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6:28
序论:在您撰写国内文学常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在对全世界各民族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人类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其是以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基础的,属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童恩正(颇有名望的人文学家)曾认为:“文化文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进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藉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相比之下,物质文化研究的涉及面较为狭隘,但其属于文化人学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物质文化,可丰富我国物质文化的内容,推动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1.2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相似性
1.2.1历程的相似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程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历程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1)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停滞期。1901-1949年,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萌芽,与此同时,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索物质文化;1950-196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我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960-197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属于其停滞期,与此同时,此十年是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无可置疑,物质文化研究也只能停止步伐。(2)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0-至今,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始终与物质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1.2.2特征的吻合性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特点十分吻合,主要体现在:(1)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其重在应用历史资料,对历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也就是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史,中国现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比如:中国饮食、服装、交通、建筑都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进而丰富或发展起来的。(2)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本质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本质几乎是一致的。现代文化人类学旨在探索出各种理论方法,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而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3)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需的资料,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深入最基层得到的,其揭示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客观性,不具备太多主观色彩。这一特点正符合物质文化研究的要求,对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2.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
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1)饮食文化。虽然中国重视通过饮食来疗养和滋补身体,然而人们在评价饮食的好坏时,往往更注重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文化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而往往忽略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色、味、形俱全的食物就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食物是否营养过度或不足,人们很少关注。(2)服装文化。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现实生活中,服装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物质产品。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服装时,一味地在乎服装的外形设计,而对于服装的材质、价格却置之不理。也就是:只要款式新颖、独特或突显人的气质,就一定会成为挑选人的囊中之物,即使该服装的材质不佳,或者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外。
2.1.2关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狭隘
通过查阅及总结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物质遗产,古代民族文化(如三国、汉朝、明清朝的物质文化),且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有形的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而对于一些艺术(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物质文化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
2.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决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2.1注重客观事实
研究人员应深入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的客观事实为研究依据。比如在研究饮食文化时,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人们的饮食进行调查,而且要对其谋食方式进行调查。迄今为止,人类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五种,即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选择的调查人群应具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只有按照以上条件进行调查,才能了解社会的平均饮食水平,才能对人们的饮食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2.2.2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
物质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文化可能与其他物质文化或社会层面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某种物质文化时,还必须对其他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同样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例,众所周知,饮食文化与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研究人员只有对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常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深入探析饮食文化,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得出最佳的结果。
3.结语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物质文化 问题 对策
1.基本概述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物质文化已与世界接轨,然而,物质文化研究却相对逊色,因此,从各个角度对物质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物质文化研究的思路,完善物质文化研究体系。自文化人类学的创立以来,物质文化研究已逐渐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索我国物质文化,找出我国物质文化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以对症下药,已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物质文化进行研究具有无可比拟的实际意义。
1.2 中国物质文化的内涵
关于“物质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各抒己见,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一般来说,物质文化可简单地认为是物质和文化,其中物质指的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其范畴十分广泛,包括吃、穿、住、行等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各类物质产品;而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予以理解,广义的文化既包括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又包括物质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产品(主要包括语言、艺术、文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
1.3 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综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有:徐峰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买提库尔班・买吐迪的《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赵炜的《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等。关于中国服装文化研究的有:曹佳想的《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赵卫的《中国服装文化,我们缺什么?》、石海清的《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等。关于中国交通文化研究的有:刘卫民的《关于交通文化研究相关问题初探》、李振福的《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安全策略》、李振福的《自行车交通文化及其策略研究》等。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的有:刘绍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白晨曦的《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吴良镛的《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等。
2.文化人类学与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契合点
2.1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在对全世界各民族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人类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其是以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基础的,属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童恩正(颇有名望的人文学家)曾认为:“文化文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进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藉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相比之下,物质文化研究的涉及面较为狭隘,但其属于文化人学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物质文化,可丰富我国物质文化的内容,推动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2.2 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相似性
2.2.1历程的相似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程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历程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1)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停滞期。1901-1949年,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萌芽,与此同时,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索物质文化;1950-196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我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960-197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属于其停滞期,与此同时,此十年是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无可置疑,物质文化研究也只能停止步伐。(2)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0-至今,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始终与物质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2.2.2特征的吻合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特点十分吻合,主要体现在:(1)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其重在应用历史资料,对历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也就是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史,中国现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比如:中国饮食、服装、交通、建筑都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进而丰富或发展起来的。(2)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本质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本质几乎是一致的。现代文化人类学旨在探索出各种理论方法,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而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3)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需的资料,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深入最基层得到的,其揭示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客观性,不具备太多主观色彩。这一特点正符合物质文化研究的要求,对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3.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3.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
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1)饮食文化。虽然中国重视通过饮食来疗养和滋补身体,然而人们在评价饮食的好坏时,往往更注重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文化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而往往忽略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色、味、形俱全的食物就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食物是否营养过度或不足,人们很少关注。(2)服装文化。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现实生活中,服装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物质产品。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服装时,一味地在乎服装的外形设计,而对于服装的材质、价格却置之不理。也就是:只要款式新颖、独特或突显人的气质,就一定会成为挑选人的囊中之物,即使该服装的材质不佳,或者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外。
3.1.2关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狭隘
通过查阅及总结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物质遗产,古代民族文化(如三国、汉朝、明清朝的物质文化),且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有形的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而对于一些艺术(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物质文化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
3.2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决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2.1注重客观事实
研究人员应深入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的客观事实为研究依据。比如在研究饮食文化时,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人们的饮食进行调查,而且要对其谋食方式进行调查。迄今为止,人类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五种,即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选择的调查人群应具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只有按照以上条件进行调查,才能了解社会的平均饮食水平,才能对人们的饮食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3.2.2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
物质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文化可能与其他物质文化或社会层面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某种物质文化时,还必须对其他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同样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例,众所周知,饮食文化与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研究人员只有对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常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深入探析饮食文化,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得出最佳的结果。
4.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物质、精神的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外内学者对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于追求形式美、范围过于狭隘等,而要想解决这个这些问题,必须做到:注重客观事实、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徐峰. 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 华南师范大学. 2006.
[2]买提库尔班・买吐迪. 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D]. 新疆大学. 2007.
[3]赵炜; 何宏. 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0.
[4]曹佳想. 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J]. 山东纺织经济. 2011.
[5]赵卫. 中国服装文化,我们缺什么? [J]. 中国制衣. 2013.
[6]石海清.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 .延边大学. 2011.
[7]刘卫民. 关于交通文化研究相关问题初探[J].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8]李振福. 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安全策略[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9]李振福. 自行车交通文化及其策略研究[J]. 中国自行车. 2006.
[10]刘绍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在汉语中,“故事”是个含义丰富的词语。故事,既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含义,同时故事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在我看来,1996年热播的40集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故事就是故事》很有意思,在朴素的语言间展示了“故事”的丰富内涵和巨大张力。歌词这样写道: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已真实
故事里的事许是从来没有的事
其实故事本来就是已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确实,故事本来就是已故之事,但怎样把这已故的事讲好,那可是个大学问。
无疑,英国当代女作家安吉拉·卡特(AngelaCarter,1940—1992)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留给后人9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2部散文集,还有大量的诗歌、舞台剧、广播剧以及电影剧本等。她擅长把哥特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童话故事、女权主义观点和社会现实糅合起来,以独特犀利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风格迥异的写作手法闻名世界文坛。她的作品文体繁杂、体裁多样。英国《卫报》赞誉她“作品令众多批评家头晕目眩”(2004年5月15日版),人们赞誉她是20世纪最为怀念的已故作家之一,甚至比维吉尼亚·伍尔芙更受关注。她逝世之后的三天内,所有书籍被抢购一空。这位常常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优秀作家,成为英国大学校园内拥有读者最多的当代作家。2006年更被喻为是“安吉拉·卡特之年”,在英国掀起一阵卡特热潮。可惜,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安吉拉·卡特还是个相当陌生的女人,甚至从未闻乎其名。
安吉拉·卡特一生酷爱故事,尤其是民间故事。从西伯利亚到苏里南,她从世界各地的丰富资源中找到了这里收集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所谓的“精怪故事”,安吉拉将之定义为“不严格遵照现实原则、情节常述常新、通过口头流传的叙述”。精怪故事里很少有温情脉脉的仙子、精灵,而是多发生在黑暗的梦幻疆土,里面充满鬼魂与诡计、懂魔法会说话的动物,还有各种谜语和诅咒。该“精怪故事集”英文版分两卷出版,1992年卡特去世之前,第二卷的手稿就在她手边,“我只想为了姑娘们把这个做完”。甚为惋惜的是,她没来得及写该书的引言,也没完成笔记。在她最后的日子里,飞翔在世界各地的、浸染着漫长岁月灵韵的故事陪伴着她走完了人世间的路。她收集它们,选择它们,然后将之分门别类,而每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无一例外都是女性———或聪慧,或狡黠,或美丽,或丑陋,或忠诚,或奸诈。安吉拉·卡特的故事集中收录了4个中国故事,其中的《板桥三娘子》,采自唐代小说,就是著名的“变形记”。
安吉拉·卡特为什么一任自己沉浸在惊奇、阴暗、残酷而欢乐的故事之中呢?事实上,大多数的故事都不止书里呈现的这一种形式,而是有许多个不同的版本。亚美尼亚的《诺莉·哈迪格》与经由格林兄弟和迪斯尼出名的《白雪公主》颇为相似,格林兄弟的《小红帽》源于贝洛的童话,在欧洲流传了很久的《猫女巫》起码能追溯到16世纪法国的狼人审判……即便对于基本相同的叙述,不同的社会也会读取不同的含义。例如,精怪故事中的婚礼在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就有着不同的重要性。甚至叙述者的转换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含义。故事,尤其是民间故事,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到世界各地并生根发芽,又滋生出更多的种子。这仅仅是因为我们拥有相同的想象力和经历吗?还是因为故事便于携带,它们随着人的迁移而传播?对安吉拉来说,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她想通过这些历史悠久的故事说明:对于相同的处境,即“生”这个大范畴,人们的回应是多么丰富多彩。而实际生活中,女性特质在“非官方”文化中的表现又是何等的姿态万千。
安吉拉在未竟的手稿中留下了四条谜一般的笔记:
瓦尔特·本雅明说:“每个真实的故事都包含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故事的非迷惑性
帕斯卡说:“再贫穷的人死时也会留下些什么。”
精怪故事———狡黠与兴高采烈
尽管支离破碎,这些语句却表达出了安吉拉的哲学。她珍视穷人的智慧,赞赏民间文学反映真实生活的强大能力,那是人类为了生存而设计的计谋。生存向来是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狡黠最终取得胜利之时,乐观主义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慢慢降临。安吉拉尖锐地批评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民间故事所表现出的轻蔑,而实际情况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几乎创作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文学。她喜欢民间故事中可靠的常识、直截了当的目标、善恶明晰的道德区分、狡猾的计谋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安吉拉·卡特一任自己的才情在高空中驰骋,但她的目光却执著地注视着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她曾经说过:“精怪故事就是一个国王去向另一个国王借一杯糖。”这样的概括,本身就让人叹服,那将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故事,尤其是民间故事,既放飞了卡特的奇特想象,也成为她再创作的源泉。意大利作家、寓言家和童话采集者伊塔洛·卡尔维诺坚信幻想和现实间的联系:“我习惯将文学视为知识的探求”,“巫师在面对部落生活中的危殆处境时,其对应之道是抛去他的肉体重量,飞向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感受层面,去寻找力量改变现实的面貌。”安吉拉·卡特具有巫师的智慧与狡黠,她在穿越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找到了叙述另一个故事的途径,找到了为读者重新创造一个世界的途径,就像精怪故事的主角大多能变形一样。这位曾经获得过莱斯纪念奖、毛姆文学奖、切尔顿汉姆文学奖的奇特女人,成功地将古老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改写成现代故事,达到了传统形式和现代意识的完美交织和统一。她将法国作家贝洛的童话《蓝胡子》改写成中篇小说《血淋淋的房屋》,将几百字的《小红帽》改写成近5000单词的现代童话故事《以狼为伴》,将《美女与野兽》》华丽变身成小说《老虎的新娘》,长篇小说《马戏团之夜》在恐怖离奇间糅合了家喻户晓的睡美人和白雪公主……安吉拉对大量的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进行戏仿,而故事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女性。她对女性的偏爱显露无遗,但她没有滑向女性主义,却找到了一条原创而有效的策略———从厌恶女性的虎口夺下对女性有用的故事。评论者认为:“卡特所有的短篇小说都是故事,而她较长的作品则是扩展的故事,或者是以故事为中心的长篇小说。”(迈克尔·伍德:《沉默之子》)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中预言:“讲故事的艺术行将消失。我们要遇见一个能够地地道道地讲好一个故事的人,机会越来越少。”“长篇小说在现代初期的兴起是讲故事走向衰微的先兆。”究其原因是“讲故事的人取材于自己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听故事人的经验。小说家则闭门独处,小说诞生于离群索居的个人。”那些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带着露水的故事,那些浪迹天涯的远方来客讲不完的故事,那些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传的故事,都被工业化的大潮裹挟而去、渐趋没落,就连听故事的人也逐渐散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书斋里的个体写作和沙发上的孤独阅读。本雅明精妙的分析令人叹服。这也同时验证了安吉拉·卡特在该书《引言》中所说:“这本书里的故事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工业化之前的时代,来自对人性的朴素理解。”自从17世纪人们开始使用廉价印刷工艺后,故事开始进出于书刊文字。这既加速了故事的传播,同时也意味着讲故事这一祖传的手艺渐趋凋落。
我时常想:在大众写作的时代,生产出来的故事好像越来越多,可为什么我们记住的故事屈指可数?美国肥皂剧《豪门恩怨》直白地挪用了格林童话里的演员表,可为什么风靡一时?为什么著名女作家池莉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写出个让全世界感动的故事?张艺谋为什么总是说自己拍电影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现在,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但会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少。在“会”与“不会”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本质性的区别?安吉拉·卡特似乎告诉了我们答案:“故事不像短篇小说那样记录日常经验,而是用一套从日常经验背后隐藏的东西中获得的意象系统来诠释日常经验。”生活经验的缺失埋葬了写作者的才情,诠释能力的失当磨灭了写作者的哲思。目前,国内文坛“穿越”盛行、“段子”横飞,大量的穿越剧保持着一贯的雷同和平庸,徒有“穿越”的外壳,却从未脱离我们所熟悉的现实世界。这诸多现象背后实际是讲故事能力的衰退,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讲故事者与听者之间交流经验的能力被剥夺了。
故事衰落了吗?故事会消亡吗?我情愿相信:衰微的是传统的“讲故事”的艺术,而不是故事本身,人类对故事的爱好也不会停止。在民间文化、口头传统、文人创作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尽管细若游丝、若隐若现,但从未中断。果戈理与《狄康卡近乡夜话》、华盛顿·欧文与《庄园见闻录》、史蒂文森与《新天方夜谭》、列斯科夫与《奇人录》、霍夫曼与《侏儒查赫斯》、高尔基与《伊则吉尔老婆子》、叶芝与《凯尔特的薄暮》、卡尔维诺与《意大利童话》……散发着芬芳的古老故事在不同作家的笔下重新熠熠生辉。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故事会不断变形,随风潜入夜,潜入电影、电视剧、动漫、广告甚至笑话,在边缘处被不断地讲述和传播。
民间故事的结尾都很有意思。我最喜欢亚美尼亚故事的结尾方式:“天上掉下三个苹果:一个给我,一个给讲故事的人,一个给逗你开心的人。”
北京地坛书市停办的背后
每逢春天,北京地坛书市都会如期而举行,爱书的人像过节一样,挑书、淘书、看书。从1990年开始,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22年。地坛书市伴随着一代人长大、成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是2013年的地坛书市暂时停办,未来何时再启动还是个未知数。为什么书市会突然停办?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大型活动部活动一处处长李进考22年来一直参与书市的组织工作,他称,书市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万元上升到现在的三四百万元,这可能是停办的主要原因。
文化发展要算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地坛书市滋养的是城市品位和市民精神,停办确实可惜。
腰封“宣传语”惹风波
2013年初,一本腰封上印着“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的《小王子》,制造了开年翻译界乃至出版界争议性最大的一场风波。由知名译者李继宏执笔翻译的儿童文学名著《小王子》新译本当时尚未正式发售,就因其打眼的腰封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该书腰封上的宣传语除了用粗体字印着“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等字句外,还罗列出一大串数据:“纠正现存其他56个《小王子》译本的200多处硬伤、错误……”
此腰封一出,就遭到豆瓣网友发起的“一星运动”抵制,之后该书的综合评分从最初的9.3分一路狂跌到3.7分。抵制活动的发起人表示,该书的宣传语完全无视林秀清、周克希等译者的译本,是“极其恶劣的不尊重行为”,更是一种“虚假”的宣传方式。这场风波最大的好处是让出版方充分认识到,牛皮吹破了天,后果也会很严重。
国内作家经纪人备受期待
2013年2月15日,沉默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微博上贴出一则告示:“本人自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承蒙社会各界厚爱,常有来电询问版权和其他各种合作事宜者。鉴于本人事务繁忙,本人特委托女儿管笑笑对外代表本人洽商版权和其他各种合作事宜。其对外所作承诺和签署的文件本人均予以认可。特此告示!”告示下方有莫言的署名。一时之间,外界纷纷为管笑笑贴上一个新的标签――莫言的经纪人。消息一出,关于中国作家需不需要经纪人,由亲属担当经纪人的利弊,中国作家到底需要怎样的经纪人再度引起热议,作家经纪人作为焦点重临大家的视线。
纵观国内文坛,选择自己的亲人作为经纪人,处理其版权等相关事务,莫言并不是第一人。长久以来这种做法,在娱乐圈和文化圈都很普遍。比如,作家池莉也将自己海外的版权事务交给女儿吕亦池和一家海外公司共同打理。由亲属担当经纪人,符合中国人的办事习惯,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暴露出国内专业作家经纪人的长期缺位。尤其是现在,中国作家开始越来越多地迈出国门,向国外市场输出作品。与此同时,作家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棘手难题,版权经纪人的风潮也应运而生。从数年前开始,国内逐步兴起针对涉外市场的版权经纪人培训,中国本土作家经纪人何时能正式与国际接轨,则备受期待。
小作家分会不可搞成“形象工程”
全国文联系统首个小作家分会――北京作协小作家分会于2013年3月17日成立。14名10岁至17岁的首批会员均来自北京市文联正在开展的“东方少年・中国梦”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优秀作者。据悉,该分会成立后将开展文学辅导讲座、走访著名作家、开展文学夏令营、国际国内小作家交流等活动,引导更多孩子步入文学殿堂。
这些年,怀揣文学梦想的孩子越来越多,各地也常有“文学新星”冉冉升起,在当地的“文学星空”中熠熠生辉。“小作家”出版“大部头”的风潮也方兴未艾,且有年龄越来越小、篇幅越写越长的趋势,个别“小作家”还一本接一本地出书,比一些成人作家还要高产。因此,“小作家”们早就不该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不过有评论指出,小作家分会切不可搞成“形象工程”,功利性出不了真正的文学。此前,一些“天才少年作家”在家长、书商和培训机构的揠苗助长下,或骄傲自满被俗世虚名所缠累,或因过早成人化而丧失了童真,演绎出一幕幕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的悲喜故事。比如1998年推出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不少获奖者在书商的撺掇下一赛成名,被匆忙包装成少年作家,仅过了10年,仍从事小说创作者却已寥寥无几。故如何呵护“小作家”们健康成长,避免其成“家”、长大后变得平庸,是家长、作协乃至全社会都应该思考的一个社会性问题。
“流行把经典挤到了一边”令人吃惊
2013年5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了被称为“文学蓝皮书”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2012年,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事件,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与这个报告同时的2012年小说类图书畅销排行榜显示,2012年的莫言热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销售的格局。排在这个畅销榜榜首的是郭敬明的《小时代3.0刺金时代》,排在排行榜第11和第16位置的则分别是莫言的《蛙》和《丰乳肥臀》。经典文学作品,只有《百年孤独》和《围城》进榜。传统不敌流行已成为文学类图书市场的常态。
该报告后,文艺评论家樊星评论说:“在图书销量上,莫言敌不过郭敬明,严肃作家敌不过流行作家,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西方,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也卖不过斯蒂芬・金。大众离经典确实是越来越远了。”美国的学校给学生列了30本必读经典书目,但后来调查发现,学生们除了读这30本经典书目以外,根本不愿意再去看别的经典文学作品。
无论是从今天是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流行的时代来看,还是从大众读者阅读的趣味倾向与功利和实用的阅读情况来看,抑或从今天网络文学、畅销文学成了年轻人阅读的主要类型来看,得出“传统不敌流行”“流行把经典挤到了一边”这样的结论,都不能不说是令人吃惊、出人意料的。
《咬文嚼字》以较真精神“咬嚼”名家作品
2013年5月9日,《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一起探讨“咬嚼”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影响。素有文坛“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将目标锁定为茅盾文学奖的12位文坛名家,不少茅盾文学奖作品被列入此次“咬嚼”范围。被“咬”的作家们也纷纷表示欢迎,他们并不感到意外。
网络作家要做“时代记录者”“百姓代言人”
[关键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诗学;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02 — 04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将文学从现象上升为本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批评、进行理论思考的任务,长期以来,文学理论课程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不少学者提出诸多对策:有从教材编写角度进行反思①;有从中文学科角度指出“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注重经典原著,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1〕;还有从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②;与此同时本质与反本质主义论争此起彼伏③,文学本质争论却未进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形成文学理论界论争如火如荼,课程探讨置身事外的“奇观”。笔者认为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探讨离不开对文学理论的反思,只有将相关争论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探讨中,方能厘清和解决问题。
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是文学理论课程的三个核心,是“三位一体”的,共同构成了文学理论课程的“阿基米德点”。学科定位直接决定、塑造着教材编著和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科定位是对自身特质的界定,只有确定了此才能展开教材编著,由此在教材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科定位是先在的,决定了该学科的知识核心,教材是围绕此构建的知识谱系,教学活动则是该谱系的传承与自我增值,三者缺一不可。应该看到,文学理论课程的困境是普遍而非偶然的,只有从现状出发,反思旧“阿基米德点”,催生出新“阿基米德点”,方能脱文学理论之困。
一、旧的阿基米德点
1.窄化与散乱的学科定位:
文学理论又称文艺学,1949年后从苏联传入,是我们学习苏联的结果。就西方传统而言,无中国意义上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只有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所研究的广义诗学,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诗、演讲术等即艺术,塔塔尔凯维奇指出:“在古代的希腊,‘艺术’一词适用于每一件运用技巧完成的作品,也就是依照常规与法规所产生的作品。”〔2〕P82此概念到18世纪“巴多列出五种美术——绘画、雕刻、音乐、诗歌与舞蹈——并且还加上了两种相关的艺术——建筑与雄辩。这个名单不久便获得了公认,不仅是美术之概念被建立了起来,而且它们的名单也就是美术的系统,也被建立了起来”〔2〕P23,后世对艺术的看法在此基础之上略有损益。相较而言,我国的文学理论在范围上较窄,它不研究音乐、绘画、雕刻、舞蹈等,只言“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3〕P1,文学也只是指经典文学作品。本世纪初国内有学者提出文学理论边界应该移动,却只将文学从狭义拓为广义,未从本质、种类上对研究范围有所变更。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使原本活泼、新鲜的审美现象沦为僵死的教条,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了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各类课程的细分和自我封闭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往往是搞中国文学的不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和动态、搞古代文学的不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动态、搞文学的不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动态,反之亦然”。〔4〕成因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却也暴露出了文学理论课程定位的窄化,导致了自身知识的空疏。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导致了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散乱,不少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下,学生不可能广泛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更无相关文学积淀。在这种条件下,将文学理论这样要求有较深的文学积淀和理论思考的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真是天方夜谭!有老师认为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由竟是:学会了理论,好读作品。仿佛后面的阅读都只为了印证先前的理论,所有作品都为理论而存在。这与学哲学记结论有何差别?学科定位的模糊使课程设置成了任人任意摆弄的“拼盘”,使学科间应有的逻辑勾连消失得无影无踪。
2.封闭的教材:
教材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传授给初学者该课程最一般性知识,使初学者能快捷地知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前沿,是该学科的知识谱系,是该学科最简明、扼要的叙述。就国内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现状而言,封闭性是其共同特征,主要突现为:
(1)绝对的真理观:文学理论教材有着较强封闭性,陶东风先生曾言“当大学文艺教学中一元、绝对的真理观与认识论得到了体制化的支持以后,就更加‘如虎添翼’,成为压抑性、排他性的知识与话语霸权……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知识以及僵化的教学——评估——考试体制导致了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人员思维方式的僵化。”〔5〕P18不少教材编著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本身提供的是一些最根本“真理”,殊不知其所持传统之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真理观早已被扬弃,正如刘象愚等先生所言:“所谓真实,其实只是人们对真实的看法,有什么样的‘真实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真实,所谓惟一的客观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真实观当作唯一的真实,而将所有与自己的真实观不吻合的文学全部当作‘虚假’而加以排斥或拒绝。”〔6〕P6
“真实”如此,真理更如此,当我们不断沉迷于理论时,忘却理论本身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达到本质的“脚手架”,诚如汪丁丁所言“黑格尔在《逻辑学》导言里指出:科学由以出发的那套公理体系,是科学无法证明的,故只好求助于人心的共识,即‘常识’。可是,常识无法提供‘真理’。后者是确定性的,前者则可对可错。于是,科学因前提的不科学而成为不科学。对此,黑格尔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构一个从问题的核心出发加以循环论证的体系。如同一群盲人,既然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确定地指出大象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不采取盲人之间广泛对话的方式呢?围绕‘大象’这一问题的核心,通过‘对话’—— 与‘辩证’分享同一个希腊词根——循环往复并且不断上升,从而可以趋近那个真实的‘象’。”〔7〕P54
人类知识如此,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我们在编著文学理论教程时,应将这种诚实传授给学生,它是我们文学理论不断自我更新的根源,认真考察国内文学理论教材时我们却发现,众多文学理论教材仍沉溺于提供绝对真理,忘记了真理只是我们对“真理”的“意见”。
(2)封闭的知识结构:卡西尔曾指出“我们的确一方面看到近世自然科学不断从简单的元素或质点开始去追问事物的‘理由’或‘原因’,而却对只谈形式结构的理论表示高度怀疑。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在沉吟于系统性的形式结构的对比之余,却对其系统的起源问题讳莫如深。”〔8〕P20—21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当我们沉溺于各种体系理论的建构,表述各种相关理论知识时,忘却对来源进行探究。教科书中不乏文学发生、文学本质等章节,却缺乏对文学来源追根溯源式的探问,结果是我们的文学理论只会就事论事、随波逐流,向上不能达到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向下不能解释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只沦为僵死的教条。
封闭知识结构还表现在对知识等级性的遗忘上,必须明确一点,人类知识的产生本身具有等级性,体现为下一学科的合法性由上一级学科保证,即“不同学科的真理有高下之分,低级学科的真理缺乏充分的根据,它只能借助高级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身的真理。而最高学科的真理则一方面能确定其他学科的真理地位,另一方面又不需要任何其他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己的真理地位,换而言之,它或是自明的,或是可以自证为真的,或是根本无需证明。”〔9〕真理等级观历史上有不同建构核心,这种等级制度始终存在,虽在现代主义哲学中遭遇困境,作为历史性先在,人类知识曾经被这样规划,无论合理与否,必须将其作为先在结构加以接受,这是理解的前提。
文学理论学科也存在着这种真理等级观,从文学始呈现为: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哲学——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结构,可称之为知识之树。这种真实存在的学科层级在现代经历了尼采所言的“拉平”,它使各门学科之间原先的高下、隶属关系变为平行、独立。这必然斩断了其“源头活水”,从内在方面造成了文学理论的封闭性。上文从学科定位角度指出了这种封闭性,此处则从根源上予以深化。
3.僵化与流俗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是整个知识传授中最重要的环节。就现状而言,文学概论教学活动日益陷入僵化与流俗之中。它不仅仅包含教材编著的封闭性、知识僵化上,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对相关学科知识穷根溯源,只满足于照本宣科;不是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探究兴趣,而是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视域、学养的不足,使得教学活动中片面地、盲目地迷信教材,致使教材中的错误得不到有效批判,更谈不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偏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心灵的塑造;偏重于建构体系,忽略了对体系本身的质疑,结果是学生得到的是大而无当、充满了宏大叙述的“知识”,扼杀学生的灵性,无怪乎李泽厚先生指出现在文艺理论“摧残人才,很多有天分的人,被磨得没了”。〔10〕P44
文学理论教学如不以文学作品为根基,不致力于文本的细读,从中升华出文学理论,再用经典作品来检验、完善,只能产生大而无当的概论和僵死的教条。更可虑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可能终生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他们对文学理论的认知,必以大学课堂上的印象为主,如果我们教授的是上述僵死的文学概论,必然导致其对文学理论的轻蔑。假以时日,这种轻蔑会导致文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萎缩,文学理论为了抵抗这种趋势,必然会将自身边界扩大,即“今天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泛艺术门类的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MTV、KTV、电视连续剧、网上游戏乃至时装、健美等。”〔11〕
笔者认为,这种扩容实质在于文学理论的自身危机,正如西蒙指出垃圾文化即大众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12〕P2通俗或大众文化本身只是变了形或被降解的精英文化或对文学经典的降格与戏仿。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学经典研究通彻,大众文化的研究自可举一反三,毕竟文学经典中审美经验的沉淀和表达最为充分。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有必要重塑新阿基米德点——对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思考,以新“阿基米德点”代替旧“阿基米德点”。
二、新的阿基米德点
1.学科定位的广义诗学化
文学理论课程定位上,不要求在学科定位上做全面调整,而应有广义诗学眼光和背景,注重学科间的勾连,从更广的审美现象出发,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克服课程设计上各自为政、凌乱散化状态,从广义诗学角度整合相关课程。具而言之,文学概论课程应成为文学课程和文学批评课程的总结和集大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为根基,沟通中西文论,勾勒出文学的脉落史,培养对具体文本的细读能力,使之成为上述课程的逻辑汇合点,整合其他相关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自洽的知识体系。
2.溯源、开放性文学理论教材的编著:
文学理论教材封闭性主要肇始于:绝对真理观和封闭性知识结构。20世纪西方文论与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截然不同,如用地震震级表示则它属于“推倒了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实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废墟。它怀疑整个文明或文化,并疯狂地另起炉灶,这就是第三级地震。”〔6〕P25
20世纪西方文论属于颠覆一切的震级,与过去截然不同,我们编著教材应考虑这一根本性转变。考察国内相关文学理论编著后,会发现大多数教材观点仍停留在19世纪及以前,少数教材力图反映20世纪西方文论,却对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不屑一顾。目前,国内教材的编著,要么执旧即偏向于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要么趋新即沉迷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论,忘记了二者相互内在的逻辑勾连,呈现出断裂趋势。20世纪西方文论全面颠覆了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传统,却仍以其为参照系,没有对19世纪及以前文论的研究,要全面、完全理解20世纪文论是困难的。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应该反映和兼容20世纪文论,详参笔者的《断裂与融合》一文,其结果必然打破绝对真理观在教材中的统治,使教材呈现溯源和开放态势。
打破知识封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基点:一是重新认识理论,教学中理论往往被神圣化,被视为真理。这不符合理论本身的特性,理论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设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理论有潜在公设和应用范围,如果对其公设进行不同思考,必产生不同理论,可以说理论就是用来回答这门学科根本问题的,它将这些思考回答通过一条列的方式整理成系统,通过系统本身来保证其真值,一旦对其根本问题产生不同的回答,则原本建构的知识大厦有颠覆危险。
就人文学科而言,最根本的问题虽经过几百乃至上千年研究,仍处于暧昧不明中,比如哲学是什么,人是什么,文学是什么?皆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不同的回答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知识核心,其通过一系列结构方式形成成体系的知识,有学者指出“文学研究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规范型、描述型和反思型三种。”〔13〕他是以研究方法为核心建构出不同知识类型,是对文学研究的再研究,本质上并未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种趋势在国内文学理论界有不少认同者,有论者直言“暂且把‘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搁置一旁,存而不论,转而考察‘文学活动’,也即把‘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把关于‘文学活动’的追问作为文学理论最根本的问题。”〔14〕
这样只能使原来活泼、开放的文学理论陷入封闭和僵化,将文学确定为一种活动,只是一种尝试,并非对文学是什么的最终回答,视为思维方式转变未尝不可,用此置换文学根本问题则不足取,遗憾的是我们常将这种尝试视为理论探索的最终答案,将其作为真理来传授,导致了对文学理论根本问题的遗忘,封闭了由“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带来的开放性思考,更可怕的是一旦确定某一核心,就会以其为中心,建构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后,理论就会进行不断地自我增值,将根本问题遗忘或遮蔽。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根本问题是“文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文学是人学,紧接着就会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笔者赞同马丁?路德金的看法“‘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时代所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个社会的整体政治、社会和经济架构,在很大程度上亦决定于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15〕P41文学理论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不同的文学理论是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由此亦可标出19世纪及以前与20世纪文学理论的差异。19世纪及以前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能够通过现象把握本质,20世纪则宣告这种理想的覆灭,高扬了人非理性的一面。应看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还是象征主义、荒诞主义、虚无主义等文论差异皆是有对文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背后正是对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的重新界定。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文学理论著作的编著,有必要重新回到文学理论根本问题,从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为中心,对文学理论进行细致地梳理,才能使得文学理论教材从封闭走向开放,方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其二、明确理论限度:文学理论在以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为核心,梳理不同的理论和知识时,必须标出各种理论和知识的界限,知识的产生就其方法而言“主要是对一类对象中的大量个别事物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以此得出这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从而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即达到规律性的认识。”〔16〕P122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大量个别事物的归纳,由于种种限制和归纳的有限性必然决定了所产生的理论不可能涵盖所有事物,波普就指出“在任何特定数量的证据下,所有理论,无论是科学的理论还是伪科学的理论,其数学概率都等于零。”〔17〕P4就有必要对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同时,由于人认识能力的局限和理论须接受实践检验,必然决定了任何理论都是未完成的,都是开放的。
因此,我们文学理论教材在编著时应从根本问题出发,对各种理论标识出理论范围和限度,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经典文本的细读,因为缺少了文本的介入,我们的文学理论一方面失去了产生的源头,另一方面失去了完善自身的可能。
3.以心灵为对象的活性教学
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是以人为对象的学科,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培养,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勃兴,人文科学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人文科学对心灵的陶冶功能日益置换为单纯地传授知识,遗忘了文学经典著作具有的对人性的净化、陶冶。我们文学理论教学中经常出现了“空对空”的情况:脱离作品空谈理论,有了理论却不能在实践中将以运用。我们须高度重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它们不仅仅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对象,更在于“伟大作品给出了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美好德行等紧要问题的深刻思考与解答。”〔18〕P5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悟性的培养,想象力的丰富,更在于心灵的陶冶,在用理论解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经典检验、发展文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鲜活的理论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是心灵与心灵碰撞交流的地方,通过阅读文学经典,解析文学经典,古人今人之间时空距离消失了,有的只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基于对文学作品细读的基础之上,通过互相之间的对话而达成,正如海德格尔对logos的解释一样“是让看某种东西,让人看话语所谈及的东西,而这个看是对言谈者(中间人)来说的,也是对相互交谈的人们来说的。话语‘让人’〔从〕某某方面‘来看’,让人从语题所及的东西本身方面来看。只要是话语是真切的,那么,在话语中,话语之所谈就当取自话语之所涉;只有这样,话语这种传达才能借助所谈的东西把所涉的东西公开出来,从而使他人也能够通达所涉的东西。”〔19〕P38这种对话将有效地启蒙学生的心灵,同时也使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告别独白式的“一言堂”,也将有效地打破学科—教材—教学活动的局限导致的封闭性。。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课程有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构成的阿基米德点有必要从封闭、僵化中走出,重新厘定自身,使自身呈现出开放、活泼的特性,只有从旧的阿基米德点中走出,才能迎得新的阿基米德点,才能有效地走出文学理论课程自身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参 考 文 献〕
〔1〕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2〕〔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陆以宏.多重视域中文学理论教学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7).
〔5〕陶东风,王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汪丁丁.情境笔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译者序)〔M〕.关之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常健.真理的等级论与交互文本论〔J〕.文史哲.2003,(04).
〔10〕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1〕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J〕.河北学刊.2004,(04).
〔12〕〔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译序)〔M〕.关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3〕王元骧.对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思考〔J〕.文学评论,2012,(03).
〔14〕马大康.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转向——关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考.文艺争鸣.2009,(09).
〔15〕〔美〕马丁·路德·金,霍玉莲.我有一个梦想〔M〕.王婷,戴登云, 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6〕王路.逻辑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另外,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部或企业部,分工也不可能那么细,为节约成本,企业特别需要一个对外可策划营销活动,对内能撰写广告文案的复合型人才,于是文案策划就应势产生了。下面是提供给新人的一些教程,看了会受益匪浅。
一、策划与创意
1.策划与创意源于文化的底蕴,生于思维的碰撞,精于阅历的积淀。
2.策划总要求有新的创意,并直接针对市场和销售。
3.策划和创意要求从业人员是专家,而非仙家;是解决问题而非点石成金。
4.策划创意是团队组织行为、专家行为、工业化流程行为相结合的智业产业,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事业。
二、策划文稿的撰写
1.最忌空洞无物、闭门造车。
再忌辞藻堆砌、华而不实。
三忌文笔不畅、别字先生。
2.文章是思维的外在体现,低劣的稿件将给公司形象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3.策划人这个岗位总要面临各种新鲜的事物,要求从业者能在最短时间对项目做出尽可能深入的了解。
4.策划离不开深入细微的调查研究。
策划人在撰写文稿前必须先对相关领域进行”速成学习”,尽快由一无所知变成行家里手。
5.调查研究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是拜访业内前辈行家,此外还有查阅文献资料、对客户做访谈等等。
6.策划人应时刻关注时事动态、新闻政策,这样才能找出符合时代的亮点、避免不必要的禁讳、得到客户的认可。
总的来说做文案策划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聆听
作为文案,你不应该只会苦思冥想,你要学会聆听,在泼妇骂街中听出风土人情,在出租车司机的怒吼中听出股市行情,在街头巷尾家长里短中听出货币涨跌。只要用心去听,这时候,耳朵比笔杆子更犀利。
·做加法
在开始写或想创意之前,你不要给自己设限,可以添油加醋,可以画蛇添足,总之,想到什么都能写下来,不要提前关闭了自己的思路,将自己处于完全开放的兴奋状态,让你的想法在连锁反应中,不断触发新的内容。
·做减法
在交稿前,你需要做减法,你要学会修枝去叶,学会忍痛割爱,把所有的东西堆在一起并不一定好看,你要学一点美学常识,懂得搭配,在最后,减到极致,也是完美。
·沉淀
你可以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信息,每天都会有新的信息融入进来,所以,这时候的文案,不缺信息,缺的是一个筛子,文案要学会用心灵去与这个时代共震,将无用的信息排除,涤荡出精华,留存于世。
·换个角度看问题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每秒时间以单行线向前行走,每棵树都以参天为目的向上生长,每只候鸟都要飞向南方,这是不是意味着生命就是早被注定,就在重复中日复一日?
当然不是,你要时常用另一个声音警醒自己,你是一个创意人,你有独特的看问题的方式,你可以站立着看,也可以倒立上着看;可以在火车上看,也可以透过三棱镜看;可以往前看,也可以在水下看;可以躲在暗处看,也可以跳跃着看。随着你看的方式不同,得出的答案自然大相径庭。
用忘记,清空被浮尘塞满的胸腔;用忘记,换得满满的情感.你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有时候,不是你想得不够,只是你想得太多.复杂的思绪,容易将你带到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里.这时候,如果你换上一套行装,刹时就能变身为灵感的使者.顿时步伐轻盈,掌控了节奏,也有了明确的方向.下次记得,在思维混乱时,或是不知道文案该如何下手时,忘掉你的职业,清空你的大脑,来一次时空穿梭的游戏,让另一种身份替代你,带你到不经意的地方,那里将有惊喜与你不期而遇.
三、文案录入
要使用规范的格式录入,并养成良好的、训练有素的办公习惯给客户的策划稿件一般应套用公司规定形式的页眉、页角、页码,并使用规范的Word、Excel文档格式排版、编号。若打印协议书一类的正规文件一般应遵循”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宋体”。
电脑录入时要编写恰当、易分辨的文件名保存,而不要随意敲出一个名字。发送E-mail时同样要编写一个恰当、易分辨的邮件主题名称,以便于客户阅读。禁止发送无主题或随意敲击主题的E-mail。
完成的文稿要及时删除或保存在个人文件夹中,并定期清理电脑资源。
从现有的文案分类由很多种,按照4A标准,一般有四类:助理文案(ACW),文案(CW),高级文案(ACW),资深文案(SCW),其中稍微要区别的是高级文案与资深文案,前者要求的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而后者不仅仅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还包括做文案的年资。有些4A公司设有文案主任(CE)一职,大体上与文案职责类似,有时候负责专项。
另外有些个别公司还配有首席文案的职位(CCW),文案功力凤毛麟角,虽不具领导才能,但有的首席文案拿的工资却比创意总监还要高。大部分国内广告公司文案的种类繁杂,有房地产文案,创意文案,企划文案等,他们的风格迥异(后续),笔者根据国内文案现状,通过切身研究以及走访,另辟稀径总结出文案的分类方法:
1,低级文案
一种是初出茅庐的实行生,毕业生,小牛犊,小羊羔,正处在猛补时期,俗称:菜鸟;另一种是文字垃圾的缔造者,喊空号,唱跑调,傻的冒泡还不知所以!
2,初级文案
初识文案要领,但未开天眼,只知道对错,不知道好坏,有时候也虎脑脑的写一些超长文案,好似裹脚布,需要眼明手快刀斩去,靠自己,靠运气,靠引领。这也是任何等级的文案,所要经过的必由之路!
3,文学青年
相当深厚的文学造诣,绝对能是一个好的采编人员,或者特约专栏撰稿。诗情画意,小资迷离,别样气息,但在影视文案创作方面垂足顿胸,在标题的把握方面拿捏不准,也是一大憾事。
4,另类,意识流的高级文案
把产品比做“形”,把消费者比做“神”,那么此类文案也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高手,以台湾意识形态广告为范例,后现代复制与钟摆,文案本身也缠绕其中,欲罢不能,有时好走极端,但这也算用是用文字干扰或冲击视觉pointe一种不错的方法。
5,图形思考力的资深文案
如果你看到一则广告,没有图片,只有文字,但却能让你浮想联翩,大多属这样类型的。将来,任何纯粹意义上的广告撰稿人肯定不存在,反推不会添字丁的ART也一边玩去。如果一段文案能给人大众或者给ART以思考,引领,共鸣的空间与魔力,我想这已经是一流的SCW。文案表现经常耐人寻味,点子升级,概念不断。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影视CF文案高手所应必备的本领技识。
6,策略把握,双性思维的超级文案
绝对是行家里手,而且多种职场经验,主动找茬,游刃于理性与感性之中,善于整合元素,画龙点睛,高屋建瓴,同时这也跟市场营销,品牌资产有挂靠,但能达到此种开阔的境界,真的算凤毛麟角!占卜一下,将来这样的文案走向就是商人或者老板!
7,理性至极,“出卖”思想与灵魂的文案大师
文苏奇
山西省娄烦县文物旅游局近日指出,当地文物旅游部门决定着手开发建设“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
近年来,国内文化学界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户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相继出现山东说、河南说、福建说、甘肃说、江苏连云港说和山西娄烦说等多种争端。
故里之争,近年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上古祖先炎黄二帝到三国蜀相诸葛亮,从“诗仙”李白到曹雪芹……最近更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白热化程度――这场战争已从以往真实历史人物故里的争夺转向小说中虚构人物,如《金瓶梅》中“棍”西门庆的故里。以上都还是“名人”的争夺,而今“战火”竟然烧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这只“神猴”身上,这难免让人哭笑不得。
常言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句话已经被一些地方领导谙熟于心。在文化热的今天,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成了许多地方惯用的生财之道。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对于拉动地方消费及GDP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着实功不可没,而且,文化旅游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此种语境下,“文化名人”便成为了香饽饽,名人故里之争的活闹剧也才得以频频上演。然而,对文化资源利用的前提在于真实性,史上确有,方可言之凿凿。对于原本没有的所谓“文化名人”,硬要生生捏造出历史渊源,还要声称“经过专家学者多年考证”,只能贻笑大方,难怪网友戏言其为“韩国人”。
对于山西娄烦这个占地7000余亩的“文化风景区”,说白了其实是当地政府联合文化部门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秀,目的是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最终归于拉动GDP。但如此大手笔,让人很难不将其定位于“劳民伤财”。7000亩规模背后,不知占用了多少农民良田,拆迁了多少居民住宅。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能换来多大回报?我们不得而知。
孙悟空原本事神话故事中虚构的“人物”,毫无真实性可言,其“故居”更是无稽之谈。退一万步说,即使确有其人,山西娄烦的所谓“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也颇多疑点。众所周知,孙悟空出生的花果山与东海毗邻,孙悟空才会与东海龙王称“老邻居”。而山西作为内陆省份,与东海相隔十万八千里,怎能称“邻居”?这种完全有违常识的做法,实在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对集体忍耐力的考验。
“美猴王”孙悟空在《西游记》中被作者刻画成一个嫉恶如仇、法力无边的形象,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识破一切妖魔鬼怪的虚假“画皮”。不知道,倘若大圣复活,会不会用那根定海神针敲醒这些“好事”领导们的头呢?
文化名人只属于历史文化,他们不需要“被安家”。刻意为其寻找归宿,不过是对民族文化的亵渎。还给孙大圣自由的天空吧,让他永远飞翔于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飞翔于孩子们美好的童年里!
孙悟空有故里有子孙很雷人
文张敬伟
山西娄烦县决定着手开发“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该项目位于娄烦县海拔1816米的花果山山顶和山北侧的道人沟中,占地面积共7000多亩。据悉,近年来多地为猴王的“户籍”争论不休,专家尚无定论。 中国古典小说,没有比《西游记》更神魔更玄幻了。既然是小说家言,更兼神话臆造的人物,现代人考证孙悟空是何方人士,自然是画蛇添足的闹剧。更有趣者,《西游记》中已经有孙猴子籍贯的叙述,所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连小孩子都晓得,这里的洲、国、山、洞,都是作者艺术化出来的。而中国各地17个地方的“水帘洞”,也许是《西游记》后附会出来。即使不是,名著和“水帘洞”也难以厘清“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困扰。
比这个逻辑困扰更雷人的,是山西娄烦举证孙猴子老家的理由。两位山西学者与一位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的教授认为,一是山西娄烦在唐宋时为皇家“御马监”,史上号称“楼烦骏马甲天下”,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当过的“弼马温”相吻合;二是娄烦县存有西游记寺钟、碑石和花果山上始建于唐代的猴王庙等文物实体;三是娄烦也有花果山,而且还有大圣堂、道人沟、潘家庄蟠桃园等西游记地名村庄;最雷人的是,这里的居民大多数都姓孙。仿佛,这些姓孙的居民就是孙猴子的后代。
这就是数位专家学者考证20年得出的结论。别的不说,单论孙姓居民这一条,谁会承认自己是猴子的后代。人固然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那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孙悟空恁是神通广大,吹一把猴毛也只能变无数的猢狲出来。难道学问有好几大箩筐的专家学者连《西游记》中的这点常识都不知道?众人皆知,唐僧师徒,除了猪八戒是个花和尚,唐僧、猴子和沙僧都是笃守佛家戒规之人。取经修成正果,孙悟空被如来佛封为斗战胜佛,“孙佛爷”纵然修得人形,但也不是花和尚,又何来一批孙姓子孙在娄烦繁衍生息?
其实说这些都是反智的废话,但既然学者们如此反智,也只有以其矛攻其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