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小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28 16:51:54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化学小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化学小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课后作业 有效尝试

一、当前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中出现的问题

(一)作业量过大,作业质量不高。

目前,由于一些高中化学教育者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总认为只有采用“题海战术”才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让他们在大量的做题训练中掌握化学技巧。因此教育者在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以后,还会为高中生布置超多数量的课后习题,占用学生大量课后时间。长此以往,这种疲劳式训练不仅影响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削弱课后作业巩固知识的作用。

(二)作业内容设置缺少针对性。

如今,绝大多数教育者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课前备课与课上教学中,针对课后作业布置环节一般都是运用教学资料、辅导手册及习题练习册等。然而,由于很多习题簿与练习册中的内容都与教育者的授课重点不匹配,因此教育者通常只是象征性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极度缺乏针对性。

(三)作业内容没有层次性。

由于受到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及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性。然而,绝大多数化学教育者布置课后作业时都非常缺乏层次性,让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感觉不到难度,让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丧失积极性,无法将课后作业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

二、提高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

(一)布置综合性作业。

高中化学教材中设置的那些课后习题存在比较明显的主观性,并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划分难度等级。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教育者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真实状况分层次、分梯度地布置课后作业。如教授完氮族元素以后,教育者可以向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在认真学习了本堂课化学知识以后,各位同学对氮元素有了哪些认识和了解?氮气、氨气、氧化亚氮、二氧化氮、硝酸是氮元素家族中的核心成员,它们之间能够实现随意转化。第一题:请各位同学结合课堂内容对这些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介绍;第二题,请各位同学将能够标识氮气和氮元素几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表示出来,并得出化学方程式;第三题,请各位同学列举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氮元素,并运用互联网搜集一些资料。上文介绍的课后作业不仅能够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全方位考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范围,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布置对比性作业。

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材中存在很多相互关联却有本质区别的知识概念,教育者可以将这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重点放置到课后作业当中,引导学生采用分析、对比的方式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渐掌握将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方法。比较常见的对比性课后作业包括离子键与共价键、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元素与核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与电离及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等等。教育者如果想要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这些对比类的课后作业,就要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笔记整理习惯,针对两种不同概念展开详细比对与分析,在现有基础之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延伸并总结出规律。长此以往,通过这类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另一方面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布置实践性作业。

对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现有基础之上更加熟练地应用化学知识,还能够教给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思考,将教材中的“死知识”活用到生活当中。例如,某城市中的自来水厂一直使用的都是明矾净水,由于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水库中的存水数量已经难以支持市民的用水需求了,不得不开始尝试使用水质稍差一些的二道河水,在此种情况下,水厂如果不能够将矾的用量控制好,那么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再如,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有关蛋白质的小知识,去超市当中拍摄一些内含蛋白质的加工食物,并学习与实践鸡蛋羹的制作等实践类的课后作业,等等。

(四)注意课后作业的批改与反馈。

教育者要对化学课后作业的批改环节给予更多重视,并且将作业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与详细介绍。针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且理解能力不高的学生,教育者要专门针对他们的问题制订相关整改方案,尤其是当学生出现比较明显的进步以后,教育者还要对他们给予适当表扬,鼓励他们在日后课后作业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04

新课改以后,高中化学科的高考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由以前的四道必答题,变成了现行的三道必做题加一道选修题,其在内容和要求上也随之出现一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 在内容上除了增设的一些新内容外,其他内容不变,只是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发生改变,以前很多在高二、高三才有的内容放到高一年级时要求上,而在高一学过的很多内容到高二时又重新上,但是其要求的难度、深度、广度、容量因其属于必修或选修部分而不一样;2. 考纲的要求悄然发生改变,化学科的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即从过去注重知识的记忆、应用、内容题型的固定模式变成更加注重知识的理解、灵活创新和有选择性选考的考查学科素养的能力型模式。在新课改浪潮的巨大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其目的都是最大化地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理解更多的知识,以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笔者就教师如何才能高效实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一分工作,十分准备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工作,十分准备的备课是关键,认真研究吃透考纲,全面把握新课改后高考化学的考试范围和内容要求,准确把握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教案和学案设计时,一定要严格遵照考纲的考试范围和内容要求,对于在必修和选修都出现的内容,应准确把握好该内容作为必修内容时的深度和广度,不能一味地拓展和增加难度。而在选修部分再一次出现的内容则要按照考纲的要求适当地拓展和增加难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从而做到详略得当、减少重复、重点突出。

二、科学有序地实施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遵照自己的教学设计科学有序地实施课堂教学,以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从而保证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于学生可以通过记忆、自学等自身能力可以掌握的基础性、记忆性知识,可一笔带过,对于传统高考要求且经常考的内容,在新课改中出现但不考的应不考虑,而对于重点内容则要重点讲,而且耐心地力求讲清讲透;对于练习的讲评,要做到详略得当,对于大部分学生都答对的,力争不讲,鼓励学生多独立思考完成不太难的题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又可以节省时间,而对于大部分学生完成不好或不会做的重点内容才详解。

三、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点对点地选择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选择不但应力求与教案高度统一和匹配。还要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匹配。我们许多教师都认为“百度”是最好的教师和助手,经常从网上获取课后练习和测试题,或全盘使用我们所征订的资料。亦或全盘使用同一年级的教师自己出的练习,从未考虑它们知识点、练习的难度系数与自己上课内容的吻合程度,这样不但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和练习的脱节。也增加课后讲评的时间和难度,曾有很多教师和笔者抱怨或感慨,以前的学生水平是测试两节课,讲评半节课,最多一节课;现在的学生水平是测验一节课,讲评两节课,甚至三节课,一节课只能讲五六题选择题之类的话。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没有按照我们教案点对点地设计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和练习的脱节。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教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精心设计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或根据自己所用的随堂练习、课后作业或资料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和学案;而不是从他处随便弄来一份试题,不负责任地随意丢给学生,然后过后去抱怨学生这也不会、那又不做。这就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上做好工作,包括教案和学案的精心编写、题目的精选精编、训练作业的定时布置、及时批改与反馈、课堂教学过程的精活和实用。

四、深入}海,丰富解题技巧和经验

教师通过不断的做题,不但可以使自己在讲评练习的时候更加有信心,讲评得更加流畅,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解题技巧和经验,甚至可以做到一题多解,不同学生对同一种解题方法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一题多解而使从学生做到东法不会西法会的效果。另外,还有利于对题目进行筛选,达到精选精练精讲,避免学生进入题海中造成疲惫不堪又效率低下。

五、增强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科学而有艺术性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课堂突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很多教师很容易想到学生打架、突发急性疾病或侮辱谩骂教师等几率很小的事情;其实,笔者这里说的并不是上述发生几率很小的事件,而是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对知识的突然发难,问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或是自己随意地、控制不住地带来新的话题、笑话等。这类事件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遇上此类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正面启发,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民主平等。同时,注意讲求时间和效益,既抓紧时间,又不偏离课堂教学目的,中断教学进程,这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前提和原则。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控制教学中可以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3篇

关键词:电化学教学;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校本化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09-02

伴随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渐渐体验到化学课程改革对于化学教学的进步和改变,也真实地感受到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某些新情况,它要求学校对于国家课程“因生制宜”的创新性改革与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来完成再实施过程。高中化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指的是依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征与情况,把国家层面上建设高中化学国家课程改变成符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操作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始的一个方面。本文主要结合化学新课程实行的现实情况,浅谈我们对于电化学知识内容综合教学的操作和反思,探讨“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

一、模块构成下经常遇见的问题

(一)很难掌握教材的整合

高中阶段关于电化学知识的内容分散到了《化学2(必修)》、《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实验化学(选修)》三个模块中。

《化学2(必修)》使学生在初中科学知识的了解上,借由平常生活与生产中的例子、实践来证明化学能和电能的知识内容。因为这个模块太过于重视基本知识,许多的基本原理与概念都是僵硬提出的,内容之间缺少内在逻辑联系,完全没有联系到探究方式,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基本的知识内容。《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的出发点高,具备一整套的知识系统,而且理论性强。这个模块要求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面,知道化学改变要遵循的基本原理,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其使用化学改变要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来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要求。

《实验化学(选修)》旨在指引学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研究关于电化学知识内容的情况,进行实验操作研究。这三个模块之间,知识的重复较多,不利于慢慢地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教材为了体现知识上升的效果,三个模块之间的知识目标太分散、没有很好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处理有关问题时难以准确地、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电化学知识。

(二)很难提升教学质量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电化学)在三个模块中的教学时间最多是10个课时,可是在许多模块知识方面上,新概念多且理论性较强,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跳跃性思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适应这种思维改变。在教学方面,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不同的课本中重复出现,尽管教学目标不同,可是重复出现的内容肯定会设计某些知识链接,教师讲解链接就相当于复习已学知识。如果复习用的时间较多,大大缩小了有效的学习时间,学生感觉一直在上复习课的,缺少新鲜感;如果复习用的时间较少,教师很难将课本的知识内容讲解清楚,致使学生不能深入了解课本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很难改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化学教学课堂赐予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权。在教授化学知识时,化学教师让化学课本变成教学的载体,使用课本教授知识,而不是以前的教授课本。但是,在电化学知识内容教学的整理中,较少的化学教师会去建立适合自己现实情况的、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的知识系统与教学设计。一些教师觉得只要教学紧紧伴随课本走就算是实行了新课程教学、改变了教学观念,便盲目地来设计电化学教学。而另一些教师则是靠着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觉得以前的教材知识系统是符合认识规律的,通过老旧的体系来设计电化学教学,违反了新课程的宗旨。显然,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严重脱离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观念。

二、使用校本化的新方式

要处理课程实施中电化学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就需要我们通过校本化实行化学教学,就是要从教学目的的校本化、教学知识的校本化、教学手段的校本化、教学评价的校本化等角度入手,将断续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前后的顺序连接,让所有模块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探究方式结合起来,再配合学校的教学现实实施校本化的开发。

1.教学目的的校本化。教学目的的校本化是指在制订校本化教学的目的时,要将化学课程标准当作重要的依照,在理解学生、探究学生的个体差别的情况下,通过整理核心知识重新安排教学顺序,制定出系统的、清楚的教学目标。学校可以在不打扰学生的文理选择的情况下,先不用学习高一《化学2》中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的知识,在高二上学期实行电化学内容必修和选修的综合教学。这样,综合课时明显比指导意见节约时间,还可以空出其他的时间实行实验研究和整体联系,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知识的校本化。教学知识的校本化是指在严格依照国家的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于专门的本校学生的学习特征,有针对地对于化学课本知识、课程内容分进行分类和改变以及教学顺序的调换等,建立适合学校的认识水平发展和有中心概念的知识体系,建立“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电化学知识内容的综合教学时,对于不同模块中的知识,针对知识主干部分进行修改与补充,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连接,建立起一个具备探究思想的、完整的体系。

3.教学手段的校本化。教学手段的校本化是指在综合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和个性特征、教师自己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知识的性质等来挑选教学手段,进而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高效教学方式。在电化学的教学中,考虑到概念、基本原理的某些内容很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化学基本原理的推演,多关注化学基本原理的使用。

在综合教学中我们指出“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就是依靠具体的知识内容,自主地和同学或者教师合作来研究、提取出基本概念,建立起化学学科的观念系统。在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设计中,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着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电极反应时可以发生的原因,为了提升电流速度,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了“盐桥”的模型,进而在知道电极反应的条件上建立原电池的模型。

4.教学评价的校本化。教学评价的校本化是指在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符合自己的学生成长的化学评价系统,既要综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与学生的真实能力,又要综合学校、家长的情况来实施,也就是所说的教学评价的校本化,从评价上实现“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性的评价时,我们所设计的“综合学习单”就是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别,包括作业完成的水平、团队能力、课堂活动的参与等,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

三、总结

综合教学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行的一种方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行是对于新课程标准所制订的教师课程的权利的一种尊敬,同时也是教师难以逃避的一种主要义务和权利。学校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教学和学习实践,改变师生的教学看法与课程看法,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可以使用各种方面的渠道,不断获得外部的有效资源,深入获得内部资源,优化有关的鼓励和惩治体系,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师着手与校本化国家课程的研发和校本化教材资料的编辑,让教师高效地进行和实施“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吕晓燕.高中化学与“e~-”有关的知识整合[J].发展,2010,(04).

[2]袁亚莉.立足新课改要求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3).

[3]潘小蓉.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1).

[4]王秋生,方绍龙.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2007,(08).

[5]陈永辉.谈高中化学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0,(06).

[6]李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J].中国教学技术装备,2008,(24).

第4篇

一、转变育人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是一群特殊群体,常常受到忽视或漠视.同时,因这些学生经历了不少失败体验,因而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育人观念,关注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穿插化学科学家探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利用科学知识来引导学生体会科学价值,以科学眼光观察世界,以科学态度面对问题.如学习原子与分子概念等,可引导学生明白世界是物质的,理解运动与静止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强化双基教学,构建知识模块

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双基教学是其关键所在.教师要通过合理分类基本概念与理论,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运用多变方式,以强化双基教学,让学生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构建知识模块.

第一,合理分类化学理论与概念.①直观型概念,模式固定,通过感知与记忆即可把握.如化学反应速率、物质化学式、元素符号与名称、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②简单理解型概念,需简单加工概念才可理解与把握.如非电解质与电解质,需由“或”与“化合物”上进行理解与把握等.③抽象型概念与理论,较为复杂而多变,需由本质上进行理解与把握.如化学平衡、原电池原理等.

第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①多变的引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故事、图片、游戏等引入法.②注重预习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③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有常规练习题,有比赛方式练习.

三、加大教改力度,开发校本教材

在中职化学教学中,若想提高教学实效性,还需加大教改力度,这是课程改革的推动力,是化学教师得到解放与自由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善于开发与利用校本教材,促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更富有地方特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与了解社会,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融于社会生活之中.

例如,通过专题形式对校本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这不必与书本内容有连贯性,仅需开发有关书本内容的化学教学资源,使之变为具有特色的专题,以补充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情况,并深刻理解与记忆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注重实验实训,突出学以致用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实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化学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院校与教师应重视实验实训,以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联系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把握实验操作原理,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学会自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创造力.

例如,在讲“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时,教师可将其作为实验实训内容.首先,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氢气的实验室制备的原理,把握其制取方式,并能够试着改进实验发生装置;观察各种金属和酸的化学反应,可选择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的药品;联系已学知识,正确选择发生装置与收集方法;可选择氢气的实验室制备的方法.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实验实训,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实验,自主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药品,并填写好实验报告.

五、践行教学互动,促进和谐发展

第5篇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编制“学案”时,重视思路、方法的引导,学案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

1.明确学习目标。在学案中向学生展示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要达到的目标。克服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更具针对性。

2.学习方法建议。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归纳、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3.知识框架化。化学知识繁多冗杂,但又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知识系统化,能让学生形成知识的框架,便于知识的掌握。

4.问题导学。问题导学可以分为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最好选择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利用学案的便利,给学生适量的化学材料,通过材料的阅读和理解来讨论和研究

问题。

5.优化训练。训练巩固是学生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训练巩固包括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两种形式。

二、学案的功能

1.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是一种常规的学习方法,目的是为上课做准备,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果要做到提出问题,更需要预习思考。学案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

作用。

2.课堂学习的载体。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分析,知识的系统化,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练习的及时处理都为课堂学习提供方便。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方向。

3.用于复习巩固。化学阶段学习的总结,知识的归纳,是化学学科复习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章节复习还是专题复习,学案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习题式学案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

三、“学案教学”的优越性

“学案教学”教师投入的精力多,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是教师精心组织的材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师不需要在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上花费工夫,这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克服了课堂讲授中学习的盲目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增强教学的交流性:“学案教学”把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交流性。

2.“素质”与“应试”兼顾:教学改革要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学案教学”正是力求最大限度地调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让其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6篇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第7篇

关键词:化学知识;记忆;教学

让事物在脑海中重现,在学习中让知识点可以在脑海中自由的运用,这就是记忆的作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相比其他的理科类的学科而言,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要多得多,包括化学分子式,各种离子发生反应的现象,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的特性等等,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些关于有利于记忆的方法,帮助我们记忆。

一、趣味记忆法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复杂而且抽象的内容,要准确的把这些只是储存在大脑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我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收集或者编制一些类似于顺口溜的短句,背起来不困难,便于记忆。

比如,在教学高中化学第一册的《离子反应》这一课的时候,需要长久记忆的,离子知识是基础知识,这些基本的知识掌握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比如说哪些物质是可以拆开的,哪一些需要加以溶液才可以起反应。我给学生们收集了一串顺口溜:“离子方程重拆查,强溶才能发新芽;四碱六酸大多盐,固体浓硫没有茬;强碱中和酸式盐,按量反应再沉渣;离子反应不共存,‘三个条件’和变价。”让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忆,很快就把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了。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用这样的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氧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二、猜谜记忆法

把化学知识编制在谜语中,其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很快能轻松的记住,比如“丢掉金旁成乞丐;头等好酒不能喝?”等等,这些谜语中有的包含了物质的特性,有的是化学性质,学生很乐意去猜,猜谜底的过程中也动脑筋,猜到答案以后也就把谜语和相关的化学知识掌握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几个这样的谜语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客服学习上的难点,还调节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三、联想记忆法

化学教学中有很多的实验,做实验不仅仅是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知识的同时联想实验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记忆。一般我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先让学生抓住问题的特征,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比如氢气、氧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就可以让学生中在实验的对比性中进行联想;再者,还可以把化学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经过对比分析之后再进行记忆: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对于文字比较少而且逻辑顺序不怎么明显的小问题可以串在一起,连成一句话,比如在说氢氧化钠的用途的时候,它的用途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在印染纺织中沾了油(石油)可以用肥皂洗掉。

四、典型习题记忆法

典型题记忆法主要适用于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这种记忆法对他们很有作用。在复习中,很多的高三学生都给我反应,其实很多试卷上的习题中出现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容易混淆,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根据这一特点,给他们介绍了这种记忆法的特点:一是便于记忆的深刻和牢固,保持长久记忆;二是能把知识点灵活的运用,一旦出现在类似的习题中,很多都可以举一反第三。

比如,在复习《铁的性质》时,给学生把习题中的知识点串成下面的一段话:

例:当溶液呈现血红色的时候,表示在含有Fe3+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了KSCN;在相同的溶液中加入Fe,溶液变成浅绿色;加入苯酚溶液显紫色;当看到红褐色的沉淀生成时,一定是加入了强碱溶液,同时还伴有无色的气体析出;而往溶液里通入H2S气体,溶液中出现淡黄色。

再如在复习《二氧化硫的性质》一节时,学生总是将S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记错,记成是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为此,我上面说的实验记忆法,给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总结成:SO2气体紫色石蕊品红溶液。从此学生便记住了。

五、小结

总之,高中的化学知识点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多,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探讨出更多更好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记得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国玲.浅谈化学知识的趣味记忆[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 200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