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研课题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29 16:41:30

序论:在您撰写科研课题综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科研课题综述

第1篇

[关键词]顾客体验;顾客忠诚;影响路径;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22-03

1 顾客体验的概念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多数学者基于心理和情感层面对“体验”进行界定,其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P i n e和Gi lmore,他们认为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受此观念影响,现有研究文献多认为体验是顾客感受和互动反应的结果;另外,部分学者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认为体验是一种营销手段(Kotler,1997),而Shaw和Ivens于2005年提出价格、产品和质量不再是稳定的竞争优势,而顾客体验将是下一个竞争战场。

2 顾客忠诚的界定

对顾客忠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Copeland(1923)和C h u r c h i l l(1942)的描述;而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行为层面,即从购买金额和购买频率方面对顾客忠诚进行界定和衡量(Jason M.Carpenter,2008);然而,一个重要的区分即态度忠诚和重复购买行为的差异一直存在(Jacoby&Kyner,1973);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合梳理发现,各学者对顾客忠诚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即行为忠诚论、态度忠诚论及综合忠诚论。

行为忠诚论的主要代表Tu c k e r将顾客忠诚定义为“连续3次购买”,这一观点对后人影响极大;Ol iv e r认为忠诚是不受能引至转换行为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营销活动影响的,在未来持续购买所偏爱的同一品牌或同一品牌系列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

态度忠诚论的代表Ja c ob y和Ky n e r认为,重购行为并不一定涉及心理承诺;相反,其发生原因可能是对时间、能源成本、风险、选择概率或消费偏好的个体感知,或者是对临时销售奖励以及法律和企业政策限制等的感知,S t o r b a c k a和Gr o n r o o s1995年进一步提出单纯的行为取向难以揭示忠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高度重复的购买行为可能并非基于某种偏好意向,而是由于形成转换障碍的各种约束存在,低度重复的购买也可能是由于情景因素或随机因素的作用,因此,态度忠诚论者认为单纯的重复购买行为并不能解释真正的顾客忠诚。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国外对忠诚的界定持“态度忠诚论”者远超过持“行为忠诚论”者(Fornell,1992;Macintosh andLockshin,1997;Reynolds and Beatty,1999;Reynoldsand Arnold,2000;Jones,2006)。

综合忠诚论者D i c k和B a s u认为,只有当重复购买行为伴随着较高的偏好时才产生真正的顾客忠诚;Gr em ler和B r o w n认为忠诚顾客是倾向特定的供应商重复购买行为的程度和对其所抱有的积极的态度取向。

3 顾客体验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3.1 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3.1.1 顾客体验影响顾客忠诚的培育

O l i v e r1999年通过研究发现体验行为对顾客忠诚有显著的解释力;B e r r y(2000)在创建“服务品牌权益模型”中,特别强调消费体验对建设服务品牌权益和忠诚所具有的关键作用;I b r a h i m和N g提出消费者对购物中心商店的特色及交通成本的认知体验会显著影响其购物时的享受体验,并进而影响其惠顾行为;B o l t o n等认为服务体验会影响客户对企业的评价与再次惠顾;C h i a r aGentile,Nicola Spiller和Giuliano Noci 2007年的研究表明,体验在确定客户的偏好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而后影响其购买决策;Ch a n g,H.H.和Ch e n,S.W(2008)认为,体验是理解消费行为的重要变量,体验与再次惠顾行为相关。

3.1.2 顾客体验正向影响顾客忠诚

Mano和Ol iver认为,情感体验对满意度起到正向影响效果,并与口碑有关,而享乐及实用认知体验共同影响消费者满意行为;Wakefifeld和Baker则明确提出购物时的兴奋体验感受与再次惠顾意图呈正向相关;Wakefifeld和B a k e r对消费体验的价值及其与满意和再次惠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定量分析,认为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B a b i n等研究发现体验价值与零售店偏好、未来惠顾意图呈正相关。

3.1.3 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路径

C h a n g,H.H.,& C h e n,S.W.在研究电子商务顾客忠诚时认为,互联网体验通过三条路径影响顾客忠诚:①直接影响;②经由满意度影响互联网用户忠诚;③体验影响用户转换成本并最终影响用户忠诚。O l i v e r(1980)认为,客户满意度的累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整体经验基础上的一个整体评价,顾客体验经由顾客满意度影响顾客忠诚;Flavián, Guinalíu和Gurrea认为消费体验对顾客忠诚具有直接影响作用;R e b e k a hBennett,Charmine和Janet认为,体验通过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参与服务种类两个因素影响顾客态度忠诚;并提出低体验水平群体的顾客忠诚主要通过顾客参与服务方式形成顾客忠诚,而高体验群体则通过顾客满意度形成顾客忠诚,即当顾客的体验水平较低时,以参与方式为主的认知变量成为态度忠诚的主导要素,随着体验的深入,用户的情感满意则成为影响态度忠诚的主要因素。

不难看出,国内外关于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影响路径的研究结论虽不是完全一致,但普遍认为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具有直接作用,同时顾客体验通过顾客满意、顾客价值、顾客转换成本等影响顾客忠诚。

3.2 顾客忠诚对顾客体验的影响研究

Ts e和Wi l t o n(1998)认为,忠诚消费者的独特动机是当一种体验感知有别于其先前的体验标准时维持和修复心理平衡。S.Fournier(1998)认为,忠诚的消费者会以既有的体验作为标准,带着偏见和思维定式去解释和评估新信息;根据Bolton,Kannan和Bramlett等的研究,在一些实行顾客忠诚计划的公司,忠诚的顾客对正负两方面的体验都有所忽视,坚定的忠诚者不会因为体验负面效果的发

生而改变购买态度;而Tr ac y Meyer2008年的最新研究表明当一个顾客高度忠诚时,负面的消费体验对顾客再次惠顾商店的态度影响较小。

4 分析与总结

综上,国外学者对顾客体验和顾客忠诚的研究多数从消费者的情绪、情感即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正向影响方面(Oliver,1997;Wakefield,1997;Baker,1992、1994);而关于体验对顾客忠诚的作用路径、负面体验效果对忠诚的影响以及顾客忠诚对消费体验及效果的反作用虽有部分学者(Tse,Wilton,1988;Fournier,1998;Bolton, Kannan,Bramlett,2000;Meyer,2008)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但是总体的关注度还不够。我国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多数于2003年后问世,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企业提升顾客忠诚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模 型。

参考文献:

[1]Pine II,Joseph B.and James H.Gilmore,Welcome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4):97-105.

[2]S h a w,C&I v e n s,B u i l d i n g G r e a t C u s t o m e rExperiences[M].New York:MacMillan,2005.

[3]Jason M.Carpenter,Consumer Shopping Value、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in Discount Retailing[J].Journal of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08(15):358-363.

[4]J a c o b y,J,K y n e r,D.B.,B r a n d l o y a l t y v s.Re p e a t P u r c h a s i n g B e h a v i o r[J].J o u r n a l o f Ma r k e t i n gResearch,1973(10):1-9.

[5]Olives,R.L,Whence Consumer Loyalty?[J].Journal ofMarketing (special issue),1999(63):33-44.

[6]Dick,A.S.,Basu,K.,Customer Loyalty:toward anIntegrated Conceptual Framework[J].Journal of the Academyof Marketing Science,1994,22 (2):99-113.

[7]D.D.G r e m l e r &S.W.B r own,S e r v i c e l o y a l t y[M].Antecedents,Components and Outcomes American MarketingAssociation Winter Conference,1998.

[8]R.N.B o l t o n,P.K.K a n n a n a n d M.D.B r a m l e t t,Implications for Loyalty Program Membership and ServiceExperiences for Customer Retention and Value[J].Journal of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0(28):95-108.

[9]Chiara Gentile,Nicola Spiller,Giuliano Noci,How toSustain the Customer Experience:An Overview of ExperienceComponents that Co-create Value With he Customer[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7.25,(5),395-410.

[10]Chang,H.H.,&Chen,S.W.,The Impact of CustomerInterface Quality,Satisfaction and Switching Costs onE-loyalty:Internet Experience as a Moderator[J].Computersin Human Behavior,2008,(10):1016.

[11]M a n o,H a i m a n d R i c h a r d L.O l i v e r,A s s e s s i n gthe Dimensional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umptionExperience:Evaluation,Feeling an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Consumer Research,1997,20(3):451-466.

[12]Wakefield,Kirk L.and Jeffrey G.Blodgett, CustomerResponse to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Service Factors[J].Psychology & Marketing,1999,16(1):51-68.

[13]Babin,Barry J.,Yong-Ki Lee,Eun-Ju Kim,andMitch Griffin,Model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Word-of-Mouth:Restaurant Patronage in Korea[J].Journal of ServiceMarketing,2005,19(3):133-139.

[14]Oliver,R.L..A,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Journal ofMarketing Research,1980,17(4):460-469.

[15]C.F l a v i á n,M.G u i n a l í u &R.G u r r e a.T h eInfluence of Familiarity and Usability on Loyalty to OnlineJournalistic Services:The Role of User Experience[J].Journal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06,13(5):363-375.

[16]R e b e k a h B e n n e t t,C h a r m i n e E.J.&J a n e t R.Experience as a Moderator of Involvement and Satisfactionon Brand Loyalty in a Business-to-business Setting 02-314R[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5,(34):97-107.

[17]D.K.Tse and P.C.Wilton,Models of ConsumerSatisfaction Formation:An Extension[J].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1988(25):204-212.

第2篇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科能力 体育教学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关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讨论焦点逐渐从对体育的功能和教学目标的主次转移到对“体育学科特性”的认识和研究上来。体育教学应同其他学科一样,培养体育学科应培养的能力,明确什么是体育学科能力,并将其具体化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已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对有关体育学科能力的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的研究情况做扼要综述。

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研究

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先行研究并不多见,所以关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国内几位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毛振明(1996)在《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一文中,从学科能力的含义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在体育学科中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独自的能力构造,是为了使体能和技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实践能力”。但这个时候他还未能对体育学科能力提出明确的概念。随后毛振明(1999)在其发表的《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一书中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可以被称为“体育实践能力”的能力结构,是学生终身从事身体锻炼和运动娱乐时应具备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庞标琛(2000)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及技能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赵子建(2004)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的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客体特征结构,主体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多数学者都是从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学科能力的含义角度来给体育学科能力下定义的,学者们都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但是具体是包含了哪些要素,学者们持有不同的理解,在界定体育学科能力内涵时,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

二、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研究

王伯英(1990)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体育学科能力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五种基本成分组成,其主题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王占春(1994)认为体育学科能力包括获得知识的能力、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制定身体锻炼的健身计划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和自我锻炼、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毛振明(1999)认为体育实践能力包括从事运动的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观赏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学者们虽然在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内容的提法和归纳上表现出很大差异,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归纳到体能、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的范畴。但是,由于学者们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上的认识有所不同,所以在确定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时还是有较大的差别。

三、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研究

庞标琛(2000)通过模糊集合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彭小伟(2015)阐明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以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体育健身原理运用表现为主体的体育学科能力测评的内容框架,并认为在实施体育学科能力测评工作时,还应结合具体的测试环境与学段要求,制订测评指标和标准。

四、小结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活跃,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研究已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前提。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努力研究和探索,(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提出和讨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概念和内容结构上却一直不明确,在概念上,学者们的角度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结构的确定上,很多学者还是没有说清是按照何种依据划分的;(二)研究多局限于我国的体育学科研究,缺少和国外的对比研究;(三)由于在概念和内容上的不明确,怎样才算是达到了具有体育学科能力,因此体育学科能力的评价体系也尚未形成;(四)不同学段应具备不同的体育学科能力,在体育学科能力的划分上还缺乏相关系统研究。

我国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探讨时间不长,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学科目标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目前我国体育学科能力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学科能力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将会从更多的角度展开,相信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会不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9(1):25-30.

[2]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庞标琛,郭邦士.高师学生体育学科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4):32-34.

[4] 赵子建,许瑞勋.体育学科能力研究的哲学思辨[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24-26.

[5] 王伯英等.中学生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体育[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

第3篇

手术综合训练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手术整体意识、强化无菌观念等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外科手术综合训练是指完成了外科手术基本实验教学即无菌技术、认识常用手术器械和打结、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拆线)后,用活体动物(犬)进行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几年来,在不增加实验经费的前提下增加同学的动手机会,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手术综合训练上作了一些改进,现介绍如下:

1 重复动物法

这是我校多年来外科手术综合实验课主要采用的传统方法, 是一种减少动物用量的方法。每次4台手术连续上5学时的外科实验课,每台一个指导教师,动物的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每次实验用品均需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术中尽量减少动物损伤,术后保留动物使其存活,约一周后动物基本恢复再做第二次手术,依次做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每只犬平均可做3次以上手术,可减少1/3~1/2的动物用量,术后可观察手术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多次手术后粘连重,解剖层次不清,且出血多,有的切口感染等,造成手术难度大。(2)有的犬术后死亡,使下次手术不一致,不便于术后的讨论。(3)术后喂养成本高。

2 一次性动物法

实验动物由校外供给,每次术后动物由提供者自行处理。可节约抓犬的时间,降低了受伤的风险,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实验用品不需要消毒,整个手术过程要求学生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无菌操作。这种方法用犬新鲜,解剖层次清楚,无粘连及感染,手术难度小,手术相对较统一,便于学生术后讨论及完成手术记录。但术后不能观察手术效果。

3 一次性动物重复手术法

在一次性动物法的基础上,我们采用重复手术的方法,将指导教师分成两组或三组,一组教师带领学生仍按一次性动物法完成连续5学时的中专外科示教手术后,保留动物于手术台,另一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3学时的大专另一种手术。这种方法节约了动物准备的时间,在同等条件下,每名大专同学均有2~3次综合训练手术的机会,增加动手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

4 讨论

从三种外科手术综合训练法中比较看见,一次性动物重复手术法提高了动物的利用率2~3倍,大大降低了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减少了动物准备环节,缩短了实验学时,增加了同学的动手机会,培养了学生对外科实验的浓厚兴趣。由于解剖层次清楚,手术一致,也适合于示教手术及年轻教师的培养。不足之处是由于实验周转快,手术器械、敷料的投入多,增加了准备工作的难度。

第4篇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教学工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体育院校教学实践体系(主要为专业教学体系),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包括学生的培养、实践分配、课程设置等。通过研究表明: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 一、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基础实践教学不仅有基础理论的应用训练,也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根基。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与训练见习、专业调研、专业指导、中期实习、毕业(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其中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包括课堂实验,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参与教师科研实验,心理实验等。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校本课程、专业技能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其中校本课程是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拓宽知识面,扩展实践技能而专门设置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俱乐部活动、社会实践、拓展能力、人文素质与科学研究四大部分,意在通过实践教学资源和空间的拓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

葛冰的《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到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进行,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措施,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以培养新型的体育应用型人才。李平的《教育实习与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中提到依据当前人才发展与培养的需要,从课时计划、教学内容和教育实习等方面着手进行一系列调整与改革,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教学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模式。陈利和周海燕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体系重构研究》中提到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本科教育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教育环节。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有机联系起来,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课程设置、实习分配、实习时间、指导教师等。 (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开设情况研究

由表1可知,当前体育院校教育实践课的开设现状中实践课的教育见习普遍较少。在当前终身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体育师范教育并未达到教育终身化,教育实践课缺乏整体化观念,师范教育缺乏与用人单位―中小学的整合,终身化教育更是微乎其微。 (二)实习分配

实习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初次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当前基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为避免实习生的加人打乱他们正常的教学工作,部分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此当前教学实习出现了实习学校“不欢迎”,指导教师“不愿去”,实习生“不满意”等的被动局面,从而使部分体育院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由于教育实习经费的有限,并未调动起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疏于国家的统一管理,缺乏相关政策,实习基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三)指导教师

教育实践课的指导教师一般包括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两方面的教师。师范院校选派的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既是实习学生的管理者又是他们的指导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范院校指导教师的选派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小结

(一)课程设置与学生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联系,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其它体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

(二)体育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派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具有很强责任心的优秀教师为指导教师。

(三)实习基地在教育实践课的开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调动实习基地领导及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教育与中小学双方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47-03

伴随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属于应用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学科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国际贸易学科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建国前的引进阶段、建国后至1978年的探索与建立阶级、1978年至今的发展与繁荣阶级(朱廷1994)[1]。但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学科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而国际贸易学科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

一、关于学科及专业的定位问题

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相关课程,主要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的要求设置和制定的。在国际贸易学(02020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目前,国际贸易学科在理论、政策和实务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专业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和办学水平。因此,科学地规划专业建设是每所高校谋求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型任务(屈海群2007)[2]。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多年来形成了重点综合院校重理论、专业外贸院校重实践,而一般普通院校无自身特色的局面(张辰利2007)[3]。但是,不同的高校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而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实践及涉外性特点决定了其须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孙云辉(2007)[4]认为,要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必须首先对学校进行定位。也就是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力和条件,要基于明确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主体。按照当今世界上通行的高等学校类型分类标准,我国的高等学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大类。各类型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人才的培养任务,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够为社会需要的各种职业岗位服务。同时,人才培养目标也要针对专业进行定位,“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结合,体现了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兼顾的指导思想。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仍需结合学校特色及专业的特点来确定。

根据明确的专业定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5]。通常情况下,国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都确定为: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预测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外贸实际工作。在人才定位上,各校表述有所不同,有的采用“高层次人才”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提法,也有的强调“应用型”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李爽(2006)[6]认为,在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业务与管理人才。王涛生则认为,正确定位国际经贸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分别为必须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必须考虑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7]。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制定国际贸易学科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按照学校的发展及办学特色并明确具体专业目标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体现人本思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在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教育单位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种结构、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寻舸(2005)[8]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思想、培养阶段、培养途径与方式、培养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

孙云辉认为,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通识课程和选修方向时,强调加强灵活性,强化数学、外语以及计算机教学,力图拓宽专业口径,实现一专多向,使学生打好基础,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沈文莉(2000)[9]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则取决于人才需求市场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影响。未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规格和专业教学目标应该是力求培养适合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的、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外语为工具,以计算机为手段、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支撑的经济贸易人才。

蓝伟东(2009)[10]在《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应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要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好,就必须正确对待学生,建立起多层次的专业培养体系,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学校也应该在教务服务和评估体系上作出适当的调整,齐头并进,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在人才培养上,既要保证本科人才的基本素质,又要具有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为开发具有应用型特点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把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11]。

三、关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则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原专业设置的影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已对专业课程体系与设置作了一些调整,在拓展学生理论视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课程结构上依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众多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根据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将思想品德知识、外语计算机技能以及经济管理理论基础知识,作为第一阶段的前期基础教学模块(也称素质模块)。其次,从专业能力上应注重进出口贸易活动的综合能力培养、经济理论学习及外贸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12]。

龚锋(2009)[13]认为,在对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时,为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应增补或删减一些课程;适当增加应用性、实务性课程,减少纯理论性课程;开设关于当前国际经贸领域出现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课程(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重视人文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但是,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同时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才可行。

四、关于教学模式、手段

我国高校教学正从传统侧重于理论为主逐渐向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转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实践要求高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国际贸易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比较广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外型专业,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并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不仅需要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同时还应训练学生与国际同步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张红霞(2009)认为,双语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对于培养创新型国际竞争人才、提升学科教学的国际同步化水平、促进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在课程中通过渐进式增加课堂外语使用比例,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研讨等活动提高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等,可以较好地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应用效果。

孙阁斐在《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一文中认为,国内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多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的社会性。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采取启发式教学。

除了教学理念需更新之外,有学者提出革新教学手段,建议对国际贸易专业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从动态的角度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块系统,符合开放性教学的要求,能提供培养复合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技能平台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业务平台。这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补充,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14]。詹晶(2008)则提出立体化教学模式,认为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合理安排和组合教学各要素,有效利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目标的立体性、教学内容的兼容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三个基本特征[1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内大专院校普遍设立的专业之一。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对人才的需求较大,国内很多院校均根据时展要求不断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高技能综合素质、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成为各大高校进行专业改革的主要目标。目前,关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并最终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朱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3):81.

[2] 屈海群.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初探[J].高教论坛,2007,(2):54.

[3] 张辰利,卢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49.

[4] 孙云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7,(1):16.

[5] 罗双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9,(6):45.

[6] 李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31.

[7] 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交易科学,2009,(1):80.

[8] 寻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5,(3):11.

[9] 沈文莉,赖明勇.关于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新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5):70.

[10] 蓝伟东.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9,(2):97.

[11] 陈宏付.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对策[J].科学大众,2006:20.

[12] 赵静敏,范苑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2):180.

[13] 龚锋.对优化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4):60-61.

[14] 黄海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2):27.

[15] 詹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21-22.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problem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ubject development

LIU Jun-xia,MA Zhen,CHU Ling-li,LI Na

(Economy management school,Xi'an translation college,Xi'an 710105,China)

第6篇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网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丁凤秀老师获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

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衡量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

3.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新、方法灵活、信息量丰富、密度容量大等特点和优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问卷调查表明,“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一栏,原来有85%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现在有95%的学生认为“很感兴趣,很有必要学”;“艺术课上你最希望教师使用哪种电教手段”一栏,有92%的学生希望使用多媒体网络。在随堂观摩活动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当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学生注意力明显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有时围绕某一问题情境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甚至争论,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浓郁,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4.带动了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潮。以语文、艺术教师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率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展教改实验,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开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七、认识和思考

通过回顾和自评,我们也发现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1.教师实验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有些教师把实验课与公开课、观摩课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对外公开课才是实验课。因此,一些教师一学期只开1-2节实验课,远远跟不上课题研究的需要。其实,更多的实验课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既能增加实验课的数量,又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一些无关变量,提高实验的质量。

第7篇

一、数学课生活化,让数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相连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揭示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最终为生活服务。所以,我在教学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时,设计了一节室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先让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知道1米大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量一量100米大约是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绕操场几圈,从而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这些量有了感性的认识,也帮助学生建立了这些量的表象,避免了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课开放化,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