、射线、线段、角。然后学习几个基本作图,如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观察图形时,指导学生对图形进行拆分,把一个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来处理,从而提高识图能力。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量一量、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填一填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转贴于

二、加强几何语言表达训练

首先,结合图形让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多种表示方法,认真理解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判定、性质,用简单的符号表达出因果关系,然后用到综合问题中,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并描述出来,教师再加以指导,以此克服学生“怕几何”的心理。

三、重视几何学习的逻辑推理过程

要解决几何的证明问题,就要学会逻辑推理。几何证明过程的描述,是初学几何的学生很难入门的事情。我在教学时着重于方法的指导,重点介绍了“执果索因”的分析方法,让学生从结果入手,逐层剥笋,寻找原因,找到源头,明白已知条件的用处,然后再由条件到结论,把过程写出来。学生在学习中强调“一看、二悟、三对照”,一看,看课本例题,看老师的板书;二悟,通过对例题和教师板书的观察,悟出其中的道理,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三对照,就是写出解题过程后与他人对照,请老师指点。

四、联系生活实际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几何;入门教学;疑难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157-01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原版的“空间与图形”领域改为“图形与几何”,这不是简单的名称上的回归,而是对“几何”这门古老学科现代价值的重新审视. 几何难学,难在它严谨的推理体系,也正因为此,为数较多的学生在几何学习的开始即望而生畏。 本文拟分析几何入门学习的疑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炼相关的解决策略。

1.几何入门学习难点的具体分析

几何语言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就是用文字来叙述几何的概念或性质. 例如,平行线的概念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三角形的概念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直线的基本性质是“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是“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这些表达概念或性质的语言都准确、严密地描述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或性质. 文字语言的特点是用词准确,用语严谨,不能轻易增减一字。

图形语言,就是通过识图、作图并伴及一定的文字说明来表达几何的特征,研究几何的性质. 图形语言是对文字语言的“翻译”,它比文字语言更具体,更便于研究。 因此,几何中的识图、作图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图形语言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形象生动。

符号语言,就是用一系列的特定的符号简洁地描述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例如,两直线平行"∥"来表示,两直线垂直用""来表示,三角形用"Δ"来表示等. 符号的表达克服了文字语言叙述的冗长,同时给理解、书写、记忆和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其特点是简洁精练,严谨抽象。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构成了几何中的语言系统. 这些语言是相互交错和渗透的,它们互相配合,密不可分。

2.几何入门学习的策略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通常是指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知识”、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八年级上册“平行线”和“特殊三角形”这四部分内容的教学. 要搞好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几何语言系统的建立及表述方面的困难,关键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2.1重视几何语言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好几何语言。几何语言极为规范、严谨,按其叙述方法可分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按用途可分为描述性语言,推理语言和作图语言。对于文字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生动、形象、准确,通过教者示范,使学生掌握“所有”“延长”“连接”“截取”“对应”“在……之上”等等述语的用法。符号语言是推理论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重要概念公理、定理,推论符号化,通过范句、范例培养学生使用符号语言规范化,并进行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互释互译的练习,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掌握好几何语言,并不断地提高几何语言的表达水平。

2.2化整为零,由易到难,突破识图关。所谓识图,就是要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分清图形之间的联系区别,这是增进学生对几何语言熟悉的过程. 所谓作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使用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和圆规等多种工具画图;二是指尺规作图. 图形是几何的主要研究对象,能识图、会作图是学习平面几何的前提. 学生不能准确地认识图形以及正确地画出图形往往成为学习几何的障碍. 教学中应在学生正确理解的概念的基础上,加强识图、作图训练. 识图训练要循序渐进. 分步进行:

2.2.1从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 例如,教材先让学生认识角的图形,然后逐步认识各种不同的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图形,再进一步认识涉及两个角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的图形,如对顶角、同位角、补角等,直至交错叠合的图形. 当然,对于一些线条纵横交错,局部图形重叠遮盖的复杂图形,也要能够根据需要对它进行剖析、分离,构造出简单有用的基本图形。

2.2.2从标准图形到变式图形,开始先认识标准图形,然后逐步改变图形的方向、位置或结构,认识各种变式图形。

2.2.3从静止图形到运动图形. 在"三角形"这一部分教学中,就要求学生识别经过翻折、平移和旋转变换后的图形。

2.2.4从多方面感知图形. 如图④,在一直线上一次有A、B、C三个点,既可说点C在直线AB上,又可说点B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 又如图⑤,∠ADC既是ΔADC的一个内角,又是ΔABD的一个外角。

第7篇

关键字:初中物理 基础入门 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初中物理作为我国九年义务制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起始阶段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整体性,更会对高中阶段文理分流造成一定影响。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物理的入门基础教学非常重要,初中生对于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及学好物理的求知欲都很强,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受到“物理难学”这一说法的影响,从而对物理的学习会产生畏惧,原本充满好奇心踏上物理征途的轨迹就此熄灭,学习物理的步伐慢慢停下,越是害怕就越没有兴趣继续学习,还没有接触就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惧。因此,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然平稳的走上物理求学之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优势,从生活情感中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从教材实验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1.注重物理的第一次教学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生总是期待本学期学科的第一次课堂,所以老师的第一次讲学会给学生留下总的印象,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把握物理教学的第一课,从而让教与学得心应手。老师在进行第一堂物理讲学时,不要急于传授物理课本具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感知物理世界,展示本学期物理课程的种种绚丽,多做一些现实中的物理实验,如用一个中粗的塑料管吸起一个乒乓球,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还要让其知道这些知识已经囊括在本学期课本内。此外,还可以在第一次物理课堂上讲述一些物理学家的成就及对当前社会发展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之后的物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课本核心教学

初中物理课本的各章节的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课本为中心,揣摩研究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并把握重点难点,深入理解掌握。例如老师在教学物理课程: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声音的传播、电、力的相关知识,由于这些物理知识是当前物理课程的必授教学知识点,而且是世界发展必须普及的知识,因而学生必须要重点把握。虽然当前只是了解单一的物理知识,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知识关联,但是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物理现象的重要性,并反复体会,做到融会贯通。

3.深化物理原理和应用

物理原理是物理现象的内因,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课本知识有效的教授,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原理,重点要将原理和应用具体深化。例如老师在进行“光的现象”讲学后,紧接着就是“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此外,在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时,就会涉及到“光的传播途径、反射、折射和平面成像原理”。从这些基本知识看来,物理的应用是综合化的,老师在讲述物理现象和原理的同时,更要将这些原理同实践的交汇点融会贯通,

4.让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其知识来源于大自然,当然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其对物理现象及规律的理解提供动机。例如老师在讲述光速与声速的问题上,由于初中生对生活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日常认知,可以让学生思考在雷雨季节,打雷前会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见雷声,因而从实际生活中可以判断,光速比声速更快。又如在教授杠杆定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农村用压水井打水的情景,再让其了解压水井的手柄越长就会越省力,从而又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会用物理知识看待生活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对此,不仅要让学生从理论中掌握物理知识,还应让其体验物理现象,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运动与静止的知识点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平时坐车时注意观察其他并排车辆的运动状态,体验两车运动的相对性,并让其注意车辆启动和刹车时人体会有前倾和后仰的惯性现象,从而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了物理知识。此外,在体验经验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将生活中观察的物理现象多作思考,例如在教授液化现象时,要让学生观察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白气”的现象,并让其思考为何越靠近壶嘴越看不清“白气”?这种“白气”同我们冬天口中所呼出的“白气”是否相同?在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疑问认真的学习物理课。

5.发挥实验教学

物理是基于实验上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上,有许多演示实验、课外实验等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教学来引入物理概念,并顺利的突出原理过程,得出规律,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老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先演示,学生一定要动手认真做,之后再给予其帮助。对于实验的结果尽量让学生做的成功,从而使其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如在进行重力实验时,分别准备一张纸和一个足够大的橡皮擦,并利用教室的门来进行高度比对。老师首先让学生预测一张纸和一个包了橡皮的纸谁更容易扔过门顶,学生各抒己见。老师让两个意见不一的学生自己做实验,最终结果表明包了橡皮的纸更容易扔起来。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仅让学生全部动员,更让其用实践证明了物理知识。

6.结束语

老师在物理基础入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证明物理概念及原理,并深入到学生当中,鼓励其克服学习物理的畏惧心理,多做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