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

时间:2023-06-29 16:41:48

序论:在您撰写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第1篇

充分认识职业性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了解其概念和构建原则,紧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紧贴当前和未来职业对人体素质的需求,推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向更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身体素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是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近年来,随着高、精、尖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类工作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及自己专业所需的特殊身体素质。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育更加注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本着“立足本位教育、强化面向功能、提升内涵建设、实现有为有位”的课程改革和特色建设理念,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储备提供积极的服务。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

关注和研究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首先要了解它的内涵和构建原则,从而结合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1、基本内涵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指根据学生专业和未来就职需求,在进行一般性体育教学的基础上,采取的实用性体育知识、职业特殊性身体素质等岗位社会适应能力的有计划、有目的体育教育现象,其教学目的是为充实和完善学生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体育知识储备,更好的适应就职岗位需求①。

2、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以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为依据,积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具有较强的身心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自主坚持体能锻炼,调节生理机能,全身心的投入的实际工作中去。科学性原则。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按照职业劳动技能技巧形成的规律和人体功能相互促进、相互补偿的生理规律②,科学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成果更好的符合职业专业需要和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实用性原则。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要紧紧围绕当前职业特点对人身心素质的专业性需求,始终将提升学生职业就业能力作为核心教学宗旨,以有效发挥职业实用性体育为学生未来职业服务的教育作用。动态性原则。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要注重通过动态跟踪的方式,分析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效果,随时找准差距,准确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提高职业能力和技能的目的。终身性原则。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终身开展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自觉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灵活性和弹性原则。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专业性体育课程的同时,可结合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特性,灵活进行实用性体育教学,自主开设课程或改善教学方法,使教育过程设置更具灵活性和弹性,更加贴近实际。

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高等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应该看到目前的教学成效与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的学制相对较短,这就导致了体育课程开设的时间较少,对体育教育功能的重新选位和定位重要性的认识和研究做的还不够,基本上就是采取普通授课、选项教学、俱乐部教学等基本教学模式,教学项目主要以田径、球类、体操等运动类的直线式、间隔式、混合式的排列方式为主,学生无法有效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或与今后职业相关的运动项目,体现不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质和特色,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二是缺乏必要的课程物质保障。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体育场地设施及体育经费的投入有了较大的改观,但还是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大部分的院校在场馆建设、设备投资中缺口极大,实用性体育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器材,篮球场、田径场和乒乓球案的数量相对较多,而网球场、羽毛球场、体操房和游泳池的数量偏少,这就导致在教学中对理论的教学较多,而实践性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三是教师的师资水平还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的高职院校都配有专门的体育教师,能够从事专业的体育教学。但大部分体育教师对高职院校的职业的专业性特点研究不够,不能完全掌握各专业学生毕业的职业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统一化问题比较突出。

三、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需求,它对于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体育组织与锻炼能力适应未来职业工作环境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升“准”职业人员特殊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实际需求。社会职业的分工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由于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岗位需要。但无论是哪种职业,还是哪种岗位,都需要人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职业技能的掌握也同样离不开人身体活动能力和机体功能水平。此外,随着现代职业岗位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加强对“准”职业人身心素质的培养和拓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升“准”职业人员工作质量的现实需求。中华医学会曾在全国做过多次亚健康情况调查,我国亚健康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70%以上,而且呈逐年上涨态势,而这其中以职业工作人员为主体。此外,据有关调查表明,近90%的人处于工作倦怠状态。目前职业人员的体质、健康和职业岗位社会适应状况表明,加强职业实用性教育可以通过体育的方式方法,有效地保证“准”职业人身心机能在未来就业中始终保持良好状况并高效率的运转,从而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高“准”职业人员职业岗位技能储备的需要。实用性体育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技能储备是很有帮助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工作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身体储备,可以使其在未来就业环境下,采用正确的方法手段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职业持续工作能力。比如,在医学类的高职院校中,可以传授学生保健、体疗方法与手段;对于河运、水文和海洋专业学生,可以传授游泳和水上救护的技能;对于林业、地质、交通专业的学生,可以传授上下肢协调能力、野外生存及定位技能。因此,我们要在保证体育教育基本教学的同时,应该积极挖掘体育的职业功能,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养。

四、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意见建议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依据职业特征需求,谋求体育课程与行业需求、专业需求相融合,注入体育课课程内容的实效性、适用性、实践性,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好储备。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加强。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各类高职院校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在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时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时机,努力研究各类专业对体育教育的教学需求,积极创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有利的教学条件,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学校要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宣传,增强各界、各阶层对职业性体育教育的认同,营造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二是努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发挥好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般性的运动教学,缺乏教学针对性。为此,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师与专业类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观摩学生学习的特点找出学生职业技术必需的职业体能及职业学习劳动对人体的影响,使体育教师能够积极研究、思考学校开设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对身体素质的需求,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创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不断改进教学训练方法③。另一方面,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毕业学生回校现身说法和体育老师到企业参观见学等方式,使体育教师实地体会职业岗位对人身体素质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针对性。三是强化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其自主投身体育教育的主动性。学生是各类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核心来展开。要加强日常职业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未来职业人身体素质的强烈需求,增强自主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引导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要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合理反映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术、技能的状态,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作者:赵红林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体育教研部

注释:

①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8.

②张健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③朱军.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索[J].铜仁学院学报,2014,(9):140.

参考文献:

[1]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钱应华.对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探讨[D].山西体育科技,2013.

第2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 就业指导课程; 高等教育; 教学体系;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26-03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优劣情况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与学生、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构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已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将职业规划理论引入到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中,构建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其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1.职业规划理念引入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有利于消除传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弊端

与高校开设其他课程相比,就业指导课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目的是传授相关就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职业理想[1]。然而当前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暴露出如下问题:第一,教学过程的单向性。教师大量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偏重速效性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等指导。第二,教学内容宽泛、陈旧。教育信息化挑战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就业指导课的许多内容(如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轻易获得。第三,高校通常在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缺乏连续性和阶段性,忽略了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第四,学手段单一,忽视了师生双方的经验、情感、意志投入与互动,缺乏个性化、信息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暴露出较严重的潜在危机,既无法满足“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形势,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因此传统就业指导课教育理念必须转变,代之以个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个人发展为教育重点的新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

2.职业规划理念引入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职业规划是根据个人智能、价值取向等内部因素,结合机遇、制约条件等外部因素,自行设计适合自己的各阶段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确立的带有个性化特色的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计划。美国职业规划专家萨帕认为个人生涯发展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发展阶段或时期,根据萨帕观点,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2]。在此阶段,职业规划教育不仅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短期目标,而且帮助大学生运用职业评价和自我评价手段,分析认识自我,以“人——职匹配”为原则进行合理职业规划设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最终实现预定职业发展目标。

二、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要求

通过表1对比,与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相比,职业规划理论指导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授课阶段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和延伸,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特性发展和系统性教学,具有以下内容要求:

1.系统性要求

如表2所示,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在教学安排上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培养过程,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与学生学业同步进行,更注重系统性要求。在教学中分模块教学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阶段课程内容各有侧重,分专项指导,重点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并辅以职业观、职业道德、就业技能等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设计大学生涯,提高就业综合竞争力[3]。

2.个性化要求

职业规划视阈下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不仅仅宣讲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而且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教师或咨询师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个性化辅导及个性化服务,解决学生个体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职业规划视阈下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根据个体心理特征及专业特点,按“人——职匹配”理论原则,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拓展学生合作能力、基本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决策能力及创造能力,以适应职业生涯中的各种环境。

3.实践性要求

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性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环节中始终贯穿实践环节,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践型教学通过企业实习、模拟招聘会、企业高管报告会、暑期实践等调研实践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和能力需求情况,有助于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职业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三、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从职业规划理论出发促进就业指导课教学观念的完善和发展,以社会需要、学生需求为主导,促进学生发展成才。为提高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途径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

1.构建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体系

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职业规划设计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如表2所示,从新生入学开始,针对不同年级分阶段、分模块开展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体系,使就业指导教育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安排相应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中长期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4]。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延展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德育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的潜在内容,将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塑造大学生精神、智能、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合力[5]。思想政治教育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德育切入点,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新生入学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渗透就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消除学生迷茫、无助、厌学情绪,同时引导学生树立面向西部、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思想。

3.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与专业课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就业教育的全员化

学校就业处负责全校总体就业工作部署,就业信息服务、招聘会、就业总体形势分析及就业相关手续办理,指导督促各学院就业工作体系开展工作。学院就业工作体系分为五个模块:第一,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及暑期实践模块由辅导员负责。就业思想教育模块主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就业观教育;暑期实践模块推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下基层、进企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职业规划实施与督导模块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职业咨询教师负责。职业指导辅导员和职业咨询教师共同督导学生制定执行个人职业规划,建立长期职业规划档案,实时跟踪指导。第三,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模块由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实施。通过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组织力、领导力、协作能力等。第四,校内专业素质拓展模块由教学办公室负责。在校内组织专业课教师设计开放性实验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自主创新性实验课;建立专业竞赛培训模式,实施“专业导师制”,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专业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例如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第五,校外实习模块由各专业院系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4.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实践环节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因缺乏社会联系性及实践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加强学校、院系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践、职业培训、观摩基地等,为学生争取更多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上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到企业实习基地开展学习、参观、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增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

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熟悉相关就业政策法规,特别要具备职业规划、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可通过以下途径建设综合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第一,通过引进职业规划、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从事就业教学工作;第二,吸纳优秀的学生工作人员,经专业机构的职业培训后,兼任就业指导课教师;第三,定期对就业工作人员开展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等机构,实现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第四,完善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考核体系,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激励教师开发设计新颖教学模式,如信息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团体训练等教学模式等。

职业规划理论指导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把就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涯认知、自我职业规划、职业探索,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138-139.

[2] 王 蔚.以人——职匹配论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79-80.

[3] 吕卫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前沿,2007(2):74-75.

第3篇

1、课程的学习方法

学分的累积。要求学生们在他们第一学期的时候完成一个学年的课程(累积学分),参加团队竞技的项目或者是健身类的项目,由体育老师和主管辅导员负责监督学生们是否有完成任务,或者适当延长他们的学习时间。参加学校的运动队,也可以算作参与一个活动项目。学生无论是在体育活动项目还是校际竞技项目都可以参加体育选修项目;每个课程都有学分。院校之间的竞技项目是学校向学生提供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可以拓展和挑战自身极限参加第二竞技团队,重在参与同时也可以拿到学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加社团,俱乐部和娱乐项目,但这些不给予学分。学生竞赛。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就会有胜负两方,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然会包含荣誉感和团体精神的精髓所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体育竞赛,并将比分进行累积,激发学生们的比赛动力,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挥洒自己的汗水,发挥自身的所长,努力的为集体添光增彩。

师生竞赛。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更应该是学生们的好朋友、好队友、同时也要是好的对手,让学生和教师进行竞赛,虽然学生们的经验和技巧难以一时之间超越教师,但是在这种竞赛之中,学生们也有其体力的优势,而且能和老师比赛,也会让学生们的情绪有所高涨,更加兴奋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俱乐部参赛。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运动和娱乐活动的房屋、体育馆,如(羽毛球、排球、篮球、网球场、游泳馆,都可开放,学生们在成为俱乐部会员的前提下为本俱乐部出场比赛,这样不仅可以累积学生们的比赛经验,而且也是学生们沟通、技巧等能力的一大考验。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学生们之间开中,这个在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俱乐部的名誉品牌方面都有着共同受益的局面。这还可以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2、体育项目

职业体校的主要目的是在于终身体育和为健身活动提供教育资源。课程适用于各类的体育爱好者们,其中包括有氧运动、定向越野徒步、水中有氧运动、羽毛球、篮球、保龄球、瑜伽、远足/生态探索慢跑,操场游戏、壁球、攀岩、足球、交际舞、游泳、乒乓球、太极、网球、飞盘、排球、重量训练、瑜伽等。少数民族地区可开展各类民族舞蹈,如;麦西来普舞、刀郎舞、摔跤、射箭、骑马、荡秋千、滑雪、马拉趴里等。女生:篮球、越野赛、高尔夫球、曲棍球,足球,垒球,游泳和潜水,网球,田径,排球、水球。男生:棒球、篮球、雪道速滑、足球、高尔夫、足球、游泳和潜水、网球、田径、和水球。

3、结束语

第4篇

1、重专业、轻学术

新课改改革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拓宽学生的其他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目前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导致学生过早的进入专业学习,而忽视了对体育学术知识的学习。根据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现状,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是他们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实践性不强、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等。

2、重深度、轻广度

虽然高校体育专业的现行课程设置趋加合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单一专业学科的学习上,以篮球专业学生为例,篮球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与篮球知识相关的课程,而与篮球知识无关的课程很少在常规教学中体现。同时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时也比较强调从生物角度考虑运动技巧原理的高难度技术,而忽视了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这样的效果只能造成学生就业面会越来越狭窄。

3、重必修、轻选修

基于高校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导致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种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安排比例不协调,设置很多时候选修课的课时被必修课所占用。由此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差,认为必修课是主要的学习任务,而选修课是附属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在具体的学习中不必认真对待选修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进入单一化学习模式,不利于实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目标。

二、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对策

1、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中,高校要改变传统的重视专业知识、轻视学术知识的观念,用于打破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专业学科课程与学术课程的结合:首先高校要增强课程理论方面的教学,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科学的体育课程教材,让学生明白体育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安排教学活动,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而进行课程设置;其次高校在课程设置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由于我国课程设置周期比较长,一旦确定后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进行实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就会滞后与社会的发展,为缩短这种滞后性,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将最新的体育动态知识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中,以此保证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强调各门课程间的内容整合,提高教学实效

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编制教学课本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科学编制体育教材结构成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手段。我们知道如果学科的随意增加或者并存不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增加他们学习负担,造成重复学习,因此高校要对现有课程编制结构进行分析,剔除多学科并存的现象:一是要对现有知识进行整合。将体育课程中重复的知识剔除出去,并且将最新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以此时刻保持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学生所接受;二是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性。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单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强调学科知识的衔接性。

3、合理分配教学课时比例,加强课程管理

基于高校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高校在不压缩课时总学时的情况下,要逐渐降低必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比重,降低必修课在教学考核中的作用。其次加强课程管理,积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在新课改制度的要求下,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以专业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关的课程设置。比如高校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4、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5篇

【关键词】双语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教学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是我国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教学中的新鲜点和困难点。笔者所在专业为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专业,为了吸取国际优秀计算机教学经验,培养双证专业技术人才,本学校通过引进印度NIIT教育集团开展国际联合办法,所有教材与教学资源由印度NIIT集团提供,专业教师由印度NIIT集团培训,每年一次,教学均采用双语教学,笔者教学团队在几年来的双语教学中碰到很多问题,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了很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值得推广和引用。

1.正确理解”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虽然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以下简称教高[2001]4号文件)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力争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全国各高校也都先后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并不断向更深的层面推进,但是双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在职业院校中还有待加强。

1.1如何正确理解”双语教学”。

通常所讲的”双语”是指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双语教学包含着更深层面的内涵。“双语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成“用外语上课”,其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对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果像在外语课上,老师在课堂上完全用外语讲课,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听课,则无法逐渐达到和教师用外语相互沟通的目的。

所以,概括起来,”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目前主要是指汉语和英语)作为媒介的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得媒介的教学。其主要特征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科目,一般同时用母语和第二语言或外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甚至完全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1]。

1.2双语教学的层次

对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以加强大学专业教育。

一般来说,考虑到国内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可以分成如下三个由浅到深的层次:一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书,中文讲授;二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三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用英文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

2充分发挥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2]。从双语教学实践来看,能否进行双语教学、能否通过双语教学的开展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师资是关键。

2.1双语教学对师资的基本要求

双语教师至少要有外语和学科两门专业知识,但是现实存在,专业好的教师外语水平较差,懂外语的而专业水平欠佳[4],这势必影响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2.2双语课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可以说,双语课教师的匮乏是困扰国内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最大问题。为顺利开展双语教学,需要鼓励教师参与外语水平培训,为教师提供出国培训机会,科学规划,逐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笔者所在单位先后和台湾、美国和英国等大学建立了密切关系,每年都有30人左右进入这些大学学习,并且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专业老师每年都会参加印度NIIT组织的专业培训,大大提高了本单位教师专业与外语教学能力,这也是笔者学校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

2.2.1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引进

包括国内的或国外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师。这样,可以快速满足对双语课教师的需求,但是目前这种情形对普通高校还有一定的难度。

2.2.3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实现人才共享

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初期,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各有偏重,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实现资源更有效的整合[5]。笔者学校经常会有英国交流生来校学习交流,并且每年都会请台湾、美国和英国合作大学的教师来校教学和交流。

3合理可行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桥梁

应该说,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正处在双语教学的前两个层次,离第三层次的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恰当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双语授课条件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理论;建构;逻辑起点

中国的近代职业教育兴起于19世纪中叶,从那时开始,一代又一代关心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探索。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不乏真知灼见,但就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而言,最近这20多年的确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研究空前繁荣的时期:一方面出现了大量面向具体问题展开的研究,其成果有助于解决或缓和职业教育遇到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则有部分研究者树立了学术自觉的意识,积极致力于构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一批专注于本学科理论框架的文章相继刊出,使得人们看到了学术进步的契机。本文拟就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够有助于研究的开展。

一、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范围与研究方法

职业教育问题研究,顾名思义,指向的是实践中的问题,也就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逐渐产生和凸现的制约该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每当职业教育实践与人们的期望之间产生了距离,这些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距离越大,问题越多、越突出。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之中,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问题的多发区。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职业教育从恢复调整直到蓬勃发展,其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规模、结构和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变革,与之相应的是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纷纷为改革的方向以及改进的措施建言献策,内容涉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领导体制、学校管理、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不少问题研究基于职业教育从业者自身的摸索,及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一些关注时事且放眼未来的论述则伴随着一个个重大决策的出台,不断掀起研究的热潮。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曾经引起了各路研究人员的广泛讨论,这中间提出的“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后来又有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等做法)为国家行政部门所接受并大力推行;几乎就在同时,关于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多项研究成果也使得“农科教结合”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政府工作的自觉行为。之后的日子里,针对产学合作的研究、针对区域统筹的研究、针对就业导向的研究,还有针对职业教育的层次(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究竟应当高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及规模比例的研究(主要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普职比”问题)都曾一度备受关注,某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一经转化为政策文本,便直接而有力地影响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有关职业教育的这一类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即本着“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态度,首先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当中明确指出问题,接着是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对症下药。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可以将职业教育看作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实现阶层分化及阶层流动的过程,或是软、硬件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从而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的归因,他们能够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往往不止一种,于是职业教育问题成为一片开放的研究领域,成为多种学科的理论观点交汇的场所。它在研究方法上注定不是排他的,而是兼收并蓄的,像经济学常用的模型建构的方法、社会学常用的调查统计的方法,还有管理学常用的案例分析的方法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不同的学科角度也将导致研究视野的彼此差异,甚至很难为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精确界定一个范围(似乎只要从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选题即可),但能够肯定的是,作为客观事物的职业教育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对于前边列举的那些职业教育宏观问题的研究经常落脚到相关政策或法规的建议,而如果从某一单位面临的特定问题入手,寻找应对的方法,积累成功的经验,那么这样的研究就将树立一种典型,进一步则可能推而广之。由此看来,大家通常所讲的职业教育经验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大体上皆可划入问题研究这个更加宽广的范围之内。然而,无论问题研究的边界多么宽广,直接针对日新月异的问题进行的研究毕竟不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全部,也不足以确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职业教育学。

二、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及研究内容

职业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上它被认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这一定义出发,即可引出职业教育学是要“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不过对于上述认识,时下理论界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例如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而富含职业科学根本属性的类型特征,这才是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内涵”。显然,与以往从“教育”的角度破题相反,这里是从职业属性出发,将职业教育学的研究理解为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来获取合适的职业从业资格,而“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求如何从教育类型的角度赋予职业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以同等学科地位的理由”。

1.关于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讨

事实上,如果不是简单地在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前面加上“职业”的修饰,那么作为独立学科的职业教育学必须首先“抽象出与人类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起点相一致的逻辑起点”,这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前提。所谓逻辑起点(或称为逻辑出发点、逻辑开端),就是理论展开的出发点,各种学术流派对于逻辑起点的不同把握一般就在定义本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时反映出来。现今国内关于教育学及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已有多种看法(如“知识”、“文化”、“劳动”或者“经验”),而职业教育相关方面的研讨还比较有限,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观点包括将职业教育概念的逻辑起点确定为“初始职业化”,即能够成为基本合格的岗位人员;将职业教育的起点(出发点)确定为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以及直接将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确定为“技能训练”等。

对于这几种界定的分歧本文不作评论,此处的分析只是从职业生活的需要出发,毕竟职业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的主要存在方式。作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学生或学徒的称呼本身即代表了一种社会生存的不足状态,换句话说,职业生活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与其当前状态之间的差距构成了职业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这种差距表现为从业素质(究竟应当用“从业素质”还是用“从业资格”或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职业能力”等其它能够与时俱进的名词进行指代,还可进一步商榷)的不足。没有差距便无需教育,并且通过教育弥补差距应当是可行的,于是关于受教育者的当前状态也必须有一定的前提要求。由此看来,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或许更应被视作职业生活所需的从业素质,职业教育的概念则可用来泛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一切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

2.职业教育学研究内容的典型调查

职业教育学应有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但迄今为止,具体到哪些内容需要职业教育学来研究似乎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标准。为了获得感性上的认识,我们不妨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即选取不同时期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学教科书与理论专著,看看它们各自包含了哪些研究领域。

本文挑选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用“职业教育学”及类似称呼命名的五本有影响的通论性著作,它们是:《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王金波,1989年)、《职业技术教育学》(纪芝信,1995年)、《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 1998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钱景舫,2001年)和《职业教育学》(刘春生、徐长发,2002年)。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下表中,左边列举了那些受到不同作者重点关照的领域,只要某一著作(在表中按出版的先后顺序分别以“A”、“B”、“C”、“D”、“E”来代表)开列专章或在某一章有较多的篇幅涉及这一内容,即以“”表示。

根据表中反映的情况,可以做出如下述评:

(1)有关职业教育学“质”的规定性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与功能的内容从未受到忽视,同样还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一书限于当时的发展状况,未曾鲜明地提出“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问题,但也重点谈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阈限”(即在高中阶段所占的比例)——它们都是目前职业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家集中关注的领域,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教学工作的开展,直到考核评价与质量保障,形成职业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围绕着教学(包括实践教学)的论述。在这中间,专业设置以及职业分析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之所以只有少数著作谈及此等内容,恐怕还要多少归咎于教育学既有体系的束缚。

(3)职业学校办学的诸多内容是否有必要进入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视野,这在不同的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仅从上面的调查来看,只有职业教育的师资受到了绝大多数作者的重视,这大约是因为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及普通高等学校的差别在这一方面更容易找到。

(4)由于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向国外求取经验,因而国际比较的内容在职业教育学著作中十分常见,不过就比较研究自身而言,它还应当更多地视作一种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由确定的逻辑起点,研究者可以引申出职业教育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进而从中演绎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可是国内各种“职业教育学”专著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不大相同的学科体系,以至在研究内容上适当的“”都变得有些困难,除去时代变迁的因素,根本原因还应在于研究的逻辑起点不能统一。依笔者所见,如果能够以从业素质为逻辑起点,那么包括德育等工作在内的人才培养过程必然是职业教育学的核心研究领域,由职业生活的实际要求可以衍生出人才结构、学制体系以及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研究,而一些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的具体内容则适宜归入问题研究的范畴。

三、问题研究与理论建构的区别与联系

职业教育研究既包括针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包括为了建立职业教育学而专门进行的理论探讨。虽然现有的职业教育学专著也时常涉及职业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仿佛理论建构与问题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彼此重合,但实际上这两类研究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分,不可混为一谈。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的任务不同

问题研究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它是将职业教育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任务决定了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可以是孤立进行的,可以针对一点,不及其余,可以而且应当就事论事;而学科的理论建构一定要追求研究的系统性,必然是对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目无全牛”,它首先“是对命名、涵义、体系、结构、地位、作用等基本概念的爬梳”,借助一系列明确定义的基本概念,构成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简言之,两者与其说是在研究对象上互相割裂,不如说是在理解与阐述的方式上有着本质区别。

举例来说,为了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必须分析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在特定的人才观、教育观的规范下,研究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考虑应当如何把这些指导观念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前后环节。而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可能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紧迫问题,也就是如何实际操作的问题,包括校企合作如何开展、合格的教师从何而来、教材的质量如何保障等等。

2.研究的主体不同

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没有什么“门槛”,参与者可以是来自各方面、拥有各种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任何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学者均可就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因而这类研究必然是视野开阔的、各门学科的前提假设兼容的,而不是为某一家研究范式所垄断。

与之相对,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建构的主体只能是一批本领域内的专家,通过各自的积极探索与相互间的激烈争论,逐渐就研究的视角与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的“学术共同体”。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需要特定方向研究的不断深化,研究者与研究范式无所不包也就失去了学科的独立性。

3.研究的社会影响不同

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很多针对着社会热点,经常能够在大众传媒中得到呼应,特别是一些紧密联系宏观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一旦成型(有时即直接形成政策决议),立即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而职业教育学自身的建构与反思却很难在社会公众当中真正形成热点,这类研究即便开展得如火如荼,至多也只是为专门的研究者关注的所谓“理论热点”(或称为“研究热点”),研究的成果通常只反映在学术著作与教育类专业期刊之中,更多的时候它的影响仅限于理论界,限于本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内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繁荣的前提(如果不是必要的前提,至少也应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职业教育领域问题多多、运转不良,而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成熟与否同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

尽管存在这许多的差异,两类研究之间也并非毫无关联。不论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进展到何种程度,最初的研究也必定是从问题开始的经验水平的论述,经过问题研究的材料积累,才有可能从经验水平的概括总结上升到范畴水平的学科体系。一系列范畴的形成往往需要长久而广泛的准备,倘若这个基础没有打好,个别的理论研究者关于学科体系的探讨总归难成气候。

即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学完成了超越经验水平的理论升华,它的学科建构也不能完全脱离问题研究的需求。例如对待职业学校的师资建设,由职业教育学的逻辑体系可以必然地推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能够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专兼结合、“双师型”),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则会揭示职业教育师资的成长规律,告诉决策者怎样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激励与保障。

四、什么是有价值的职业教育研究

既然职业教育研究并非一个单纯的学术框架所能涵盖,而是同时包含了“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研究的价值也应当有着不尽相同的判断标准。作为研究必然要求有所创新,除此以外,一项有价值的问题研究不仅是要发现那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重要的还应在于及时总结经验,以及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流于泛泛的议论或者空发几点感慨,空喊几句口号。尤其是职业教育宏观问题的研究,更要力求走在政策之前,而不只是为既定的政策提供注解。至于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则要形成一定的学术规则,有一套独特的术语,有核心的研究领域、基本的研究范式与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往偏重经验感知与直观推论的叙述必将让位于理论主导和逻辑规范。

现在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不是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而恰恰是研究整体上停留在经验水平,充斥着大量的介绍性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或“理论指导实践”等说法的掩盖之下,理论建构与问题研究的分野还不那么明显——这正是研究不够深入、学术不够成熟的表现——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职业教育学”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职业教育研究”,所以就显得内容庞杂而缺乏学术规范。还有学者主张建立更多的职业教育学分支学科,以便将各种视角出发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划归“职业教育某学”或“职业教育某某学”的名目之下,但在笔者看来,如此这般的“画地为牢”既不利于职业教育学本身的成长,也多少限制了问题研究的眼界。

展望今后的职业教育研究,我们渴望看到一派学术争鸣的景象,一片开放且开阔的问题领域,还有一门逻辑严密而不再试图包罗万象的职业教育学。

注释: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10—14.

[3]周明星。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8—11.

第7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研究分析

一、前言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教育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专业对于培养人才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组成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体育课程只是过分地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却很少关注,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整体能力得不到提高。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创新力度远远不够,跟其他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的设置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的安排方面缺乏科学依据。体育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模式,其设置的合理与否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本身一定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力度,同时还要做好对体育教育的创新管理工作,指导和培养专业的体育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逐渐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实施了积极改革,适应了时展的新需求。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专业口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低,课程设置比较固定,教材实用性有待提高。本文将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其他一些国家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对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

1.体育教育专业的概念简析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将体育教育专业的理念定位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体育课程的开设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下,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遵循了创新、发展的理念,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并能很好地适应体育、训练和体育科研工作,所以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我国的体育创新的前提。

2.体育课程的设置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学校将对所有安排的体育专业课程进行选定和组合,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一般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年级段、年龄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的学时分配,发挥体育专业课程的优越性。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一定要按照课改的基本要求,多选择一些新颖的、有创造力的内容,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课程的结构设置和课程的内容设置两方面。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关键是要看体育结构和内容设置是否合理以及能不能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比较分析

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研究

1.1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指的是体育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类型,这也是培养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对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在体育教师的任职要求方面,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技术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它们对培养目标的确定比其他国家更细致严格一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将会被任用到不同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学制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了专业的体育课程考试才会取得体育资格证书。

1.2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的结构设置合理与否会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体育课程的结构设置方面,俄罗斯主要强调的是体育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也就是说体育课程的开设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其他各专业知识相互结合。这种结构设置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其他专业的知识丰富体育课程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专业。该课程结构与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第一类是有关人文、经济、社会及自然科学的体育课程,另一类是专业的体育课程。日本在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方面主要强调的是体育课程创新,也就是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立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探索中将体育课程知识运用于体育实践活动中去,满足体育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它跟俄罗斯在体育课程的设立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强调了体育课程的综合性,比如在体育课程中适当穿插一些社会、经济、科学类的题材,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体育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德国来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体育经验与方法值得我国引进与借鉴,其规范性也比其他国家都更为优越。从目前德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体育讨论课、选修课、学术课等开设的相对较多。

1.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评价

以美国为例,其专业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情感和身体三个方面,同时每一个方面又分为若干详细的评价内容,并对课程的评价作出细致的分析。

2.国内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研究

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受传统影响比较大,在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只有改革开放之后体育专业课程才取得了实质性创新,并开创了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教育专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课程的设立主要是朝着专业化的体育人才方向发展。这也使得体育课程的改革有了创新的发展平台,摒弃了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念。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将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类。必修课主要是一些主干课程,其中也包括一些一般的必修课程,它是按照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实施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修课程主要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一些辅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实践课程是新时期下大纲要求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虽然大部分还是以百分制为主,但是随着课改的要求,这种格局也在不断被打破,百分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四、适当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必要的时候可以引进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体育教育经验。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其次,加大体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力度,正是基于我国的体育教育课程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应该多投入一些教育科研资金,学习国际先进的体育课程经验。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时间上要所下功夫,因为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时间设置的不够长,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大对新体育课程的研究力度,并学习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体育教育经验,做好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丽娜.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