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经济增长范文

时间:2023-06-29 16:43:14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经济增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经济增长

第1篇

农业对国家来说是最根本的,它同样是国民经济中的最基本、基础的产业。农业中作为经济部分的增长,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进步、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提升、向美好生活迈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发展的路上农业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有很多要素,本文通过收集历年学者的文献资料数据考察得出的结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的进步,结合分析它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深远的影响及其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贡献

1引言

加强农业的建设,其必经之路是农业的转型。改变其发展的方式,摆脱粗放经营。从一开的只追求数量而放任质量的情况下,尽快转变到提高竞争力、注重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在转变同时要统筹兼顾,走产出高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想要人民有钱赚,就要创新发展,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一二三产业就需要进行融合、发现创新点,让他们能够互相依存共同进步。这就需要延长产业连接,这样可以让农业有更大的空间去实现它的发展;想要乡村美,最基本的才是最实在的。最实在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现实的是让人居住舒适。农业农村的“强、富、美”都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做支撑,尤其是农业的强大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因为农业是走向机械高产而不迷失在数量上,同样注重优质,这其中最受到关注的还是安全农业。时代进步,科技创新,更要用创新发展的外部条件来强化农业、用新的管理运作方式去促进农业发展、用最新的思想当车头带动农业、用新的教育去培养新的农业人发展农业。更准确的精细的的信息提醒;思想熏陶提高了素质水平;升级结构适应新的环境;找出最适的管理经营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质增效。可以让农业寻找到更合适的进步增长方式,让农业的发展不断进步更趁于集中一体的标准化;整体的大规模控制。

2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

2.1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的基本理论

科技进步的研究源于约瑟夫•熊彼特(1912)提出的“创新”概念。把“创新”作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成,将产品、工业组织、来源、生产方法、市场五个方面。什么是农业科技进步,是将研究创新中的新技术发明结合到实际中去,利用到农业生产里,让生活中的投入能与产出有更高的收益。讲的就是使用少量的或者同等的去得到高的产出。朱希刚(1997)概括农业科技包括很多,它并不是单一的意思,其中有字面解释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有的就是如何去综合管理控制;及决策科学等。那科技进步就不可以从单方面看待了,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还要从社会的角度。

2.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王膑(2011)在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中,针对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的看法。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在世界寻求发展的动力,是增加生产动力的最基本方法,是让其动态发展的手段。孙联合、赵慧雁(2011)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增加劳动效率,改善基本参与者的素质、优化管理对策等。DouglasA,Irwina,MarkoTervio(2002)。使农业经济增长,是通过对基层生产者、参与人、发展中各要素等让它们相互作用。H.P.Binswanger,M.R.Rosenzweig(1986)指出想要农村发展,经济提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要想提高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之一的便是发展科技。用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思想来强化生产者的素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用的经验。科技进步还可以重新认识、深入了解存在的规律,在新的认识上发展。Devarajan,S.Swaroop,V.&Zou(1996)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经济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巨大,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使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2.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

在研究统计中得出对国家的贡献值。董运来(2008)等采用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进行的计算,发现1991年起15年贡献最大达到66.77%。郝利等(2010)对于北京市1999年起17年中农业科技进步所占份额为78.32%,己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技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高效、高产、高收益,最大限度的解放农民劳动力,增加农业收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2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正确知识,提高素质科技的进步会使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了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从而能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3.3农业科技进步还能管理决策服务水平高科技的发展能让上层在决策上达到最小失误,科技进步能使其更好的健全机制、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4总结及意义

第2篇

农业对国家来说是最根本的,它同样是国民经济中的最基本、基础的产业。农业中作为经济部分的增长,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进步、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提升、向美好生活迈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发展的路上农业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有很多要素,本文通过收集历年学者的文献资料数据考察得出的结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的进步,结合分析它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深远的影响及其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贡献

1引言

加强农业的建设,其必经之路是农业的转型。改变其发展的方式,摆脱粗放经营。从一开的只追求数量而放任质量的情况下,尽快转变到提高竞争力、注重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在转变同时要统筹兼顾,走产出高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想要人民有钱赚,就要创新发展,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一二三产业就需要进行融合、发现创新点,让他们能够互相依存共同进步。这就需要延长产业连接,这样可以让农业有更大的空间去实现它的发展;想要乡村美,最基本的才是最实在的。最实在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现实的是让人居住舒适。农业农村的“强、富、美”都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做支撑,尤其是农业的强大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因为农业是走向机械高产而不迷失在数量上,同样注重优质,这其中最受到关注的还是安全农业。时代进步,科技创新,更要用创新发展的外部条件来强化农业、用新的管理运作方式去促进农业发展、用最新的思想当车头带动农业、用新的教育去培养新的农业人发展农业。更准确的精细的的信息提醒;思想熏陶提高了素质水平;升级结构适应新的环境;找出最适的管理经营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质增效。可以让农业寻找到更合适的进步增长方式,让农业的发展不断进步更趁于集中一体的标准化;整体的大规模控制。

2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

2.1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的基本理论

科技进步的研究源于约瑟夫•熊彼特(1912)提出的“创新”概念。把“创新”作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成,将产品、工业组织、来源、生产方法、市场五个方面。什么是农业科技进步,是将研究创新中的新技术发明结合到实际中去,利用到农业生产里,让生活中的投入能与产出有更高的收益。讲的就是使用少量的或者同等的去得到高的产出。朱希刚(1997)概括农业科技包括很多,它并不是单一的意思,其中有字面解释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有的就是如何去综合管理控制;及决策科学等。那科技进步就不可以从单方面看待了,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还要从社会的角度。

2.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王膑(2011)在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中,针对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的看法。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在世界寻求发展的动力,是增加生产动力的最基本方法,是让其动态发展的手段。孙联合、赵慧雁(2011)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增加劳动效率,改善基本参与者的素质、优化管理对策等。DouglasA,Irwina,MarkoTervio(2002)。使农业经济增长,是通过对基层生产者、参与人、发展中各要素等让它们相互作用。H.P.Binswanger,M.R.Rosenzweig(1986)指出想要农村发展,经济提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要想提高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之一的便是发展科技。用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思想来强化生产者的素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用的经验。科技进步还可以重新认识、深入了解存在的规律,在新的认识上发展。Devarajan,S.Swaroop,V.&Zou(1996)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经济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巨大,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使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2.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

在研究统计中得出对国家的贡献值。董运来(2008)等采用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进行的计算,发现1991年起15年贡献最大达到66.77%。郝利等(2010)对于北京市1999年起17年中农业科技进步所占份额为78.32%,己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技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高效、高产、高收益,最大限度的解放农民劳动力,增加农业收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2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正确知识,提高素质科技的进步会使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了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从而能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3.3农业科技进步还能管理决策服务水平高科技的发展能让上层在决策上达到最小失误,科技进步能使其更好的健全机制、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4总结及意义

第3篇

一直以来,农业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重要问题,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农民受惠颇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在于稳定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发展资金的来源有政府财政支出、农业信贷、农民自有资金、外资等,其中,农业信贷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目前,农业信贷已占到农业投资总额的40%以上。可以预见,在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信贷资金仍将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来源。

1 研究方法原理与模型的建立

为了有效研究不同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贡献,往往常用的理论就是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其基本估计形式为双对数模型,如下式:

InY=α+βi +ε

其中,Y是指被解释的变量,也就是农业总产值,而α表示截距,Di表示解释变量,可以包括农业信贷、土地、劳动力以及固定资产等,β表示待估参数,通过该生产函数可以充分研究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和作用。

比如,利用该原理探究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可以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来开展分析:

InYit=α+β1LnCreditit+β2LnLandit+β3LnLaborit+β4LnFixedit+ε;

其中,Y表示农业产出产值,α表示截距,Credit表示农业信贷,Land农作物总播种面积,Labor表示劳动力,Fixed表示固定资产,β表示待估计参数,i表示不同地区,t表示时间。

2 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2.1 对农业科技的作用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其应用于农业经济,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推动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由于农业信贷的投入,资金充足,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操作,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农业信贷的投入,人们可以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自身素质提高,对于抵抗农业生产风险、培育良种、增强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2 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的产业结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逐渐不能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有限。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很多地区都是以单一种植结构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迫切需要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通过资金投入,尤其是金额巨大的农业信贷的投入,农户的生产经营受到资金的支撑,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日益多元化,粮食作物是主要作物之外,油料作物、烤烟、茶叶等作物更是得到发展,养殖业也有显著提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3 农业信贷对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

一直以来,农业生产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农业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需要依靠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基础设施需要依靠强大的资金做后盾,只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才能有效保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信贷正好弥补了资金缺口,比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增强农业信贷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措施

3.1 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调控,引导银行加大支农力度

在现实中,银行的信贷业务往往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以贷款人还款能力为基准,不太重视农业信贷业务。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控制资金损失,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关于农业信贷,经办人对于没有收回的贷款并不承担责任,农业信贷的积极性差。为此,要想加强农业信贷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积极音引导银行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对农业信贷的利息进行补贴,减少商业银行因为农业信贷利息低的损失等措施推动农业信贷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

3.2 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机制,优化贷款投入结构

为了有效保障农业信贷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必须改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状,为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向农业信贷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农业信贷环境。同时,还必须健全经营管理体制,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资金浪费。此外,还应该在农户中推行信用档案制度,确保农民的信用问题。金融机构还要不断的优化信贷投入结构,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4篇

1.1农业信贷界定。

农业信贷是指在农业经济活动中,贷款者向借款者供应货币或商品并收取相应利息的行为。其中既包括了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吸收存款的行为,又包括了农村村民向金融机构贷款的信用行为。而本文所说的农业信贷主要是指正规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发放贷款的行为,信贷的对象主要是指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以及流通等领域的经济实体。

1.2经济增长理论。

金融机构通过吸收社会上大量的存款,再将存款作为贷款贷给有需要的人,这些钱款作为一种投资间接的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贷款实际上是通过投资对经济产生作用的。哈罗德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只有当投资等于储蓄的时候,经济才能够实现均衡增长,其中还根据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G=S/V(其中G是经济增长率,S是资本积累率(储蓄率或投资率),V是资本/产出比)我们可以知道,充足的资本物质投资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1]。只有足够的农业投资,才能够满足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以及劳动力等,才能够使农业充分的发挥其发展潜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2、陕北地区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2.1陕北地区农业信贷发展现状。

陕西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全省共有耕地接近300万公顷,同时陕西还拥有大量的优质土壤,极易适合农业生产,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除了种植小麦,玉米和黄豆等主要作物之外还种植有大量的棉花以及各种果类。同时随着农村信贷市场化的进程,陕北地区农业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07年9月末陕西农业短期贷款余额为420.4亿元,2008年9月末陕西农业短期贷款余额为471.69亿元,2009年7月末的时候陕西农业短期贷款余额为613.59,而在2010年末的时候,短期农业贷款余额达到了78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3%左右。同时从2007年到2009年陕西农业贷款数额来看,可以看出陕西农业信贷总量是在不断的增长的,尤其是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这和我国在农业信贷方面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陕北地区农业信贷市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农业信贷的市场化程度不断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村信贷市场的控制也逐渐的减弱,从事农业信贷的商业银行数量增多,农民信贷的条件减弱,对信贷规模以及信贷结构等的控制也有放松。同时法制环境对农业信贷的影响力不断的加大,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步的提高,利用法律解决纠纷的事件在迅速的提高,农户恶意拖欠贷款的现象也在逐步的减少,信用机制逐步的得到了健全,农户和贷款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在逐步的加强。

2.2陕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首先粮食生产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在2007年总产量达到了1195万吨,粮食种植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其次农业种植业产量提高,2011年陕北水果产量为1333万吨,较2007年增长41.9%。同时肉蛋奶以及蔬菜也得到了稳定的增长,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农业现代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在全省大力的推行新机具,农业机械化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11年底,全省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已经达到8.9万台,联合收割机接近3万台,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水平的发展,土地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但是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陕西农业基础设施依旧很薄弱,水利条件差,机械化水平相比于全国机械化程度依旧很低;其次该地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较为落后,缺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人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以及当地财政困难等原因,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2.3影响该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虽然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方法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许多。其中主要有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素质的高低等,但是归根到底最主要的是农业资金投入的大小,只有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够对农民进行培训,促进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等,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业贷款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虽然陕北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农业信贷在财政中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一些政策,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现有的信贷供给不能够满足该地区巨大的信贷需求,供需矛盾突出。同时由于信贷机构为了转移信贷风险,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实现限贷或是不贷的政策,这就使得真正对贷款有需要的农户不能够获得资金来源,而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不是很缺乏资金的农户则可以获取较多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贷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2)农业贷款结构不合理。陕北地区农业信贷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信贷对象结构的不合理,由于信贷机构信贷存在着一定的信贷风险,这就使得信贷机构在信贷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信贷的对象是否拥有偿还信贷的能力,因此许多较为大额的农业信贷多贷给一些经济条件较好,信贷偿还能力较强的农户,而对于那些极缺乏信贷资金的农户则实行限贷少贷的政策,这就使得一些真正缺乏资金的农户贷不到款项,而对于那些原本就较富裕,在资金上并不是很缺乏的农户则占用了一些多余的资金。其次农业信贷用途的结构不是很合理,在农村信贷中贷款主要用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比如贷款给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农业器具等传统农业的生产,而对于一些见效慢的高新现代农业则投入少,投入结构的不合理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突破性发展[2]。

(3)农业贷款管理体制和风险转移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农业生产属于较为弱质的产业,极易受到各种自然风险的损害,给农户收入带来损失,使得农民在还款方面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一些农户还款信用意识不够强烈,不及时按约定还款或是出现不还款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得信贷机构不愿意将贷款借给农户,同时为了规避风险,信贷机构一般只实行小额贷款,这样就难以发挥资金的真正效用,同时也会造成农村信贷资金的闲置,不能够很好的发挥资金的作用[3]。

2.4陕北地区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研究。

(1)相关基本数据的选择。为了对该地区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笔者主要选取了该地区的农业贷款、农业人均贷款、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以及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其中农业贷款以及农业人均贷款反映出该地区农业信贷的规模大小,而农业总产值、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化可以反映出农业经济的变化以及对农业经济未来的一个预测。其中,相关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2)数据分析。从以上数据表格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信息,首先陕北地区人均贷款额在2004年到2013年之间有了极大的增长,从2004年的1718元到2013年的9290元,增长了近5倍多,这就体现了该地区农业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农业信贷的重视。其次该地区农业家庭人均纯收入在这几年中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最后该地区农业总产值在这几年中也有了较快的提高,从2004年到2013年之间增长了近3倍。

2.5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作用分析。

(1)农业信贷对农业科技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提高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农业信贷在推动科学技术在当地农业中的应用上起着关键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资金,该地区才有能力去推广农业机械化操作,同样正是因为农业信贷在当地的发展,农户才有资金去提高自身素质,将科技应用于生产中,提高了防范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大对农业良种的培育,提高农业单产。

(2)农业信贷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单一的产业机构既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抵御市场风险,同时也不能够很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以前该地区大多数实现单一的种植结构,主要以种植小麦以及玉米等,而其他作物则十分的稀少,单一的作物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由于这些作物在市场上的经济价值不是很高,对提高农民收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就需要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行多元化的结构战略。[5]但是农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除了政府的支持之外,农户自身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而农业信贷作为农户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促进农业产业机构调整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近几年来该地区的农业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逐步呈现出多元的现象,该地区除了种植主要的粮食作物之外,还种植了油料、烤烟、茶叶等作物,同时该地区还大力的发展养殖业,多元化的农业结构对促进农业经济起着巨大的作用。

(3)农业信贷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需要完善好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农业信贷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当地大力的加强水利建设,提高了灌溉能力,同时还大力的加大农业基地的建设等,这些因素都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增强农业信贷在陕北农业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建议

3.1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调控,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支农力度。

商业银行其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自身利益的影响[6]。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其在贷款的时候会着重考虑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而不是这这笔农业信贷对贷款人所产生的效益;同时商业银行为了减少资金损失,在银行制度上实行贷款业务经办人员对于没有收回贷款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打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贷款积极性,总之过度的追求自身利益减少了农业信贷在陕北地区发挥作用的能力。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调控力度,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民的信贷,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陕北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业信贷的利息进行补贴,减少商业银行因为农业信贷利息低的损失等。

3.2完善农业贷款管理机制,优化贷款投入结构。

在陕北农业信贷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改善。首先当地政府要给农村信贷提供必要的支持,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7],其次金融机构应该要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提高资金运营的质量,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农户的信用档案,对无信用的农民予以一定的惩罚。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还要不断的优化信贷投入结构,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3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当前陕北地区农业信贷主要是以政策性的银行为主,比如农村合作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这种几家独大的场面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农民可贷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贷款渠道较为单一,缺少足够的竞争力度,导致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恶意提高贷款利率,加重农民负担。因此政府要对当地的民间借贷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加大当地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度,给农民带来实惠。

3.4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促进农业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陕北地区许多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低,信用意识不强,往往出现不及时还款或恶意拖欠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信贷机构贷款积极性。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信用意识的教育,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相关的信用机制,对恶意拖欠的行为实施一定的惩罚,不断的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保护信贷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4、结语

第5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加入WTO也让中国农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面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旧有的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已经行不通,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利于有目的地对农业经济的积极因素进行改善和提高,让农业经济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投资

 

(一)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也不例外。从八十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的形成,这样也就导致了在农业经济上的投资资金的增加,这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农产品在市场上表现过剩、农民收入提高缓慢等农业经济问题减少了农业投资,这直接造成了农业经济增幅的递减。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到,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经济投资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效率。[1]

 

(二)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对农业的投资来源广,数量大。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9年包含国家内预算内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外资、农村自筹资金和融资等多种来源在内的对农业的投资资金就有56.48亿元,这些资金提高了农村集体基本建设水平。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则将近百亿。如今,政府对农业的主要的投资手段是通过银行的信贷的投入,近些年来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农业已经不能享有以前的优先性和低利率的优势,而且原有的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政策贷款也渐渐取消,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基本只剩下了用于农产品收购的资金和扶贫开发的资金。银行的风险意识的强化也影响了对资金回报率较低的农业的投资,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也变的更加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也会有所减弱。对于外资部分,世界银行调高了硬贷款的利率,而且金融危机以后,外资金的流入量越来越少,我国农业的分散经营也让融资的可能化为泡沫。所以,提高农业投资的重点在于政府支农和信贷,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二、消费

 

(一)消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消费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消费者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就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大,就会形成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农产品价值就会上涨,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就会加大,社会资源就会更多的流入农业,让农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农产品属于社会必需品,我国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出现,扩大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得更加困难,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这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条件。[2]

 

(二)消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中国经济年鉴显示,93年全国粮食总消费4.9亿吨,比往年略有增长,但还是低于当年的粮食总产量;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也十分明显,猪肉、蛋类、牛羊肉消费增长相对较快,供求也比较平稳;由于棉产品的产量的降低,纺织品对棉的需求显得比以往更多,但是产棉量加上库存量仍然是供大于求。这种供大于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9亿农民供给3亿城镇人口消费的市场格局,九亿农民的购买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挖掘和开发,农民的消费模式比较固定,消费水平比较低,有些农民想要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但是经济能力跟不上,农村人均消费的食品数量自然就远远比不上城镇居民,没有需求,消费也就难以完成结构上的升级。当前我国在农产品的消费上,红皮小麦这样口感差的农作物滞销,优质大米却供不应求,还需进口;一些橘子、杨桃等作物卖不出去,价格低至几毛钱,而一些洋水果大行其道,有着很好的销量。北方玉米过剩,南方玉米又紧缺,地域差距十分明显。面对这样的消费情况,要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经济能力提高了消费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对城镇居民要及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重新配置资源,努力促进优质食品的供给。

 

三、出口

 

(一)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潮流,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光是挑战,还有走向世界,让经济迅速增长的机遇。用出口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很多发达国家常用的手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能够让我国的农作物大量出口,农业经济自然会稳定增长,农民收入自然会逐步提高。

 

(二)出口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近些年虽然仍旧保持了顺差,但是农产品进出口的比重一直不高,而且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这让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幅度严重回落。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能够有效地缓解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状,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质量高的农产品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增加一些特产的出口量相对更加容易。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在劳动力资源上更有优势,扩大农业加工品的数量也能够提高我国农业出口的竞争力。同时农产品出口国也要分散化,对一些农业欠发达国家要重点照顾,增加对非洲各国的农产品出口量。

 

四、制度

 

(一)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农业经济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年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和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我国八九十年代一直实施的农业经济政策是,事实证明,这样的政策的确更加适合当时的中国农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农业发展的现状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民收入低等问题都证明了现有的农业经济政策不利于当前农业的发展。

 

(二)制度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中国农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的新阶段。为了让农业经济更快的发展,让农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主动,要借鉴发达国家,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和经营进行创新。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承认私人产权,以一种强调自我服务的姿态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企业化和股份化,有效的降低农业的风险,提高农业的适应市场的能力。

 

五、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会给农业生产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将推动农业经济不断增长,用科技解决粮食问题必将成为21世纪的共识。我国也应当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性的作用。

 

(二)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要想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就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目前的农业科研体系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能将科技的进步完全地转化成农业上的生产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要求在尊重农业科研的提点的前提下,鼓励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扶持一些农业研究所,让农业研究成果更好的为农业服务。对发达国家的模式借鉴而不照搬,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六、结语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方方面面,只有对这些因素经过认真的分析,准确找出各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够实施相关对策,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让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第6篇

关键词:农业 经济增长 因素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虽然有着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但是人口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快。这些人中大多数都生活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在满足这一庞大群体食物需求的同时,还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保证经济不间断增长,归根结底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中国虽然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极少,同时土地制度完全不同于国外的私有制,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手段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是基础产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什么因素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进而寻求到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

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变化,我国也组织探讨了农业的发展模式,并由此先后建立“精细农业”、“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和“有机农业”等发展模式.目前针对我国农业增长方式成因及其转变的观点国内学者基本分为两类:“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事实上,我国农业的目前增长方式,既有技术进步因素的制约也有体制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殊之处.结合国外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积攒的探求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及二战结束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的农业经济发展理论,这些都可以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帮助与借鉴。

二.农业经济增长的本质

1.农业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以及土地装备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农业经济由来已久,作为几千年以农立国的国家,对这点我们都有比较清楚地认识。农业经济就目前来看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目前,世界各国间以和平发展为主,民以食为天,因此农业经济受到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大家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农业与资源环境问题、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问题等方面。通过世界各国农业经济学者研究,大家普遍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土地生产率,就必须增加土地替代型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提高土地装备率,那就意味着要增加投入资本,特别是在利用农业机械等替代型资本的装备率。农业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率(Y/L)、土地生产率(Y/A) 和土地装备率( A / L)之间有着下列恒等关系:

Y/L=( A / L)• ( Y/A )

其中Y表示农业总产出,L表示农业就业人数,A表示农地面积。这个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的增长其本质就是土地生产率或者土地装备率的提高。

2.影响农业经济因素的模型的建立

为了验证土地施肥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劳动力素质、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人4个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笔者选取1989--2004年的土地施肥总量、农业机械动力、农村文盲和半文盲率、国家财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个指标来构建一个影响因素模型。建立回归方程: Y = a + bx1 +cx2+dx3+ex4+ε 。其中Y代表农业生产率,x1,x2,x3,x4分别代表土地施肥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文盲和半文盲率、国家财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3.关于影响农业经济因素模型的应用

用Eviews 统计分析软件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回归结果为:

Y=-18529.30+4.80x1+375.53x3,R2=0.9866,F=477.4565,DW=2.0681,各项检验均能通过,回归效果较好。笔者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5) 和《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 ) ,2004年农村的文盲、半文盲率是根据历年的趋势估算的。

4.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业生产率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技术变迁,农业生产率可以通过“节约劳动型”技术和“节约土地型”技术达到目的。节约劳动型的目的是动力机械对劳动的替代,而节约土地型则能促使肥料投人对土地的替代。当然农民的素质以及国家及个人对农业投资的多寡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三.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增长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1我国尽管幅员辽阔,但人口基数庞大,人均可耕地数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近两年城市化进度的加快,更多的可耕地也被划为建筑用地,这些都导致我国耕地数量的进一步下降。

1.2受到耕地面积的限制,播种面积的增加潜力也有限,通过农业内部生产优化与调整,因地制宜,根据外部市场需求,发挥地区生产优势,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经济量的提升。

1.3农业中剩余的、无法安置的劳动力转移出去,可以选择参与到其他副业中去,也可以选择到城市中寻找工作的机会。国家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民的知识培训、增加对农业资金方面的投人力度,将已达到最大利用的传统生产要素结合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组合,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大幅度增长,进而改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

1.4有效利用时间。农业经济有其特点:独有的季节性。农村人员在农闲时间段基本没有事情做,导致闲散游荡人口数量剧增。根据此种情况,鼓励农民展开自己的第二副业,像一些大棚反季节蔬菜,家禽养殖等。这些不仅能为农民带来一定收入,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2.生产技术加大开发与推广力度

加大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力度对目前广大农村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2.1做好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普及先进的种植模式以及推广高效化肥、新的机械,为了加快这些先进生产技术的普及,减少推广所耗用的时间,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利用行政手段,早一天实现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就意味着用较少时间实现生产力的整体提升,实现农业经济的更快增长。

2.2新技术的开发必须持之以恒,做好新技术甚至替代技术的开发,技术革新不但可以消除以前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换代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3.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只有提高农村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对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教育可以帮助农民获得和利用为农业研发的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得农业科技投人的效果充分显现出来。同时加大农村教育,也能够使农民掌握和提高其从事非农工作所需要的一些专业技能,在农闲时节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能与时间增加收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民加强对农业生产投人,长此以往,产生良性循环,在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4.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这对农业来说,它是牵扯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能否良性运转的根本,所以政府不应该仅仅关注粮食补贴等,这些政策无法直接形成生产能力,政府应该在做好这些的前提下,同时重点加大在农业方面基础建设的投入,比如水利工程基础投资、交通等。

结语

目前我国农业受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农业经济的增长不能单纯的仅仅依靠土地、化肥等传统要素的投入,必须寻找新的增长路径,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从根本上可以提高农业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王俊芹;宗义湘;赵帮宏.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9(02)

[2]. 贾丽涛;贾丽艳.白城市农业经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3]. 李光辉;王庆锋.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04)

第7篇

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千万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因此各个行业对农业经济的增长都十分关注。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结构,从而保障我国农业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关键词

农业发展;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也反映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分析和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各项因素对政府今后的农业政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各国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战略作用,因此要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不断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改善当前农业的发展状况,提高科技现代化水平。

1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农业的物质和人力投入等,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农业设备的建设水平等。对长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物质条件投入在农业生产起基础作用,一定条件下,物质投入越多,农业生产所得到的回报越多,农民的增收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农民的生活水平可得到根本改善[1]。而当前我国农业用地有限,农民依靠增加土地面积提升收入的方式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小,因此农业的收入基本依靠其他各项投入。

2影响农业经济增长问题的解决方法

2.1适当增加农业投入

物质条件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升农业的经济增长率,就必须适当引导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2]。农民是整个农业经济生产的主体,因此农民的具体行为会影响到农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在对农业进行调整时,应充分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目前农民的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必须采取措施合理地引导农民。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可制定一些当地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措施,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平衡地区间的农业收入差异,增加对于农民投入的补偿力度,让农民从心理上愿意投入农业生产。其次,有关部门应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效率。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能提升农业系统自身的抗压能力,同时减少农民的压力,增强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信心,从而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入力度。

2.2提升农业的科技水平

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到了关键发展期,面临着农业经济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型,必须提升农业的科技水平,使其和传统农业区分开,最终提升农业经济总体的实力。针对目前一些地区的农业科技水平有限的情况,需尽快帮助地区建立相应的科技发展系统,鼓励当地企业和农民进行科技创新,对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予补贴。不仅如此,还可将一些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推广宣传,让更多的农民掌握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技术,离不开高技术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因而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地区可引导学生在毕业后深入广大农村进行实习,既可在基层中锻炼他们,也能为基层带来高技术的人才[3]。如当前政府实施的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中任职,就能有效地为基层留住高水平高技术人才,壮大农业科技人才的队伍。

2.3全面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农业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因此应不断提升他们的水平,保证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开展。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教育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素质水平,因而首先应该积极完善和落实当地的各项教育制度,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开展,保证农民能接受到最基础的教育。在基础教育完成后,可对农业地区开设一些农业知识的培训课程,同时还可进行农业课程的实地训练,将讲座里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的生产相结合,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农业实际问题。一些地区农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遇到病虫害或极端天气的影响,当地政府可请农学专家提前对农业劳动者进行培训,积极学习病虫害等问题的防治措施,强化农民的实际操作水平,帮助当地的农业生产增产增收,降低不必要的投入和风险。

3结语

对农业经济增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促进地区农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同时,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也有利于优化农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利用合理的人力和技术等条件,对农业发展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减少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作者:李平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农业

参考文献

[1]师帅,陈红,池佳.基于协整分析的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3(2):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