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6:51:59
序论:在您撰写阅读文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方式 意义和价值
阅读可分为文学性阅读与语文学阅读两种,本文将探讨一下两者的特征与差异。
一.几种语文学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文学的语文学解读,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读文学作品方法,我们从读小学、中学以及到现在大学中文系,都经常使用的方法。它看似力图从各个方面来解释、理解文学作品。如从作家创作到时代的生活背景,从文本的语言结构到内容主题,从表层意义到深层的文化历史意蕴和人生哲理等各个层面,对作品进行研究、解释,以为做这些研究,就是在解释文学、读懂文学。而事实上未必。为什么?这里列举常见的四种非文学的阅读方法:
(1)意图论,从阅读角度看,读作品的目的就是寻找作家在作品中的意图和思想;从研究角度看,就是通过各种记载和考索,作家在作品中向读者表明了什么倾向和意图。问题是,作家没有阐明他的作品的意图怎么办?作品可以有多重理解怎么办?
(2)社会历史批评论,与第一类工具论差不多,将文学作为表达人生、历史和社会理想的工具。所不同的是:第一类工具论是将文学作为素材去证明、认识历史、现实生活的工具;而社会历史批评是通过社会学历史学对生活历史的研究,对照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和人生,来判断文学的真实性和价值,如果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那么这个作品就有价值,就值得阅读。问题是,如果一个作品虚构带有点瞎掰,我们怎样判断?如吴承恩的《西游记》。
(3)读者感受论,阅读没有标准,只要读者感到愉悦怎样理解都有价值。问题是,一千个读者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这个比喻说法成立,那么就可以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有无限的可能。德国接受美学家尧斯就认为文学作品能够不断被人解读,就证明这个作品具有无限的潜力,就能在文学史上长久存在,成为经典。而常识是,除非是误读、瞎读也行的无标准论,否则再好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有那么多理解。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是还是哈姆雷特啊!这一说法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内涵必然是意蕴丰富的,我们阅读不能将其简单化,否则你就没有读出其中三味。
(4)文本论,认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文学本身,新批评将文学看做是一个自足的客体,价值和意义在于文本本身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中。问题是,文本的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是否像论说文那样确切?如何处理读者在文本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中的含混、悖论、多义中的选择?读者的意向性选择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不然为什么一个作品怎么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理解呢?
以上列举的两类六种阅读方式,第一类阅读文学完全不靠谱,第二类四种阅读看似有点靠谱,实际上也不是真正的对文学的阅读,为什么?从第一种意图阅读法看,我们从作品读出来的意义和意图重要,还是作家说了的意图重要?它教我们不要相信自己阅读的眼睛和感受;第二种把文学阅读与读历史读社会混为一谈;第三种把文学艺术的欣赏变成了随意的感受,很可能变成第一类的恶搞和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理解;第四种变成了读者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里。
那么,怎样的阅读才是正确的文学阅读呢?
二.什么是文学性的阅读。
文学性的阅读就是按照文学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的角度?就是说文学作品是一门语言艺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欣赏作品里的艺术性语言。即:(1)从表现方式看,文学作品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文本相比,虽然都是由一部字典的字词写成的,但表达的句式即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文学作品重在语言本身的如何表达和达到怎样的效果、感染力;而后者重在用语言去陈述、说明、说服和论证,目的是说理。(2)从表现的内容看,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虚构的、是经过特定选择的,即便所写人物和事件是真实的,也不能像历史学著作那样当真。因而其内容往往根据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事件发展逻辑需要而编织;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都试图表明自己的论述是客观、可靠和有效的,即便举的例子是虚构的,但所陈述的意义是力求客观、准确、可靠。
基于这两点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我们如何来对待文学作品呢?你可以像我们前面列举的几种方式对待文学,但这些都不是对待文学作品的方式,真正对待文学的方式就是将文学当做文学来读。简单地说,就是将文学当做艺术来欣赏。那么,怎样判断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学性的阅读?可以根据以下三个特征来判断你的阅读是否属于文学性的阅读。
1.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要感受到一部作品的艺术性的语言。
一部作品艺术性的语言体现在哪些方面?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夸张、反讽、隐喻等技巧运用,这是对的,但还不够,或者说这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的一方面,文学作品运用这些技巧的真正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作品语言的重量、温度、色彩,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疏密、节奏和速度,以及语言叙述的语气、声调、视角、姿态,语言背后的声音和隐喻(画外音、言外之意)等,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受到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才能真切体会到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的语言魅力。如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等下草虫鸣”,我们可以听到雨打山果掉落的声音,草间的虫子鸣叫起来了,一静一动,一起一落,语言的氛围非常好。凡是不具备语言魅力的作品都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不值得阅读的。许多快餐小说如网络小说,都有这个毛病。这里举曾经红极一时的一部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初看这个作品叙述很有特色,带有调侃的口气来叙述严肃的历史,但很快就发现写一两部还行,但后面三部四部一直到第七部,都是一个调调,还有很多细节重复叙述,显然是为了凑字数玩故事赚钱。这种作品很快就过眼烟云。
2.诗要读到意境或境界、气象、激情、胸怀和意蕴
读诗关注语言的音律、色彩、词语的轻重、疏密、节奏等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意。诗意最终呈现的风貌和风格,中国与西方是有差异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更多表现的为“意境、境界、气象”;西方也有的诗讲究意境,但更突出的是激情、胸怀(另一种气象)和思想意蕴。
诗要有意境和境界,大家熟知,我在这里不说。但要讲一下有“气象”的诗。我们常讲汉唐气象,这在文学上表现相当明显,如汉赋词语华美,铺排扬厉,一副浩浩荡荡的样子;唐诗如李白的诗中,则是瑰丽、豪放、潇洒、恣肆,一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样子。这就是诗中词语编织的“气象”。《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对汉唐的诗赋,我们加一句,“大国之音旷达而豪放”(就连一个专注意境营造,很唯美的诗人王维也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壮丽的诗句)。
西方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正值西方海外殖民扩张成功,财富急速积聚,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科学大发展的启蒙运动时期,即18世纪前后,诗人的诗表现出来的也是一副激情满怀的气象。如英国诗人雪莱、拜伦、勃朗宁,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如席勒、歌德、海涅等身上都可看到,还有俄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美国的费特曼(中国的郭沫若深受惠特曼影响)等,他们的诗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股激情和胸怀。
3.小说要读出想象力、惊奇、逼真和深刻意蕴
《西游记》的想象力我们不说了,写实作品《红楼梦》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同时这些作品的逼真感同样很高。如《西游记》尽管里面描述的是种种神话故事,但有生活和动物心理学做基础读起来同样非常逼真。至于伟大的小说,都必须具有深刻意蕴,否则就因为缺乏深刻意味而流于肤浅。
总之,我们倡导一种文学性的作品阅读方法,其实是一种带有非常专业性的文学阅读,目的是搁置各种工具性、实用性的非文学阅读,让大家对文学作品有一点儿文学的感觉,让我们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靠谱一些。就像大家唱卡拉OK,懂一点音乐专业性的常识,唱歌虽然不会唱出专业水平,但总得靠谱一些。懂一些专业性的进入文学的阅读方式,才不至于把小说仅仅看成故事,把诗歌看成浪漫情感的抒发,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真正读文学。
报告文学阅读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基本原则如下:
1.“还原”原则:报告文学阅读遵循“还原”原则,解题时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报告文学的阅读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就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把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他倍感困惑,又倍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w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实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实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实走了,属于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实年表》等)
问题:“属于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答案:①这句话形象地表述出了作家的创作追求,作家的思想,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和他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态,他的作品写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体验;②“属于实”,即他独有的风格特点,他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中剥离出来,独树一帜;③“永留人间”是就其价值和影响而言,无论就思想容量还是审美境界而言,实都是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之一。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可染的艺术人生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贫农,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又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双亲均不识字。
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里了。
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可染在城墙垣道玩耍。靠城墙有一片园林建筑,名曰“快哉亭”,后室有几位文人长者在作画。他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一位长者见他对画如此入迷,感叹道:“后生可畏!”画师们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孩子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从此开始正式学画。
他与张眺被称为“西湖边上两兄弟”,张眺爱读西方哲学、文论,可染爱读中国古籍、画史。在张眺影响下,可染又读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那时,可染和张眺都学油画,西湖国立艺术院的主导思潮是后期印象派,他们在画风上一度受到了塞尚、高更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有不足。张眺思想敏锐,评古论今,可染以他少时拜师习国画为底蕴,从原来不会画素描、油画,到后来名震全校。这样,两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绰号:一个叫“张理论”,一个叫“李艺术”。“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亲自主考的学生,李可染考前,得张眺之助,辅导他油画,竟一发而中,被破格录取为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张眺落榜,经一再申诉得以入学。他俩相互激励,学业进步很快。
1947年,李可染有幸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十分欣赏、推崇,后来多次在可染画作上题写画跋,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白石老人曾为李作《耙草歇牛图》题跋,老人写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一语道破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
李可染也求教于黄宾虹。黄宾虹见了可染笔下的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之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图》送给可染。可染因礼太厚重,敬辞未受。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黄宾虹精于画史和鉴赏。他品评艺格高低,重要的艺术标准是“纯全内美”,一反轻薄浮华之气。黄宾虹七十多岁以后,山水艺术大成,最后形成其浑厚无比的画风。这一点,促进了可染以“厚重”为核心的审美观迅速成型。
李可染在1986年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选自《李可染的艺术人生》,有删改)
1.李可染是如何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
答:
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散文大致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和议论明理类。
一、技巧指导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把握文章的脉络。
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鲜明突出。
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
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写出精炼确切、符合要求的答案。
二、方法点拨
(一)理解重要词语
1,命题角度: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
答题思路:
(1)本义人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下文找到相关语境。
(2)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
(3)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并找到答案。
2,命题角度: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
答题思路:
(1)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要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
(2)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
(3)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旬、关键词人手,概括答案。
3,命题角度: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
答题思路:
(1)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
(2)整体把握,分清层次。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
(3)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4,命题角度: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
(2)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现词语各层面意思的区域,锁定关键句。
(3)归纳概括。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各层面意思的关键词,归纳并概括出答案。
5,命题角度: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
(1)明确地位,审清题意。分析题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段落中心词。
(2)分清层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词语包含的各层面意思,总结概括出含义要点。
6,命题角度: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指代义)
答题思路:
(1)理解词语本义。所谓词语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其特殊意义。
(2)圈定特殊语境。即圈定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能理解词语特殊含义产生的环境。
(3)联系语境分析。联系特殊语境中的内容,如背景、目的等,进而分析其“潜台词”,从而获取词语的特殊含义。
7,命题角度:运用了修辞的词语(修辞义)
答题思路:
(1)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
(2)联系语境析修辞。任何修辞离开了具体语境,便不能发生作用。故要联系题干中要求解释的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效阅读区间),分析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格。
(3)瞻前顾后断深意。在有效阅读区间内,该词语的前或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
(4)概览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阅读区间内没有对需释义的词语的阐释性语句、语段,可联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表)写什么,实际(里)写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联系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
8,命题角度: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答题思路:
(1)锁定有效阅读区间。根据题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释的词语在文中的对应位置,缩小搜索答案的范围。
(2)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的相关区间中,一般都有与试题答案相对应的阐述性、表述性词语、句子。抓住它们,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
(二)表达技巧鉴赏
1,从题干及选项中获得答题的信息
要善于揣摩命题人的意图,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从而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间。
题干中常常会指明问题的区间和考查目的及要求。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很快找到答题的切入口。
2,从内容上把握答题要领
解答表达技巧类试题时,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侧重内容的一般是为了证明观点或增强表达效果;侧重形式的一般会问使用什么手法和表现方法。回答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具体,不可笼统地“贴标签”。
3,语言力求准确、精炼、概括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要考查形式,所以组织好答题语言,把筛选整合好的内容准确、精练、概括地表述出来,显得非常重要。
(1)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
(2)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答;
(3)语言表述力求精炼;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首先要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法;再次是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
(三)理解表达作用
1,人称表达类
命题通常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或行文中人称的变化,或称谓的变化。
解题思路:
(1)确定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2,修辞方法类
(1)确定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等;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等;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等。
(3)确定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具体作用。
3,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的具体表达方式命题。
(1)确定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的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定指定语段运用的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行文段落类
解题思路:
(1)确定指定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作用,确定答题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
5,表现手法类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6,物象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作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
①开头结尾的谋划;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行文线索的贯穿;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一、阅读笔记的内涵
阅读笔记是通过阅读把自己的阅读所得记录下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阅读可以陶冶志趣情操,可以品味人生百态。而读后所得,则又是一番学习境界,积累起来都是一笔财富。读书必动笔,读中写,写中悟,读写同步,以这种方式亲近文学是选择阅读笔记作为读写一体化训练的一个出发点。
二、阅读笔记的运用
1.确定学生的阅读内容
(1)名著大餐,饕餮美食
名著的阅读要侧重经典,立足于广度,在教学中可选择可读性较强的中外名著,推荐给学生供之阅读。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繁星、春水》……外国作品《巴黎圣母院》《简·爱》《安徒生童话》《鲁滨孙漂流记》……
(2)名家美文,书中三味
名家作品立足生活,可选择能反映生活,或真挚感人,耐人寻味的素材。比如,朱自清、老舍、巴金、史铁生、张丽钧、毕淑敏、余秋雨等人的哲理短篇。莫泊桑、欧·亨利等人的优秀作品都在可选之列。让学生读出趣味,读出品味,读出人味。
(3)读古品今,传承文化
读“孔孟”而识礼仪,品史书能知兴替,诵诗词可以怡情。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学作品选择一部分供学生品读,如《论语》《史记》等,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2.阅读笔记的整理形式
(1)摘录式笔记:摘录妙笔,熬制心灵鸡汤,原汁原味地品享书香
在阅读中让学生把随时读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积累,以卡片、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反复咀嚼品味,并试着在以后的写作与口头表达时应用,以达到读写同步的目的。
(2)评注式笔记:文苑漫步,置身字里行间,圈点评画中品味乐趣
学生不必把书看得崭新,读书要学会“吃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见缝插针,蝇头小语,三言两语,养成随读随悟的习惯,自己的见地随时迸发出火花,不拘泥于形式,力求字字千锤百炼。过段时间再翻书反刍,从前的观点跃然纸上,这样清晰地比较一番,也可再次欣然提笔,温故知新。
(3)心得式笔记:读有所得,感悟作品思想,丰富学生思想,提升自我精神追求和审美品味
摘抄评注多了,习惯养成了,自然便读书必动笔,读中写、写中悟,自然会对某一类作品产生阅读倾向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的心理感受写出来便能折射出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教师也会以此为中介,恰当地进行人文教育与关怀。
三、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重点放在摘录笔记的整理上,学生每学期自读一本推荐的名著,每周设置一节课内自读时间,每天记住一句优美语句,每节课前朗诵一段美文,每周上交一次阅读笔记备查。采用的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如,名句诵读比赛、作文集精编、三分钟演讲等。
第二阶段重点放在评注上,第一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变,但要加上评注作品。通过学生手中的一些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圈点评画,说真话,诉真情,这样的评点不仅仅体现在课外阅读上,在课内教师也要把此列为重中之重,同时学生的作文批改也采用“我写文章,我评我文章”的方法,在眉批上下工夫,认真评注,相互促进提高。
第三阶段要注重学生心得式笔记的训练。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与古今中外文学对话,促进批判性的思考,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读书心得以随笔的形式装订成册,在班级出刊学生的作文集,促进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学生对文学的亲近感。
这是阅读的基础层面,也是现实阅读中最普遍的层面。作品作为阅读的客体,有其独立性,它表达着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更准确的说是作品本身所承载的信息。阅读要理解作品的词句、段落,筛选、提取作品的信息,把握其思想内容,观点方法,感情、意象等。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的理解阅读要求我们去感知它的情思韵味,意象境界:深秋长夜,客居孤舟,夜泊于枫桥之下,月光在水面荡漾,闪烁的渔火星星点点,岸边的枫树、山寺隐约朦胧,孤寂冷落之中羁旅之感油然而生,于是愁思萦绕,难以入眠;夜半寂静,几声悠长的钟声更增愁绪,不知不觉,栖乌啼叫,月亮西斜,秋霜清冷中已是拂晓,于是一夜愁眠。
理解阅读并不简单。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古人今人都寻求它的微言大义。张惠言说:“庭院深深,闺中既为邃远也:楼高不见,哲王又不寤也。章台游冶,小人之径。雨横风狂,政令暴急也。乱红飞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为韩范作乎?”赋予这首诗政治性,他说宫中深远,楚怀王又不觉醒。屈原被放逐,感叹见不到怀王。又说这首词暗示政治黑暗,小人横行,贤者被放逐等等。这种说法并无确切根据。又如“帘幕”真意是:庭院株株杨柳,烟笼雾罩,像无数重帘幕。这样,使庭院不知深几许了!但有人就说庭院里外有无数重的帘幕,帘幕之外又有杨柳。或说烟雾笼罩着杨柳,深院里帘幕重重数不清。虽说古人庭院之中帘幕较多,但从诗意看,还是黄廖园说得好“杨柳烟多,若帘幕之重重者”。
只有知道了二十世纪初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知道了鲁迅先生的生活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才能真正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理解作品中的愤怒、冷峻、决绝。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作品艺术美,除了作品背身,还有作品之外的赠予。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短短两句,即为千古绝唱。除了诗句自身魅力外,荆轲故事与之交相辉映,人因诗而显,诗引人而扬,慷慨悲壮的荆轲故事,拓展了诗的内涵与想象空间。同时,千百年来,有关荆轲的文化积淀也增强了诗句的艺术魅力。
二、鉴赏评价层面
这是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鉴别、赏析、评说。这种鉴赏评价是具体的,对某一作品,不能只说一个“好”“妙”了结,而应指明好在何处。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得好,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儿境界全出。”什么境界?经揣摩品味,这境界应是杏花的热烈与灿烂,是枝头涌动的春意与纯的盎然生机。并且动词“闹”字运用拟人化手法,把杏花人格化,富有灵性,富有情趣,唤起了读者无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直可相见枝头峰绕蝶舞的欢闹场景,饱含了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钱钟书从现代角度分析认为:把无声的视觉状态写成了有声音的波动,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新奇而有意趣。
鉴赏评价是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形式有文学评论、点评、文学批评等。这一层面,随处可见的赏析文章可为佐证。杜甫的《新安吏》写唐王朝为取得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四处喧呼点兵的情景。诗中有这样两句:“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里用了一个“哭”字,把当时的情景形容曲尽。《杜臆》的作者王嗣奭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此时瘦男哭,肥男亦哭,肥男之母哭,同行同送者哭,哭者众,宛若声从山水出,而山哭,水亦哭亦!至暮,则哭者已分手去亦,白水亦东流,独青山在,而犹带哭声,盖气青色惨,若有余哀也。止着一哭字,何等笔力何等蕴藉!”王嗣奭的这段评论透彻的分析了诗人练字之妙,十分难得。
三、创造阅读层面
这是阅读的最高级层面,创造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本身就是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过程,但这里的创造阅读是超越了作品的更高级的引申、联想、体悟,形诸笔端,是阅读后的写作。具体有感想、评论、化用、改写、扩写等。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修养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我国的国民阅读率却持续多年走低,即便是在阅读,也多以消遣性读物和时尚类期刊为主;于是,“阅读危机”和“文学经典危机”的呼声不断现于各种媒体,不少人将其归咎于世风浮躁、人心浮华。实际上,阅读率下降、文学经典受到冷落绝不能简单地归咎到社会或个人,它的出现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消费文化的兴起、媒介的积极介入、图像的大行其道等都对这一现象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消费文化的影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向消费社会过渡,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物质生产力和消费力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此情形下,“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1]1。所谓“物的包围”,不仅表现在商品种类和数量的极大丰盛,而且显示为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1]4这种“物的包围”景观强烈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诱惑着人们去不断消费,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生活态度、社会关系、价值理念等一系列的变化。与消费社会相伴而生的是消费文化,它是一种为消费行为寻找意义和依据的文化。为了赢得自身繁荣和强势地位,它必须遵循市场和资本的逻辑,迎合世俗的道德标准、欣赏品味和思维习惯,制造时尚,激发消费欲望,以此占有大众,赢得丰盈利润。与生产型社会注重产品的物理性能、使用价值不同的是,消费文化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与文化内涵,符号消费也因此成为消费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48在符号消费的浪潮中,人们追逐着被制造出来的欲望,体验着由此带来的经济地位、阶层差异以及情趣、品位、现代、时尚等象征意义,沉迷于马尔库塞所批判的“虚假的需求”实现后的满足与欢乐之中。“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2]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视栏目《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网络人物的走红中得到验证。
消费文化的这些表征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面临着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酷的竞争压力时,人们为了缓解精神焦虑,往往倾向于参与轻松、娱乐和休闲性的文化活动,满足于感官享乐;于是,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开始被艺术符号所统摄,成为技术操纵下的审美对象,这样就构成了审美的泛化。审美泛化消弭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也对整个文化艺术市场形成了强烈冲击,因为感官刺激代替了精神愉悦,符号消费绑架了审美过程,消费因素渗透到了文艺生产的机制深处,所有艺术产品的传播都受制于商品逻辑的操控之下。在此情形下,“艺术商品自身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艺术也是商品,这并不新鲜,这一变化新就新在艺术心悦诚服地承认自身就是商品;艺术宣布放弃其自律性,并且能以能够在消费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骄傲”[3]。而在这一蜕变的进程中,文学,这种历来被视为人类精神家园守护神的艺术形式,面对着物欲至上、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浅表化和娱乐化的现实,也不得不黯然走下神坛,服膺商业规则,以市场的叫卖声为指归。于是,文学的场域开始分融,由此带来文学生成与接受两方面的巨大变化:从文学的生成角度看,作家的文学创作正在被出版商、发行商、写作者等合谋的文学生产所僭越。文学创作本是一种极其复杂并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殚精竭虑、穷毕生气力之所作,它饱含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层感悟,体现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的严肃思考与终极关怀。然而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一些严肃作家面对着人文知识阶层社会地位的滑落、再加上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其创作精神也滑向了媚俗,为了迎合读者的欣赏趣味,其作品不再表现宏大的文学叙事,也缺乏隽永意义的追寻,通过传奇性、娱乐性、追逐欲望等的描写来博得市场占有率。于是,“青春化写作”、“欲望化叙事”、“美女作家”、“名人写作”等大放异彩,在满足了大众猎奇、窥视欲望的同时,也获得了暂时的名利双收效果。而在此过程中,出版商、策划人、销售商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最大程度榨取文学的资本价值,他们一方面会以种种方式操纵作家的选题和写作,另一方面会通过不断制造、传播新概念来达到对消费者文学趣味的控制。可以说,消费时代文学作品的出炉与畅销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些新型文化媒介人所操控的市场的引导和刺激,其中,市场策划、创意与运作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那些曾经追求自由创作的作家则沦为现代出版体制内的,成为文学批量生产线上熟练的装配工。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虽然我国目前每年有多达上千部看似厚重的长篇小说出版问世①,但真正的精品却凤毛麟角,因为文学的自主性早已湮没于各具特色的消费符号和商业活动中了。
从文学的接受层面看,文学阅读的氛围正在被文学消费的潮水所稀释,文学作品的阅读者正在向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蜕变。传统的文学阅读是读者通过解码文学语符获取丰富内部意义、实现审美感悟与鉴赏的的过程,其影响范围仅局限在社会精英阶层内。而如今,以70至90后为主体的消费群体开始崛起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受众,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快节奏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在接受文学作品时,绝非陶然忘我的品鉴或严肃冷静的反思,而是习惯于享受其中轻松愉悦的成分和作品里的流行时尚元素,把作品的意义深度削平,把文化艺术同生活直接对接。在他们眼中,文学不过是众多可供选择的、用来消遣的精神消费方式的一种,而消费又是表达自我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于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自然也就打上了很深的符号消费烙印。不仅如此,他们还不自觉地参与着文学消费的创造和推广活动,这种参与性尤其体现在作家明星化、读者粉丝化的时尚现象中:读者充分配合媒体、作家和出版商,积极投身于文学产品传播的互动与狂欢,却未曾意识到早已身陷于媒介所策划的预设程序中;据“红袖添香”文学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①,当前中学生对曾炜、郭妮、明小溪等新锐青春作家的疯狂追捧远超过对韩寒、郭敬明的喜爱,其狂热的粉丝表现完全像是对明星艺人的追逐;而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到的经典名家如鲁迅、冰心则排名明显靠后,至于学院派所推崇的其他严肃作家则根本就不在他们的兴趣之列。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了青少年对流行文学的快速消费和消化能力,他们的阅读兴趣已迥别于前代,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传统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当代落寞与无奈。笔者以为,青少年对严肃文学的极端漠视,是否会引发他们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十分值得人们关注。
三、媒介的作用
一、美读,感受言语声腔节奏,悟得情调氛围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这是从创作的角度辨析道德修养与言语形式的关系,即创作者的品格、境界决定了文章形式(突出表现为音响形式)的特征。而现代哲学理论(如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告诉我们:形式即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远离韩愈的视线,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反观其“气”,也就是从语声、语调这最外层恐怕也是最本质的方面渗入文本,于是首先会捕捉到情调氛围。孙犁的《荷花淀》有一句水生嫂的话:“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某教师执教时提出一个问题――其中的句号能否换成逗号?这是个精彩的发现,如若对此寻根溯源,则可以断定,鉴赏者绝不可能是一边读小说一边对词语和标点进行增删、移换,以细致品味语言,终于抓住闪光点,这个发现只能是在美读的溪流中“意外”撷取的浪花。上溯古昔,李贺磨诗,贾岛苦吟,又何尝不是以美读的方式发掘言语深蕴?
在课堂实践中,当处于美读的高级阶段,就并非一定要发出声音,假以形容,即便“默默无闻”,欣赏者也一样可以听到自己精彩的“心音”,从而进入境界,这应该算是美读可推而广之的重要条件。
二、想象,唤起言语视觉形象,感受象外之旨
语言符号常常诉诸人的联想和想象,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唤起打上个性烙印的视觉形象,所以从这个最浅表的意义上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能力薄弱的人读书不明其所以然,可一看电视剧却常能“大彻大悟”,原因即在于影视作品将文本中模糊暗淡的视觉形象定型了,欣赏者不但可以用耳朵清清楚楚地听,还可以用眼睛真真切切地看。特级教师洪镇涛曾经举其六岁外孙女的事例论说语感的直觉特征,“胆大包天”和“胆大心细”这两个词那孩子都不知其意,可是洪镇涛说她“胆大包天”,她则不满,说她“胆大心细”她则表示满意。洪镇涛推测其语感来源于感性的言语实践,即以前在特定的语境中有过接触,这当然可能,但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就是,洪老师在使用这两个词时,眼神与面部表情均有变化,被孩子察觉,于是做出相应判断。推此及彼,受众在文本阅读中通过联想、想象唤起视觉形象,感受象外之旨,从而深入领会文本内涵。
三、移情,触发主体动作模仿,领受深层情理
移情,用美学家谷鲁斯的观点,就是所谓的“内模仿”,即侧重于审美过程中由物及我的一面。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外形高耸、峭拔,内部伸展、飞腾,观者一睹之下顿生宗教的超越之感,这就是内模仿的作用。同样,文艺欣赏也会不自觉地产生这种内模仿。朱光潜说:“我们欣赏颜字那样刚劲,便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模仿他的端庄刚劲;我们欣赏赵字那样秀媚,便不由自主地松散筋肉,模仿他的潇洒婀娜的姿态。”审美层面的移情模仿只是心领神会,并非实际去做。致力于“学得”的语文课堂,应该努力将文本阅读中不自觉的模仿变为自觉的模仿,因为移情所产生的动作模仿及角色扮演可以在自主阅读中充分发掘感点,置换情理,填充空白,从而领受易于为人忽略的情思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