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17:26:43
序论:在您撰写普法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 目的分析药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实现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结果荆芥-桂枝、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分别定性得到51,47和61个结果,占总含量的88.72%, 90.52% 和88.37%。结论药对挥发油成分的数目大致为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的加和,但相对含量有变化。
【关键词】 药对荆芥-桂枝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法
配伍理论是中药复方的核心问题。药对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是复方的最小组成单位,又是复方的一种特殊形式[1]。药对的化学成分研究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研究提供基本的依据,并揭示配伍理论的化学本质。荆芥-桂枝为常用辛温解表药对[1]。荆芥祛风解表,宣毒透疹;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2]。两者配伍使用,可增强祛风解表、散寒止痛的效果,共收解肌发表祛风散寒之功。挥发油成分是解表药对的药效物质[3],而药对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未见报道。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hemometric resolution method, CRM)是对二维色谱/光谱矩阵数据进行解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利用二维矩阵数据包含的色谱/光谱信息,采用局部因子分析以分辨出单个组分的纯色谱和光谱,其原理与解析参照文献方法[4],它已成功地应用于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分析[5]。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CRM分析药对荆芥-桂枝的挥发油,并比较了单味药与药对的挥发油成分, 讨论了单味药配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
1 器材与方法
1.1 器材仪器为日本岛津QP2010型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荆芥、桂枝均购自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经该院中药研究所鉴定分别为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茎枝、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1.2 挥发油提取
1.2.1 药对挥发油的提取称取干燥的荆芥(Herba Schizonepetae, HS),桂枝(Ramulus Cinnamomi, RC)各100 g,混合,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挥发油提取法提取[6]。
1.2.2 单味药挥发油的提取分别称取干燥的荆芥和桂枝各100 g,按照上法提取。
1.3
挥发油的测定条件
1.3.1 色谱条件色谱柱OV-1( 30 m×0.25 mm)。 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以2℃·min-1升至120℃,再以10℃·min-1升至230℃,维持20 min。载气He;流速1.0 ml·min-1;进口温度250℃,界面温度280℃。
1.3.2 质谱条件EI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倍增电压1.28 kV,扫描范围20·600 amu;扫描速率3.8 scans.s-1,溶剂延迟2 min。
1.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在Celeron(R)2.66GHz(Intel)计算机上进行,程序用Metlab 6.5编写,所分辨的质谱在NIST107标准质谱库中检索。
2 结果
2.1
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图1~3分别是荆芥、桂枝和荆芥-桂枝的挥发油的GC-MS总离子流图(TIC),其中许多色谱峰产生重叠。图2中A的保留时间段为53.05~53.50 min,放大为图4。
图1 荆芥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略)
图2 桂枝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略)
图3 药对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总离子流图(略)
图4 A峰的总离子流图(略)
图5 解析后A峰的色谱图(含化合物1,2,3,和4)(略)
从图4可见,A似乎是两个分离很好的色谱峰。直接从色谱库中进行检索,左侧峰中不同位置质谱变化很大,且检索结果与被测物质谱相似度都较低,其中左半部分中间部分检测为Dodecanoic acid, 2-phenylethyl ester,相似度为70%,右半部分检测为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undecyl ester,相似度为81%,右侧峰检测结果为Pentadecanoic acid,相似度为64%。可见,直接从色谱库中进行检索的定性结果其可靠程度和准确度都较低,同时由于色谱峰重叠,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利用CRM分析,结果表明A是一个四组分体系(图5)。根据各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再将它们与NIST标准库进行匹配,可检索到4种组分,分别为 ①4-(phenylmethoxy)-Benzoic acid;② Phen-1,4-diol;③2,3-dimethyl-5-trifluoromethyl-Tridecanoic acid;④Benzoic acid,2-phenylethyl ester, 相似度(相对含量)分别为97.9%(0.09%),94.4(0.05%), 91.5(0.07%), 93.8(0.02%)。由于得到的是纯组分的质谱,定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大为提高。
与上述解析A过程相似,对桂枝其它保留时间段的组分以及荆芥和荆芥-桂枝TIC图,利用CRM逐步进行分辨,可得到组分的纯质谱,再用质谱库对分辨出的组分进行质谱定性检索,得到组分定性结果。荆芥-桂枝、荆芥和桂枝挥发油定性鉴定的组分分别为51,47和61个, 占总含量的88.72%, 90.52% 和88.37%。
2.2
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对解析后的所有色谱采用总体积积分法积分,可得到各个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荆芥,桂枝和药对荆芥-桂枝定性组分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90.52% ,88.37%和88.72%,三者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3 讨论
由表1可见,药对荆芥-桂枝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数量大致是两个单味药荆芥和桂枝的加和,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或来自荆芥,如5-methyl-2-(1-methylethylidene)-Cyclohexanone,(2R-trans)-5-methyl-2-(1-methylethyl)-Cyclohexanone等;或来自桂枝,如3-(2-methoxyphenyl)-2-Propenal,Benzaldehyde等;或来自二者之叠加,如D-Limonene,Benzylidenemalonaldehyde等。 这些主要成分在药对中的含量与在单味药中的不同。实验结果还表明,药对荆芥-桂枝挥发油中还出现了多个单味药中没有的新的化学成分,如(E)-3,7-dimethyl-2,6-Octadien-1-ol acetate,(S)-1-methyl-4-(5-methyl-1-methylene-4-hexenyl)-Cyclohexene,Octanal,3-phenyl-2-Propen-1-ol acetate等,但它们的含量都较低。这些新化学成分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合煎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如增溶作用、助溶作用等。由于这些物理作用,单味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在配伍后溶出率将提高,因此,单味药中含量很低而未能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在药对中含量提高而可被检测。这些物理变化也会导致其它挥发性成分在药对中的含量变化。
每个单味药含有特定的活性化合物群。两个单味药配伍形成药对,在合煎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形成新的活性化合物群,它与单味药的活性化合物群在量与质方面均存在差别,从而导致药效的不同。两个单味药在合煎过程发生什么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值得深入研究。
表1 荆芥、桂枝和药对桂枝-荆芥的主要挥发油成分(略)
rt为保留时间;rc为相对含量;-为未检出
【参考文献】
[1] 胥庆华,刘丽云,赵瑞华.中药药对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360.
[2] 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18,1533.
[3] 沈映君.解表中药方剂研究[M]. 北京: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5:198.
[4] Guo FQ, Liang YZ, Xu CJ, e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volati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Notoptergium Incium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iterative or non-iterative chemometrics resolution methods [J]. J. Chromatogr. A, 2003, 1016 (1) : 99.
[5] Li X R, Liang Y Z, Guo F Q.Analysis of volatile oil in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radix paeoniae rubra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chemometric resolution [J].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6, 27(4):491.
摘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以普通话测试大纲为标准,开发了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为学习者创建了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自主学习;教育技术;普通话
0 引言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在普通话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普通话培训,能创造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可以高效、快速地推进普通话培训工作。
1 普通话教学的地位及现状
1.1 普通话教学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企业部门及教师岗位严格要求普通话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及社会许多行业人员参加普通话考证,为就业增加筹码。如今中国已经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想学习普通话。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国家提出了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其中普通话的普及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乡镇干部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其言行代表着整个地方的形象。因此,乡镇干部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交往,统一规范的语言对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1.2 普通话教学现状
传统普通话教学是讲练式学习模式,口耳相传式教学,学生被动地进入角色,根据教材中的训练材料进行泛读。这只会让学生为了说话而说话,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在人力、物力上都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它还应该与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要素“学生”联系在一起。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习者创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自主型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普通话教学的现状,笔者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普通话测试大纲为标准,利用教育技术,开发了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现代教育技术不只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促进人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在系统中,我们主张通过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计,并充分利用强化练习以及情境、协作、会话等优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以满足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协作性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用有声动画演示发音口型技巧,加强交互性学习,处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2.1 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指的就是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成绩,也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在系统运行中,我们主张通过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计,并充分利用强化练习以及情境、协作、会话等优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以满足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协作性的要求。其目的是设计与建立一个的自主性的学习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普通话教学系统是以自主、协作学习理论为基础,始终围绕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而设计。它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协作性学习。
2.2 系统结构
本系统主要由知识体系、测试练习、娱乐学习、交流互动、帮助工具等s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1)知识体系模块
该模块针对语言学习介绍,可分为基础、难点、重点和考点四大块。基础部分展示每个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动态地演示口型和舌位的变化过程;声调的五度标记法图解;声、韵母的发音技巧和隔音符号。难点部分包括各种音变和轻声规则及其例句和大量的典型的词语、例句。重点部分是学习者的学习的关键,覆盖普通话的文章内容,考点是针对往年考试的试卷的解析和读音演示。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汉字反查工具对遇到的难点字词的读音进行搜索。在系统的朗读与说话训练处,采用的是普通话水平测试规定的朗读作品与说话范文,通过图片、文本、表格、声音和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不同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块,使学习者有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2)测试练习模块
系统随机产生一套试卷(建立数据库),测试者通过虚拟测试来模拟现实中的整个考试过程。试卷是参照国家普通话测试水平测试的内容。在这之前,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电子测试必读本,了解有关测试内容、评分标准、等级评定。在虚拟测试中,有关普通话测试的流程和相关的常识为学习者在以后的测试中创设有一个良好的考试心理环境,帮助学习者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测试有时间规定,精致的时钟让每一个学习者时刻注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3)娱乐学习模块
包括展览厅(脱口秀、播音精品)和小游戏(绕口令、翘鼻板)等。学习者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普通话水平。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4)交流互动模块
它给学习者提供一个非实时交流知识的空间,采用B/S架构,Flash结合Access数据库,ASP作中间桥梁。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提问,也可以相互解答。ASP动态处理数据库得到数据,传到Flash中,Flash再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5)帮助工具模块
当学习者认识字词,不知拼音情况下,可以利用汉字反查工具帮助查找。帮助可以给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字词问题。
2.3 系统界面
本系统设有良好的使用界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界面设计注重学习者的心理学因素,提供丰富的色彩,形成美观的画面。色彩的运用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用色彩来强调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内容。整体的画面框架内容紧凑,画面间的跳跃有动画过渡。笔者把系统化分成各个小细块,通过导航进入。本系统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重点突出人机交互作用。
2.4 开发和使用环境
系统开发环境的软件要求是Window2000操作系统平台,所需的辅助软件有Dreamwaver8和Flash8。开发语言使用JavaScript。动态传递更新数据,在IIS5.0基础上,结合Access信息数据库。软件将转化成网页形式,用户有网页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该软件。
3 系统特点
该系统在设汁开发过程中始终围绕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强调内容的丰富性、学习的趣味性、操作的交互性,系统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等特点。
3.1 自主性
系统给予学习者很大的选择空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学习。它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独立性。系统根据自主学习思想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加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3.2 交互性
系统能够与学习者直接互动,对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做出相应的反馈,并激发学习者相应的心理变化。系统潜移默化地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和效率,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3 协作性
具有资源共享、超越时空、方便协作等特点。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留言席:等交流互动方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中专学校;普通话教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21—01
一、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普通话教学的认识有待提高
很多院校的学生、教师、乃至领导,普遍认为,普通话学习与否,无关紧要,专业的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不如学习外语重要。因而导致方言区很多学校很多的专业没有开设普通话课程,只有少数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课程。
(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给普通话教学的展开带来困扰
学生普通话原有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方言跨度大;有的学生操一El过渡普通话;有的学生完全用方言交流;文化水平的不同,有不了解拼音系统的,有识字能力特差的,还有不愿开口说话、根本不会朗读的。
(三)教材也有缺陷
现有教材一般都根据根据国家普通话测试大纲编写,泛谈的是标准语音,缺乏对方言的分析与解剖,更缺乏对过渡语的分析解剖,针对性不强。
(四)院校软硬件条件不达标
中专学校普通话教学,师资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中专学校进行普通话教学的老师中,拥有国家级及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的人并不多,这也导致学校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较慢也在情理之中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普通话教学的教学设备不完善。
(五)普通话教学教研教改的思考尚嫌缺乏
据调查了解,尽管目前各中专学校担任普通话教学的老师基本上是国家级或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他们的口语足以成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楷模。但是,关于如何教学,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方言选用适当的教材等教研教改方面的问题尚缺乏探讨。
二、改变普通话教学现状的对应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中专学校需要加强对普通话学习的宣传, 努力营造校园气氛。“结合学生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理论认识,培养他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及橱窗等,广泛地向师生宣传国家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各类与普通话相关的活动,如演讲、朗诵、辩论赛等,营造校园学习普通话的气氛,让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学生现身说法,谈体会、谈经验;教师带头使用普通话,要求教学场所必须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以形成浓厚的普通话使用氛围。提高师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的热情及兴趣。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持之以恒,而课堂训练和指导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大部分的练习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由于方言的干扰,有的学生进入到了具体的语境,总觉得用普通话表达不够尽兴,一开口说话,方言就会脱口而出。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用语环境,通过政策宣传使普通话成为大家共同使用的校园语言。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知道学习普通话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二)加强学校普通话教学的软硬件条件。首先要加强普通话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学校所有的教师自觉地把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职业语言,对于讲授普通话课程的教师,学校要提出更高要求,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培训和考试,使校内普通话课程老师的业务水平能够上一个新的层次。其次改善院校的普通话教学的硬件条件。教学硬件条件的完备,对普通话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现代网络语音室,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口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可以为语言学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极大的空间。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普通话教学提供基础条件支持如对现有教学场所进行改造,可借助多媒体设施,播放一些著名电影、经典电视节目、散文诗歌的配乐朗诵、名人演讲录像、幽默小品表演等等,使学生在声音、文字、图像的直观感觉中,在声情并茂的情感刺激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普通话口语、语感训练,在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接受训练,这种形象、直观、有效的训练方式,远比抽象的一般讲解效果好得多。
综上所述,中专学校的普通话口语课程不是专为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而设置的,而应该是一门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各自职业领域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应用于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值得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乳香挥发油 气象色谱 分析研究
乳香英文名字为Frankincense,它由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和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同属植物皮部树脂渗出而成。乳香的主要出产地是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土耳其、利比亚、苏丹、埃及等地,每年的春夏季节,用刀自上而下把树干的树皮划割成三角槽状,导致树脂从割口渗出,过段时间树脂凝结成块状后进行收集并加工之后得出乳香。乳香自古以来就成为我国一剂中草药药材。作为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称为熏陆安息香。苏敬谓:“熏陆香形似白胶香,出天竺者色白,出单于(今蒙古一带)者夹绿色”。李珣按《广志》云:“香生南海,是波斯松树脂也,紫赤如樱桃透明者为上”。陈承谓:“熏陆是总名,乳是熏陆之也”。由于本品为进口药材,在过去对其产地、植物形态的描述上多不准确,但对药材的描述与如今使用的商品颇为相似。其味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主要含3%~8%的挥发油、60%~70%的树脂、27~35%的树胶等成分,具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历代医著中均有记载,《名医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日华子本草》:“止霍乱……心腹痛,疰气,煎膏止痛长肉。入丸散微炒杀毒,得不粘。”《本草纲目》:“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妇人难产,折伤”。
近些年来,医学界相关文献表明,乳香对肝癌细胞有抑制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通过相关科研机构反复研究发现,乳香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醋酸辛酯具有止痛功效。本文所要的研究乳香材料是从正规药店购进,将其粉碎后经过挥发油提取器进行回聊提取得到乳香挥发油,并进行下面分析和鉴定。
一 、相关器材与方法
1.材料和相关仪器
乳香、无水硫酸钠、挥发油提取器、Polaris Q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CKDM型磁力搅拌调温电热套、QE-200药材粉碎机。
2.乳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把从药店里购来的乳香称量好过后打碎成粗块,用蒸馏水浸泡12个小时,然后用挥发油提取器按常规回流10小时后才提取挥发油,通过无水硫酸钠对其惊醒干燥处理后得到挥发油组成成分,实现2.1%的收油率。挥发油的颜色为淡黄色,呈透明的油状液体,含有浓郁的特殊香味。对其密封进行冷藏处理,等待检测运用。
3.乳香挥发油的GC/MS分析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5%苯甲基聚硅氧烷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量为1 ml/min,进样口温度240℃,接口温度230℃,分流比20∶1,柱室初始温度70℃,保持5 min,升温速率为10℃/min至200℃,保持5 min。质谱条件:EI离子源,接口温度为230℃,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是50~400aum。
二 、分析和鉴定的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和探讨,同时运用了GC-MS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乳香挥发油的气相色谱和拟质谱,通过电脑CPU的标准质朴检索,确定并精确地鉴定出47中相应的化学组成成分,在乳香挥发油气象色谱中,所组成的成分相对较复杂,其中,挥发油组分中,烯类物质占10.86%,酯类物质占40.69%,醇占39.08%,其他类物质(烷、酮、醛、醌、酸等)占6.42%。
三、 乳香挥发油饿化学成分的功效与作用
1.乳香组成成分中,醋酸辛酯成为乳香挥发油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有相关文献已经有力证实,醋酸辛酯在医学功效上具有止痛消炎的医疗作用。
2.Verticiol是相关研究部门对冬虫夏草进行研究和实验中最新发现的一种成分,Verticiol的外观和结构与贝母碱结构极其相似,Verticiol在医学领域中对呼吸道相关疾病有特殊的医疗功效,当前报道Verticiol的作用和医疗作用的相关文献报道的相对较少,但是,它的大量存在有可能是乳香具有抗炎作用的原因之一。Verticiol直接在止咳化痰等感冒药品的生产中得到运用。这将给制药和医学界方面提供更好地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乃至医疗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同时也给中药应用方面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α-蒎烯α-蒎烯是一种双环单萜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黄柏萝树皮、叶和果实中,蒎烯也是松油的主要成分(80~90%)。α-蒎烯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合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通过抑制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胞壁中几丁质、多糖的合成及抑制核酸DNA、RNA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4.芳樟醇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芫荽醇、伽罗木醇、里那醇等, 具有铃兰香气,来自天然的芳樟醇气味纯正、圆和,甜润、幽雅,是合成芳樟醇难以相比的。在医药上,芳樟醇有抗菌和抗病毒感染之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肠炎膜杆菌、葡萄球菌、酿酒酵母菌、白色含球菌、黑曲霉菌、琼脂等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效果是苯酚的五倍,与香茅醇有相似的抗菌功效。另外,芳樟醇还有除臭、镇静、抗龋齿、杀虫等功用。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乳香挥发油的层层分析与色谱和拟质谱的鉴定,我们发现,乳香的各种化学成分在其医疗功效和化学左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有内在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实验证明,乳香挥发油通过各种程度的配备和不同的来源、提取条件和提取方法,其性能和化学作用也有所不同。文章所以进行如此讨论与实验,是期望乳香挥发油在今后的综合利用中得到更有效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崔 锐,周金云. 乳香化学和药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6):407.
[2]王 勇,潘国梁,陈 颜,等.4种方法提取乳香化学成分及其GC-MS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4):1054.
[3]夏华玲,赵新杰. 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草药,2003,34(2):119
关键词:普通话;贵州;方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45-01
前言:由我国宪法总纲规定,必须在全国推行与通用普通话。我国于2001年出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已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在我国语言地位,推及普通话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交流工作前提。
1.普通话学习难点
1.1 声母。贵州当地人在交流时,发音并没有翘舌音,而多使用平卷舌,唯有黔北地区有部分应用翘舌音。这就使得当地人在交流过程中,应用普通话存在较为奇怪的感觉。例如zh、ch等声母,当地人一般读为z顿号c缺乏h音[1]。然而在普通话中,翘舌音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而平舌音却仅有百分之三十,这是贵州人练习普通话时遇到的主要难题。例如将上学念成丧学,将出租说成粗租等,表达起来十分拗口难以理解,严重干扰意思表达的准_程度。
1.2 韵母与鼻音。贵州人在读书写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将鼻音与边音相混淆。例如难受读作蓝瘦,将想哭读作香菇等,让人难以捉摸语言涵义。其实边鼻音在发音过程中,都有自己独有的发音模式,将二者混为一谈并不现实。边音相比较鼻音较为清晰洪亮,而鼻音在发音时较为深沉,且淡然。因此发音时一定要注意二者间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准确掌握变鼻音的发音方式。
1.3 声调。最后则是声调,在普通话中声调分为四种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2]。声调作为调和语言结构,以及语言含义的重要音标,是普通话区别的主要方式。不过由于贵州方言较为低沉且灰暗,所以当地人在读时,普遍会暴露出高音掌握能力较差的问题,音调时高时低。例如"山西"(shānxī)和"陕西"(shǎnxī)的不同[3]。贵州人发音时,普通人难以分辨真正所表达的涵义。
虽说贵州本土语言中的涵义与普通话间并没有较大区别,不过许多时候由于音调以及贵州人咬字发音较轻,所以人们一时难以调和与平衡普通话学习音调发音。
2.普通话练习方式
2.1 声母练习。声母学习难点在于舌尖位置的找寻,想要发好声母声音,必须将舌尖上举,找寻正确位置,从而圆润嗓音。改正上下颚嚼字方式,上升软腭,使舌头向上翘起,从而抵住上颚,使气流能够顺着舌头带动声带。
并且平翘舌在转换过程中,舌尖位置也要及时转换。就像读没有、便宜、占便宜等必须保证不断练习,才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果。
2.2 韵母发音练习。在练习韵母发音时,应体会与感悟到发音时舌尖与上颚抵触时的感觉。不过要注意不可太过夸张。在练习时不妨扩大自身共鸣效果。平时说话时适当提高面部咬字幅度,从而发音时更为饱满。再就是找准每一个字的读音与韵腹。将韵头与韵腹等因素相关联,延长i的发音时间,找准整体发音结构。
其次则是要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利用平时所积累的学习方法找对练习方式。平时多注意合拢嘴唇,例如当发u因时,先保持u的口型在提高音色,之后逐渐扩大口型,从u到a逐渐演变,完成整体音色变化。
2.3 声调调整与练习。声调练习需要注重上声以及轻声的变调,在语境中正确调值才可以保障读音更为标准,更为圆润。
在音调练习途中,由于贵州话与普通话存有一定联系。因此在发音练习时需要注意的不仅是发音,同时还要注意音调。改变平时发音过于生硬的现象,避免音调忽高忽低。另外在练习时候不妨使用录音方式,严格遵照普通话练习五度标记法去练习。保障音调不高不低,底气充足。在音调练习时,对于贵州人来说,其中尤为棘手的则是轻声发音。在读轻声时必须侧重将轻声中,所欠缺的音律调节添加到前一个音节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点明轻声特点。在不同环境同一个字的音节与音调会出现不同含义,通过不断地练习,准确找好发音音色有利于准确表达语言含义。
最后则是语言的环境,通过耳渲目染,以及良好的普通话周边学习气息能够有效改变人的生活语言习惯。有意识地多听电视广播,以及参加普通话读书会,时间一长自然便可以有效掌握读音,以及词语的组织应用方法。
2.4 语言习惯养成。语言练习最重要的便是通过日常习惯积累,以及不懈的努力[4]。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应用普通话才可以实现语言技术的提升,提高普通话能力。普通话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不仅需要一定的天分,同时还需要日后勤加练习。通过时间证明,无论是什么语言,都需要使用者勤加练习才能够真正完成掌握。即便是常年吐诉方言者,只要肯学并加以持久练习,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结语:提高与推广普通话全民学习力度,符合当前我国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方向。通过探索与摸寻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解决贵州地区交流难、文化封闭的问题。同时方言作为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传承体,继承了无数先辈人文面貌,切不可轻易将方言摒弃。找寻方言与普通话间的共同之处,可以更好的开展全民普通话教学,有利于增强普通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一、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普通话水平与将来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不需要有多高的水平,再加上个别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人,语言的发音、表达习惯已形成定势,更改不易,对普通话的学习与练习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完成普通话教学内容需要36学时,受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课程影响,已经压缩到只有8至10个课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内容的确是个难题。所以老师只能有选择的教学。
(二)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不是来自一个地区,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招生范围扩大,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方言区,口语表达都带有各方言区不同的特点。尤其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从未接触过普通话方面的训练,即便是接受过普通话的理论教学,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而缺乏相关的应用训练。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般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三)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动机
虽然口音各有不同,但方音特征差别不大,学生之间用方言交流未形成言语障碍。因此,在课下,这些学生更多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偶尔出现有人使用普通话的情况,还有可能遭到别人的嘲讽和羞辱。普通话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些情况下被轻易地淡化了。
二、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设计的改革办法
(一)课上改变授课内容,讲清细节,课下强调随时练习,养成语言习惯
在普通话教学课时较少的情况下,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训练和指导的机会相应减少。为了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明显高效地提高普通话水平,顺利考取等级证书,可将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所讲内容与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紧密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有四道大题: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标准程度。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第三题朗读,注意避免错读、漏读、加读、倒读、不要读破词和句造成歧义,做到自然流畅。第四题说话,注意减少方音、自然流畅、有口语感等。普通话课的授课内容打破了过去按教材章节进行讲解,而以这四道大题作为四次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讲授与练习。
在课堂训练时间缩短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任课教师不断督促学生养成几种习惯。一是学习普通话的自觉习惯。只有学生自觉去学习普通话,才会有较大的进步,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督促指导和学生间的相互督促。二是听普通话的习惯。我们的有些学生不习惯听普通话,这就需要督促学生常听普通话,养成听普通话的习惯。三是练普通话的习惯。很多说方言的同学羞于说普通话,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羞涩心理,有针对性地多练普通话,不断纠正语音上的问题。四是说普通话的习惯。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前三题把握得很好,一到说话,问题就较多。不但要求在课堂上说,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也要说,抓住一切机会练说普通话,在练习中不断纠正错误。五是纠正习惯。分两种情况:一是自纠,二是他纠。以上习惯必须在课下养成。任课教师要求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选择一个负责人,记录和汇总同学们在练习时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反馈,教师予以指导。另外,同学之前也相互督促,形成“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共同获得进步和提高。
(二)教学模式更新,强化目标驱动下的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普遍存有三种情况:一是有的知道自己的语音错误和缺陷,并能自我纠正的;二是有的知道自己的大多数问题,有些可自我纠正的;三是个别普通话基础薄弱的同学,不知道问题且不能纠正的。一般情况下,第一种学生基础较好,语音问题不大,本身的基础可以通过测试;第二种学生可以通过测试,但是进入更高一级不太容易;第三种则过级有困难,需要重点辅导与督促。
在教学中,需要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将上述学生分三个层次A组、B组、C组,为了让同学们都有学习的动力,分别为三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针对A组学生,我们对其有更高的要求,给他们设定的目标是进入二级甲等。学生听到自己不仅可以过级,而且有进入更高一级的希望,学习动力非常足。针对B组,我们为他们下达的任务是保住二级乙等,争取拿到中高分;针对C组学生,要重点辅导,努力过级。学生们在目标的趋动下,学习积极性大大加强,更加有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顺应学生需要
第一,针对我校大多数学生普通话基础薄弱、部分学生普通话基础较好、个别学生普通话基础好的实际,在课上实行“因地施教”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方言地不同进行授课,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所有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让一些乡音较重的学生得到老师的帮助。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我们看到学生们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普通话,自觉地纠正乡音,普通话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还鼓励基础薄弱的同学,克服学习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多向老师和基础好的同学学习。
由于广西地区特殊的语言环境,广西人学习普通话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困难。由于广西地区各种主要方言中都没有卷舌音,因此广西人学习普通话中e和er时所遇到的困难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具体的语音辨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广西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广西地区;普通话教学;卷舌音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疆,分别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海南等省相邻,并与越南接壤。因此,广西地区的汉语方言情况较为复杂,大体上可以归属于粤语方言区中的白话分支和平话分支,其中还包含西南官话、客家话和闽方言。随着广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外交流的需要,普通话在广西地区的逐步推广势在必行。广西地区许多行业都把具备一定普通话能力作为职业素养之一纳入考核机制,普通话水平测试也从原来针对广电系统、教师系统等特殊行业,逐步拓展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而广西人学习普通话最大的障碍就是e和er音的发音,因此,必须对这两个音进行系统辨析,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够顺利纠正。
一、普通话与广西方言中e er的辨析。
普通话中的单元音韵母e是后半音高不圆唇之音,也就是说它的响亮点(舌位高点)是在后半高(半闭口)的位置,且双唇紧张度不明显,白话中的e音韵母,发的位置也是后,但不是半高,而是半低的位置,使人在听辩中觉得松散,d、t、n、l的拼合较为明显。
我们在教学中,应先找到e的发音部位,先用声母g、k、h带出e的准确舌位,这拼合位置不容易出现错误,先带舌根阻(g、k、h)声母发音训练,然后,去掉声母,再发“e”,这样,较为容易的可以确认“e”的发音部位,在发舌尖中阻(d、t、n、l)这样就比较容易的纠正“e”的位置,随后就该是巩固训练,体会和感受,发音时的唇舌状态。
普通话中的“er”是舌尖中关低不圆唇卷舌元音,它是独立成音的,不与其他声母拼合,一般北方人,较为容易掌握,而白话中,没有这个音。故广西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时,往往把“er”误读为“e”加卷舌动作。所以把“e”和“er”混淆了,所以从听觉上有白话中的“e”加卷舌动作。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辨析,应该是先发“二”中的前“a”双唇完全打开,在发音的过程中,“a”前的舌尖逐渐卷起,便舌尖对准上腭即可。先慢发,体会动程,因为“二”为去声,由前“a”起音,且动程长,容易感受和体会到,当掌握了“二”的发音要领,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发“阳平”“而”双唇开度稍收,即可。上声亦同“尔”即可。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辨析清楚“e”“er”的发音要领了。
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广西人学习普通话r和er的主要问题在于发音时没有卷舌动作,或者由于舌位不当,造成前后两部分发音时有明显的痕迹。因此,在教学中也应注意针对性的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1、从理论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切记“就字论字”,让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否则,很容易让学生抓不住要点,总是出错,逐渐失去信心。教师应该从理论出发,让学生了解自身方言问题的根源,抓住自己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键区别,有针对性的练习,利用发音原理来指导学生发音实践,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以壮语为例,汉语和壮语虽同属与汉藏语系,但两者不论从语音、词汇、语法习惯上都储存着明显差异。仅就韵母来说,壮语就比汉语韵母从数量上要多得多,但是壮语没有卷舌元音韵母、舌尖后韵母,大都是无撮口呼韵母。正因为广西人母语中没有卷舌音,所以其发音时最主要的问题是:很难找准舌尖后音发音部位和无法体会卷舌音的发音动程。
2、通过反复示范,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
在方言纠正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消除学生方言母语的语音偏误影响,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母语的听辨能力。只有能够听出二者之间的区别,才能够改正发声中的语音偏误。教师可以针对广西籍学生e和er的发音问题选取相应的字、词、绕口令作为训练材料,通过教师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方言的发音方法分别进行反复示范,引导学生根据理论原理逐步提高听辨能力。也可以由教师进行普通话示范,选取一位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方言示范,引导大家共同思考、辨析。
3、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要点。
发音原理相对枯燥乏味,发音动程也比较抽象,但这些又是学生纠正方言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口腔生理结构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将枯燥的发音原理进行直观展示。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将普通话和方言的发音动程分别直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逐步体会二者在发音时舌位和口腔的变化,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有意思、有趣的绕口令和文章段落让学生进行录音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运用于生活交流,形成新的发音习惯。
广西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即使掌握了e和er的发音原理和技巧,但在说话和朗读时还经常会出现不知哪个字该读卷舌和儿化音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把常用字表中的55个r声母字列出来,让学生进行强化记忆、训练。然后鼓励学生克服自身羞怯心理,在生活中大胆使用相关技巧进行日常语言交流,在交流中逐步熟练掌握发音技巧,形成新的发音习惯。
针对广西普通话教学中e和er的发音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首先要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听辨,然后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反复练习就能够使学生的语音面貌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然后举一反三,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能够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