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举例范文

时间:2023-06-29 16:41:24

序论:在您撰写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举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举例

第1篇

【关键词】评估 资产

资产评估准则是资产评估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的高度浓缩,是维护评估行业声誉的行业规范。衡量一个国家评估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其评估准则体系的成熟度。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评估准则的制定相对滞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知识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无形资产对社会经济进步的推进作用日益突出,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研究已成为近些年来评估中的热点。为规范无形资产评估行为,我国财政部于2001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评估准则,即《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本文通过我国与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对比,试图发现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不足,并为之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质量。

评估方法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收益法是无形资产评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无形资产的存在主要是通过其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体现出来的,运用收益法衡量它的价值高低是适合于大多数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将利求本是收益法的基本技术思路。

理论上,市场法和成本法都可以用来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但两者使用较少的原因如下:其一是无形资产的个别性、垄断性、保密性等特点决定了无形资产的市场透明度较低,再加上无形资产市场不发达,交易不频繁,使其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可比实例,不满足市场法的应用前提条件,运用市场法评估无形资产有诸多的困难;其二是由于成本法的技术思路和评估视角的缘故以及大部分的无形资产不具备实物形态这一自身特性,评估师很难全面估计其成本和经济性贬值。而且无形资产成本与收益的弱对应性,成本的增减并不意味着无形资产价值的增减,加之会计准则中又将自创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中的管理费用,这些做法都使得成本法不一定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所以成本法不一定是最快捷、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方法。

一、相同点

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无形资产评估准则都提到了评估的三大基本方法――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而且都简单地阐述了三种方法的试用前提条件和注意的事项。比如对于市场法,二者都说明了其使用条件是必须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和可比的交易,而且都说明了要根据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的不同对被评估资产进行交易条件、交易时间等方面的调整。

二、不同点

笔者认为两者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同。一是两者包含的方法数量不同;二是两者在准则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三是两者对方法的详尽程度描述不同;四是两者否有举例说明。

(1)两者方法数量的不同。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对评估方法的规定较为传统,只有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个方法。而国际评估准则中除了我国规定的三大方法外,还根据无形资产的特性对收益法进行了细化,将收益法细分为了许可费节约法、增量收益法、超额收益法和税收摊销收益法,再加上市场法和成本法,其评估方法总数为六个。

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性质,因此会有适用于其自身的特殊的评估方法就比如说在不动产评估中的第四种评估方法假设开发法。假设开发法源自资产评估假设中的非真实性条件假设,假定在建工程已经完工,按其完工的状态进行评估可以防止对不动产客观价值的低估。不同的无形资产更是有着不同的获利特性,笔者认为国际评估准则中规定的这几种方法更能体现出无形资产能够获取超额收益的特点,也更加的灵活。就拿增量收益折现法和节约许可费折现法来说,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收益法,但是却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评估对象取得超额收益或现金流量的途径和方式。对于增量收益折现法,其增量现金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的溢价,一个是成本费用的节省。通过将这些增额现金流用该无形资产的特定加权资本成本折现可以得到其税后公允价值,由于无资产的摊销可以节税,再将这一部分加回到刚才得出的现值中就可得到该无形资产最终的价值。对于节省许可费折现法,拥有某项无形资产的许可权,就意味着可以节约该无形资产的许可使用费,所节约的该无形资产的许可权使用费就成为了企业所有者的一种收益,折现后即可求得其价值。

因此,对于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其带来的超额收益经过折现后可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那么从相反的一面来说,无形资产给企业节约的许可费和企业所得税的折现也可以作为无形资产价值参考。所以说国际评估准则中规定的方法更全面,更有其独到之处。相比而言我国的准则中则比较笼统,没有这方面的说明。

(2)两者在准则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国际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的评估方法位于注释中,而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的评估方法为准则的一部分。

关于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细化的问题,国际评估准则采取“准则(standard)+注释(commentary)”的结构模式,准则部分具有封闭性、固定性或格式化,内容较少,而注释部分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依据需要解释的问题多少自由拓展,使得无形资产评估准则部分十分简练,增强评估准则的可读性和灵活性。相比而言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有较为详细的准则但是没有注释,阅读起来比较乏味,可读性较差,操作性较差。我国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属于准则的一部分,为准则的第五章,而在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属于注释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准则的内容。评估方法在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的篇幅适中,但是在国际评估准则的注释中却占据了70%左右的篇幅。由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评估方法在资产评估理论中的重要性,而且也能看出国际评估准则在编写过程中做到了详略得当。相比之下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则显得过于规整,每一章的内容大体相当,没有做到详略得当,灵活性较差。此外,国际评估准则中注释的作用很类似于财务会计报告中报表附注。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如果想更多地去了解上市公司的情况,仅仅靠阅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四张报表是远远不够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资料都隐藏在报表的附注中,比如说上市公司的一般情况、上市公司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及重要事项揭示等。因此报表使用者要关注附注。与此类似,在国际评估准则中,准则的内容较少而注释的内容较多,因此准则的使用者可以在注释中获得大量的灵活性较强的信息。

因此,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很人性化,制定的人员知道评估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何处,明确了什么样的无形资产应该如何正确地评估,做到了重点突出。相比而言我国的评估准则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

(3)两者对方法的描述详尽程度不同。国际评估准则中对评估方法的论述和说明比较详细和实用,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典型问题的代表性,而且原则性限定较强。国际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更明确的提出了三种评估方法使用的程序、参数的设定及选择、验证以及对评估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规定。

有三个例子可以说明国际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详尽程度。第一个例子是市场法中有关调整系数的问题。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只是说了“对可比交易案例和被评估无形资产以往交易信息进行必要调整”,但并没有展开说明。而在国际评估准则中,把这种调整分成了定性调整和定量调整。因为在评估实务中,的确有一些差异是难以量化的。国际评估准则中也对不能定量调整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一是商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与其相关的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上,二是药物专利的价值在于其有更大的疗效或较少的副作用。市场占有率和疗效都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只能进行定性分析。第二个例子是关于评估方法选择的问题。在成本法中,国际评估准则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cost approach is mainly used for internally generated intangible assets that have no identifiable income streams”。这就说明在国际评估准则中,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是有先后顺序的,收益法是优先的选择,当然这也是由无形资产的性质决定的。但是在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这三个评估方法几乎是并列的,虽说把成本法放在了评估方法的最后一个且与之相关的内容不多,但并没有说明选择评估方法是有先后顺序的。第三个例子是关于协同价值的问题。国际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在收益法中提到了协同收益,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要考虑这一部分并进行相应的扣除,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没有涉及到这一部分。

第2篇

关键词:无形资产 会计处理 思考

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或者准备开始加大无形资产的投入力度,由此带来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这一问题。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在会计领域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各国国家以及区域之间经济环境的差异,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与此同时,伴随着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环境的改变,也客观上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鉴于此,对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进行思考,进而提出适合我国企业实际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不足

我国在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领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不仅仅不利于无形资产的有效核算,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总结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世界各个国家以及地区都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其范围还比较狭窄,根据国家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目前我国纳入无形资产确定范围的主要有十几项,这与国外二十多项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的狭窄意味着企业的有些支出不能够被纳入摊销范围,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举例而言,伴随着人力资源作用的不断凸显,是否将人力资源纳入无形资产的范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在未来是一种发展趋势。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原则已经与实际不符

无形资产在在计量过程中按照企业所费成本来进行计量的,这就违反了企业的客观实际,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一些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远远超过有形资产的比重,这种情况下,企业无形资产的处理如果还局限于按照所费成本来计量,则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与此同时,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也不符合一致性的原则要求,对于自创无形资产而言,会计处理要求不能超过无心资产的耗费成本,而对于购买的无形资产而言,则是采用的市场价或者评估价进行入账,这违反了会计的一致性原则。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存在明显不足

无形资产的或缺,无论是通过自创方式也好,还是外购方式也好,都是需要耗费一定成本的,对所耗费的成本进行摊销是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无形资产的摊销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的选择,另外一方面就是无形资产摊销的期限的选择。目前我国无形资产的摊销在方法上局限于直线折旧法,而对于加速折旧法等,新会计准则虽有规定,但是也设置了一些条件,这给企业无形资产的加速折旧带来了障碍。而在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方面,目前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要求不少于受益年限或者有效年限二者之中的较短者。

二、对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思考

鉴于无形资产重要性的不断彰显以及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有必要对未来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个展望,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应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会计确认方面

在无形资产的确认方面,目前的会计准则有关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较窄的现状急需改变,无形资产会计确认范围扩展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形资产的时间限制方面,即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应排除时间长短这一条件,时间长短不应成为无形资产的确认依据,这就为某些资产被归类为无形资产扫除了障碍;另一方面有关无形资产的内涵应进一步拓展,既有的无形资产的确认采用的是“合同性权利以及其它权利”,但是这种规定依然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于权利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与界定。

(二)会计计量方面

在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方面,目前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入账是以取得此项权利所耗费的成本为记账依据,这种计量模式有一定的缺陷。鉴于此,企业在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层面应更多的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在无形资产的成本处理中应纳入机会成本的理念,采用现值的模式来进行无形资产处理,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三)会计摊销方面

在会计摊销方面,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多种摊销方法,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摊销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在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前提基础上,从企业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来进行方法的选择。未来应进一步放宽加速折旧法的适用范围,从而给企业进行研发支出或者品牌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形资产的比重正在不断的上升,这给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应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工作,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应在遵守新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在借鉴相关企业在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经验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赟智.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解析[J].会计之友,2009(25)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宋迪.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第3篇

一、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这个期限应该由企业根据经济和法律因素确定。但在无形资产的实际应用中它的有限期限比按照相应经济法律因素制定的有效期限短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更新快、所以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时不超过20年,除非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该无形资产有超过20年上限的具体年限。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通常应在其预计可使用年限内等额摊销。因为是平均分期摊销,所以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采用直线法。对于摊销年限,准则规定: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过顶的有效年限的情况下,无形资产摊销期应尽可能缩短。虽然不能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越短越好,但至少这样对于企业每年净收益的计算会更加谨慎。

(三)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无形资产上能反应出经济效益的方式就是通过摊销方法来实现的。无形资产有其使用寿命的,应该在该使用寿命中合理恰当的摊销金额。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从该资产开始使用时,直到不再作为无形资产为止。摊销方法有较多种:双倍余额递减法、直线法和年数综合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一个企业对无形资产采用怎样的摊销方法,是由预期消耗该资产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决定的。当对预期实现方式未知不可确定的时候就应该采用直线摊销方法。业内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摊销手法的不同规定是在因为面对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

例:假定某股份有限公司因业务需要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专利转让费及所有相关费用2 000 000元,用银行存款一次性付清。该公司购入的专利权使用寿命为10年,按直线法进行摊销。该项专利的购买成本为2 000 000元。

购买专利时:

借:无形资产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专利权每年摊销额=2 000 000/10=200 000(元)

借:管理费用 200 000

贷:累计摊销 200 000

使用年限不能准确判断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在每个会计期限内企业应对使用年限无法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尽心一次复核。如若有资料显示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确认,必须立刻估算该年限,同时按照规则处理。

二、无形资产摊销核算的缺陷

摊销方法单一。准则中规定:在会计学中我们知道无形资产的成本应以在拥有该资产起在可使用的年限里每月计提摊销。这种方法很简单易于操作,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摊销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使用情况。随着科学进步的脚步的加快,无形资产的消耗也会很快,这是因为该损耗是技术性的消耗。所以,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应该只采用一种方法,应该有多种摊销方式。通常我们会对直线摊销有这样一种看法:因为科技进步等原因造成价值损失,可以通过减值准备来减少损失弥补。

摊销价值不能转回。对无形资产已摊销的价值不能回转是准则中明确表明着,但是这对于虽然超过期限但其价值并没有为此减少或者还存有部分价值的无形资产并不起到适用原则,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价值回转应被准则所允许,但是必须要做到的是对回转条件方法有应有的规范,如若这样企业无形资产价值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就大大提高了。

三、对无形资产摊销核算的改进

(一)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引入加速摊销概念

加速摊销法是指将无形资产的摊销额按先多后少的原则分摊于各摊销期,隔年负担的摊销额呈逐年递减趋势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例如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收益一般前期比后期高,所以引用加速摊销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使用直接摊销法的时候,需要补充在更换新账时,从无形资产收购的日期,原价以及每期的摊销都抄记并入账本里,相对应的去查找,在资产负债表附注里注明以上资料,同时不要漏记对该无形资产的核算原则与计算方法 。为增强加快会计国家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建议引入加速摊销的方法,一些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较大,达到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以百万计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将显着提高,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但这种影响往往是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变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加速摊销法更符合匹配的原则,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相信很难估计的无形资产预计失败的时间点,迫使人们不得不使用加速摊销法。另一方面,与直线法相比,加速摊销法更符合成本补偿的理论,更有利于企业早日补偿成本,更有利于降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具有更高的现实意义。在采用直接摊销法时,应当加以补充,要求在更换新账时,把收购无形资产之日起、每期摊销与原价加以抄录过账,一并查找,并将这些资料以及无形资产的政策、方针、核算原则、计算方法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加以补充说明。

(二)可采用缩短摊销年限的方法

我们知道无形资产收益是无法准确估量的,所以缩短投资回收期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最直接方法,面对具有延期功能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其使用的年限规定可采取国际惯例的假定年限,也就是不能超过20年,但是还有一些无形资产是和固定资产一样要使用加速摊销法来计提的,典型的是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等。这些技术变革的影响,除了考虑使用寿命,应该指出的是,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是特定条件下的项目,可适当采取加速摊销。

(三)新会计准则中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旧准则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应该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其入账价值。新准则中规定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无形资产摊销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新准则规定企业在每年年度终审查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当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时,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可见,新准则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更切实、更具体,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增加研发费用披露的内容。企业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本期研发支出总额,费用化与资本化的研发支出数额,无形资产研发成功率,预期研发支出带来的未来资产,对商业机密企业可以不予披露,但应披露研发费的总额;研究开发费用的明晰。由于确认标准和范围的模糊使费用如何准确科学的分类成了一个难点,并且它也是个重点。为了能使报表更好的反应费用,笔者建议,应对研发费用进行细化,课氛围主题费用和附注费用,主题费用反应与研发本身有关的,为研发发生的费用,将其资本化;二辅助费用主要反应研发过程定形成的费用,最终将其费用化。

第4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被作为驱动经济价值增长的根本要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技术、信息和经济管理模式等对于企业的获利性、可持续发展性举足轻重。本文是以国内外有关知识资本评估理论文献为基础的综述,概括了国内外各位学者对知识资本评估理论的方向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文献做简要分析。本文旨在对知识资本评估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知识资产;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一、知识资本的概念

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的David Norton(1996)的观点是将资本注入到顾客、供应商、员工、技术和创新这几个方面来增加企业未来价值,而这种价值的累积就是无形资产。从财务、客户、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组织战略有效性的落脚点设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Leif Edvinsson(1997)在《智力资本――发现隐含在智力资本下公司的真实价值》一书里系统阐述了无形资产的内含和计量。他说:“无形资产是任何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的隐藏资产”。并概括了无形资产的三个基本特性,即扩充了财务报告基本内容;代表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偏离;无形资产是负债或者股东权益。

二、知识资本的构成

Stewart(1994)认为知识资本由三个部分组成:Human Capital、Structual Capital和Customer Capital,即著名的H-S-C结构。Annie Brooking(1996)认为,知识资本是所有能使企业正常运作的无形资产总和。她将是这个总和分割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四个部分,同时提出“Technology Broker”的知识资本估值模型。斯维比(1997)认为知识资本由Employee Capital、Inter Structure和Extra Structure组成,即E-I-E结构。John C.Dumay(2009)将知识资本衡量的重要性列为首要问题,为了使这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被更好的理解,他提供如何构建知识资本的方法二不是仅仅的识别。

刑祥焕、张新宇(2011)以斯图尔特对知识资本构成的观点为基础,结合煤矿企业运营流程和知识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探索了煤矿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技术资本、结构资本和人力资本。王韬、刘念波、黄干(2010)则基于H-S-C结构将知识资本理论与我国民营企业现状融合在了一起,分析现有知识资本评价方法的优劣之后完善了民营企业知识资本评价模型,在以企业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后,运用二阶因子分析验证了其结构方程。

三、知识资本的评估方法

斯堪地亚导航器模型(Skandia Navigator):Skandia是全世界首个试图评估企业知识资本的大企业,其推手是L.Edvinsson和MIT的M.Malone。该框架包含位于顶层的财务面向,位于核心的人力面向,位于的客户面向和流程面向以及位于根基的更新与发展面向,并从财务性和非财务性的不同角度,总共产出112个测量指标。该方法提供一个分类架构以及测量的指标备选体系,并且指出顾客资本的重要性。而缺点是其过程太过繁杂且耗时。

无形资产监测器模型(Intangible Assets Monitor):斯维比教授(1997)提出的该模型是一种实用的无形资产价值计量的方法。无形资产计量指标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的策略,尤其是适用于本公司占有大量无形资产的情况。该模型的重点是企业改革和知识流动指数,关注资产增长,更新速度,效率和风险回避,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资产。

市账差额法:斯维比和埃德文森认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偏差即为公司知识资本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也就是知识资本的价值。该方法以企业作为整体的角度出发,企业价值可以用股票市值或通过同业同规模相似企业比较的方法得出。但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粗略的计算方法,不能分析出影响知识资本的各个构成的变动和敏感性。

托宾q法(Tobins q):James Tobin的q比率=公司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在西方国家,q比率的波动一般在0.5和0.6之间。

赋予投资者的市场价值(Investor Assigned Market Valve):Standfield(1998)认为该组织或项目作为股票市场价值的真实价值等于有形资本+(现实的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磨损+持续竞争优势)。

价值增值知识系数法(VAIC):Pulic(2000)提出了一个等式:VAICi=CEEi(使用的资本)+HCEi(人力资本)+SCEi(结构资本),该等式基于三个主要要素间的关系来测量知识资本创造的价值及其有效性。

包含估值法(Inclusive Valuation Methodology):以McPherson(1998)为主要代表人物,使用组合的权重指标层级,以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价值为重点,即无形价值附加值=组合价值的增加-货币价值。

刘炜(2006)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多组织知识资本管理评价。并建立了一套模糊多指标方法来评价知识管理能力。最后用数值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孙立新(2013)基于H-S-C结构,在结构资本、顾客资本中深层次的挖掘其中归属于员工层次的部分,从员工个体角度对知识资本的概念界定进一步深化。从IH-IS-IC三个维度的知识资本,共九项评价指标,提出了三维交互模式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小结

国内外相关学者已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知识资本的内涵、构成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做了贡献,丰富和完善了理论体系。评估方法虽然已经纳入了一些无形资产的概念,但仍然没有形成、推广专门针对于软资产价值评估的系统性方法。由于知识资本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抽象的问题,主要变现为知识资本的难以量化,概念模糊,并且与其他资本混杂在一起。到目前为止,对知识资本界定和评估还没形成完整的评估理论体系和具有实践意义的应用指南。

参考文献

[1]谭霞.知识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王开明.企业的知识资本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

[3]梅小安.企业知识资本管理机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4]张炜.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知识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

[5]Hwan-Yann Su,Shih-Chieh Fang,Chaur-Shiuh Young.Relationship transparency for partnership enhancement:an intellectual capit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11,266.

第5篇

关键词:评估地价 无形资产 公积金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可永续使用等基本属性。目前,农村土地资源未纳入会计账内核算,土地管理存在着诸多弊端漏洞,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将土地纳入会计账内核算,对土地资源进行规范地、科学地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核清土地面积,科学评估地价

组织村民代表会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土地清理小组,按自然地块逐一对土地进行测量,并与历史资料相核对,确保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士地的土质、水利及交通等条件,综合评定出土地的等级,作为评估土地价格的基础依据,并参考当地的土地市价,科学地评估土地价格,作为土地的入账价值。

二、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

我国土地的交易,是土地使用权的交易,我们核算的土地价值,就是“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土地使用权是“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之一,实务中增设“无形资产”一级会计科目,并通过对应科目”公积金”核算土地使用权的价值。

(一) “无形资产”属资产类科目,该账户借方登记土地使用权及其他无形资产的增加值,贷方登记土地使用权及其他无形资产的减少值,借方余额表示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及其他无形资产未摊销的账面价值。会计实务中,不分期摊销“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价值,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重新评估土地价格低于账面价值时,应对应冲减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二)“无形资产”明细科目的设置,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使用者的不同,农村土地分为以下几类:农户平均分种的耕地、宅基地、集体留用的机动地、工矿企业用地、林地等。会计核算中,根据可操作性、实用性以及对信息数据的要求,对以上各类土地分别对应设置明细科目“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机动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通过以上明细科目,对各类土地进行数量、金额明细核算。

(三)“公积金”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核算土地价值“无形资产”的对应科目。根据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在“公积金”科目下增设“土地公积”明细科目,明细核算土地的公共积累。

三、土地的入账价值

土地的入账价值按评估价入账。工作中,随时评估地价是不可行的,在土地全面评价后,按类型计算该类土地的平均评估价,作为该类土地会计核算的固定入账价值。当土地市价发生明显变化时,可重新确定平均估价。土地的用途发生改变时,应按新用途的评估价入账,原账面价值与新入账价值之差作“公积金”处理。村集体征用建设用地,涉及用货币支付相关费用,征用后的土地按“建设用地”的评估价入账,入账价值中包括用货币支付的相关费用形成的价值,原账面价值和支付的费用之和与入账价值之差,作“公积金”处理。

四、土地的转让核算

土地必须依法转让,转让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作“公积金”处理,同时对应冲减“无形资产”价值。建设用地转让时,由于其账面价值中包括用货币支付相关费用形成的价值和土地本身价值两部分,该两部分的价值形成有明显的差别,账务处理时应分别核算。无论转让价值高低,由支付相关费用形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部分,作“其他收入”处理,同时冲减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和“其他收入”之和与转让价值之差,作“公积金”处理。业务工作中,“建设用地使用权”,价值也有增减变化,为方便计算,假定这种变化与支付费用办理征用无关,而是土地本身价值的变化。土地转让时,账面价值和“其他收入”之和与转让价值之差也作“公积金”处理。

五、土地台账的建立及登记

土地账内核算后,“无形资产”账户总分类核算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按设立的明细账户,明细分类核算各类土地的数量价值,以上核算不能反映各农户对各类土地的使用分布情况,工作中,可设立以农户为单位,以各类土地为明细科目的多栏式土地台账,登记各农户各类土地的变动情况及余额情况。根据需要,可对耕地再细分为:早田、水田、菜园等进行核算。土地台账格式见附表。

六、业务举例

(一)会计分录

例:村集体与农户协议流转入耕地lO亩,办理建设征用,协议商定,流转后的土地归集体统一经营使用,集体每季按当地平均产量补助农户粮食,按市价兑现。办理征用支付费用40000元;村民张某承包4亩建企业,土地评估价,承包费同上;经研究转让给村民王某6亩建企业,转让价18000元/亩,款己收,转让过程中的税费王某承担。会计分录为:

①流转后办理征用:

“公积金”价值= 10000×10- 5000×10-40000 = 10000

借:无形资产一建设用地使用权100000

贷:无形资产一耕地使用权50000

银行存款40000

公积金一土地公积10000

②承包给张某,不作会计分录,只登记土地台账。

③转让王某6亩

转让土地的账面价值: 100000/10×6=60000

转让土地的收益=40000/10×6=24000

记入“公积金”价值=18000×6一(60000+24000) =24000借:银行存款108000

贷:无形资产一建设用地使用权60000

其他收入24000

公积金一土地公积24000

④若转让价格82000元时,其分录:

借:银行存款82000

公积金一土地公积2000

贷:无形资产一建设用地使用权60000

其他收入24000

⑤10月25日秋季补水稻产量按450公斤/亩,单价0.8元/公斤。

借:其他支出3600

贷:现金(内部往来)3600

(二)土地台账登记:

张某,户号001号,2002年1月1日有关资料如下:

人口5人,分配耕地5亩,其中:水田2亩,早田2亩,菜园l亩,宅基2倍,面积0.4亩,承包机动地2亩,合同号001,承包林地10亩,合同号0200 2002年6月10日,经协商流转给村集体耕地(旱田) 2亩,集体用于企业占地,流转合同号0210 6月25日承包土地4亩建企业,合同号025,年内该户出生2人,死亡1人, 2002年12月31日,按规定进行土地找补,在收回的2份机动地内找补1人土地。

该户张某的土地台账见附表。

第6篇

伴随着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来之后,科教兴国逐渐被作为国策来执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今后我们将会迎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都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未知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也都在被很多单位和个人所重视起来。很多的科研单位也都是被无形资产占据着重大的资产份额,而且在现在的经济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的资产也都已经具有很大的体量了。随着社会上的很多的单纯性的事业型的科研单位也都逐渐地转变企业的科研型的单位,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以及具体的成本核算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了很多的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所在。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根据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看,无形资产主要是指的企业具有实际拥有权但是没有实物的形态来进行辨认的那些非货币性的长期资产,在一般看来这些资产主要包括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权等形式,无形资产的分类也都有着很多的标准,所以可以分成很多的种类,比如说按照时间来看可以分为有限期和无限期。

(二)无形资产的特点

根据无形资产的定义来看,无形资产本身也都具有一定的特性,主要的特征就是包括无形性、专属性、多元性、动态性、载体的依存性还有对于环境的依赖性等等特征。我们一般对于无形资产可以这样的进行理解:即主要指的是不具备实物形态的,主要是以无形的知识还有知识产权的形式而存在的,可以在实际中被认知存在,也可以被培养以及创造,它与其他形式的资产重要的特征区别则主要是无形性。

无形资产本身的专有性即是他的垄断还有排他性,无形资产是作为企业的法定权利之一,与其他的资产区别则主要是无形资产在特长、使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垄断性还有排他性的特征。而无形资产的动态性这主要是因为他可以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但是这个收益本身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是因为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还有具体的工作条件等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无形资产的无形,使得它的存在也就必须要依赖一定的载体来呈现,而载体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人。无形资产本身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企业中还有不同的时间段内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价值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无形资产所表现出来的依赖性。

二、目前的科研单位中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的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的开发费用必须要在符合一定的资产确认条件下才可以进行资本化。企业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自行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可以使得对自己的研发成果进行是不是无形资产的确认,一般会把自行研发的整个过程分为研究阶段还有开发的阶段。对于研究阶段的支出就可以在当期的时间内来作为损失处理,这是因为在研究的阶段一般都不会对无形资产进行确认,无形资产的确认一般都是存在于开发的阶段,这样一来也就需要对于那些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的开发费用来进行必要的资本化的处理。

通过对比国外的处理方式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就拿美国来进行举例子,他们的规定中在研究还有开发的两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都会被认为是这方面的费用支出。这样处理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说在研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可以支出的费用在将来会转变成为收益,但是不能保证一定会变成实际的收益,这就是过程中的风险性所在,所以为了最大的规避掉这些风险的话,就需要把他们计算到当期损益当中去了。通过对于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科研单位之所以不能够准确的把收入还有成本进行较好的匹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的规定对于自创的无形资产的认定方法有着单独的规定。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实际的案列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某地区有一个研究所,主要是研究各种船舶使用的各种新的设备与技术,当然主要也都是为了军事科研与生产之间相互结合的研究所。该研究所在该领域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力量,也由此配备了大量的研究部门,各个不同的部门下面也都配套建设有齐全的研究室,目前该所的研究领域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涵盖了船舶设计的各个领域。由于我国的海洋战略的改变,目前这个所承接了大量的国家和军队的科研项目课题,下拨的财政性质课题研究经费列入到专项的应付款科目当中去核算,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纵向课题之外,该研究所每年还有很多的横向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在研发之后,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咨询等来取得收益。

该研究所一直以来都坚决落实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以对于本单位所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都采用费用化进行处理。该研究所对于历史上所研发的所有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除了申报国家专利技术及新产品发明证书之外,并没有对它们进行会计计量,也就是说这些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并没有作为无形资产存在于企业的账目上,相反只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费用化,因此所结算出来的财务数据不够真实,不能够全方位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等。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费用的复杂性所导致的成本核算方面的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无形资产是一项无形的智力产品,其发明创造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也需要使用多种科研仪器并消耗多种材料,再结合科研人员所具备的先进技术知识才能创造出来,所以说这些成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2.并不是每一项无形资产都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特性,很多无形资产研究出来之后市场并不需要它,导致没有收入与之前的成本相匹配,这些都表明了无形资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3.成本和收益之间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4.费用的准确计量难度比较大。

三、对于完善科研单位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建议

通过对于以上研究所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这个研究所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主要是遵守的以下的几个原则:即对于成本的可靠地计量的原则还有未来的预期经济收益的原则。围绕着这两个原则我们来对于完善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提出以下的几个改进的意见:

(一)在对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成本上衡量进行计量

资产的计量主要指的就是企业在进行资产入账的时候,资产被记录还有报告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是怎样的形式,目前来看我国的计量方式主要是以历史成本来作为主要的方法。比如说企业在自主研发以及合法的申请的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注册费还有律师方面的费用,都可以被计入到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中去;与此同时把那些原材料的费用,人工成本还有因此产生的一些其他费用,都需要计入到当期的损益中去。

(二)把专利还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资本化处理

通过研究我国目前的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的办法可以知道这才是在最大的程度上来影响到科研单位的收入以及成本的配比问题,需要将支出的资金进行资本化处理,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研单位所发生的技术开发与转让方面的收入越来越高。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而且以后的经济体量也会越来越大,我们有必要对于专利还有技术的资本化进行探索,一旦可以进行这种处理之后,受益于多年的技术成果积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科研成员在受益期内来合理的对于前期的成本进行分摊,使得收入还有成本之间相互匹配。

(三)及时的对科研成本进行核算

科研人员使用本身的知识还有智力来对于新的技术和技艺进行开发,这些劳动之后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都是无形的智力的产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对课题资料进行收集,使用科学的办法来衡量核算科研的成本,根据不同的课题项目来对所有的科研费用进行收集与整理,在课题的研究还有技术的开发完成了之后,把这些都转入到无形资产的科目下进行核算,对于那些研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的科研项目也要积极地把他们归结到管理费用中去。对于这些问题较为成熟的处理方式就是在企业的内部来组成一个课题专家的评估项目小组,具体的来根据项目的盈利情况,对于其中的经济环境、项目风险等问题,采取合适的办法来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合理的进行掌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科研的规模也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更多的科研单位会具备更多的无形资产,而且随着科研与商业的结合,更多的单纯的事业型单位会变成企业型的科研单位,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也会越来越重要,所以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向有必要进行明确。

参考文献

[1]滕开丽.论科研单位转企后的成本核算――生产型子公司的成本核算[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

[2]任雅.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科研单位研制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3]白银钢.科研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之财务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

第7篇

何谓无形资产的加速摊销法?是指将无形资产的摊销额按先多后少的原则分摊于各摊销期,各年负担的摊销额呈逐年递减趋势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笔者认为,与直线摊销法相比,加速摊销法更符合成本补偿的理论,更有利于企业早日补偿成本,更有利于降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具有更高的现实意义。以下针对无形资产摊销核算中采用加速摊销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表笔者的几点浅见,仅供探讨。

一、采用加速摊销法是时展的需要

无形资产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资源,在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比例将大大增加,在高新技术领域甚至处于支配地位。据统计,经合组织内一些先进企业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为1:2-3,1998年我国的海尔集团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比例为1.78:l,我国加入WTO以后,无形资产的投资规模及投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由此,为了减少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使投资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观上要求投资者在组织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中必须遵循稳健性原则,以努力降低投资风险。时展要求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予多样性,摊销方法应更具稳健性,为使用加速摊销法提供了契机。

二、适应无形资产本身特点的要求

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同行业的竞争等,因此一方面其预期的获利能力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无形资产究竟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也具有难以辨认性。由此可见,无形资产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投资的成功率不高,而且已经取得的无形资产可能因为技术进步或偶然的经营失误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因此保护好投资者在这方面的投资利益是无形资产投资的关键。在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中应用加速摊销法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止投资风险,因而更能适应无形资产本身特点要求,从而使加速摊销法的应用成为可能。

三、理论上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现代财会制度

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特别是加入WTO后对我国会计制度的要求,我国的会计制度正经历着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变革,逐渐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颁布与实施,正是这一变革的具体体现,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上层建筑都要适应一定时期经济基础的要求,因此任何时期的会计制度均应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此准则中仍然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一)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

此准则15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准则中该条规定无形资产摊销采用直线法,方法单一,不符合稳健性原则,不利于降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

此外,该准则15条中还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作了明确规定,与过去相比,摊销期限有所缩短,虽有利于降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但同时在有些方面也不无遗憾,一是有些无形资产类型存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或企业规定的受益期较长的问题,二是在“法律没有规定有效期,合同中没有规定受益期的,摊销期不超过10年”的规定中对摊销期的确定方法没有作出具体解释,因此可以理解为由企业自行确定,从而给了人为因素以可乘之机,摊销其不超过10年,可能出现与实际受益期不符的现象,容易人为操纵利润,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减值

此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减值方面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资产的变现值,充分体现财务报告的客观、真实、公允性,同时也有另一方面的目的,即为了降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但笔者认为准则中有关该方面的规定在以下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缺憾。

1.此准则16条规定:“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每年检查一次”,此外还作出了在三种情况下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认为减值准备的规定。按照此规定每年须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检查一次,无疑将使会计核算难度加大,大大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的规定,为人为因素的干扰提供了可能,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

2.此准则17条“无形资产减值的迹象全部消失,企业才能将以前年度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全部或部分转回”。在此规定中减值的迹象如何判断,采用何种判断方法,完全由企业确定,也为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会计处理方法上的可行性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长期资产”。从该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属长期资产,支出的效益将涉及到多个会计期间,其支出属资本性支出,这一点与固定资产相同。利用该特点,在具体采用加速摊销法时,可以仿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具体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余额递减法等,以下对如使用这些方法举例说明。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就是根据每期期初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摊销率计提无形资产摊销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摊销额=期初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年摊销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摊销,采用该方法时如果某期出现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摊销额小于该期用直线法计提的摊销额,即出现:

情况进应改用直线法

例如:企业购入商标权一项,购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为150000元,假定按准则规定确定的摊销期为5年(准则规定摊销期不超过10年)。

每年的摊销额计算见下表

(二)年数总和法

该方法是用一个以无形资产各年摊销年限各年相加之和为分母、把无形资产尚需摊销的年限为分子的分数去乘以无形资产的全部应摊销额,计算出各年应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全部应摊销额×年摊销额

现以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资料来说明年数总和法下无形资产摊销额的计算。

年摊销额计算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是年摊销额,如按月计提可以换算为月摊销率计算出月摊销额。关于无形资产加速摊销法的其他具体方法不再举列。

五、加速摊销法在使用范围上具有可行性

关于加速摊销法的使用范围的提法有两个含义,一是哪些类型的无形资产摊销采用加速摊销法,二是哪些企业的无形资产摊销使用加速摊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