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6:52:04
序论:在您撰写会议专题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时间:2021年9月5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会议主题:部署党总支部一步党建团建工作
参加人员:党支部委员会全体成员、团委书记
主持人:管强
记录人:吕婧
会议内容:
在实施部门发展战略中,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改革发展,服务建设的第一线、直接担负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完成改革创新发展任务的重要责任务和使命,要允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会议要求:党支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战略性结构调整这个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切实履行好以下职责:
一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各项决议指示的贯彻落实。
二是紧密结合党支部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任务的完成。
三是充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全体教师、学生的根本利益。
四是全面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学习型支部。
五是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创新教师培训途径。
1月10日省委2011年第一次常委会议,1月5日省政府2011年第一次常务会议,分别听取了省农委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我省贯彻实施的意见,讨论了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决定召开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孙政才书记、王儒林省长分别就今年和“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孙政才书记指出,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工作在国家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吉林全面振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做好今年和“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 “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和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孙政才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统筹推进“三化”,走“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要把现代农业发展置于“三化”统筹的大格局、大趋势中来谋划和推进,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大功夫,取得新突破,迈出新步伐。要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县域发展作为统筹“三化”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不断壮大县域和农村经济实力,着力搞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水利整体功能,加大水利改革发展的力度,增加水利投入,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着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龙头企业发展,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大强农惠农落实力度,切实保障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王儒林省长要求,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筹划得更扎实一些,突出重点任务,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强化政策扶持,切实做到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重点要落实好粮食生产奖励和补贴、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水利建设、基层农业站所改造、基层组织建设等扶持政策,增强农村发展动力。要加强“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强化统筹,推动“三农”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完成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材料组 供稿)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领导巴特尔、李佳、潘逸阳、张力、乌兰、新、符太增、那顺孟和、杜梓、王中和出席会议,任亚平、邢云、王波、马明等列席,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坚持聚焦“”、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开门整改、群众参与,建章立制、常态长效的原则,认真做好整改落实工作,切实解决常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在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按照关于“常规性问题的解决要加大力度、遗留问题的解决要集中攻坚、新发现问题的解决要及时跟进”的要求,会议从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加强作风建设、反对“”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践行党的宗旨意识、大兴求真务实作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等8项36条具体整改任务,并按照分工逐一分解到自治区党委各位常委头上,要求有关责任人尽快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时限要求,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一、专利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
专利保护主要就是指以专利法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套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对于专利主体的相关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专利客体的利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专利保护主要是用来平衡专利所有者、专利使用者、以及专利发明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关系,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约机制,以此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利。
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就是指涉及到社会公共生产生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简单来讲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就是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它主要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利益,同时,公共利益主要就是者社会为其所有成员努力努力争取的基本目标的综合体。
专利法具有十分明确的公共利益目的,主要是因为专利法在保护个人合法权权益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因为智力成果自身就带有相应的社会价值,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由此看来,专利保护对于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不断提高专利保护力度,完善专利法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专利法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机制
(一)保障社会公众对专利技术的接近
专利法在使专利所有者享有的专利权带有一定程度上垄断性,但是并未降个人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完全的隔绝,专利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社会大众对专利技术的享用和接近,这就使专利的垄断性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和谐关系,这种平衡机制的制约使专利发明者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的同时,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对于技术的发明创作具有推动作用,社会公众有权利获取专利信息是专利保护过程中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将发明的细节和重点与公众分享,才能使社会公众更加公平公开公正的参与到专利发明的竞争行列,并促使更多的人在原有发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推陈出新,不断促进我国知识文明建设。
(二)确定专利保护的合理范围
从专利所有者的角度出发,专利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主要体现在专利法保护范围的合理性,这就要求在专利保护的过程中要对保护的范围以及保护的重点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通常情况下,专利保护的范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要素,同时,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专利保护的水平,但是,在专利保护的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会尽可能的维护专利保护的垄断性,以此来激发社会个体专利发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保障社会公众对技术和信息的必要接近,实现专利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由此可见,专利保护的适当范围是建立在维护利益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保障专利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基于此保障社会发明的有序进行,进而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具体来讲,专利保护范围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专利权客体的合理界定,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样的发明应该被列入到保护的范围之内,同时还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充分考量,与此同时,当前专利保护的整体水平也是确定专利保护客体的条件之一,一般来讲,专利保护的客体范围应该符合经济的发展水平。其二,保护期限的合理界定,专利期限的合理界定是为了保障足够的时间进行投资回收,同时保障社会公众对技术、信息的接近,鼓励更多的人进行发明创作,由此,保护期限的合理界定有利于创造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公共空间来为后来的发明创造提供基础和途径,进而促进专利发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课岗证”一体化 会计专业 融合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115-02
“课岗证”一体化是指在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加入国家职业标准对会计人员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在教学中结合岗位实际操作鼓励学生考取会计相关证书,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理论学习、岗位实践和获取证书的“课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课岗证”一体化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并将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将会计相关职业证书考试标准与课程大纲相衔接,做到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能力融合,理论学习与职业证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具体来说,就是将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有效地融合到大学的核心课程当中,形成基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课岗证”一体化的核心课程体系。
一、现有会计教育模式的不足
会计相关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为理论教材内容授课+部分实训课程+期末纸质考试,包括:按教材讲授相关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按实训教材组织相关实践练习,如ERP沙盘模拟、虚拟账务处理等;期末考核以纸质考试成绩为主,结合课堂表现、实训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这种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对学生通过相关资格考试的帮助也不是很大。
(一)考核方式单一。对于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以理论纸质考试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并且无法全方位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会计相关专业能力要求包含全面的会计岗位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模式,才能更好地督促学生把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尽快提高相关实践操作水平,争取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偏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现有会计课程的安排,先根据教材顺序讲授会计要素的发生和计量办法,再选取相关案例进行适当练习。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由于教师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缺乏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实训环节形式化,技能要求模糊化。实训过程按照传统的实训教材安排,笼统地展示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岗位情况和业务种类介绍,展现了企业所有的会计处理流程,但缺乏对每一个处理流程的细化,缺乏实际操作环节练习。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会计岗位都分得比较细致,实训课程与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情况脱节,导致学生对会计岗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无法达到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实训课时安排较少,缺少实训场地和器材,实训的效果不是很显著。
二、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岗位要求与执业证书考取深度融入到课堂日常教学中,通过三者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大量岗位操作技能练习课程,同时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使毕业生同时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岗位操作技能和执业证书,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有利于普通高校创建自己的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高校的发展与生源的扩大离不开精品课程的创建,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必经之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已深入开展,各类高校都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应把握时机,积极通过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类型多样的会计类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素养,促进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的发展。
(三)会计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能够在准确掌握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会计基本操作规范进行建账、会计凭证整理、登账、对账、试算平衡、财务报表编制、结账以及基本财务分析等工作,此项工作流程较长,工作内容较为繁杂。虽然会计准则是全国统一规定的,但是如何正确运用该项准则则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唯一的和绝对正确的标准化答案,而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和师生互动及长时间的工作积累方能形成,所以,实践能力培养一直都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普通本科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使学生适应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校会计专业必须建立“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坚持以下原则:
(一)相关课程与会计岗位的要求相融合。高校应依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设置与会计岗位高度结合的教学体系,例如,可以构建“四环双轨制”的实践育人体系,也就是要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实践。
(二)相关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可以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时,尽量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时间保持一致,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课程开发与构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是将财政厅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财政部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融入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实现专业知识和社会认证相结合。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通后的课程体系,分成四个学年来实现。
第一学年:完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资产岗位会计核算、往来岗位会计核算和薪酬岗位会计核算的学习,能够获得相关技能认证。
第二学年:完成资金岗位会计核算、成本会计岗位核算、财务成果会计核算、主管会计岗位核算、纳税实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内容的学习,要求没有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获得该资格证书,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部分学生可以报考助理会计师证。
第三学年:完成会计信息系统-供应链、会计综合实训等学习。
第四学年:安排顶岗实习,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获得企业颁发的企业实习经历证书。
(三)相关课程与职业技能比赛结合。为了检验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各类行业团体和各级教育机构均在组织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也为各院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由于此类竞赛以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为主,学生要在规定时间里在线按手工和电算化的操作要求完成总账、分类账、报表、核算、供应链管理以及往来项目管理等模块的处理,学生要综合运用全部所学知识并以团队为单位展开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此项任务,积极参加此类职业技能比赛对于会计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推行“课岗证”一体化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急需创建双师型结构的教师团队。要将“课岗证”一体化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理论素养,还要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双师型结构的建立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例如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导致很多教师不能深入企业实践,缺乏实践经验。
(二)教材不能满足“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许多高校现用的教材都是偏理论而轻实践,已经不能满足“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也正是因为教材的实用性较差,影响了“课”与“岗”的一体化。
(三)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不到位。“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例如“课”与“岗”的一体化,需要有众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但企业与学校的社会责任与目标定位不同,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学校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帮助学校能够与供学生实习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当然,资金的支付也同样重要,必须具备完善的实训室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五、解决办法
(一)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并分批次安排理论型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由学校牵头购买各种网络视频资料供教师学习,深入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并带入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同时,分批次安排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深入企业脱岗实践。争取在3年内使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人数的70%以上。
(二)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高校可以将各自的优质资源共享到一个公共平台,各个高校在此平台吸取别的高校的资源,取长补短。
(三)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会计类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学校可以建立专门针对会计类专业的相关基金,或者建议当地政府加大对会计类专业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保障学生对基本学习设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青松.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经济,2012,(19).
[2]龙菊梅.电大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4,(6).
社会保险是一种现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它是为年老、疾病、伤残等情况下造成的丧失劳动力的人,和因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等特殊事件遭受损失的人提供生活保障的政策。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社会保险关系是指,国家级社会保险机构与雇佣单位、受雇者之间在社会保险中存在的权利及义务关系,其采用的是受雇者和雇佣单位共同供款并由国家来进行实施。
二、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及接续现状
1.社会保险制度下的地区间转移困难。劳动力人口的自然扩散是市场经济下必定会出现的现象,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采用的是部分积累制,所以如果存在有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发生赤字,就会造成很多职工在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时发生社会保险被中断的现象。在没有合理的调节机制下,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会因为基金的统筹责任转变为各级衡量得失,计较利益的博弈工具。
2.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接续困难。我国流动劳动力的规模相当庞大,但因为社会保险制度过于散碎,加之各统筹地区各自为政、相互设堵等原因,社会保险关系可转移难接续,使得大量自由活动就业的劳动群体重复参保、反复退保。职工权益和其应有的社会福利因为保险转移问题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当大量农民工频繁的流动,且社会保险制度对市级县级职工有所限制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必然会导致大量劳动人口不参与投保,引发的社会后果可想而知。
三、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及接续问题的具有现实意义
1.解决社会保险关系及接续问题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区域性的基本社会保险机制,但是各级之间的社会保险的接轨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社会保险难以接轨,这直接影响到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与优势组合,导致劳动生产要素无法自由移动,进而限制了劳动生产要素的扩散和分布。如果研究出了解决社会保险关系区域与区域间的转移及接续问题的处理办法,并且使其能够早日得到有效的实施,那么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程度就可以大大加强,进而作用于人才资源的分配和优势组合,由此就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广大流动劳动人口的流动及权益保护。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扩展,使得更多的自由移动劳动人口受益。同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得不到改善却又使其社会保障权益流失。在我国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压力,再者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并且这种局势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只有维护流动劳动人口的权益,让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才能有效的推动劳动力的扩散,使整个社会健康和谐的向前迈步。
3.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保险关系的跨地区转移及接续问题的解决,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的稳定增长,和社会保险覆盖的范围扩展。
四、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的对策
1.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管理。自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环境以来,我国明显已经步入了一个“公进共荣”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这时候也就更依赖于相应的制度发挥效应,要求各级政府一起营造一个公平、统一的法制氛围,适当调整合并各地的经济政策,改善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实现各省社会保险的统筹化管理。
2.采取分段计算养老保险权益的措施。关于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还应该讨论到如何分段来计算养老金权益。增强各县市级间激励与互相约束的体制,进而使得不同地区间的社会保险之间相互承认,相互连通。在综合考虑各地保险待遇不同的问题的情况下,改变社会保险权益的结算机制使其成为财政体制中的组成部分。
3.确立中央、地方及个人的社会保险责任,落实社会保险权益。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化,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就需要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明确中央、地方和个人的养老责任,解决现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建立,落实中央、地方、个人的保险金权益和责任机制,避免责任不确定所造成的利益冲突。做实个人的账户信息,实现个人账户实账运行与基金的逐步累积,增加能够移动的基本资金。
关键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开发;设置;研究
社会体育专业是目前我国高校在体育专业中常设专业之一。自1989年,成都体育学院最早进行“医体结合、体医渗透”的体育医学改革以来,目前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中,“医体结合”课程逐渐成为现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普遍重视的课程。所谓医体结合课程,就是在社会体育专业中,设立的体育学和医学相结合的课程。这是现代体育专业培养全新人才的课程设置的需要。通过这一课程的设置,把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主要探讨在群众性的社会体育活动中如何做好运动损伤的医疗康复和保养问题。对医体结合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前提下,需要相关体育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培养医体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设置合理的医体结合课程,是发展现代社会体育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探究在新时期,如何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医体结合”课程,对“医体结合”课程进行创新和开发,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学术界近些年对此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为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做好“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我国目前高校还是以竞技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培养为主,对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视度不够,现有“医体结合”课程已经不能够适应高校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现状不加以及时的改变,那么不利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长远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健身国家战略的实现。
一、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的状况
1989年,成都体育学院在自己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首次提出“医体结合”理念,并最早设置了医体结合课程。此后,这种课程逐渐为其他高校体育教学所采纳。目前,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 “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已经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如上海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依托自己学校特色,把“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上升到校级层次,开发出了一些符合本校特色的“医体结合”课程。观察各个高校开始的“医体结合”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养生学、体育健身学、社会体育运动医疗护理学等。这些“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立,有效地实现了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的结合,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课程设置思路,也为国家开展全面健身运动培养了大量的体育应用型指导人才。总体上看,各个高等院校在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医体结合”课程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二、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医体结合”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创新速度慢
现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的“医体结合”课程在开发中力度不够,集中表现在课程内容传统陈旧,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以体育保健学为例,大多数学校只是探究如何做好体育运动中的防护和紧急运动损伤的维护问题,没有进行更深入体育学与医疗学结合的内容的阐述。简言之,就是现有医体结合课程大多是教授给学生是什么,但是很少引领学生探究原因。课程资源的不足,是造成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的重要因素。同时,各个高校也没有结合本校特点,开发自己学校特色的医体结合的校本课程。总体上看,现有高校医体结合课程虽有变动,但是创新力度不大。在全民体育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现有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与开发中的短板,在今天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它一定程度上已经滞后于国家全民体育战略的发展需要。
(二)“医体结合”课程缺乏必要专业人士的参与
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需要具有雄厚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参与,现有高校片面重视竞技体育项目的做法,致使在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中出现明显滞后现象。在医体结合课程的研发中,人才的短缺更是突出的问题。很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中“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于开发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还是沿用以往传统教材,传统的上课模式。各个高校不能及时高效地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医体结合的校本课程。一些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进行了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总体上还是落后于现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需要。总之,人力资源的短缺,是影响我国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进行“医体结合”课程开发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医体结合”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
正是由于上述医体结合课程开发创新的力度不够,相关人才的短缺等现实的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总是出现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以山东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为例,虽然也开设了相关“医体结合”课程,但是内容的陈旧,教学手段的传统性,致使很多学生对这一课程不感兴趣。笔者曾将调查在这些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学习情况,几乎90%以上的W生认为这些医体结合课程不适应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受访的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也许在社会体育专业其他课程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但应当没有在医体结合课程这么突出。一些体育专业的教师在谈到医体结合课程的时候,也是不明所以。很多师生对“医体结合”课程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学会在体育锻炼中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以及出现运动损伤后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救等。
三、开发全新的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国家全民体育的战略背景,大胆进行“医体结合”课程开发与创新
2014年9月份,全面健身、全民体育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要求在全社会大力推行。这就为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中,要充分立足全民体育的国家战略,及时对以往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大力的改革。在“医体结合”课程中,也要结合这一时代背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大胆地进行相关课程的研发。学校要创设条件,鼓励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医体结合”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对待在医体结合校本课程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大力的表彰,必要时可以给予其丰厚的物质奖励。学校体育院系也要从宏观上树立“医体结合”校本研发的理念,把这项工作放到体育院系发展的重点工作范畴之中。在具体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中,笔者建议可以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手段,及时了解国内外高校在医体结合课程中最新的做法,吸收他们有益的经验,进而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二)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高校要想做好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工作,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因此,高校要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人才引进上,要拓宽人才引入范围,不要单独看对方是否具备高学历,更要看其是否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如果高校具备较强的实力,可以把人才的引进范围扩展到国外,吸引国外相关专业人士参与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中来。在对高校现有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要忽视。通过选拔优秀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就会在较短时期内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强大的人力资源的储备,是未来高校做好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开发最大的助力。
(三)加强对“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效
再好的“医体教学”课程,最终是为了能够服务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环节是高校做好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教学最终的目的和动力。通过教学实践,一是可以验证相关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二是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课程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现实数据的支持。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活动,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转变那种只是片面的为了学分而学习的理念。
四、结语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开发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高校要遵循国民体育的国家战略,积极从事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工作,为国家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⒖嘉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