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学德育建设范文

时间:2023-06-28 16:52:17

序论:在您撰写中学德育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学德育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德育实践 德育渠道 德育建设

教师作为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引导者,在学校德育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自身所认同和体现的德育价值取向对受教育者具有重要影响。德育的存在不仅在于帮助个体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在于使人类的自由本性得以发扬,使个人的独立人格得以确认,人们自主、自觉、自尊等自我肯定的人格属性得以涌现,在这基础上才能构成人与人之间的最佳结合,也才能满足人诸种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需要。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应该不断拓宽德育渠道,在德育实践中加强中学德育建设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德育建设

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以更加崭新的视角,更加辨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尤其要与转变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德育规律,切实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和德育研究能力。研究德育新方法,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校实际,努力使德育方式、德育过程、德育内容贴近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德育方式,为提高德育实效,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新合并的学校,学生成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同,造成学生心理的一定差异,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让他们能尽快融入新集体中,促进学生德育的进一步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学校组织班主任到德育工作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吸取他们德育工作中的经验;邀请德育工作先进培训班成员来学校畅谈经验;不定期邀请专家来学校组织讲座,借以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暑期,学校借助市进修学校的专家组织了班主任培训班,以提高全校教师的德育能力。我们知道,教师的劳动在学生心中始终具有表率性,他的道德情操、作风仪表和劳动态度对学生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经常看一些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波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后进生更要“厚爱”,以鼓励教育为主。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心头,要善于宽容学生。适当的宽容有时能收到惊人的教育效果。以情动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实施爱心(或博爱)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比如,有的学校年年搞活动,年年老样子,没有新意、没有创造,或是热衷于轰轰烈烈的宣传效应,也就没有了吸引力;春游、秋游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但是,活动前没有进行严密的设计,没有进行深层开发,只是玩玩而己,而且,附近的景点就那么多,从小学到中学,已经无处可玩。更重要的是,现在搞什么活动都是有偿的(不排除有盈利的趋向),学生从内心就有一种排斥倾向,认为学校借口搞活动,实质是为了挣钱。由此,德育活动非但没有起到德育的教育功能,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我们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各种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感染。有时,学生在一场足球赛或联欢会中获得的集体主义情感体验,是教师任何美妙而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的。集体活动,就内容而言,可以涉及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就规模而言,可以是学校活动,可以是年级活动,可以是班级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就形式而言,可以是学习交流、思辨讨论,可以是游艺娱乐、文艺表演,可以是体育竞争、劳动比赛,可以是社会调查、远足郊游等等。同时开展的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让学生感受到不是仅仅在社会上才能领会流行时尚,在校园中照样可以,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使学生不会感觉到校园生活的枯燥;又如:普通话演讲比赛,不仅让学生明白会说普通话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积极性;再如:英语演讲比赛,使学生明白作为现代社会学生,学好母语固然重要,但学习多种语言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另外组织师生一起观看纪录片《洞穴之光》,师生同流泪,一起感受我们要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感受洞穴之中孩子的淳朴和苦中有乐的精神;为遭受病痛之苦的同学捐款,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零花钱,一点也不犹豫;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清明节扫墓,拔河比赛,各班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民主评比学校团支部……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学校及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

三、充分培育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很多学校德育工作没有真正确立学生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没有也没能认真了解学生基于自身成长经历、生活阅历和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真正需要与感受,缺少对学生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之上的对话,很难实现与学生的精神交融,使学生顺利接受学校的教育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足,片面强调说教、规训与灌输,德育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才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要真正去体会学生特殊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体会学生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和选择,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不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不再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

在这方面,我在平时和学生的交往中,充分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多方关注各个学生的信息,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心理、交友等情况,了解社会信息。这样,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和他们谈学习,也会和他们谈社会流行时尚,谈他们年龄阶段出现的一些现象的正常性;不仅谈他们的家庭,也会谈自己的家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让学生缩短和我的距离,也让他们能和我真正谈心,说出他们的心里话。这样,我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融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批评教育,因为在与我的交流中他们能深刻领会一些原来不甚明白的道理。上学期,有个叫裘琨的学生,从小学的成绩看,基础还不错,但到了初中,就出现了厌学情绪,经常惹是生非,一天下课后,我把他叫到无人的地方开始和他交流,从他父母小的时候谈起(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到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叫他读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期末考中他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四、适时合理的运用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对情意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形成良好品德行为的目的目标。隐性教育对学生品德的成型和发展具有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加强隐性教育,是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这种隐蔽的、间接的德育教育满足了青少年的个性要求,会使他们感觉到他们是受到尊重的并主动地接受外部的影响。

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氛围的塑造、教师形象的塑造、新型的课堂人际关系的确立等几个方面实施:校园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生活空间,学生道德认知的获得、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磨炼、道德行为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校风、班风对个体的教育要求不是明确的,而是隐蔽、渗透在学生经常接触、经常参与的各种环境要素及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行动;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要在课堂上倡导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交往;要形成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协作、竞争的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自我个体融入到具有内聚力的群体之中,给学生以道德情绪的感染和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该说是花了很多心血。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宣传窗的设置,从校训的确定到特定时间的宣传标语,无一不是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后落实到位。让每位初来乍到的家长和学生在第一时间能认同它,喜欢它,信任它。班级内从名人字画到丰富多彩的黑板报,从干净整洁的地面到张贴规范的布告栏,无一不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各教师在校园内行走时,都面带微笑,如:有一位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初三女生对教学副校长说:“看到裘老师对我微微一笑,使我瞬间扫除忧郁,全身轻松。”听到这样的话,我何尝也不全身轻松呢。应该说,从最初的有些家长对学校合并的反对,到现在的认同,我想,这应该就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肯定,也说明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五、建立完整、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所谓道德评价,就是生活于现实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

学校道德评价对学生道德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并作出裁决,分析判断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对善的行为给以赞扬、褒奖,对恶的行为加以批评、谴责,进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承担的道德责任。

学校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优化道德过程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但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也使得德育理论更加系统;教育过程有了参照物,教育活动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该以德育目标为标准,根据现实目标确立动态的评价体系,科学地指导教育实践。二是要注意被评价者,即学生的可接受性,道德评价活动应该是主体性活动,评价的双方都要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可接受性与自我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但是德育评价也不能使学生进入误区,如某中学规定,学生做好事可计入思想品德分。其中就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扶老人过街值几分?”在有些地方,思想品德便被简单地抽象为“扶老人过街”“为灾区捐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带着个人的功利目的,做好事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便变了味。因为,带着功利目的的人行动之前权衡的也许是:做这件事能值几分?一个思想品德得了高分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有善心和爱心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为了得分而扶老人过街的人,也许连父母都不愿孝顺。为了得分而向灾区捐款的人,也许自私吝啬。因为,他们在做这件事时是出于功利目的而不是其他。

由于新课程改革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德育的新课程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新课程条件下的德育教育应如何构建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探讨新的方式、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在德育实践中加强中学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润梅.对中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J].2008(13)

第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情操;导向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陶冶情操功能

如果从空间形态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无形或者有形的环境。例如,笔者任教的学校,一走进学校的大门就可以看到一条旁边栽满松树的大道,在大道的旁边有关我校师生活动和学习的照片以及各种教学活动通知。沿着这条大道一直走,就可以看见我校的几座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一大块奇石,石头上雕刻着“读书明理,立志成才”的八字校训。只要学生走出教室的大门,立刻就能看到这八个大字。时刻提醒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除此之外,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栽有各种花草,四季常绿。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时刻都能体验到绿的新意。当学生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其内心深处无不充满着安静、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因此,在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融入德育功能,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时刻感受德育的力量。

二、激励情感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除了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激励情感的功能。例如,我校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一些绘画、演讲以及书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除此之外,我校在每学期还开展一次“德育报告会”,要求全体师生推选出代表来介绍我校在这一学期内所发生的好人好事。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励更多的师生去积极做好事,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

三、价值导向功能

当前,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致使他们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例如,部分中学生受到经济文化的影响,在大脑中产生了弃学从商的想法,拜金思想充斥着大脑。比如,在我们学校就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更有甚者,还有部分学生把可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就显得不可或缺了。我们的中学应该在以思想政治课为代表的基础上,配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在

课堂教学中无形地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德育方面的校园活动。

四、规范约束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具体可以分为软约束和硬约束两种形式。何谓软约束呢?软约束主要是指通过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比如,学校要求学生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学生守则》进行认真学习等等。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规范约束功能。让师生在这种软硬兼施的校园文化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比如,以前我校经常有学生迟到。基于此种情况,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明确规定学生在上课之前十分钟必须要赶到学校。到了规定时间如果不到校的话就会锁门。任何人在关门之后都不可以再进入校门。而且迟到的学生家长还会受到校方的约谈。自从这样的制度颁发之后,学生迟到的情况有效得到了控制。

五、批判吸收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严格来说就是对社会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之后的文化形成,即对社会积极文化进行吸收摄取,对社会不良或消极文化进行批判剔除。这种中学校园文化一旦确定之后,其他的社会文化很难侵入其内。无可厚非的是,在当前的中学校园之内,很多学生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但是,在积极的校园文化影响下,中学生很快便会受到积极的校园文化影响,对不良社会文化进行批判吸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六、凝聚向心功能

一个优秀的中学校园文化就像是一个磁场,可以把校园内的全体师生有效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在整个校园内产生一种凝聚向心力。例如,仙桃市的仙源学校从创办之初的198名学生到目前的3000多名学生,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与其自身的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依靠的正是其优秀的校园文化。仙源学校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下工夫。选择以孝雅文化为载体,在学校中大范围地推行雅行和孝行教育。融合班会、校会、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等各个方面。这种充满德育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随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很多学生随之在学习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凝聚力增强,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仙源学校的这种做法对很多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中学应该打造和建设出更多充满凝聚力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46-01

在这个快时代的社会,要想保留最初的信仰,要想保留心中的德,这重任无疑落在了教育者的身上。而要想改变现状,则必须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教育固然需要,但由于年龄因素,小学时段的教育起不到决定性因素。反而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树立学生思维观念的重要时期。简言之,中学阶段是学生加强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中学教师,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就更加需要加强中学生的德育建设了。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1.中学生,处于生长的叛逆期,思想品德教育也必然成为重中之重

这个阶段的学生,叛逆、孤独,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甚至把家长、老师当做"敌人",面对这种境况,教师教育工作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另外,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价值观,思想观,他们可能对一些社会现象形成不了正确的认识,与老师之间差异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思维,从品德教育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感悟中改善自己。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文化教育固然重要,思想品德教育也必然成为重中之重[1]。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应从根本上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那么,又该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呢?

2.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靠近红的,你会变红,靠近黑的你会变黑,实际意思是说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优秀,和秉性差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差,这句话重点强调了一个环境对人的改善作用。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的生活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学生只有生活在这三个健康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自觉地去接受品德教育。比如,教师可适当参与品德活动,积极加入学生品德教育中去;其次,加强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及时向教师反应学生情况,教师向家长传递品德教育信息,召开主题家长会,提倡家长以身作则,督促家长与学生沟通,另要注意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语言、方式、方法得当,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2]。教师在任教期间,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文明他人,服务学生";最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周围交往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远离外界不健康因素,学生在校期间,杜绝学生与外界社会的不良接触,离校期间,要积极合作家长,同时帮助学生远离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应该健康成长的时期拥有健康的社会环境。

3.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

中学生阶段,学生虽已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拥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思想还尚未成熟,不少学生的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加强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教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班会题目以"德"为主,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幻灯片,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改变自己的道德观念,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其次,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做起,教师为学生定期布置德育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加强对德育观念的转变[3]。比如教师可从具体细节入手,布置学生回家替父母完成任务,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最后,教师可定期安排班级德育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确立课程内容,老师辅佐学生完成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施教者,同时又是受教者。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贴近德育建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念。另外,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调动德育课程,可以将德育观念课转化成实践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就近参加一些德育建设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来定。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获得感悟,懂得珍惜,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的视频,培养学生懂法、遵法的意识。

4.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从根本上去遵循教师的引导

中学生,还处于思想、心理发育尚不完善的时期,很多学生的自制力很差,教师在给其布置作业时,学生并不能按时按量的完成。正如教师引导得再好,学生不去做,其结果跟教师不引导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加以引导的同时,更不应该忘记要时刻去鼓励学生、督促学生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在学生犹豫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点明方向,鼓励他们放下心中的疑虑,明确对错,积极完成正确的事情,及时改正错误的事情;在学生放弃时,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看到希望之火,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去完成放弃的事情,并及时劝解学生,成功与否,并不关键,关键是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在学生辉煌时,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加以鼓励,但不应过分鼓励,从而适得其反[4]。完成这些的关键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老师及时向学生询问情况,做到老师了解学生,学生理解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班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班干部便发挥了重要作用,班级干部就相当于一座桥梁,连接着班主任和班级学生。当班级学生有问题不能和班主任及时联系时,可通过班级干部向班主任传递;班主任工作不方便时,可通过学生干部向班级学生传达。

5.结语

学生是新时代文化的继承者,教师是新时代文化的传播者,这个时代既需要继承者,又需要传播者,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又需要学生的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日渐增多,要想改变社会道德,便需从根本抓起,从小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而此任务的最佳拍档无疑是中学生了。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任务,更是社会的任务。作为教师,要协调学生一起,更快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从而为祖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忠东.以人为本是夯实学校德育的基础[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2003, (1).

[2]刘念群.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第4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有效衔接;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13-03

学校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和中学德育中人为地割裂了这两个德育子系统的内在联系,致使大学和中学的德育各自为战,无有效衔接,德育效果因而也受到了影响。为了增强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稳定而科学的德育衔接机制,从而保证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意义

1.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解决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学和中学德育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包括大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脱节、内容重复度高、途径和方法雷同、管理条块分割严重、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均与大学和中学德育系统之间缺乏一套有效的衔接机制有关。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衔接手段和衔接措施等加以总结,然后将其制度化,有步骤地推动大学和中学德育的衔接。只有通过衔接沟通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等,恰当处理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方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

2.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实现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和中学本应是有联系的,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大学和中学互不联系、缺乏照应的现象,从而人为地割裂了大学和中学德育之间的联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各级德育管理部门应出台一套与德育衔接有关的文件,应加强与德育衔接相适应的机制建设,以使德育衔接能够基于制度的安排,从而促进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的良性互动。加强大学和中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整体效能。

3.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适应德育主体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由大学与中学德育脱节所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由于不能迅速完成从高中学生向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知失调、情感受挫和心理失衡等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衔接机制欠缺使这一问题有进一步严重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由于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大学新生度过从高中学生到大学新生的“磨合期”的时间在增加;由于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者交流沟通的缺乏,妨碍了大学新生的思想转变;由于制度保障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评估与反馈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前进动力的形成。由此可见,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机制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和中学各自的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满足德育主体成长与成才的需要。

二、制约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因素分析

1.德育目标短视,忽视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长远规划

目标是指期望达成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不少高中德育工作者将自己的关注点只局限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上,而由高中向大学的过度则形成了“盲区”。具体而言,当前高中德育只着眼于对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关心与引导,缺乏面向大学的预备教育。根据本人连续4年对本校大一新生的调查,90%以上的大一新生反映,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学的相关情况,如大学的不同于高中的全新的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均不十分了解,这使很多由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出现了思想、心理和情感等多方面不适应的状况。我国大学的录取率目前大体在70%左右,所以这一状况应该说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它告诉我们,必须加强中学和大学这两个相邻阶段的德育中的衔接机制的建设,以使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能较快地完成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

2.德育内容脱节,违背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然而,我国在德育课程的安排上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例如,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本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以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但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要面对中考和高考,所以中学阶段的德育就忽视了学生德性的养成。这也对大学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即大学不得不为已进人大学的大学生补上中学时的德育养成课。比如,目前为大学新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有一章就是专门为新人学的大一学生讲授应当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因为属于“补课”性质,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还要接受连小学生都应该懂得的诸如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一类的教育?

3.德育方法异位,降低了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德育过程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可以选择和利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教师就要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情况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然而,目前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师迫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他们实施的多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导致了两种不良的后果:其一,由于使用了理论灌输的方法,所以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德育就变得干瘪而深奥,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其二,由于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过于追求理论的高度与深度,甚至将本应在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在高中阶段来讲授,所以也造成德育理论的过于饱和,也影响到大学德育的正常进行。在目前的德育实践中,这种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例如,在“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很多教师反映不好教。不好教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学过了这门课中的多数内容,大学阶段再让他们学,他们当然就兴趣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反映:对这门课,他们的高中老师在讲解的深度和难度等方面有的还超过了大学的老师,再继续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不大。由此可见,若中学阶段德育方法使用不当或对德育内容不适当地过分拔高,就会使大学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而大学德育工作者若对中学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缺乏了解,若德育过程中缺少创新,也会使自己的德育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德育评价失调,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行为。当前,大学和中学对德育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的标准不同,这就使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对德育作衔接的动力,从而也就加剧了大学和中学德育脱节的状况。对中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是以

其德育活动的结果为衡量标准的,这种重结果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评价方法难以激发中学德育工作者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大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则与他们在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却无多大的关系。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开展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网上评教的活动,但由于没有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和福利待遇挂钩,所以它所起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这样一来,要想使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地去了解中学里德育工作的状况,从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然也要难一些。由此可见,德育评价机制的失调也在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的形成,因而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建议

1.加强目标管理机制建设

实现目标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避免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所谓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目标管理中的短期目标通常会比较明确而具体,并且易于分解,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其成员陷入一种短视或只顾短期目标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德育实践中表现为,德育工作者往往仅关注本学段德育中具体目标的实现,因而就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在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时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又要使各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对目标达成情况作客观而全面的评估。由于德育活动有其特殊性,由于德育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评定德育的实际成效时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而不能拘泥于简单的定性评估或定量评估。如在德育实践中,德育评价者就不应当仅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次数或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德育工作的优劣。相反,应当鼓励德育工作者把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真正提高和道德观念与道德习惯的形成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追求。

2.加强沟通衔接机制建设

沟通衔接机制的建设主要应围绕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来进行。一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增强沟通与衔接的意识,要将眼光从只局限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变为同时也考虑到相邻学段的德育对象,要对学校德育工作作整体把握。二是,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自己沟通与衔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开展对相邻学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与他们在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推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地深入到中学中去,高中的德育教师也应经常地到大学进行学习与考察,了解大学在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状况。三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从中摸索沟通与衔接的规律。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还应互相借鉴对方在德育教学与德育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本学段的德育工作。

3.加强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针对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呈现出的自发与无序的状况,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有了制度作保障,学校德育衔接才可能有章可循。有了制度后,各级学校也应将德育衔接纳入自己的整体规划中,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德育衔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路子。首先,要形成以学校党委为核心的学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其次,要增强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对德育衔接工作的宏观管理的力度。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要为德育工作者制订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搭建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创设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以使德育衔接能长效化。再次,要加快落实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为德育衔接工作制定的微观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并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中学德育工作者之间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制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相互衔接的效果的评价制度、高中毕业生与大一新生德性发展状况的调查制度等。应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的衔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

第5篇

中学校园文化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也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引领作用。本文主要从中学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中学;校园文化;德育;引领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为中学生的身心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也能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因此,如何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中学校园文化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本文对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进行探讨。

一、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外层部分,也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包括学校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物质文化能有意、无意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且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持续的,比教师灌输式的德育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引领德育工作的发展,实现德育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点:首先,要合理布置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硬件设施的布置要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既能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有舒适感,又能让学生受到持续的熏陶。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位置都要精心研究,烘托出知识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例如要把校园公共区域进行责任划分,保持校园的整洁、干净,在显眼的校园文化墙上要张贴出学校的文化或规章制度,而在校门口可以用大理石突出学校的校训等,通过硬件设施的合理布置来对学生进行品德的熏陶,实现德育功能。其次,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提供服务。学校的有些硬件设施本身就包含德育功能,如图书馆、校史馆等,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实现德育功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工作服务。例如学校建立文化长廊,宣扬国内外优秀人物和事迹,也展示学校内优秀学生的事迹,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同时,可以在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室的走廊上张贴国内外杰出人物肖像和简介。除此之外,可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因为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因此可以为每个班级制作一个班牌,里面的内容包括班级概况、班风等,以良好的班级舆论引导学生。

二、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理念、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对于德育功能的实现有重大的影响。要通过校园制度文化实现德育功能,首先必须要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的规章制度体系。其次,要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并促进制度的落实,实现制度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基础,然而若不能保证制度的落实,必然会大大削弱德育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有的中学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体系,然而教师却不能认识到严格执行制度的意义,在学生违反制度后不能按制度进行惩处,在学生的行为应该受到奖励时也是一带而过,长此以往就造成学生对制度的忽视,认为制度可有可无,制度中规定的内容也无需重视,这样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就被破坏。例如学校制度规定要按时上课,对迟到的学生要给予批评,但很多教师在学生迟到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按照制度规定办事。这样,学生就认为迟到不是什么大事,就很可能养成不守时的不良品质。因此,制度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制度的落实,保证制度执行的公平性。最后,校园制度中要突出育人的功能。通过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其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规章制度要凸显出育人的功能,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的权威性,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内容的正确性,主动遵守制度。例如在制定班级制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度,并结合班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实用的班级制度,实现德育功能。

三、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里层,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因此,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弘扬校园精神。要通过集体大会、班级会议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宣扬校园精神,使学校师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中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师生紧密团结起来。其次,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利用校园主题活动来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德育功能。可以通过雷锋月、爱心捐献日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品德,也可以开展司法报告、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来引导学生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最后,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很容易去模仿教师的言行。若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不好的表现,就会为学生提供错误的示范,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实现。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提供正面的示范。同时,对学生中品德突出的事例进行宣传,并可以邀请一些品德高尚的成功人士来为学生讲课,通过模范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品德。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上各种思潮已经影响到中学校园。因此,中学生德育教育在这一时期就变得异常重要,学校要积极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提高中学生的整体品德。

作者:殷会玲 李目坤 单位:金乡县化雨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品德 教育 爱国 诚信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94-01

问题的形成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健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在这时形成,也是接受力,可塑性最佳时期,厚德载物,德乃载物之车,车愈大愈能载物,学生要立学必先立志,立志必先立身,立身必先修德。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具有远大的志向抱负,才会树立为国为民的思想,从而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持久的毅力,奋勇拼搏的精神,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光明磊落乐观豁达的宽广胸怀。为一生奠定厚重的道德基础,因此显得尤为必要重要。但由于社会,民众高度关注高考,上级部门看重学校的升学率,以高考成绩评价学校的成败,以高考成绩奖励老师的得与失,家长希望孩子考入名校。于是乎,老师只好拚命逼学生拼命学习,千方百计提高成绩,绞尽脑汁增加分数,竭尽全力考入大学名校。学生在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本“无暇”顾及品德修养,道德建设。这真是“舍本求末”,误国误己。后果堪忧。

问题的后果

人一旦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便失去了行为准则与做人的基本规则,如无舵之船,随波逐流,放任自流,禁不住各种腐朽思想及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的诱惑。船顺风时尚可,一遇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思进取,放弃学业。怕苦怕累,唯我独尊,种种恶行,令人发指。

现象一:一女生上初中时,每次考试第一,获得过无数掌声与鲜花。升入高中依然非常优秀,但有一次考成第二,这女孩竟无法承受跳楼自杀了。

现象二:高考一结束,书被撕得粉碎纸片乱飞,然后聚众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抢劫偷盗。

现象三:回到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思报恩于父母,反颐指气使,挑三拣四。不听父母忠告,反嫌唠叨,大发脾气。使父母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不知生活艰难,父母辛劳。反大手大脚,挥霍无度。父母只能忍气吞声,还得“保障供给”。

凡此种种,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重视,如何培养学生?是先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再教书?还是先教书把学生送入大学完成任务才与人?高考落榜的学生又该怎样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呢?显然,品德修养与学做真人才是第一位的。如何培养呢?

问题的解决

道德修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意义等问题为核心的,它贯穿于善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互关系以及人的一生的全过程,思考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人类已有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知识,理论进行自我武装,自我教育磨练,从而开发人类自身的心智资源,换起人的理性与良知,促进人的精神自由和思想解放,提升全人类的精神境界,从而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因此,道德修养以提升人的价值意义,满足人对于终极关怀的需求,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为重要目标,全面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使平凡的人能够成为人格上的成功者,激励人们事业学业上的成功,成为各方面的精英。这就需本人时时警惕激励自己,时时磨练善待自己,使人的思想,精神得到过滤,净化与升华,使人的心灵更加纯洁,高远,生命更加充实有活力。所以,作为“传道”者的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施以适当的外力,创造条件,洗涤灵魂,帮助他们提升思想境界,道德水准。修身养性。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切实加强道德实践,落实到行动上,教育学生必须做到保持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坚定的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的一草一木,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时时处处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内诚于心,守信于人”的优秀品质,“仁者爱人,扶危济困”的仁爱之心。要求学生从生活小节细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当中遵守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遵守基本的做人守则和基本的公共道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守住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底线。

第二,以古今中外传统的,经典的,优秀的关于道德建设方面的论著、故事、人物为素材,大力宣讲,帮助学生自学、讨论、评价。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民族精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品质高尚的有道德修养的人。

第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学习屈原,林则徐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高尚的爱国情怀;岳飞“笑餐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忠肝义胆;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民族大义;贝多芬,张海迪身残志愈坚的顽强毅力,拼博精神。革命先烈“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还有今年在高考途中,江西宜春两名考生柳艳兵,易政勇不顾高考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感动中国的事迹;以及各级部门树立的“道德摸范”们的典型事迹;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应大力加强和高度重视,注重宣传,正面引导。学校要经常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评价。分清真善美,学会做真人。用 正能量教育,启发,引导学生;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处事的习惯。学校要大力表彰奖励品质优秀的学生,树立典型;对他们“特招”或“保送”。

第四,多组织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参观实践,劳动锻炼,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堪大任。也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之艰辛,父母之不易,家庭之温暖,社会之关爱。也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粒粒皆辛苦”。 真正懂得“幸福”的含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热爱人民,孝敬父母。

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需广大教师做一名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品学兼优的劳动者,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韩俞《师说》

第7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德育建设;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

心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传统的认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想要回报的一种意识、情怀和行为。心怀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崇高体现。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关爱那些有恩于我们的每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感激生命,学会珍爱;感激他人,学会关心;感激未来,学会憧憬;感激挫折,学会坚强;感激环境,学会爱护。常怀感激,就如在心中点燃一盏灯,灯的光芒足以温暖冰冷的心灵,足以洞穿沉寂的黑暗。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情感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二、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定义为“对别人所提供的帮助表示感激”。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等有关心怀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淳朴民风。在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中感恩的准则也比比皆是,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先知们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心怀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心怀感恩才能使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心怀感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感、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凡事感恩,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没有感恩意识,就丧失了做人的起码道德。

“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教育的实施要首先倡导感恩父母。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这样动人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其次是感恩师长与朋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意思是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师长;邻里朋友给予的帮助与关怀,要报答众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感恩师长和朋友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本,推而广之是感恩社会与祖国。“天下之本在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往今来,精忠报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生活和生产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感恩自然:大自然赐予人类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进而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中学生感恩意识的淡化及其原因探究

(一)影响道德培育的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由于是家里的独苗,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辈祖辈百般呵护疼爱,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助长了他们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贪图享受、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在他们的人生世界里,“自我满足”永远是第一位的,缺乏尊老爱幼、尊师的意识和教育,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和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许多家长迫于经济压力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来养育,可年迈的他们哪有精力和能力来教育孩子。这些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双亲的关爱,缺少亲情教育和成长上的关怀,导致不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不深。造成这些孩子不懂感恩之心,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这是教育领域必须面对的社会难题。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却不顾及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只有冷漠。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奉献、自己向父母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丝毫没有感恩的心,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没有感恩的情感、意识。

(二)导致道德淡化的社会因素

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轨换型时期,基本的人之常情和道德面临着经济社会的严峻挑战。现在社会生活的压力大,人们普遍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形势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人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条件的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与新潮交会,其中一些不良的思想和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的成长起着无形的浸染和渗透作用,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让学生们心中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此外,社会上盛行的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潮,不断侵袭与冲击中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