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9 16:41:24

序论:在您撰写管理科学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管理科学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学习的实质;探究宗旨;探究核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36-01

新教材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教材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

一、探究学习的实质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乐曾经指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探究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启动教学,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就当前问题觖决活动获取信息,同时,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的问题做出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直到问题解决。在整个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习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解决,学习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而不断深化,问题贯穿于整个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通过问题解决能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应的知识、概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质在于问题情境而且经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问题解决学习。首先从创设情境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能否转化为问题境,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否能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适应。通俗一点讲,只有对学生似懂非懂的东西,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学习活动中问题解决大致经历经经下几个基本阶段: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途经――概括结论――提出问。

二、探究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长期以来,在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中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一直定位于单一的认知领域,科学过程的设计者们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课程目标设计服务知识的线性积累。

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下的探究式科学目标,指的是经科学探究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具体地说,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探究教学就是以学生能动的方式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建构主义科学知识客观性的启示我们单纯和科学知识(科学事实、科学概念和原理)是一种不完美的知识,这种不完美表现在知识是不断发展知识的,知识是暂时性的,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科学知识的这种不完美性告诉我们比起科学知识来,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具有更高的价值,科学教学与其说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与科学方法,正如:古人云:“授之经兔,何以教之以猎”。

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探究式教学”和课堂中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为主要目标。这里的研究意识大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求知和意识――寻求解决途径的意识――概括结论意识。

三、探究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2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二、转变教育观念。

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矧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第3篇

(一) 教师必须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建立相应的技能、认知和情感目标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要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尝到了体育的乐趣才能够自觉、积极、长时间的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兴趣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前提。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到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尽可能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根据这种差异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运用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来保证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 使体育课程真正的反应体育的本质属性

体育老师必须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而不是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运动技能的学习或是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来进行的。

(三)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

使学生既能愉快的参加体育锻炼,从中体验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也要体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当是培养刻苦、顽强品质的过程。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安排上都很重视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和运动兴趣,加深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情感和锻炼的效果。但是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兴趣,不能对锻炼价值很大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教。例如耐久跑对运动锻炼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但是有些学生怕苦怕累就不愿意学,有的教师就不教,甚至提出用打篮球或是踢足球来代替耐久跑的教学,打篮球或是踢足球确实也具有发展学生耐力的作用,但是耐久跑除了发展耐力素质外,对培养学生的刻苦、顽强、坚持到底的精神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是打篮球和踢足球所做不到的。

(四)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教师必须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积极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条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和评价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广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改理念下学校体育课程管理的基本方面

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课程管理可以分为运动技能教学的管理、身体锻炼(体能发展)教学的管理、体育学习集体的管理和体育行为教育的管理。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管理

基于新课改的理念,在进行体育技能传授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等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对运动技能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教学能放任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体育课程就成为了一种活动、一种娱乐。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管理方案来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身体锻炼(体能发展)教学的管理

在新课改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用乏味无趣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体能,应该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充满一定的乐趣,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享受到喜悦与成功,才能更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安排各种游戏活动、身体素质练习和技能练习等来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在承受较大运动负荷的基础上,充满乐趣,真正体验到苦与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三)体育行为教育的管理

加强体育课堂行为教育的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于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建立体育课堂常规,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培养课堂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分析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加强行为教育;发挥集体的作用,加强行为教育。

三、结束语

体育课程的改革方案和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要充分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切实的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体现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理念

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拓宽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

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把数学学习融入实际生活,把书本知识变成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材料,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激活学生内在的智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例如,学生学习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后,教师设计具体的生活问题,“把一千元存入银行,存期是两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本息折算后再存一年定期。第二种是,存两年定期。让学生计算,哪种方法的利息多。通过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教材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参与过程中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享受参与的精彩,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探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好玩、爱动、乐于交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满足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要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元互动中,学生由教学活动的旁观者,转成积极的参与者。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数一数一只手几个手指?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数一数两只、三只手、四只手有几个手指?当学生感觉自己的手不够用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一人数手指,一人报数,一人做记录。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通过小组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5篇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教学是创造性的过程。新课程改革首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更正和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吸收和教师输出的过程,教师只能依据教科书进行教授,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拥有个性化思维,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不同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对于课程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可以是相异的,可以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自主解读,将自身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

2.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在传统的课程理念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和提高,认为学生应当围绕着教师进行被动学习,并且教师的关注目标更多在于课程本身,而不在于作为个体的学生,使得课堂无法因材施教。新课改提出了有关学生的新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个体,学校和教师应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本身,以人为本,不仅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不能忽略其情感价值和人生观的培养构建。

3.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虽已提出多年,但迫于升学压力,很多学校没有将其融入广泛的实践。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升学压力较小,且面临与社会接轨,其素质和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新课改关于学习方式的理念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倡导创造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觉学习、深入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其个性化的塑造。

二、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和问题

1.部分管理者理念落后。现在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创新和发展,落后于新课改的要求。有些管理者不允许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进行个性化解读,而是一味死板地遵从文字条框。在学生管理方面,只对学生进行分数上的要求,不顾培养和构建学生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也没能实现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和引导。在学习方法方面,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会导致学生放任自流,所以限制教师的教学培养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2.部分管理者素质偏低。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素质高的高校教学管理者能顺应时势要求,积极领会新课改精神,将其落实到实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现有部分管理者素质偏低,无法很好地完成自身工作,或者仅仅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细节性的工作,没有能力组织新课改的落实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使高校整体的教学管理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管理手段有待创新。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一方面给高校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实践这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必须采用信息化、科技化的新型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全面使用创新的管理手段,但是还有一些高校碍于条件限制或者理念欠缺等原因,没能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

三、新课改理念下高校教学管理建议

1.落实新课改管理理念。落实新课改的管理理念,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高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个性特征,关注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不断开展有利于培养健康人生观和品格的活动。比如,高校的管理者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充盈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一改只重成绩的旧理念。

2.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管理的成败,全面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首先,要加强管理者细心、耐心程度以及职业责任感的培养,采取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其次,各个高校要定期开展针对教学管理者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其文化素质。

3.创新管理手段。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培育基地,应当利用现今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将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创新的管理手段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比如,高校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服务系统,使学生可以完成网络选课,教师可以完成成绩的网络录入,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总体情况。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改理念 贯彻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的环境下,进行了教学的新课改,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使用新编写的教材以及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贯彻了新课改的理念。

一、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那么知识和技能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大多数的教师一直认为在化学的教学中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知识的价值,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交流、感受、讨论、能力以及合作、兴趣等都是次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的课堂教学的时候总是会将知识讲透彻、讲完整,将知识一点不差地重复给学生。学生就只能够根据老师所讲的一一记忆,这样,教师的确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来掌握好化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还需要拓展。但是怎样指导学生去亲自地探究化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与感受却被忽略了,所以才导致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作用难以提高。

所以,我们认识到,如果想要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就一定要挖掘出教学的活力与创造力,只有将高中化学的教学价值当做改革的本质来将知识作为主体的教学过渡到将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

二、高中化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的维度不但是教学的目标,还是教学的载体

学生掌握与理解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是教师完成化学的教育与教学的目标之一,还是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能力与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的关键载体。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渗透到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并且需要贯穿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变成化学教学的灵魂。如,在讲解金属化学性质的时候,钠的氧化以及钠和水的化学反应等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的探究方式,自己概括出来化学元素钠的化学形式,这样就形成了积极的学习体验,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也开始变得积极了。

(二)过程和方法的维度是高中化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同样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维度不但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同样也是完成目标的媒介。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是他们在进行认真与情感活动的统一化过程。如果要很好地完成化学学习的任务,就一定要将认知因素加入到其中,需要保持化学的学习活动,一定要将情感因素加入到其中。因此,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强调了教学的过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与体验,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指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常都不会全部详细地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寻答案。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可以自己回答的,教师就不说,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教师就不讲,学生可以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印象深刻。

(三)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维度具备独立的特点,并且和别的化学教学的目标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

从高中化学这个学科来看,在教学的目标里,对情感和态度的标准是要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请求,让学生能够喜欢探究化学中的物质变化,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从而感受到化学世界中存在的奇妙,能够参加到化学科技的活动中,具备把化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可以对跟化学相关的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赞赏化学中的科学给生活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关注一些和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不断地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正确地树立好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样就呈现出来化学科目的特点,也呈现出来将人作为发展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及价值观。

三、总结

本文主要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进行了阐述,主要从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与新课改之后的化学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分析,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的环境下,进行了教学的新课改,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使用新编写的教材以及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贯彻了新课改的理念。通过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思考[J].教学研究,2005(5)

[2]朱玲珑.马志成.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9(3)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理念;教学思想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教学,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实施以来更新教学理念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能力形成。新课改实施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更新教学理念,体现新课改的教学思想,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要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上下功夫,在这些内容中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采用激励教学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激励教学法,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如此,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因为学生特别看重老师的肯定,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形成学习数学的动力。因此,采用激励教学法是提升学生学习信心的关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首先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建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和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与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的。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避免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嘴上讲改革,行动上守传统。只有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