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5:46:41
序论:在您撰写固定资产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之一。无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其固定资产结构、状况及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长期投资,特别是企业的房地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必须不断优化其结构,减少因管理不当而导致其收益率的减少。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特点
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做一个具体明确的定义。有些只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进行了定义,也有从固定资产的对象出发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定义,例如郝净、高卉在《固定资产管理资产标识码系统及其开发》中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就是以固定资产为对象,面向资产增加、变动、减少全寿命周期,以保证既有资产安全、完整。笔者认为,固定资产管理更主要的是一种过程,因此在本文中,固定资产管理指的是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资产的无谓损失,最终使固定资产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活动。
其具有以下特点:长期性。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在企业生产活动的始终,从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到报废等环节;广泛性。固定资产管理的对象包括企业房产、地产、设备等多种内容,牵涉到的管理部门也较为广泛,包括生产、经营、会计等部门;多样性。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方法较多,如日常监督、定期维护、评估等。
本文重点对企业房地产、设备等的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此类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产的无谓损失,使其在企业的各项生产过程中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对企业房地产的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就要求企业房地产管理能及时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保证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正常进行,同时使企业掌握的房地产能保值并能尽可能地不断增值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建立起企业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房地产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如各宗房地产的市场价格、面积用途、利用率、购入价或租赁费、更新改造投资、租约更新日期、运营开支记录、房产税等)和外部信息(如各宗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和出租价格等)、这些信息在各宗房地产一购入或一租到就应立即建立档案,并随时予以更新。根据企业房地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及企业决策层决策的需要还应按时提供相应的房地产业务月报和房地产财产报告(半年或一年)。
企业房地产管理并不终止于通过租约或购买得到房地产,接踵而至的还有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对现有的房地产进行合理分配、使用,控制房地产税收及其运营开支、修理、维护控制,辨明没有充分利用的房地产,以及如何再开发没有充分利用或多余的房地产等多项管理工作。
(二)建立企业的房地产管理部门
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将企业的房地产管理部门视为一个利润中心,即将企业所有的房地产都置于房地产中心的管理领导之下企业中其他各业务部门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以市场价格或以略低于市场价格向中心租用房地产,这样就能使各业务部门精打细算,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中心可以将多余的房地产出售或出租出去以使企业能从中获利。这样,企业房地产及其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就能以量化的形式加以核算、评估。
当企业的规模较小时,则可以将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视为一个成本中心,由它对企业的与房地产有关的业务提供咨询,按企业生产、运营的需要提供房地产,并对其进行维护、控制。它的工作与企业的财务业务运营、法律、市场营销、人事管理等工作都密切相关,所以该部门可置于企业分管业务运营或分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
(三)对企业房地产的再开发
如果由于企业停止某项业务或是其他原因,致使企业的某部分房地产被认定是多余的,则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就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置即再开发,以防止企业的利润由于无效率的资源利用而减少。
企业房地产再开发可以有多种形式:
在企业内部再利用
将该宗房地产照原样出售或出租
将该宗房地产更新、改造后再出售或出租
一般而言,经过更新,改造后的房地产可以增值,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在出售某宗(特别是大面积的)房地产有困难时,则可以先将其租赁出去也可以将其先分割成多宗较小的房地产,这样都将有助于它的出售。在这些方案的分析比较过程中还要考虑时间因素,要保证所选方案的财务净现值NPV值是最大的。
三、提高企业设备综合效益的设备管理方法
(一)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基础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对设备投产前的管理。设计、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对投产后运行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合理设计、科学选型是设备前期管理的关键。设计选型时既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等因素,又要考虑到厂情。尽量同原有的设备系列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设备后续生产、运行、维护的经济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设备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传统的设备一生管理中,由于各环节都是以行政单位为界,前期管理与运行管理常有脱节的现象,有时候设备刚投运。就出现改善、改造情况,既影响生产又增加了投资,因此推行运行维护与前期设计、投资控制相精合的办法就可解决这一矛盾,不能单纯追求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降低投资,从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这个角度看,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二)建立设备管理状态评审制度,维护设备资产的使用价值
设备是物化了的资本金,同时存在着价值和使用价值。设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就设备工作本身而言反映在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上。
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价值管理,就是对设备投入方式、投入的回收和投入后创出最大限度的效益等方面进行管理:二是设备使用价值管理,设备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通过管理手段和措施,减少设备的功能损失,保持和恢复设备的功能性。设备使用价值的保值在生产活动中主要靠正常的维护和保养等手段来实现。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宏观调控、监舒和增强约束机制,就是对设备使用价值情况进行评审考核,为此,建立了设备评审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监察制度,以状态监测等现代化手段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动态分析。定性定量评价各单位设备的管理成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控制设备运行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设备风险控制的方法从企业角度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为了免除风险的威胁,采取企图使损失发生概率等于零的措施。
2.冗余储备。冗余储备是指备用设备或备用计划的准备。当原有设各等失效时,这些备用措施就可立即起作用。
3.风险分散。风险分散的目的是降低设备对特定事物或人的依赖程度。分离是将某事物或作业程序区分成好几个部分。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 费用分配 “含溢”资产有用会计信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投资客观分为有形事业和金融投资两大类,并把资产划分成事业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两部分。因此,企业取得并持有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时,在会计制度范畴内,采用确定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并选择折旧方法进行折旧会计处理。
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当期累计折旧额,从而影响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目前,由于投资者充分依赖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而固定资产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双重的性质,还是为企业带来长期经济利益的资源,是企业获得营业利润及其营业外收入的经济源泉。因此,从提供有用会计信息出发,必须详细客观分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信息。
二、固定资产取得的资本性支出特征
企业取得并持有固定资产属于有形事业投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得事业投资收益,取得固定资产支出具有资本性支出特征。因此,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按确定原价核算,并设定资本性质的资产科目“累计折旧”,对持有固定资产实行折旧会计核算,收回投资成本。
1、固定资产账面原价特征。根据固定资产取得支出的资本性特征,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支出从购入价额到交付使用为止发生的利息,构成固定资产原价,确认及计量于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记录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有形长期资产投资的初始原价,反映了企业该资产的未来经济收益能力。因此,在进行折旧计提时采用间接法,即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不变,而用“累计折旧”科目的增加间接反映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减少。
2、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论特征。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理论依据,固定资产对企业经营利润有贡献,并且这一贡献额度是通过固定资产的机能减耗换取而来的,因此假设企业持续经营前提,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就等于资产的潜在经济使用能力。由此,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一经取得,不管使用带来的真实收益如何,都必须在经济使用年限内实行折旧会计处理,收回固定资产取得原价。
3、固定资产的“含溢”资产性特征。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客观是收回取得原价目的,而企业取得并使用固定资产目的获得超过投资成本以上的期望价值。因此,固定资产使用可能获得的收益超过投资原价以上部分,无法在账面价值上反映,只能以“含溢”资产形式存在;企业持有使用目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客观具有金融资产特性,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高出账面价值部分,也是以“含溢”资产形式存在于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
三、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特征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等折旧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累计折旧会计核算。
1、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特征。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直接法折旧会计核算是通过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或营业费用),贷: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把折旧额直接冲减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而间接折旧法则采用贷方为贷: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核算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收金额,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不变,通过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与累计折旧额的差,间接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根据会计制度规定采用间接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
2、选择折旧方法的信息特征。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允许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折旧核算。而事实上选择不同的方法,直接影响当期累计折旧额及当期会计利益。
(1)企业选择平均年限法折旧。表现为在经济使用年限内每年计提的累计折旧额相同,分摊的成本费用相同,冲减每期利润额相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额度每年相等。同时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按年同等速度增加,每年收回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额相同。
从上图分析看来,企业选择平均年限折旧法反映了累计折旧额在等额增加,账面价值等额减少;反映了企业计划每年等额分配摊销费用平均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信息特征。
(2)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无论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还是年数总和法,目的都是加大经济使用年限前期费用分配额。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不用考虑固定资产处理残值收入,并以直线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加速折旧率。而年数总和法折旧,则先将固定资产折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收入后,再乘以一个由经济使用年数形成的逐年递减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所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第一年累计折旧额、分摊的费用额、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数额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多。
企业还可以选择固定资产承担工作量为费用分配依据计提折旧额。可见,每种折旧方法计提的年度累计折旧额都不同,企业选择哪一种折旧方法应该取决于费用分配计划。
3、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信息特征。根据一贯性原则,无论选择哪一种折旧方法都会产生如下会计信息特征:第一,不同折旧方法带来年度的累计折旧额不同,但在整个经济使用年限所计提的折旧总额相等;第二,不同折旧方法,计提的年度累计折旧额不同,表明年度分配的成本费用额不同,但费用分配总额相同,都以该固定资产取得原价为费用分配总额;第三,折旧方法不同,年度分配的成本费用额不同,对年度利润影响不一样,但合计计入的利润表的费用总额相同;第四,无论哪种折旧方法,都表现为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在减少、折旧累计额在增加,投资成本的收回额在增加。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客观上表现为折旧方法选择,实质是固定资产投资原价的回收过程,反映了主观分配费用的会计信息特征。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有用会计信息特征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体现了主观分配费用特征,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客观经济收益。由此可见,折旧方法的选择反映了固定资产的账面确定成本回收的会计信息特征。
客观上,企业取得并持有固定资产过程中,随着生产经营技术发展,营业利润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一般长于折旧年限,累计折旧全部计提完毕即投资成本收回之后,仍在使用并创造经济收益;第三企业持有土地、建筑物等有形固定资产,具有客观金融性,这类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远远高于账面价值,如果处理这些资产直接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可见这些固定资产本身具备的、超过其成本以上的经济收益能力即资产性,无法在会计报表上得以确认及计量,只能以“含溢”资产形式存在,不易被投资者发现。
综上所述,投资者应该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信息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种类、目的、使用状况,有效预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存在的经济价值收益,客观估算企业投资价值,做好最佳投资决策,实现最大投资利益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Statement of FinancialAccounting Concepts No.1(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by Business Enterprises(营利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November 1978。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实际增长19.5%,比2009年低14.8个百分点,但与全球危机发生前的2007年增长率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另外,与不同时期的年均增速相比,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低于危机前经济快速增长期(2002―2007年)的年均实际增速,但高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1998―2010年)的年均增速(见图1)。
二、制造业投资增速趋势回归,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创历史新高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实际增速为22.5%,较2009年增速下降了7.2个百分点,比经济高速增长期(2002―2007年)年均增速低3.6个百分点,比亚洲金融危机以来(1998―2010年)年均增速高5.3个百分点,从增速变动特征看,以2005年为分界,制造业投资增长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2001―2005年增速持续上升期,另一个是2005―2010年增速震荡下行期(见图2)。2010年的制造业投资增长正在回归2005年以来形成的变动趋势。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份额仅次于制造业,位居第二的是房地产业。2010年,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实际增长28.8%和28.6%,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2009年增速高5.8和9.6个百分点。 与制造业投资增长状况不同,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变动特征:一是总体表现为震荡上行,房地产业投资增速的最高记录已经数次被刷新。二是紧随每一次增速下降的都是连续两年的增速上升,或者说紧随连续两年增速上升之后的都有一次增速的向下调整。三是增速变动的震荡幅度加大。1998―1999年,增速下降2.32个百分点;2001―2002年,增速下降2.62个百分点;2004―2005年,增速下降8.36个百分点;2007―2008年,增速下降12.37个百分点(见图3、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变动状况与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之间既有明显差异,也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经历连续两年的增速上升,或是在增速创出新高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都会出现明显的向下调整,且调整的幅度也出现了不断加大的情况;两者间的差异在于增速变动趋势上,1998―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基本处于上升通道,2003―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则是处于震荡下行的过程中。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突破了2003―2009年形成的增速变动趋势(见图4)。
在上述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状况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动特征表现为1999―2003年的不断上升、2003―2008年的逐步下行、以及经历了2009年快速大幅提高后的下行趋势回归(见图5)。
三、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下降幅度大于东部地区
目前,我国仍然维持着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近年来,高投资一方面直接导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而导致投资收益的下降和投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投资主要靠地方财政和银行信贷支持,因此高投资不仅会加重地方财政融资难和地方债风险问题,也会使得银行贷款规模急剧扩张,进而成为债务激增和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因素。另外,我国传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还面临着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投资是否能够保持较高增速的关键。构建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周期波动特征及判断未来走势,对相关政府部门投资调控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景气指标组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经济景气指数方法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周期运行态势和景气波动状况,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为基准指标,采用K-L信息量方法、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峰谷对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12个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波动的指标,分别构成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景气指标组,建立了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基于合成指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分析
采用表1中筛选出的景气指标,利用“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分别建立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一致、先行和滞后合成指数(以下简称投资合成指数),各指数均以2000年平均值为100,固定资产投资的一致合成指数与先行合成指数如图1所示。图1显示,1997年至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致合成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按“峰-峰”的周期计算,我国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已经历了5次长度和幅度不同的完整循环,目前正处于第6次循环的下降期。
我国投资一致合成指数自1998以来首先经历了一次长达6年的完整循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轨道,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步增长,固定资产增长周期进入强劲的上升期。图1显示,投资一致合成指数于1999年10月触底,随后开始了一段扩张期长达4年的投资景气上升过程,投资一致合成指数于2004年2月达到峰顶,峰值为125.49,与1999年10月谷底值84.62相差40点左右。投资一致合成指数达到此轮周期的峰后于2004年3月进入下一次增长周期的收缩阶段。这次循环属于典型的长扩张周期,并且具有典型的非对称特征,扩张期为52个月,而收缩期为12个月。
1999-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由5.1%大幅升高至27.7%,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的高增长使得2004年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压力,中央政府采取了“双稳健”的政策以控制投资盲目增长和调整投资结构。自2004年3月开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相应地呈现下滑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景气指数进入了震荡收缩期。此后,投资一致合成指数于2005年4月形成此轮循环的高位谷底(100.4)后再次呈现回升势头,并于2006年4月达到此轮循环的峰顶(106.78)。
自2006年5月开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进入新一轮的景气下降期,至2007年2月形成此轮循环的谷底。从2007年3月开始,投资增长周期重新转入回升局面,87个月后于2007年10月到达峰。2004年3月-2006年4月与2006年5月~2007年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经历了两次完整的景气循环。并且这两次景气循环的长度分别为26个月和17个月。就收缩幅度和扩张幅度而言,这两次景气循环相对1998年以来的第一个景气循环明显缩小,这表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平缓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大幅波动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基层经济;城乡二元结构
一、特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体制的现状
这里要所要谈的经济特区体制内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指特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体制的问题。特区政府进行了大部制改革之后,市政府的权力大大增强。区一级政府的项目土地审批权上收至市一级,市区税收分成比例为3∶1,国土基金分成比例为6∶4,街道一级政府基本也只剩下执行权。市级政府的集权,好处很明显,资金和权力的集中,更加有利于办大事,投资重大项目,在城市的宏观规划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和条理,此外,还可以防止基层政府在重大项目上的舞弊现象。但是,市级政府的过度集权,弊端就马上转移到了基层政府上面,包括区级、街道及社区三级行政部门。
首先,如果市级政府过度集权,必然会大大打击基层政府的积极性。审批手续过多,卡位现象严重,信息接收没有基层政府及时,人力也不足,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基层的了解上级政府往往没有基层政府了解得透彻,因为基层政府站在第一线,最清楚基层最需要发展、和投资些什么。由于区级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对称的问题,区级政府很多想建的项目和想做的工作难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级政府的发展,实际上也会拖了全市发展的后腿。因此,市级政府应该在特区扩大后,在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项目布局上向区级等基层政府倾斜。这样才有利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才有利于将来基层经济反哺上层经济。一些旧改项目迟迟获不得上级政府的审批答复,最终只能搁浅。如果这些旧改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城中村的环境也将会大大改观,可惜这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既然这些关系到基层民生的市政设施都不能建成,那么保民生这个想法,似乎也是空谈。
二、现今固定资产投资体制给基层所造成的影响
基层政府无形中被弱势化,基层政府已缺少决策权,说话权,换来了更多的是事故发生后的责权,进一步压制了基层的积极性。这正导致了街道、社区等基层干部逐渐变成了夹心层阶层。再好的政策与规划,关键还是在于人的执行,而在于当前中国政府体制之下,执行者就是基层干部,如何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是特区能否迎来第二次飞跃发展的重要因素。
街道一级政府公共社区配套缺乏,例如医院等公共设施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由于项目审批权限不在区级政府,只能向上放映至市级政府,审批手续繁琐,时间特别长,市级政府还要派专人下来调研,还要和法定图则相配套,建一所镇级医院要通过三级政府的协调才能勉强通过审批,更有甚者好几年下来医院的动工仍然不见起色。强镇与弱镇,与东莞镇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模式相比较,深圳特区的镇级政府已经远远落后了。市中心区CBD繁华的背面,却是一片片混乱不堪的城中村,造成交通拥堵、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脏乱差等多种突出问题。这已经是属于一种城市发展结构的畸形。权力过分上收,并不能真正遏制基层腐败,而往往会事与愿违。城乡本来就不平衡的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剧。
三、对于特区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行政部门之间的博弈,要认识到基层发展的重要性,市级层面一揽所有的规划、投资发展,表面上理论理想,但实际上执行起来并不可行。"半计划经济化",造成了信息不畅,行政效率低下,信息的传达及信息的失真,街道决策权和规划权被剥夺,仅剩下执法权,更多的工作重心只是放在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查违等非生产性的工作任务上,对于基层地方最迫切需要的公共社区配套例如道路建设,医疗教育等固定资产投资街道一级政府可以说毫无办法进行。仅仅能以综合整治、立面改造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来进行城市改造,造成基层发展非常缓慢。另一方面,市级资金重点投入规划的地方,非常繁华,与基层城中村相比,是两个世界,头重脚轻的发展现象,已经在特区存在了多年,至今仍不得改观。
城市的统筹规划,重点发展,需要市一级政府的协调,但是市一级政府权力过分集中,必然会制约基层政府的发展,导致发展的不平衡。但是,如果下放过多的权力给区级以下政府,又会导致发展紊乱,城市没有统一规划,甚至会促发基层政府的腐败现象。因此,如何平衡市级政府和区、街道等基层政府的权力分配,是以后特区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
能够在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方面进行改革,赋予基层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更大的弹性,例如可以仿照深圳前海管理局的模式,让基层政府的投资建设更加具有话语权,更加具有主动性。而市级政府只需要加强监管,和资金保障。这样才能解决特区政府发展头重脚轻的现象,才能促进特区更快的一体化,促进全市的和谐统一发展。而有了基层经济强有力的支撑,基层经济才能刺激消费的增长,特区才能实现另一轮跨越式发展。
当年,沿用"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获得了成功,如今"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仍然不能抛弃。基层不稳,地动山摇。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再好的理想也是枉然,也只能是现代版的马谡,纸上谈兵。深圳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如今正面临着大特区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拥有如此“天时”、“地利”之下,深圳正应该放开手脚、大干快干。然而,在这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特区竟然自己在行政体制上开倒车,自己束缚了自己发展的手脚,岂不让人笑话?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要特区意识到现今体制上的弊端,及时、大胆地进行体制改革,改革的东风仍然会不请自来。当然,这需要当前执政者发动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参考文献:
[1]姚中秋.政府的本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 期望价值 投资价值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进入资本市场参加上市企业投资的投资者急剧增加。为了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上市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分析每股净资产(元)、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现金含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综合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合理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方案,必须客观分析企业会计报表及固定资产会计信息。
从客观的角度看来,现在公开披露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信息,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却是资源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盈利能力信息。尤其是占有份额大、使用目的多、事业支撑元素强的固定资产,更加对企业未来收益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代号排行前(600001-600007之间)5家企业在2006年9月30日披露资产负债表的调查分析看来,5家企业持有固定资产平均比率占总资产平均额的61.14%,超过资产总额一半以上,其中最高是中国国贸(600007)的固定资产金额占资产总额的92.29%。可见,企业的每股净资产金额中所含固定资产份额较高,也就是说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一半以上是固定资产。因此,要合理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必须详细了解企业资产,特别是占有份额大而且使用元素多的企业固定资产,通过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的会计特征,全面评估企业价值。
2.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与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在根据本身经营战略决策进行事业投资过程中,取得并持有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其目的是同过运用投资固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并取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事业收益。
2.1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
企业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固定资产账面是取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成本。由于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属于事业投资行为,所以购入费用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也就是说,从购入固定资产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费用支出额,作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原价并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及计量,并且在未来的使用年限内,通过折旧分摊费用的形式,收回固定资产这一事业投资确定成本。可见,固定资产购入时账面价值高,此时表现出来的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高,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及折旧核算,表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减少,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随之降低特点。
2.2固定资产取得的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目的一般是通过使用取得固定资产进行产品生产经营,并获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期望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事业投资成本收回及实现期望价值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在这一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熟练完善、市场的不断开拓及产品销售量的扩大,营业利润会不断增;另一方面,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处理,其账面价值不断减少,需要分摊的费用总额在降低。加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长于折旧年限,也就是说企业固定资产经常是在累计折旧全部计提完毕之后,仍然还在使用并创造收益。因此,投资者在分析企业固定资产信息时,必须了解企业使用中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
3.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与绝对收益增加
根据我国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会计准则”)第三条规定,企业有形固定资产是为商品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使用目的而持有,并要求在使用期间实行按“使用寿命”期内摊销的核算方法。由于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多重效用的客观特性,同一固定资产、同一核算成本、不同的持有目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将带来不一样的经济收益。
3.1固定资产持有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一经取得,不管使用效益如何,都按照固定资产取得原价,确认及计量于资产负债表之中,并且设立“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减耗量。根据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理论依据:在企业生产及经营正常进行前提下,由于物理的,机能的因素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损失,为了合理反映这种价值减少,会计核算实行对使用固定资产在“经济使用年限”内进行折旧会计处理,通过固定资产的原价分摊形式收回其投资成本。
可见,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无论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等折旧方法中的哪一种,都表现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在减少、折旧累计收回投资额在增加,即体现了持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3.2固定资产的金融价值性特征
企业持有的土地、仓库、厂房及建筑物或以“在建工程形”形式核算的土地等有形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客观金融性特征。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保有固定资产不管是使用目的还是投资目的,持有期间都实行折旧核算,使得若干年经过账面价值变得越来越少。事实上,随着我国土地价格及建筑成本不断上升,这类固定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远远高于账面价值。
然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保有这部分金融性固定资产,由于具有巨大含溢价值。由此,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选择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转为把这些固定资产在市场上以市价卖出实现变现,将取得巨大营业外收入,实现企业利润增加。
4.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挖掘企业投资价值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使用状况复杂、确定成本核算单一,因此,投资者必须善于有效分析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结构、使用状态及性质,从理论上发现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客观存在的未来投资价值。
4.1 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一方面,固定资产对企业经营利润有贡献,并且这一贡献额度是通过固定资产本身的机能减耗换取而来的。一方面,在假设企业持续经营前提下,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就等于资产的潜在经济使用能力。其实,对于企业生产经营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来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品牌价值的不断提高,固定资产在经济年限内所带来的单位年间经济收益,将大大超过原价折旧额。因此,投资者须详细了解企业固定资产项目及使用状况,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4.2善于认识固定资产的金融性价值收益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的确定核算特征,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客观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在这基础上,如果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把金融性固定资产以市价卖出变现,将实现巨大的经济收益。
实际上,金融性固定资产按现在市场公允价值交易,将使其隐含在该资产中的“含溢”价值部分得以实现,形成企业的确定收益。这样的结果将会直接带来企业每股收益及现金流量增加的同时,创造超过期望价值、使用价值以上的扩大价值额,形成扩大面积的增值空间。
4.3挖掘超过账面价值以上的多元投资价值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质量;质量特征;主成分分析
目前关于资产质量的理论研究大多停留在整体、理论的层面,对于单项资产质量的定量分析尚未深入展开。由于理论操作性不强,实务中资产质量的分析也并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以资产的质量特征为基础,构建出固定资产质量的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于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上市公司,得出固定资产质量的相对排名,并对排名变化最大的两家公司进行深入考察,从而检验该评价体系对固定资产质量的解释能力。
一、文献回顾
(一)国内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文献回顾张新民(2001)指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满足企业对其预期期望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单独增值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等方面。同时指出,对资产质量的分析要强调资产的相对有用性。企业所处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同一项资产的预期就会不同,因此资产质量不同于其物理质量;不同项目资产的属性不同,企业对其预期就会不同,因此不同项目的质量特征就会不同。这一观点相对于仅把资产的盈利性作为确认资产质量特征的最重要标准(李树华、陈征宇,2000),或把变现性作为确认资产质量特征的最重要标准(顾德夫,2001),无疑更加全面和综合,但相关的理论体系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案例说明阶段,并未进行具体的指标选择与确定,更缺乏评价方法的定量分析与检验。宋献中、高志文(2001)以调整前后每股净资产的波动幅度(K值)作为评价资产质量好坏的标准。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相关规定,被调整的项目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等。被调整项目占总资产的比例越大,表明该企业的资产质量越低,实证结果表明此比例影响企业当年的盈利水平和今后盈利的持久性。宋献中等的研究提出了K值的概念,并以此来度量资产质量,但其研究只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描述,未挖掘出资产质量与盈利性之间的深入关系。李嘉明、李松敏(2005)选用2003年在我国深、沪两地上市的1117家公司(ST除外)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用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嘉明等的研究方法试图挖掘资产质量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但未解释回归方程的内生性问题,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尚不完善。张春景、徐文学(2006)选取13个指标,从资产存在性、有效性、收益性三个方面衡量资产质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资产质量的综合评价数值,并对江苏省在境内上市的制造业与商业类上市公司77家样本公司按此综合评价数值做了排序。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从信息有重叠的指标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赋予合适的权重,对样本做出科学地综合评价。张春景等的研究样本包括制造业和商业,这两种企业对资产效用的预期不同,其资产质量指标也应该不同,那么这种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便有待进一步地验证。另外,只给出各企业资产质量的排名,而没有计算排名的具体公式,指出各指标的权重,结论的应用价值不高。而本文将专注于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的固定资产项目,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合理权重,进而计算出资产质量的综合数值,并据此得出排名。谢永(2007)对18个反映资产质量的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证明从亏损前3年开始公司的资产整体质量已经开始下降,同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预测财务危机的指标。
(二)国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目前国外学者关于企业资产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均较为罕见。仅有少数文献研究了银行资产质量与信贷风险之间关系。David Bernstein(1996)对银行资产质量与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贷款质量对银行成本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银行的资产越差,其成本越高,但这种直接影响表现得不很明显。
二、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资产质量内涵的界定及资产的质量特征资产的质量特征,是指企业根据不同项目的资产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对其设定的预期效用。由于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等项目各自的效用不同,故企业对各类资产的预期效用设定也就各不相同,因而单项资产本身应具有各自不同的质量特征。但总的来讲,研究资产的质量特征可以从资产的盈利性、变现性、周转性以及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这四方面的质量特征将成为构建各项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资产的变现性,是指非现金资产通过交换能够直接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它强调的是资产能够作为企业债务物资保障的效用。能否按照账面价值或高于账面价值顺利变现,是衡量企业资产质量,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资产的盈利性,是指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它强调的是资产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用,资产的定义本身就规定了盈利性是资产的内在属性。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其盈利性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贺武,2006)。资产的周转性,是指资产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被利用的效率和周转速度,它强调的是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而被利用的效用。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该项资产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吻合度越高,被利用越充分,为企业赚取收益的能力越强。马克思也认为资产的周转性非常重要,在《资本论》中提出,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对实现剩余价值或资本增值至关重要。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是指资产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有可能与企业的其他相关资产在使用中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它强调的是资产通过与其他资产适当组合,能够发挥出大于单项资产个别效用总和的联合效用。相同物理质量的资产,在不同企业之间、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之间或者在同一企业的不同用途之间会表现出不同的贡献能力。因而这个意义上的资产质量,是把资产组作为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相对整体的角度来加以综合地考虑与评价。
(二)固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以质量特征为基础的固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依据以下方面:
(1)固定资产的变现性评价指标。除部分流动资产外,企业的固定资产将成为长期债务的直接物资保障,尤其是在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时更是如此。固定资产的数量、结构、完整性和先进性都直接制约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其中固定资产的保值程度,是债权人认定其变现性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当然,也要考虑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对其变现性造成的制约影响。专用性越高,其变现的风险就越大。从企业偿债能力的角度,固定资产的变现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其是否具有增值潜力来加以衡量:首先,具有增值潜力的固定
资产,是指那些市场价值的未来走向趋向于增值的固定资产。这种增值,或是由特定资产的稀缺性(如土地)引起;或是由特定资产的市场特征表现出较强的增值特性(如房屋、建筑物等)而引起;或是由于会计处理的原因导致账面上虽无净值但对企业仍有可进一步利用的原因而引起(如已经提足折旧、企业仍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次,无增值潜力(贬值)的固定资产,则是指对特定企业而言,其价值的未来走向不可能增值的资产。这种不能增值状况的出现,既可能是由与特定资产相联的技术进步较快,原有资产因技术落后而相对贬值(如电子计算机等)引起;也可能是由特定资产本身价值状况较好,但在特定企业不可能得到较充分利用的原因引起(如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由于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净值时,企业可以按照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净值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此鉴于资料所限,固定资产的变现性可以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做出初步判断,通过变现率指标加以简单衡量:固定资产变现率=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其中: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2)固定资产的盈利性评价指标。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反映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实力,因此,固定资产的盈利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讲,固定资产的盈利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固定资产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是否与企业的行业选择和行业定位相适应;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是否与企业存活的市场份额所需要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固定资产的工艺水平是否达到能够使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相应程度。营业收入是产品价值的外部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生产工艺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吻合程度;营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内部耗用,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两者之差即企业赚取的毛利,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进而决定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而固定资产的总体规模则反映了企业的行业选择和行业定位特征。因此,毛利与固定资产规模的比较,即固定资产毛利率,可以较为综合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盈利性,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余额。
(3)固定资产的周转性评价指标。固定资产周转率通常用营业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加以计算。笔者认为,营业收入中包含了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无关的外部价格因素,因而用产品生产成本取代营业收入将使得该指标更具有说服力。假设存货中原材料、在产品水平保持稳定,将存货余额变动数加上营业成本,便可以大致推算出企业当期的生产成本,再与固定资产的原值进行比较,便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被利用的充分程度。因此,固定资产的周转性可以通过计算产能利用率来加以衡量:产能利用率=(存货余额变动数+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余额。
(4)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评价指标。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强调的是固定资产通过与其他资产适当组合,在使用中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即使是相同物理质量的资产,在不同企业之间、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之间,甚至是在同一企业同一时期的不同用途之间,都有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贡献能力,所以按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动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而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质量分析时,也一定要强调其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其中投资性资产包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1,除去这两种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合称为经营性资产。在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企业,其经营性资产基本上都是围绕固定资产做出安排的,而投资性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协同效应并不明显,所以经营性资产的整体盈利水平便可以视为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盈利性的最终体现。经营性资产的整体盈利水平可以将营业利润2作为标准,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便可以通过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加以衡量:经营性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经营性资产平均余额,其中:经营性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平均余额-投资性资产平均余额。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当年企业投资新的生产项目,或对以往的固定资产进行大规模地更新改造,会使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大幅增加,进而可能会使上述指标受到较大影响。但这一结果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新建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在当年并没有得以充分释放,其进一步的利用效果尚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当分析中遇到该项指标出现较明显变动时,一定要结合报表附注的相关内容做出深入分析,避免结论的片面性。
三、固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运用
(一)样本选择 机械制造业企业中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最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拥有的固定资产的规模和先进程度,代表着该企业在行业中相对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以对机械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对其固定资产质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对企业经营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选择证券市场行业分类中的C7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包含C71普通机械制造业、C73专用设备制造业、C7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76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7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时间跨越2005和2006年两个会计年度。为保障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只选择2005年和2006年年报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除去数据缺失的公司,分别有174家和172家公司进入样本。先分别计算两年样本中各公司的固定资产质量综合评分,再对两年中各公司固定资产质量的升降情况进行比较。
(二)指标选择 在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及成本效益原则,仅就部分因素加以量化分析,最终进行主成分析的变量有固定资产变现率、固定资产毛利率、产能利用率和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实务中在对固定资产质量进行具体分析时,进一步还应结合报表附注的相关资料,在展开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结论。本文选取的指标体系见(表1)。
(三)固定资产质量的综合评分 (表2)列示了个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固定资产的变现性标准差最小,说明各企业间没有明显的差别。且该指标都接近1,说明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个角度衡量,固定资产的变现性很高。产能利用率标准差较大,说明不同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很不一样,可估计此指标将是固定资产质量差别的重要原因,具体权重待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与固定资产毛利率方差较大相对,经营资产收益率方差却较小,即虽然固定资产单项发挥作用的情况大相径庭,但和其他经营资产组合后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相伯仲。可以认为固定资产利用充分的企业可能管理、营销方面比较薄弱,而管理领先的企业对固定资产或技术方面的掌握有比较欠缺。所以,即使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不相上下,但和其他企业对比,取长补短,都可以找到进一步提高的方式。
本文选取的指标不多,但这四个指标的Bartlett球形检验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各变量间并不独立,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质量
得分时各指标的权重按其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具体处理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方法。(表3)列示了因子载荷矩阵和各主成分的特征值。
以4个主成分各自的特征值为权数,计算各样本企业固定资产质量的综合得分。公式为:Score=0.411Y1+0.242Y2+0.202Y3+0.145Y4
主成分信息不能直接获取,在分析固定资产质量时不容易进行比较。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将以上公式还原为以原指标为变量的公式:Score=0.430Z变现率+0.515Z固定资产毛利率+0.391Z产能利用率+0.499Z经营资产收益率
以上公式考虑了各指标之间的共线性问题,以各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为权数,对固定资产的综合评价较为合理。各指标的系数为正,说明随着这些指标的改进,固定资产的质量得到提高。关于公式中的系数需要作以下两点说明:一是这四个指标间并不独立,公式中的系数并不说明各指标对固定资产贡献的程度,所以与描述性统计中各变量的方差并不成比例;二是由于这种相关性存在,所以不可能通过单独提高某一指标而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而是要同时改善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平衡。根据此综合得分,2006年172家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质量排名前10名与后10名的公司见(表4、表5)。
对比两年的排名结果,置信电器、思源电器、s锅炉、香江控股、金龙汽车、美的电器、s天地连续两年排名在前10名中,而力源液压、天宇电气、林海股份、S阿继、二纺机、SST轻骑连续两年排名在后10名中。两年的排名结果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有很大波动,为检验两年中公司固定资产质量排名及其的升降变化间的相关性,对2005年排名、2006年排名及排名升降变化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其中排名升降变化取变化的绝对值,结果见(表6)。表中显示,2005年、2006年公司固定资产质量排名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固定资产作为长期发挥作用的资产,其质量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同时可以看到,排名升降的大小与2006年排名、2005年排名都无显著性关系,说明公司原来的固定资产质量的好坏,对其质量波动的大小没有明显影响。排名升降变化最大的两家公司,上升最大的山推股份和下降最大的长力股份进行具体分析。两公司两年的排名和财务指标见(表7)。山推股份的固定资产毛利率和固定资产产能利用率大幅上升,经营资产收益率由负转正;长力股份的经营资产收益率虽然也有所改善,但固定资产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下降较多。
山推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以推土机、配件、挖掘机为主的生产和销售。2006年公司顺应国际市场上运输机械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结合自身在该领域已形成的竞争优势,适时制订出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从而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拓展和利润上升空间。同时在年内对部分已经提足折旧并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投资了一些新的固定资产项目。尽管固定资产原值从67959.5万元增加到89785.5万元,但使得固定资产的整体布局进一步与公司的行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相吻合,进而大幅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另外,公司还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注重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从而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的整体质量得以大幅提升。而相比之下,尽管长力股份2006年新增固定资产净额22515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公司未来从事经营活动的技术装备水平,使公司长远发展的后劲得以显著提升,但由于其中汽车板簧生产线技术建设项目3169.12万元,汽车扭杆、稳定杆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8397.07万元投资没有达到预计进度,没有产生预计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当年固定资产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当然这种固定资产质量的下降对企业整体质量的长期影响还要进一步通过考察其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吻合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被充分利用的程度、与其他资产相互组合的增值程度等一系列因素而最终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