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学生心理安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7 15:56:15

序论:在您撰写中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学生心理安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学校安全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原则;途径;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70-02

安全工作,情系千家,心牵万户;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很多安全问题是显性的,常容易引起大家的警惕或重视,而心理健康问题是隐性的,常被大家漠视或忽略,一旦它由隐性转为显性时,往往安全祸患已经酿成,给学生、家庭、学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一、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

心理问题往往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由于自身个体发展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及社会的原因等一系列因素诱发的。与其成因对应,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个人成长的问题,如对人生的迷茫、焦虑等引发的厌世轻生等;二是青春期的问题,如早恋、黄色文化引发的害等;三是学习的问题,如学习失败引发的厌学逃课等;四是与同伴沟通的问题,如交流不畅引发的打架斗殴等;五是与父母的矛盾问题,如沟通不畅引发的离家出走等。这五个问题是中学安全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解决好了,就为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就抓住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关键,对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案例一:校园,晚自修时间,某学科期末考试结束。一位男同学回到寝室,一声大喊,飞身一脚踹向盥洗间的玻璃门。结果门碎脚伤,该男生的脚被玻璃划破,在医院缝了20多针。事后调查,原来是该生考试结束后,心理十分郁闷,用大喊大砸以发泄心中的烦恼。案例二:某校一单亲家庭的学生,平时父母工作忙,照顾不周,该生自觉缺少关爱,后向本班一同学示爱又被拒绝,倍感孤独,觉得自己被世界遗弃,人生无趣。某天晚自习结束后,到五楼走廊翻越围栏跳下,当即死亡。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师职业培训,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个学校搞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一个校长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校长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校长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就能很快开展起来。同时也能积极地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也不例外。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和宗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发展。由于学生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着的“不稳定因子”。因此,在教育时,不可以来所谓的“一锤定音”,而应当坚持发展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

4.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说教或以某种手段施压,那样的结果只能会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的一些途径

1.学校可以利用课堂主渠道,向广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应该是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途径。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2.课余时间开展专题教育,如讲座、报告会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以集体或个体为对象的心理咨询活动,努力消除学生心中的不自然感,营造浓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逐步建立一套由“学生-学生干部-任课老师-班主任-年段长-学校德育处-学校领导”组成的分布广泛、功能齐全、整体联动、效果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快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并不断完善其功效,以求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3.创造条件,开办家长心理学校,或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家庭互相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4.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建立德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并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防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明白,现在中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行为不仅有思想、品德、法制纪律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方面的成因。因此,我们在育人工作中应正确区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品德行为问题,不要把本是心理健康范畴的问题,上升或转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问题上来处置。我们只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治标转向治本,从而从源头上、从深层次上杜绝安全隐患。

(二)防止学校健康教育形式化、课程化、知识化倾向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渐渐认识到,学校心理教育应该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并辅之以一些富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活动,引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与自我向上。

(三)防止教育功利心过重

在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下,许多老师天天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神经整日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这样,许多教育行为显得急功近利,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极为单一,那就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而一旦这种关系处理不当,便易激化成矛盾,引发生冲突。其后果是学生心理压力急剧增加,轻则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重则诱发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在学生心理教育中,应克服过重的功利之心,不要试图走捷径,简单粗暴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强调法制、道德、纪律、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管理与约束,更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真诚地关爱学生,让学生要安全感、归属感。

总之,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安全教育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也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这就要求人人关心学校安全,个个支持学校安全。教书育人,我们既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做到未雨绸缪,防心理问题于发端,避安全隐患于未然。

第2篇

一、新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的一项必须的、长期的、重要的任务。也是高校进行其他各方面工作的有利前提,一直以来,各个高校一直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诸多的教育探讨,近几年出现过诸如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学习安全、就业安全、卫生安全等等,如何才能尽量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如何才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内,安全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只有保证了学生的各方面安全,才可以谈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可以谈学校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二)新生是大学安全教育的重点

从高中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校园里的一切对它们来说都是新的,新生就像是一张白纸,他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自我的能力都有待提高,需要接受正确的引导与正面的教育,尤其是安全问题,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是校方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如果新生的安全教育做不好,学生意识不到位,很可能影响其在校四年的表现和发展,甚至发生恶性事件,于学生于学校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新生是大学安全教育的重点,高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防范于未然。反之,如果新生安全教育效果良好,也会对学生四年甚至是一生的行为举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与新生安全教育的契合点

(一)新生安全教育关键在于防范于未然

白纸最好画最新最美图画,这就需要校方的多方引导与教育,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培养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是安全的,而新生的安全教育是起点更是重点,因为新生的安全教育目的是防范于未然,安全教育的关键点也在于防范于未然。

(二)经典的安全教育案例更有说服力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发生过方方面面的安全事件,这些案例都来源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除了届次的差别,在心理上、行为上肯定有诸多的相同之处,这些事件本身也会给学生本人和后人一定的警示作用,那么从中选取的经典案例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一定更加的有针对性、有说服力。

(三)案例教学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20世纪20年代英美法等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安全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老师一直都在讲,重复率太高,学生的接受比率也越来越小,如何才能让安全教育入心入脑,是高校一直在被困扰的问题,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颇受学生欢迎,学生往往易于接受课堂的生动活泼,在学生的入学教育管理中,尤其是安全教育这一方面学生惯常接受的都是班会式的灌输,往往会反感,甚至产生逆反,那么在新生安全教育中也应可以引进作为尝试,因为案例基本偏向小故事的情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案例教学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案例教学在新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在我国,案例教学在高校主要应用于教学领域,旨在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新生安全教育关系学生四年的习惯养成、安全意识的培养,如何能行之有效的进行新生安全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新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步,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上具备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确保入学教育取得实效。

(一)安全教育案例选取要真实、有代表性

安全教育案例选取的目的是学生能更容易的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案例的选取很重要,首先要真实。真实的安全教育案例来源于学生本身,发生在相近学生的身上,让学生首先觉得可信、可借鉴、可避免,首先从心理上能接受。其次,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方方面面的、而且每类的案例都会有很多,案例选取太多,学生难免难于接受,疲于应付,所以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也可以将同一类的案例做一个小的归纳,最后归纳出几类安全教育案例,多个案例说明同一个问题,更有说服力。

(二)案例教学的过程要新颖、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

经典案例整理完以后就是如何教育的问题了,案例教学在新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由辅导员老师来掌握,当然不应该只是班会的形式,应该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按类别分工负责,也可以有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或是其他的学生工作者,发挥各自的特长,由分到合,争取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老师主讲,学生评价、总结是最基本的,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4-6人一组,每次由不同组的学生提前根据案情编成情景剧、心理剧、模拟法庭等形式,上课表演,这样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对整个案情必定了如指掌,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深刻,而且接受起来也不感觉疲惫。还可以采用情景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案情现场体验事情的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入脑入心。比如学习安全中的考试诚信问题,就可以用情景体验法,让学生彻头彻尾的感受一遍作弊过程及以后的感觉,这样的形式趣味性强,学生都乐于接受,更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总结要还原于学生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安全工作 形式 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受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和竞争机制的影响,使越不越多的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学习、交往、爱情、就业、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乃至发生安全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南航学生被室友刺死”;“北京理工大学女生宿舍缢亡”等。接连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多数是由于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引起的。因此,应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杜绝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使其成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切实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它会对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很大。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育方式有专制式、溺爱式、放任式和民主式四种。这几种方式,有的会导致孩子产生任性、散漫、无纪律和顽皮等性格特点;有的会导致孩子形成盲从、懦弱、胆怯、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的心理倾向;有的会导致孩子自私、依赖、骄横和情绪不稳定;有的会促使孩子形成热情、诚实、自信等良好的个性。总之,家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使他们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2.学习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社会发展对学历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加之许多家长几乎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能为其家庭争光。把督促孩子学习放到了不可动摇的第一位上,而疏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予的心理帮助。从幼儿开始,许多家长就教育孩子不能输给别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学习最重要。必须成功,不许失败等。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孩子一味地埋头学习,甚至只知道学习,失去了很多在其年龄段应有的成长经历。由于对学习的错误理解,使孩子对学习的理解进入了误区,再加上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从而干扰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破坏了对幸福感、荣誉感的认知等,诱发了个性缺陷、价值观模糊、心理承受力差等许多心理问题。在不良学习环境的影响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有学习好,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学习一旦不令自己满意,就产生不良心理倾向,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此,不断加强对学习目的的正确引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社会风气、家庭条件等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在于社会正确的导向。同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他们在其学习、生活中,易形成良好的心态且易具备各种应对困难的承受能力等。消极的作用,在于社会错误的导向。因良好教育的缺失,使其法律观念、道德观念等淡薄,甚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较严重的扭曲,社会责任感趋于淡漠等,易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如黄、赌、毒等,从而滑入歧途。总之,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背负着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重担,却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认知理念。因此,当他们力不从心,在迷茫中前进,在困惑中求胜时,给予及时的心理抚慰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二、齐抓共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学校有一个正常且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使学校安全且稳定。近年来,在学校中由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类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员及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首先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切实杜绝或减少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其间,领导要重视、部门要重视、辅导员要重视,要将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来狠抓和落实。其二,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决不能有松懈和思想。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必须牢固树立起“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严防心理战线,夯实心理大堤”的观念,做到齐抓共管,重在落实,为学校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三、认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关系

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完美的人格魅力,建立优化的人际关系等,必然带来学校环境的稳定。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作支撑。一味地强化安全教育,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而不作软性的心理疏导,即使力度再大,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2.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溶入到安全教育中去,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学生具有了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心理性安全事件的发生,它是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内在因素。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溶入到安全教育中去十分重要,不可小视。

四、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对一的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知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可开设心理门诊、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等,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可灵活多样,如:广泛利用板报、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在“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以小品、话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心理咨询对象,因人而宜,对症下药。如:通过心理咨询对有违纪行为或思想上有轻生苗头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之心悦诚服。还可以在学校每个班级确定一名学生作为心理小辅导员,建立起信息收集反馈机制,随时可以掌握学生中的思想状况。如:同学间发生的矛盾、可能激化的苗头、影响安定的隐患及存在的心理问题等。这样一来,就可以打破被动局面。主动去让他们打开心扉,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压抑,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看得清、想得明”,促使其珍爱生命、关心集体、善待他人等。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就能把严重事态处理在萌芽状态。正确地处理各类心理问题,是管理者应该做的和必须做好的工作。总之,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和蔼的校园环境,已刻不容缓。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大学生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自我,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与矛盾,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释放心理压力。寻求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及时疏导和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得好,才能促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上成才之道。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总之,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使其功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化学化工 大学生 实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09-01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诱导等手段,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思维的内在动力,去探求、创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发明。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本科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全面检验,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1]。

然而,在全社会都重视与提倡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下,安全意识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理论知识本身的再次提高,更是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升华,通过各类实习、创新实验、毕业论文环节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能力质的飞跃。因而,安全意识教育对化学化工类大学生的培养来说尤为重要[2~5]。

1 安全意识教育

本文这里所指的安全意识教育并不涉及校园普通安全教育,而是针对化学化工类工科专业特点的专业技术安全意识教育。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创新实验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体现的安全内容设计,以及各类实验与实习、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等环节自身需必备的安全意识。

1.1 设计环节内容上的安全意识教育

各类设计环节是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设计是设计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在化工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工艺流程设计,在达到最大生产负荷量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各类安全问题。此类设计不仅要考虑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而且要考虑整个工艺流程的安全问题,还要考虑所用原料、产生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安全问题。设计往往是实现安全本质水平的根本途径,要保证设计中不留安全隐患,以避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酿成重大生产事故。

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前,应该注重安全意识的灌输和应用。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安全设计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安全设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本质安全设计尤为重要。安全设计要工艺成熟、系统安全、设备设施可靠、易于操作维修等,使用无危险的物料和安全的工艺流程,从根本上避免危险,保证安全。

1.2 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安全意识教育

为锻炼化学化工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体系开设的专业内容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同时还开设有毕业论文环节,以实现整个大学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近几年,为了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各高校专门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环节。此外,长沙理工大学各级部门还设置有科技立项以供学生申请,以鼓励在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由于化学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实习与实验过程中,安全问题都是指导老师尤为关心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实习与实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安全因素。如工厂发生高空滴漏和泄漏等,实验室发生烧伤、烫伤等。在化工厂和化学实验室,许多化学药品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其性质特殊,易发生燃烧爆炸、腐蚀、使人中毒等现象。也会因为自身操作的错误或安全意识差而发生事故。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习与实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其树立“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

针对这个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教育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6]: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进入实验前,让学生先熟悉自己所做实验涉及的危险物品,特别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危害以及应急处置措施。不仅仅要“我了解安全”,还要应用于实践,“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二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原则。从“受教育者”大学生的角度看,接受安全意识教育,利己、利人,是与自身的安全、健康息息相关的事情,接受安全意识教育是发自内心的要求,不是被动接受“要我安全”,而是主动要求“我要安全”。

三是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安全知识,随着工作和生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可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安全知识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对安全意识教育要遵循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四是典型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原则。利用已发生的血的事故案例来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有更真实的感受,让受教育者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感受到细节、小违规带来的惨痛教训,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动思维和自觉行动。安全意识教育工作的展开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对象,因为安全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上来讲,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安全存在,所以安全教育工作应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对于一些常用的通用类的安全知识应该广泛宣传和灌输。

五是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原则。随着现代教学工具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形式的教育方法,使安全意识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和真实化。

总之,高校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应把安全意识培养放在能力培养工作的最前方,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安全超前意识,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方针,把安全意识的培养工作当作持之以恒的教学课程,让大学生把“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刘淑琴,王彩虹.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33-34.

[2] 仇念文,钟杰,贾继文.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5):132-134.

[3] 柯红岩,钱大益,杨超华,等.实验室安全教学领域自我教育模式探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1,28(10):184-186.

[4] 林静姗,董华青,洪一鸣.化工类实验室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11(5):96-98.

第5篇

通过调查发现,西部城区高中留守学生在心理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自我意识不完整,部分学生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

⒉人际关系较差,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

⒊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社会的接触较少。

⒋耐受性较差。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不能把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由于心理安全感不强,西部城区高中留守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以下一些心理疾病。

⒈抑郁症:孤独、自卑、自责、悲伤甚至绝望。

⒉疑病症: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上的任何轻微变化。

⒊考试综合症:考试前心慌意乱、烦躁不安等。

⒋神经衰弱:头疼、心悸乏力,睡眠不深或失眠,情绪易激动。

⒌人格障碍:敏感多疑,孤独,淡漠,缺乏爱心。

一、形成原因

那些父母外出的学生,监护人往往是临时的或者是隔代的,重养不重教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留守学生要经常或者不时地照顾祖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逆向监护的现象。当他们面临外在危险或困难时,他们多是独自面对,来自父母或长辈的帮助相对少了许多,因此造成留守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不强。在2009年我当高一班主任期间,我班上的一位学生告诉我一件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在她初三时,有一天晚上,家里来了盗贼,当时只有她和卧病在床的奶奶在家,父母外出到广东打工,为了保护奶奶,她紧紧靠在奶奶身边,任凭盗贼在家里翻箱倒柜,当时她心理异常害怕。此后每到晚上她心理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由班上的第3名下滑到班上的36名。上了高中以后,这种一到晚上就莫名恐惧的心理仍然存在,只是由于住进了学生集体宿舍,加之一些专业的心理疏导,到了高二终于消除了这种晚上的心理恐惧感。

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社会支持,缺乏基本的心理安全,造成了西部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失衡,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等。在雅安地震捐款中,我当班主任的班共61人,捐款人数43人,全班城区留守学生17人,未捐款人数14人。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在父母、自己、曾关心过自己的人三类人中选择自己最关心的人,结果全班44人选择的是父母,2人选择的是曾关心自己的人,15人选择的是自己,而这15人全部是城区留守学生。可见与父母隔离留守在家是造成情感冷漠、心理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城区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父母隔离因素结合,更加剧了城区留守学生心理不安全感。城区中汇聚了犯罪、暴力等大量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理构成威胁的因素远远高于农村,学生如缺乏父母必要的保护就非常容易造成心理不安全,时常感到孤独无助。一但这种心理不安全感日久存在,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特质,内心深藏恐惧,外在充满攻击。加之父母分离,缺乏必要的约束,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惯,城区高中留守学生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西部城区高中留守学生的家庭大多经济收入不高,有些甚至无力承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大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父母甚至从不过问孩子的心理状况。部分寄养在亲戚家的学生更容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学校教育的影响。经过调查,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高中留守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教育,学校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高中留守学生适时进行心理教育。

二、应对策略

⒈大力发展西部经济,使城区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就业。

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城区高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首先。教师要关爱留守学生,其次,学校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第三,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

⒊家长应努力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加强心理疏导。其次,父母外出打工前要选择适当的监护人。第三,作为监护人,应该认真负责。

第6篇

1.中职学生安全事件的特點 

1.1中职学生安全事件主体较为复杂 

虽然很多中职学生都属于成年人了,但是很多学生可能是初中都没有结束就直接步入了中职学校,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甚至有很多学生都是参加工作了之后进入到了中职学校,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冲突,所以中职学生安全事件主体较为复杂,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症下药,充分了解每一个中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困惑。 

1.2安全事件较为多样性 

由于中职学校在教学活动方面把实践操作作为主要的内容,所以实践操作的技术性、安全性也成为了中职学生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并且中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非常大,所以发生的安全事件也呈现出的是多样化的现状。中职学校在安全教育管理中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中职学生都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 

2.目前中职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2.1管理制度较为不完善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没有意识到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管理制度较为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中职学校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没有设定专门的安全教育管理课程,教育工作不到位,最终使得学生不能够受到相应的约束,比较放纵自我,发生严重的安全事件问题。 

2.2安全教育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目前中职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存在误区,很多情况下学校总是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对象,只是一味的去约束学生而已,但是其实在中职学校安全事件中,很多都是由于治安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非法人员进入到校园内对学生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 

2.3安全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内容单调 

目前在中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的问题,很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现状,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宣传一下安全教育管理知识内容,并且没有让学生对安全教育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导致学生对于安全问题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只有在发生安全事件的时候才会追悔莫及。 

3.提高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 

3.1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其次在教育工作中还要结合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制约,让中职学生能够明白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学校还要设定安全教育管理的考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严肃对待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学校不仅仅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其次还要加强学校周边安全设施的建设,包括校园周边禁止开设游戏厅、酒吧等,还要加强对校园护卫队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校园护卫队人员能够提高责任意识,防止校外人员对中职学生的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规范校园护卫队人员的各项行为。 

3.2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还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因为网络现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很多学生都是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耽误了学业,甚至做出非法的事情,所以学校一定要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教师要不断的引导中职学生实现安全上网,利用网络去做和学习相关的事情。学校要在校园网页中多多一些安全上网规范内容,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还要定期对校园网页进行检查自动屏蔽一些不良信息,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3.3创新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方式 

目前很多院校的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方式较为传统,根本无法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所以中职学校需要不断的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断的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的选定一个时间让学生观看专题录像,也可以开展校园橱窗、网络的方式实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其次,还需要提高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设立相应的奖罚措施,让每一个安全教育管理人员都能够做到高度负责。 

4.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需要不断的创新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教师要充分的尊重中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困惑,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安全教育管理方案,让中职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从而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第7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 成功教育 高中学生 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指的是人面对所处内外环境的安全景况持有的一种追求平稳、不受威胁的应对性心理机制,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自由的感觉,最终实现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和世界的全面积极和谐。面对安全景况,如其所形成的是一种良性的应对心理机制,则其外显行为是和谐友善的。反之,其外显行为则会表现成为一种安全事故。因而,如何构建学生心理安全保障,让学生建立起良性心理反应机制,就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责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碰到不同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能就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影响,怎样来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安全并健康发展呢?利用“成功教育”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成功教育就是改革教育观念和方法,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潜能发挥和发展的教育,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成功教育也是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姚灵光曾说,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期望,是教育者唤起受教育者成功之信心,唤起自信心,用成功去孕育成功,用成功去成就成功。正如“成功教育”之父刘京海校长所说的那样:“让成功来促进成功才是这一理论的本意。”宋成富曾说:“成功教育追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取得初步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进而尝试成功,直到自己去争取成功,不断地走向成功。”成功教育强调给予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行适应学生起点、鼓励学生进步的评价,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肯定、表扬和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成功心理的培养。

教师可以用很多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现就几个案例来看看利用成功教育构建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安全的探索。

案例一:陈某,女,成绩优异,上课不开口说话,如果请她回答问题,她会脸红耳赤的低着头站在那儿。平时基本上只与关系好的同学讲话。对教师很有礼貌,但这种礼貌基本上是面带微笑地向教师做一个鞠躬。究其原因,是她的普通话发音不准,在初中的一节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时,没能把声母f和h区分开来(方言影响,她家乡的人基本上就没把这俩声母分开),而被同学笑话,从此,她不再开口说普通话。

案例二:谢某,男,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进高中后,由于数学的难度加大,他花了很大的力气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对初中以数学见长的他很失落。班上有的同学数学要强于他,这让他很难接受。曾有一个不太难的数学题,他向老师请教,老师点拨之后,开了他一个善意的玩笑,让他觉得老师瞧不起他,对数学渐失信心。

案例三:曾某,女,读书很努力,但自信心不足,总担心成绩搞不好,患得患失的,如果一次考试不理想,她就会感到前途渺茫。

(案例一)对于陈某这种情况该怎样来帮助她呢,我思考之后,决定用成功教育(未来可以取得的成功)来试试,先让她找到自己的未来成功,并让她明白她的未来就掌握在现在的她的手中。我找到她,先给她讲明普通话的重要性――说普通话不仅是一种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还是一个人底蕴的体现,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和谐,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要求她的礼貌不能只在行动上,也要在言语里体现。再给她阐释普通话对她的意义――普通话将是决定她这一生过得怎么样的条件之一。给她设置一个成功的假设,如她的工作在北京,她每天都得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如果普通话不标准她的话别人不能很好的理解,有很多好机会别人(老板或上级)也不会给她,怕因她的表述不准而蒙受损失。退一步说在读大学时同学之间都是用普通话交流,那时你必须用普通话,你就会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受到更多人的嘲笑。

在我的启发下,她明白逃避不是办法,唯有面对并攻克难关方为上策,她今天的奋斗就决定着她明天的成功。于是我们在一起制定解决的办案:首先是纠正声母f与h的发音,第二是根据记少不记多的原则把字典上关于f的汉字记下来,第三是回寝室后全寝室的同学都用普通话交谈,室友当面指出她读错的地方;最后是上课时敢于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

经过两学期的努力,她的普通话水平有很大提高,虽然有时她还有fh不分的情况,但她基本上能面对了,难能可贵的是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她竟能两次上台面对全班同学演讲,这让我很欣慰。

(案例二)对于谢某,我从他父母那里了解到中考前夕他很着急,曾经一段时间,有点神志恍惚的感觉,初中的班主任请来他的家长,对家长说谢某神经可能有问题,恰好被谢某听见,从此,谢某就坚信自己神经有问题了。这使得他心思变得多疑。我该怎样来帮助他呢?我还是选择用成功教育(他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功)来试试。由于他多疑,我先让他明白老师和同学都很欣赏他,进入高中以后他作为新生代表做了军训发言,在高一的英语演讲中他拔得头筹,他能够流利地与外籍教师交流,在全校语文公开课上需要学生朗读时同学们都推荐他,他还能打一手好篮球等等。他明白他在很多方面是很成功的,其实影响他的是他的心态。

鉴于他在英语上的优秀表现,我就以黄的例子(2008级学生,现就读美国某大学)与他交谈,殊不知他关注黄同学的事例很久,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黄的成功对他的帮助很大,他就想成为下一个黄。他决定抛弃一切杂念,在自己的专长上做一个突破,在往后的日子里,他的心态和行为明显发生很大的转变。

(案例三)曾某对成功看得很重,我想还是从成功方面来和她谈,她接受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我先用爱迪生的失败让她明白失败也是一种成功(爱迪生经过近千次的失败,终于找到了钨丝可以用作灯丝,这些失败恰恰使他成功地找到了近千多种材料不能用来做灯丝),这就真正应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古训。孟母面对孟子的辍学而归,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不动声色的用剪刀剪断快织成的布匹,从织布的角度说,孟母是失败了,可她最大的成功就缘于此,她收获了一个亚圣。所以成绩上稍有失败不能灰心,这些失败告诉了你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缺陷,找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种成功,你再将这些缺陷的地方加以改正并完善,岂不就走向更大的成功?

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对她的触动很大,她再也不为自己出了一些错误而深深地自责,而是坦然地面对,从容地解决,出错的地方越来越少,心情变得越来越好!

利用成功教育来教育学生,使得他们逐渐达到心理安全。利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成教育能倡导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自己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积极健康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他们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达到心理安全,最终实现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和世界的全面积极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尧、傅军、崔建平 社会转型时期中学教育构建学生心理安全的意义[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47―50.

2、杨元畅、崔建平 心理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J].校园心理,2009(1):48―50.

3、侯永炎、何泽艳 高中女生心理安全问题之个人原因初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50―52