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校园文化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29 16:41:33

序论:在您撰写校园文化优秀案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校园文化优秀案例

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职业素养

当前,培养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性目标。教会学生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让他们养成产业工人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更加艰巨的重任。

一、校企文化脱轨的影响

案例1:我校一名教师带学生去一家企业实习,进入车间后所有的学生都坐在自己的工位前,有一名男学生把一只脚放在焊机上,部门经理看见了,就对带队老师说:“这名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都还没有养成,他不适合在我的企业工作。”而就是这名学生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

案例2:我校学生张某,在自己的顶岗实习报告中写道:“在学校,我们不穿校服、迟到,老师会严厉的批评或耐心地讲道理,要我们改正,但我们总觉得就为这一点小事说我们有必要吗?总是无所谓。但在企业就不一样了,只要是与企业管理条例有关的事我们犯了错,就和我们的工作、工资挂钩,我们整天都提心吊胆的。”

上述两个案例,典型地反映了学生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培养,根据我们调查,中职生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比较普遍的。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培养学生的校园文化与管理学生的企业文化脱轨。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下大多数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都是照搬普教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学校师生在谈及自己学校的特点时都是如数家珍,有体育节、校园艺术节,有读书活动、迎新文艺演出等活动。学校整体环境也与普通中学大同小异,置身于这些学校无法感受到职业的气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很难找到职业学校的特征,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严重脱节。

三、社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0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加强学校教室环境建设,使之成为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环境建设,通过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纪律、规范、流程,展示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优秀成果,展示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训练,增强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1.环境建设与企业文化接轨

校园环境布置注重体现企业文化特色。例如,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室环境评比,要求同专业的班级按企业的标准去布置自己的教室;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知名企业家的事迹,把学校广场建成“企业文化园”,着重宣传与所开设专业联系紧密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室,并在实习室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踏进实训室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

2.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标准与企业文化接轨

中职教育有职业性、岗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德育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利用德育课这个主阵地,对德育课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增添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等新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3.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接轨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在传统学生管理制度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准职业化”管理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需要来进行制度建设,恰当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校企合一”的值周制度,让各班有计划的参加学校的服务管理、校园保洁,学生“到校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礼貌意识和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4.校企合作与企业文化接轨

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实施校企合作。例如,我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开展了“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两进”,“教师走出课堂到企业实践,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实习”的“两出”和“经理老总讲规划、专业技术人员讲技术、能工巧匠将经验、毕业学生讲体会”的“四讲”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就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聘请合作企业人员和在合作企业做出成就的我校毕业生来校讲学,培养学生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把学生带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的真实环境,提前对学生进行岗位熏陶。

5.学校活动与企业文化接轨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例如,举办专业技能展示活动,为学生创设就业实践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角色的同时,学会交流、合作、竞争,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单位开展调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利用专业技能进行各种电器义务修理,加强劳动观念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

总之,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更多的企业文化,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然而这种跟风式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我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企业文化课程基本建设上,现就目前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几点不足之处:

1.企业文化授课内容空泛,学生理解有限在目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有机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因此,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可供高校采用的企业文化课本有限,授课内容基本上是对企业文化表象的解读,没有紧贴企业及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实际应用的内容较少,且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感。其目标仅仅是告诉学生什么叫企业文化,而没有教学生企业文化对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及影响,更没有告诉学生怎样才能适应企业文化谋求个人的社会生存及发展职业生涯,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企业文化存在片面理解,缺乏理论联系实践,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毕业生要走进企业,开始工作,首先面对的就是“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然而学生长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企业文化只是作为一种书本文化,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使其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变成全新的概念,形同虚设。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自然会对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带来许多难以调节的矛盾。现实表明,这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严重脱节,制约着企业和人才的发展。

3.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但目前校企合作仍处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阶段,运行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学计划严谨与企业的市场动态性,使企业需求与高校教学安排不同步,高校不能及时服务于企业;校企合作受益最大的是高校,学生技能与经验不足促使企业受益周期过长,而使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对等;政府指导力度不够没有给予合作企业政策优惠或经济补贴;国家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法律法规用于监督、考核和推行,即校企合作没有法制保障,这几个方面致使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合作层次浅且难以持久。

4.课堂内容枯燥,单项式教学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企业文化作为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对师资队伍建设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但大部分高校的老师,都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与实践脱节。致使目前学生在学习企业文化课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理论概念抽象、理论与实践割裂、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究其原因,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传统单项式灌输教学,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

5.案例库不够,内容不够深刻案例教学法对于企业文化课程而言是行之有效的,感受鲜活且精彩的企业文化案例,更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也同样不够成熟,今天还是企业明星,明天可能就陨落昙花一现,这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因此现阶段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文化案例较少。

二、案例库不够多,授课内容也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不够深刻,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缺乏有效性。针对以上几点不足之处,我认为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以下的创新:

1.进行教学大纲调整,强化实践教学内容高校要想有效地实施企业文化教育,就要从企业文化课程开始着手。时刻关注企业文化领域的实践和动态,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让课本内容紧跟时展步伐。根据各高校自身特点予以借鉴其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经验,结合企业需求对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梳理,制定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的定位分析,进行基础知识模块、学习能力培养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实战模拟模块的系统划分,使内容变得更加紧凑。再根据学生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学科职业素养训练,这样即能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培养了专业素质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清楚意识到企业文化对择业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只有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地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2.构建企业化的特色校园文化一直以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然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有成效的文化对接并不那么容易。我认为,高校应注重宣传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企业化的特色校园文化,为实现毕业时“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如在开设企业文化课的基础上,在校园树立相关职业的名言展板和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邀请杰出的企业领导者或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校企双方共建实验室、培训基地、组织实训实习;开展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学习并吸纳企业的管理方式,如在学习或生活纪律方面严格管理培养学生守时、守纪的习惯等几种方式来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这些都是树立大学生企业文化观的重要途径。

3.协调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目前,校企合作仍处于教育部门倡导,高校自发的状态,政府对高校合作企业没有给予政策优惠,企业主管部门也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意识,对校企合作持有消极观望的态度。种种不利因素都需要高校自己消化,这就需要高校协调企业完善合作运行机制。首先高校需从市场角度出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帮助学生完成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的过渡;其次有目标有定向的选择合作企业,从而保证合作质量;再次校企双方成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小组用于开展合作项目的实施、管理、协调和监督;最后努力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如减免税收用于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并完善相关立法工作让校企合作有法可依,从而开拓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当然校企合作的成功更需要双方的交流与互信,这样才可以使校企合作长远发展下去,实现双赢的目的。

4.改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学企业文化课是一门全新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在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可以运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第一,创设企业环境,开展模拟实践。利用现有案例,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创建企业环境,并自行提炼企业文化,不断总结,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和运用;第二,学生还可以模拟授课、课堂讨论、辩论等,老师再对学生的所谈所讲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第三,请进优秀企管人员,宣讲企业文化。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让学生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精神魅力,并认识企业文化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第四,开展策划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相关活动,如:展览企业文化展板、企业宣讲、企业名人访谈、参加校园招聘会、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以此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及优秀企业的文化;第五,通过短期见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及参观等方式将学生送进企业让其零距离的直观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5.开拓创新企业文化案例利用案例库,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企业文化现象与实践的认识。虽然现阶段各高校已经形成自己的案例库,但不得不承认企业文化案例少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在我们多角度利用现有国内外教学案例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平台的优势,播放一些描写优秀企业发展史的影片,能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影视剧或不错的求职节目,借此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提倡教师极力推荐一些关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面的杂志或书籍供学生阅读;学生还可以利用现有案例,搜集处理资料,发散思维创造新的案例,这样既丰富更新了案例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总结

第3篇

学校以校企融合为基础,构建以鲁班精神为核心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一是构建以鲁班精神为核心的行为文化建设体系。包括确立师生的教学规范及相关制度,所涉及的职业规范需求及标准,并进行系统的建筑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日常教学准则实施。二是构建以鲁班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建设体系,使之成为共享的价值观、哲学观。以人本主义为根本,校企共同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定期举行相关仪式,并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三是构建以弘扬鲁班精神为核心的物质及环境文化体系。校企共建校园环境,共同进行校内外实训环境中文化的建设,使深层次的文化更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

做 法

校企共融形素质教育模式。由学校主导,引入企业理念文化进校园,组织形式多样的技能节,开展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各系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背景、择业愿望,分门别类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进行量身定制。企业高管走上讲台,讲工程案例,做专业指导。教师层面则实行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制度,兼职班主任由专业教师和校内兼职教师承担,通过教师主导,融合校园文化理念于教学实训中,使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

校企共编教材及网络学习载体。学校开放校园网络,专门开设学生素质教育网站,另外在产学研及各系网络中提供合作企业的网站资源和信息;同时开放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增加有关人文书籍的采购,扩充图书馆藏书的人文内涵。系统性的素质教育则由校企共同编写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教材、汇编及读本。自2007年开始,学校组织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组对人文学科的教育、民族文化的教育、人类意识教育、精神修养的教育、建筑学科的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培养职业院校人才所需的能力本位、一专多能、竞争与合作、终身学习、情感智慧等为目标,进行建筑类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组。学校现已出版系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材,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外文学史略》《中国建筑文化读本》等,并且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在前两学年渗透教学。根据与企业合作的紧密度和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座的情况,与企业人员一起编写《2010年度浙江建设学院校外基地优秀案例集》《浙江建设学院合作企业成员简介》,在成员简介中重点介绍了部分大型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

校企共育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定期举行体现鲁班精神价值观的各种仪式与礼节活动,故事、礼制、仪式、集会、教师会议、运动竞赛、社团活动都是很好用以沟通和表达文化的方法。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于2003年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念,依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心理普查、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社团活动、网络交流、宣传普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阳光心育工程于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校园文化品牌。2013年9月,定向体育运动又被评为浙江省校园文化品牌。

校企共建体现“鲁班精神”的校园物质及环境文化体系。首先,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与定位,与森禾集团等企业共建整体校园的植物分类区,强调植物品种的丰富性,体现学习及科普价值。校园的不同植物区块由凯华等多家企业设置了校友林,以体现“念师恩”的主题。其次,构建大量体现“鲁班精神”的雕塑及石头小品。学校的所有道路也都结合建筑历史上著名建筑大师或鲁班精神进行了路名的标识。最后,注重在教学环境设施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引入校园与企业文化。比如在图书馆、实训楼、教学楼中体现各合作企业文化。在校外基地体现学校的优秀文化,如对省级优秀文化品牌“心育文化”进行企业推广,为企业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

成 效

第4篇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 全球化正在改变大学校园 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模型、困境与出路 全球最美大学校园 文化传统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探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论我国文化战略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浅议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寻根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全球最美大学校园等5则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⑧邵东.论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虚拟现实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包装工业,2015,Z2.

参考文献:

[1]盖晓明,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响,任竹凌,韩沛杰.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

[3]卜彦芳.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4]石云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学苑出版社,2004.

[5]梅仕士.民间文化元素在电脑游戏创作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崔玉霞.古代侠客文化与现代网络游戏[J].江西社会科学,2005,(01).

[7]涂锐.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表现与运用[J].东南传播,2009,(2).

[8]贾永腾.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缘由和路径[J].山东工会论坛,2015,(6).

[9]薛凯文.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路径[J].现代交际,2014,(8).

第5篇

1.1时代性

时代性是校园文化在政治环境、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文化和新思想深入交融,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学校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要与当前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其他院校先进的管理和文化模式,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时代精神,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理念或行为规范进行突破性构思并付诸于实践。

1.2服务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大部分职业院校开始实现由重规模数量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靠毕业生素质占领招生市场的观念已被广大教育界认同。同时,随着职业教育新常态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高品质高技能的培养理念,周到适合的毕业生跟踪服务,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新常态就是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健全,是对校园文化创新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1.3品牌性

当今社会对品牌的看重已经超越了院校名称本身,更关注品牌的一切,希望通过毕业生了解其背后的院校。校园文化要精心设计品牌组合战略,同时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定义毕业生培养方向。职业院校的社会知名度越来越成为一种品质、一个品牌,一条在社会中生存的法则。

2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要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职业院校自身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细节、抓住把手、有的放矢。

2.1建立常态化的文化管理机制

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有效管理校园文化的前提与保障,是建立常态化校园文化管理机制的基础。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校园文化管理常态化的职能部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落实规范要求,提高教学水平,突显院校优势和职业特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文化教育培训,树立师生校园文化信仰,组织校园文化管理培训,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校园文化管理专业人才。依据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与目标,依托现有的师生教育和培训体系,编制校园文化教育与培训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写校园文化校本课程标准和经典案例,如:《校园文化教育手册》等。校园文化教育与培训工作除了依靠内训师或外聘讲师外,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院长、中层管理者在校园文化教育培训中的参与度,并使他们切实担负起传播者的使命,实现文化教育培训常态化。

2.2组建规模化的文化合作机构

成立全国性校园文化合作组织,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形成校园文化合力,创建校园文化管理大格局,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协作组织,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合作组织可以对各成员单位的校园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传播、创新与提升,在学校和专家之间搭建咨询指导平台,在成员单位之间搭建优势互补平台,在兄弟院校之间搭建学习借鉴平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2.3拓展多样化的文化宣传途径

校园文化形象只有通过有效传播,才能达到改善、提升学校形象的目的。在校园内,以道路、建筑和景物布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为道路、建筑和景观命名,体现行业特点和学校个性;设置名人塑像(配以历史贡献阐述),设置文化长廊,悬挂体现学校发展、优秀毕业生奋斗历程的展牌。根据校训内涵、学校形象及本土文化构建文化墙。在办公楼和宿舍楼的走廊设置优秀员工、行业精英展板和师生美术作品等,使校园处处沐浴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之中,使师生目之所触、行之所至都是一道文化风景,形成“每走一步皆思考,每个角落皆教育”的文化氛围。开辟企业简报、内刊和网站开辟“校园文化教育”论坛平台,员工可利用报刊、网络和微信等方式进行互动沟通,开展网上文化状况调查和网络校园文化论坛,使互联网催生的诸如自由和共享、互助和奉献、开放和兼容等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不断地充实校园文化教育工作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建艺术团体,聘请艺术家定期指导,排练员工喜爱的传统剧目和当代优秀节目,满足师生业余文化生活。

2.4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把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中,深入推动校园文化创新,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校园文化活动应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内容。师生员工活动和职工社团活动要突出职业特色。每年定期举办专业知识技能比赛,并将创新、竞争和市场意识有效融入其中。组建职工行业社团、兴趣小组,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包括企业创业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主题讲座,让创业明星、行业精英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教育和感染师生;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与我同行”、“我的中国梦”“、凝炼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年度业务技能、体育运动会和“五四表彰”等。

3结语

第6篇

一是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二是开展以全县教育系统“绿化”“美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二、具体工作

1-2月份

1.以“快乐寒假”为主题,组织开展XX年全县中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经典阅读、手抄报编辑、手工制作、民风民俗研究、感恩亲情、人际交往等主题。

2.指导乡镇校拟定XX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及德育活动安排;配合县委宣传部、县住建局、县文化广电局组织开展“汉唐风贰拾肆节气街”铭文、“百联”有奖征集及优秀作品评选活动。

4.出台《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规范》《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及《全县XX教育系统绿化工作实施意见》,召开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具体部署以“绿化”“美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3月-4月份

1.继续落实《xx县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推行目标责任管理,促进学校提高养成教育管理水平;指导、督促全县中小学认真拟定学校年度“养成教育”专项工作计划,确立年度主题、精心设计各类活动,形成乡镇校养成教育工作特色;重点开展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全县初中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活动,适时召开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交流活动。

2.指导、督促乡镇校落实教育系统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并组织开展专项评估验收工作;组织开展以全县中小学“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诠释、校徽设计、校歌创作及演唱(视频)、校报校刊创办评比活动。

3.组织开展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等优质课(录像)竞赛及案例(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各级优秀少先大队辅导员及优秀少先队员、团员的推荐、评选工作。

5月-6月份

1. 落实《x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达标及示范校创建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开展38所乡镇初中、x小学及27所乡镇中心小学县级德育达标及德育示范校评估工作;落实《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规范》《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县XX教育系统绿化工作实施意见》,开展县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工作。

2.指导、督促乡镇校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开展全县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录像)评比活动。

3、指导县直高中、初中、职业学校和乡镇初中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设工作。

4.开展各级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的推荐、评选工作。

7月-8月份

1.以“快乐暑假”为主题组织开展XX年全县中小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以“学校班集体与班主任管理”“少先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学生自主管理”等为主题的德育工作队伍专题培训工作;

9月-10月份

1.指导、督促县级、市级德育示范校做好市级、省级德育示范校评估前的准备工作;指导、督促县级校园文化示范校做好市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2.积极推进会宁一中、x中学、x初中、x小学等五所中小学“网络学习班级”的试点工作。

11月-12月份

1.开展乡镇校团队工作、学校家长学校工作、留守儿童之家教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考核。

第7篇

论文摘要摘要:许多地方为了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应,防止无序竞争,对小型学院进行了合并,由此产生的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一些规模较小的职业学院(校),为了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局,在当地政府的参和下,进行了合并或重组。这样一来,有利于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避免了小学院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盘考虑和节约教育资源。和此同时,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也随着行政机构的合并,进行了重新组合。这里的关键是,这种组合是否优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呢?这个新问题关系到学院合并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必须引起院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烟台职业学院在合并和建设中校园文化的重组和优选新问题,谈点个人见解,和职教界各位同仁共享。

一、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的重要意义

随着学院组织机构的合并,各小学院校园文化都被带到新学院进行组合,这种组合是必然的,无形的。但却是对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的,假如各小学院的优良校园文化得到很好的组合并发扬光大,将有利于新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其效果是1+1%26gt;2的;反之,假如各小学院原有校园文化中的优点被丢失,缺点相融合,则不利于新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其效果是1+1%26lt;2。由此可见,新学院的组建中,有必要对原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进行分析和筛选,找出其优点和缺点,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以便建设更加优秀的新学院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烟台职业学院是由5个小型职业学院(校)合并而成的,我们假定这5个小型学院(校),就是学院合并后的A、B、C、D、E5个校区。A校区原来的教学制度规定,教师必须提前5分钟走进教室,了解上次课堂教学的效果,稳定学生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有两条优点摘要:一是有利于教师的为人师表,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心得到教师的敬业精神;二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他四个校区的教学制度中,都没有这个规定。那么,新学院成立后,就应该在有关的教学文件中,对这一规定进行重申。这样以来,新学院的常规教学秩序,就建立在了一个科学、先进的基础之上,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便是教师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功能,这种功能将使学生长期受益。

二、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的具体做法

校园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各种明文规定的制度,又包括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做法。要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其具体做法有摘要:

1.组织有关处室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从中进行优选。新学院组建开始,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即校规校纪都要重新制定。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从中优选出最有利于新学院发展和壮大的内部管理制度条款,作为新学院的新制度颁布并实施。例如,教务处分析了各校区原有教学文件的格式、内容及要求,修改制定出了新的教案、教学计划、试卷分析等格式及要求,颁布并实施。

2.组织各处室有关人员,到同类学院去学习和访问,以便吸收其成熟的办学经验。

烟台职业学院组建初期,学院曾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同类学院去参观学习,吸收其他学院的先进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以便使本院的新制度、新校风更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例如,学院校园内的雕塑、标语、条幅、制度公告以及校徽、校训,都为新的、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功能。

3.组织全院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研讨,选择出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校园文化,并作为新学院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企业文化探究为名,组织学生和老师探究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联,以及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落后的,不利于学院发展的。并且以研讨会和讲演比赛的方式,组织师生进行了分级研讨,最后,将研讨资料汇总到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汇总和筛选。

通过以上活动,达到了三个目标摘要:

(1)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现象中的优劣进行了熟悉和剖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2)学生学会了研讨现实新问题的方法,学会了调查探究的方法和互联网的更有意义的使用方法。熟悉到上网除了聊天以外,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探究工作。

(3)师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师生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关系之外,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生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探究新问题的方法。

4.在全学院范围内,组织“两个转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全院师生明确办学方向。

烟台职业学院是由几个小型的职业学院(校)组成的,其中有中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也有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都有一套原有的办学理念。为了统一思想,明确办学方向,学院在全体师生中展开了大讨论,讨论的题目有两个摘要:一是如何完成中专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二是如何完成普通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

通过大讨论,使全体师生熟悉到学院在烟台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熟悉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明确了从中职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意义、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最后,选择讨论中形成的优秀论文刊登在校报上,以展示其成果。

5.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学院的评估,严明校风校纪,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